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战骑狂潮-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者,在李铮看来,荀氏与其他的世家大族,又有所不同。荀氏以诗书传家,从内到外的书香门第,虽然在政治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相较于他们在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上的影响,又小了许多。
不像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完全是立足于官场的政治家族。
所以对于权利的渴望,荀氏是不及袁氏和杨氏的。
他们更多的精力,是耗费在了研究文化传承上面。比如荀氏八龙,除了极少数的两三个人做过官,为家族保持政治影响,余者尽皆隐居研究学问。
而荀攸、荀彧出世,各投主公,除了要展示才能,不愿埋没,真正的意图,恐怕是为了在乱世之中保证家族的延续吧。
再者,李铮心里一笑,荀氏真要有那种想法,如同河内司马氏后来的作为的话,李铮不介意扬起屠刀!
想到这里,李铮心里已经有了决断,笑道:“以公达的面貌可以推知,荀氏女自然是容貌端庄;荀氏诗书传家,后人贤良淑德,也是正理。。。这婚事,我应下了。”
荀攸闻言,脸上不由露出的会心的笑。
主臣二人对视一眼,齐齐笑出声来。
“如此一来,公达,你便是我晚辈,哈哈哈。。。”想到荀攸比荀英小一辈,李铮就不由哈哈大笑。
荀攸笑声一滞,面露无奈。
“主公既然应下这门婚事,属下这便修书一封,传往颍川,再择良辰吉日,成就好事。”荀攸笑道。
“这是应当的。”李铮笑了笑,继续道:“公达可持我名义,邀请荀氏长辈前来灵州,商量细节,主持婚礼。”
荀攸深以为然,颔首称是。
眼下婚事有了归宿,李铮心里也平静了下来,转言便说到另一件事上。
荀攸道:“乃是益州严氏遣人前来拜访!”
“益州严氏?”李铮疑惑。益州是什么地方,李铮清楚,天府之国嘛。但严氏又是何方势力,还需的荀攸建议自己亲自接见?
见李铮心有疑惑,荀攸解释道:“主公,益州严氏,乃是天下大商,传承数百年,可与徐州糜氏、冀州甄氏相提并论。几乎主宰大汉西南数州十数个郡的盐铁粮食生意。财力雄厚,势力不小。而且益州官场,多有严氏之人,政治资源也非同一般。”
听了荀攸的解释,李铮心里释然。
有雄厚的财力,又有政治资本,的确有让李铮亲自接见的资格。
“那么,益州严氏来访,有何目的?”李铮又问。
“生意上的事。”荀攸道:“想必是因为主公治下的特殊商品,流入其他郡县,被严氏所知,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这才遣人来访。”
李铮微微颔首,只有这个解释,最是合理。
“主公可趁此机会,与严氏达成联盟,也许对主公以后进军益州,有不小的助力。”荀攸目光深远,这时候,已经在为以后入蜀做准备了。
李铮很满意荀攸的态度,笑道:“公达深谋远虑。。。不过我觉得,这次由公达自行处理即可,我却没有必要亲自接见。”
在李铮看来,除非严氏派来主要人物,否则没有资格让自己接待。这是一种态度,所谓王对王,兵对兵,如果因为严氏势大,就做出一副小人模样去巴结,这完全是自降身份,哪里还有一丝问鼎天下的气度?
荀攸顺着李铮的意思,略略一想,就明白了过来,拱手道:“臣下考虑不周,主公恕罪。”
“无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也是为我考虑。”李铮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笑道:“可与严氏初步达成商业上的协议,每个季度可以出售给他们一些宰杀掉的红玉鸟和棘皮猪,当然,其中尺度,公达你自己把握。协议达成之后,就交给周林去操办吧。”
“喏!”
