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战骑狂潮-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西部鲜卑,李铮和戏志才却不甚了解。不知道这西部鲜卑有哪些大势力,又是哪个大势力与李铮最近。所以暂时不好定论,只待俘虏了石城中的匈奴人,寻与鲜卑势力接壤者,一问便知。

当下,李铮便传讯白狼、努罗二人,使二人立刻率战骑回返白水川,准备奇袭之事。至于抄没右部匈奴诸势力老巢的任务,就交由其下一干校尉处理。右部匈奴绝大多数兵力,都被困在石城,其巢穴之中,没有多少防卫力量,普通将领、军队就能解决。

李铮又传讯叫来王老虎、徐小九和林石头三人,让三人准备从俘虏中挑选精壮,以充兵卒,并进行训练。

随后,李铮又给荀攸、荀衍二人传讯,让二人做好接手、安置俘虏之事。

。。。

白水川之北,屠各部故地。

白狼一刀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抬起头来,脸上尽是嗜血狰狞之色。眼珠子都有些泛红。

这六天之中,他率领两千狼骑,五千战马轻骑,以及两万步卒,已经将整个大河之东的屠各部所有部落几乎尽皆推平,现在这一个,应该就是最后一个位于大河东岸的屠各部落。

六天时间里,白狼亲手斩杀的屠各部民,至少超过了五百人!心中的杀意,完全遮掩不住,从眼神中流露了出来。

此时,若是有心智不够坚毅者,被白狼看上一眼,多半都要吓得大小便**。

一声清脆的鸟鸣在头顶上响起,白狼抬头一看,是蓝翔鸟,知道应该是主公李铮有命令下达,于是收刀而立,伸出手臂。

蓝翔鸟盘旋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落在了白狼的手臂上。他满身的杀气,让蓝翔鸟都感到害怕。

通过心灵传递,不过几个呼吸,白狼就读取了一切信息放飞了蓝翔鸟。

“来人!”

白狼做了个深呼吸,将心中的杀意压下,命令道:“将诸部曲校尉给本将军召来!”

“喏!”

不过一刻,就有十余个校尉级数的军官,策动坐骑,列在白狼身前。

“主公命令本将军立刻赶回白水川。”白狼先将李铮的命令复述了一遍,道:“大河之西的屠各部恐怕已经尽皆逃窜,不理也罢。我走后,尔等立刻转道向北,兵进朔方,拿下临戎,就地驻扎,有没有信心?”

“有!”

“好!”白狼点了点头:“有信心就好,此番我只带走狼骑,另取一万步卒,押送俘虏回白水川。战马轻骑和余下的步卒留下。。。俘虏押送到白水川之后,这一万步卒会直接赶往临戎。。。我走之后,一切军务暂有蒙立代理,尔等须得服从安排!”

“喏!”

“好,尔等各自立刻将此部族尽快扫平,将俘虏集结起来。蒙立你留下。”

“喏!”

蒙立,北地富平人。

早在李铮第一次征兵的时候,蒙立就参加了李铮的军队。这几年下来,从一个小兵,凭着勇武、才能,多有战功,一步一步爬上来,现在已经做到了实权校尉之职,统领一营战马轻骑,为白狼的副手。

蒙立很年前,不过二十出头。身材雄壮,但面容并不粗犷,略显清秀。一双眼睛十分锐利,脸上还带着浓烈的杀机。

“蒙立,你勇武出众,智慧过人,是个将才,以后比我老白更有前途。这次让你统率军队,拿下临戎是首要任务。打下临戎之后,你首先要做的,是摸清楚北边大草原上,鲜卑人的势力,为之后的行动,做好准备。”

第一百二十四章战争财

“此番若是立功,想必你小子也能混个将军当当了。。。主公从不吝惜赏赐,你要好好做!”白狼看着眼前的蒙立,不由心中微微感叹。

起先,他作为一个奴隶,被李铮买下,现在却成为了李铮手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军之主将。其中的际遇,端端是让人感慨万千。

但白狼明白自己的能耐。做到现在这一步,统帅数万大军,也差不多快到头了。给他再多的军队,他也统率不了,没那个本事。

而眼前的蒙立,却不然。

这小子是先秦蒙氏后裔,家学渊源。兼之性格稳重,又不缺临战机变,武艺还十分骇人。加上这几年在军中的历练,磨平了他一切浮躁,已经能堪当大任了。

想必过不了几年,恐怕就要爬到白狼头上喽。

想着这些,白狼不由咧了咧嘴,狠狠的拍了拍蒙立的肩膀,道:“北去要小心谨慎,朔方乃须卜氏领地,虽然须卜氏大部分兵力被主公困住,但想来老巢之中,仍然有些力量,切不可大意。”

“将军且放心。”蒙立抱拳一礼,沉稳非常,道:“末将不会让将军和主公失望!”

