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姜阳招呼伙计,道:“诸位兄弟,既然田让不讲道理,我们一同见官去,让官府断明是非曲直。这商铺扔给田家,少了物事让官府为我等追回就是。”

姜阳招呼伙计出门见官,到了门外又对围观人群大嚷道:“诸位街坊邻居,田让引人前来寻衅滋事,大家都看在眼里,一同去为姜家作证去!”

第一卷姜述篇第10章田家大妇4

姜阳领着伙计弃了铺面,径往官衙走去,有好热闹的街坊邻居随之涌向前去。田让不由心中大急,没料到姜家今日行事与昨日迥然不同,非但没有拔刀相向,反而来了这么一出软刀子。若真闹到官衙,此事立即真相大白,田希也会得知此间详情,今日之事非但于出姜家女无益,反而会惹田希疑心内宅之事。田让念到此处,连忙上前拦住,开口招呼道:“姜掌柜且慢,我等退走便是。”

姜阳得理不饶人,冷笑道:“田让,你以为你是什么人物?近日扰乱我姜家铺面,致我姜家损失银钱颇多,看在两家情份上,姜家一直忍让至今。你不敢一起去见你家家主,又不敢去官府公事公办,理亏的是你!如今想一走了之,晚了!走,见官去!”

田让此次引人前来寻事,想要引发田姜两家矛盾,但绝对害怕田希得到消息。姜阳如此行事,完全脱离田让预先定计,两条道路皆是田让无法面对之路。田让被逼无奈,心生急智,道:“既然如此,我等去见家主便是。”

田让内心暗自定计,田希居于城外田庄,只要一行人出了城,便喝散围观人群,命令家丁动手,只须伤了姜阳等人,姜家定然不肯罢休。彼时只需孔氏隔绝消息,就可从中搬弄是非,挑拨两家冲突迅速升级。事态进展到一定程度,即便田希得了消息,彼时两家仇隙已生,即便最终调解成功,目的已是达成。

姜阳见田让不敢见官,手里捏着这个软肋,怎会让田让牵着鼻子走?道:“想得真美!你让我姜家如何就如何?你田让有这个面子?!你既然撕开脸面,我姜家不与田家争竟,却要与你田让争竟一番。大汉自有律法在,走!见官去!有话你跟官府说!”

田让见姜阳并不上当,又不敢随姜阳见官,此时走亦不能,被逼得急了,脸上热汗直冒,一时手足无措。姜阳见田让如此模样,更是认定此事是田让自作主张,心中底气更足,道:“田让,你不走也行,我让伙计先去报官,官府自会派人过来。”

姜阳说完,嘱咐一名精细伙计,道:“你去县衙,告田让来姜家商铺滋事。”

田让一看大事不妙,连忙呼道:“姜掌柜,此事到此为至,不必惊动官府。姜家近日损失银钱,由我补上便是。”

姜阳望了田让一眼,道:“与虎谋皮,我姜阳还未蠢到这般程度!今日之事除了官断,我再不与你言论。”说完,对方才那位伙计道:“速去!倒要看看田让仗了何人之势!”

田让见服软皆已无效,见官已是难免,心中正在盘算到了公堂,如何解释方不致于惊动田希。正在此时,数名差人过来,径直走到田让面前,道:“你是田让?”

田让一愣,心道姜家伙计刚走,官差立时赶到,莫非姜阳早已定计故意设局?正在犹疑之时,官差道:“走吧,随我等去衙门一趟。”

田让心中暗思,到了公堂,只须认错赔些银钱,官府看在田家面上,定不会难为自己。田让自以为得计,谓官差道:“容我叮嘱家丁数句。”

田让见官差不搭话,小声嘱咐心腹数语,让心腹通知孔氏,让孔氏做好准备,其余家丁回田家粮铺等待,今日事情莫与人谈论。心腹应命招呼一声,带着家丁匆匆先行。

官差不理他人,只带走田让,这下大出姜阳意料之外。姜阳正在暗自纳闷之时,姜乙从人群里挤了过来,附在姜阳耳边说了数句。姜阳当即脸露喜色,不理田让之事,谢了街坊邻居,招呼伙计重新开张。

