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战骑狂潮-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场面,旌旗招展,人声鼎沸,气氛分外的热烈。四大势力的首脑站在最前方高台上,俯视下面的各大部落首领,颇为意气风发。

神圣的祭祀即将开始,忽然,地面猛然震动起来!整个会场中,旌旗倒地,祭品散落,所有匈奴大小首脑,都不由得惊慌失措起来。立刻,会场就乱了!

有的连忙趴伏在地,向长生天祈祷,或是虔诚悔过,或是慌乱咒骂。有的,则四散乱跑,推推嚷嚷,好不混乱。

任凭四大势力的首脑如何吆喝,也制止不住。

面对这种天威一般的存在,四大势力自然不管用,连他们自己,都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震动,以白水川东北部为边界,蔓延了整个白落部领地!

一道道厚达几丈,坚固的完全不能摧毁的石墙拔地而起,迅速生成,将整个白落部的中心地带,部族大会召开、所有部落屯兵这片区域,四面八方合围在了其中。这石墙拔高三十丈,四面合围,竟然形成了一座庞大的让任何人都感到震撼的巨大石城。

在这座巨大的石城之内,又生成另一面稍矮的内墙,内墙合围之中划分四方区域,长出了一片片民宅、商铺、官衙等等建筑。

不过片刻,整座巨型石城便成型了!

而是城内,完全是兵荒马乱的一副场景。

数十万匈奴人汇聚在这座石城之中,眼睁睁的看着这座石城生长出来,看着一座座房屋生长出来,吓的是狼奔豚突、屁滚尿流!

石城的生成,虽然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反而匈奴人的慌乱、推挤、踩踏,造成了大量的死亡。

仅仅这片刻功夫,至少因此致死数千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石城困敌

待到震动平息,石城最中央,之前的大会场祭祀台前,一干匈奴首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喉咙干涩,吞咽着口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各个面色惨白,眼神里仍然残留着惊慌,一动不敢动弹。

在他们的背后,有一座巨大的府邸,识得汉文篆字的人立刻就认出,那是‘城主府’三个字。

“这。。。难道是长生天的恩赐?!”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响起,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一瞬间,好多人都反应过来。

立刻间,好似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于是就附和起来:“不错,一定是长生天的恩赐!”

场面骤变,早先一副胆战心惊,绝望惊骇的局面,立刻就变成了歌功颂德。

四大势力的首脑也跟着脑补起来,各自眼中露出了惊喜之色。

看来,这次骤变,一定是长生天所为。

否则,如何解释这一切?!

舒了口气,韩氏骨都候开口道:“诸位,今天真是个好日子,长生天赐予我韩氏一座城池,我韩氏以后一定虔诚信仰长生天!来来来,随我进入这府邸,浏览参观一番再说!”

“且慢,”

兰氏右谷蠡王却道:“骨都候这话就不对了,这座城池应该是我们匈奴人共有的,怎么可能是你韩氏的呢?”

“不错!”

余者二人尽皆连连颔首。

“这话不对。”韩氏骨都候反驳道:“这座城池出现在我韩氏的领地之内,就是我韩氏的城池,这是草原的规矩,难道你们想破坏?”

“虽然如此,但如果没有我们四方合力召集部族大会,想必也不会感动长生天!所以这座城池,我们也有一份!”

一时间,竟然为了这座石城的归属,吵嚷起来。

正在他们争持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有人来报了。

“四位首领!”

来报的正是白落。

“怎么?你区区一个小部落的族长,难道也想分一杯羹?!”立刻,四人的矛头,就指向了白落,让白落鄙夷的同时,也哭笑不得。

“白落有自知之明,自然不敢与四位首领相提并论。白落要说的是,这座城池没有出口!”白落说着,心里仍然是阵阵的震惊。

他联系到主公李铮的一系列动作,大约猜测到了眼前之事发生的缘故。即便如此,他也不由感到震惊和畏惧。

“没有出口?!”

