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公推太守、兵曹人选,请姜述定夺。姜述分析入选官员优劣,做了一些调整,当即颁发公文。任命郑浑为为交太守、傅嘏为合浦太守、吕岱任九真太守、吴景任南海太守。

士家兄弟盘恒数日,跟随新任官员一起返回交州交接。临行前姜述道:“两位守护交州,而交州兵戈不生,百姓免兵灾之苦,乃士家大功。我略知天机,所谓良言逆耳,数言告诫两位。士家四兄弟为官,道德令人称赞,但士家远离大汉心腹,子侄未免不知法度威力。士徽、士匡、士祗、士干、士颂等,才有余而德不足,若不加约束教导,你兄弟不可压制之时,或惹滔天大祸,累及宗族。若不嫌我浅薄,可使诸兄弟到丞相府,我因材施教,或能成就干才。”

士燮子侄皆畏士燮,惹下祸事皆私下相瞒,士燮进京以前,在家居住十余日,这才知晓子侄并非消停之辈,狠狠惩罚一通,然而家事甚密,彼时太史慈等人皆未到官,而姜述点出此事,让士燮心中更是畏服。子侄跟随姜述,是福非祸,士燮兄弟自是感激涕零,再次拜谢。

其实士家家风甚正,子侄类似当前富二代官二代,耀武扬威,炫富赌马,间或行些小恶而已,因士家在交州只手遮天,上下人等都为其遮掩,某些恶习成为习惯,便形成一种恶性思维,在某种条件下催化,便会做出无法无天之事。

历史上士燮之子士徽在士燮去世以后,自署为交趾太守,聚集家兵抗拒孙权命令。交州刺史吕岱受诏讨伐,自广州起兵,昼夜杀入交趾,士徽兄弟六人皆被诛。除士壹、士郁、士匡、士钦等数人免为庶人,宗族被灭大半。姜述因此知晓这段典故,感念士家兄弟献土之德,提前告知,代替士家管教后辈,以免后面其为士家惹下灭门大祸。

交州顺利接管,又收编各郡兵马七万,姜维挑其强壮者从军,羸弱者回乡,择兵五万编于部中,姜维部下步卒增至八万。其时邓艾、钟会在水军历练,上下皆称才能,姜述命邓艾为平虏校尉,为姜维副将。命钟会为征夷校尉,为荆州军程远志副将。

姜维部是大汉唯一一支纯步卒部队,中军三万步卒,副将配置一万步卒,部将刘贤、江博、张英、樊能、孙翊,各统八千步卒。这支步卒日常训练以山地作战、丛林作战为主,称为山地营。

恢复交州之后,益州与朝廷边界相接达数千里,刘焉意不自安,上书请求归附,暗地里却指使苗蛮孟获隔绝道路。神鸟无孔不入,早将消息报告到洛阳,姜述因为新下交州,境内多异族小部落,整治难度很大,一时间也没有精力西征,压下情报不理。

此时姜述除了长安和益州,国土已经全部恢复,又新设汉东、汉东、东倭四郡,控制面积已经超过大汉全盛时期。长江以南国土面积极大,但是汉人人口不多,扬州南部山越之患被姜维清除,山越民众本是古越国之人,语言与汉人相通,壮丁下山务农打工,只须一段适应时间,很快就会与汉人融合。但是荆南武陵夷、交州诸多异族小部落,却时不时聚众闹事,令姜述甚是头痛。

武陵夷相貌与汉人皆同,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亡国百姓,因与汉人隔绝时间渐长,风俗习惯逐渐分化。后来因为迁到长江以南的汉人百姓渐多,与汉人矛盾逐渐加深,被汉人称之为夷人,实际上却是古汉人的一个分支。

若是对待真正的异族,姜述绝不心软,似武陵夷十余万壮丁,只须姜述部下山越精兵出动,不出数月,就会剿除个七七八八,但是姜述如今心境提升很大,倭人尚且能容,又怎会血腥对待武陵夷?