田让被官差带走,却没去县衙,而是到了郡衙贼曹公房。田让暗自纳闷,心道今日所行属于滋事,这般小事该归县衙,如何却来贼曹公房?田让因为做了件恶事,心中有鬼,到了此处感觉不对,不由胡思乱想起来。

郡衙贼曹姓丁名谓字玄语,为青州著名破案高手,与姜战素来交好。丁谓受了姜战托请,在衙门以田家内宅陷害大妇立案,带领亲信心腹介入调查。今日早晨以查盗窃窝赃为名,突击搜查翠花父家,从其父房内搜出十金。

翠花出身田家佃户,家中赤贫,这才卖女为婢,搜出这宗银钱,来历便不寻常。翠花父母兄长皆是老实农民,被丁谓三言两语一番恐吓,吓得一五一十将银两来历交待出来。供说银两绝非窝赃,而是其女田家婢女翠花,得了主母赏赐,送银回家,为兄长说门亲事。

丁谓问完口供,便知姜战猜测应是实情,以翠花兄长窝赃取证为名,派属官去田家传召翠花。翠花前期见钱眼开,贪图财利,陷害主母,内心不免惴惴不安,闻听衙门传召,便慌了手脚,差人眼前又无法与孔氏通报信息,只得随人来到郡衙。到了衙门之后,丁谓并未直接询问陷害大妇一事,以其父兄窝赃案询问。翠花平常深居田家内宅,有何见识?供认银两并非父兄窝赃,而是主家妾室孔氏赏赐。丁谓只是不信,言从未听说主家赏赐如此厚者,翠花急于为父兄脱罪,被丁谓引开话头,实情很快水落石出。

正如姜述猜想那般,孔氏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她初到田府之时,使出狐媚手段,最得田希宠爱;她言语伶俐,在姜氏面前做小俯低,哄得姜飞叶甚为开心。按理说家庭和和美美,日子锦衣玉食,孔氏是家生子出身,如此应当知足。但是人之**永无满足,孔氏因为得宠,又见大妇和气,逐渐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姐夫田让虽不成器,鬼点子却多,两人合在一起,整天琢磨陷害大妇的主意。

马夫田垦生得一幅好身板,相貌堂堂,孔氏水性杨花,对田垦甚有想法,主动勾搭数次。不料田垦对田家忠心耿耿,虽是眼馋,却不想给家主带上绿油油的帽子,反而大义凛然斥责孔氏一番,往后故意躲着孔氏。孔氏因此成恨,要加害田垦,又与田让商议。

田让琢磨半天,想出两全其美的毒计,先让孔氏想法收卖大妇身边之人。姜飞叶身边婢女翠花,生得虽是利索,做事却粗枝大叶,被姜飞叶训斥数次,不思自身过错,反而心生怨恨。孔氏打听到这个消息,遂暗地里结好翠花,又赠其重金,翠花愚钝,不知深浅,见钱眼开,遂被孔氏收买。

田让寻机偷出一件田垦的贴身衣物,交给孔氏;孔氏密使翠花藏在姜飞叶衣厨内,又故意引得田希察觉;田希不知是计,心中生疑,故而严查此事;翠花得了孔氏嘱咐,严查之时故意露出破绽,供些莫须有的罪名,隐然指证大妇与马垦通奸。

丁谓轻松拿到翠花供状,陷害案已经有了突破,便派心腹秘密抓捕田让,没想到阴差阳错,田让等于主动送上门来,倒免了差人诸般借口。

丁谓认识田让,了解此人刁滑,抓捕之后并未立即审问,而是令心腹手下摆出诸多刑具立威。田让土生土长,平昔行走城中,晓得贼曹只管大案要案,以为自家事发,早已吓得面如土色。丁谓在内闻知其状,身着官衣隆重出场,喝道:“你所犯之事已经证据确凿,顾忌田家面子,不想大刑侍候,你自己交待吧。”

