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逐鹿-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桐与几个将领来回奔走,呼喝士兵,脑门上的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士兵们一头雾水,不情愿地站起身来,河边的大道上乱作一团。
就在此时,一声悠长的号角在另一侧的山丘上响起。正在组织人马的安桐等诸将心里咯噔一下,晚了,完了!
两天的箭雨从山坡的树林中飞出,河边道路狭窄,无处可避。本就乱作一团的秦军更加慌乱,中箭身亡者不知几何。
紧接这从倒头两头各杀出一队人马,旗帜上吴、尹二字高高飘扬。安桐已经明白过来,吴芮果真通匪,更准确地说已经与尹旭合兵一处。至于陈奎,可能真的发现了异常,确有告密之举,不过是被吴芮发现了而已,想必此时已经追随始皇帝于地下。
若说陈奎与吴芮同流合污,安桐是不信的!此时他十分内疚,只看书信出自陈奎之手,便糊里糊涂信了。部下劝住过,可他为怒火所蒙蔽,盲目听信那个“张柏”片面之言,以至于又着了尹旭的道。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这一回能逃得出去吗?
尹旭一马当先,率部冲了过来。断水出鞘,手起剑落,一个秦兵的头颅便飞了出去。身后便是他与英布手下的盗匪,现在已经改称为义军,本都是些血气方刚的壮士。又被秦军追缴,受了几个月的窝囊气,此时全部爆发出来,挥剑上去砍杀,毫不客气。
另一边是吴芮的人马,亦是勇猛无比。吴芮本是吴国王室后裔,自幼时起祖父便常给他讲解吴国辉煌,讲解历史上的重重教训。并学习祖先吴起的兵法、阵法,吴起那是什么人?名震天下,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魏文侯时,任西河郡守,曾以五万魏军,将十万秦军打的抱头鼠窜。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吴芮聪颖好学,认真学习,常与人讨论,取其精华合并。长大后带领吴氏族人勤习武功,练习阵法,练就了一阵战力不俗的子弟兵。吴臣紧随父亲之旁,策马杀出,继承了祖先的威名与骁勇,将四千秦军死死堵在狭长的河滩上。
安桐数次想要带兵突围,均告失败。不甚宽阔的道路两头被吴芮、尹旭死死堵住,突围的秦军人数虽多,却无法展开,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一侧小丘上是吴芮手下的弓弩手,嗖嗖的羽箭一直不曾间断。尹、吴双方人马勇猛无比,势必要将秦军全歼于此,攻势片刻都不放松。早占尽地利,以有心算无心等诸多有利因素影响下,形式完全是一边倒。刀光剑影,秦军的哀嚎不断,鲜血飞溅,留下满地尸体。血水流进河中,竟染红了半边河面。
不消一刻钟,已经有近三千秦军战死。看着满地鲜血与尸体,在看看义军黑黝黝的箭镞,明晃晃的剑锋,许多秦兵眼中流露出无限恐惧。
铛!
不知是谁的佩剑最先落地,紧接着扑通一声,溅起老大的水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提醒众人,还有一条生路便是这鲜血的河水。于是兵器落地声此起彼伏,河面上不断有水花溅起,数百秦军不管会不会水,在求生意志的催促下,扎进水中,往对岸流去。
看着那些挣扎的秦兵,尹旭暗自摇摇头,做好准备在此地伏击,岂能给他们活命的机会。当一个个秦军满身是水爬上对岸,看着明晃晃的剑刃,满怀希望的心陡然一片冰凉,周大与陆明正带着数百人守那处。
临死前的一刻,亲兵注意到那个最先跳河的张功曹,已经换过一身干衣坐下岸边休息,时不时大哥喷嚏,说道:“入秋了,河水太凉……”
周大呵呵笑道:“没看出来老高你游泳还真有一手!”
“啊嚏!自小长大彭蠡泽畔,自然熟悉水性了,现在不比当年了!”