送走了荀攸,李铮将刚才的事,又通篇考虑了一番,觉得没什么差错,这才放下心来。
刚刚吃完午饭,贾诩又来了。
却原来,张山回来了。
在武威战事结束之后,张山与努罗讨论了一番,觉得武威不能无人坐镇,于是便商量好,两人相互接替。张山先回来,处理完一些事之后,再换努罗回来。
这是老成持重的考虑,李铮自然没有意见。
夜里,李铮将张山请到府上,好好的吃喝了一顿。
张山虽然才能一般,但在李铮麾下,却有着其他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势。他是最早跟随李铮的人。
李铮对张山,虽然表面上与对待其他人差不多,但总归还是要亲切许多。尤其是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两人虽有主臣之别,但也有类似朋友的友情。
当夜,张山大醉。
次日,李铮又将张山带到技能大厅,学习了心灵传递。
心灵传递这个技能的缺陷,或者说对于下属的监控性,至今只有李铮和贾诩二人知道。贾诩当然不会乱说,李铮也不会愚蠢的将之宣扬出去。
李铮也没有告诉张山,免得他乱想。
学习了技能,张山试验了一番,不由啧啧称奇。
张山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游侠儿,而是李铮麾下的大将。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他立刻也想到了这蓝翔鸟的妙处所在。
在草场休息了两天,接下来,张山应李铮所命,便要前往白水川,主持白水川的军务要事。
之前因为战事所需,张山、努罗和白狼都被调到的南线,与韩遂争持。白水川的军务,就交给周肥与王老虎共同掌理。
现下既然南线暂时无事,李铮便决定让张山重新回白水川。
“你此去白水川,主要任务,是配合王老虎等人,抓紧时间练兵!其次,对于匈奴人,可以适当的作为练兵的对象,尺度要把握好。”李铮嘱咐道:“另外,到了白水川之后,将庞德换回来,我会让庞德先去武威,换回努罗,待努罗学习了技能,再返回武威做镇守主将。”
随着征兵令的下达,往后一段时间里,陆陆续续会有三万多新兵会被调往白水川接受新兵训练,这是极其重要的事。
庞德当初随李铮到了草场,李铮带着他参观了一下草场中的特殊建筑,展示了底蕴和神奇,自然是尽收其心,便立刻让庞德带着三千降卒,去了白水川。
此番将庞德调回,李铮的意思,是任命其为努罗副将,辅助镇守武威。一者庞德出身凉州南部,对那一片地理人情最是了解。二者李铮已经决定,很快就将要对韩遂用兵,庞德这样的良将,自然要用到刀刃上。
庞德只是新将,而且还是降将,否则李铮绝对不吝惜让其主掌一方大军!
当然,以后有的是机会。只要立了功,怎么办都行。
第八十九章苛刻条件
大规模的征兵,和麾下将领的来回调换,使得李铮治下的气氛稍显紧张。不明所以的人,都以为很快又要打仗了。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李铮的毫无动作,使得这种气氛逐渐消解。
毕竟李铮治下的氛围十分秩序祥和,人们安居乐业,又有官方的舆论导向和宣传,人们对于战争,并不排斥。
大部分人都对当兵抱有着浓厚的兴趣,非但是因为当兵会享受到一系列福利和荣誉,惠及家人。人们更是觉得,作为让他们万分满意的统治者李铮,去解救其他地方水深火热的同胞,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作为李铮治下的一员,有资格也有信心,愿意为之流血出力。
随着征兵如火如荼的进行,陆陆续续各项士兵福利,也都一一公布。士兵的家庭,将享受半成税收的减免。对于伤残士兵,官方保证其后半生的生活和工作,并视情况免除部分税收。对于阵亡的士兵,官方赐予其家庭烈士门庭的称号,减免其家庭一成各项税收,持续十年。
这些福利的出台,还伴随着荣誉——李铮发布告示,会在将来垒筑一座英雄坛,将阵亡的士卒,供奉其中,并刻其姓名,让天下人敬仰祭拜,使其事迹万世流传。这座英雄坛,不仅仅是阵亡士兵的专属,任何李铮治下的英雄事迹,都将被刻录其中,供后人瞻仰!