望着公房内各种刑具,田让便已心慌意乱,猛然一听丁谓此言,已被吓得屎尿齐下,以为杀害田垦事发,唬得不打自照,供出田垦这桩命案。

田垦与大妇奸情本属无中生有,若是抓起田垦,田垦必会抵死不认。所谓捉奸捉双,既无现场,又无供词,单凭婢女之言如何能定大妇之罪?孔氏又担心田垦咬出自己丑事,让田让设法杀害田垦,造成田垦畏罪潜逃的假象。

在翠花出首的头天傍晚,田让以收拾厢房为名,约田垦至家中帮忙,收拾完后置酒答谢。田垦不知是计,多饮了些酒,酒醉无力之时,被田让用绳子勒死,尸体扔在田让宅后枯井内。

丁谓派人寻到田垦尸首,人命案坐实,所谓人命关天,与诬陷案性质不同,此案便真正成了大案。丁谓不敢大意,先将案件悄悄压下,暗与姜战通报案情。姜战请他暂将此案搁置数日,抄录供状副本一份,急寻周氏商议,简要叙述办案过程,商议处置办法。

姜飞叶被陷害一案,牵扯田家内宅之事,田让又是田家族人,此案若是公布于众,田家声望定然大跌。正巧姜述前来请安,听说此案经过,又闻两人烦恼,笑道:“此乃田家之事,何须我家费心?只须将口供副本转呈姑父,田家料理不了此事?”

姜战一听恍然大悟,点头道:“述儿言之有理,田家内

宅陷害姜家女,我等又何必为田家犯愁?”

第一卷姜述篇第11章田家大妇5

周氏也点头称是,又谓姜述道:“姑母一向疼你,你陪叔祖去趟田家,也不枉姑母疼你一场。”

姜述祖孙两人出城,道路两旁庄稼长势喜人,农家于田间耕作,田野间不时响起嘹亮歌声,百姓辛苦之中自得其乐。姜战叹道:“百姓最是纯朴,整日辛苦劳作,丰年时仅得温饱,若遇天灾,便要离家逃荒,流离失所,实是不易。”

姜述异道:“田里亩产收成虽是不高,但百姓所耕亩数甚多,丰年时应有积蓄才对。”

姜战摇头道:“苛捐杂税越来越重,田租又是固定之数,若遇丰年,官府便加赋税,百姓负担虽重,毕竟还能余下口粮种子。若遇灾年,官府若是减免钱粮,勉强半饥半饱应付;若是钱粮不减,百姓只能卖儿卖女,甚至飘泊他乡,成为流民。”

姜战去职后一直管理姜家田事,又甚亲民,经常与佃户交流,深悉百姓之苦,路上与姜述讲些农事,让姜述好奇之余,对姜战才学品行十分认可。

田家庄园离城很近,说话间车驾到了庄园门口。想是田希在此长居的缘故,庄园背山面河而建,四周墙高丈余,修筑时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庄园建得甚是坚固。庄园东、南皆为河流,形成天然的护城河,北边山坡有山路通往山上,东边开有庄门,建有吊桥与外界连接。

车驾在田庄大门停下,随车家丁送上姜述、姜战两人名刺。庄园门房已得孔氏嘱咐,见是姜家来人,推托主家不在,故意不接名刺。姜战性情刚直,见状心生怒意,下了车驾走上前去,怒斥门房道:“你这不长眼的奴才,姜家家主亲临,竟敢如何怠慢。若是误了大事,定让田清正剥了你的皮!”

门房不由面露惧色,但因孔氏严令,心里犹疑一会,咬了咬牙,坚决不予理睬。姜述见状,猜测门房应得了孔氏命令,谓姜丁道:“将此人扔到河里。”姜丁奉命上前,如捉小鸡一般将门房提起,不理他苦苦告饶,走到河边径直将他扔进河里。

这边闹腾起来,庄里听到动静,一下涌出不少人。庄里人出来一看,却是姜家车驾临门,有人识得姜述,连忙上前问询。姜述递上名刺,指着河中家丁道:“这个奴才不知仗了谁的势,竟敢给我嘴脸看,还请通报姑丈,说我姜述来访。”