报讯的张功曹自然是高易假扮的,他曾是衙门的刀笔吏,对这方面很是熟悉。而且外形十分神似,为人机警沉稳,故而此事便落到他肩上。
然而有一事却让众人煞费苦心,一旦遭遇伏击,秦军必会发现高易的奸细身份。他如何才能安然脱身呢?高易一介文士,武功身手一般,对此众人十分忧心。
好在高易水性极佳,众人商议后便选择这处河边伏击,倒是高易只需想办法纵马跳河,游到对岸自有陆明等人接应。巧合的时,安桐竟选择此地休息,高易便更加从容地离开了。此战能轻松大胜,他可谓功不可没。
安桐满脸血污,身边只剩下数百人,而且不断有人倒下。他的心在颤抖,年初接到剿匪的消息他还在窃喜,不过数百盗匪,必定兵至匪灭,得赵高褒扬,以后也能官运亨通。没想到被百多盗匪因的团团转,还不断损兵折将,弄得他大失面子,成为军中笑柄。
今日满心愤怒,要兴师问罪,不想却再次着了道,有深无浅,万劫不复。安桐的身体颤抖着,若不是辛刚扶着,只怕早已倒下。
“怎么办?将军!”
“他们又杀过来了!”
……
听着手下人恐惧的呼喊,安桐只是轻轻摇摇头,说道:“辛刚带人再冲一次吧!看能不能冲出去?”
“诺!”
左右是个死,辛刚阻止剩余的人马准备再次突围,正当他慌乱时。身后噗的一声,回过头来安桐脖间横着一把长剑,鲜血泉涌而出,慢慢倒地地上。
一个不负责人的将领死了,至死也毫无半分责任心。安桐死了,秦军最后残存的一点军心彻底瓦解,突围已然成为一句空话。尹旭与吴芮抓住时间,率人上前砍杀。
秦军如同待宰的羔羊,片刻之后便全军覆没,辛刚见状知道此生再无报仇的机会。狠狠地盯着尹旭,带着满心怨恨在安桐身侧自刎。
秋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一河血水缓缓流动,狭长的河滩上数千秦军全没了气息。
至此,反秦首战以一场完美的伏击告捷!
第三十一章悲喜交加(求收藏)
秋分,番邑县衙!
编钟、古琴奏起欢快的乐曲,吴府上下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厅中觥筹交错,众人开怀畅饮。
前几日在河畔一场完美伏击,彻底消灭的秦军左校尉安桐所部。番邑义军声势大振,威名传遍整个江东。这庆功宴自然是少不了的,至于为何推迟这么些日子,是因为众人想要双喜临门,共同庆贺。
那日在陈府,英布帮着吴芮父女挡了一箭,小姐吴梅对其十分感激。因她本身便是“医护兵”,故而一直照顾病榻之旁,直到英布痊愈。吴梅对英布本就心怀感激,加上对英雄的崇敬仰慕之情,女儿家便动了心思。英布对吴梅无微不至。温柔体贴的照顾也十分感动。
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彼此心生好感,一段良缘就此促成。英布骁勇善战,为人豪爽义气,吴芮很是喜欢。更为难得的是女儿与之两情相悦,故而爽快地答允了两人婚事。选择在秋分这日举办婚礼,同时也算是日前伏击战的庆功宴,双喜临门,众人同乐。
因贺客众多,婚宴自午间便开始,吴府厅堂院落里摆满席位,热闹非常。
“英大哥、嫂子,恭喜恭喜!”尹旭与蒲俊等人上前敬酒!
“同喜同喜!”英布端着漆制的“羽杯”与众人同饮,十分豪爽。
陆明凑上前打趣道:“英大哥可要适可而止,以免误了好日子!”
尹旭也不忘凑了热闹:“春宵一刻值千金!英大哥切莫饮醉了,辜负了良辰美景哦!”
“去,臭小子!”英布玩笑着踢开众人。
吴梅虽站的远,却也听在耳中,不禁有些害羞。不过尹旭那就“春宵一刻值千金”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位尹公子的词语真是好听。旋即有想到与英布的良辰美景,新娘子脸上浮起淡淡的嫣红。
尹旭回到座位上,见吴臣走了过来,拱手笑道:“恭喜臣兄荣升大舅哥!”
