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歪风斜气,如不狠狠刹住,发展下去情况会更加严峻,姜靖下大力气整顿吏治,不是他愿意杀人抄家,而是时局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左丰一边看着朱批,一边深深地思索,没注意姜靖来到他身边。姜靖亲切地问道:“中常侍,看完了吗?我的处置怎么样?”

左丰正在深思中,闻言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答道:“回太子,我快看完了,太子这样处置,手段比陛下偏重,但在现在这个时局,却十分恰当。这一叠奏折文书,太子看得很仔细,不但做了记号,还详细写出这行行朱批,太子如此勤政,对自己未免苛刻了些。”

姜靖苦笑道:“你说的不无道理,可我怎敢不勤政?父皇才能胜我百倍,尚且每日操劳,我不敢有一点怠慢,怕松弛下来,问题压到最后,越来越难处理。你看了这些批语妥当吗?”

左丰立起身来,将奏折送到姜靖案桌,整齐码好,道:“我觉得并无不当之处。”

姜靖也转回案桌坐下,喝了一口茶,道:“我昨日让王诗寻来父皇以前的奏折,见其中很少有严厉之语。回想父皇出巡以前,国泰民安,一片太平景象,怎么我监国以后,一下子出来这许多问题?”

左丰想了想,道:“太子天禀聪慧,刚毅过人,陛下之所以选殿下为储君,曾言‘老四刚勇不可夺志,未来承继大统,可以大刀阔斧,清除朝堂固疾,以保大齐万世基业。陛下出巡已有数年,朝局变化也不小。我总结一下,陛下亲政时与太子监国时,变化还真不少。”

姜靖正想翻开一本奏折,闻言停下手来,道:“什么变化?”

左丰道:“陛下十四岁时任青州牧,十五岁生日刚过就立朝临淄,身兼大将军、丞相、青州牧,虽非皇帝,但与太子监国相仿,行皇帝之实。

当初合境官兵,除了何苗不是嫡系,主力部队皆可以信赖,主要将领都是身边近卫出身。即使何苗也是何后嫡亲,因为……十分信重陛下,又存有共同的仇敌,何苗也可当成自己人使用。令行即出,军令通畅无阻。后来黄巾系投奔过来,因为德妃娘娘的关系,黄巾系也是嫡系。直到恢复洛阳,降官降将渐多,逐渐形成派系,陛下深悉平衡之道,始终掌握绝对优势兵力,绝不使其中一方独大,使诸系相互制衡。诸系多有降将,却不敢有所异动,又为陛下所辖兵马震慑,只能乖乖服从军令。直至立朝前夕,皇族结连降将想要举事,被陛下一夕清除。陛下善用外敌转移国内矛盾,朝内党争稍微出现苗头,陛下就发动战争,群策群力,乃至疆域拓展到无限。可以说陛下是位开疆拓土的明君,政治手段娴熟,又熟悉经济格物,所以大齐国威如日中天。现在太子监国,诸位重臣皆能配合,内无权奸干政,外无甲兵之争,所虑者是吏治败坏,世家朋党,诉讼不平,赋税不均。这些都是内政治理中的问题,所以太子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内政。平乱易而内治难。平乱时可以快刀斩乱麻,内治却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来。好像是剥丝抽茧,要有耐心,而且要用好那个‘忍’字。”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38章昔日痞子当考官!



推荐阅读:左丰正在说着,忽然,南宫风进来说道:“鲁肃大人求见。”

延尉负责诏狱,类似现在的政法系统,庞统主政中部元帅府,延尉一职由鲁肃接任。鲁肃接任以来,大案接二连三,先是曹操案,涉及三十七世家,接着是录试舞弊案,忙得一榻糊涂。所幸鲁肃是位有能力的臣子,这些日子劳心劳力,曹操案已经处理完毕,舞弊案也终于有了眉目,过来汇报相关案情。

姜靖闻言,谓左丰道:“子敬公来了,我们出去迎一下。”

鲁肃与姜靖以前不熟,姜述近臣出身,原是姜述信重的地方重臣。姜靖自从接触庞统以来,知晓父皇嫡系文官多谋,武将英猛,监国以来,只要朝中遇缺,首先考虑的并非太子系的文官,而是姜述的嫡系文官。

鲁肃给姜靖问安毕,见左丰在此,拱手施了一礼,道:“没想到中常侍也在此。”

左丰这时不顾姜靖在场,问道:“录试案可有结果了?舍弟有无牵涉?”