白狼点点头:“去吧。”

言罢,白狼转身,便吆喝着集结俘虏,准备南下返回白水川。

蒙立看着白狼的背影,目光闪动了片刻,心里有了猜测。

“此番主公将白狼将军召回白水川,想必有大动作。。。白狼将军又让我关注北方鲜卑,难道要对鲜卑动手?。。。”蒙立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恐怕此去,的确要小心谨慎了。。。”

。。。

努罗领着三百摧锋战骑、一千青甲战骑、五千战马轻骑与两万步卒,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扫平了韩氏诸部。

韩氏诸部本就被李铮荼毒的很凄凉,又兼韩氏势力最小,平推自然很快。

灭了韩氏诸部,努罗遣人将俘虏尽皆押送回白水川之后,立刻北上,杀入了兰氏领地。

四天后,兰氏几近全灭,努罗也接到了李铮的命令。

如同白狼一般,努罗自领战骑押送俘虏回白水川,将其余大军尽皆交由副手率领,北进朔方。

。。。

两天之后,白狼和努罗尽皆率领兵马,回到了白水川。

这两天中,整个石城已经被清理了出来。

其中围困的近四十万匈奴人,六天之中自相残杀致死的,超过十万人。被李铮俘虏的,只有二十多万。

不过这二十多万几乎尽皆为青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又从中挑选出七万精锐,交由王老虎等人操练,其余近二十万人,与白狼和努罗二人所俘虏的匈奴妇孺,合计超过六十万人,尽皆被遣送回灵州,交给荀攸处理。

此次一战,落到李铮手中的人口,有近七十万。被白狼等人斩杀的老弱,接近三十万。也就是说,整个右部匈奴,几近百万人口,被一朝全灭!

人口还在其一,其二还有数量巨大的牛羊牲畜!

几近一千万头牛羊马匹,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

如此数量庞大的牲畜,让掌管畜牧的周肥,几乎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不过要安置如此多的牲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铮经过一番思考,向荀攸下达了一个命令。

。。。

灵州城。

在李铮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灵州城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是傅氏在时的灵州城。

那时候灵州算不上桃园,但也平安祥和,人们还过的下去。

第二个是傅氏迁走,李铮刚刚入主灵州的时期。

这段时间里,灵州人先是惊慌,之后就投入了大建设的忙碌之中。

第三个时期,就是建设之后,一直延续到如今。

现在的灵州城,那可真真是世外桃源。

安宁祥和,这是最基本的。最让百姓们感到舒心的,是官府的作为。凉州牧、征西将军治下的官府,是那样的让人信服和敬仰。

每一个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征西将军李铮,他们大多数还是流民,朝不保夕,指不定哪天就成了荒野里的一堆白骨,哪里有现在安康幸福的生活?!

官府也不像以往的官府,他们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官府帮忙解决。官府的任何承诺,都没有分毫食言,完全是最彻底的执行。

还有各种福利政策,即便是没有丁点劳动力的老人,也可以保证安稳的生活。

等等等等,人们几乎都数不清了。

这天,在李铮治下每个郡县,乃至于每个乡的布告栏里,都贴出了一张新的布告。

凉州的百姓,最是习惯看布告。

因为各种福利,都是在这里被首先张贴出来的。官方的各种要求,也是在这里被张贴出来的。

人们拥护李铮的政权,所以十分关系官方的任何动作。

灵州城门外,布告栏。

一大群百姓正围着布告栏,其中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正在解读。

“。。。于七月初,击破右部匈奴,俘获俘虏七十万人,牛羊一千万头。。。”

“哇!”

“七十万俘虏啊!”

“一千万头牛羊,那得是多少啊!”

人们惊叹,激动,不一而足。

“征西将军又打大胜仗了,大家伙回去一定要庆祝一番!”

“必须的!李将军是咱的天,李将军大胜,就是咱的大胜,大伙儿回去一定要多拜拜太一尊神,为将军祈福!”

