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小驸马-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按倒在地。△≧△≧,

齐隶撕下“付丘”面巾,光线再暗,也辩出此人五官齐整,显然并非付丘,不由愤愤地说道:“老家伙真够狡猾,这样也能逃出去。”

田闯这时领人赶了过来,齐隶将假付丘扔给属下,对田闯道:“你带人速去小亭探看,那里必有暗道,付丘不会武艺,身边又无护卫,肯定走不远。”

这时逢纪、费祎等闻讯出来,闵飞见马情处于下风,招呼一声,带人冲上前去。闵飞武艺高强,强行破开一个口子,救下马情,十余人围成一圈,将马情团团护住。

齐隶担心付丘逃走,不及与逢纪等人分说,呼喝下令,怒吼一声,拔出宝剑,一剑便向马情刺去。齐隶是姜述亲传弟子,资质上佳,近年武功长进神速,这一剑含怒而发,气势如电。闵飞欲要救援,却被玉溪子缠住,余人也遭围攻,无力来援马情。

这弱不禁风的马情实不简单,纤腰微摆,如同鬼魅一般身形摇荡,轻飘得就象一缕烟一般,闪避无痕。齐隶眼神一凝,不由失声道:“五行轻身法?飞雁道长是你什么人?”

“我与五行门早无关系。”马情应答之间,已连避数招。齐隶说话时身影略微停滞,此时身法攸忽而至,直扑上前,右手剑疾攻之时,左手发出三柄飞刀,出手不留余地。飞刀皆浸有麻醉药,药力十分强劲,只是马情伤了一点皮肉,就会束手就擒。

马情双匕接连挥击,仍是应对自如,避开三柄飞刀,拨下头上银钗,反向齐隶掷来。马情知道今日事急,若不想法突围,怕会折在此处,估摸付丘已经逃走,呼啸一声,通知闵飞等人突围。马情一双美眸圆睁,双眼透出一片血红,显然已是用了提升潜力的秘术。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19章付丘爪牙被生擒!

马情情急拼命,齐隶并不畏惧,沉着应对,右手宝剑招式不断,左手飞刀不时发出。马情武艺比齐隶差了一截,抵挡到现在,全凭用了秘术,消耗躯体潜能,得以短时间提升战斗力,但是如此不能持久,实战经验又不足,未出十招,让飞刀击中左臂。齐隶并未乘机杀上,反而转攻为守,心中默数数字,数到五时,齐隶突然上前,挑飞马情短匕。马情此时身上毒发,瞬间失了气力,软软地要倒向地上,齐隶借势上前扶住,点了马情穴道,又拿下她的下巴,从口腔内搜出一丸小小的毒药,用手帕包好放在怀里,这才让属下上前,将马情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擒了马情,齐隶再看场上,余人皆已遭擒,唯有闵飞还在与王溪子等人缠战。齐隶呼喝一声,先让玉溪子等人退下,朗声说道:“闵庄主在江湖颇有侠名,又与史统领交好,为何为虎作胀?难道不怕满门抄斩吗?”

闵飞武艺虽高,但与玉溪子等人搏杀良久,气力不加,此时见众人非死即是遭擒,对方高手如云,知道已是逃不出去,听完齐隶所言,虽然被付丘握着人质和犯罪证据,但又想起满庄老小,不由长叹一声,宝剑“咣啷”掉在地上,束手就擒。

付丘在南州根基甚深,若是寻常人出手,怕是未必这么容易,这次遇到心细如发、处事沉稳的齐隶,也算运气不佳。齐隶早将付丘能量打听得七七八八,又怕出现别的意外,调了文鸯部下兵马入城,根本没留给付丘机会,想要趁乱逃出城去都难。

于禁将长史、司马调出城去,亲自坐镇军衙,目的就是要驾空付丘在军中的影响力。此次交手,齐隶没有计算上兵曹中军,但也设法不让付丘动用兵曹中军之力,长史、司马现在城外软禁,即使兵曹于禁最多只能调动一部兵马,若无长史、司马会签,想调再多的兵马就算违制,到时执管军令的执事就会提出异议,军中情报官也会向周边驻军发出警报。

