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官(轻风)-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这做法也太幼稚了,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不过幼稚归幼稚,只要有效就是好办法,再幼稚的做法也能忽悠若干群体。

可是更重要的是,自己这次凭什么一定要答应他?给个理由先?为什么要在完全没有好处的情况下,得罪省城士子去帮方应物长脸?

这方应物虽然心眼多,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明白事的那种,情商并不差。怎么今天表现的像个中二少年?

若是以前,方应物即便有这种幼稚的请求,那也必然是提出相应的条件进行交换,但今天却摆出一副“让你吃亏是看得起你”的样子。

她从来没发现方应物是如此浅薄的人,难道是中举之后得意忘形,于是暴露了真实面目么?

正在花魁娘子左思右想时,方应物一锤定音,大手一挥道:“既然你默认,那就这么说定了!到了后日我亲自来请你,事后必有厚报!”

袁花魁继续无语小方老爷这是商请来了还是下命令来了?

ps:写了一半忽然想起个更好的段子,于是大修

第二百五十五章莫欺少年穷!

九月秋高气爽,这几天又正逢晴日,是难得的出游佳时。◎文學館举人而言,又赶上乡榜提名,若不举行几场集会就简直对不起这良辰美景。今日就有这么两场集会,一场是严州府士子的,一场是省城本地士子的。

在乡试后,杭州城里已经办了无数场宴饮集会,堪称严重审美疲劳。但今天这两场却还能引人注目,因为一边的核心人物是无冕之王方应物,而另一边的核心人物是有冕之王解元公。

更何况两人中间还夹杂着杭州城花魁袁娘子,更是足以让所有八卦众擦亮眼睛、提起耳朵的关注。或者说花魁娘子只是个小彩头,但也是个很有趣的彩头。

两场集会不但很凑巧的都选在今日,而且还很凑巧的都选在西湖上举行,更凑巧的是两边集合地点都在钱塘门外码头上,最凑巧的是两边竟然连集合时间都一样。这么多凑巧扎了堆,那就不是凑巧了,实在是意味深长。

项成贤站在方应物身边,忍不住吐槽道:“我们这边忒寒碜了,你是怎么想的?”

此时码头两边各有一支人马,省城本地士子那边只见得管弦笙歌齐备,童仆如云,美人点缀,各种家什堆积如山,岸边几艘画舫也都是雕栏画栋极尽奢华;而严州府这边的光景就寒酸得多,大有空手而来空手而归的模样。

隐隐约约听到对面传来嘲笑和议论声,项成贤极其不服气,又对方应物抱怨道:“怎的不叫与你相熟的王大户来帮办?他不缺这几个银子罢,这下可将我浙西的脸面丢完了。”

旁边有位举人笑道:“项同年着相了,身外之物不必看得太重,豪奢从来不是美德。正所谓安贫乐道也。再说,我们这边不是还有花魁娘子压阵么?那可是方同年的老交情了。”

方应物神情如常,低头对项成贤耳语几句,项成贤听了后面露惊讶之色,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不多时,却见一顶彩轿从城门口出来,有人轻呼道:“袁娘子来了!”

众人又眼见这打扮齐整的花魁娘子下了轿子,转向方应物走来,叫同在这边的严州府士子喜笑颜开、与有荣焉。仿佛占了上风。

其实花魁娘子在这些新科举人心目中不见得是必需品,但却是一个象征,关系到脸面问题,不由他们不兴奋。

凤萧姑娘到了方应物身前,福了一福。低声道:“方公子恕罪,妾身今日不能侍候左右了”

周围众人齐齐吃了一惊,花魁娘子这是什么意思?他们一直以为袁花魁与方应物有旧情,今天肯定捧这边的场。

方应物眉头微皱,抬手指着省城士子人群,沉声道:“你的意思,是打算去那边?”

袁花魁解释道:“妾身也是本地人氏。他们盛情相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委实拒绝不得”

“不必解释了!”方应物打断了袁凤萧的话,“道路都是自己选的,每个人都会有充分的理由。听不听无关紧要,所以你没有必要解释什么,但愿你将来不会后悔。”

众人目送袁花魁在侍女陪同下,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对面。与省城士子们汇合。登时从那边爆出一阵得意洋洋的欢呼声,听在这边人的耳朵里。十分刺耳。

项成贤突然冲了过去,站在几步外的地方,对着袁花魁高声道:“在下有句老话要送给袁娘子!有道是莫欺少年穷,袁娘子谨记好!”