吴臣嗔道:“尹兄也来取笑我?”吴梅是他妹妹,按理说英布该是他的妹夫,可英布年纪比他的大得多,这称呼起来难免尴尬。近几日,众人都以此与吴臣玩笑。
尹旭笑道:“臣兄切莫在意,此时随意些就好!对了,有事找我?”
吴臣一拍脑门,说道:“险些忘记了,父亲说今日大喜,番邑军民同乐才好。我记起县衙牢狱之中关着不少囚犯,多是陈奎以抓捕关押的,我想着辨别一下,若非十恶不赦的罪名放了便是。”
“这是好事;还是臣兄想的周到!”
“哪里?”吴臣说道:“我与父亲说了,他今日高兴饮了不少,不想多过问,让我来找你商量。若是尹兄不嫌晦气,可愿与我一道去?”
“愿意奉陪!”尹旭闲着无事,立即起身随吴臣联袂出门。
狱中的犯人听说吴家小姐大婚,全县军民同乐,竟要放自己出狱,都激动不已。唯独有个跛脚的老头子,耸拉着脑袋,不悲不喜,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在差役的呼喊下,随众人往外走去,仿佛世界与他没有半分关联。
,已经大半年不见天日,走出牢房大门,午间阳光分外刺眼。过了半天,老头才适应过来,远远地看了一眼天空,湛蓝的天空与他阴沉而苍白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迈着蹒跚的步子,随着众人往前挪动着,哀莫大于心死大抵就是如此。
尹旭与吴臣站在台阶下,每个经过的犯人都会赏赐一份食物和几文钱,这等与民同乐也算是仁至义尽。领到东西的犯人心情激动,一番感恩戴德后离开。
“下一个!”
跛足老头挪着步子靠近,木讷地从吴臣手中接过食物,尹旭有拿出几分钱递了过去,说道:“老人家,您拿好!”
哐!
跛足老人身子一颤,手中的食物应声落地地,然后缓缓抬起头往尹旭脸上瞧去。众人不禁都有些奇怪,尹旭心中生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这个老人似乎很熟悉,似乎是……
老人阴冷着一张脸,猛然一耳光抽在尹旭脸上。
“嗨!你这老儿怎么敢打我家公子……”
跛足老人的举动让众人十分愕然,正要上前制服老人,却不觉地又停下了脚步。因为这一耳光,尹旭不曾躲避,也不曾表态。
啪!
又是一个耳光,跛足老人身子一颤,恶狠狠地盯着尹旭。
尹旭已经认清楚了老人身份,颤声问道:“李叔,你怎么会在这?玉娘她……”
这老人正是香溪客店的老板,玉娘之父李跛子。尹旭见他这般模样,咯噔一下,心中一片冰凉。李跛子遭逢牢狱之灾,那玉娘呢?
“玉娘!”
老人口中挤出两个字,泪水夺眶而出,憋在心中大半年的悲伤与委屈如洪水决堤,涌上心头。当日在神女庙前,玉娘投河的景象再一次浮现在眼前,老来失女对一个老人的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李跛子老泪纵横,从他阴沉苍白的脸上滚落,悲痛的哭声响彻院中,闻者伤心。众人都看出来了,这老头与尹旭有着莫大的关联。尹旭的脸色惨白到了极点,李跛子的表情告诉他,玉娘出事了,一种悲伤与恐惧弥漫在他心头。
良久李跛子哭声渐止,尹旭上前问道:“李叔,玉娘她怎样了?”众人都听见他声音有些发颤,均猜测这位玉娘与尹旭有着莫大关系,而且此刻怕是已经遭遇什么不测,心中都捏了一把汗。
近一年时间,李跛子第一次开口,颤声将当日尹旭杀人逃亡后,马氏与吴有才逼婚,他带着玉娘连夜逃亡谁知被追上。吴有才心生歹意,意图轻薄,玉娘不甘受辱投河自尽,尸骨无存的,自己被以通匪之罪关入大牢的事情说来。
尹旭听着听着,心中的悲伤与愤怒已经到了极点。他两个拳头紧紧握着,指甲已经深深扎进手掌,极力地控制着身体的颤抖。李跛子说完后,哭道:“因为你讹了马氏的玉佩,杀了她表哥,也是因为你和玉娘走得近,才会连累玉娘。”
尹旭也在深深地自责着,李跛子说的不错,玉娘确是因自己受到连累。本以为玉娘与自己并无直接关系,不会被官府追究,谁知马氏与吴有才……终是他大意了!本想着忙完这一两日,便回香溪镇探望玉娘,不想竟是天人永隔,再难相见。
不知不觉,尹旭一双虎目早已湿润,李跛子更是哭得晕了过去。
“臣兄,帮我照顾李叔!”尹旭嘱咐一句后,沉声喊道:“蒲俊,备马随我走!”