鲁肃苦笑一声,并未答话,左丰见状,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扑腾一声跪倒在地,道:“太子,我自小父母双亡,只有这一个弟弟,我不敢求太子保他复职,只求太子饶他一命。”

姜靖上前将左丰扶起,温言说道:“中常侍,你先起来,问题未必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我与子敬公商议以后,再给你个答复。你放心,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罪,我不会轻易判斩刑的。”

姜靖说完,望向南宫风,道:“风儿,你派几人扶中常侍先回公房。”

鲁肃跟着姜靖来到案前,姜靖待左右奉上茶后,挥手让左右下去,道:“子敬公,案子审出来了?”

鲁肃摇了摇头,道:“审出些眉目,涉及宫中后妃,司官不敢再接着审下去了。”

姜靖瞳孔一缩,皱眉道:“怎么涉及后妃身上去了?”

鲁肃道:“审问左收时,左收起初拒不配合,后来齐大人出马,这才问出些详情。

齐大人是我请去帮忙的,听了两句见涉及后宫,二话没说,撤身而退,将这事又扔给我。齐大人都避之不及,司官更是不敢担当,无奈之下,我只好亲自审问。问来问去,此案涉及太后,还涉及皇后,录完口供,我也坐不住了,所以过来与太子请示。再接着审下去,怕是收不了场。”

姜靖摇摇头道:“太后、皇后想为族人求官,只需给我透个话,我怎能不给他们办?两人又不缺钱,怕是别人冒她们的名办的,不用担心,接着往下审,需要求证时,我出面询问宫中的人。”

鲁肃闻言如释重负,道:“如此就好,太子若无顾虑,左收也不用做替罪羊了。”

姜靖取来案供看完,道:“腾达楼是张姨娘家人开的?”

鲁肃道:“我见涉及后宫,就匆匆来寻太子,这事我还未得及细查。”

姜靖道:“左收未必知道实情,让他不必惧怕,将幕后人如实招出来,否则中常侍的面子也不好使。”

鲁肃拱手施了一礼,道:“我这就回去接着审案。”

姜靖送鲁肃出门,命人通知左丰一声,说是案子还未查明,左收只是受人托请,应该罪不致死。

姜靖回到屋内案前坐下,拿着鲁肃呈上的左收等人的口供,从头到尾细看。若说这场舞弊案的发生,与姜靖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当初孙坚将孙诚买的试卷交给姜靖,姜靖让齐隶背后调查,发现里面的水很深,索性静观其变,想将事情闹大再抓出幕后者,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

涉曹案全国大抓捕的第三天,决定入仕文武资格的录试正式开始。这次录试若非牵扯舞弊案,与往年的录试程序一样,对于大齐帝国来说,并非一件太大的事。

从头一天入夜时起,副主考鲁江就没有睡觉。说起这个鲁江,曾经是个恶少无赖,当初在南夷新港,被周树狠狠削了一顿。鲁洋父亲打听到周树背景,领着鲁江去给周树赔礼道歉,姜靖当众训诫一番鲁江父子。鲁江唯喏退下,自从改了性子,隔了不长时间,通过了录试,正式入了仕途,分在南夷新港郡衙为吏员。