程远志老于战阵,属勇猛之将,攻城拔寨、对决军阵是其长处,对付这些小打小闹、骚扰不断的武陵夷,程远志却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处理方好。

钟会姿貌严毅,善于收拢军心,到荆州上任以后,操练部下兵丁,月余兵丁收心。程远志初见钟会年少,虽然知道他是姜述弟子,但不敢委其重任,今见钟会练兵有法,麾下兵将归心,就将征讨武陵夷之事全权委托给他处置。

姜述诸弟子周瑜年纪最大,再就是诸葛亮,姜维第三,钟会第四,邓艾第五。周瑜、诸葛亮、姜维如今皆独挡一面,钟会得了这个机会,自然要奋勇表现。

因为武陵多山,钟会问程远志要来一万步卒,会合部下一万步骑兵,屯于作唐整兵。挑选百余人武陵本地士卒,前去打探武陵夷情况。未有几日,情况陆续反应上来。

武陵夷共分五族,皆依溪水定居,当地汉人称其为五溪蛮。五族共约四十余万,精壮十余万,原本皆各按区域,相安无事。势力最大的一族为滑溪蛮,人口十五六万,精壮四万余,族长名叫沙摩柯,自接任族长以后,以为五溪蛮之所以受汉人欺负,皆是因为力量分散之故,因此邀请四族族长聚议,称欲建国,统一号令,攻伐汉人城池。四族皆惧沙摩柯攻打,不得不赞同,沙摩柯自封五溪王,封各族族长为公侯,勇猛之士为将军。

刘焉在西川,虽与外界接壤数千里,但是蜀道难行,重兵把守住祁山,堵住凉州进军通道;东川汉中被长安攻下,分兵守住险要关隘,防备长安进兵;南方撺掇蛮王孟获隔绝交通,截断交州兴兵之路;荆州通道,派兵把守巴东巫峡一线,又考虑朝廷水军厉害,便想如何隔绝这条通道。正好沙摩柯想要建国,而武陵正是长江逆流而上的必经之路,刘焉便暗地里支持沙摩柯,想借其截断此路交通。

第一卷姜述篇第281章大汉统一1

姜述笑吟吟地等曹操走近,也上前几步,与曹操双手紧握,道:“孟德兄离家太久,都让我感到生疏了。”

曹操面露愧意,道:“先前为刘协所惑,去了长安,以为可以光大汉室。这一路行来,方知光大汉室者,非齐侯莫属。长安、洛阳分离数年,潼关内外,却有天壤之别,为兄十分惭愧。”

姜述早年与曹操私交甚厚,虽然敌对数年,但那是利益集团之间的交锋,私交并未受多大影响。曹操手下文武皆想不到竟会出现如此场面,见曹操、姜述两人交谈随意自然,全然没有做伪之态,方悟两人交情绝非泛泛,原先忐忑不安之心也放了下来。

将进南宫大门,两后又亲自出宫来迎,曹操深为感动,跪于两后车驾之前,郑重叩了三个响头,道:“罪臣先前行事孟浪,而至大汉分裂,往后必尽全力为国为民效劳,以赎前罪。”