四大首领闻言不由一愣,韩氏仍然率先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骨都候的话,这座城池外墙高达三十丈,笔直光滑,不能攀援。四面城墙都有城门,但却打不开。无论多少人,都推不开那厚重的城门!”

“这怎么可能?!”

四人闻言,不由一惊,很快却沉静下来,兰氏右谷蠡王道:“我们先去看看,如何?!”

其余三人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四人翻身上马,各自领着一队骑兵,在白狼的引领下,奔驰了一刻钟,才抵达南边的城门。

抬眼,便看见那座巨大的城门下,正有数百人聚集在一起,正在卖力吆喝,使出吃奶得劲,推耸城门。

然而那城门却不见半点动摇!

四人勒住马缰,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如果打不开这城门,这座城池就不再是恩赐,而是牢笼!

当下,韩氏骨都候便立刻让人寻来工具,叫上更多的人,一起使劲。

但结果仍然没有任何改变,城门纹丝不动。

“用兵器!”

咬了咬牙,便让人上前挥刀砍击。但随着一阵阵火花闪现,却只见那城门上留下一道道细微的白印,完全没有什么损伤!

这下,四人脸色就变了。

数十万人困在这石城之中,短时间内还能支持,但最多半月,就没了吃的。若是打不开城门,必然要困死在这城池之中!

一瞬间,四人都想到了这个后果。

其后,四大首领召集所有匈奴人,商谈办法。

刀劈箭射、水淹火烧,都撼动不了城门、城墙分毫。又想翻越城墙,但那城墙高达三十丈,又笔直光滑,完全没有任何攀援的可能!

甚至于,有首领都准备宰杀牲畜或者杀人,或者累土,来垒筑斜坡,然后翻越城墙。但何其困难?这城池之中,地面尽皆成了石质,能不能挖出土方暂且不说,那三十丈高的城墙,又要宰杀多少牲畜,才能垒砌起斜坡?单说上了城墙之后,外面还得继续垒斜坡啊!不可能上了城墙,都跳下去吧?

正此时,天空中传来一阵呼喝。

无数匈奴人抬头,却看到近百个个巨大的身影,在城池上空盘旋。

他们清晰的看到,这是一种生着老虎身躯,长着巨大翅膀的怪物!在这些怪物背上,还隐约看到了人影。

接下来的喊话,让他们肯定了眼中看到的。

“下面的匈奴人听着,你们已经被主公所造的城池困住,乖乖弃械投降,否则必然困死你们!”

“是那位征西将军所为?!”

听见上空传来的汉话,韩氏骨都候首先反应了过来,接着,心中震骇不已。

难道这座城池,真的是那人所为?!

不可思议,不可能!

但随即,又忽然联想到了白水川地势的变故,心里不由相信了三分。

但不论如何,他们都不可能投降。

笑话,四大势力首脑尽皆再次,数十万大军汇聚,怎么可能没打一张,就投降!?即便那天空中的怪物,也不能让他们屈服!

韩氏骨都候等人为避免被空袭,几人连忙躲进了旁侧的建筑之中。

不过片刻,便有命令下达。

命令各部族族长,率领手下人马,准备挖掘土方,然后垒筑斜坡。

但不过片刻,就有人回报。

石质的地面太过坚硬,与城墙无异,根本挖掘不了。

没耐何,只能宰杀畜生,以牲畜的尸体,来垒筑斜坡。

天空中的金翼虎骑见状,却是早有准备。

李铮早知匈奴人必然不会束手就擒,虽然城墙高大,又刀兵难伤,而且厚重异常,厚度达到十丈。

匈奴人唯一的脱困办法,就是垒筑斜坡,翻越城墙。

所以李铮早早的就准备了火油等物事。一旦匈奴人垒砌到一定程度,就抛下火油,射下火箭,点燃他们垒筑的斜坡,阻止他们!