鲁江原本凭着父亲是个小小县丞,短短时间能在南夷新港成为黑老大,心计能力自非寻常,知晓姜靖背景不一般,隔三岔五就来军营一趟,或送些时令水果,或送些稀罕海鲜,殷勤百至,与姜靖等人化解误会,后来混得极熟。后来鲁江入仕,因为家境富裕,又得了姜靖教诲,在任期间不贪不占,官声极好,在黄巾系照料下,升得很快。年前调入政衙学曹,担任录试司副主事,是主事左收的副职。这次录试按照常规,洛阳考场将由左收担任主考,鲁江担任副主考。

鲁江入仕前后,正是国教供奉天书之时,南夷新港掀起一波信教**,鲁江也在那时成为信徒。鲁江这夜独自一人焚香默坐,静待吉时来临,想使心情更加平静一些。昔日的水军五营营将张靖,现在的太子殿下姜靖,当初接见他和左收时,话语还响在他的耳边。张靖意味深长的话,令人心惊胆颤的警告,让他有些惴惴不安。

鲁江是个聪明人,他与姜靖自南夷新港时相识,知道这位皇子的手段,左收或许听不出其中的味道,但是鲁江却能听出其中的警告之意。

就在昨天,鲁江突然听到一个消息,说腾达楼公开买卖试题。鲁江听了当即大惊,问道明白以后,不由放下心来,心道天子脚下,谁敢买卖试题,不以为然,以为只是骗取考生钱财的骗子。但出于好奇,还是随手将这份试卷装于怀中,拿到家里看了看,见试题出得像模像样,他瞧了半天,也没瞧出破绽,不由对出题的骗子十分佩服。

子时正刻,午夜更声响起。鲁江肃然起身,穿好朝服,向外边侍候的家人吩咐道:“准备马驾,到国学录试考场。”

行进门口,鲁江忽然触起一事,来到书房,取出那份骗子出的文史类试卷,装在怀里。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39章录试考场泄题案!

??为了给录试让路,国学特意调整休沐时间,给弟子们放了三天假。洛阳国学自从青州迁来,又从内城迁到外城,规模很大,占地也广,规划十分合理。鲁江从车驾出来时,月挂中天,寒星满天,他整整官服,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国学大门走去。

阳春三月之际,若逢睛日,午时十分暖和,但在凌晨时分,仍然有些寒气。在门前远望,国学似是一座独立的小城镇,房舍外观古朴典雅,内部设施却十分完善,这是姜述一手打造的教育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大齐文武官员的摇篮。

绕过一座立着孔孟等诸大家石像的广场,道路两边设了关卡,参加录试的弟子,在这里接受检查,防止夹带藏私,规定十分严格。也正是这种严格,让所有参加过录试的人,可以从中感受到录试的神圣。

鲁江走马观花,正往前走时,学曹一位吏员望见,迎上数步,道:“鲁大人,您来得真早,参加考试的学子来的还没有多少。”

鲁江笑笑,道:“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就要人满为患了。左大人来了吗?”

吏员道:“刚来不久,是中常侍亲自送来的,他们兄弟感情可真好。”

说曹操曹操到,鲁江说话时,那边走出两人,正是左收出来送左丰。左丰边走边道:“太子比陛下还要严谨,你们这次录试,一定要处以公心,千万不能舞弊。”说完,附耳对左收说道:“我听到一些风声,说这次录试有人做手脚,太子肯定会关注,你千万要小心,别撞在枪口上。”

左收神色有些不自然,随即掩饰起来,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道:“大兄,请您放心,我不会惹麻烦的。”

两人说着话,左丰抬眼看到鲁江,笑道:“鲁大人,你来得这么早?你这么年轻,又如此勤备,以前肯定还会高升。”

左丰虽是宦官,却是姜述心腹近臣,合朝文武无人敢轻视。鲁江紧走两步,上前拱手行礼,道:“给中常侍请安。我刚到一会,正在询问些事。”

左丰亲热地挽着鲁江的手臂,道:“你是太子的旧识,这次太子将任务交给你和舍弟,你们一定要做好,别闹出什么事,给太子添乱。”

一直送左丰出了大门,望着左丰上了车驾,左收和鲁江相互谦让一番,并肩走进国学考场。此时,入场的考生们已经排成行,高声报着姓名走了进来。学子们不少是洛阳本地人,见多识广,见两位主考来了,远远地施礼招呼:“给两位大人问安!”