宫殿朝议之时,众文武封赏下来。姜述为大将军,何苗为骠骑大将军,曹操为车骑将军,刘表为卫将军,马腾为抚军大将军,韩遂为中军将军,吕布为上军将军,黄忠为镇军将军、关羽为辅国将军、赵云为征东将军、太史慈为征南将军、孙坚为征西将军、张辽为征北将军、徐晃为镇东将军、魏延为镇南将军,张飞为镇西将军、张合为镇北将军、官亥为平东将军、张牛角为平南将军、公孙瓒为平西将军、乐进为平北将军、程远志为安东将军、樊稠为安西将军、张济为安南将军、张燕为安北将军、高顺为前将军、鞠义为后将军、李通为左将军、田豫为右将军、姜乙为征虏将军、孙策为镇护将军、李严为安夷将军、姜维为安远将军、甘宁为平寇将军、王越为平虏将军、张鲁为平狄将军、夏侯淳为平难将军、夏侯渊为虎牙将军、曹仁为轻军将军、马超为冠军将军、李催为渡辽将军、郭汜为横海将军、典韦为领军将军、许褚为护军将军、廖化为中坚将军、杨奉为前军将军、韩暹为后军将军、徐荣为左军将军、姜丁为右军将军、文丑为建威将军、颜良为建武将军、裴元绍为振威将军、赵弘为振武将军、韩忠为奋威将军、何仪为奋武将军、程普为扬威将军、史阿为扬武将军、姜信为广威将军、齐隶为广武将军、严颜为宁朔将军、周瑜为左积射将军、诸葛亮为右积射将军、黄盖为强弩将军,邓艾为鹰扬将军、钟会为折冲将军、曹洪为虎烈将军、严颜为宣威将军、曹纯为威远将军、周泰为伏波将军、蒋钦为凌江将军、庞德为荡寇将军、曹休为昭武将军、牛辅为昭烈将军、李肃为照德将军、侯选为讨逆将军、程银为破虏将军、张横为讨寇将军、梁兴为宣德将军、杨秋为威虏将军、胡轸为捕虏将军、华雄为殄蛮将军、阎行为殄夷将军、臧霸为扬烈将军、吴懿为建忠将军、朱恒为立义将军、马玩为怀集将军、李堪为横野将军、姜阳为楼船将军、周仓为复土将军、成宜为忠义将军、刘岱为建节将军、陶谦为翼卫将军、袁遗为讨夷将军、刘瑶为怀远将军、纪灵为绥边将军、士燮为辅汉将军等。黄祖、王威、张达、马忠、范疆、何兵、徐和、司马俱、姜刚、孙礼、公孙度、淳于琼、吕旷、杨柞、卢比、扶却、张嶷、公孙续、孙轻、皇甫伸、姜泸、曹豹、王政、蒋石、曲胜、夏侯兰、华飞、王欣、徐质、马铁、成宜、吴敦、孙康、孙观、公孙范、姜封、徐盛、桥蕤、北宫玉、雷薄、陈纪、姜丙、姜辰、糜芳、公孙越、齐周、文聘、陈芬、宋扬、田械、荀正、潘璋、陈武、于麋、潘临、霍峻、乔宣、姜仁、报罕、贺齐、曹性、宋宪、魏续、侯成、曲演、吴霸、契合、铁塔、会也齐、张绣、商曜、韩当、丘力居、皇甫健、尹礼、张兰、葛乐欠、马岱、雷述、宋建、刘雄、韦康、尹奉、纪册、姜丙、姜辰、糜芳、公孙越、齐周、祖茂、宋建、摩利、孙羌、严刚、田锋、龚都、刘辟、邓茂、董袭、应力、付纪、敬江、陈兰、雅丹、胡质、王昶、毋丘俭、刘贤、江博、张英、樊能、孙翊、田畴、潘凤、张百阳、韩浩、史涣、李典、于禁、郝昭、王双、吕虔、毛、杨任、张卫、杨昂、郭淮、蔡瑁、张允、潘璋、马谡、杨怀、高沛、泠苞、张任、邓贤、傅彤、吴兰、王平、董和、孟达、吕蒙、丁奉、马谡、全琮、骆统、李立、宋忠、陈道、张南等皆为郎将。

长安降兵数十万,姜述从中挑选二十万精兵,新建四军。组建神行营,任命夏侯渊为主将,五万马步军编制,中军二万兵马,部将张任、邓贤、傅彤、吴兰、王平,每部兵马六千。组建讨蛮营,任命夏侯淳为主将,五万马步军编制,中军二万兵马,部将潘璋、杨怀、高沛、泠苞、董和,每部兵马六千。组建忠汉营,任命曹仁为主将,五万马步军编制,中军二万兵马,部将孟达、骆统、李立、宋忠、陈道,每部兵马六千。组建虎豹营,任命曹纯为主将,五万骑兵编制,中军二万兵马,部将张南、卫臻、韩暨、王基、王观、高堂隆六将,每部骑兵五千。

又调吕蒙、全琮、丁奉、蔡瑁、张允、马谡、杜袭、和洽、庞、贾逵、阎温、任峻、苏则、杜畿、徐邈、李继宗十六将到水军,加强水军建设。水军正式分为南北两军,编制各为五万,北军驻于东莱军港,太史慈为主将,中军一万二千水兵,部将蔡瑁、张允、应力、付纪、敬江、贾逵、阎温、杜畿、徐邈、苏则,每营水军三千,姜阳麾下兵马护卫共八千人。