孔氏初掌家事,只能控制少数家人,多数家人还是心向姜飞叶。问话之人还未反应过来,早有姜飞叶心腹抢上前来,接过名刺,道:“表少爷稍候,小的这就报给家主。”

姜述见田家人将门房捞了上来,又谓姜丁道:“再将这个奴才扔下去。”

姜丁闻令上前,不理众人劝阻,将门房重又扔入河中,有人上前来劝,姜述道:“你等不知情形,先让这个奴才在河中清醒一下,知晓大小贵贱再说。”

众人还想上前去捞,姜述喝道:“我方才已经说了,你等没听见吗?凡事等我见过姑父再说。”

姜述年纪虽小,身份却是姜家家主,还是田希妻侄,在田家是表少爷身份,众人皆是下人,见姜述倔强,不敢再动,眼睁睁瞧着门房在水里扑腾。

孔氏在内宅听得消息,不知名刺已经递了进去,急忙来到庄门阻拦。孔氏到了庄门,一看门房被扔在水中,喝令下人将人打捞上来,借此发作道:“姜家借着谁的势?竟然上门来欺我田家?”

姜述踱步上前,道:“请问你是那位?”

孔氏傲然道:“我是田家妾孔氏。”

姜述冷哼一声,道:“田家倒是场面得很,竟让一位卑贱女子抛头露面支撑场面。你这卑贱身份,能代表田家吗?”

姜述说话之时,将卑贱两字咬得极重,不仅孔氏当场色变,田家下人也认为姜述欺人太甚。姜述望着孔氏气得扭曲的面孔,道:“族谱都入不得的卑贱之人,滚到一旁去,免得污了小爷的嘴。”

孔氏被气得说不出话来,怒火中烧,疾步跑到姜述面前,指着姜述的鼻子,若同泼妇骂街般,道:“你这小畜牲,敢骂老娘,老娘剥了你的皮……”

姜述脸色顿变,肃然道:“姜丁,掌嘴十下。”

姜丁随在姜述身后,孔氏开骂之时,就已按捺不住,此时闻言上前,双手连番挥动,未等田家人反应过来,只听啪啪之声传来,孔氏一张粉脸顿时变形,两腮又红又肿,似是两侧脸上各长出两张脸来。

孔氏受得这般折辱,此时气疯了,指着姜述下令道:“将这个小儿给我杀了。”

田家家丁听令围上前去,姜家只有十余护卫,将姜述围在核心,一时间形势十分危急。姜述面无惧色,指着孔氏冷笑道:“你这入不了族谱的卑贱之女,还敢伤我性命?田家正妻是我姜家女,我与田家家主是姑表之亲,身份比你高贵百倍万倍,谁给了你权利?你就是个贱人!你这般毒妇,如何能掌田家之事?田家在你手中,定会败得精光!说不得还会引来大祸!”

孔氏被气得两眼冒火,气急败坏之际,理智全无,喝令家丁道:“左右快些动手,给我打杀这个小儿!”

家丁互望一眼,知晓姜述身份尊贵,若真伤了姜述,不须姜家出面理论,家主也定会重重责罚。但孔氏掌管家事,发令下来又不能不听,众人内心犹豫,又不能不行,一齐缓步向前,眼看一场厮杀难免。正在这个键时刻,只听有人大呼道:“停手!”

田家姑父名希,字清正,年轻时俊俏风流,以文才闻名,是青州著名才子。曾任青州学官椽史,然其性情疏懒,又好风花雪月,家境又好,数年前辞官在家闲住。

传唤翠花、田让皆借着他案名义,所涉公人得了丁谓嘱咐,案情一直没有外泄,田家上下皆不知此案真相。近日内宅出了丑闻,田希心中不快,听闻姜述、姜战来访,以为姜家探得消息,来为姜飞叶说情。姜述年龄虽小,却是姜家家主身份;与姜战又曾是同僚,出仕之初多受其恩惠;因而又不得不见,心中虽然不悦,却不得不出门相迎。