这对于匈奴人而言,无异于绝了他们最后的生机!他们挖掘不了土方,便以牲畜尸体垒筑,碰到火油,尸体也跟着燃烧,最后燃烧殆尽,之前的一切,都白做了。

但他们却不能不做,于是继续以牲畜尸体垒筑斜坡,又想增加以水救火的手段。然而李铮为保万无一失,石城所包围的这片区域,竟然没留下一点水源!

待四大首领知道没有水源之后,几乎都完全绝望了。

数十万人堆积在一起,粮食不够,牛羊马匹,还能代替一段时间。但没有水源,这简直是毁灭性的的灾难!

牛羊马匹要喝水,人也要喝水,如今没了水源,最多两三天,就要崩溃啊!

。。。。。。

李铮通过蓝翔鸟,看着新造的巨型石城中,那数十万匈奴人的慌乱,不由咧嘴笑了。

只要能阻住他们垒筑斜坡,等到这几十万匈奴人饿的发昏,渴的喉咙冒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投降!

所以,他暂时将目光从石城转移了出来。

在右部匈奴大多数部落的首脑、兵力都集中到白落领地的时候,白狼和努罗,就兵分两路,带着所有的山岳狼骑、青甲战骑和摧锋战骑,以及各两万步卒,从白水川出发了。

不论是韩氏、兰氏还是须卜氏、屠各部,为了此番计划,他们带走了族中绝大多数的力量。而此时,他们被困在石城之中,族中自然空虚无力。

正是将其一勺烩了的最好时机。

他们族中的牛羊、妇孺,一切财富,尽皆要归李铮所有。至于老弱,杀了便是,要之无用。

李铮和戏志才两人端坐于东营关的城头上,摆上一桌酒席,乐滋滋的吃喝,笑眯眯的望着远方。

不久之后,白狼他们就会携带大量的财富和奴隶,从这里归来!

不久之后,整个右部匈奴所属的草原,都将会是李铮的领地!

李铮已经能够想象到,在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和奴隶、这么大片的领地之后,他的底蕴,又将会加强到何种程度!

想着,李铮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戏志才抿着嘴,面无表情,但眼神中,也露出了喜色。

“待那城中数十万匈奴精壮投降之后,将之遣回白水川,挑出精锐,严加训练,然后就派遣到东、西两线去。”李铮饮着参麦酒,悠然道:“坑杀了有伤天和,也可很可惜,不如让他们为我凉州的大业,尽点力吧。”

戏志才点头称是,道:“此番收降的奴隶、俘虏,至少能达到百万。除了能挑选出一部分精壮充军之外,余者主公准备如何处理?”

“按照规矩来办。”李铮笑道:“匈奴人尽皆为奴籍,全部打散,重新组建村落,让他们与汉人杂居。强制性改变他们的语言、衣着等生活习惯,消除他们的信仰,最终让他们变成汉人。”

第一百二十二章一网打尽

“对了。”

说着,李铮忽然想起了什么,道:“我治下的奴籍越来越多,加上这次的百万人口,几近超过了汉人的数量。招募流民的事,还得加紧。另外,得让公达先生统计一下所有汉姓,公布并让所有的非汉姓人口,尽皆改名换姓!”

戏志才微微颔首,并不发表意见。

这不在他的职权范围内,李铮怎么说,他只要听着就行。

。。。

面对绝境,求生欲可以让任何生命,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匈奴人被石城围困,数十万人聚在一起,没有水源,粮食牲畜也难以供给太久,还要时刻心惊胆战的提放着天空中呼啸而过的金翼虎骑,种种状况简直能让人绝望欲死。但茫然许久,在绝望过后,他们终于爆发了。

他们在留下了一定数量的牲畜,将其余牲畜尽皆宰杀,然后派遣十数个万人队,在不同的墙段同时垒筑斜坡,以期能有一次成功。

又下死力拆石屋,但因为石屋太过坚固,收获很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天空中的金翼虎骑几乎都快忙不过来!

