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诩鼓掌道:“攻伐汝南、南阳,袁家合族因为性命攸关,必会拼力死守,实是难解之事。分化袁家族人,减弱袁术核心势力,却是妙策。”

姜述细思片刻,想起当初暴怒之下,所下杀袁令确实有些过分,毕竟袁氏与异族不同,阚泽所言办法不错。贾诩、刘晔、阚泽皆是智者,讨论一会,方案大纲逐渐明晰。

众人刚商议出个头绪,东海公主又来求见,姜述被万年公主这个嫡亲姑姑缠得头痛,可想到她手中那千万金,却又不得不见。东海公主进了书房,当着郭氏姐妹之面,媚笑道:“你名声风流,却胆小得很,那天话还未说完,你便逃了。”

姜述不免有些尴尬,苦笑道:“近日事务繁忙,待会还要去见骠骑将军,有话请讲。”

东海公主道:“此话机密,不好当着外人说。”

姜述让郭氏姐妹先出房,道:“有话快讲,我委实很忙。”

东海公主笑道:“藏宝未在京城,却在河间,我又不想让夫君知晓,想让你派心腹护送我去起出。”

第一卷姜述篇第206章老将出马

姜述道:“河间距离京城不远,又是内郡,我让许褚统领亲卫与你同去。何时起行?”

东海公主道:“既生此心,自是宜速不宜迟,明日一早出发。”

姜述唤进许褚,道:“有一批重宝在河间,明日你护送东海公主一同过去,宝物贵重,途中小心。持我手令,让河间太守邴原准备民夫马车,起出宝物迅速押运回京。”

许褚喏了一声,出去准备去了,室内只余两人。东海公主笑道:“那处硬得很。”

姜述尴尬之余不知如何应付,只见东海公主娇躯一扭,径直出门,道:“送上门不要,莫要后悔。”

姜述目送东海公主出房,见她娇躯火爆,身材曼妙,熟女诱惑确实无敌,痴痴想了一会,典韦进房道:“主公,何时去骠骑将军府?”

姜述回过神来,道:“现在就去。”

前番军事改制,姜述与贾诩等合谋,将何苗推到骠骑将军之位,使黄忠统领其军,将何氏嫡系将领分别调至各军,虽然职级有升无降,但是军权尽落于姜述心腹手中。何苗去寻何后理论,被何后强行压住。姜述后来重组骠骑将军部兵,编制五万,何苗这才消了心中怨气,却不知除了嫡系三千亲兵,其余将领皆是姜述亲信,不是姜家族人便是黄巾将领,名义虽归骠骑将军府,关键时刻断然不会为何苗所用。

何苗并非蠢物,组建部兵以后巡视完毕,知晓大权已是旁落,但是事已至此,也是无可奈何,姜述又不是不用何家,只是多出任清贵之职,思来想去,心道还是安享富贵为好,回京后便托病不出。

姜述来到何府求见,何苗心头即使不悦,却不敢无礼,连忙出门迎入。姜述至客厅坐下,道:“此次过来,有些机密话与将军说。”

何苗挥手让左右出去。姜述道:“从辈份来讲,您属长辈,太皇太后是我岳母,我该称您一声舅舅。我等合力除去董卓,夺回洛阳,正是志同道和。前番军队改制,非针对将军一人,而是革除部将拥兵自重之祸。目前,我将军队分为小军制,骑兵五千为一军,步军八千为一军,马步合兵六千为一军,水军三千为一军。平时各将无相互统辖之权,各自驻于防区,战时委任将帅统领众军,休战时恢复常规。如此体制,实是防备部将拥兵自重,以免久后扰乱朝纲。”

何苗闻言心中倍觉舒服,道:“军权被夺,确实有些恼意,听齐侯这么一说,确实有理。”

姜述道:“将军目前最大的仇人是谁?”

何进听到此话,怒火涌上,恨道:“袁家未灭,刘协未死,大仇未报。”

姜述道:“此次前来,一是向将军说明军制整改的目的意义,二是商议征讨袁术之事。”

何苗大喜,道:“若征袁术,我求为先锋。”

姜述问道:“府上可有地图?”