左收和鲁江拱手还礼,带着他们来到礼堂,对着孔子等人的画像,向北恭行九叩大礼。左收代表考官进香盟誓:“为国家社稷秉公取才,不循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有负此心,神明共殛!”

行礼毕,左收大喊一声:“开考场!”

只见前方关卡让出路来,学子们按照顺序,排成四列,从四个入口入内,进入当成考场的教室,寻找考号坐下,等候各个考场的试官颁发考题。整个考场鸦雀无声,一片肃穆。

录试的基本流程,是姜述根据科举制度和现代考试制度相结合,搞出来的一个流程。起初对报考人员基本没设限制,只要不是残疾智障,即使贩夫樵子,交上很少数量的报名费,也可以参加笔试。也曾经闹过一些笑话,最初录试时淘汰率极低,有几年甚至存在报名不满的情况,有人开一名识不得几个字的屠夫的玩笑,替他交上报名费,考试时将他推入场中,这位屠夫的成绩自然是惨不忍睹,但却奇妙地通过了笔试,原因就是没报满名。后来面试时才发现这个问题,闹出一个考场笑话。后来修改制度,设立报名门槛,报名者除了国学或三大学院弟子,要经过一个初试,测评过关后才能报名。

大齐现在基本完成疆域外拓,前几年西方初定,新建官衙缺编较多,那时考录相比简单一些。攻下罗马那年,考录比例为十比九,淘汰率极低。随着西部行省和中部行省机构已经完善,这两年的录试比例逐年降低,今年达到历史顶峰,报名学子与录取人数比例为十比一。

有人预言,随着大齐停止疆域拓展,军政等系统逐渐完善,未来录试门槛将会越来越高,可能出现数年不进人的情况。若是官府停止招人,专科人员还有从业渠道,文史类专业的人到那里就业?所以这些年选修文史类的弟子越来越少,金融、格物、医科等科开始吃香。

姜述设计的这套录试程序,为了体现神秘感,对考官和学子做了细致的要求。左收和鲁江待学子入场完毕,一同走上前去,先在盆里净了手,同时向正堂供着的大大的包裹鞠躬,由左收打开包袱。试卷共有六叠,分为文史、医科、格物、金融、兵课、杂学,根据报名人数不一样,试卷的厚薄不均。

因为文史属于传统文化,按照多年沿袭下来的惯例,第一场考试必是文史。左收找出文史类试题,先与鲁江分别取出暗记,观察试卷包表面密封是否有人动过,再对上暗记,相互检查过,从怀里取出一把小钥匙,打开试卷包的小锁。

左收拿出最上面一份试卷,粗略看了一遍,递给鲁江。鲁江拿过来一看,不由目瞪口呆,他怀里揣着的试卷,与这份试题几乎一模一样。左收见鲁江的表情,心里不由升出不祥的预感,因为这场考试,左收知道有人动了手脚。考题出完以后,在印坊印刷时,左收去巡察的时候,从垃圾堆里捡出一张废纸,打开一看,没想到是今年文史类的考题。

文史类的考题只是一张纸,里面记着各类问题,大半是语法和策论题,一张考卷肯定不够用,后面的语法和策论题要求在白纸上答题,附在试题后面交上去。

姜述从现代穿越过去,晓得不少考场作弊的法门,从一开始规定就很严格,什么封名装订,监考细则,进场搜查,阅卷老师异地批阅等,规定得十分细致,可让考生钻的空子实在不多。

竟然有人不从这些地方想办法,而是直接从印坊找考题,这可是一件大事。左收将废纸袖在怀里,以监督为名,就近寻间公房走了进去,待见一人鬼鬼祟祟来寻废纸时,将此人当场抓获。

印刷考题的印坊是内府印坊,管理者名叫姜洪,姜家家生子出身。姜洪闻讯匆匆赶来,一见前来偷试卷的却认识,怒道:“张奇,你怎如此不学好?!殿下好不容易为你谋了这个差事,你怎敢如此胡闹?”

