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国甚至扩张到了朝鲜半岛。在朝鲜海峡那边,他们根据传说,得知在这海峡的对面还有一片广袤的土地,已经开始努力造船,试图查探。

    其实他们听说的那片土地,便是倭国的九州岛地区,那里是这个时代倭人最活跃的地区。本州岛和四国岛上也有居民,但基本维持在奴隶制时代,唯有九州岛的那些倭人,在‘渡来人’的帮助下,建立了青铜器文明,进入半奴隶半封建时代。

    当然,这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所谓了,毕竟暂时还没有任何人,能轻易抵达那里。

    在本国,大汉共和国开始解放佃农,这主要是针对军政府和华夏共和国的宣传手段进行的对策安排。本来大汉共和国就是地多人少,让更多的人变成有产者并不困难。又因为有大量的异族奴隶充斥其中,底层的百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安定了不少。

    有了产业,原本的佃农和家丁也开始有了积极性。期间又创造出了不少的价值,本身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于是又开始带动了消费。

    与此同时,大汉共和国虽然打了败仗,却还是和大汉帝国、徐州军政府和华夏共和国进行商业交流,通过把北方的牲畜和奶制品输送到中原和南方,倒也换取了不少的金币和税收。

    虽然不想承认,但目前整个华夏大地的主流货币,便是华夏共和国的新币。不知道为什么,这三种金币的提供一直很稳定,市场上的流通非常稳定,关键是品质居然保持着固定的水平,铸币工艺更是非常先进,使得别人想要仿造或伪造都没办法。

    孙坚的军政府也在进行改革,学习大汉帝国和华夏共和国的手段,建立监军,开设学校进行启蒙和教育。但本质上,交州军政府就是一个原料提供地,本身的工业水平太低级,使得短期内他们只有原材料能够提供。

    不过南方也有一些煤炭,铁矿等资源,运送到长江边,用商船一船一船的运输,倒也是非常赚钱。只可惜人口问题一直在交州军政府最大的痛,就算是收编了不少的山民,依然没办法满足人口的需要。

    原本孙坚贯彻的是大汉朝廷的制度,山民作为黑户是需要被歧视的存在。但由于人口的问题的压迫,使得孙坚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地位,宣布只要能够说汉话,并且下山居住,那么就能够得到军政府的户籍,并且享受一般百姓的权力。

    至于那些没有办法说汉话的,也组织了一批教员进行教导。只要能够流利说汉话,并且改变野蛮的生活习惯,那么也能够得到军政府的户籍。

    交州军政府因为其先天不足,军队只有不足十万,还要镇守各地。战争潜力的不足,使得孙坚不得不投入超过五成的税收在科研上面,尤其是缴获大汉帝国的重炮,也被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孙坚显然已经意识到,在强大的火器面前,人数优势其实已经不复存在。

    这显然更适合交州军政府的需要,若是镇守一个地方只需要三五百个士卒,就能抵御数万大军,那么就能节省不少的兵力,甚至于也能节省出不少的军费。

    大汉帝国也吸收了南方战争的宝贵经验,依靠丝绸之路的收入,加大科技的研发。战争果然能促进科技进步,只可惜最先提升的却是军事方面的技术。不过随着锻钢和轧钢等技术的提高,却也在民用工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承轴被研发了出来,更先进的四轮马车被造了出来,这种马车依靠两匹马,可以拉动七百斤的商品,还能健步如飞。公用马车开始出现在两地之间,甚至还有作为运货用的运输马车。西北也在紧急修建一条水泥路,以方便对西域的掌控,同时也为了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到西域进行交易。

    原始的骆驼运输和马匹运输,已经没办法满足日益增大的贸易需要。大宛以西的诸国也需要美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甚至棉布在那边居然也有很大的市场。大汉帝国种植的棉花是李煜提供的美洲棉,纺织出来的棉布更加美观顺滑,深得中东诸国贵族的喜爱。

    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大金库,不断是给大汉帝国供血,就算没有了荆州,大汉帝国依然在不断变得壮大起来。

    目光回到华夏共和国,在和吕布达成协议之后,在连云港、日照和青岛和蓬莱三个地方,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朐县、海曲县、不其县和东莱县四地建立了码头。大量的货物,尤其是保鲜期比较短的货物,从这南方开始运输,抵达这里进行销售。