南路水军在交州修建军港为大本营,甘宁为主将,中军一万一千,部将蒋钦、周泰、吕蒙、全琮、丁奉、蔡瑁、张允、马谡、杜袭、和洽、庞、任峻、李继宗,每部水军三千。

国内统一,姜述恢复原十三州一部故制。司隶校尉部共辖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四郡一尹,下辖55县。司隶校尉依然由贾诩兼任,姜乙兼任兵曹,阚泽为河南尹,伊籍为河东太守,严峻为平阳太守、薛综为河内太守、吕范为弘农太守。

幽州分置涿郡、代郡、渔阳、上谷、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郡、辽东、汉东、汉北十二郡,下辖91县。幽州刺史为法正,兵曹为张合兼任,臧戒为代郡太守,卞远为上谷太守,王修为涿郡太守,恒威为渔阳太守,杨全为辽西太守,丁谓为玄菟太守,黄玄为右北平太守,黄权为燕郡太守,庞义为辽东太守,刘昕为乐浪太守,常林为汉东太守,杨俊为汉北太守。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钜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间、清河、赵郡、中山十郡,下辖123县。张昭为冀州刺史,兵曹为张牛角兼任,关靖为魏郡太守,姜合为广平太守,姜清为钜鹿太守,是仪为常山太守,顾雍为博陵太守,凉茂为渤海太守,邴原为河间太守,阮为清河太守,卞广为赵郡太守,管宁为中山太守。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上郡、雁门、云中、定襄、朔方、新兴、去病十一郡,下辖74县。鲁肃为并州刺史,魏延兼任并州兵曹,荀谌为太原太守,鲜于银为上党太守,秦宓为乐平太守,王粲为西河太守,徐干为上郡太守,尾敦为雁门太守,邹丹为云中太守,单经为定襄太守,彭为五原太守,公仇称为朔方太守,谯周为新兴太守,牵招为去病太守。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平原七郡,下辖62县。荀为青州刺史,田豫为青州兵曹,蒯良为东莱太守,孙乾为齐郡太守,姜淮为济南太守,鲜于辅乐安太守,姜亚为北海太守,丁纪为城阳太守,姜乐为平原太守。

兖州分置东郡、陈留、济阴、山阳、泰山、济北、任城、东平八郡,下辖71县。原凉州刺史陈宫为兖州刺史,李通担任兖州兵曹,傅干任东郡太守,孙权为陈留太守,姜洪为济阴太守,华歆任济北太守,杨大将山阳太守,金尚为泰山太守,辛评为任城太守,苏倍为东平太守。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郡、沛郡等八郡,下辖94县。庞统为豫州刺史,兵曹为乐进兼任,崔林为颍川太守,姜崞为汝南太守,梁刚为弋阳太守,乐就为陈郡太守,韩胤为谯郡太守,姜举为鲁郡太守,张承为梁郡太守,陈涣为沛郡太守。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六郡,下辖50县。张为徐州刺史,兵曹由官亥兼任,步骘为东海太守,程秉为琅琊太守,孙登为广陵太守,陶丘一为彭城太守,孟观为下邳太守,孙邕为东莞太守。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武都、阴平十二郡,下辖70县。任命许攸为雍州刺史,张燕部改为地方编制,张燕兼任雍州兵曹,审配为京兆长,邓芝为冯翊太守、杨仪为扶风太守,崔巨业为北地太守,刘巴为新平太守、黄琬为陇西太守、程奂为天水太守、李恢为南安太守、赵浮为广魏太守,刘帧为安定太守,郑度为武都太守、张松为阴平太守。

第一卷姜述篇第282章大汉统一2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七郡,下辖44县。郭图担任凉州刺史,张飞兼任凉州兵曹,沮授为金城太守,鲜于嗣为西平太守,姜洚为武威太守,辛毗为张掖太守,逢纪为酒泉太守,陈琳为敦煌太守,应为西海太守。

荆州分置南阳、南乡、江夏、襄阳、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九郡167县。荆州刺史为程史,兵曹由程远志兼任,徐奕为南阳太守、刑为南乡太守、鲍勋为江夏太守、蒋济为襄阳太守、刘放为南郡太守、刘馥为武陵太守、梁习为长沙太守、张既为零陵太守、温恢为贵阳太守。

