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劳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入李左车之手!陈余眼睛微微一眯,缝隙之中闪过一丝阴冷!

赵王歇稳定心神之后,看着下面的诸位大将和臣子,说道:“各位爱卿,韩信小儿果真不知天高地厚,冒犯我大赵天威!汉军已然动兵,我赵军如何应对?如何教训韩信,诸位说说吧!”

赵王歇吩咐之后,中军大帐内一片安静,谁都没有说话!靠后面的臣子和将军看着王座下面的两位重臣,全都是欲言又止!

赵王歇有些无奈,目光扫过陈余和李左车的面孔,眼神一丝复杂的神情一闪而过。最后一脸的和颜悦色,满眼的器重和期待!

“武安君,此战卿以为如何?”赵王歇轻声询问。

李左车看了一眼对面的陈余,本不欲先开口的,但是赵王已然询问,当即恭敬回答道:“大王,臣需要询问使者几个问题!”

“准!”赵王歇笑着点头答允。

报讯的使者上前一步,跪在赵王和李左车面前,等候垂询!

李左车问道:“可曾探查到汉军的进攻路线?”

使者恭敬道:“汉军是从井陉口向东进发的!”

井陉口?众人都有些惊诧,赵国大军和赵王歇本人在井陉口,对汉军而言应该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如此,汉军为何还是要正面从井陉口进攻呢?韩信到底在想什么?或者说他到底想要看什么?

莫非他是奔着赵王本人来的?擒贼先擒王倒是不假,只是这十一万赵国大军可不能视若无物。不过自从项羽创造了以三万对五十六万的记录之后,以少胜多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

李左车心中也是一震,对韩信的行动感到颇为不解!以四万对十一万。本以为他会采用奇谋。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发起进攻。对此李左车可谓既是期待又是担忧,但是现在……韩信的确出人意表,或许对他而言,中规中矩才是最大的出奇吧!

难道韩信想要以四万人直接对阵十一万赵军?说什么李左车也不相信,韩信会如此痴傻!先不说硬碰硬汉军能否获胜,单单是走井陉口这条路就是有极大风险的,难道韩信没有察觉?以那位年轻统帅的聪明才智和兵法韬略,怎么可能呢?或者他是另有妙计?

李左车将信将疑地问道:“确定,汉军果真从井陉口而来?”

“是的!我军探子确确实实探查清楚的,汉军大队人马确实是进入了井陉口。正在朝东行进!”

“汉军人数呢?可有探查?”作为一个名将,任何一丝对战局有着影响的蛛丝马迹都不能忽略,所以李左车问的很是仔细。

“人数大概有三多万人,井陉口之中汉军无法隐藏。能够清晰探查!”

“其他地方可曾发现汉军踪迹?”

“没有!”

李左车暗自思量,韩信在河东郡一共有四万兵力。河东郡新定,形势不稳,韩信自然不敢倾巢而出,至少也得留下数千兵力防守。如此一来,汉军能够动用的兵力也就是三万多人而已。如果探子探查没有出问题,也就是说韩信将全部的兵力都调来了井陉口。

汉军全部都在井陉口之内,听到这样的消息,李左车不由自主地一阵阵的激动。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绝对是一个全歼汉军的好机会。也是战胜韩信的一个好机会。

李左车转身对赵王歇说道:“大王,此乃天赐良机,现在正是我们全歼汉军的好机会!”

全歼汉军?听到这样的说法,赵王歇很是兴奋。其实从心底里他最基本的一个想法只是说打退的进攻,保住赵国现在的土地。但是说如果能够全歼汉军,韩信一败涂地,那么紧接着西魏国所在的河东郡岂非赵国囊中之物?

如此一来大河之北,除了燕国和辽东之地几乎全部落入赵国手中。赵国的实力将真正地今非昔比,雄踞河北之地,足矣和楚汉两国相媲美的强大诸侯。就能和南方的越国一方形成一个四分天下的局势。赵王歇心念大动。很想拥有越王尹旭那般非同一般的地位。赵国的前途也将会是无可限量,项羽刘邦,谁也不惧!

赵王歇笑呵呵地问道:“武安君,所言不虚?”

李左车回答道:“所言不虚!大王,现如今汉军尽数在井陉之中。井陉乃是山中险要小道,地方狭窄。唯有东西两个出口,臣请求率领一支兵马绕到汉军背后,东西两面夹击,汉军首尾不得相顾,将会被我们合围在井陉之中,成瓮中捉鳖之势,当不费大工夫,尽数歼灭汉军!”