这种种的福利和荣誉,使得李铮治下的百姓,对于成为士兵,持着十分积极的态度。所以,在征兵令和这些条款下达不久,还不到三月中旬,三万四千人的征兵名额就已经满了。
当然,为了平衡文武待遇,对于治下的文士,也有系列福利。不过眼下还没到公布的时候,所以就暂且按捺。
在北地、安定、武威诸郡县飞速发展的时候,也引起了周边势力的强烈关注。对韩遂的战争,虽然有朝廷大军的牵扯,但李铮全据上风的卓越表现,也让他的名声,逐渐散播开来。
或许在远离凉州的中原,大多数人对李铮的认知,定位为大汉军方新星,有欢欣鼓舞者,但大多数只当做谈资。但李铮周边的几个势力,却愈发的忌惮。
南部的韩遂,东边三辅的董卓,还有北边的匈奴人。
因为商业方面的需要,对于进出李铮治下的商人、商队,李铮持着开放的态度。所以领地中很多摆在明面上的事,都轻易的传播了出去,为人所知。
比如大规模征兵,比如招募流民。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动了这三方的神经。尤其是韩遂,他对李铮的认识,最为深刻。所以在的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布防。
对此,李铮并不在意。
只要拳头绝对的大,面对任何人,自然就有足够的信心。当然,若是有其他不怀好意的势力的探子,进入李铮治下,也不会放过——随着贾诩就任情报主官,又有着民众百姓的支持,李铮治下的数个郡县,可谓滴水不漏!
。。。
对于李铮而言,每个月十分重要的神秘商店刷新,从去年起,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什么好东西出现,唯一有用的,是一套盔甲。
这是一套通体亮金色,十分耀眼醒目,大气凛然的全身鱼鳞甲。虽然好像骚包了一些,在战场上容易吸引火力,但作为一方首脑,一军之主,一直穿着与战骑兵相同的制式盔甲,自然不太合适。
主将不能因为害怕危险,就藏到地底下,老鼠一般。醒目的盔甲,可以随时告诉战场上的士兵,他们的主将还在,具有稳定军心的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
三月中,灵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安定卢水胡与临松卢水胡的诸部首脑。应李铮的邀请,两支卢水胡诸部首脑,来到灵州,其一,是结算雇佣金。其二,是商议养殖业相关事宜。
结算雇佣金很是简单,很早之前,就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直接就可以拨付给他们。
至于新品种养殖业,这是李铮的一个底牌。
不论是安定卢水胡,还是河西临松卢水胡,现在都已经处于李铮的治下。对于李铮而言,这两支力量,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谓的自治,李铮绝对不允许!
以棘皮猪为诱饵,将他们引诱到灵州,只是开端而已。
李铮要的,是他们服从李铮的任何命令!
在将余下的雇佣粮食结算完毕之后,李铮将卢水胡诸部首脑,尽皆请到了将军府正厅。
早先的护羌校尉府,已经改建,成为了现在的镇西将军府。其格局,自然大气了许多。
整个大厅十分宽阔,至少能容下三百人。
三十余卢水胡诸部首脑脱鞋进入大厅之后,只觉得里面空荡荡的。自觉的按照各自的实力地位,三十余人分列左右,跪坐了下来。
不片刻,李铮从后堂走出来。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袍服,腰悬赤霄宝剑。头顶发髻别以玉簪,面孔英挺,有威严,身姿挺拔,气度凛然。
两年多的时间,李铮的改变,十分巨大。
返老还童之后的面孔,早先还剩下的一丝丝稚嫩,完全消失。脸孔刀削斧劈,目光锋锐凌厉。所谓居移气,养移体,随着麾下势力越来越庞大,掌控的地盘越来越多,经历的场面也越来越大,自然就养就了一番威势和气度。
面对李铮目光的逼视,所有的卢水胡首脑,都不由微微地下了头颅。
在先天上,他们就自觉低了一等,李铮乃汉庭高官,镇西将军,他们,只是边荒异族,胡虏蛮夷。
而且这镇西将军府大气磅礴的大厅营造出来的气氛,也加重了这种感官。
“拜见李将军!”