方应物叹口气,对着周围拱了拱手,萧然道:“今日在下游兴全无,请诸君恕罪,失陪了。”

随后转身向城中迈步离开,口中胡乱高声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抛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花魁娘子倒向李解元,顿时八卦就传开了,惹得士林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很吃惊,本来在此之前都比较看好方应物。

毕竟李解元是后来者,是主动出击要横刀夺爱的一方。防守应该比进攻轻松,以方应物的能耐,守住应当不成问题,最差的结果也是打成拉锯战而已。

但众闲人却没想到,方应物居然输的如此干脆利落,如此不拖泥带水。

若比喻成两军交战,方应物只能用全军覆没式的惨败来形容。别说面子里子,输的内裤都没了,纵然念出几句很有意境的词句,那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名人就是名人,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能惹得舆论沸然。在议论中,众人忍不住将李解元和方应物两个风云人物全方位的比较起来——

比才华,李旻号称博览群书博闻强记,是有才之人,但方应物诗词风流、佳作频出,何况能得到朝廷嘉许,才气自然也是不凡,故而这项勉强算是平手。

比功名,一个是今科乡试解元,一个是第三,虽然名次有差别,但总的来说还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本质差距。

比业绩,那就是方应物遥遥领先了。李解元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个纯粹的读书人,还处在修身齐家阶段,谈不上业绩。而方第三已经在庙堂显名记功,业绩是被朝廷承认的。

比年纪相貌,还是方应物占优。李解元长相只能算中人之姿,何况年纪都已经三十七八了,而方应物正值青春年少又是丰神俊朗。李解元比都没法比,再违心的人也无法在这项上面违心。

比关系,乡试之前方应物就和花魁娘子频频闹绯闻,堪称是无风不起浪。而李解元虽是本地人,但并未听说过与袁花魁有过什么密切往来,比拼与花魁娘子之间的亲密度,还是比方应物差了一筹。

五项最重要的硬指标里面,两项勉强平手,三项是方应物大幅度领先,李解元没有一项能占优。综合起来看,可以说方应物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超出李解元。

那么八卦众的疑问就在于,为什么花魁娘子放着综合素质高出一大截、关系更相熟、还是年轻美男子的方应物不理睬,反而去选择李解元?

更别说花魁娘子在乡试之前与方应物还有过暧昧绯闻,怎么会短短时间内就变了性情?难道她真打算从良与李解元结亲了?

随即有人议论起方应物好友对着袁娘子大喊“莫欺少年穷”的事,登时让不少人感到茅塞顿开——虽然上面五项比较里,李解元虽然面对方应物没有占优势的地方,但是并不意味着李解元全然没有优点啊!

省城人皆知李解元出身大户,家中十分富足,何况又是居住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城,生活优渥不必多言。不然李解元为何能安安心心的读书读到三十七八也不发愁谋生?不是富人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花销的。

而且李解元中举后必然会接纳大量投献田地,那可都是杭州府一带肥沃的好田地,所以他进一步发家指日可待。

至于方应物则是来自于偏远小县的穷困山村,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出身,父亲虽然贵为翰林但那也是需要熬年头的“清”官,没有实惠油水也谈不上发财。

就算方家父子接连中举,在老家那种穷山村能收纳多少土地?能有个百八十亩薄田就不错了,折算下来一年到头只怕也赚不到一二十两银子。

所以在钱财方面比较起来,一个李解元足以秒杀几十个方应物

议论到这里,众人纷纷恍然大悟,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难怪花魁娘子这次抛弃了老情人方应物,而去选择了李解元!

难怪方应物的好友要万般不忿的高喊一句“莫欺少年穷”!这个穷字是真是字如其面,穷就穷在这里了!

世间富人毕竟是少数,一时间很有不少人出于义愤,为了方应物拍案骂道:“所谓杭州城花魁,不过如此!”

花魁主要还是靠读书人吹捧和评选出来的,没有文人士子的抬举,就不会有什么花魁之类的名号。

所以花魁身上必然也寄托了读书人的理想和审美,或许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花魁,但有些价值观却是共同的。

君不见,才子佳人词话小说中,闺阁佳人或者青楼美人看中穷书生这种剧情简直数不胜数,说是千篇一律也不为过,反映的就是当今文人的心理。

从另一个角度,花魁已经与普通青楼女子不同了,代表的是一种情趣和风雅,象征着客人们的高雅品位。如果花魁娘子本身俗不可耐、铜臭冲天,那她与普通娼妇有何区别?别人与花魁交往的意义何在?

现在杭州城这个花魁娘子公然断了有才华的但贫穷的旧爱,转向除了有钱别无优势的新欢,这就是嫌贫爱富!