何苗请姜述来到书房,打开地图,打发下人出去。姜述指着地图,道:“我让太史慈为帅,马超、公孙瓒为副将,纪灵为向导,五万骑兵从琅琊启行,先行突袭鲁郡,再取沛国北部诸县,打开通道;而后兵分三路,分取谯郡、陈国、梁国。继而集兵攻打汝阴,隔断沛国主力与汝南军联系,逼降其军。关羽部五万精兵屯于陈留,同时西下攻打颖川。不出意外,数月以后袁术只余汝南、南阳两郡,为了打开通道,必会猛烈反扑颖川。关羽五万兵马分驻各城,应对十余万兵马反扑,非常吃力。想让将军统领河南四路步卒驻守父城,以三万余步卒应对南阳重兵猛攻,十分凶险。未知将军意下如何?”

何苗道:“南阳兵力如何?”

姜述道:“袁术嫡系部队七万余。”

何苗道:“挡住南阳军不难,若汝南军同来夹击,甚难抵挡。”

姜述道:“届时云长三万兵马驻守定陵、舞阳一线,阻击汝南军,一万兵马驻守襄城策应。”

何苗皱眉道:“此次征战兵马是否有些单薄?我与云长防守虽然吃力,但是只守不攻,应能抵挡得住。南路五万兵马分兵防守诸郡,又要应对沛国、汝南两路大军,万一有失,局面将会十分被动。”

姜述笑道:“青州军三万步卒,到时也到豫州协防。刀锋营全军从弘农小路进入南阳,策应各军。”

何苗闻听刀锋营出动,顿时放下心来,道:“刀锋营可抵十万大军,此军出动,袁术必败。如今刘岱、陶谦地盘狭小,兵马不多,何不借此机会一并拿下?”

姜述苦笑一声,道:“朝廷目前钱粮不足,此次出兵灭掉袁术,粮草还是从青州百姓手中所借。若与刘岱、陶谦交战,灭之如翻掌之易,此举如斩长安一臂,其必然不会袖手旁观,若是全面开战,于恢复民生影响太大。春粮下来,再议平定刘岱、陶谦之事。”

何苗原本兵权旁落,垂头丧气,心神俱沮,如今闻听征袁,顿时有了精神,在旁提出不少建议。所谓老将知兵,何苗在史上属于悲剧人物,但其领兵与黄巾数十场恶战,又领兵与董卓部下征战,经验丰富,眼光比年轻将领狠辣许多。

姜述回府,甄姜来报:“汝南传来消息,袁遗之女袁芙近日失踪,杨芙十有**便是袁芙。”

姜述心道袁遗虽是袁家人,名望不低,向来也未招惹自己,若能举地而降,未必不能利用。正好郭嘉前来汇报兵马调动事宜,姜述与郭嘉言及袁芙一事。郭嘉笑道:“袁家诸子,唯袁遗有君子之风,不类官员却似文人墨客。袁遗无子,唯有一女,主公若将此女收入房中,豫州不战而下也。”

两人正在讨论此事,典韦来报:“夏侯夫人、子扬大人迎接长安使者入府,现在客厅等候。”

郭嘉参与机密,大约知晓前后过程,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今时局,妙才能够派人前来送亲,可谓用心良苦。曹家、夏侯家不少子弟随同,主公虽说派了精兵,还是被人埋伏,险些中招。入城以后更要加强护卫,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袁家穷途末路,倘若穷凶极恶,派人前来行刺,万一有个闪失,定然会引发纷争。与长安相争倒是不怕,但会影响我朝战略规划。”

再说夏侯渊兵败,曹纯引百余残兵败将间小路逃脱,回到长安,向曹操哭诉。曹操细问战况,叹道:“齐侯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张文远得到重用,又岂是易与之辈?又有关羽、程远志两军相助……”说到此处,曹操问道:“可在战场上见过姜述?”