所有的人都红光满面,幸有荣焉。

那念布告的少年见状,也胸膛祈福,激动难耐,良久,才继续念下去:“。。。因此番俘获巨大,又兼取得大片草场,需要人手操持。特发布如下告示:征西将军特令,以承包之制,将新得草原尽数下放民间。若有意者,可到官府签订协议,承包草场,畜牧牲畜!”

“承包?!”

人们闻言,都有些疑惑。

“小伙子,你给咱老少爷们解释解释?”

那少年是灵州书院的学子,倒是知道一些其中的含义,于是道:“将军的意思应该是鼓励大家伙承包草场,蓄养牲畜。这布告历来粗略,想必有很多详细的信息,还须得到县衙去咨询一番,才能知道。”

“原来如此!”

人们略略有些明白。

“将军让咱去放牧,一定不会亏待咱!”

有人断然道。

这句话,却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于是几个有心者立刻结伴,入城去县衙,准备咨询一番。

半天之后,承包草场的一切信息,都被披露了出来。

第一,任何凉州牧、征西将军治下的非奴籍百姓,都有资格承包草场。归化籍的承包上限是五千亩,而汉籍百姓则是两万亩。

第二,凉州牧、征西将军府负责提供一切工具、牧草种子、牲畜和幼崽。盈利之后,以税收的形势回收。

第三,各承包者的产出,征西将军府有优先购买权。如果产出超出官方收购数量,余者可自行处理。

第四,牧场归属于民事部畜牧分部管理,分部部长为周肥。

第五,畜牧所需的工人,可招募奴籍。

。。。

灵州书院。

书院的院长,乃灵州令,教育部副部长李源李伯然老先生。

这天,李伯然接到政务院首脑荀攸的政令,来到了灵州书院。

整个书院,现今有三千余学子,大多数都是弱冠少年,当然,也不缺那种想要进取的大龄者。

李伯然到了书院,让诸教授将整个书院的所有学子召集起来,然后做了一番详细的交代。

接着,这些学子便在一些政务人员的引领下,出了灵州。

在灵州与神州草场之间,在已经完工的英雄祭坛和贤者祭坛之北不远处,有一大片建筑,乃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围着的广场。

这样的建筑,在李铮治下的每个县,都有存在。

这里是俘虏暂居之所,也是奴籍接受教化的地方。

每隔一段时间,每个县的书院,都会组织所有的学子,到这里来,为奴籍和俘虏叙说李铮治下的政策,并教化他们,让他们学汉语,知汉礼,了解户籍等级政策等等。

一行学子到了这里,在兵丁的引领下,进入了四合院广场。

这里毕竟要看押俘虏,自然需要兵丁守卫看管,以免俘虏暴动乱来。

进入四合院广场之后,学子们抬眼便是黑压压的人群。

这些人群分灵州奴籍和刚刚俘获的俘虏,各在一边。

奴籍一边有桌凳,桌上还有些吃食。而俘虏一边,则什么都没有。

在周遭兵丁的巡逻之中,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乖乖的站立着,一动不敢动。

不片刻,就有兵丁领着一个学子,到场中领走了几百俘虏,进入了旁侧一间空旷的大屋子里。

这位学子想必已经经历过不少次这样的场面,一点也不慌张。待到俘虏都跪坐于地面,这才缓缓走上讲台。

他先是毫不掩饰的蔑视了一番这些俘虏,让诸多俘虏都感到一种屈辱,这才大声喝道:“你们应该庆幸!”

“庆幸能被俘虏,能成为我们凉州治下的百姓,即便是奴籍!”

他说的是匈奴语。

这些刚刚俘获的俘虏,大部分是不懂汉话的。所以学子们为了教化他们,还得专门学习匈奴语。

听到这话,下面的俘虏有的鼓噪起来,但大多数,则安安静静的,面无表情。

学子接着道:“你们在草原上,会不会被剥削?你们的部落头领,是否在意你们的死活?!你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享受平安祥和的生活吗?!”

“不能!”

学子指着窗外,广场上有桌凳,有吃食的奴籍,喝道:“看看他们,他们就是奴籍!他们现在有房子,有土地,有能自己支配的财富,而你们呢?”

俘虏们齐刷刷的望向窗外,不少人都喉头滚动。

“成为凉州的百姓,即便是奴籍,也比你们在草原上要强得多!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吗?想拥有可以随意支配的财富吗?学习汉语,学习汉礼,抛弃你们那种落后的传统,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

所有的学子,在面对俘虏和奴籍的时候,都是热血澎湃、慷慨激昂。

他们叙说凉州制度的完美,华夏文化的瑰丽,比照这些俘虏以前的生活,让他们知道,成为凉州的奴籍,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还是好事。

又告知他们,从今往后,他们就不再是匈奴人,而是汉人。虽然只是奴籍汉人。但三级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只要勤勤恳恳,做出贡献,就能升籍,成为真正最高贵的汉人!