姜述为了避免地方坐大,大齐军制十分严整,环环相扣,即使身为一军主将,想要调动超额兵马都难,聚众谋反的可能性基本是零。齐隶这次出手,动用的都是外地力量,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付丘在南州势力虽大,但与齐隶手下为敌,显然嫩了不少,并未提前得到消息。

若说付丘确实是个人物,马谊追杀张靖遭到拦截,狼狈逃回城外据点。付丘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以为是跟随张靖的暗卫发力,当即立断,让相关人隐藏行迹,又派人故露破绽,将齐隶手下引入歧途。

近日街面风平浪静,情报司和神鸟机构的暗线,也没通报什么异状,付丘以为此事就此完结。逢纪是付丘东主,寿宴不去不好,付丘派人在馆舍附近观察,没有发生什么异状,这才露面亲临现场。

齐隶有费祎配合,一直掩饰得很好,直到马情弹琴时,付丘也未意识到大祸临头。付丘出门入厕,初见院中布有便衣,因为齐隶身份也未心疑。付丘围着房前屋后转了一圈,见便衣数量很多,而且有规有矩,控制了出入通道,这才引起付丘疑心。付丘十分决断,嗅到危险苗头,立即启动应急方案,急召平常培养的代身前来,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的好戏,在齐隶眼皮子底下逃了出来。

付丘在南州经营多年,将闵飞这样的人物都招至麾下,潜势力非同小可。付丘从密道逃回居处,即刻启动预案,百十号人按照计划各奔东西,数名高手护着付丘悄然来到临近城墙的一户人家躲藏。

此时文鸯已经统兵进城,将数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在情报人员引领下,开始分兵搜捕。于禁率领亲兵巡城,巡至一门便留下一队亲兵,付丘想要潜出城外,真比登天还难。

逢纪自齐隶抓捕马情时,就意识到大事不妙,但他只是文官,除了亲卫军权一点也无,想替付丘撑腰也没能力。齐隶抓了马情,文鸯引兵大索全城时,逢纪责问齐隶道:“齐大人这次行动,涉及事情很大,为何不提前通知州衙?”

齐隶笑道:“元图兄,你与付丘相处多年,若得了抓捕消息,能否持以公心?没提前通知元图兄,其实是番好意,元图兄不知付丘犯了何事,一旦私纵,则是大罪。”

逢纪一愣,道:“付丘犯了何事?”

齐隶道:“付丘人称二先生,元图兄可知道?”

逢纪一怔,道:“知道。”

齐隶道:“付丘只是元图兄一个幕僚,无官无职,为何人称二先生?为何能够左右南州人事?”

逢纪张口结舌,只听齐隶又道:“暂不说付丘利用卑劣手段,控制官员,买官卖官这些勾当。就说马孟起案,元图兄知晓过程吗?”

马超案震动天下,逢纪怎会不知?听到这里,逢纪不由瞪大双眼,面露惊容,道:“这事与付丘有关?”

齐隶避而不答,道:“元图兄曾随陛下左右,熟悉情报系统,你说什么案件值得我亲赴南州?”

逢纪脸色涨红,浑身哆嗦,双腿一软,就往地下摔去。费祎站在一侧,见状上前扶了一把,才稳住逢纪身形。逢纪怔了半天,望着齐隶领人出门,问费祎道:“付丘真得如此胆大包天?”

费祎与逢纪因为政见不同,平常面和心不和,此时见逢纪失魂落魄,不免心中同情,长叹一口气,道:“元图兄,齐隶为人你又不是不知,虽未说出口来,但若不掌握证据,岂能胡言乱语?”

费祎扶着逢纪走到门外,逢家人抢上前来,要扶住逢纪。逢纪摇手让他们先让到一旁,定了定神,望着费祎说道:“文伟与我共事多年,虽然暗中有过争斗,但是从未撕破脸。文伟对我说句实话,付丘案到底有多大?”