    军政府的一些货物,同样是那种保鲜期比较短的货物,也通过这里,源源不断的朝着南方运输。甚至通过内河船进行转运,运输到荆州,甚至是司州进行出售。

    吕布也意识到了航海的便利,于是也是积极发展造船业。只可惜由于技术积累不足,只能造出近海渔船,在不足海岸五十米的地方捕鱼。好在双方本来就有友好贸易的条例,在华夏共和国那里,买了一些中型近海渔船进行研究。

    船工的仿造能力还是有的,再加上木材获取并不困难,吕布又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在公元194年春节之前,徐州军政府也造出了第一艘中型渔船,并且开始试着制造大型近海渔船。

    依靠这四个港口,华夏共和国也完成了黄河,东海和长江三地的贯通。更新型的运兵船出现,根据需要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从南方把士卒运输到北方战场。不过陆地道路建设也在努力进行,大量的公路,甚至是木质铁路投入建设,带动了沿路经济的发展。

    又有台湾金瓜石金矿源源不断提供的金银铜矿,货币方面倒是不足为虑。随着新的中型远洋探险船开始下海试航,李煜最新的目标,却是遥远的倭岛!

    在他的描述里,那边到处都是金矿和银矿,铜矿也有不少,是真正的宝岛!这个宣传带动了不少有着探险精神,敢于冒险的探险者,他们组建了一支远洋探险船队,先是抵达了连云港,然后陆续朝着东边开始进行探索。

    到了公元194年春节前后,第一批探险船队开始返航,并且宣布在朝鲜半岛和连云港间,发现一座大型岛屿。

    消息汇报上来,李煜参照了一下地图,赫然发现这座被发现的大型岛屿,便是济州岛!

 第153章 海外探险热

    济州岛在后世是南棒的第一大岛,主要是由120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虽然是火山岛,但岛上的火山也都是睡火山,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硫磺储量。不过多年下来大量鸟类在那里栖息,硝石的储量还是比较高的。

    关键是这里有淡水,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西面便是广陵郡盐渎县附近;往北便是朝鲜半岛,历史上公孙康曾经在这里设置带方郡;往东便会经对马海峡,至倭国九州岛地区。

    在金瓜石获取大量的贵金属之后,李煜对海外的贵金属矿藏,是越来越眼红。仅仅依靠一个金瓜石,根本没办法满足华夏庞大的市场需要。为了维持货币的稳定,更多更多的新币投入到市场之中,已经开始慢慢变得迫切起来。

    李煜甚至觉得,干脆发行纸币算了,但后来却无奈的发现,由于早些时候的货币危机,使得人们对于品相不太好的货币,都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至于货币,一张纸就代表一定程度的贵金属什么的,暂时还没办法让百姓接受。

    他也算是自作自受,通过制造假币的确是赚了一笔,甚至可以再玩假币,赚取更多的好处。但是这样百姓对于货币的敏感程度会进一步提升,对发行纸币会产生阻碍。

    要推广纸币,也得有足够的贵金属作为储备。以目前的储备来说,发行纸币还太早了一些。这又牵扯到了海外的贵金属矿藏,李煜需要更多的金银,来作为储备金!

    新一届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以往不同的是,随着194年的到来,扣除军方、政方和李煜这个元首外,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也出现了变更。前一届的人大代表,已经任满卸职,除了少数还会连任一届外,大部分都解除职务。

    按照《宪法》的规定,人大代表以五年为一届,最高可以连任两届。新的人民代表将在新占领的地区里面选拔出来,甚至早些时候搬迁过来的五溪蛮等少数民族,也会选出代表进入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讨论结果,华夏共和国出兵两千人,在济州岛建立济州岛海军基地。其中一千五百人为海军,五百人边防战士。同时,允许军人携带家属前去,五年内免土地承包费用,同时每个过去的家属,都将可以分配到六十平方米的宅基地。

    本国的船只,可以在当地的商业码头进行靠岸,并在当地获得食物和淡水的补给。最后又决定在当地建立一个船坞,专门承揽船只维修的业务。

    以济州岛作为中转点,探险船队可以深入朝鲜半岛进行探索,并且和当地百姓进行通商;也可以直接前往幽州的辽东郡和乐浪郡,甚至是冀州渤海郡进行交易;往东,甚至可以作为探索九州岛的前线基地。