还把每个等级的福利拿出来,进行比照,让这些俘虏们眼馋不已。

之后,便会发下一册书籍,上面是匈奴语与汉语的比照,以之来让俘虏们学习汉语。

在学成汉语之后,还要教会他们汉礼,逐渐的改变他们的信仰,最终把他们完全变成汉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大军团

几天之后,李铮又颁布了一道政令。

这份政令最主要的内容,是在每个县城建立人力招募点。并同时鼓励治下安稳下来的奴籍,去招募点寻找更好的工作,以创造财富。

这是为了响应前次承包草原的政令而下达的第二份政令。

李铮治下的奴籍,虽然也拥有一定的土地,有自己的产业,但土地不多,还要交税,就像李铮那个时代的农村人口一样。

因为自身的财富不多,虽然能够生活下去,但终归是紧巴巴的。

所以就鼓励他们,让他们走出来,寻找能创造更多财富的工作。当然,这包含了一种融合政策。要交流,才能更好的融合。

而现在,李铮治下的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更重要的,大片草场承包出去之后,各个牧场主,就需要大量的放牧工人。

李铮治下的归化籍和汉籍人口,其实大多数都是农耕人口,对于放牧并不在行。相反,绝大多数奴籍人口,却是由俘获的羌胡转化而来。他们,却精通畜牧。

李铮的意思,就是让承包草原的汉籍和归化籍牧场主,招募奴籍为工人为他们放牧。同时,为了鼓励奴籍走出村庄,融入大环境,还颁布了一个条令——奴籍成为工人,就有一定的基础贡献。而每年年底,每个牧场主,都要给自己的奴籍工人评价,评价高者,就有机会升籍!

当然,为了防止牧场主恶意评价,甚至虐待奴籍工人,李铮也做了相关的准备。除了宣传奴籍也是汉人,让所有人认识到,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但没有资格虐待,并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保护法令。

另外,李铮还让周肥这个牧业分部的部长,组织人手,不定时的下去走访,一旦得到种种虐待、恶意评价的消息,并确认属实之后,就认定牧场主的德行不过关,不但要收回牧场,还要在牧场主的履历上打上一个污点,严重者甚至使其降籍!

种种条令下达之后,李铮相信,民间的气氛,会变得更和谐。

他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不说都成为大德大贤之人,但至少不能是冷血的剥削者。

。。。

在凉州内部各种政令下达,民间涌起一股承包草场的热潮之时,右部匈奴的领地,已经完全被李铮拿下了。

同时,在这其间,白狼和努罗各率人马,闪电袭击了美稷和西部鲜卑大人落罗部帅帐。

这次袭击,太过突然,不论是匈奴王庭美稷,还是西部鲜卑落罗部,都根本没有想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当然,战果也十分惊人!

美稷王庭几乎被一勺烩了,整个王庭的政治机构,几近全部毁灭,老王、族老等等重要人物,死伤无算。

而落罗部鲜卑则更是凄惨,他们的族长,落罗大人,人头都被摘了下来。部族内部立刻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

在取得了这两处袭击的胜利之后,李铮立刻收缩兵力。以大河天险为防线,驻兵于河套内岸诸县城。

从西到东,临戎、广牧、朔方、大城四县组成一条弧形的坚实防线。白狼领兵三万驻守临戎、广牧,防备鲜卑,努罗领兵三万,驻朔方、大城,防备左部匈奴!