费祎犹豫半天,坦然道:“此案底细我也不知,但据齐大人掌握的证据,付丘应是马超案的幕后黑手。”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20章付丘是司马族人?!

逢纪是位智者,知晓马超案的严重程度,也知道幕后黑手意味着什么,费祎只是数言,逢纪已知这官帽万难保住,定了定神,道:“我愧对陛下信任,牵涉此案之中,已是万难脱身。《八《八《读《书,。2■3。o⊥明日我会呈上告老文书,南州诸事就交给文伟了。”

逢纪像是瞬间老了十岁,步伐显得老态龙钟,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精气神似在一夜之间被抽空。费祎望着逢纪一行人渐渐隐在黑暗里,并无半点击败政敌的喜悦,心情也是十分沉重。费祎站在门前陷入沉思,直到费云走近,才惊醒过来。

付丘案发作,逢纪去职已成定局,空缺的南州刺史这位职位,就会引起各系的觊觎。若无出手打压张靖一事,费祎身为老资历的别驾,在南州德高望重,是最有希望和资格继任刺史的候选人。

费祎是个聪明人,得知付丘涉马超案以后,与于禁一同鼎力相助,想借此案立下大功,以减轻打压张靖带来的负面影响,忙前忙后,人生地不熟的齐隶感觉压力大减。

齐隶等人忙活了一夜,也没抓到付丘,无奈在海州发下海捕文书,又报请朝廷下文全国大索。付丘神奇地逃脱了齐隶精心策划的抓捕,但涉案重要人物马情被捕,又搜出不少相关文书资料,牵扯上百名南州文武官员。

马情被捕后,齐隶利用费祎诈供,撬开了马情的嘴。马情对姜恪案供认不讳。根据马情口供,经情报司查证,证实马情是司马族人,与马前、马进是堂兄妹,其父当年在长安经商,全家得以保全性命。情报系统清除司马朗合家时,马情父女正好不在长安,得以幸免于难,后被付丘寻到,在付丘安排下做事,旨在推翻大齐朝廷,为司马家族复仇。

马情口供至关重要,确定了付丘为司马族人,也间接证实付丘是马超案的幕后主使。尽管马情也不知付丘与司马徵是否同一人,但无论付丘是不是司马徵,事至如今,马超案的幕后黑手基本确定,这是马超案的重大突破。

南州是身毒之战的后勤大本营,为了巩固新占领土的防务,南州兵曹此前已经分出不少兵马,境内缺少有经验的军官。此次涉及文武人员众多,为了维持南州境内稳定,齐隶受命暂时驻于南州,负责付丘案的后续工作,协助费祎、于禁稳定局面。

陆逊也奉命急赴南州,暂任南州从事一职,但是众臣判断,姜述并无意让陆逊担任南州刺史,派陆逊赴南州任职只是救急。逢纪告老遗下的这个职位,朝中各系纷纷发力,都想推举本系人担任南州刺史。

从周瑜领兵征伐占城,成立南洋都督府,距今已有十余年。姜述亲征南洞蛮,逼迫安南王举国而降,大齐朝廷正式设立南州。南州州衙出台许多政策,譬如向落籍汉人免费赠送土地、提高无息贷款额度等等,但是故土难离,内州生活又富裕,外迁人口不是很多,南州汉人比例仍然不是很高。

自大齐立朝以来,国内政局平稳,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实力已经超过罗马帝国,可以称是世界霸主。大齐皇帝姜述雄才伟略,在旧朝担任丞相兼大将军时,有计划地持续对外用兵,现在疆域比故汉境多出数倍以上。

最先征服的是匈奴、三韩、高句丽、东倭等地,国内无地流民已经消化不少,后来连续灭掉丁零、鲜卑、唐羌、兰羌、烧当羌、西羌等族,新下大片区域,皆地广人稀,朝廷新设东州、海州、高州、西州,无地流民已经安置完毕。