曹纯回忆一会,道:“此战从夜袭开始,至天亮时我军大败,两军攻伐之时,敌军并未打出齐侯将旗。不过我从一线崖退走以前,曾被惊马拖到远处,曾经登高远望,见营内敌军簇拥三位未着兵将军服者,中间是一位青年,另外两人年纪甚大,身着道袍。撤退途中,曾听部下将校说见过典韦、许褚,齐侯很可能亲至战场。”

曹操沉思一会,道:“身着道袍之人,想必是于吉、左慈,两道名声响亮,在道家身份十分尊崇,既然现身战场,另外一人应是姜述无疑。以当时形势分析,你等是被一步步诱入计中,莫说妙才,即便是我现场指挥作战,也必大败无疑。”

曹操温言安抚曹纯等将校,又派人打探夏侯渊消息,数日之后有败卒逃回,说夏侯渊被敌军俘虏。曹操不悲反喜,道:“妙才与姜述有旧,必不会有性命之忧。”

后来夏侯娟求见曹操,言欲去洛阳求见姜述之事,曹操知道夏侯家以此女容貌最为秀丽,心中动了一个念头,指点夏侯娟数语。夏侯娟与姜述婚约成功,夏侯渊得以安全回归,与曹操当初指点不无关系。

世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并非朋友而是敌人。自曹操辅佐刘协在长安立朝,便派人详细打探姜述消息,作息习惯、喜好厌恶、大小诸事了解得十分详尽。夏侯娟得到曹操指点,与姜述见面之时,言行举止皆合姜述喜好,因此入了姜述法眼,从而顺利达成婚约。

夏侯渊回到长安,曹操不仅未加怪罪,反而温言抚慰,又召集众将分析此战得失,让夏侯渊部下逃归将校详述前后过程,为夏侯渊辩白此战非战之罪,乃实力差距使然。又让夏侯渊以所部将校为班底,另行招募羌兵一万,重新组建部属。

夏侯渊重新建军,准备物资,训练兵将,诸事繁琐,忧闷的心情反而好转。此日突闻姜述大婚日期,心想诸女皆有家族出面迎送,夏侯娟在洛阳孤独一人,大婚之日若是冷冷清清,同嫁诸女比较之下,定会大失脸面,日后在姜家怕是难以抬起头来。

第一卷姜述篇第207章夏侯送亲

夏侯渊遂去求见曹操,说明此事缘由,曹操默然沉思,良久方道:“与姜述结亲也是预备一条退路,然而两帝分立,不好公然派人迎娶婚嫁。前日袁术使人送来一封书信,求我协调姜袁两家关系。明日我向陛下禀报,派遣使者赴洛阳求见姜述,以尚儿、衡儿为使,至洛阳招呼嫁女之事。”

夏侯渊大喜,谢了曹操回府,召从子夏侯尚、长子夏侯衡等子侄商议。夏侯家儿多女少,夏侯娟虽是义女,但是聪明伶俐,最得夏侯家主母欢心,与诸子交情皆好。夏侯尚、夏侯衡、夏侯霸、夏侯威兄弟皆为夏侯娟之兄,老四夏侯惠、老五夏侯和年纪略小,俱文武双修,尚未出仕。诸子闻知夏侯娟婚嫁,兄弟姐妹情重,又听说洛阳繁华热闹,争着要随同出使。

次日,曹操行了公文,到刘协处盖上玺章,亲赴夏侯渊府上,赠送一车财物为嫁妆。夏侯渊送走曹操,表面不言,内心深为感激,在家好好准备一番,计划让诸子皆赴洛阳,以壮夏侯娟之势。

曹操一支乃从夏侯家过继,曹家与夏侯家虽不同姓,实属一家,夏侯淳自不消说,曹氏诸将曹仁、曹洪、曹纯、曹休等,皆派人送来贺礼。年轻人喜欢热闹,洛阳又是天下繁华之地,数家子侄听闻出使之事,皆心生向往,便去求了曹操手令,随同夏侯衡等人一同赶赴洛阳。

曹操遣使东赴洛阳,消息很快传到袁术处。袁术不由大喜,认为曹操既然出面调和,姜述若不同意,两人必然交恶,若是因此引起战端,天下人注意力则会分散,于袁家大大有利。袁胤不以为然,道:“长安数次想要兴兵,皆无终而止者,为姜述手下兵多将广,境内钱粮富足,长安实力不足之故也。许攸奉命征伐汉中,足可佐证长安兼并弱小,以增加自身实力之战略。两朝因为太子辩之死,仇恨不共戴天,因为种种原因,双方皆心有忌惮,因此数年未动刀兵。曹孟德派使调解,此行必然无果,双方首脑皆心知肚明,曹孟德精明异常,如何能做无谓之功?此事背后定然还有其它原因,不过以袁姜两家之事为借口而已。”袁术闻言方悟。