自金翼虎骑合成出来,到现在已经接近一年时间。这一年中,通过繁衍和断断续续的合成,使得金翼虎骑这一支天空战骑军队的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现在,李铮能够动用的金翼虎骑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头。

虽然金翼虎骑速度够快,耐力够强,但毕竟数量不多。而城中的匈奴人垒筑斜坡又四处开花,让他们来回奔波,忙个不停。

到了晚上之后,匈奴人更是疯狂。甚至不予理会天上抛下来的火油,不在乎燃烧着的大火,只管做事。

而累了一天的金翼虎骑已经很是疲惫,只能留下一半,先监控着,其余一半暂且休息。

匈奴人压力顿减,整个一晚上,竟然有数次被他们垒起斜坡,登上了城墙!

幸亏李铮早有准备,在城外每个方向,都预备了两千人的轻步弓手。每每有匈奴人登上城墙,就仗着精良的弓弩进行抛射,将之打回去。又有金翼虎骑在天空配合,终究让匈奴人做了无用功。

种种情形,李铮都看在眼里。看似情况紧急,匈奴人似乎有翻越高墙的能力,但李铮知道,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三十丈高的城墙,这是什么概念?一百米!

换算成李铮那个时代的大楼,那也是三四十层。匈奴人在没有足够材料的情况下,能够垒筑起几面斜坡,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牲口拿来消耗。

天上又有金翼虎骑以火油破坏烧毁,牲畜垒筑的斜坡,根本就保存不下去。

他们还要吃呢!

没了牲畜,就不能垒筑斜坡,除非宰杀战马。但之前的种种表明,以牲畜之尸垒筑斜坡是不成功的!尸体不是泥土,可以燃烧。所以绝对没有逃出石城的机会,而且还没了吃的。由此李铮和戏志才断定,城中早晚要发生内乱!

一者,没了食物,就得抢其他人的食物,这是必然的。其次,人越少,消耗就越少,不是李铮贬低匈奴贵族,在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一定不会将底层的匈奴人当做人看,甚至会暗暗鼓动自相残杀,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其三,兴许有人会想到,没了牲口的尸体,可以用人的尸体,来垒筑斜坡!

而李铮要做的,其实并不是将他们一直困死。而是要消磨他们的意志和抵抗,待到一定时机,等到城中的匈奴人都差不多没力气了,再来处理。

第二天就这么过去了。

石城中,匈奴人随身携带的水囊,早就干瘪了。口渴难耐的匈奴人,只得宰杀牲畜、战马,以其鲜血来解渴。

然而,牲畜本就不多,宰杀之后一时半会又吃不完,在这种天气下,很快就会变质。

这天,匈奴人仍旧没有放弃垒筑斜坡的手段,仍然在继续为翻越城墙而努力着。

夜里,十几头金翼虎骑悄悄的落在了白落部族所在的区域。随后,白落等白落部族的一干重要人物,悄然被金翼虎骑带出了城池。

白落等人的消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城池中,部族的数量达到五千以上,白落部族虽然是地主,但本身并不算强大,毫不起眼。在这种慌乱的境况中,没有人来关注他们。

白落等人离开之后,深夜,整座城池中,除了垒筑斜坡的几段城墙,还热火朝天。其他的地方,都逐渐安静下来。

忽然,不知什么区域,传来一阵喊杀声。

就像是起了个头一样,随之,这种零散的混乱越来越密集!一直到第三天早上,才渐渐平息。

平息之后,那些发生混乱的区域,留下了一片片尸体。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匈奴大势力的高层,却视而不见。

第三天白天,匈奴人终于停止了无谓的作为——他们牲畜不够了!