赵王歇心头打动,适才李左车询问使者他也听的清楚,知道是什么情形。赵王歇在兵法上的造诣虽然浅薄,常识和基本也是知晓的,他知道李左车所言不假,确实是个机会。全歼汉军,多大的诱惑啊!赵王歇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看到赵王歇脸上的笑容,陈余的表情有些不大自然了,全歼汉军是好!

但是李左车献计,并且率军前去歼灭汉军这就不好,对他而言是绝对不能出现的事情。

这正是陈余最为担心的事情,若是败韩信这件大功劳被李左车抢走,以后这赵国朝堂和军队之中。他如何比的过李左车,慢慢的恐怕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看到赵王的表情,似乎已经打算统一李左车的建议!不,这绝对不行!

陈余起身道:“大王,武安君的建议虽然好,不过臣有些另外的想法与大王和诸位同僚探讨!”

赵王歇眉头一动,陈余刚刚灭掉常山王张耳,功劳和威望都非常之高,他意见,尤其是发表意见的全力不得不以予以重视!

“成安君请讲!”

陈余轻轻一笑,蔑视的眼光从李左车身上一扫而过,笑道:“武安君建议固然是好!不过是否真的有这些必要呢?”

李左车心中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尤其是看到陈余那不友善的眼神时。心中更是泛起一事无奈。

众人都被陈余吊起了胃口,等待着他的下文,同时也隐约觉察到赵国两位当家大将之间的争斗,正在日益明显。想要在赵国站稳脚跟,这站队的问题就得慎重考虑了。

赵王歇笑道:“成安君,这是否必要如何讲呢?”

陈余笑道:“武安君之计,绕道汉军后方,虽然有歼敌的可能性,可也是费时费力!而且万一被汉军察觉,全力突围返回河东。亦或者河东守军前来支援,是否会反包围我军呢?武安君主动请缨是好,但他乃我大赵名将,李牧上将军爱孙。如何能轻易涉险呢?所以须得小心行事!”

李左车无奈道:“多谢成安君关心,不过这涉险之倒也不至于那样严重。只要绕道汉军背后,只需要占据井陉西边的出口,便可以将汉军彻底堵截在内,成瓮中捉鳖之势。井陉口的地形大家都知道,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占据了西边的出口,汉军即便是全力反扑突围也是无济于事。至于河东郡的汉军,不过区区数千人更加不用担心。此番乃是天赐良机,错过了着实可惜啊!”

“唉!武安君言重了!”陈余不以为然道:“好机会不假。但是有无这样的必要性呢?汉军不过只有三万多人,而非是不义地进攻我赵国。而我军有十一万人,乃是正义之师,只需要布置在井陉口处,等候汉军到来,就可以轻松地将其歼灭,何须费心做其他的事情?

若是轻率出兵,说不定会有什么闪失,即便是安然行事,达到的效果不过相同罢了。所以何必费事呢?传扬出去也可以显示出我王的仁德和气度。韩信小儿亲自折损在我王君威之下不是很好嘛!”

李左车很是无奈。没想到陈余提出了这样的理由来反对自己。看样子他似乎真的是有私心,唉!李左车不由自主地一阵阵地叹息!自己全无半点争权夺利的心思,只是一心为了赵国的安全着想。可是……现在的局面和当年祖父李牧何其相似,唯独希望赵王英明,切莫让赵国再重蹈昔年的覆辙!

目光落到赵王歇脸上。李左车满腔期待,心中的感情十分复杂!

李左车只是注意到陈余谋私利的一些想法。并未注意到的话中更深层的一些暗示。他和祖父李牧一样,在军事韬略上很是有一手,但是在心思精巧这些方面反而有些愚钝,或者说并不是很在乎。

赵王歇就不一样了,他作为赵国君王,要应付这许许多多的臣子,这心思深沉,甚至是有些多疑是很经常不过的事情。

他听的很明白,陈余是告诉他,要他亲自打败韩信而非让李左车出手。至于那么所谓的正义之师之言不过只是托词罢了,兵力的多寡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想到陈余的建议也不错,毕竟赵军有十一万人马,即便是在井陉口正面开战,也是稳操胜券的。

李左车说的没错,但是确实没有那个必要,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甚至可以说还有许多的危害。

要知道李左车在赵国本来已经有着极高的威望了,若是此战再由他主持大获全胜,只怕是会更进一步的锦上添花,对赵王而言就是雪上加霜了。之前李左车虽然威望高,在实际上并未染指兵权,控制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

但是这一次情况就不同了,让他率军出击,那么兵权也必然要有一部分落入他的手中。以后再想要制衡管束可就不容易了,赵国已经有了一个陈余功高震主了,岂能再让李左车尾大不掉?