时隔一日,使者名单送到袁术手中,袁术看着名单眉头紧皱,召袁胤入府商议。袁胤道:“风闻夏侯渊之女与姜述有婚约,又闻姜述大婚日期已经确定,此时长安所派正使夏侯尚为夏侯渊养子,副使夏侯衡为夏侯渊长子,此行非调解两家矛盾,实是赴长安送亲。”

袁术立身怒道:“袁家处境艰难,求助于孟德,未想到孟德这般行事!”说到这里,又颓然坐下,叹道:“曹家本是夏侯家过继,两家实是一族,夏侯渊既与姜述姻亲,定然已得孟德授意。如今两家联手,我们袁家四周皆敌,处境堪忧。”

袁胤沉思一会,道:“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联姻既然不能破坏,还得想他计可行。夏侯尚、夏侯衡出使,随从除了夏侯霸兄弟,还有不少曹族宗亲子弟,若派兵在司隶境内偷袭,只需死伤一二,将这潭水搅混,我等才有机会。”

袁术默然闭目沉思,良久才开口说道:“纪灵刺杀姜述失败,姜述有怨必报,对敌人异常强硬,岂能无动于衷?先是袁家商行屡屡遭劫,出手者敬江、臧霸后来皆投姜述,如今想来姜述应是幕后黑手。后来发生汝南堡寨惨案,刘辟、龚都两名恶贼,出事以后皆在青州藏身,虽无证据说明此事与姜述有关,想必也是帮凶之一。成刚更惨,抓拿田丰儿不成,反遭闹市生剐之刑。姜述还不罢休,下达杀袁令致使袁家大批族人遇害,上下众人不得安宁。倘若此事不秘,不仅会引姜述大军来攻,即使曹操也不会放过我等,以我军此时实力,如何能够抵挡?此事还须慎重考虑,若无万全之策,此计断不可行。”

袁胤摇头道:“以侄儿之见,我等即使不兴风浪,也不敢保证姜述不兴刀兵。就是因为我军实力远逊,才不得不行险计,倘若侥幸得手,再以死间证明是姜述指示,或让两家大打出手。”

袁术还在期望杨大将美人计成功,考虑半天,犹豫不决。袁胤急道:“我等四周之地,北是姜述辖区,西是荆州刘表,南是扬州刘瑶,东是徐州陶谦、兖州刘岱。两刘因为灵帝之事,曾与我军征伐数年,彼此仇隙已生。陶谦、刘岱虽与姜述不合,但其实力太弱,不足引为臂助。一旦姜述兴兵南征,我军几无还手之力,安能错失如此良机?”

袁术叹道:“家族原来储养不少死士,洛阳灭门惨案损失大半,只有袁九等人因居外宅侥幸逃出。若是此次行事,只能动用这批杀手,倘若损失,袁家精英尽丧,日后再也难以恢复。”

洛阳齐侯府客厅,姜述拾步入室,夏侯尚等众一齐起身行礼。二十余人起身行礼,称呼各式各样,场面显得有些混乱。有称小叔父者,有称妹夫者,有你姐夫者,有称齐侯者,有称丞相者,还有称大将军者。

姜述少年在洛阳为官时,夏侯尚、夏侯霸皆随夏侯渊住在曹家,与曹真整日跟在姜述身后,如同小跟班一样。夏侯尚比姜述还大一岁,曹操养子曹真只比姜述大两个月,两人与姜述最熟,属于半师半友,又因姜述与曹操为友,自小对姜述十分敬重,按道理应该称为妹夫,但是习惯使然,出口问礼之时,开口依然称为小叔父。

夏侯渊五子称呼就分为三样,夏侯霸一时改不过口来,习惯使然称为小叔父,而夏侯衡身为嫡子,自小自视甚高,一向循规蹈矩,规规矩矩称呼妹夫。夏侯渊三子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最是畏惧长兄,见夏侯衡如此称呼,毕恭毕敬地称为妹夫或姐夫。