    李煜私下调查了一下资料,仅仅是九州岛就有将近十多座金矿床,不少后世还在开采。放在东汉时代,这些矿产甚至是地表就有不少,根本没有人去开采。

    倭国也并不以金银作为主流货币,甚至因为冶炼技术的落后,甚至没办法进行提纯。金银在当时的倭国并没有太大的价值,说不得一把好一点的铁质菜刀,都能兑换三十多斤的金矿或者银矿石。

    公元194年4月,探险队再次回来,在济州岛以东,朝鲜半岛和九州岛之间发现岛屿。李煜都不需要看地图,就知道那应该是对马岛。

    值得高兴的是,在对马岛上也有淡水资源,同时探险队员还在河流之中发现了一块重达二十斤的狗头金,这次也作为战利品送了回来展示。至于狗头金的归宿,按照华夏共和国的规定,归探索者所有,他们可以直接拿去银行或者首饰店,兑换成等价的金币后瓜分。

    对马岛有金矿,李煜首先想到的是严原金石城,东汉年间似乎还没有这座城池存在。不过既然叫做金石城,那么城池周围说不得就有金矿存在。

    于是国家派出了一直地质探索部队,前去对马岛进行探索。不过估计下次回来,得是在195年前后。若是发现金矿,那么按照规定,发现对马岛的探险队,将在三年内,获得相当于当年开采矿石价值的一成。

    别看一成不多,若是年产金矿一百吨的话,那就有十吨的金矿。三年若技术进一步提高,使得开采量提升的话,那么收入会进一步提高,三年下来少说都有五十吨金矿的收入。

    就算有船员进行瓜分,五十吨金矿兑换成金币,也足够他们优哉游哉过一辈子了!

    探险就是那么暴利,李煜就是要塑造出这种氛围,这样才能够鼓励他们去探索,帮助华夏共和国发现海外领土和资源。再说,最后他们赚到的钱,其实也是在华夏共和国内部进行消费,不仅会通过税收回到国库,也会促进当地的消费和经济。

    人民代表大会上,甚至通过了《探险法》这个规定。规定不管是针对国内未开发的区域,还是针对国外甚至是海外的探索,都可以遵从这部法律。同时也规定,海外探索到的岛屿,可以探险者的名字,后者由探索者进行命名。

    于是济州岛就变成了潘生岛,只因为发现这座岛屿的探险队队长就叫这个名字;对马岛也被命名为李宁岛,因为探险队副队长叫这个名字。

    有了这支探险队作为榜样,又有十多支探险队开始组建起来,开始往北,或者往东,甚至是往南进行探索。凭借着更先进更大的远洋船只,朝着那些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

    少数人直接搞到了世界地图,实际上这是李煜秘密卖出去的。由于有了不少港口的坐标,他们也大概估计了一下东部和南部岛屿的坐标,然后开始出航试探。

    更多人想要出海,但是他们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先不说海船就价值不菲,只说航海技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的本事。好在华夏大地上的市场也没有彻底饱和,本身也不需要那么着急开发域外领土,所以倒也不急着出去。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外出探险的热潮开始慢慢淡薄下来,每次出海都充满了未知,很大程度都是要碰运气。一次来回也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故而并不能真正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经过文宣部的宣传和教育,新占领土的百姓已经安定了下来,并且开始重建家园。关羽和黄忠这次进攻,已经最大限度的避免破坏居住环境,但兵锋所向难免会有所波及。更别说随着大量的世家北上,使得市场出现了不少的空缺,很多问题陆续出现,好在官员能力不错,总算是有惊无险。

    事情到了这一步,安定工作几乎可以告一段落,高层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别的地方。比如教育工作,毕竟新占领区域太过于广阔,不少部门也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填补。今年和明年的大学毕业生,甚至都不需要考公务员,就能直接安排工作。