赵王歇心中不得不思虑这些事情,不由自主地就想的越多!

李左车是要率领一部分的兵力绕到汉军背后,也就是他要前往河东……

河东现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东方,李左车率军歼灭了汉军不假,但是他人在河东,要是不回来又怎么办呢?

率领数万兵力,再加上整编河东的汉军残余,李左车的兵力可是不在少数。若是他占据河东自立,自己又如何能奈何他?

他是李牧之孙,威望和号召力很是强悍,振臂一呼支持的人也不在少数。当年李牧毕竟是被赵王所杀,难保他没有什么怨言,说不定啊!知人知面不知心,李左车貌似忠厚老实,但是这样的事情可不敢轻易冒险啊!

赵王歇的心情很是矛盾,若是换了其他人还好,关键这李左车的身份敏感,而非兵法韬略都很有能耐,若是给他占据河东自立,分走了一部分的赵国兵力,以后再想要抑制可就不大容易了。

李左车不得不防啊!

如何对付汉军,李左车的计策虽然好,却不能采用!

赵王歇叹道:“陈余将军所言不错,确实没有必要劳师远征,绕道汉军背后!只需要在井陉口摆开阵势,等待汉军到来正面决战就是了。让天下人看看,我大赵军队是何其勇猛,是如何打败名满天下的韩信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九二章破敌之计

听到赵王歇的决定,李左车陡然间心里一凉,赵王怎么如何糊涂?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此刻李左车心中有一种和祖父李牧相同的无奈,和昔年的情况何其相似,同样是大敌当前,同样是君臣不睦,君王同样的不够英明。或许作为一个臣子没有资格过多地批评君王如何如何不够英明,错误或许都是那些有些卑鄙,不顾大局的臣子吧!

什么正义之师?什么威望气度?全都是胡扯!明明是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却因为一些不着边际的理由而放弃,真不知道陈余等人倒地是怎么想的。正面决战或许真有几分胜算,却无意是正中韩信下怀。这些都是其次,关键是能否获胜,一场关系到赵国生死存亡的战役绝对不容有失。

对此李左车不是很乐观,若是换做一个谨慎有眼光动兵法的将领来指挥,问题应该不是很多。若是指挥作战的将领大意,很可能会着了韩信的道,李左车心中总是有一种不安,到现在为止他仍旧为看出来韩信到底打算有什么样的计谋和诏书!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韩信方面没有丝毫的了解,完全无法洞悉对方要做什么,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虽说赵军的兵力较多,胜算看起来是比较大。但是韩信的能耐和本事是摆在那里的,善于以奇谋战胜,放过了这次的好机会。焉知韩信不会有什么妙计。让赵军一败涂地?

赵王怎么就如此糊涂呢?李左车很是不解,他无暇,也从未有那样的心思去想着后面更为深层次的东西。他所看到了只是陈余蒙骗赵王,赵王歇上当受骗犯糊涂的一个事实。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大好机会如何能放过呢?若是一战打败了韩信,赵国安全无忧,还能有更为长足的发展。

相反若是此战战败,赵国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下场和西魏国一样,终究会落到国破人亡。李左车和祖父李牧一样。对赵国有着别样的深情,自然不愿意祖国蒙受灾难,所以有些话还是要继续劝谏的!

有些事情必须尽快去劝阻,避免悲剧继续发生。否则的话,李左车会一直良心难安,一生后悔的。

李左车起身道:“大王,在井陉口正面作战是好,但毕竟是有风险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是歼灭了汉军,我们自己的损失也不小的。相反两边包抄之后,相当于将汉军全部围在井陉之中,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从而完全歼灭汉军韩信部!”

“笑话!”李左车话音刚落,陈余便冷笑道:“十一万大军对阵三万多人马,还有什么风险吗?”