不知何人带头,诸豪帅齐齐起身,对李铮深深一拜。
满意的点了点头,摆手让诸豪帅都坐下,李铮端起案桌上的铜爵,举杯道:“本将军为东道主,今次将诸位召集到灵州商议要事,自然不能怠慢诸位,来,胜饮!”
诸卢水胡豪帅首脑连忙举起铜爵,与李铮遥遥一碰,仰脖子一口将铜爵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好酒!”
有豪帅忍不住赞了一声。
这自然是好酒,以参麦酿造的美酒,如果都不好,那么这世上其他的酒水,只能算是马尿。
随着农业大丰收,粮食满仓,酿酒行业,自然也就蓬勃发展起来。第一个将参麦酒酿出来的,不是李铮,而是灵州的豪强大户。
现今,这种美酒,已经成为灵州商品的另一个标志,使得外来的商人趋之若鹜。
李铮呵呵一笑,道:“本将军治下,好东西多的是。”
说着,放下酒爵,又道:“如果能够达到本将军的要求,本将军不介意给某些人更多的好处!”
堂下诸豪帅闻言,都不由眼睛一亮。
吃了口菘菜,李铮又道:“诸位的部族,现今已经在本将军的治下。。。”说着,李铮话音一转,道:“本将军是个直性子,不喜拐弯抹角,这话就直说了。”
“诸位想必都想从我灵州引进棘皮猪蓄养,对是不对?”
诸豪帅齐齐顿首。
这还用说嘛,他们来这里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棘皮猪。不过在到了灵州之后,见到的好东西,却是太多,现在心里更加的痒痒了。
“非但是棘皮猪,红玉鸟甚至参麦还有这美酒,我都可以向你们开放。”李铮的话,让诸豪帅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不过本将军自然有条件!”
“请李将军明言!”右首的豪帅起身抱拳道:“只要将军答应向我等开放上述一干物事,我等莫敢不从!”
“好!”
李铮笑了。虽然并不在意那句‘莫敢不从’,但也能体现出这些卢水胡豪帅的心思。
“三个条件!”李铮伸出手指,目光如电,扫视堂下,道:“第一,即日起,尔等族人,再不复卢水胡,而是本将军治下归化籍汉人!”
此言一出,堂下立时轰然,诸部豪帅尽皆交头接耳,不满之色溢于言表。
“李将军这是何意?”右首的那位豪帅皱眉道:“我等卢水胡传承千百年,怎能因为将军一句话,说抹除就抹除?将军这是在侮辱我们吗?!”
李铮摆了摆手,面色不变,继续道:“先听完说完所有的条件。”
堂下立刻又安静了下来。
“其二,解除一切部族武装!”
听完这句,堂下更是炸开了锅。解除武装,这等于是在要他们的性命。所有人看向李铮的目光,都变了。
“其三,”李铮毫不理会,继续道:“学习我大汉文化,穿汉服,说汉语,信仰太一尊神!”
这三个条件,只要能贯彻实行下去,就等于断了卢水胡的根。此后再无卢水胡,只有汉人!
第九十章翻脸不认人
哐当!
一声巨响,右首的卢水胡豪帅掀翻案桌,勃然起身,怒道:“竖子,你这是要逼迫我们与你作对吗?!”
诸豪帅尽皆效仿,掀翻案桌,起身齐齐怒目而视。
“哈哈哈哈。。。”李铮长笑一声,按剑而起,喝道:“在本将军这里,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话音一落,便有一队精兵从门外而入,各执着兵刃弓弩,迅速将卢水胡诸首脑包围了起来!