    这一批大学生里面就包括了不少的历史名人,比如黄忠的儿子黄叙;蔡邕的弟子顾雍;同时鲁肃也将被外放为南阳太守;化名为黄乱的张角长子;以及潘方的儿子潘临。

    其他还有不少历史上没有名字的存在,他们成绩有好有坏,毕业后会根据成绩情况,安排不同级别的职务。至于某些副作用也在考虑之中,内务部和检察局都会落实监督工作。

    与此同时,去年通过临时公务员考试,成为县吏的公务员,也将在明年面临一次升迁。工作能力出色,考核为优秀的县吏,将根据成绩进行升迁,不少人或许会直接升为局长或者县丞。当然,这部分肯定是极少数的存在。

    财政开始宽裕一些,李煜又开始考虑在新占领区,开设学校和医院,满足当地启蒙和医疗需要。就单纯启蒙需要而言,已经有不少老牌的夜校在当地开设分校,这极大缓解了当地的教育需要。不少有点家财的人,都报名学习,争取早日脱盲。

    医疗方面没什么办法,这年头医生短缺则是无法否定立刻解决的问题。医学院每年都有毕业生,但没有实习三年,谁也不敢贸然让他们独当一面。

    好在随着地盘的增加,李煜的声望值最大值也获得了提高,已经高达两千万。科技的提升,也使得各种黑科技产品的兑换金额有所下降,甚至不少科技的时空壁垒维护费也下降了不少。

    花费了一千多万声望值后,李煜兑换出了书籍形态的《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非常适合南方地区使用的医疗手册,后来甚至出现了北方版本。

    李煜购买的这本,就是完善版,可以完全适应整个华夏大地各个区域的医疗需要。

    这本书里面不仅有传统的草药学,临床诊断学,甚至也包括了简单的外科手术,以及食疗和营养学等全方位的学识。当然,这本书最后的作者,也变成了李煜。

    之后他把这本书交给了印刷总局,此刻这里已经开始改用蒸汽活字印刷技术,使得书本的印刷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印刷这本书,其他书本的印刷进度,都适当延后。

    好在这本书的实用性,已经经过了华佗的检验,虽然很多东西他也没办法立刻吃透,但已经存在的验方和医疗手段,他经过查看之后已经证实有效。甚至表示,有空想要和李煜切磋切磋,却是让后者苦笑不已。

    既然是确实有效,而且考虑到国家医疗水平的情况,国家自然是拨款印刷了大批的书籍,分发到各地政府,由当地学习并且培训一批‘赤脚医生’。直至194年8月,印刷出来的书籍才满足各地的需要,到了这个时候,这本书的后续印刷,才开始对外进行销售。

    不出所料的是,只要有点条件的人,都购买了这本书籍,作为家庭医疗保健参考。其热销程度,几乎是每家都要有一本的程度。随着这本书的热销,李煜再次获得了大量的声望,更多的人成为他的崇拜者,至少也是追随者。

    这本书,更是热销华夏大地,甚至随着丝路,输送到国外……

 第154章 道家练气术

    公元194年6月,华夏共和国元首办公室之中,任红昌因为即将临盆,昨天开始休产假。又因为鲁肃已经外放,新的秘书人选还没有确定,办公室里面目前只有李煜在。

    此刻在他面前还有两人,一个便是墨门的传承者林铭,他除了研究院院长外,还由李煜自己出钱,招聘为私人顾问。没有实权,但却是能直接影响元首决策的重要存在。

    另外一人则是黄静,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起义已经被人淡忘。再加上又有不少原本的黄巾贼在军政两界任职,张宁也不需要再隐姓埋名,她本来就是女儿身,所以比黄乱少了不少顾忌,如今也恢复了本名。

    张宁在华夏共和国内传教,吸收了肉身成仙的理念之后,她积极改良太平教的教义,参考道家经典创造出全新的太平教。放弃了鬼修和神道,就算是炼制丹药,也以草木为主,以固本培元,延年益寿为本,不再炼制那种所谓凝固神魂,早日蜕变的金丹。

    肉身成仙,显然更符合人们的需要,同时又加入了一些为善者,死后进入道家仙域,神魂不死永享太平;平庸者进入六道轮回,投胎转世;为恶者堕入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直至洗脱罪孽,才允许进入六道之中,却也只能轮回道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之中,三世之内不允许投胎为人,最多也只能投胎到畜生道,还是死的很惨的那种。

    若是有穿越者在这里,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一大堆的后世理论,其中蕴含不少佛教的理论。甚至所谓的道家仙域,便是类似极乐世界的存在。

