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逐鹿-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信轻轻点点头。说道:“张耳将军言之有理,那么那个李左车呢?”

对此灌婴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对于赵国需要注意的地方,井陉口无疑是个重点。不过在人的方面,张耳并未提及赵王歇,也没有提及自己曾经的好友。现如今的大仇敌陈余,而是提起了李左车。能够让张耳如此重视,足可见这个李左车必定有非常之处!

张耳道:“李左车。在赵国的身份不一般,首先一点是他的出身,此人祖父便是昔年的赵国名将李牧!”

李牧在这个时代算是威名赫赫,其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虽然已经去世数十年了,但是当人提起来的时候在众人心目中还是有着一种莫名的震撼。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这是一个战火不断的年代。战斗何其之多,将领更是辈出。能够排进这数百年来。前四的名将,足可见李牧的厉害之处。

草原上的匈奴人是何其厉害,曾经袭扰赵国北部边境难有宁日。可是当李牧镇守雁门的时候,大破匈奴,匈奴人根本不是赵国的对手。后来在对于战国其他国家的战争之中,李牧发挥的作用更是巨大。

尤其是廉颇死后,李牧更加成为赵国的顶梁柱。当时的秦国之所以迟迟无法攻陷千疮百孔的赵国,正是因为李牧的存在。秦军迟迟无法攻陷赵国,无可奈何之下,秦国人只得采用频频使用的反间之计。

买通赵国臣子在赵王面前声称李牧有不臣之心,想要投降秦国。可怜的赵王竟然相信了有些拙劣的反间计,杀了李牧,自毁长城。李牧一死,赵军再也挡住不秦军的进攻,最终邯郸失陷,赵国灭亡。

正是因此,在赵国民间,李牧有着崇高的地位,受到战国百姓深深的尊敬和怀念。如今他的孙子复出,更加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因此李左车在赵国民间有着崇高的声望,赵王歇封其位广武君,颇有补偿的意思吧!

韩信心中暗暗点头,李牧的孙子,身份上自然是非同小可,不得不重视。

张耳道:“当然了,现在很多名将,名仕的后裔看似身份显赫,但是很多都是空有虚名。但李左车并非如此,他颇有乃祖风范,兵法韬略都很高深。李左车于李牧,就如同王贲如同王翦是一样,当真是名剑世家的传承。”

这也是韩信最为在乎的地方,一个人的出身有多厉害他不在乎,也没有多少实际作用。更为在乎的还是其实际才能,要知道实际的作战之中,将领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张耳续道:“在赵国君臣之中,值得一提的也就四个人,赵王歇、陈余、李左车,还有之前的代相夏说!赵王歇不过是机缘巧合,有赵国王室后裔这个身份在,当时为了稳定赵地的局势才立他为王的,但实际上他本人一般,不足为虑!”

说起此事,张耳的心情也颇为复杂,当初赵王歇可以说是他一手扶上王位的。结果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果,两人互为仇敌,刀剑相向,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让人唏嘘不已。因为这个常山王的位置,让赵王歇恩将仇报,好友陈余也和自己彻底决裂,这事情到底该怎么说呢?

韩信理解张耳此时的心情,温言安慰道:“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此事可以说是项羽一手促成的悲剧。不过赵王歇,陈余之流也过分在乎权势地位,颇有些凉薄,对将军也算是恩将仇报。不过用不多久,将军就可以随着本帅一起一雪前耻!”

从韩信的角度出发,他当然是想要尽量将张耳争取到自己身边。让他诚心诚意地为自己效命,不只是为了赵国之战,韩信还有者更为深远的打算。他有着自己的抱负和计划,但是他身边缺乏足够的人手。普通的士兵想要招募并不难,但是想要聚集一些有识之士,人才将领可就不容易了。

张耳此番前来投靠,在韩信看来正好是个机会。张耳虽然以前和刘邦也算是熟识,但是毕竟年代久远,现如今尚未有机会接触刘邦。若是自己尽量努力,将他拉拢到自己身边,自然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尽管今日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从言语之中可以看出张耳此人的才能,确实有非凡之处。想当年他能够成为信陵君无忌府上的门口,在秦末也能混的风生水起,果真有不凡之处。若是有他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呢?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韩信待张耳更加的重视和诚恳。