夏侯淳之子夏侯充、夏侯、夏侯素,曹仁三子曹泰、曹楷、曹范,曹纯长子曹演,曹洪长子曹馥等,原与姜述不识,为姜述名声震慑,或呼齐侯,或称丞相,或称大将军。

诸子皆在十三岁至二十岁之间,以曹真年纪最大,曹演年纪最小。曹真、夏侯尚、夏侯霸等人,与姜述相识时,彼时姜述虽为官身,年仅十余岁,此时姜述年已十八,手握朝堂权柄,久居上位,气势凌人,诸子与其交谈,皆战栗不安,唯曹真、夏侯尚、夏侯霸浑若无事,谈笑自若。

姜述见诸子如此,只留曹真、夏侯尚、夏侯衡、夏侯霸四人留下,让刘晔、典韦护送诸子去驿馆安顿,又让文丑安排一队亲卫贴身保护。诸子出了侯府,不由长吁一口气,夏侯充道:“皆言齐侯仁爱,方才见面之时,却如坐针毡,比在丞相面前还要难受。”

诸子七嘴八舌,皆言感觉雷同,曹泰道:“丞相只是文职,齐侯身兼军政重任,威势自然不同。”

不说诸子议论,再说厅内众人说起路途遇刺,曹真先开口道:“若非小叔父派人接应,此次即使逃过伏击,诸位弟兄难保没有损伤。往昔皆以为飞熊军为天下精锐,此次方知何为天下精兵。”

姜述笑道:“孟德此次有些大意,两家嫡系子弟一道前来,即使我是诸侯,也会动心,他人岂能没有想法?”

曹真以前最愿意粘在姜述身边,常以跟随姜述左右自傲,笑道:“齐侯信义之名传遍天下,不屑行此般小事。此事究竟是谁所为?”

姜述摇摇头道:“此事尚未查清,这批人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各自不同,武艺很高,又习军阵,皆有突将之才,绝非寻常人物能为。能储养如此死士者,天下廖廖数人,刘瑶、刘岱、陶谦底蕴不足,刘表、刘焉胆略不足,嫌疑者只余南阳袁术、交州士家和长安刘协。”

曹真与夏侯兄弟闻言,不由瞠目结舌,夏侯霸道:“这事怎会牵扯陛下?”

姜述笑道:“你等现在踏上仕途未久,还不明白世上权力争斗最是血腥。长安局势看似稳定,实则暗流汹涌,西凉诸将无优秀领军人物,如同一般散沙,遇上孟德、刘协这等人物,久后会被分化兼并。近年刘协重用王允、杨彪,借此拉拢天下世家为己用,又扶持卢植、皇甫嵩、朱隽等老将,分化西凉旧将部下兵马,逐渐拢并当初征黄巾之兵。西凉诸将英勇有余,只有李肃有些智谋,玩弄阴谋诡计怎是对手?孟德先笼络一批将领,刘协又分化一批兵马,粮草诸物全都控制在文官手中,西凉诸将已经逐渐沦为别人手中的刀。刘协生于宫室,富有心计,绝非简单人物,如今年纪渐长,急欲掌控大权,与孟德冲突不可避免。若是派人捉了你等为人质,逼迫孟德就范,孟德为了诸将嫡子,是否会忍耐避让?”

四子听到这里,不由骇然失色,曹真行礼谢道:“多谢小叔父指点,我等自负有些才华,却没想到朝堂之上如此惊心动魄,若非方才这番点拨,我等还蒙在鼓中。”

第一卷姜述篇第208章搜捕刺客

姜述道:“此事非但孟德心中清楚,就是岳父等也皆心知肚明。不想告诉你等,想是存了尽量维持大局的念头,担心你等年少气盛,若是忍耐不住露出破绽,定会影响和谐局面。所谓当局者迷,如此局面拖延下去,朝堂之上君相矛盾积累越来越多,最终一旦爆发,就会是一场鱼死网破的搏杀。权力对于人的诱惑之大,远非寻常人可以想象,父子、兄弟、夫妻、师生、朋友,所有一切情感在权力**面前,皆不堪一击。”