孟获当初勾结诸族灭掉西洞蛮,共同起兵侵略汉境,触了姜述的逆鳞,结果族灭人亡。李严、徐晃、姜维三路兵马南征,全占北洞蛮、西洞蛮之地,又与水军主力、周瑜部合力攻下南洞蛮,逼迫安南王举国而降,新下地盘全部隶属南州。

南州所辖疆域极大,交州、荆州、益州以南,东、南至海边皆是南州疆域。南州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本是吸引农民的好地方,但因气候又热又潮,人口密度较大的北方人不习惯这种气候,大多选择去气候相仿的东倭和三韩故地。周瑜担任南洋都督府大都督时,出台不少政策吸引汉人,逢纪担任南州刺史以来,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汉人前来,但区区二三十万汉人,也只是充实了夫甘、占城、万象等大城周边区域。

占城郡城原是占城国国都,当初占城国发生内乱,乱兵抢夺汉商商铺财物,惹得姜述大怒,派周瑜统兵南下,将占城王族驱逐,占城自此归于汉境,成为南州最重要的商埠。

占城港几经扩建,现已成为大齐排名第五的大港,港口以南建有军港,马谡统领一营南洋水军常驻于此。占城城外不远驻有一营陆兵,隶属南州兵曹管辖,营将是张飞长子张苞。水陆皆驻有重兵,占城治安历来很好,迁来的汉人很有安全感。

姜述行内圣外王国策,对外格外强硬,灭异族无数,汉人地位很高,异族人皆不敢主动招惹汉人。汉人以仁义为道德规范,惹事生非者极少,占城附近汉蛮杂居,平常却很少产生纠纷,占城郡衙乃至各县衙门都比较清闲。

占城郡区域面积极大,约有青州合境二分之一面积,但是人口极少,合郡人口只有五十万,其中汉人大约十万。根据人口数量划分,占城共设五县,占城县人口最多,约有二十万人口,其余四县人口均不足十万。

占城西北百里,是新建的理河县城,因理河贯穿全境得名。县城北部有座小山,理河在此拐了一个大弯,县城背山面河而建。因为是新城,规划布局十分合理,城墙为石砖水泥砌成,高约五米,城中主道宽十六米,马车道、行人道分开。主道两旁商铺林立,经营商铺者多是汉人,只有几家异族商铺,建设时采用统一图纸,铺面外观基本雷同,只有随风飘扬的店旗各不相同。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21章来到理河任县尉!

沿主道往北直行,迎面一座高大宽敞的汉式建筑,这是理河县衙。县衙皆按规制所建,外观厚重大方,正中是县长升堂理事的正堂,行政属吏在左厢房办公,右厢房是县尉和民兵吏处理军务的公房。

县长姓荀名逸,年约二十出头,是颖川荀家二房嫡子,颖川学院出身。荀逸当初到任时,在理河县引起不小轰动,原因是荀逸年纪太小,颠覆了百姓的常识。荀逸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熟悉农事,精通术数,处事干练,到任以来十分称职,无论百姓还是商户,对其皆无可指责。

近午时街上人来人往,人不算多,也不算太少。正在这时,一行人策马进了城门,为首一位翩翩少年,身长七尺八寸,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有俊逸出尘之姿。

城门守兵皆是老卒,为首伍长名叫宁忠,兖州人,原是水军士兵,因公伤了左臂筋骨,伤愈后安置在此。宁忠从军已有十余年,随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极有眼力,一看便知少年出身不凡。

少年很懂规矩,见城门前设有哨卡,临近城门时翻身下马,带着亲和的笑意,主动递上文书。宁忠识字,接过文书一看,脸色顿变,连忙行个军礼,道:“理河县尉辖下伍长宁忠,见过张大人。”

少年收敛笑意,郑重地还了一个军礼,满面笑意地说道:“我初来上任,要去县衙报到,可否指一下路?”