张耳道:“多谢韩元帅关心,说正事吧!至于陈余,此人心胸狭隘,军事上虽然有些才能,但是胆子却小,作战的时候有些畏首畏尾!当年巨鹿被围困,他在城外有驻军,末将向他求助,他却害怕章邯的兵锋,因为不敢出战。

末将正是因此他和生出嫌隙来,虽然过去了很多,但是此事还是有影响的。当年为此生出嫌隙何止是末将一个人,还有就是赵王歇。秦军并未巨鹿,他险些身首异处,更有一个儿子阵亡。以一个诸侯的身份先去向陈余求助,却得到了那样的待遇!赵王歇倒是可以说是暴怒不已,陈余多有不满。

现在他们之间虽然在一起,赵王歇还对陈余颇为重用。这些都是表现现象,不过是赵王歇颇有形势,利用陈余罢了!他们君臣之间并非是一条心,而且彼此之间还有还要互相防着对方。想来元帅明白末将的意思!”

韩信轻轻一笑:“祸起萧墙,内部不和向来是大忌讳。尤其是大敌当前,两军对阵的时候,赵王歇看似恢复了赵国土地,但实际上还是风险重重啊!”

张耳笑道:“正是如此!那个夏说虽然曾为代相,但是才能不怎么样,只是在口舌上有些长处吧。更为关键的是他曾经陈余的门口,赵王歇怎么敢轻易地用他呢?说不定重用夏说只是为了安抚陈余罢了!这些都不打紧,最为关键的还是在这个广武君李左车身上!”

第四八九章赵国君臣

韩信对于这个广武君李左车越来越有兴趣,听到张耳这么说追问道:“还请张耳将军说详细些!”

张耳道:“关键还是在于李左车的出身,他是李牧的孙子,这一点可以说是个光彩夺目的亮点。让他赵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从而身份不凡。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正是因为他是李牧的孙子,所以就注定了赵王歇要防着他。

当年李牧是被赵王听信谗言斩杀的,焉知李牧的子孙会因为此事对赵国王室心怀怨恨。即便是李左车没有这样的心思,但是赵王歇能够完全放心吗?之所以册封李左车为广武君,也是出于对于名将后裔的安抚,还有就是收买人心,但是否真的重用并不好说!

李左车在赵国百姓声望很高,而赵王歇很长时间只是代王,在赵国百姓的心目中的影响只怕是有限的。若是给李左车掌管了太多军队,赵王歇能否完全放心吗?所以他们君臣之间并非外界看到的那么默契!李左车空有一身抱负和才华,却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重用,无疑也是遗憾。不过对于我军而言,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韩信不禁好笑,从李牧的遭遇上可以看出,多疑似乎是赵国王室的一个传统。赵王歇担心李左车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李左车是否也担心自己会重蹈祖父的覆辙呢?君臣之间缺乏基本信任,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从李左车的经历上。韩信又想起自己来。现如今自己在汉军之中的影响非常之大。几乎已经如同李左车对于赵王歇。那汉王刘邦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没错!他现在是需要自己,也可以说是在利用自己,但是他心中肯定是防备着自己。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对自己动手?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韩信对此很是担心,只要刘邦动手的之间晚些。自己就有足够的实际。若是相信刘邦对一直好好厚待自己?经历了此前的种种,韩信对此并不是那样相信。毕竟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不少,他刘邦能够例外吗?看来有些事情需要加紧准备了,安身立命的事情不敢马虎!

张耳续道:“陈余和李左车怕是也有嫌隙!陈余打败了末将,讨回了常山国的土地,必然是居功自傲,自以为是。赵王歇对他也只是是暂时加以安抚。而陈余呢?想要在赵国之内一人独大,李左车无疑是个障碍。尤其是李左车的身份和才能,更是让他忌惮!所以赵国内部,并非只有君臣之间的矛盾。还有大将之间的明争暗斗!”

韩信不由的好笑,这些事情都是大敌当前,两军对阵的大忌。赵国内部这样一个模样,看来这次对于赵国的征讨之战将会顺利不少,同时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自己派灌婴前去营救张耳,获得这样一个人才是何其的明智!

张耳道:“赵王歇并不完全信任李左车,对于陈余也是那般态度,至于赵国之内的其他臣子。并没有太过值得重视的大才。内部之间还互相提防和敌视,彼此之间不给对方使绊子已经不错了。至于相互配合怕是很少!所以说现如今赵王歇看似有十多万的大军,但是实际上并非那样强大。很多时候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这倒是!”韩信和灌婴对此深以为然!祸起萧墙,赵国看似强大,但是实际上却是危险重重,只要操作的得当,此战想要取胜倒也不是很难!