逐渐的,这座城池就沉寂了下来,一种死气,在弥漫。

李铮通过蓝翔鸟,清晰的看到,城中的各个角落里,这里一群,那里一堆,许多的匈奴人都躺着,好似死尸一样。

他们在等待死亡。

第三天夜里,发生了大规模暴乱。

不知哪个小部落领头,竟然联合了一大批兵力,冲击了四大势力所在的区域。喊杀声一直持续了大半夜,城外的李铮部兵丁,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种好似忘却一切,只为了发泄的喊杀声,暴露出其中的绝望。

到了凌晨,石城终于又安静了下来。第四天上午,匈奴人又发起了一波垒筑斜坡的行动,那是一具具人尸。

然而,仍然是无用功。这些人尸堆积在一起,尚且不够垒筑到一半的高度,又有天空中抛下的火油,很快就烧成了一堆灰。

东营关。

李铮和戏志才仍然在等待。

匈奴人还没有完全放弃,还想着翻越城墙,他们的意志,虽然消弭了太多,但仍然存在。

还得再磨一磨。

第四天夜里,又是一夜的暴乱。

这天夜里的暴乱,规模极为庞大,到了次日清晨,都还未停歇。第五日上午,又是一次以人尸垒筑斜坡的行动。

这似乎成了匈奴人的惯性,他们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虽然明明知道不可为,但仍然固执的去做。

“明天吧。。。”

东营关,李铮与戏志才并立在城头,眺望着石城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整个石城,就像一个巨大的罐子,下面烧着不大不小的火,慢慢的炖煮着。也许可以说是残忍,是残酷,但战争就是这样。

匈奴人伤亡多少,李铮都不在意。虽然自己麾下的军队足够精锐,但若能不费一兵一卒,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不可能硬要与匈奴人真刀真枪的干。

匈奴人是人,但汉人更高贵。在李铮的眼中,死再多的匈奴人,也及不上一个汉人。

不过围困在石城中的匈奴人,早晚也是李铮手下的劳力,能少死一些,对李铮也有好处。

原本准备让他们多多煎熬一段时间,但李铮现在觉得,六天就差不多了。

今天晚上,一定还会暴乱一次。到明天白天,匈奴人本就因为缺少饮水、粮食,又拼杀一夜而导致的强烈虚弱,想来也反抗不了。

果然,第五天夜里,石城中又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暴乱。

城中的匈奴人,一个两个都红着眼,逮人就砍,遇人就杀。最终汇聚到一起,杀入了四大势力所在的区域。

震天的喊杀声一直持续到了第六日天明,竟然还未歇止!

直到李铮与戏志才到了石城外,仍然能听到城中传来的零星厮杀之声。

站在好似天堑一般的巨大城墙下,面对着那一扇巨大的隔绝了数十万生命生机的城门,李铮仿佛闻到了城中飘出来的腥臭味!那是带有着血腥、尸臭的味道。

三千重甲枪兵在李铮的指挥下,组成军阵,将城门外方圆十丈之内,团团围住。轻步弓手在重甲枪兵外围,擎着长弓,虎视城门。其余近两万兵马,都在近处,列阵以待。

李铮骑在青云背上,招了招手,旁侧有一个校尉上前抱拳行礼。

“看见那里没有?”李铮指着城门旁边的城墙,手指定在距离地面约莫两丈高的地方,道:“那里有一块活动的石块,将它挪开,里面有一根石柱,将石柱拔出来,就能打开城门!”

这是李铮精心设计的机关,看似玄妙,其实十分简单。

整个城门,其实是镶嵌在城墙中的十几块活动的巨型石板叠加而成,其开启原理,是左右推拉,而非是前后。在城墙中,有十几条空槽,这根石柱,横贯空槽,起到了一个门栓的作用。

将这根石柱拔出,就能一层层的将石门推入城墙内部,从而打开出口。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在地图上操作,还是很困难的。