益州分置巴郡、广汉、蜀郡、犍为、柯、永昌、益州、朱提、越隽、建宁、汉中、梓潼、巴西、巴东十四郡,下辖146县。益州刺史为刘晔,兵曹由李严担任,王为巴郡太守,邓羲为广汉太守,马良为蜀郡太守,吕凯为键为太守,耿纪为太守,綦毋为永昌郡太守,张羡为益州太守,傅巽为朱提太守、张邈为越隽太守、韩嵩为建宁太守、孙静为汉中太守、刘先为梓潼太守、金旋为巴西太守、刘度为巴东太守。

扬州分置九江、庐江、丹阳、会稽、吴郡、豫章、建安、庐陵、陵南九郡160县。扬州刺史由蒯越担任,兵曹由孙策兼任,朱治为九江太守,贾范为庐江太守,仓慈为丹阳太守,李历为会稽太守,虞濯为吴郡太守,闵纯为豫章太守,桓范为建安太守,吴质为庐陵太守,阎圃为陵南太守。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苍梧、合蒲、珠崖、郁林、桂林九郡,下辖104县。诸葛谨担任交州刺史,鞠义担任兵曹,郑浑为交太守,吕岱任九真太守,陈矫为日南太守,吴景任南海太守,桓阶为苍梧太守,傅嘏为合浦太守耿武为郁林太守,卢毓为珠崖太守,王为桂林太守。

设立东倭都督府,任命诸葛亮为大都督,纪灵为副都督,徐庶为从事,兵马编制五万二千。一万八千水军由诸葛亮兼任主将,凌操为水军副将,士兵从青徐扬冀并交六州招募;一万骑兵由纪灵兼任主将,李典为副将,士兵收编长安降兵;两万四千步兵,主将为杨秋,副将为史涣、梁兴,招募东倭土著成军。东倭都督府辖下四郡,东倭太守为廖立,倭西太守为何晏,倭南太守为董昭,倭北太守为丁谧。

设立南洋都督府,任命周瑜为南洋将军,于禁为副将,兵马编制五万。一万水军由周瑜兼任主将,凌统为副将,士兵船只皆从水军调配;骑兵编制一万,主将为曹休,副将为张横;步卒编制三万,主将为王双,副将为毛、郝昭;骑兵步卒,皆从南洋土著招募。任命蒋琬、费为都督府从事。

除长安事变时死去的张范、李胜、崔琰、司马朗等人,曹洪、满宠、杨阜、杨修、张范、邓、丁谧、杨松等皆封了官职。即使卢植、皇甫嵩、朱隽等老将也被任命为国学军科教官。

封赏完毕,一众降官忧郁顿消,职务虽然有高有低,比起以前多是降级使用,但是性命无忧,俸禄又高,皆是欢天喜地。夏侯淳、夏侯渊、曹仁等将,所授职位比长安时还高,自然兴高采烈。

散朝之后,姜述召集众人,道:“你等皆是大汉干才,但不熟悉朝廷新政,因此需要在国学就读数月。文习新政制度,武习新政军法,无事时多接触些格物,于诸位日后公干大有助益。学习结业之后,文官皆赴青州实习数月,感受一下新政气氛,然后再去赴任。武将皆赴益州,征伐南疆之战明年就会打响,扩疆拓土之功等着诸位去取。”

马上就是新年,众人大多出身大户,不少在洛阳皆有府邸,无处安身者可以依附亲朋好友,无处投奔者则去驿馆安置。曹操并未随众离去,姜述将他单独留下。

姜述交代曹操一些近期需要注意的问题,话锋一转,忽道:“此次未与嫂夫人一同前来?”

曹操笑道:“家中妻妾甚多,部分留在长安,妻毛氏跟随来了洛阳。”

见姜述盯着自己不言,曹操心中有些发毛,忽然触及一事,道:“丁氏因为子修战死,誓要与我决绝,我派人送信她也不理,后来我冒险亲赴其娘家请罪,依然不理不睬,如今已是恩断义绝。”

姜述道:“你可知丁氏今在何处?”