韩信吩咐道:“既然如此,对赵国之战事不宜迟,我们尽快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兵。至于赵国内部的事情,张耳将军多留意,想办法做些文章!”

“是,末将遵命!”张耳恭敬回答!

韩信道:“井陉口,此战除了实力和策略之外,也是要看运道的,本帅需要你们全力协助!”

张耳和灌婴躬身道:“元帅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

“好了,前去准备吧!”

待两人走后,韩信看着小几之上一张有效简陋的地图,呆呆地有些出神了。

虽然张耳道出了赵国内部的一些状况,尽管对方君臣不和睦,配合并不默契。但是赵军的兵力和实力摆在那里,根本不是轻易能够对付的!

所以此战想要获胜,必须要出奇谋,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提高一些。除此之外,想要获胜确确实实也要看运气如何,若是老天帮忙,此战自然能够取胜。

这一战不仅关系到汉国的未来,也更加关系到自己的前途,肩上的压力有些沉重。现在必须要全力以赴,同时也要看看运气如何,若是此战获胜,就证明天意是帮助我的,韩信心中默默地祈祷着,心中的一些想法也就更加浓重。

……

井陉口东端,赵军的大营驻扎在此处,赵王歇本人和他的一些重臣将领也都集中在此处!

如今陈余刚刚打败了张耳,获得了常山之地,与代国之地合并在一起就是原来的赵国故地。接到消息的时候赵王歇颇为激动,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如今总算是将故地拿回来了。

在项羽的支持和默许之下,他总算是可以再次恢复赵王的称号!

之前项羽是担心他们这些旧日六国诸侯实力太过强大,所以才将他们的土地分割,同时也是要挑起他们内部的斗争,从而不会成为心腹之患。

但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汉军对河北诸侯动手之后,项羽没有太多的兵力来直接出兵参战,所以他只能够寄希望于河北诸侯自己。

这个时候河北诸侯之中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和汉军对抗,赵王如意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即便是项羽知道赵王歇对自己有些怨恨,陈余和田荣之间是勾结的,即便常山王张耳也算是自己培植的亲楚势力。但是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做出一个牺牲和取舍。

所以当陈余率军进攻常山的时候,他是一种支持和默许的态度。正是因为张耳才在很快的时间之内落败。而赵王歇也一直有兴复赵国的意思,项羽现在想要利用对方,就只能给人家甜头,默许了赵王歇复位的事情。

现在北方又再次出现了颇为强大的诸侯赵国,诸侯故地全都拿回自己手中之后,赵王歇很是高兴。至于之前对象与的怨恨,因为项羽在常山张耳还有赵王之位上面的让步和回报,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了。

作为彼此之间的回报,赵王歇就要承担起阻击汉军征讨的任务来。当然了,这并非是是被西楚国利用。而是汉军的征讨本身对他们造成了威胁,西魏国已经变成了汉国的河东郡。汉王刘邦对河北诸侯诸侯的野心昭然若揭,若是不加以防备,赵国迟早会变成汉国的代郡和邯郸郡!

所以这件事情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自保,不过在自保的过程之中产生的结果和影响有利于西楚国。如今汉军大元帅陈兵河东郡,下一步必然就是赵国之地了。因此赵王歇从代地返回之后,并没有着急到赵国故地去。反而是选择了留在这井陉口,亲临前线,等着和汉军对战!只有解决了这个心腹之患,才能安心回去做自己的赵王!

如今在井陉口的赵军大营之内,却并无多少紧张气氛,中军大帐之中跟在进行一场庆功宴!

陈余夺回了常山土地献给了赵王歇,这可谓是大功一件,今日赵王歇就在此设宴款待陈余!

“陈将军,你为寡人夺回了故地,寡人很是感谢!”赵王歇端起一杯酒向陈余表示答谢!

陈余当即道:“大王言重了,这些都是臣的本分,是臣该做的事情。常山一带本就是赵国故地,是大王治下的土地。之前不过是被奸佞小人窃取而已。陈余乃是大王的臣子,将这些故地夺回来献给大王也是应该的!”

赵王歇故意将张耳说成是一个奸佞小人,固然有为赵王歇丢掉土地掩饰的意思,但是骨子里还是对张耳多有愤恨的!