偷偷摸摸做也就罢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袁花魁这是完全不加遮掩的逐利行为,这是连遮羞布都不要了,这是对文人主旋律的公然蔑视!这不是扫了方应物的面子,这是扫了捧出花魁的读书人的面子!

袁花魁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更不知道城中舆论变了天。在她心里这只是经过利害比较后,做出的一次最优选择而已。

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无非让方应物略失颜面,以后可以补回,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

此时花魁娘子正坐在新科解元身边,在一干友人的簇拥下,泛舟西湖,美酒佳肴,欢歌笑舞,弹琴唱曲,吟诗作词,很欢乐的时光。

ps:吭哧吭哧,哎,熬吧熬吧

第二百五十六章敢不敢睡?

名人意味着巨大的话语权,如果方应物不是人气超高的名人,那就不会有多少人关注他,关于他的事情便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扬起来。

听着外面的消息,项成贤对方应物笑道:“啧啧,你也真够绝情的,如此千娇百媚的一个花魁娘子,眼看就要被你毁了,你的心肠怎么如此狠。”

方应物也很苦恼:“这并非我所愿,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当初想着,这一局我就算赢下李解元,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更不值得和李解元结仇。但我又不甘心丢面子,便想找个借口下台阶。

所以让你去喊一句莫欺少年穷,表示我输给了钱财,而不是输给了李解元,是非战之罪也。如此既保住了体面,又不与解元结仇。

谁知道传言完全超出了预料,众人反应如此剧烈,居然变成这幅模样,成了一切都是花魁娘子嫌贫爱富的错”

项成贤叹息道:“这算错有错招,所有责任都归了花魁娘子,你和李解元的和气却保住了,皆大欢喜。”

此外,项成贤作为方应物的好友,之前心里并不同情袁花魁——这女人涮了方应物的面子,有什么遭遇都是罪有应得。

但是听方应物说到这里,项大公子忽而又产生了些可怜的感受,这不就是红颜祸水的逻辑么?褒姒、杨贵妃什么的都是这样。

想到这里,项成贤又吐槽道:“她去赴李解元的邀请,最后倒了霉,其实你还是有点暗爽罢”

方应物笑道:“她也不算无辜,多半也是咎由自取。当初我和李解元为了花魁争风的消息之所以迅速传开,也是有她自己推波助澜的缘故。

她大概习惯性的认定这是自抬身价的好机会。难道我就应该委屈自己的脸面。故意去抬举她?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项成贤不由得叹息道:“本来众人皆以为这是一场娱乐世人的游戏,但你却耍起了政治手段,难怪让情况变得错位了。花魁娘子最大的过错,就在于误认你会对她包容,却没料现实如此冷酷。”

方应物评价道:“她还以为能够从中取利,这真是看不清自己的轻重,否则她会有这个下场么?这次就当是给她一个小小的教训,免得自作聪明习惯了,以后会吃大亏。”

项大公子对方应物极其熟悉。却从方应物最后这句话听出点不同寻常的东西,“你说只是叫她吃一个小小的教训?听这口气,你觉得还能挽回?”

方应物很有把握的笑了笑,“那是当然,山人自有妙计。”

项成贤还是想不明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似乎无可挽回,方应物看样子又不肯自己打自己的脸帮花魁找回场子,那还能有什么办法?

方应物没有过多解释,整理了几下仪容,便要出门。项成贤奇道:“你要去哪里?”

“去天香楼见花魁娘子。”方应物答道。

项大公子用钦佩的目光送方应物离开——刚把花魁娘子坑的要死要活,转眼又要像没事人一样上门去见,方老弟这脸皮实在叫他望尘莫及

闲话不提。方应物到了天香楼,却发现大厅中居然还有几个客人在坐着闲谈,猛一看似乎与以前没什么变化。

又仔细一想,方应物也明白了。花魁娘子虽然名声砸了。但相貌、身材这些硬条件还在,出现想要“逢低吸纳”人不奇怪。

高端客户没有了,那还有大把低端群体想来占便宜,特别是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土财主之流。放在从前。他们是绝对不会被花魁娘子看入眼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方应物当然和低端群体没什么交集,只是叫住门口的小婢女,“在下方应物求见凤萧姑娘。”

方应物?小婢女双目射出了仇恨的光芒,但职业精神告诉她不能不禀报,便去了后楼传话。

然后方应物便被带了进去只见得花魁娘子钗横鬓乱懒梳妆,衣衫不整,双目微显红肿,显然是这两天经常哭。

方应物自从认识袁凤萧以来,她总是谈笑自若、风情万种的样子,今天这模样是头次见,看来是真伤了心。

方应物拱拱手见礼,作为举人老爷,这礼节很隆重了。“真是抱歉,随口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这世间嚼舌头的人太多了。”

袁娘子冷冷的说:“你还想骗人?那请接着编。”方应物奇道:“此话何解?”