这位前来寻试题的名叫张奇,是后宫张春华的族人,是个孤儿,来印坊当差是十二皇子姜章推荐过来。张奇吓得脸色煞白,但是坚不吐实,内应是谁也坚决不招。

就在左收和姜洪要将张奇送官时,姜章却赶了过来,先向左收、姜洪帮张奇讨了人情,趁人不注意,将那张试题偷偷袖了起来。在左收、姜洪不留意时,装成气愤的样子,将另一张纸装成考题撕得粉碎,守着左收、姜洪的面,狠狠训斥了张奇一通。

这件事情没有造成什么后果,姜洪、左收都未深究,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姜章在偷梁换柱时,姜洪没有留意,左收却看在眼里,姜章走后,左收拾起地上的纸屑一看,心中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

试题如果泄露出去,姜章可能不会受到什么连累,录试司这帮人包括出题的人,肯定会惹来大祸,饭碗不保是铁定的事。左收因此匆匆去寻姜章,一直寻到宫里,向姜章讨要试卷,姜章守着左收的面,将那张试卷撕得粉碎,声明此事只为照顾太后和皇后的两名族人,试题他大约记下些,只会对这两人说,肯定不会泄露出去。

此事牵扯录试司合司官员的差事,左收定不放过,弄得姜章无可奈何,只得寻太后和皇后两名族人进宫,守着左收的面共同立誓,说绝不泄露考题,请左收帮着遮掩此事。就是因为这事,在宫中纠缠了许多时间,左收出宫时,宫门已下了锁,出宫时正好让兄长左丰遇上。

左收见鲁江的神色,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鲁江将试题从头到尾细看,道:“不好,试题泄露了!”说着从怀里掏出那张试卷,递给左收,道:“大人,您请看。”

左收心中一紧,脸色顿时变得煞白,颤抖着打开那张试卷,比对一下,见试卷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因为抄写时急,有些错别字。左收如受重击,心中暗骂一句:“二十二皇子,你这是找事啊!”

这考题肯定是姜章泄露的,定是带到宫中立即寻人抄写,什么绝对保守机密的话,都是鬼话,姜章没有遵守承诺,以致于考题泄露出去。若是试卷只泄露给两个人,肯定出不了太大的事,现在连鲁江这个副考官都有份考题,这个范围之大可想而知。若不是姜章故意泄露,必是周家和刘家那两人泄的密,姜章是皇子,周家是周瑜的本家,刘家是前朝皇族,要动那个也是天大的事,这可如此是好?!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40章胸有成竹应突变!

??怎么办?现在向鲁江和盘托出?那样株连太大,自己这官位怕是难保。不如先说服鲁江,录试完毕再寻姜章研究对策。想到这里,左收强自控制心神,道:“鲁大人,这事若是张扬出去,立时引起朝野震动,牵动全局,不可不慎!”

鲁江琢磨一会,道:“此事怕是已经宣扬得沸沸扬扬,以太子的手段,如何遮掩得住?”

左收继续说服道:“鲁大人,你想想,出考题的人锁在皇庄秘院,试题又是在内府印坊印的,押送的是天子亲卫,这题泄露出去,追究的都是皇家人。若是现在宣扬出去,是找皇家人的不是,也是在找太子的麻烦。不如先录试完毕,再想办法,若是查明试题泄密范围很广,到时宣布这场录试作废重考不是一样吗?”

鲁江琢磨一会,感觉不是这么回事,出了这样的事,身为主考官的左收,应该立即停下这场录试,向上汇报以免灾,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问题,左收也必定是知情者。鲁江冷笑一声,道:“左大人,你心里莫不是有鬼吧,你长兄在内宫是中常侍,你负责录试,莫不是你们兄弟合谋?”