李左车道:“兵力多寡并非战事胜败的必然因素,别忘了之前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大军不是一样败在项羽三万人手中了嘛!”

“你?”陈余恼羞成怒般骂道:“广武君到底是何居心?何必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加刘邦那等猥琐小人与大王相比?”

彭城之战的例子确实摆在那里,但是李左车这样的类比显然不受欢迎,让人有些不大爽快,尤其是赵国刚刚取得常山国之战的胜利。尤其是赵王歇脸上更是一片煞白。心情很是愤怒。李左车这样说无疑是暗示了自己正面作战将会失败。仗还没大,他凭什么认定自己会失败?

难道就因为他是李牧的孙子,兵法上有些过人之处,他就不可一世了?李左车的一番话正好触及了赵王歇心中最为脆弱的部分,惹得这位沉浮不断的诸侯王很是不爽!只是碍于面子。隐忍着没有发作出来罢了!

李左车看到赵王和诸多臣子的脸色,这才意识到有些失言了。正想要出言解释,奈何陈余根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陈余见到李左车为了反驳自己口不择言,见到赵王歇和诸多赵国臣子将领的表情,心中一阵冷笑。李左车你真是不知好歹,想要解释是吧?正好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陈余怎么会放过呢?

不等李左车开口,陈余便冷笑道:“广武君说的是,不过呢?你自己也说了韩信素来善奇谋,在井陉口之外,我军以如此大的优势与之正面对敌尚且存在风险。那么以广武君所言,率领军队进入井陉口就没有吗?到底哪一个风险更大啊?”

陈余冷冷一笑,不待李左车辩驳,继续讲道:“井陉之中地势复杂,孤军深入很是危险,可以说是兵家大忌。广武君看到出来,难道韩信看不出来?一个可以轻松打败章邯和魏豹的人,想来不至于这样的轻率无知!既然如此,韩信为什么还要一如既往地深入井陉呢?

韩信要是真有什么奇谋,在井陉之内可比外面可能性大的多,这风险还真的就不好估计了。我等理解广武君杀敌立功的心情,但是这样冒险……广武君乃是李牧将军之孙,身份尊贵,不该冒险。数万赵国将士虽然身份低贱,却也不能这样白白送死不是?”

陈余的一番抢白正是他的担心之处,让李左车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不过几句为了赵国着想的肺腑之言,怎么就被说的如此不堪……一心为了想要赵国能够成功打败汉军,获得生死存亡之战的胜利。在陈余口中却成了自己想要取得战功的冒险行为,最让人郁闷的是众人的眼神,似乎都这样认为,本人误解的感觉,当真难受。

陈余看着赵王歇和诸多臣子的脸色,露出了阴冷而又得意的笑容。随即不屑的目光从李左车身上掠过,和我斗,你还太嫩了!

陈余的一番话有些强词夺理,但是效果还是起到了!

赵王歇因此对李左车心生不满,赵国的将领们心里也是多有愤慨,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被陈余那句让赵国身份低贱将士送死的话所迷惑。

总而言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李左车彻底地失去了支持,在井陉之内包夹汉军的建议彻底地被摒弃。

赵王歇说道:“好了,此事勿要再多言,寡人主意已定,此战由……”

目光从李左车和陈余脸上三国,赵王歇说道:“此战寡人自己亲自指挥,诸将齐心协力,在井陉口布阵,准备迎战韩信!”

李左车和自己的意见相差很大,而且对他多有顾忌,所以无论如何赵王歇现在都是不敢用他的。至于陈余……他虽然反对李左车,但是赵王歇从来不认为他是和自己完全一条心的,灭掉常山国已经让他功高震主了。此番对抗汉军自然不能让他继续积累军功和威望了。

十一万大军对付韩信的三万人,赵王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这次绝好的机会必须由自己来把握!

没能主持作战的机会,陈余也感觉有些可惜,但至少没有落入李左车手中,他暂时威胁不到自己的。而且此战要对阵的是韩信,想要轻松获胜并不容易。赵王歇自己既然想要尝试,那就让他自己去好了!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让李左车无奈到了极点,不过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事实。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这场战争,赵国能够取胜,即便是牺牲一些自己的个人荣辱又能如何呢?