片刻之后,数十骑快马疾驰出城,绝尘而去,正是往香溪镇的方向。
第三十二章心系伊人
云淡风轻,香溪河静静流淌,波光荡漾。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打破了小镇的宁静。尹旭骑在马上急速奔跑,蒲俊带着数十兄弟跟在后面,很是担心。他已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尹旭挚爱的女子李玉娘为人所害,被逼投河自尽。他也自然也明白,尹旭要去干什么。
想当日骊山服役途中,尹旭之所以暴起杀人,起因便是那个水囊。看尹旭喝水时的甜蜜的神情,蒲俊便知那水囊正是李玉娘亲手所制,只看尹旭时常带在身边,倍加珍惜,其中包涵多少情意显而易见。
尹旭为了不伤及水囊,宁愿自己受伤,宁愿以五敌一与莽汉动手,宁愿杀了押送的官兵,这个男子何等血性?何等有情有义!那么,尹旭如今要去干什么,显而易见。
断水挂在马背上,尹旭铁青着一张脸,一句话也不曾说。一路疾驰,离香溪镇越来越近,看着昔日熟悉的景物,尹旭心如刀割。尤其是马蹄踏过香溪河时,泪水无声地从眼中滑落,滴落在香溪碧波之中,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眼起,玉娘便陪伴左右,给自己温暖贴心的关怀,尤其是离开那日,玉娘熬夜缝制衣物水囊。芊芊玉指上的针孔伤痕,犹在眼前,怎不叫人伤心?
尹旭抬头向香溪镇望去,吴仲家的府邸就在那,是他们逼死了玉娘。血债血偿,今日必叫他吴家上下鸡犬不留,为玉娘陪葬。马鞭狠狠抽下,胯下的座驾如风般往前冲去,河面上溅起片片水花……
马队如风般冲进了香溪镇的街道,乡间小民哪见过这等阵势,纷纷躲到两边。有眼尖的认出当先的年轻人似乎是东来,纷纷八卦着各种猜测,最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跟上去瞧热闹。
马队停在吴府门口,蒲俊喊道:“去,砸门!”
“不用了,我自己来!”尹旭跳下马背,断水剑已经握在手中,一步步往亭长府大门前。突然暴喝一声,举剑往木质的大门劈去,手起剑落,大门裂出个老大的口子。
香溪镇的乡亲认了出来,这年轻人正是东来,不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憨厚的帮工了。听说他杀了官兵做了盗匪?那如今这些人岂不是都是盗匪?看着明晃晃的长剑,围围观的百姓有些害怕,赶紧四散着离开。也有人看了出来,东来这是回来找吴有才家报仇,当日有人见过马氏上门之后,玉娘父女便消失不见了,如今想来多是与吴有才家有关。
“什么人?做什么?”亭长府的仆役见状急急忙忙赶来查探。
哼!尹旭一脚飞开大门,冲了进去,一件削了出去。当先的仆役尚未反应过来,已经身首异处。鲜血从站在的脖颈间喷出老高,落地的头颅滚动着,带着血迹的头颅在地上来回滚动,十分可怖。
“杀杀……杀人了……”
后面的两名仆役见同伴被杀,死状极为惨烈,惊恐到了极点,好半天才喊出声。之后连滚带爬往内院跑去,裆部滴滴答答水渍明显。
“出什么事了?”吴仲带着妻儿走出询问。
仆役颤抖着身子,颤声道:“老……爷,杀……杀人了!”