姜述说到这里,见曹真等人面色郑重,室内场面有些压抑,转个话题道:“当日伏击你等的黑衣人,个个身手了得,悍不畏死,又熟悉战阵,均可胜任校尉之职。其首领更是个厉害角色,裴元绍是著名勇将,却奈何不了他,反而被其击伤左臂。刀锋营乃天下精兵,竟然被其摆脱军阵合力之威,半数得以全身而退。根据裴元绍及其手下事后总结,黑衣人共三十七人,此役战死二十一人,无一活口。跟随首领冲出重围者,还有十六人,见事不可为,立即循入山林。究竟谁是主谋,即使捉到活口,口供也存在死间可能。据我分析,士家孤悬蛮荒之地,来回迢迢,若是处心积虑,策划此事时间来不及。刘协手中若是掌握这股力量,个个忠心耿耿,皆有勇有谋,早将其安插军中,安能舍得行此刺杀之事?此事十有**是袁术所为。”

曹真忽然开口道:“袁术被小叔父搞得狼狈不堪,正好寻不到由头,因此派人于路袭击,再嫁祸给别人,或用死间咬定是小叔父派遣,彼时义父与小叔父便会结下仇恨。”

姜述欣慰地点点头,道:“不错,若非我派人于路暗中保护,你等兄弟若是有个闪失,孟德即使知晓有人在后作梗,也会怪我保护不周,彼时刘协再火上浇油,发生战事在所难免。彼时我等刀兵相见,凶手便可借助机会混水摸鱼。”

袁九带领手下,手持强弩,伏在附近密林里,看着微朦的天色里,正缓缓拔营前行的敌军。袁九此行十分倒霉,前期伏击夏侯尚、曹真等众,就在大功将成的关键时刻,刀锋营精兵却从外包围上来。袁九见势不妙,急令部下撤退,部下皆身经百战,武艺娴熟,但在刀锋营锐利的驽箭下,还是损失惨重。所幸伏击地点山林密集,袁九等众又熟悉地形,侥幸从尚未完全封住的包围圈冲出。

刀锋营校尉裴元绍与袁九对敌之时,伤了左臂,被送去洛阳养伤,临行时授权百人将邢道荣,指挥此次追击行动。邢道荣史上原是荆州将领,曾任郡尉之职,《三国演义》讲述此人有万夫莫挡之勇。邢道荣为黄猛徒弟,尽得师父所传,得到师弟卞喜推荐,出任东莱牟平县尉,后来刀锋营在各军挑选兵将,邢道荣报名参加,经过各种考验,最终得授百人将之职。刀锋营兵将皆是各军精锐选拔,待遇与姜述亲卫相同,百人将虽然只管百人,待遇比校尉还高。

邢道荣自入刀锋营以来,表现十分出色,立下不少功劳,行事沉稳,裴元绍倚为得力臂助,因此受伤以后授其重任。邢道荣并不心急,先是确定袁九等人去向,继而拿出地图,研究山林要道,派出数路兵马封堵要害路口,逐渐往内积压。

天色大亮之时,刀锋营士兵已经完成合围,将袁九等人堵在一个面积很小的山丘上。邢道荣亲眼目睹袁九等人的厉害,担心部下损折,并未让部下分散搜索,而是结成小队,排列起行进军阵,慢慢往里压缩。

山林内路径狭窄,再往前行,已经不能行马,士兵们将马匹聚拢,开始下马步行。顷刻,蹄声顿时息了下来,各小队相互传讯的号令声不断响起。四百人分为四十个小队,从四个方向同时上前,越往上行,小队之间的间距变得欲小。

半山腰密林里,袁九正仔细打量渐渐靠上前的敌军,他十分惊讶这些士兵的战术素养,比袁术部下最为精锐的亲卫部队要高出许多,看着这一大群体形彪悍的战兵,经历无数险情的袁九心底不由发紧。

袁九十分冷静,回头望了一眼,手下仅存的十五名汉子此时面色发冷,眼神流露出绝望的神色。袁九暗叹一声,悄然打出一个手势,借着山木遮掩再往上边退去。

邢道荣并未参与搜山,此时高踞马上,抬头张望,士兵们已经搜到半山腰,阵形逐渐连接,再往上走二十余步,四十个小队将会围成一个圆形。

袁九一位手下开始重重喘息,动作变得有些变形,若非队友拉他一把,险些暴露身形。显然,死亡威胁给人的心理压力太大,袁九气得翘须瞪眼,但是知道此时不能发作,上前拍拍那人肩膀,轻声道:“二十四,稳住,只有沉稳应对,我等才有一线生机。”