至此,李铮占据长达四百公里、宽达两百多公里的大半个河套草原,势力触角,悄然伸入了并州境内。

因为这两次奇袭所造成的震慑,又有剿灭右部匈奴的强悍战绩,使得落罗部鲜卑不得不往北迁移了一段距离,左部匈奴,也不敢履其锋芒,悄悄将势力收缩。

在一切安定下来之后,李铮首先就下达了嘉奖令,同时完善了高级军官的体系。

中低级军职,仍旧沿袭汉制,以校尉为实权领兵将领。

校尉之上的将军军衔,则按军功划分为七个等级,一二级为少将,三四级为中将,五六级为大将,第七级为大元帅。

当然,各种将军称号,也没有废除,与军衔并列使用。比如白狼,因为此战战功晋升为二级少将。他的全称,就可以称之为二级少将奋威将军白狼。

同时,努罗——已经改名——因李铮下达改名换姓的政令,所以努罗主动改名,随李姓,为李罗。

李罗也因战功被拔擢为二级少将。

此战成为一级少将的,还有七八人,比如白狼的副手蒙立。不过他们虽然军衔上去了,但实权仍然是校尉,地位并不与张山、庞德等人齐平。

余者皆有军功,各有拔擢赏赐,或是金银,或是良田,不一而足。

白狼等人升官的消息,让张山和庞德等人艳羡不已。不过他二人如今各自镇守一方,也是位高权重,再则,主公李铮热衷开拓,早晚有机会升官,也不急在一时。

等李铮将防线布置妥当,军功处理完毕,整个河套草原中西部,就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使用俘虏,修筑道路、水利工程。

承包草场,提供工具、牧草牲畜。

鼓励奴籍,成为工人,创造财富。

还有组建牧业分部,掌管牧业事宜,巡逻各个牧场。

等等等等,一切都有条不紊。

同时,新石城被李铮命名为天河城,为河套草原的重心城池,之前的白水城,则为附属城池。

整个新占领的地区,有原本汉庭划分了郡县的,仍然沿用。比如临戎,比如朔方。没有划分的这一片草原,被分为两个郡,一为白水郡,一为天河郡。两郡之下,又划分诸县,各自指派县令。

几天之后,李铮并戏志才回到了神州草场。

这段时间,李铮大破匈奴,俘获无算的消息,逐渐扩散开来。整个凉州,都在为这件事欢呼雀跃。

连关中的董卓,得知了这个消息,都不由暗暗心惊,于是又加派了两万兵马到陈仓,对李铮的警戒等级,再次提高。

还有西域临近凉州的几个小国,也震骇于突然得到的消息,一时间也加强的防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想必李铮的战绩,会逐渐传播到西域、益州、中原、幽州、江南,不论是褒是贬,他的名望,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回到神州草场的李铮,在与戏志才、荀攸等人商议了一番之后,正是对军队进行了整编和改革。

首先,当初定下的五大军团防区,正式启用。

调一级少将奋武将军张山回灵州,任中央军团统帅军团长,统领一万战马轻骑、一万重甲枪兵、一万轻步弓手,合计三万人。

调一级少将奋勇将军庞德到汉阳陇关,任南方军团统帅军团长,统帅一万战马轻骑、一万重甲枪兵、一万轻步弓手,合计三万人。

调努二级少将奋烈将军李罗至敦煌,任西方军团统帅军团长,统领战马轻骑一万,重甲枪兵八千,轻步弓手八千,合计两万六千人。

调二级少将奋威将军白狼至朔方郡大城塞,任东方军团统帅军团长,统帅一万五千战马轻骑,七千重甲枪兵,一万轻步弓手,合计三万两千人。

调一级少将破虏将军蒙立至朔方临戎,任北方军团统帅军团长,统领一万五千战马轻骑,七千重甲枪兵,一万轻步弓手,合计三万两千人。

五方军团合计总兵力有十五万人马。

除开五方军团,另设大地战骑军团,现有三百摧锋战骑、一千青甲战骑、三千山岳狼骑服役。设摧锋校尉、青甲校尉、战狼校尉,各统领三部陆战战骑。

有天空战骑军团,现有一百五十头金翼虎骑服役。设横空校尉一名,统帅金翼虎骑。

又设覆海战骑军团,现有两百头猪婆龙骑服役,合一千水军,十五艘战船。设长水校尉一名,统帅水军。

水陆空三大战骑军团,因为数量和战骑繁衍的需求,暂不列入五方军团。陆战战骑军团、空战战骑军团皆留驻神州草场,在生长加速器的影响之下进行繁衍。猪婆龙骑大部分时间,也呆在草场北端湖泊之中进行繁衍,少部分时间,会随着水军巡视李铮领地中的大河流域。

自中平四年李铮来到这个时代,到如今初平元年夏末,李铮全据凉州,坐拥大半个河套草原,麾下大军正兵十五万余,加上战骑兵、负责后勤的辅兵、各地捕役,合计约莫二十万人的庞大规模!