……

井陉口之内,韩信的大军正在急速行进,对于赵国的战役对他而言可谓是孤注一掷。尽管知道这样做是有些冒险,但是还是一意孤行要如此。现在可以说是非常时刻,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的,为了汉国的处境,更为了自己的前程,有时候亲自犯险也是在所难免的。

现在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赵国内部的反应能给自己一丝安慰,只要能够给自己顺利通过井陉的时间,此战旧爱已经成功了一半。至于其他的也就要看天意了。正如之前料想的那样,如果此战获胜,也就是说上天垂怜。当老天爷都愿意帮助自己的时候,还怕将来的大事不成成功吗?

韩信是赌了一把,赌注是汉国的河东郡,准确滴说应该是汉国的存亡和数万将士的生死,同时也赌上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如果败了,河东不复存在,汉国败亡也似乎是早晚的事情,汉王刘邦和汉国数十万将士可能都会因此而丧命。

如果胜了,汉国将会赢来一个短时间内极大恩德荣耀。韩信也能活得一个非同一般的前程。机遇好风险是并存的,韩信也实属无奈,只得放手一搏了。

张耳和灌婴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虽然对韩信都是很有信心。但是此战毕竟有些冒险。兵力悬殊的还是摆在那里,说的是速战速决。但是一战到底能否打败赵军,这心里到底是有些没底!如今在井陉之内行军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冒险了。

东边的井陉口外可是有十一万赵军等候着,不知道韩元帅到底打算以何种方式来破敌?两门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韩元帅身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九三章应该是好消息

井陉口,赵军大营!

赵国大军正摆开阵势,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汉军!

李左车看着赵军走出营地,在井陉口外的平地上摆开阵势,完全抛弃了本来可以作为屏障的营寨,不由的轻叹一声!

本末倒置啊,无奈赵王歇坚持如此……李左车轻轻摇头,本来要离开的时候,又远远地瞧见赵王歇带着几位将军出来巡视。既然正好遇到了,那就再试试吧,现在应该是最后一次劝谏赵王,保证赵军取得胜利的机会了。若是错过了,怕就要后悔了!

“大王!”李左车上前恭敬见礼。

“广武君啊!”赵王歇见是李左车,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李左车知道今日自己的一些言语引起了赵王的不满,但有些事情该说还得说。

“大王,现在项羽并未荥阳,成皋,韩信渡河征讨河东,顺利平定魏国。现在出兵井陉口东进,很显然是想要乘胜拿下我们赵国。汉军现在的士气高昂,韩信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想要速战速决的,现在我们和汉军立即开始决战正好随了韩信的心愿,并非一个好选择。

相反,汉军是远道而来。从井陉之中通过,道路难行,不利于大队车马通行,粮草方面的供给肯定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只要坚守不出,汉军就会无功而返,还能够消磨锐气。”

陈余并未跟在赵王歇身边。却有另外一个人。夏说道:“广武君多虑了吧,我军有十一万人,汉军不过区区三万。这样的情况下还坚守不出,岂非丢了我大赵的威风?传扬出去岂非让天下人耻笑赵国?耻笑大王?”

赵王歇早就一脸的不悦,脸色很是阴沉。在赵国之内本来就有传言,说他不过是赵国王室后裔才被拥立,本身并没有什么本事,之前是依靠张耳,现在是依靠李左车和陈余罢了。对于这些话语,赵王歇本来就心有不爽。只是颇有情势一直隐忍着。

此番作战正好是自己建功立业,用来服众的好机会。奈何这个李左车就是不识时务,自己已经决定的诏命,还要三番四次地劝谏。在赵王歇看来这已经不是劝谏。而是变成了一种变相的逼迫,似乎不用他们这些所谓得名将,不听从他们的建议就一定会兵败一样。

无形之中,这些都触及了赵王歇内心之中的逆鳞,故而早早地生出了反感,任由李左车如何说都不会听从的。赵王歇现在就笃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向天下证明自己,之后再逐一收拾这些功高震主,威胁到赵国王位的人。

恐怕赵国君臣都存了这样的心思,殊不知自大之人往往就吃大亏。尤其是军事作战的时候更是如此。骄兵必败,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奈何他们就一点也不知道清醒。李左车心中很是难受,但是既然已经开口,再艰难也都要继续说下去!

李左车立即解释道:“想要速战速决也是可以的,汉军前后数十里,一定随军携带的粮食必然坠在后面。希望大王能够拨给末将三万骑兵,末将从小路过去截断后路,和大王所部前后夹击,定能全部歼灭汉军!”