    依靠这些理论,太平教在南方的地位不亚于墨门。不过两者之间,墨门是学派,注重的是珍惜今生。这个理论自然也得到了不少无神论者的欢迎,更因为社会党早期的入党标准便是墨门内门弟子,所以墨门学会的地位至今无可动摇。

    林铭在工作之余自然也是努力改进墨门学说,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大环境。更别说太平教的崛起,也让林铭,甚至是墨门的那些长老们,看到了一些危机。

    随着华夏共和国国土的扩大,墨门学会分社和太平教分坛,自然也在新占区陆续开展。两家都在争夺信徒,甚至也在徐州军政府占领区域,两家在竞争。

    好在他们的传播,并不影响吕布的统治,是故也没有受到抵制或者驱逐。唯一值得顾虑的便是琅邪宫教派,他们也是接受庄子的传承,走的却是已经逐渐完善的鬼修和神道理论。新太平教和墨家学会,与之理念有很大的冲突,是故宗教战争爆发只怕迟早会发生。

    这次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张宁这次找上门来,却是带来了十多个道教门徒,还有一本书。先不说那些太平教弟子,目前办公室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那本书。

    只见这本书上面赫然写着《五禽炼体诀》五个大字,根据张宁的说法,十岁以下的孩童修炼,只要舍得投入,十年内能够刀枪不入,力撕虎豹,动若脱兔。根据修为境界的不同,张宁将其分为外劲、内劲和化劲三等境界。在这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的境界,张宁不敢保障,毕竟还没有人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

    真正让李煜无语的是,他几年前就是那么说了国术的这三个境界,本来只是应付张宁的询问,毕竟她对肉身修真成仙非常感兴趣,是故李煜被问得为难,就乱说了一通。

    这不,直接把后世国术文的一些概念给说了出来。本来以为对方哪怕是就这捣鼓,也捣鼓不出什么东西,结果谁知道几年后的如今,一本修炼法门就这样放在他的面前。

    “这玩意,真的有效?”李煜有点不自信的看着张宁,眼光甚至有点躲闪。

    “当然有效,没有经过实践的话,怎么敢拿出来丢人现眼?这不,我把太平教修炼速度最快的十个弟子给带了出来,其他的弟子境界还没有那么高,这才没有带出来!”张宁闻言,立刻嘟起嘴来,如同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女子,根本就不像是太平教的当代教主。

    抱怨时抱怨,随即她便仔细解说了起来:“说起来这还是多得华师叔的帮助,华师叔虽然与父亲一样,都是师从上一代的庄子传人,他的理念更接近肉身成仙,与传统的理念多有冲突,是故很快就脱离了太平教,专心治病救人,研究延年益寿之法。

    几年前开始,他就创造了一套养生的锻体操,名曰《五禽戏》。这些年他努力改进完善,寻常人修炼这套锻体操,可延年益寿十载有余!而且小病小痛,也几乎可以避免!

    张某知晓肉身成仙的理念之后,与师叔进行探讨,后者也赞成肉身成仙方为道家正道。同时更是以《五禽戏》作为基础,创造出《五禽炼体诀》这套锻体功法。这套功法以《五禽戏》和道家《导引术》作为基础,外修体魄,内练五脏六腑。

    之后更是结合经脉学说,创造出真正的修炼心法,配合《五禽戏》由外而内进行修炼。十岁以下孩童修炼此法,天赋好的三年即可达到外劲巅峰,进而突破到内劲期;内劲期之中,由外而内修炼出道家内力,融入下丹田之中。

    内劲期到达巅峰,则进入化劲期,丹田之中的内力转变为真气,收放自如延绵不绝。至于化劲之上是否还有传说中的金丹期,或者更高级的境界,还不得而知。

    只是目前修炼了这套功法的,身体素质只有更好,并未有任何不良影响。华师叔也在关注这套功法的修炼情况,定时为这些弟子进行诊断,除了发现他们的素质越来越好外,并未发现有内伤或者别的什么情况。

    事实证明,这是确确实实的修炼法门,至少修炼到极致,已经不需要畏惧强弩。至于所谓的枪械和火炮,由于缺乏实物,所以没办法收集资料。”