而且因为这座城池的石质,是压缩了万倍以上的泥土形成的。石城的拔起,使得这座城池周遭的大片区域,海拔齐齐下降了许多。所以那根石柱十分沉重,要拔出来也不容易。

“石柱十分沉重,你带人去找些工具,搭建一个平台,然后找来绳子,套住石柱,三五十人一起使劲,应该能拉出来。”那石柱的前端,有一条很深的凹槽,就是用以套绳,以便于开启城门。

那校尉得了指示,不敢怠慢,立刻下去操办。

两刻之后,高达一丈多近两丈的平台搭建起来,五十个强壮的兵丁上了平台,以粗大的绳子套住石柱,然后一起使劲。

一声声号子响起,随着咔咔的声音,一根碗口粗细的石柱,被缓缓拉出了城墙。

第一百二十三章戏志才之谋

“开城门!”

待得长达十丈的石柱被完全拔出之后,李铮挥挥手,数十个兵丁上前,把着石门外壁上的诸多凸起,齐齐使劲,第一层石门,被缓缓推入了城墙。

整个城门的结构,由十五层这样的石门组成的。打开了第一层,还有十四层。这样的结构,李铮在使用地形转换图纸的时候,是经过严谨的考虑的。

厚达十丈的城门,若是浑然一体,加上这种石质的密度,其质量难以估量,根本就推不动。所以才将之分成十五份,以便于开、合城门。

第一层、第二层,一直到第七层,中间出现了一个较为空阔的地方。前七层和后八层之间,李铮特意留了一片区域,这片区域的两侧,有两扇门,推开这两扇门,就是阶梯,顺着这两道城墙内部的阶梯,就能登上城墙!

在使用图纸建造这座城池的时候,李铮早就考虑到了一切,所以才留下这样的后手。

种种后手,其实并不少。

比如开启城门的手段,城内也有,与城外如出一辙。只不过因为隐秘,又处于两丈之上的高度,所以匈奴人根本难以发现。

还有水源。这么大一个城池,如果将地面完全石质化,不留下水源,以后这座城池所需的水,就必须要从城外打,这太麻烦,会极大的限制城池的发展。

只不过李铮做了手段,将之掩藏罢了。

还有下水道等等设施,都十分齐备,但也跟隐秘。如果没有李铮的指点,任凭一个人,在这城中即便住了一年半载,也找不出一点破绽。

毕竟是通过图纸建造的城池,其中的一切,看起来都十分自然,通体如一。没有人工痕迹,如何能看得出破绽?

推开最后一层石门,城门终于完全开启。

入目处,尽皆是一片狼藉的血腥!

几十个推开城门的兵丁,都不由皱起了眉头,血腥味,尸臭味,一下子涌出鼻孔,让人难以承受!

捂着鼻子,他们退出了城门。

“众校尉何在?!”

李铮微眯着眼,屏住了呼吸。城门里传来的味道,实在太重,即便他经历多次杀戮,一时间也有些受不了。

“末将在!”

李铮麾下军队的军制,尤其是中基层,仍然沿袭大汉朝的规矩。一营兵马两千人,主将为校尉,副手为军司马。下辖四曲,主官为军候。曲下有屯,每屯五十人,设屯长。屯下有什,每什十人,设什长。什下有伍,五人一伍,设伍长。

校尉,乃是实权将官。乃至于军司马,俱都由追随李铮最久的一批老兵担任。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才能和武艺。

校尉之上,就是将军。李铮麾下,只有五个将军,便是张山、白狼、努罗、庞德以及喀木可。

喀木可率领的捕猎队功劳甚大,又兼有数千人,所以才挂了一个将军衔。

张山为奋武将军、白狼为奋威将军、努罗为奋烈将军、庞德为奋勇将军,取威武勇烈之名。至于喀木可,则为横山将军,取纵横山林之意。

“尔等十二营分作三批,轮换进入城中,将匈奴人分批次给我带出来。若有反抗者,尽皆斩杀,另外,我不要匈奴贵族,知道了吗?”李铮随意点出十二个校尉,吩咐道。

十二校尉闻言,明了李铮之意,抱拳大喝一声:“喏!”