赵王歇冷冷一笑。到了现在李左车还是不放弃要兵权,这正是他最为忌惮的地方。还有就是关于此战的事情自己已经做好安排了。现在李左车仍旧还来你劝谏,说明他有些不将自己的诏命让在眼里。即便李左车是金玉良言,但是自己金口玉言已经下了诏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有更改。

“广武君费心了。不必了。韩信不过区区三万人,我们数倍于他。却不敢与他正面交战,传扬出去天下人还不以为寡人胆怯了。若是以后其他诸侯也出现类似情况侵犯赵国,又该如何应对呢?岂非让天下人耻笑?以为我们赵国好欺负。好了,广武君等着且看寡人如何破敌吧!”赵王歇说完之后便扬长而去了。夏说从李左车身边经过的时候脸上更是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李左车怅然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赵王歇的背影,许久没有挪动,不言不语。他清楚地知道,对于此战,自己只能做个绝对的旁观者。

希望天佑赵国,让赵国平安度过此劫。也许这一切更该问井陉之中的韩信,也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元帅此刻正在想些什么……

谁也没有留意到一名寻常的赵国士兵将这一切看在眼中,随后不经意间找个借口,往营地之外送出一个口信……

井陉之内,灌婴和张耳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和担忧,想要问问韩元帅,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情况。

“韩元帅!”

“嗯,有什么事情吗?”看到灌婴和张耳,韩信轻声询问。

张耳迟疑道:“韩元帅,请恕末将多嘴,不知元帅到底有何妙计,可否透露给末将等少许,也好让我们安心啊!”

相比之下,灌婴跟随韩信时间长了,对韩信的信心还是比较浓厚的。至于张耳,或许常山之败让他有些不甘心,因此对于此番对赵国的作战格外关注,当然了非常希望能够获胜。韩信的威名早就听说过,但是这还是第一次跟随韩信一起作战,实际感受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韩信微微一笑,淡淡道:“你们都担心此战的胜败对吗?”

见到韩信露出一丝笑容,张耳和灌婴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笑道:“是的,韩元帅,我等心中都有紧张,所以才来见见你,也好让我等安心!”

韩信看得出属下两名将领的紧张和担忧,也很清楚这实属正常情况,毕竟自己心中也有些七上八下。不过这些决计不能让属下们看见,否则他们会更加担忧,没有了足够的信心。不止如此,而且现在必须要增强他们的信心,才能上下一心抵抗敌人。

但是现在该怎么给他们说呢?总不能信口开河地信誓旦旦吧?韩信淡淡道:“关于此战如何打,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个字!”

张耳和灌婴都抬起头来,眼中闪动着好奇的眼光,若有所思地看着韩信,显然都对韩元帅这一个字很有兴趣。

“等!”韩信吐口,给出他们期待许多的答案。

“等?”张耳和灌婴都有些迷惘,不知道韩元帅心中到底打着什么算盘,这一个等字又有什么高深之处?

韩信悠悠道:“行军大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试问我们现在对赵军的行动了解吗?从张耳将军口中,我们得知的只是赵国君臣之间有嫌隙,这可以是我们行动大方向上的一个参考。但是具体的作战计划到底该如何进行呢?除了我们自己的安排之外,那就必须要关注赵军的情况,了解了敌军的行动和计划之后,才能够对症下药!”

知己知彼?对症下药?灌婴喃喃道:“元帅,我们的探子是派出去了许多,但主要只是探路啊,从未带回来多少有用的信息啊?”

韩信笑着解释道:“派出去的探子只是为了保证行军安全,不被赵军袭击和堵截,至于想要探知赵军行动,现在才行动就有些晚了!”

张耳若有所思道:“韩元帅果真高明,未雨绸缪啊,那元帅的意思是现在就静候井陉口赵国大营那边的消息对吗?”

灌婴也是聪明之人,转瞬间也反应过来,嘿嘿一笑道:“如此甚好,那就等吧!”

韩信的心情却没有那么轻松,人是早早就派出去安插在赵军之中了,消息不久之后也应该就送过来了。但是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就不得而知了,这才是最有压力的事情!

韩信克制着心中强烈的不安,在山谷之中静静地等候着,他希望送来的会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笑,千万不要让人失望!

消息的傍晚的时候送到,韩信在河东之战进行的时候就在常山代队之中安插了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