田希来到门口之时,正好听到孔氏下令,心火腾得烧将起来,心道孔氏小户出身,果然见不得大场面,行事这般莽撞,如何掌管家事?姜家虽然低调,数百年都是青州第一家族,底蕴深厚,姜述若有损伤,两家之仇如何化解?所谓“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姜田两家相斗,最终必是两败俱伤之局,孔氏不知深浅,田希身为大族家主,怎能不顾忌后续之事?关键时刻出面喝住家丁。

孔氏见田希出门,尚不知方才差点惹下天大祸事,反而以为救星到了,上前扯着田希衣袖,泣道:“姜家小儿欺人太甚,万望夫君为我做主。”

田希见孔氏粉脸肿得好高,若同鬼魅一般,不由吓了一跳,道:“这脸是怎么回事?”

孔氏哭啼道:“是姜家人打的。”

田希闻言一怔,见姜述狠狠盯着孔氏,似有深仇大恨一般,心中若有所悟,以为姜家来为大妇撑腰,寻个由头打了孔氏,心中更是不悦,但又不能失了大家身份,也不好对着九龄稚子发作,当下压住怒火,道:“述儿所来何事?”

姜述道:“若是姑父认为此处是说话之所,我便在此与田家理论一番。”

田希不明情况,不知冲突双方是非,不敢就方才之事随意表态;听闻姜述此言软中带硬,不似孩童之言,隐约间已有大族家主风范;田希出身大家,深悉礼道,自是不能意气用事失了田家脸面,强自按下心中火气,拱手道:“请入客厅奉茶。”

姜战方才受了下人刁难,内心便生怒意,又见孔氏那般模样,心中怒火更盛。见到田希当面,便欲扔下供状与姜述回去,扭头却见姜述先前强横之气早消,眼神明亮,神色不愠不火,气度雍容大方,诧异之余暂不发作,静观姜述行止。

田希陪两人在客厅落座,让小婢奉茶,谓姜战道:“世叔今日上门,不知何事指教?”

姜战方才见识姜述行止皆含深意,生出考究之意,道:“清正勿要主次不分,我今日只是陪客,述儿虽然年幼,却是姜家家主。”

田希一向对这位妻侄甚是喜爱,但前有姜飞叶丑事,后有孔氏挨打之事,内心窝着火气,只是面上不好失礼,强笑道:“述儿前来所为何事?”

姜述正色道:“姑父治家如此,田家或有大祸。”

田希心情本就不佳,闻言怒火更旺,冷笑一声,道:“如此说来是姑父不是了?此话怎讲?”

姜述神色不变,不急不缓说道:“极西之地有一唐国,国王一后一妃。妃心机深沉,欲夺后位。妃有一女,生得伶俐可爱,甚得帝后欢心。后无子女,常逗此女为乐。某日,后至妃处,看望此女。妃打发下人皆到门外,室内只留后、妃及其女。在此期间,女竟被闷死。妃抱女尸寻帝,只是哭啼。帝询问下人情形,勃然大怒,下令废后,立妃为后。”

第一卷姜述篇第12章田家大妇6

听到这里,田希忍不住说道:“后心狠手辣之极,如何忍心杀害小小女童?”

姜述摇头道:“女并非后所杀。”

田希一愣,道:“难道是妃所杀,天下安有害亲女者?”说到这里,田希猛然省悟,见姜战在旁只是冷笑,迟疑道:“难道另有内情不成?”

姜战从怀里取出口供抄本,递给田希,语气不善地说道:“往昔以为清正豁达明理,家务却是如此糊涂!”

田希读完翠花口供,已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喝道:“贱婢安敢如此欺我!”