“其余诸校尉各率部曲严阵以待,一旦俘虏满万,立刻将之押送回白水川。还有,城池须得细细打扫一番,以免人畜尸体腐烂,发生瘟疫。”又作了一番吩咐,李铮便不在此停留,与戏志才返回了东营关。

这城池中是个什么模样,不用看,只闻气味就知道。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有多少腐烂的尸体,其中环境,必然不堪入目。

反正大势已定,既如此,李铮也懒得在呆在这里受罪。

东营关,李铮卸了披挂,换了常服,与戏志才又登上了城头。

摆上两壶美酒,几钵小菜,两人相对而坐。

“志才先生,还记得前日里的赌约否?”李铮笑眯眯的看着戏志才。

戏志才面无表情,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无奈,道:“是臣下失算了。主公放心,愿赌服输,臣下会书信一封,邀约郭小弟前来。至于能否成功,臣下不敢保证。”

“无妨无妨。”李铮摆了摆手,笑道:“尽力就好。郭嘉能为我所用,那自然好,若是不能,也属天意。”

两人说着,便将话题转移到了眼下的局势。

“主公,右部匈奴既灭,北边的防线,就拉长了许多。”戏志才道:“不但要防备并州境内的左部匈奴,还有北方大草原上的西部鲜卑。”

李铮微微颔首,道:“志才先生有何建议?”

戏志才道:“以石城为中心,于东、东北、北,三面各屯兵一部,以为防线。不过臣下有个建议,还请主公定夺。”

“哦?请先生直言。”李铮面露兴趣。

“或可趁大胜右部匈奴之机,对西部鲜卑和左部匈奴发起一次进攻。”戏志才斟酌道:“此战我军未损一兵一卒,又俘虏诸多,可以说力量反而增强了不少。但西部鲜卑和左部匈奴却不知道,兴许还等着我们两败俱伤之时,伺机咬上一口。不如下先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以为震慑!”

李铮闻言,不由沉思起来。

戏志才这个想法,李铮觉得很是有些意外。但细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李铮与右部匈奴之战,涉及到几十万兵马的调动,这样大的动静,西部鲜卑和左部匈奴不可能不知道。

他们没有动弹,想必正如戏志才所言,想做那黄雀呢。

毕竟,这么大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游牧民族怎会不觊觎?

只不过在观察形势,等待时机罢了。

而如果采取戏志才刚才的建议,趁着战事的迅速完结,在西部鲜卑和左部匈奴尚未摸清情况的前提下,不但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还能表明自身仍然强大,以之震慑,使其短时间内,不敢再动心思!

当然,也有可能引起鲜卑和左部匈奴的愤怒,而导致他们出兵也说不定。

李铮将顾虑说出来,戏志才眼神里透露出一丝笑意,道:“震慑不够彻底,自然会造成反弹。但若够彻底呢?”

“此话怎样?!”李铮眼睛一亮,直勾勾的看着戏志才。

戏志才好整以暇,不紧不慢道:“若是能击破美稷匈奴单于庭、鲜卑大人帅帐,呵呵。。。”

李铮闻言,不由面露恍然,心头不由一跳。

戏志才察言观色,知道李铮心动,接着便道:“若取此策,当用神速。不图财富俘虏,不做停留,只长驱直入,一击而返。”

“好!”

李铮神色一定,拊掌道:“就这么办!”

接下来,两人就此计,进行了一番商讨。

匈奴王庭就在并州西河郡北部,从白水川出发,往北不过五百里就是朔方郡,横穿朔方郡向东不过三百里,就是西河美稷!若以战骑为锋,一日之内就能抵达!

而西部鲜卑,李铮和戏志才却不甚了解。不知道这西部鲜卑有哪些大势力,又是哪个大势力与李铮最近。所以暂时不好定论,只待俘虏了石城中的匈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