“什么人这么大胆,去给我抓起来!”吴有才犹自一副纨绔子弟做派,带着手下人走出门外。
院中的那一刻映入眼中的那一刻,他完全被惊呆了,随后的马氏更是掩住口鼻,不敢正视。
身首异处的仆役倒在门口,一个锦衣男子披头散发,持剑往前走来,血迹顺着剑刃流淌,从剑尖滴落。
“挡住他!”
吴有才惊恐之下,指挥手下人上前阻拦,可是挡得住吗?七八人冲了过来,尹旭目不斜视,断水出手左削右砍,片刻之后便无一个活人。
蒲俊等人远远跟在后面,瞧见尹旭如同杀神一般,知他是要亲自报仇雪恨,故而不曾插手,只是远远跟着。吴有才与马氏惊恐到了极点,左右两边抓住吴仲的衣襟,颤颤兢兢。
吴仲虽也惊恐,但身为一家之主,该有的担当是必须的。强子镇定到:“你是何人?何故在我府横行杀人?眼中没有王法吗?”
“我是何人?”尹旭扬起手中的血剑指着吴仲,冷冷笑道:“问你的宝贝儿子和这个不知廉耻的女人啊!”
尹旭仰面说话,头发自然垂落两旁,吴家人终于看清了他的面容。
吴有才惊叫道:“东来?”
“东来?”马氏身子猛然一颤,这一刻她比谁都明白,尹旭为何杀伤门来。当初逼死玉娘,关其李跛子,她全部当一回事。至于东来就更不放在眼里了,不过是盗匪而已,况且还听说朝廷数数万人围剿。他以为吴芮早已尸骨无存,谁想到此时竟站在这里,回来报仇!还变得无比强大,如此心狠手辣,更确切地说是如此恐怖!
吴仲伸手指着尹旭,惊愕道:“你是东来?盗匪尹旭尹东来?”
尹旭冷冷道:“吴亭长,你可能还不知道,在下已经与吴县令一道起兵反抗暴秦。区区在下已经不是盗匪,而是义军将领。”
“啊?”
这几日来忙于对付秦军,以及英布与吴梅的婚事,通知偏远乡镇一事便有些耽搁了。
吴仲外强中干质问道:“即便你是义军将军,也不能在我府上杀人吧?就算我吴家与你有些小过节,也不至于此吧?”
“小过节?”尹旭冷冷道:“吴亭长说的到底是轻巧,好好问问你的宝贝儿子吧?”
妻儿不伦之事他一直都蒙在鼓里,玉娘父女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此时吴仲大惑不解。
见马氏战战兢兢,尹旭冷笑道:“吴亭长还不知道吗?这位马夫人于床榻之间侍奉你父子二人,真是辛苦啊!”
“什么?”吴仲愕然看着妻儿,气的浑身颤抖。
马氏与吴有才一口同声道:“父亲(老爷),不要听他胡说。”
“是真是假想必吴亭长心里有数,对我尹某人而言也无所谓。只是这对奸夫淫妇竟然逼死了玉娘,绝对不可饶恕!”
吴仲再要说话,被尹旭打断了道:“吴亭长无需多言,有些疑惑到了地府再问吧!”
“你!”
此言一出,众人都流露出惊骇之色,有的活着的家丁仆已经跪地求饶。
尹旭冷冷道:“罪魁祸首是那对奸夫淫妇;吴亭长管教妻儿不善,难辞其咎;而你们仆役这些则都是帮凶,亦不可饶恕,所以今天你们都得死!”
话音落地,暴怒的尹旭挥剑砍杀,鲜血飞溅,哀嚎不断。片刻间,吴府上下已经再无一个活人。
当吴有才最后倒地时,尹旭身子一颤,神情呆若木鸡。铛的一声,断水剑落在地上,尹旭踏着满地血污,往外走去,血印脚步一直延伸到长街之上。
吴府血案的消息早已传遍全镇,大街之上早无一人。尹旭一步步往前挪动着,来到香溪河边神女庙。
此时夕阳西下,青山轮廓镶上了一道金边,香溪河面波光粼粼。神女庙已经有些残破了,神女雕塑依旧栩栩如生,此情此景与一年前那个下午何其相似,只是物是人非,伊人不在。
整个下午,尹旭一直坐在神女庙,默然不语,一动不动,如同雕塑一般。蒲俊远远地站着,此时任何的劝慰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是公子一直这么坐着实在让人担心。直至傍晚时分,高易策马而来。
“公子!”