其次,为了配合军功系统,联系政务、民间方面即将启用的功勋系统,李铮与荀攸等人商量之后,决定启用二十级爵位制度。

二十级爵位制度始于先秦,以军功论,仅用于军中。

李铮现在准备将其推广到政务、民生方面。不论军功,还是其余方面的功勋,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拔擢爵位,成为更高人一等的贵族。

二十级爵位,由低到高,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列侯。

李铮治下的汉籍人口,起步便有一级爵位,为公士。归化籍和奴籍则仍为庶民。

这二十级爵位,以战功、政绩、功勋论,功绩高者,由吏部下辖的功绩考核部门核实之后,提名政务院。九级以下的爵位,政务院有权授予。九级之上的爵位,则必须要经过李铮本人同意。

爵位制度关系到各种社会福利,比如税收、医疗、教育等等方面。一旦达到九级爵位以上的平民百姓,可见官不拜,有直接面见李铮,乃至于提出各种建议的权利!

当然,爵位制度也有限制,那就是不能世袭。一旦拥有爵位的人死亡,他的后代将不能继承爵位。想要拥有爵位,就得自己努力,或以战功,或以政绩,或对社会做出贡献,或德行非凡,才能成为贵族。

爵位制度的实施,还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下达。

首先,百姓所拥有的永业田面积,将再次增加。

随着李铮所统治的领地越来越广,许多地区都可以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为了将这些地区开发出来,李铮觉得授予民间更多的永业田。

以户为基,每户所拥有的土地,增加到一百亩。三口往上,没多出一口人,就增加五十亩。也就是,如果某户人家,有老少十口人,那么这户人家将拥有四百五十亩土地。另,因军功奖励的土地不再其内。

增加永业田,仍然要以户籍等级而论。上述为汉籍待遇,归化籍削减三分之一,奴籍削减一半。

其次,将开放树菘、百果、炎阳果、芥椒、沙蓿这五种特殊植物。将之逐步推广至民间,并以之开发荒漠地区。仍然以户籍等级论,汉籍有优先种植权,归化籍次之,奴籍没有权利。

再次,红玉鸟、棘皮猪,将完全对民间开放。不限户籍等级。

最后,将鼓励民间的商业发展,并鼓励组建商会、商行,增强竞争,增加商业活力。

第一百二十六章冀州来人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整个凉州的百姓都乐翻了天。

即便是奴籍户口,也整天乐的合不拢嘴。

他们将拥有更多的土地,更好的福利和待遇,虽然还是奴籍,但很多奴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归化籍、汉籍,甚至拥有自己的爵位。

在凉州这种大环境下,任何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八月,秋收。

在继爵位制度实施、社会福利上调的热潮之后,整个凉州又陷入了丰收的浪潮之中。

尤其是今年开春才刚刚开始种植参麦的周边郡县,更是搞的热火朝天。

很多县、乡的官方,还专门组织了祭祀活动,祭拜天地祖灵,感谢丰收。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凉州牧、征西将军李铮的感激和敬仰。

也许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吃不饱穿不暖,整天还有性命之忧,可谓朝不保夕。但几个月后的今天,他们却拥有了自己的财富,能够任凭自己支配的财富。

各种社会福利,让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关怀和亲切。

还有凉州的祥和平安的环境。不用担心兵戈,虽然凉州一直在对外打仗,但任何人都深信,凉州牧是战无不胜的。每个家庭,如有必要,都会踊跃参军,为凉州牧、为凉州而战!

更重要的,是李铮让他们有了尊严。

是的,尊严。

汉人的高贵,那是更先进文明的火焰,烘托、点燃的高贵血脉和灵魂,那是德行和道义他们能够终于逐渐体会到了。

他们自豪,他们骄傲,他们心气昂扬。

他们,昂首挺胸,展望未来!

泥阳,一队衣衫褴褛的人马,缓缓行进在宽阔的大道上。

他们看着周遭田垄之中如火如荼的丰收场面,其中一大部分壮硕的汉子,眼中都流露出一种骄傲。虽然他们看似狼狈,但却昂着头,精气神都凝聚在眼中。

有经过的农人,细细一打量,连忙上前。

“诸位英雄辛苦了,老汉看诸位劳累,不妨到老汉家里歇息片刻,如何?”这老农细细一打量这队人马,从这些神情疲惫的壮硕汉子的装备上,就看出,这是凉州的军人!

一时间,老农就有些激动。

凉州能有现在的局面,就像凉州牧李将军所言,那是军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从敌人手中夺来的。

军人,都是英雄!

所以他连忙发出邀请。这些英雄看起来太疲累了,需要休息啊。

“头儿,你看”

几个汉子商量了一下,纷纷翻身下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