宁忠挺直腰杆,道:“属下职责所在,不能脱岗,可以安排士兵引路。”

少年环视一下守门士兵,对宁忠点了点头,道:“多谢。”

轮值士兵在宁忠敬礼之时,就知来人身份不简单,皆挺胸收腹,以标准军姿站在两侧。宁忠指着左侧一名士兵,道:“黄猛出列,你领张大人去县衙,速去速回。”

黄猛年约十五六岁,相貌清秀,肤色白晳,眼神灵动,身材略显单薄,若非穿着兵卒服装,极像一名书生。黄猛迈着标准的军步向前,对黄猛郑重行个军礼,道:“是。”继而转向少年,温言说道:“大人,请随我来。”

少年一行十人,皆牵马跟在黄猛身后,少年边走边打量两侧商铺,询问当地风俗习惯。黄猛年纪不大,但在理河县当兵已有两年时间,熟悉情况,有问必答,口齿清楚,言语间很有条理。

城门守兵见少年行得渐远,上前询问宁忠少年来历。宁忠道:“这位大人就是新上任的县尉张大人。”

众人闻言一愣,有人道:“伍长,这少年瓷娃娃一般的人,说是文官有人相信,怎会是武官?”

宁忠刚才看过官凭,郑重地说道:“这位大人别看年轻,参加过康居粟特之战,立下大功,凭军功升为校尉,想是上面没人,实职只安排个县尉。”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黄猛已经引领一行人到了县衙,向守门士兵递上文书。县衙守门士兵都是机灵人,晓得少年身份定不一般,不敢怠慢,接过文书径直送往大堂。

不一会工夫,数人簇拥着一位青年官员出衙,张靖见此人年约二十,温文尔雅,身着官衣,知道来人就是荀逸,上前行个军礼,道:“县尉张靖前来报到。”

荀逸方才看了文书,知道新来县尉凭军功得职,本来以为是一位勇猛壮汉,不料却是一名英俊少年,愣了一下,笑道:“原以为张大人是位粗豪汉子,没料到如此温文尔雅,能凭军功入职,很不简单。里面请,我们到大堂述话。”

理河县是座小县城,十六岁的张靖新任县尉,很快流传开来,造成了很大轰动。更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听说张靖拒绝了赴京任职的机会,自愿来到边州地方历练。许多人认为,张靖之所以分到理河县,肯定得罪了权贵,故而发配到此。也有人认为,张靖之所以来到理河,是为了增加地方工作经验,历练数年就会高升。对于外界的风闻,张靖淡而笑之,从未做出任何回应,在衙门十分低调,很少出席县里的公开场合。

自家人知自家事。张靖为何放弃调入京城?为何自愿要求到边州任职?为何以校尉军衔降级担任县尉?个中原因,张靖自己不说,别人很难猜测得透。

理河人口不多,交通也不发达,是占城郡所辖区域最小的一县,立县时间不长,在帝国境内籍籍无名。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处,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人口又少,显得悠闲平静。城北那座小山,名叫顿丘,面积不大,坡度很缓,植被茂盛。山南半山坡处,林木遮掩之中,一所精致木宅面水背山,周边收拾得十分利索,一看便知主人是有品位的雅人。张靖个头不矮,身材略显单薄,站在木宅前面,眺望着绕城而过的理河,眼神恍惚,眉头轻锁,显然陷入沉思之中。

张靖身份在众人眼中十分神秘,除了与他同来的军官,余人皆不知张靖出身来历,只知张靖是临淄人,父亲是国学东莱分院的老师,母亲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工坊,家境巨富。张靖无论人前人后,从来不提家庭出身,但是出身大家的荀逸,却从一些细节上看出,张靖背景绝不简单。荀逸对张靖知之不详,张靖对荀逸却熟悉得很,因为荀逸并非外人,正是熙倩的嫡亲兄长。

与张靖同时报到的军官,周树、刘开职级是别部司马,只比校尉低了半级。按照常规,野战军将校转到地方,一般升格安排,别部司马正常安排应为郡尉或校尉,即使平级调动,也应安排为郡司马或部司马。

南州兵曹此次安排张靖一行职务,打破了历来定规,不仅没有升格,反而降级使用。本与郡尉平级的校尉安排为县尉,比县尉高半格的别部司马,文书中竟然没有安排实职。

荀逸最初看完众人官凭,还以为张靖等人犯了错误,但是翻阅众人档案,并没找到相关处分公文。没有受到处分而被降职使用,这让荀逸生出许多联想,难道张靖等人真的得罪了权贵?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22章成了冷遇的代名词!