“上次你来到这里,是故意表现的轻狂浅薄引起妾身反感,然后导致妾身不满并选择接受解元公那边的邀请,再后来也在你意料之中,是不是这样?”

“这。”方应物犹疑了一下。这花魁果然是精明人,等回过神来轻易地看就看透了。

“事到如今,就不要再说假话了罢?”

方应物正色道:“我说过,做了就做了,不需要解释什么。先有你推波助澜,后有我借题发挥,各有各的手段。至于事情失控并演变成这样,也是各有各的错。不过你不必忧愁,也不是没有办法”

袁花魁恨声道:“无非就是你下钩钓鱼,妾身蠢乎乎的上了钩。不必多说什么,你敢不敢在这里睡一晚上?”

方应物愕然,这女人脑子里是什么逻辑?突然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他理解的不能。

袁花魁柳眉一挑,语含嘲讽:“在你心中,妾身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风尘女罢了,难道连随便玩玩的胆量都没有么?

妾身也算有蒲柳之姿,而你前前后后来了这么多次,连一次留宿的要求都没有,真怀疑你那话儿还中不中用?”

方应物继续愕然,可不可以不要这么直白,可不可以略微含蓄一点?不过是男人就不能忍受这种挑衅!

却说自从乡试结束后。杭州城贡院外的青云街人流渐渐散去。但杭州城向外运输能力有限,数千士子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走完,各酒楼店铺依旧少不了客人。

在一家茶舍中,滞留着十来个书生高谈阔论、摆古论今。

有人大发议论道:“花魁娘子固然是个贪财爱富的人,但是抢了花魁娘子的李解元未必就舒服了。

他堂堂一个读书人,特别还是今科第一名,不靠才华气度却靠着钱财,传开后他这脸面只怕也不好看。听说主要是他的朋友们在中间搭桥牵线,可谓是狐朋狗友啊!”

如果是一个单纯的土财主家拿钱砸人。只怕不会招来过多的鄙视,但李解元身份不同,舆论对他的要求自然也不同。成就越大的人,舆论对他的道德要求也就越高,自古以来皆然。

有人对他叫道:“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先开口的人便问道:“这位朋友有什么新黄历。说来与我等共赏?”

“昨日方应物与本房同门宴会时,亲口说这次不怪花魁娘子。”

这可是大多数人从未听过的消息,众人纷纷将注意力挪到这边,有性急的催促道:“这又为何?”

“你们可知道,本城这两年新起的富商王家乃是方应物的同乡,王家家主打算将女儿送与方应物为妾。花魁娘子听到这个消息,不禁醋海生波。所以愤然应了李解元的邀请!”

众人惊奇,没想到还有这种内幕。又有人问道:“真的假的?”

“这是方应物亲口说出的,何况方应物也没有必要替花魁娘子辩解什么,所以应当是真相。”

“啊。是了!我也记起来,听说前日夜晚,方应物去过天香楼,如果两人真结成了仇家。断然不至如此。”

“如此说来,花魁娘子那天拒了方应物。应了李解元,并非嫌贫爱富,都是因为气急之下的吃醋?那倒是情有可原,吃的醋越大说明用情越深,而我们都误会了。”

旁边另外一人插嘴道:“那王家我是听说过的,这两年生意好生兴旺,足够称得上巨富了。

方应物宁肯迎合王家,也要冷落花魁娘子,我看不是花魁娘子贪财爱富,而是方应物贪财!”

“这你又错了!听说当初方家贫困时,是王家资助了方应物父亲三十两银子,助他勇夺解元连登黄甲,而后才有了方家如今的局面。王家有这个大恩大德,方应物怎么能拒绝王家的美意?

何况王家肯将女儿与方应物为妾,这已经足够放低身段了,方应物于情于理没有拒绝的道理!”

若王大户听到这话,必然泪流满面,敢情别人以为他王家送女为妾是理所应该的,是表达与举人老爷结亲诚意的正确做法。读书人果然是自视甚高的群体。

不管怎样,花魁娘子情有可原,方应物也情有可原,这起舆论风波便渐渐平息。

至于李解元那几个朋友落下了个粗俗鄙陋的评价,那就不是方应物能管得了的。

但方应物仍在反复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花魁娘子要主动留宿他?