“你们先回去吧,我再待会陪陪玉娘!”
高易道:“公子切勿悲伤,夫人尚在人世!”他们已然知晓玉娘在尹旭心中的地位,夫人这一称呼十分到位。
尹旭微一愕然,旋即摆摆手:“不必骗我,放心好了,我没事!”
高易躬身急切道:“公子,在下说的是实情,夫人确实尚在人世。”
“你,你说真的?”尹旭看着高易诚恳坚定的表情,心中再次燃起一丝希望,颤声询问,
今日尹旭匆匆出城,众人十分惊奇,从吴臣口中得知缘由始末时都唏嘘不已。尤其是在英布与吴梅大喜之日,尹旭却骤闻噩耗,一喜一悲实在让人感伤。
高易初时也并未在意,只是为尹旭感到伤感担心,后来听吴臣等仔细说起事情始末,以及香溪地理位置,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数月前,他们绕道番邑乘船北上时,彭泽船家的那番话。
当时船家有言,大船多年不用,直到去年秋天,一位锦衣华服的老爷租用。随行之人中有一年轻美貌女子,是从香溪河中救起的溺水者。与玉娘出事的时间一致,香溪河下游正是彭蠡泽,前后印证,也就是说玉娘未死。高易唯恐生出变故,急忙赶到香溪镇来报讯。同时嘱咐了吴臣往彭蠡泽畔寻找那船家。
尹旭听完高易之言,激动道:“玉娘没死,玉娘没死,她还活着……”
高易道:“是啊!夫人还活着,公子勿要再悲伤,吴公子已经去请那船家了,稍后就到。”
半个多时辰后,吴臣带着那船家赶到,尹旭连忙询问。船家因女子貌美多看了两眼,印象极深,此时一一说来,与玉娘长相全无二致。尹旭喜极而泣,激动地落下泪水!
只是想要寻访玉娘下落十分困难,船家只知玉娘随那华服老者乘船北上,却不知去了何地?天下之大,该到何处去寻找呢?那老者似乎身份尊贵,却不知具体身份?也不知他是否会善待玉娘?她还好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尹旭遥望天边,感伤不已。天下之大,找到玉娘犹如大海捞针,不过尹旭相信,要玉娘还在人世,就一定有再见之日。他笃定一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三十三章合兵一处
“玉娘她还活着?”李脖子闻听女儿生还,惊喜万分,好不激动。
“嗯嗯!”尹旭鸡琢米一样点头称是。
李跛子长舒一口,欣慰道:“那就好!只是她如今身在何处?”
“这个……”尹旭叹道:“目下只是玉娘被一位尊贵的老爷所救,往北边去了,具体行踪尚不知晓。李叔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找寻玉娘回来!”
李跛子点点头,悠悠道:“好,我等着,只是你到了如今还不改口吗?”
尹旭身子一震,看着李跛子愕然道:“李叔,呃不……岳父!”
“好!”李跛子道:“以前我反对,是为玉娘在这乱世的生计着想,而今你有本事照顾好玉娘,我也便放心了。她对你有情,你对她有意,很好很好!只盼着你早些找回玉娘,行礼成亲给我添个大胖外孙。”
“嘿嘿!”尹旭笑道:“岳父放好好了!如今您就先住在此处,安享晚年就好!”
“嗯!”李跛子爱女及婿,关切道:“好,去忙的你的吧,不用操心我,倒是你……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多加小心啦!”