姜述接丁氏来京,时日不多,丁家担心惹怒曹操,对外不敢张扬,因此曹操实是不知丁氏之事。曹操道:“我虽已许其嫁娶自由,向未闻她出嫁消息,应该还在娘家。”

姜述道:“嫂夫人无出,视子修胜于己出,失子之痛甚于亲生母亲,孟德失子定也伤心,但你有数子,而嫂夫人只有一子,其伤心胜过你数倍。孟德若是诚恳认错,她怎会执意不肯归家?嫂夫人年纪已大,又有你这英雄夫君,她嫁给何人?何人敢娶她?你享受荣华富贵,而她却孤零无依,孟德好狠的心。”

曹操闻言猛悟,再谢道:“我这就急赴南阳,诚心认错就是。”

姜述摇头道:“先不需赴南阳,孟德且随我来。”

曹操不明所以,随姜述进了齐侯府,姜述不入内院,却绕了个大圈,转到外院西北角一处两重小院。小院收拾得极为雅致干净,只是冷清得很,虽然接近年关,丝毫没有热闹气氛。

曹操随在姜述身后,见了这般僻静之所,心道莫非是姜述藏娇之地?正在浮想联翩之际,从室内猛然出来一位女子,曹操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此女正是丁氏,闻知姜述来到,来到门口来迎,不料迎面而来的却是曹操。丁氏亦知曹操已经归附,突然见了曹操当面,也未惊讶,冷哼一声,扭身进了内室。

姜述附在曹操耳边道:“所谓床前打架床尾合,孟德还需我教你吗?”

姜述说完,笑嘻嘻地走了出去。曹操怔了一会,想通姜述话中之意,挥手让左右随从皆去门外等候,嗔着笑脸进了精舍。精舍内不久传来一阵丁氏的骂声,继而几名侍婢红着脸走了出来,室内骂声渐低,继而风雨之声大作。

半个时辰以后,曹操心满意足地走出内室,后面跟着脸色尤红的丁夫人。曹操拉着丁夫人在正堂坐下,招呼在院外侍候的左右,道:“速回府通知,说主母归府,众夫人皆在堂前迎候。”

曹操问明丁夫人入京前后过程,不由钦佩姜述重情重义,两人去内院先去给周氏问安,又向姜述致谢。姜述道:“少年之时,多蒙嫂夫人照顾,我本独子,当初就将嫂夫人当成姐姐看待。所幸两位如今和好如初,我也算尽了些心力。”

冬日的阳光从窗户斜斜照了进来,何苗怒斥的声音响彻云霄,灰尘被震得从窗户木框之上飘落,而室内的刘协此时正吓得发抖。何进之死最大的凶手应是袁愧,袁愧被姜述用反间计除去,其族人只余袁耀在逃,帮凶赵忠也在当日被杀,其余有关联者,董卓已经战死,董后在后宫幽居,唯一在外逍遥的刘协也被抓捕回京。

何苗的声音渐低,从窗外看着室内面无土色的刘协,心中的火气忽然没了,当初他还是个孩子,也没有能力除去何进。罪魁祸首袁愧早已被杀,所谓人死不能复生,就是杀了刘协又能如何?

何苗停住了骂声,如今逞威似有欺负弱者的意思,他不屑地摇了摇头,重重地吐了口唾沫,刚转过身来,却猛然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道:“齐侯何时来到?”

姜述笑道:“刚来不久,方才还想叔父的怒火能持续很长时间,现在看来,叔父的火气已经小得多了,若是依照这个趋势,叔父定会放下心头仇恨,成为一位温润君子,说不定会长寿百岁。”

姜述如今称呼何苗叔父,不是冲着万年公主那里,隔得毕竟有些远,是冲何静姝叫的。何静姝是何苗嫡侄女,现是姜述平妻。

姜述之所以前来,是因为董后的原因。今天是大年三十,上午董后召见。董后虽然年纪较大,但是十分顺从,姜述不免多些怜悯,虽然年老色衰,但对其恩宠却并不比何后、马后差。董后与姜述温存之后,话语之中透出为刘协求情的意思,姜述本无意杀掉刘协,所以就应了下来。

何苗此时怒火已消,向姜述郑重行了个礼,道:“长兄之仇已报,我也去了心事,如今天下统一,到了马放南山之时,明年我便辞去公职,颐养天年。何家门弟不大,子弟不是很多,还望齐侯多加提携。”

姜述笑道:“来年我军南征,继而征伐北胡、西羌。大汉开疆拓土刚刚开始,叔父正好当年,如何激流勇退?”