赵王歇道:陈余将军对我赵国有大功,有功就该赏赐。从今日起将军就是我赵国的丞相了,同时寡人加封将军为成安君!”

陈余心头一喜,当即谢恩道:“臣谢过大王厚恩,臣必定会全力以赴辅佐大王,重现我赵国昔日雄风!”

赵王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一闪而没,笑道:“好,有你们的辅佐,寡人何愁大事不成?”随即哈哈大笑,不过笑声之中是否在很的那样兴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来,诸位都见到我赵国新任的丞相,向成安君道喜!”赵王歇今日是要给足陈余面子!

众位臣子都端起酒杯,笑道:“恭喜成安君!”

这样的场景让陈余很受用,当即笑道:“多谢各位,陈余得蒙大王厚爱,不敢居功!以后还望各位同僚一同尽心辅佐大王!”

说话的时候,陈余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对面第一席的那人身上,一身甲胄的将领正是李左车!

第四九〇章大战开启

荥阳城,楚军的攻击已经发动了,好在之前做好了准备,短时间内完全可以承受楚军的进攻!

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刘邦默默念叨着这句话,这是韩信给他的策略建议!

南方的事情他已经交给刘贾在做了,何况还有一个越王尹旭在,自然要小心打理。

至于其他的核心就在征讨河北诸侯的战役了,也不知道韩信那边情况如何了?对此刘邦很是关心,毕竟此时关系到楚汉之战的胜败,关乎到汉国的生死存亡!

于是乎韩信找来了张良,询问韩信那边的情况!

“子房先生,河东那边有消息传回来吗?”刘邦对河东的一举一动都很是迫切。

张良回禀道:“臣正准备向大王奏报此事呢,韩信那边有消息传过来!”

“怎么说?”刘邦一听到韩信有消息过来顿时大为着急,很想知道。

张良回答道:“韩元帅来信函说,陈余已经攻克了常山国,常上王张耳意欲逃亡到河东!”

刘邦点头道:“张耳昔年和寡人也算是有些交情,即便是他曾经投靠到项羽一边,但是到对有昔年情分,收留他也是可以的!”

张良点头道:“韩元帅特意派了灌婴去接应张耳,如今张耳已经在河东郡,在我汉军之中效力了。韩元帅说张耳带过来很多有用的消息,对于和赵国之战很是有用。如今他已经在做准备。即将对赵国发起进攻,想来不日就要出兵了!”

总算是要出兵了,刘邦心中一阵激动!

张良道:“不过韩元帅也说明了,赵王歇现在重新掌控了代国和常山。等若是原来的赵国故地已经全部回到他的手中。而且得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默许,如今势力不可小觑。赵国现在有兵力至少十一万人差,差不多是汉军的三倍。两军相差悬殊,不过韩元帅已经在想办法了,他说一定会全力以赴夺取赵国!”

刘邦不由的心头一紧,这样的情况相爱确实对汉军有些不利。以四万人对付十一万,四万军队要留下一部分守卫河东,能够作战的也就堪堪三万人。着实是有些为难了,要只如此,还不如多留一点军队给韩信。不过这事个非常矛盾的问题,荥阳一带需要的兵力不少。这边抵挡住项羽的进攻才是关键。还有一点就是留给河东太多的兵力,万一有一天韩信做大了,可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说到底刘邦还是有些担心,可是现在情况确实有些不妙,心中不由的有些担心。忧心忡忡的。不过转念一想,韩信当初可是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证的,四万军队是他自己说足够的。以韩信的军事能力和足智多谋,想来他是有办法的。说不定这一次他又会有什么奇谋妙计。对于夺取赵国这件事情,刘邦对韩信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或许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啊。不过现在也只能这样想了,刘邦虽然人在荥阳。但是思绪早已飘到了河东前线。希望韩信不要让自己失望,给自己带回来一个惊喜!

与此同时,井陉口前赵营里,庆功宴仍旧在进行之中,一番祝贺之后,赵王歇这才道:“那个张耳当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小人,枉寡人当年那样信任他。没想到他一转眼他便投到项羽那边去了,占据了寡人的故地,和寡人分庭抗礼,当真是可恶!”

其实这件事情上张耳到底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也不好说,张耳当年确实对赵王很是尊敬和尽心。不过说张耳忘恩负义却也不好说,关中分封的时候,只怕是张耳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册封为诸侯王。说到底不过是项羽分化诸侯势力,挑拨他们君臣内斗的缘故。

成为一国诸侯,裂土封王封侯是这个时代武将们普遍的抱负。若是说要张耳在得到常山的封地之后,主动交还给赵王歇,继续向赵王歇称臣也是不可能的。再者,即便是张耳真的这样做了,西楚霸王项羽能答应吗?