尹旭心中一暖,再拜出门去了。
来到大厅时,吴芮、英布、蒲俊等诸人已经在座,正在商讨下一步的打算。
番邑如今聚兵五千,以吴芮为首,尹旭与英布则是左右大将。河畔伏击全歼秦军四千人后,威名大振。只是这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却有些犯难了。今日都聚集在此商讨。
尹旭落座,吴芮先问道:“东来,老爷子一切都还好?”
“有劳伯父挂怀,岳丈一切都好!”
“那就好!住在我府上就当自己家好了!”
尹旭点头致谢!
英布亦道:“弟妹之事,东来切莫着急,需从长计议慢慢寻找!”
“嗯!”尹旭笃定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有信心!”
“那就好!”吴臣笑道:“尹兄的词语真是新鲜!”
尹旭嘿嘿一笑:“好了,我们说正是吧,未知各位讨论结果如何?”
“哦!”吴臣解释道:“适才我们讨论了几种不同意见,尚未有定论。”
“说说看!”
吴臣说道:“安桐所部已经被我们歼灭,周康已经回师会稽,番邑暂时是安全的。如今是该选择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还是即刻出击。出击的话又该往哪个方向?是单独行动还是与人合兵一处?”
英布补充道:“北边传来消息,陈胜称王,势力倍增已经占领多地。秦庭已经派章邯从骊山刑徒中组军,出关平叛。”
“想想秦庭真是大不如前已,想当年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如今竟无兵可用,以乌合之众的刑徒平叛,真是可笑。”一名将领对此颇为不屑!
尹旭摇摇头,章邯这支部队的厉害之处他是知道的,一度纵横各地,打得起义军抱头鼠窜。直到巨鹿之战,遇到一个更强势的项羽,若非如此,巨鹿一败,六国起义险些被他平。若是众人以这种心态看待秦军,迟早是会吃大亏的。
故而郑重道:“切不可大意,章邯位居上将军,是继王翦、王贲父子,蒙恬兄弟之后,秦国数一数二的将。此人用兵极为高明,只看此时秦庭命他全力主持平叛,就可见一斑。虽说是以骊山囚徒为兵,然骊山刑徒是都亡命之徒,常年劳作体力强健,若与之重赏,辅以悍将操练未尝没有奇效。
蒲俊道:“如此说来,这章邯还真不可小觑!”
有人道:“陈王势头正大,又有东方众多英豪响应支持,中原已经乱作一团,章邯想要平叛只怕难!”
尹旭道:“陈王如今形势大好不假,中原看似乱作一团,却并未伤及秦氏根本。要做三川郡有李由镇守,义军一时也奈何不了,关中秦国故地不曾损伤,秦国大军不曾被消灭,根基仍在。反倒是义军,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章邯只要集中便利,便能各个击破,后果堪忧啊!”
尹旭续道:“别忘了,除此之外长城一带尚有秦国精锐边军,由王贲之子王离统领。必要之时挥师南下,与章邯会师,只怕……”
“尹兄似乎并不看好陈王?”吴臣好奇地询问。
尹旭颇感尴尬,历史写的明白,只是该如何告知吴臣呢?微错愕道:“不是不看好,只是枪打……呃……箭射出头鸟,秦军平叛,陈王首当其冲!”
有人担心道:“这么说的话,这反秦岂不是难上加难?”
吴臣神情专注,仔细听尹旭说道:“非也!秦军势大不假,却并非不能战胜。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团结,各路弱小的义军团结在一起,才有足够的力量与秦军相抗衡!”
吴臣道:“这么说,尹兄是主张与人合兵一处,共同抗敌?”
“不错!”尹旭抱拳向吴芮施了一礼,说道:“伯父,如今我们只有数千人马,与秦军抗衡显得势单力薄。偏安东南一隅亦非长久之计。所以小侄建议,与其他义军合兵一处!比如楚地的义军能够联合起来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那我们该投靠谁呢?”
英布说道:“无外乎两点,一则须得有实力,二则此人必须有足够的名望。”
“对!”高易说道:“实力是抗秦的基础,有名望才能让人折服归附,才能担起领导义军的大任。”
蒲俊道:“这么说的话,会稽的项梁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项梁本是下相人,是我楚国大将军项燕后裔,名望绝对足够。本领亦是不俗,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