二十四瘦瘦高高,脸色极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勉强挤出一点笑容,点点头道:“九哥,方才感觉有些眩晕,现在好多了,放心,我不会拖大家后腿。”

远方又传来阵阵马蹄声,二十四探头看了一下,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从远方驰来一股骑兵,人数不下数百,逐渐围拢在山下指挥的汉军将领身边,随即根据军令组合军阵上山。

邢道荣将指挥权交给一名面色冷毅的男子,统领一队兵马迅速上行。面色冷毅的男子就是高顺,听说裴元绍吃了大亏,放心不下,带领陷阵营赶了过来。

二十四偷看袁九两眼,见他在这种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下,仍是沉着冷静,对他十分钦佩,惧怕之心顿减。而袁九此时正转着念头,方才从众人表现来看,二十四若是落入敌军手中,十有**会投降。

袁九挥手让余人上行选择合适地方隐蔽,将二十四叫到一颗大树下,本想寻机除掉二十四,但相处日久,二十四又无过错,平常对他也是恭敬以待,袁九对敌辣手无情,但对共同患难的伙伴,一时间委实下不去手。

二十四不知危险临近,望着大树琢磨一会,忽然疾快地爬上树去,上面很快传来利刃入木的纯响,碎木、木屑纷纷掉落,树底下很快积下厚厚一层。袁九猜不透二十四神经兮兮地在做什么?只听二十四在树上轻声呼道:“在附近寻找一个凹洞,将碎木集中堆在那里。”

袁九一愣,心中疑惑不解,纵身跃上树去,见二十四正在大树粗枝上面挖洞,这才恍然大悟。随即跃下树来,双手飞快动作,寻找一个凹处,将枯枝败叶小心堆到旁边,脱下外衣,将树下碎木包起送到凹处。

再过片刻,二十四从树上跳下,观察四周并无异常,帮助袁九将碎木、木屑清理干净,又将枯枝烂草小心覆上,尽理消除人为痕迹。两人手脚麻利,不一会收拾停妥,袁九略想一会,让二十四先上树隐蔽。二十四爬上树去,看着在树杈中心沿两根主枝挖出的人形凹槽,对刚才想出的脱身妙计十分得意。

山顶怪石嶙峋,树木极少,袁九十四名手下担心暴露身形,皆隐在山林后边。袁九逐一打个招呼,说明如今窘状,说大家寻机突围,保得性命为上。众人皆知形势,早已将性命置之度外,皆点头应允,目送袁九几个纵落,身形消失在山林里,相视苦笑无语。

姜述行军打仗,最是重视士兵性命,刀锋营士兵皆是兵王,配置十分齐全,前面盾兵防护,后面弓驽手对准可能藏人的地点,进行火力侦查,行速很慢,但是极为稳妥。

袁九担心手下泄密,绕了一个小圈,这才借山林掩护,小心翼翼转回大树处。藏好身形不久,刀锋营士兵便逐渐接近,见此处平坡草木十分茂盛,其中有棵树冠极大的大树,担心有人藏于其中埋伏,弓驽连发。只见驽机声不断,顷刻间枝叶纷落,树冠顿时变得十分稀疏。众人瞅量一阵,估计藏不下人,为首几位小队长下令继续往上搜去。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刀锋营各小队已经搜近山顶,邢道荣此时赶了上来,突然下个口令,让驻军暂时停步,然后吹哨下令,数百人往山木密集处连发数轮弩箭,只听惨呼数声,隐藏在山林中的杀手顿时伤亡过半。

杀手们本来还想伺机伤敌,此时见对方弓驽如此威力,被惊得魂飞魄散,仓皇之下搭箭还击。刀锋营早已防备,数支劲箭落在巨盾上,发出咚咚数声闷响。

杀手射箭之时,位置顿时暴露,邢道荣连续做出几个手令,传令手吹响尖锐的哨声,诸小队各自瞄准方位,进行覆盖性射击,一阵弩机声响,劲箭飞蝗般往山林射去。

山林虽然茂盛,却无大树遮身,避无可避的杀手在覆盖式射击下,纷纷中箭,弓驽连击之下,十一人已经毙命,只余三位未暴露的杀手尚存。三人见对手弓驽厉害,判断山林内不敢久待,借着对手还未逼近之时,利用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