身为县长的荀逸都如此考虑,郡中文武官员联想更多,以为张靖等人遭受如此打压,肯定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因此有人在背后下了黑手,下黑手者能左右校尉级别的武官,定是很有份量的权贵。∟★八∟★八∟★读∟★书,。2▲3。o︾

此事逐渐从占城郡衙、尉衙流传开来,大家都是混在官场的人,不会为了结交小小县尉,而去得罪隐在幕后的大人物。在占城,张靖就此成了冷遇的代名词。

张靖身为县尉,又有治军手段,辖内无人敢找麻烦。荀逸是位谦谦君子,背后有荀攸、荀彧两颗大树,没有太多顾虑,凡事处于公心,与张靖处得不错。但是出了理河来到占城,无论是太守郡尉,还是文武佐官,都对张靖敬而远之,张靖在郡城举步维艰。

身为县级武官正职,得不到上级主官认可、主管支持、佐官配合,工作掣肘太多,如何能做出成绩?大齐用人制度是能者上,庸者下,若是没有成绩,绩考时不合格,就要降职或免职。

尉衙系统是二线军事单位,兼顾地方治安和安全保卫,县尉职级不高,相对比较独立,只要士兵训练得法,大比时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辖区内别出大案要案,绩考大都会应付过去。

姜述担任丞相兼大将军以来,对官制做过多次微调,许多官衔的职责、职级、权力与旧朝大不相同,变化最大的是地方主官,如刺史、兵曹、太守、郡尉、县令(长)、县尉。刺史、太守、县令(长)组成州、郡、县三级行政衙门,负责政事钱粮,兵曹、郡尉、县尉是州、郡、县三级军事部门,负责军事治安。彼此相互制约,负责政事者掌管钱粮,负责军事者兼管地方治安保卫。职级也与以前不同,刺史原先职卑权重,现在已经提到三品,与朝中各部长官相当;州兵曹职级也是三品,与野战军主将相当。拿到现代来讲,刺史相当于********兼省长,兵曹相当于省分区司令兼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兵曹已经不是刺史的属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营将、郡尉、县尉的上级主管部门。

为了弱化地方高官的权威,避免地方坐大,文武分治贯彻得很彻底,另外增强佐官权重,州、郡两级提升五大佐官职级,兵曹系统增加司马、长史(郡级为左司马、右司马)权重。后来颁布大事要事公议制度,成立地方公议会,文武主官与七大佐官(或五大佐官)共同决断事务,与现代的省委、市委常委会相仿。七大佐官位置等同常委会常委,权重顿时提升上来。文武分制、权责明晰、互相牵制,从根源上避免了地方政权尾大不掉的问题。

张靖身为县尉,属于兵曹系统,按理说不需顾忌行政官员,偏偏又有绩考评定制度,占城公议会的评语十分重要。张靖若与太守、郡尉、佐官处理不好关系,只需一人在公议会上说出绩考相关的不良提议,若是无人出言说情,张靖这个县尉也就当到头了。

张靖之所以心情不好,除了不受上级待见,还有一个原因,此次任职波折起伏,除了直接责任人于禁和已经落马的付丘,肯定还有人潜地里做过手脚。张靖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又比同龄人多了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在洛阳是鼎鼎大名的四哥,竟然被人阴到小县城不得反身,确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比起张角记忆中的才学武功,数十年阅历和经验更显珍贵,张靖在付丘落马、齐隶常驻南州的情况下,依然遇到刻意打压,显然很不正常。张靖分析其间过程,回想起逢严当初言谈,这才恍然大悟,逢严劝说自己调职南州,应是遵照付丘指示行事,有意将自己引入险地。逢严用意不善,毋丘俭又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从顺境跌入逆境,从意气风发到四处碰壁,这种遭遇换到谁的身上,滋味也不会好受。在经过大量调查以后,张靖终于明白,导致这个后果的始作甬者,正是毋丘凤舞之父,马超部将毋丘俭。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其父毋丘兴灵帝时因功封高阳乡侯。毋丘俭曾为姜述亲随,先任北军部司马,转攻坚营校尉,因功升左中郎将,现任马超部下营将。