所以因为此事而指责人家张耳忘恩负义,似乎有些不大恰当。赵王歇似乎忘记了,当初他是如何成为赵王的?若不是张耳,哪里有他的今天,所以这事情到底该怎么说当真是……

很多人心中都泛起这样的感觉来,不过既然赵王已经这样说了,谁也不会提及让众人不快的话语来。纷纷出言附和,不知不觉间张耳已经被说成是忘恩负义,不忠不义的小人。

赵王歇笑而不语,其实他之所以这样说,也有旁敲侧击提醒某些人的缘故。笑而不语的时候,轻轻看了一眼陈余,或许他已经明白了吧!

赵王歇随即又问道:“对了成安君,张耳那个奸贼呢?可有将他抓到?”

陈余沉声道:“大王,很抱歉,末将本来就要将他抓到交给大王处置的。没想到在追击途中竟然遭遇了汉军将领灌婴,将张耳救走!”

赵王歇怒意十足道:“没想到汉军这么快就要插手我赵国的事情了!”

“张耳本来就有投奔汉国的意思,途中又正好遇到了汉军的接应,想来刘邦和张耳之间早有联系,定然是想要图谋我赵国!”陈余如是说道!

赵王歇道:“昔年张耳和刘邦之间本身就多有交情,如今刘邦小人对于河北诸侯各国不安好心,此事也在情理之中!”

话虽如此,但是坐在对面的李左车眉头不禁微微一皱,这件事情上他不由不一样的看法。若是说张耳想要去投奔汉军完全是情理之中的的事情,毕竟西楚霸王项羽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这个时候只能去找汉王刘邦帮忙,请求收留,方能够保住性命!

但是要说刘邦和张耳之间在早有勾结,只怕也有些牵强,毕竟之前张耳也算是亲近西楚国的势力。再者,之前刘邦遭遇彭城之败,只怕也没有太多精力来估计到常山王张耳。

至于汉军将领前来接应张耳,李左车更多地是认为这件事乃是那位汉军元帅韩信所谓。传闻之中那位韩元帅很是厉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巴蜀,定关中,雍王章邯都不是他的对手。河东之战,木桶浮木过河,奇袭临晋关,一举夺取河东。

作为一个名将后裔,李左车在军事韬略方面很有天赋,造诣也很高。因此对于韩信此人他很是感兴趣。如今韩信在平定了西魏国之后,下一个目标一定是赵国。

虽然如今汉军按兵不动,但是李左车知道,韩信现在已经是积极地备战,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会赵国发起进攻。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这位神奇的元帅又会采用什么奇谋?李左车很是期待,但是也有些忌惮。

至于这次的接应张耳的事情,在他看来,应该也是韩信对赵国之战做的准备吧!毕竟张耳还是有很大价值的,不过赵国君臣似乎都不是很重视。他本想提及劝谏赵王的,但是想要今日的场合,陈余平定常山乃是大功一件。

今日的庆功宴上,适才的话是从陈余口中说出来的,赵王又对他如此的重视和厚待。若说说出来,势必会有些扫兴,让这位新任的成安君面子上不好看。所以话到嘴边,李左车又咽了回去,还是等什么时候单独劝谏赵王吧!

赵王歇道:“看样子刘邦这次的野心不小,项羽已经对荥阳一带发起了猛攻,这样危急的情况下,韩信仍旧没有回去。反而是待在河东,可见他的目标和志向是河北一带啊。刘邦倒是胃口不小,吃下了一个西魏王还不足够,竟然也对我们赵国有野心!”

原来的相国夏说道:“刘邦这只是白日做梦,想要占领河北之地谈何容易?之前河东之战不过是侥幸,西魏国到底是势单力薄。而且临晋关有着许多的侥幸。汉军占领西魏国已经是一种侥幸,如今想要对我们赵国动兵完全是一种痴人说梦!”

“是啊!”陈余也笑道:“据闻韩信那边不过才四万军队,大部分的兵力都被刘邦抽调到荥阳前线去了。那边可是有西楚国大军的进攻,西楚霸王项羽已经亲自前去指挥了,不管怎么说刘邦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当务之急。

以河东现在的兵力,想要守住自己的河东之地已经算是不错了。还想要妄图进攻我们赵国,完全是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我们赵军现在有十一万的兵力,若是真的要持久作战,燕赵之地的勇士也会尽快加入参战,岂是他汉军可以比拟的,所以此事不必担心!”