第一卷姜述篇VIP卷第273章五溪蛮王1

沙摩柯立国以后,手下兵丁虽然不少,但是缺少兵丁粮草,不能行军。刘焉暗自运来武器兵甲,又派军官前来教习兵阵攻城之法,夷兵战力猛然增加。沙摩柯统兵占了十几个村落,抢了不少粮草,信心百倍,准备攻打县城之时,此时朝廷汉军已在荆州站稳脚跟,徐盛统兵驻守武陵,沙摩柯领兵交战数次,不想汉兵战力太强,吃了几次大亏,不敢与汉军正面争战,分兵骚扰各县,让程远志和徐盛不胜其烦。

钟会打探到详细情况,仔细研究地图,将部队分为五部,每部相隔十里,占据要道,从外而内,压缩沙摩柯的活动空间。又让官府下达公告,严禁与五溪蛮互市。

五溪蛮皆居于山林,耕种皆是薄地,粮食不能自给,往常以皮毛、猎物、山珍之类与汉人互市换取粮食,今被停了互市,粮草顿时告急。沙摩柯统兵去夺汉人村寨,接连吃了几次埋伏,无计可施,派人向刘焉求援。

刘焉之所以支持沙摩柯,就是害怕姜述西征益州,往昔行事皆偷偷摸摸,若是援助沙摩柯被汉军拿下证据,刘焉一番苦心便付之东流,因此刘焉只是让属官应付,并不敢正大光明地予以援助。

沙摩柯等了一段时间,见援助未到,部分村寨已经断粮,军粮也所剩无几,当下集合所有兵丁,欲攻钟会部下其中一部,打开缺口,以期去汉人村寨抢粮。

万里碧空,天空十分明净,沙摩柯统领蛮军正匆匆行军,而钟会已经得到消息,正面一部兵马正严阵以待,其余四部兵马正在往里收拢。近两万精锐汉军硬憾十余万蛮兵,这场大战已是一触即发。

“报告大王,汉军在沙子河边设防。”探路士兵前来报告沙摩柯道。

沙摩柯闻言,心想沙子河河面很窄、水流湍急,只有中间一段较为和缓,约有两里长度,可以强行渡河。在此处展开混战,自家兵力多的优势会受影响,但是汉军只有三千兵力,防御千米防线也会变得十分薄弱。沙摩柯想到这里,道:“无妨,让儿郎们按照提前部署战斗。”

“河对面敌军设了障碍,我军士兵拓展不开。”前锋鄂温多策马过来说道。

沙摩柯一言不发,策马疾行,走到河边一看,此段河流河面很宽,水流甚是平缓,若是按照常理,前锋部队全面展开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敌军在对面挖掘了十余道壕沟,又接入河水,若想通过,便要填埋,耗时必久,到时候敌军援军到达,可就福祸难料。但若不派人填埋,通道不足一百米,己方兵力多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

汉军士兵已经排列好军阵,皆席地而坐,休养人力马力。沙摩柯望着前方神色轻松的汉军,心头不由沉重起来,眼前虽然只有三千汉军,但是想要吃掉他们,恐怕己方也要付出极大代价。

“大王,攻还是不攻?”鄂温多再次请命。

担心汉军援军到达的沙摩柯,想迅速吃掉这股汉军,大声说道:“下达攻击命令。”

性急的鄂温多闻令,率领前锋部队开始排成队列,呼道:“对准前方汉军军旗进攻。”

武陵夷蛮兵涉河而过,不到百米的空间猛然间显得十分拥挤。鄂温多看见对方汉军军阵开始行动,刚才坐立的士兵站起开始准备,一列盾兵保护一列士兵冲上前来。鄂温多冷冷一笑,心想这些汉军直是找死,如此单薄的排列,冲击密集军阵,无疑自寻死路,想必汉军指挥官是个笨蛋。

这两列士兵往前冲了数十步,距离前锋不到百米时,后列士兵忽然抛来一个小小黑物,黑物上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应该是青烟。这些东西即使是铁物,杀伤力也不会很大,鄂温多冷笑一声,下令道:“全军冲锋。”

那边士兵却并不停顿,从腰间取出黑物不断往这边抛来。黑物转瞬即至,小队长仰头观望一下,喝令道:“盾手举起盾牌,注意黑物,别让他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