提起左丰,左放的心猛然颤了一下,若是这事将大兄牵连进去,他就真的罪该万死了。左放叹了口气,道:“若我估计不错,这次录试只有文史类试题出了点问题。而且此事定与二十二皇子有关,其中还牵扯太后族人和皇后族人,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鲁江不为所动,道:“怎么办?当然立即向太子禀报,你先前知情不报,就犯了过失,若是再隐瞒下去,可就不是过失的问题了。你报不报?你不报,我现在立即进宫。”

左收急道:“不是不想报,真将二十二皇子抓了?太子如何自处?将周家人和刘家人也抓了?这事报上去,到时候为难的是太子,你到底明白不明白?”

鲁江想了一会,道:“说不定太子早就知道这事,这是在试探我们,我不与你在这磨时间了,还是宣布暂停录试吧。”

说完鲁江抬题就走,走到门口,又走回到呆若木鸡的左收身边,拿起那张外界流传的试卷,望了一眼左收,想了想,道:“左大人,这是你最后的机会,现在掌权的是太子,不是二十二皇子,也不是太后、皇后。皇家的事我们管不了,但我知道太子的份量,我们觉得太子会为难,太子就真得会为难吗?”

姜靖此时坐在书房里,对面是齐隶,南宫风和荀熙倩坐在后侧。张一安进门说道:“左放和鲁江已经启了考题。”

姜靖问齐隶道:“师兄,鲁江那里有份考题?”

齐隶点了点头,道:“我已指使人,考前给鲁江送了一份。”

姜靖笑道:“这场录试就要停了,这下腾达楼怕是要毁了,这些日子给他们送了不下五万金了吧。”

齐隶笑道:“太子手段狠了些,这下张家非得大吐血不可。”说完皱了皱眉,道:“可这样折腾,录试停下来,考生们可就惨了。”

姜靖摇头道:“第二套试卷想必到了考场了。”说完,对张一安说道:“让郑玄和胡昭两位老爷子进来。”

不一会,两名脸色红润、身体硬朗的老者入房,给姜靖行礼道:“参见太子。”

姜靖上前扶起两人,笑道:“两位都是我的老师,不需如此多礼。现在有人借着录试敛财,你们两位老人家也别光顾出题,这次监考也交给你们了。郑度和杨修曾经监过考,给你们两位当助手。上套试卷泄了密,这套试卷是我亲自出的,绝不可能泄密,廖化将军已经带兵护着考卷去了国学,你们过去时间会耽搁一些,不过你们能押得往阵脚,应该出不了大事。”

鲁江匆匆出了考场,却见一队兵马封住了门,将鲁江拦了下来。鲁江拿出玉牌,道:“我是学司的鲁江,有急事进宫晋见太子,你们让一下路。”

这时后面转出一员大将,正是廖化。廖化认得鲁江,道:“鲁大人,怎么回事?”

廖化是黄巾系的人,鲁江也不讳言,从怀里摸出试卷,道:“将军,录试考题泄了密,我要去宫中禀报太子。”

廖化笑笑,道:“不用去了,我已经押着第二套考题来了,待会郑玄和胡昭两位老爷子过来,继续考试。”

这时左收从后面气喘吁吁追了上来,见廖化守在门口,不由一怔。廖化看着左收一眼,摇了摇头,对鲁江道:“鲁大人,你去维持一下考场秩序,说这场录试由两位老大人亲自监考,让考生稍安勿燥。”

左收是个明白人,见状知道太子肯定早已知晓此事,而且已经做了周密布置,长叹一口气,摘下官帽,一声不坑地寻个地方坐了下来。廖化走到他身边,道:“左大人,你总算跑出来了,若是还呆在里面,就是解释也解释不清了。”