    “所以说,你这次过来,就是希望能够实际检验一下,修炼了这《五禽炼体诀》的道家子弟,是否能够承受火炮或者火器的攻击?”李煜算是明白过来了。

    “一方面的确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至于是否会伤害他们,这点不需要担心,为了道家的兴盛,他们已经签订了生死状,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另外一方面,便是既然这部功法已经证明了其效果。本人作为太平教的教主,和这部功法的持有人,愿意将其献给华夏共和国,为我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张宁非常郑重的说道。

    对于气功什么的,李煜其实并不陌生,实际上后世的钱老就曾经提出过这方面的概念,而且把传统的练气法门,归纳为‘人体科学’的领域。在穿越之前,似某国也开始研究人体科学,只可惜他们那边是从基因学方面进行研究。

    至于本国后续气功研究,骗子是出了不少,但实际上是否有成果却很难说。

    毕竟李煜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那么多的核心机密。不过既然政府故意避开不说,或者淡化气功这玩意。那谁也不能保证,这段时间是否已经研究出了什么东西,并且被列入了最高机密……所以说,气功这玩意真的存在?

    好吧,原本的时空如何不知道。或许这个位面的情况,或者人类的身体素质有所不同呢?不管如何,居然还真的给张宁这小妮子,把功法给创造出来!

    测试当然还是要进行,不仅如此,李煜还从最基本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

    十名道家子弟,根据张宁的说法已经都是到了化劲,为此华佗和她不知道采集了多少具有炼体和调养五脏效果的药材,花费了无数固本培元的丹药,才堆出了这十个化劲弟子。

    从成本来说,每个弟子的成本,几乎可以编练一个曲的部队,甚至能进行不错的武装。那么高的成本,李煜也很好奇到底能练出怎么样的存在。

    随着测试的开始,这些弟子却是带给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惊讶。

    速度方面,至少超越了人类极限速度两倍以上,而且能够保持最高速度移动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还能在三秒内突然爆发出四倍的速度,几乎是瞬间到达百米外的敌人面前。

    若保持平均速度进行移动,其耐力可以持续奔跑到第二天中午,速度才开始减慢。计算距离,一天半之内连续奔跑将近二千五百里。当然,实际奔跑没有那么简单,毕竟要考虑到地形因素,不过就算这样,这个成绩也相当惊人。

    力量方面,十个人可以轻松举起三百公斤的重物,瞬间可以举起五百斤的重物,并保持高举过头的姿势五秒钟时间。实际操作之中,其中一人真的是一拳把牛的脑袋给打爆了。据他本人所言,再打爆五十头牛也不成问题……结果他真的做到了,极限是五十六头!

    更让人惊讶的,是水下憋气,足足五个小时不需要上来换一口气。若非期间他会挥手示意自己很安全,只怕在十几分钟之后,李煜都想要让他出来了。

    其他的杂项,如同反应力,夜视能力等也有非常不错的成绩,事实证明修炼了这部功法之后,身体素质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到底还是进入了抗打击测试,这的确很不人道,但除了李煜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不管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还是证明这部功法的强大,有些东西总要迈出一脚才行。

    普通的刀枪棍棒,除了攻击眼球和**等无法修炼的要害外,根本没办法伤害他们。又试验了强弓和强弩,最多只是擦破一层皮,并不能够真正造成伤害。

    到了这一步,实际上火枪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事实证明火枪打在上面,哪怕是最大火力的距离,也会被卡在肌肉里面,并不能造成重伤。

    进入火炮测试,黑火药的手榴弹和火炮,无法伤害,不过会让皮肤出现轻微灼伤;无烟迫击炮和手榴弹,会让他们出现撕裂伤害,甚至有些轻微的内伤。李煜本来并不希望拿重炮进行测试,但张宁和测试者坚持测试,于是还是狠心进行。

    最终还是出现了伤亡,在重炮下,测试者直接内脏破裂而死,外表也出现强烈的撕裂伤害和灼伤。但放眼天下,除了华夏共和国,没有谁能推出这种重炮。

    换言之,这部功法,还真是逆天了!

 第155章 系统的变化

    纯粹是依靠数据而言,很多事情并不能作数。不过也不好让他们实际进行战斗,是故在第二天,李煜召集了五百多人,与剩下的九人进行全地形演习。

    结果却也是非常惊人,在平地战,就算有强弩和火枪,对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