“你!”
诸卢水胡豪帅不由大惊失色。
刚才怒从心头起,竟然忘了,这里是李铮的地盘!
右首的豪帅一脸铁青,强自按捺心中惊怒,对李铮道:“这就是李将军的待客之道?!”
李铮嘴角一翘,面色冷然:“尔等部族尽处于本将军治下,那就得乖乖听本将军安排,否则。。。哼!”
“李将军,别忘了我等部族,还有大军十万!”
“若是伤了我等,部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李将军,这大好的灵州,可别毁于李将军一念之间!”
“威胁我?!”
李铮不屑道:“尔等卢水胡有多少兵马,我自然清楚。不过那又如何?你们死了,卢水胡就是一盘散沙,还不是任我拿捏?!”
说着,李铮按着剑柄,壮硕的身躯微微前倾,盯着一干卢水胡豪帅,一字一顿道:“若是识得本将军利剑,就乖乖听本将军安排。。。现在还为时不晚,臣服于我,让尔等做归化籍汉人,否则,卢水胡一干人等,不分老幼尽皆打为奴籍!”
“你!”
惧怕、忧虑、仇恨,充斥着诸豪帅的心间,个个眼角崩裂,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李铮生吞活剥。
“哼,看来诸位还需要好生考虑。。。将他们押下去,好生看管起来。如有反抗者,一概杀无赦!”李铮冷笑一声,转身入了后堂,只留下一干豪帅满脸颓然。
后堂,荀攸和贾诩默然端坐,见李铮进来,连忙起身作揖。
李铮摆了摆手,道:“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文和先生去办。。。不论用任何办法,一定要从这些豪帅手中拿到信物或者亲笔书信。时间紧迫,必须要尽快解决卢水胡这个不安定因素!”
“臣下领命!”
贾诩得了命令,转身便走了出去。
待贾诩走了,荀攸面露忧色,道:“主公,这样做恐怕。。。不太妥当。这凉州蛮夷众多,此番作为一旦传扬出去,会对主公一统凉州的计划,造成很大的麻烦。”
李铮坐下之后,微微颔首,道:“这是必然的。不过,我仍然坚持这么做。公达,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思——这世上,除了汉人,我容不下任何一个胡人!但我又不能将之赶尽杀绝,眼下的办法,却是最佳选择。”
荀攸沉默片刻,道:“或许可以用怀柔的手段,慢慢解决。”
李铮摇头否定:“决不能如此——这事儿拖不得,一者要为以后做榜样,二者事情一拖,等到以后越来越多的胡人被我统治,就会呈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才真正难以解决。”
“快刀斩乱麻,才是王道!”
李铮目光坚定。
荀攸见此,微微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公达何必忧虑?”李铮面色舒缓下来,笑道:“越往后,我实力就越强,也不怕那些胡人警惕防备。任凭他们连成一体,也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
三月下旬,李铮的势力,就如同上了发条一样,迅速运转起来。
在贾诩的威逼利诱之下,终于说降了其中数人,又从其余卢水胡豪帅手中,得到了各部族的信物,或者诸豪帅的亲笔书信。
然后以投降的几人为突破口,携信物、书信,以诸豪帅的名义,将卢水胡各部兵马,分批次调到灵州,然后突然发难,解其兵甲,将其尽数俘虏!