毋丘俭打压张靖,原因出在女儿身上,因为毋丘凤舞爱上了张靖。尽管张靖因功升为校尉,距离郎将只有一步之遥,以十四五岁年纪提拔到如此职务,前程可谓不可限量。但张靖父亲只是国学分院的老师,临淄张姓也非名门大族,毋丘家却是袭爵侯门。对于毋丘俭来讲,嫡女嫁给平民家庭,内心本就感觉无法忍受。凤舞相貌又好,得到孙策嫡子孙韶的垂青,两者相较,优势显而易见,这是毋丘俭出手的重要原因。

张靖最初接到的调任书,是任军衙贼曹司吏,虽然也是尉官,却是大将军近臣。倘若张靖担任此职,很可能因此飞黄腾达,毋丘俭被逢严利用,为了拆散女儿这门婚事,竟然找张靖前来谈话,与张靖赌约三年升为营将。

张靖本不愿到大将军府任职,主动向大将军府打上报告,阐述希望从基层做起,夯实基础之意。报告很快批复下来,允准张靖的请求,并让张靖到南州兵曹报到,由南州兵曹安排具体职务。

按道理说,张靖在主力军担任实职校尉,到了二线军队至少要安排郡尉一职,但南州兵曹最后竟然安排张靖出任理河县尉。以张靖拥有的非比常人的经验阅历,除了于翔的突发因素以外,怎不清楚遭了别人暗算?但是事到如今,张靖才想明白其中关节,背后出手的并非于禁父子,而是毋丘俭的连襟费祎。黄巾系遍布各军,以张靖的能力,夫甘的消息很快打探出来,张靖再分析不出幕后黑手,还算合魂者吗?

周树等跟随张靖左右,亲身经历此间过程,无论是谁降级使用,心情都不会很好。与周树等人不同,张靖心情不好,并不是因为官职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毋丘俭所为不算有错。毋丘俭家在洛阳,若是张靖调往大将军府,依毋丘凤舞与张靖的感情,毋丘俭绝对没有能力分开两人。即使强行拆开,毋丘凤舞与毋丘俭的父女之情,也会因而产生很大的裂痕。将张靖调到南州,两人从此远离,时间久了,感情慢慢变淡,就有可能拆开张靖与毋丘凤舞。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223章县尉也要出成绩!

这种做法张靖能够理解,但是利用关系刻意打压,下黑手将校尉降为县尉,这让张靖不能接受而且十分愤怒。费祎是毋丘俭连襟,若非毋丘俭背后招呼,费祎吃饱了撑的,刻意去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吗?

齐隶目前坐镇南州,肯定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为何至今没有做出反应?按照惯例,张靖身为皇子,姜述应该向于禁说明情况才对,于禁目前肯定已知自己身份,为何也没有动静?

张靖想到这里,料定应是姜述将错就错,将此次贬职当成历练的一部分,自言自语道:“县尉?就是伍长也要做出名堂来!”

大县兵马只有数百,如理河这样的小县,马步军合计只有百余名,设屯长一人,队长两人,什长十人,伍长十八人。县尉还辖民兵吏一人,武库令一人,与屯长平级。

和平时期,县尉职责不重,除了日常训练,就是看守城门、衙门、武库,农闲时训练民兵。新官上任,首先要调整主要岗位,周树出任屯长,刘开出任民兵吏,龚省出任武库令。三人原来职级皆是部司马,又是国学兵科弟子,担任这些职务算是真正的大材小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