姜述劝道:“姑父勿怒,事已至此,姑父做好善后便是。且请阅完供状,其中涉及人命,倘若处置不妥,恐于田家声誉有碍。”

田希心中一惊,坐下又看田让口供,此案过程了然于心,霍然立起身来,吩咐下人道:“田句,带人去将孔氏那贱婢抓了!田远去请夫人过来。”话音未落,又止住田远,道:“我亲自去请夫人。”拱手又对姜述、姜战道:“失陪一下,请稍候片刻。”

不一会工夫,田希与一位中年贵妇走进客厅,贵妇正是姜述嫡亲姑母姜飞叶,姜述上前见礼:“见过姑母。”

姜飞叶遭此大难,险些名节不保,见到娘家亲人,感觉委屈异常,抱着姜述放声大哭。姜述见田希神色尴尬,劝道:“姑母别哭,事情已经查清,姑父为奸人所骗,事情既已过去,先安排善后为好。”

姜飞叶止住哭声,上前对姜战行下大礼,道:“叶儿谢过六叔。”

姜战扶起姜飞叶,指着姜述道:“此事不要谢六叔,实则述儿出力最大。”

姜述忙道:“莫听六叔祖胡说,全是六叔祖一力操办。”

姜战笑道:“述儿此番功劳不小,只凭打探来的消息,便将此事因果大致推断出来,六叔不过按此思路执行罢了。”

田希夫妇又谢过姜述,重新落座,田希叹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然而此事涉及人命,已是遮拦不得。致家门蒙羞,实某治家无方所致。”

姜述道:“不然,此事知者不多,叔祖思虑周详,担心连累姑父名声,已让所涉公人保密。若以家法处置涉案之人,然后到衙门销案,或可解之。”

田希眼神一亮,拱手道:“多谢叙儿指教。”

姜战见姜述所为,浑然不似九岁顽童,处事有急有缓,轻重有度,又有礼有节,一举一动与长相极不协调,心道:“述儿病愈之后,前后判若两人,神授之人果然名不虚传。”

再说周氏在家,以为既有供状在手,田家一行定会非常顺利,不料陆续接到消息,可谓一波三折,心境大起大落。先有随去家丁来报:“门房无礼,少主命人将门房抛于河中。”

周氏不由有些揪心,叹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此行事太过鲁莽。”

正逢姜阳等诸位管事在侧,姜阳劝道:“夫人不必过于忧心,依粮铺前例来看,述儿所行之事表面强横,然行止有度,乃谋定而后动。田家门房如此行事,应为孔氏心腹,得了嘱咐故意如此。少主如此行事,定会惊动田家人,此是入门捷径。”

周氏放不下心,让姜虎带人前去接应,此时又有家丁传来消息,道:“少主此举果然惊动田家,多人聚于庄门,有人取了少主与六爷的名刺,已经报入府中去了。田家人捞起门房,少主又让姜丁抛其入水,不许众人搭救。”

周氏奇道:“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多生枝节?”

姜阳道:“与上次之事类同,述儿此举意在立威。”

周氏心道门房卑贱之人,即便丢了性命,田家也不会与姜家翻脸,忧心不由去了七分。又有家丁来报:“孔氏到庄门与公子闹翻,孔氏恼羞成怒出口大骂,公子让姜丁上前掌脸十记。孔氏挨打后怒不可遏,让家丁围住公子,欲对公子不利。”

周氏不由站起身来,又慌又急道:“案情将要大白,孔氏已将伏法,何须生出争执?述儿金贵之躯,何必与这般贱人计较?怎么这般糊涂!传令,集合家丁,火速奔赴城外田家庄园。”

姜阳止之道:“孔氏初掌家事,人心不附,家人虽然不敢违背命令,却也不敢伤害述儿。再则姜丁等人护卫左右,田家家丁即使上前,也不会真心出力,定然无事。”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周氏虽知姜阳所言有理,但依然放不下心,让姜阳带人前去接应。姜阳还未聚起家丁,消息又传了过来,道:“姑老爷出门,已喝住家丁,请少主与六爷庄内奉茶。”

周氏抚胸道:“述儿此行差点致身于险地,性情如此刚直,如何让人放心得下?”