赵王歇也是哈哈一笑,自己有十一万军队,这也是他最为放心的一点,即便是汉军真的进攻,也不必担心。

李左车道:“大王,韩信此人经常出其不意,还是小心为好!”

“是吗?那就看看韩信到底有没有这个胆量?”陈余不阴不阳说道。

就在此时,消息传来,汉军大举向井陉口发起进攻,大帐之内很多人顿时色变!

第三九一章赵王决定

汉国兵马大元帅韩信率领大军向赵国发起进攻,消息传来井陉口的赵国大营,顿时一片哗然!

赵王歇有些惊慌失措了,刚刚还是议论汉军是否会向赵国发起进攻?随即便接到了韩信出兵的消息。汉军来的委实有些太快了!

尽管有十一万大军在手,几乎是汉军的三倍,本来还信心满满的赵王歇不知为何,还是有些莫名地不淡定。毕竟韩信的威名摆在那里,雍王章邯和西魏王魏豹的覆灭近在眼前。韩信这个年轻的元帅,不由自主地让人有些惊惧。

李左车也是心中一动,心情却和赵王歇不大相同。他对韩信更多地是一种战略上的重视,或者名将之间互相的欣赏,而非惧怕。自从接到韩信派出灌婴营救接应张耳的消息之后,李左车便认定了这是韩信对赵事战略的一个开始。尽管赵王歇和陈余,夏说等人对其很是不屑,甚至是有些不着边际的轻视,但是他李左车依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让李左车没想到的是韩信的动作居然如此之快,刚刚接应了张耳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发起了进攻。看来韩信是从张耳那里得到了一些东西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韩信必然从张耳那里对赵国方面有了详尽了的了解,可是赵国对汉军有多少了解呢?

同时也可以看出韩信是想要速战速决啊!这是李左车前两个念头。以汉军整体的局势来看。荥阳一带的战事对刘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韩信在河北一带的战事就必须加快速度,才能为刘邦减轻压力,为汉军赢得更多的机会。

所以韩信必须要加快对赵国的进攻,不止如此,韩信只有区区四万兵力,河东郡的粮草和后勤保障也不是顺畅。若是长期拖延,进入持久作战,长此以往,汉军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所以韩信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在李左车看来除此之外确实别无他法。韩信也有不得已之处。但是准备未必就不完全。不过他好奇的是,韩信凭什么这样的自信,又要以何种方式赢得这场战役呢?以目前的形势看,汉军似乎并未处于优势。

不过韩信向来善于出奇兵。李左车不敢不重视,同时心中也盘算着有什么好的对策。不过韩信亲自出兵,李左车心中不由的有些激动。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名将后裔,兵法名家他跃跃欲试,真的想要会会这位名闻天下的年轻元帅!

不过这一切并非心里怎么想,就能如何的,是否有这个机会……李左车的目光向对面看去,先看了一眼主位上的赵王歇,随即目光落到了对面的陈余身上。

陈余听到消息。心中也是有些震撼,同样没想到汉军来的如此之快。最初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一丝莫名的惊惧!不过一转念之后便淡然了,毕竟刚刚打败了张耳,灭掉常山国功绩让他颇为自满,随即又想到大仇人张耳被韩信救走,现在正好是报仇的好机会。赵国大军有十一万人,韩信率领不过区区四万军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刚刚完成整编的魏军,战斗力可想而知。如何是赵军的对手?

陈余微微一笑,神情淡然了许多,不过眼珠子提溜提溜地转个不停。陈余思虑的不是如何对付韩信,而是这场汉赵之战将会带给他什么?韩信率领大军前来进攻,赵王歇少不得需要倚重他来作战。那么他在赵国的地位也就会更上一层楼。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障碍存在,那就是对面的李左车。李牧之孙。李左车的兵法韬略更胜他一筹,在赵国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若是此战由他来主持……战胜之后结果会如何呢?

张耳和韩信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灭掉了常山虽然是大功一件,但是和打败韩信所率汉军的进攻相比,就显得有些不值一提!所以这份功劳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入李左车之手!陈余眼睛微微一眯,缝隙之中闪过一丝阴冷!

赵王歇稳定心神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