这时鲁肃带人从门外进来,来到左收面前,出示一下腰牌,道:“左大人,试卷泄密是件大事,跟我们走一趟吧。”

考场舞弊案是件大案,不过造成的影响不大,受影响最大的姜章的母族张家。姜靖听说试卷泄密以后,立即研究应对方案,却未向外界公布这件事情,反而授意三大情报部门,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向腾达楼购买试卷。腾达楼因此财源广进,总共收了大约十万余金。

酒楼掌柜张春霖是张春华的族弟,不以为是件祸事,反而沾沾自喜,听说录试已经进行,得意洋洋地说道:“天下利事莫过于买卖消息,这没本的生意赚得好爽。”

到了半上午,文史类考试结束,考生及考生家长们气冲冲寻了过来,一边大骂骗子,一边拿着收据要求退款。张春霖此时才傻了眼皮,这间酒楼不但是张家的产业,其中还有皇后万年公主和太后周氏的部分股份,背景虽硬,但是众怒难犯,张春霜只好依据约定,对外偿付本金及违约金。

所幸张家腰杆很粗,张春华的父亲张厅听到这个消息,担心引出更大的事情,集中家族所有现金,又到银行临时借贷了五万金,来支付这批款项。又调派大批人过来,设了十余个案桌,对外赔付金钱。所幸现在的银行服务周到,只需换些百金银票,一张收据换一张百金银票,兑付速度极快。到了午时,支出金额已达二十五六万金,但队伍还排得好长。张春霖不由出了一身冷汗,道:“不对啊,总共收了十万余金,赔出二十余万金就应该兑完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张春霖匆匆走到二楼,去寻在此坐镇的张厅,问道:“大伯,那些收据总共印了多少张?”

张厅瞧他神色不对,道:“最初印了五百张,后来加印了两次,一次一千张,总共二千五百张。扣去没卖出去的,总共就是这些。”

张春霖疑惑地说道:“我这里还剩下四百多张,按理说只卖出去十万余金,怎么赔了二十五六万金了,还有这么多人?”

张厅闻言大惊,立起身来,道:“莫非卢家印坊坑我们?这些钱若不赔出去,万一报了官,我们立时便要以诈骗入罪。”

张厅说到这里,站在窗前,估计一下人数,写了一张便笺,用上家主印章,交给身边的管家,道:“你速去银行,再借五万金来。”

银行效率很快,不久附近银行网点的管事押着银票,来到腾达楼,见了张厅的面,取出一份单据,道:“张老,这批款项太大,还须您老再签个字。”

楼下银票刚才已经发完,人群中不时响起喝骂声,张家的人温言解释,直至银行来人,人群中的骂声才小了下来。张厅签完字后,颓然坐了下来,喃喃道:“这下可让殿下将我们害苦了。”

前面开始发放银票,不时有人离开,不时也有人上来,直至这五万金发完,人群似乎没有减少太多。张春霖见状不妙,又跑上楼,道:“大伯,不对,发完这五万金,下面还有不少人。”

张厅起身到窗前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咬牙切齿道:“卢家,真******坑人!”转头望向张春霖,道:“银行的人走了没有?”

张春霖道:“银行的人没吃午饭,正在下面用餐。”

张厅道:“你让主事上来一趟。”

不一会,银行主事过来,恭敬地问道:“张老,还需要钱吗?”

张厅气呼呼地写了便笺,盖上印章,又撕掉,重新写了一张,道:“再给我取十万金来。”

主事为难地说道:“张老,贵家的信用只有十五万金,已经用了十万金,若是再想借钱,得用房契地契抵押才行。”

张厅闷闷地想了一会,站起身来,在窗口看了一会,对管家说道:“你速回去取来所有房契地契。”

又转身重写了两张五万金的便笺,递给银行管事,道:“你去取十万金来,先给我们五万金,待取来房契地契,再给我们另外五万金。”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541章卢家来弄张家钱?!

??银行主事笑容满面,道:“好。张老您稍等,我一会就回来。”

张府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