姜阳道:“夫人,我认为少主激怒孔氏,使她分寸大乱,是有意而为之。孔氏现身明处,则无法暗中使坏。公子让姜丁击伤其脸,也应是有意为之。孔氏得宠全凭几分姿色,若是其间蛊惑田家姐夫,或会另生枝节。孔氏脸部受伤,本钱顿失,于田家姐夫影响便弱到了极致。再则,少主并非鲁莽犯险之人,敢行此事定是拿捏好了时间,不然不会如此巧合。”

再说田家庄园,田希见午时将近,让家人准备酒菜宴请姜家来客。席间夫妇两人询问详情,初时以为姜战吹捧姜述,细问其间过程,才知姜战所言非虚,田希夫妇不由对姜述另眼相看。

姜飞叶听闻详情,又索来口供仔细读完,心中气愤难平,宴席未终,便告辞出去,去后园折腾孔氏。姜飞叶近期被软禁在内宅,直接被田希迎去客厅,不知庄门前姜述故事,待到见孔氏脸如猪头,内心倍觉解恨,询问左右其间细节。左右述说姜述怒斥暴打孔氏一事,姜飞心想娘家此番仗义出手,姜述身为九岁稚子,这般大义凛然,不畏凶险,不由感动万分。

田希、姜战皆为文士,讨论完如何处置后事,不一时转向诗文时政,姜述听闻两人畅谈,不由勾起谈兴,不时插上几名,言语皆能说到点上。待到后来,姜述以两世记忆的观点加入讨论,让两人听得目瞪口呆,到了后来,浑然如同学论道一般,两名老文士与九岁小童讨论得热火朝天。

饭毕,小婢端上茶来,三人停下话头,彼此各有所察,田希、姜战对视一眼,同时发笑自讽。姜述不由心生悔意,心中暗下决心,以后绝对不能如此显摆。

姜述方才讨论文学,见解甚有独到之处,田希已是生异,又听姜述已能作文,问道:“可习诗赋?”

姜述本不想彰显太甚,却又想姑母此次遭受委屈,与姜家日渐破落大有关联,否则他人安敢如此相欺?念及此处,姜述答道:“请姑父出题,诗作不佳,莫要取笑侄儿。”

“民以粮为天,以农事为题吟诗一首如何?”田希道。

姜战暗思田希出题有刁难之意,述儿自小深入简出,禾苗也未必识得,如何能作好此类诗句?

姜述低头沉思一会,自是不会大费脑筋现场作诗,从记忆里搜寻唐宋时期的绝佳好诗,募然想起一首,道:“来时见农夫于田间锄禾,就以悯农为题。”接着吟道:“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田希拍手赞道:“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所谓不虚为文也。”

姜战亦赞道:“层层递进,收尾反结凝重,惹人深思,确实不错。”

姜述接着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姜战抚案笑道:“此四句更妙,为上首之补述,使最后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蕴意深远,脱出空洞说教之无病"shenyin",实为不可多得之妙句。”

田希评道:“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虽然通俗易懂,却无单调浅薄之弊端,使人常读常新,诚为佳句。”

此诗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李绅所著,声韵方面很讲究,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绝形式,用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说出了百姓的心里话,所以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田希感谓一番,正色道:“所谓英雄不在年高。下月初三青州文友笔会,世叔带述儿同来如何?”

汉末尚无科举,实行孝廉制征辟入官,首重德行名声。以姜述展现之才,若在笔会上再出佳句,将会大放异彩。只要崭露头角,再有名作佳文流传出去,很快就会名满天下。文名对官员仕途至关重要,田希发出参与笔会的邀请,只不过为还姜家情意随口而言,但对于姜述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卷姜述篇第13章田家大妇7

田希话音未落,门外蹦蹦闯入一位六七岁的女童,两个女婢在后面紧追。女婢抬头猛见女童跑入客厅,又见里面有客,在客厅门口停住,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女童闯入客厅,见有客人在座,并不惧场,瞪着乌溜溜的黑眼珠环视一圈,看清姜述在座,不与他人见礼,喊了一声:“述哥哥。”便扑着姜述而来。

田希喝道:“丰儿,别胡闹!”

田希五子一女,此女为夫人姜飞叶中年所生,平昔十分受宠。丰儿自小调皮异常,但最得田希喜爱,闻言毫无惧色,根本不理不顾,径自来到姜述面前,扯着他的衣角,显然对他十分依恋。

姜述此世记忆自是记得这位古怪刁钻的表妹,两人是姑表兄妹,年纪相差不大,自小又能玩得来。丰儿与姜述最是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