虽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也不容易。幸而有荀攸、贾诩两大智者携手操作,又具备相当的条件。毕竟,才不久,李铮才刚刚征召过卢水义从,并且出手豪爽,名声传扬了开去。二者有臣服者从旁协助,虽然有些波折,但凭着贾诩和荀攸二人的指挥和手段,很快得以解决。
半月之后,安定卢水胡、河西临松卢水胡,三十余个部落,共计五万余人的武装力量,尽数被李铮解除。
然后,从这五万余卢水胡军队之中,挑选出强壮者一万余人,遣往白水川,交给王老虎等人操练。
余者三万余人,被分为数十批,发配到李铮治下各地修筑各项基础设施。
随之将两地卢水胡老弱妇孺十余万,尽皆打散迁往各地,命其组建村落,与汉人杂居。
这其中,自然有区别对待。
那几个被说降的豪帅所属的部族,被归于归化籍,享受一定的福利。而其余死硬分子所属部民,尽皆被打为奴籍。
所属归化籍者,从军、服劳役,尚且有些许薪水,不会太过苛责。但奴籍者,从军、服劳役期间,除了拥有生存的权利,将没有半点福利和薪俸。
其实可以说,他们还不算真正的归化籍和奴籍。只能是准归化籍、准奴籍。五年兵役、劳役结束,才能算是真正属于李铮治下的子民,才有资格享受真正的社会福利。
这是惩戒,作为一个标杆,为后来者所鉴。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流血事件,不在少数。不过李铮并不在意,让他们成为汉人,成为治下的子民,是对他们好,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当然,这也使得近段时间以来,李铮治下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一直到四月初,半个月过去了,才渐渐回复平静。
虽然说对于原卢水胡的人处罚十分严重,很多人都觉得,会死在这一过程中。但到后来,他们才发现,虽然服劳役、兵役,但并没有虐待。除了没有各种福利和薪水,却能吃得饱穿得暖。
于是渐渐反抗就越来越少。
说实话,他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每天累得不行,但却能吃饱喝足,比之曾在那些豪帅麾下,大多数人其实过得还更好。
随着归化籍、奴籍汉人的逐渐安稳,一系列措施也跟着实施了下去——穿汉人的服饰,说汉人的语言,信仰汉人的神,等等等等。
李铮的口号,是没有胡人!
。。。
神秘商队在四月又刷出一套盔甲,五月则刷出了一件令李铮万分垂涎的商品——空间背包。可惜垂涎归垂涎,那高高在上的天价,让李铮不得不望而兴叹。
虽然远不及当初那个战骑家园,价格以百亿、万亿计,这空间背包,也仍然值一百万功勋。
李铮经过数次战争,所积累的功勋,才不到四万,距离买下这个空间背包,还差得远呢。
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就到了端午。
前两年李铮根本就没心思过节,现在势力稳定了,物质丰富,自然就到了考虑这方面的时候。
李铮甚至专门下令,要让治下所有的百姓休假三日。这三日中,所有一切相关建设都要停止,所有人一起过这个节日。
当然,还包括归化籍和奴籍。
他们现在都是汉人了,自然必须要过汉人该过的节日。当然,这并不强迫。在这方面,李铮觉得,越是强迫,越是起到反效果。反正归化籍和奴籍也要休假三日,没事可干,自然会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以后潜移默化,就能完成信仰的转变。
端午乃是恶日,人们或是喝菖蒲酒,以桃木铸五色印,挂在门上,以祛恶气,或是佩戴五色缯、臂系五彩丝,以避刀兵鬼怪,或是互赠丝织手镯‘条达’,作为节日礼品。
当然,以丝织品过节的只是少数。李铮治下的民生,才刚刚恢复不久,虽然满足了温饱,但其他方面,却还没做到尽善尽美。至少,桑蚕行业,还未曾崛起。所以能拿得出五彩蚕丝的,多数为豪强大户。
端午这天,李铮将麾下的主要人物,县令级数以上的官员,尽数召集了起来,一起过端午节。
荀攸告知李铮,在端午这天,本就有一个官方礼仪。天子会下诏诸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以食之。
这其中代表了一种政治意味。枭,就是猫头鹰。猫头鹰食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个恶日吃恶鸟,其中却是告诫大臣官员,心中不要有恶念,不要有恶行。
虽然凉州远离朝廷掌控,但一者李铮觉得,这个礼仪自有他的功效所在,再则,李铮也想看看,自己治下的官员,到底是何种人物,与他们见见面,熟悉一番。
这天,包括武威、安定以及灵州周边十个县的县令、县尉,陆陆续续都到了灵州将军府。
十个县的县令,俱都互相熟识,同出李伯然老先生门下。见面之后,自然少不了叙旧一番。
而十个县尉,也同样互相熟识。因为他们同出于李铮军中,乃是军中因为一些原因,或是受伤,或是年龄过了四十五,又不想继续再呆在军中的一些中基层军官。
他们见面之后,自然也少不得一些唠嗑。
大厅之中,气氛十分热烈,但又泾渭分明。县令和县尉各在一边,虽然也有相互打招呼,但也就点点头,作个揖而已。
不片刻,灵州令李伯然和灵州县尉也到了,其余十个县令立马起身作揖,问候李伯然,李伯然满脸红光,呵呵笑着一番勉励。
灵州县尉也混到一边的县尉群中,豪迈大笑着,与往昔的战友打成一片。
第九十一章颍川来人
李铮身着常服,一身悠闲,最后与荀攸、贾诩、赵五和周肥四人缓步走进了大厅。
“拜见主公!”
见李铮进来,厅中一干文武,尽皆躬身作揖,看着李铮的目光,或是狂热,或是敬仰,或是感激,或是激动。
李铮笑呵呵的摆摆手,道:“诸君不必多礼!”
说着,李铮上了正厅主位,端坐榻上。荀攸、贾诩和赵五、周肥四人,各自寻了位置坐好。荀攸位于右首,次位乃是赵五,下面才是李伯然,贾诩则坐于左首,周肥在贾诩之下。
“今逢恶日,按照朝廷惯例,则有天子赐予枭羹。不过我们这里孤悬边塞,远离洛阳,天子恐无暇顾及。。。”
开头,自然是一些场面话。李铮毕竟还挂着镇西将军的名号,是朝廷的镇边大将,虽然所作所为早已超出职权范围。但对于一干下属而言,远在千里之外洛阳的天子,他们可不认识。
他们的一切,都是李铮给的。
没有李铮,在座诸君,绝大多数要么碌碌无为,要么干脆死于战乱饥饿,哪里有现在的风光?!
所以对李铮,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拜服。
这场宴会并非肃穆庄重,过节而已,所以显得十分轻松自然。场面话过后,厅中就逐渐热闹了起来。
比如那一干县尉,都曾随同李铮上过战场,饭饱酒酣之时,还与李铮开开玩笑。也有县令,向李铮叙说一些平时遇到的困难,或是寻求李铮一些做法的深层次意义,等等等等。
宴会中,以前李铮只是知道而不认识的,现在都已经心里有数,谁的才能高,谁的办事能力强,谁稳重,谁灵活,李铮都一一记在心中。
通过这次宴会,加强了主臣一干人等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就是其中的意义所在。
不过让李铮和一干县尉稍稍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军中的数位将领,则没有这个机会参加此次宴会。不论是张山、白狼,还是努罗、庞德,他们都必须要镇守一方,脱不开身。
而周林最是繁忙,商业方面的事,尤其是现在正在加大力度开拓市场,他就免不了要四处跑,根本没时间回灵州参加宴会。
端午之后,又过了一个月。
六月神秘商店刷新的全都是一些没用的商品,暂且不表。到了六月中旬,几辆豪华的马车在一队骑兵的护送下,穿过北地郡中部的荒原,进入了富平县的边境。
“阿福,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为首的那辆马车中,传出一个沧桑的声音。
“老爷,”驾驭马车的老仆回道:“应该快到富平境内了。”
“哦,到富平啦?”老者淡淡的道:“先停下歇息歇息吧。”
从过了长安,进入左冯翊起,人烟就稀少起来,尤其是北地郡中部,完全就是一片荒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