到了花魁这个份上,说是卖艺不卖身也差不多了,而且她们是可以自由选择入幕之宾的,只要看对了眼。

但至少最近几个月没听说花魁娘子和谁睡过觉,怎么在这节骨眼上突然莫名其妙的把他睡了?

直到方应物结束了乡试后的交际,离开杭州北上京师时,也没有参透其中含义。

再后来,有友人给方应物写信时,说这凤萧姑娘在方老弟你离开杭州后,忽然宣布立誓守身,不再招待客人,此类事情由天香楼中养的几个女儿代替。

杭州城里众人很是唏嘘感慨一番,大家都清楚,花魁娘子最后一个入幕之宾是方应物。她说要守身,是为谁守不言而喻。

当时远在京师的方应物顿时感到压力山大,他很明白这是女人的报复这样把皮球踢给了自己,一个处置不好,自己就要成悠悠众口里的负心人了。

不过此乃后话不提。

第二百五十七章狗血啊(求月票)

通过这次花魁事件,方应物意识到,如今名气炒作的太火热,已经有点过犹不及,反而会引起舆论失控危险。那就不是引导舆论了,而是被舆论绑架,所以是到了离开杭州的时候。

好友项大公子打算回衣锦还乡,在故里好好夸耀一番,而方应物则计划直接去京师。

首先,如今运河还没有冻住,这时候动身北上可以全程坐船,相对比较舒适。不然再晚些动身,到了北方就只能转乘马车走陆路了,很不便利。

其次,有父亲大人耀眼成绩在前,方应物感觉自己这举人回了家也没什么意思,主要是没有太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感触了,还不如抓紧时间早些去京师准备明年开春的会试。

在离开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将相识纠缠了数年的王小娘子纳入房中,成为第二个小妾。

这件喜事办的很低调,无论王家这边还是方应物本人都不想太张扬。对王大户而言,送女为妾总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能低调就低调,对方应物而言,也必须要低调了。

最终还是闭起门简单操办,只请了同族王魁和项成贤到场,纵然方应物感觉对王小娘子有所亏欠,但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来日方长的慢慢补偿。

然后方应物拖家带口离开杭州,沿着运河北上,重走一遍两年前的水路。当然,现在比两年前舒适多了。

为了省去路上转船的麻烦,王大户直接安排了一艘大船。要将方应物一直送到运河的另一端。此外还派了一家三口人作为仆役婢女,包括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女儿。随同方应物北上。

如此方应物一行人有主人家一名、小妾两名、长随一名、仆役婢女三名,共计七人。这架势比上次出行阔气得多。有几分富家公子派头了。

又去向王巡抚告别过,方应物就从杭州城武林门外码头出发了,这里也是运河的最南端,而他的目的地则是运河的最北端。

新科举人中,方应物应该是最早向北出发的人,一路上没见到本省的同行。但有两美貌小妾陪伴,一个妩媚一个娇艳,路上说说笑笑或者下棋,方应物倒也不会太寂寞。比他去年从北方返回时的孤独路程强太多了。

从镇江过了江,又从淮安过了河,再行半个月,眼看着到达通州,这里就是运河的终点了,距离京师还有几十里,但下面水路就不是普通民船所能走的了。

此时天下承平日久,商业逐渐繁荣,通州张家湾码头也因势而起。凭借独一无二的枢纽地利,成了北方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号称京东门户。

但从杭州府过来的方应物一行人对这种繁荣景象不算新鲜,登岸后找了家大客店入住。此后方应物又打发了长随王英去外面租三辆大车。以备明日赶路之用。

方应物正在屋中与瑜、兰二女说着话,忽然听到外面十分嘈杂,先是有几声吵闹。然后又有鬼哭狼嚎般的喊叫,间或夹杂几声闷响。

好像是在打群架?方应物皱皱眉头。便吩咐道:“你们在这里坐好了,为夫瞧瞧外面是什么事情。”

方应物掀起门帘。站在屋外观看,此时有不少客人偷偷看热闹。

大院中已经拥挤着不下二十人,一方是十几个军士模样的汉子,另一方则是店家掌柜伙计之类。

却见军士模样的人人手持棍棒,追着店家掌柜伙计殴打,店家这边几无还手之力,或者是不敢还手,只敢东奔西逃拼命躲避。场面极其混乱,简直就是鸡飞狗跳。

方应物又看到大院当中的树下赫然站着位相貌堂堂的男子,身穿一套做工考究的缎子面箭袖长袄,口中不停呼喊指挥,俨然是军士这方的头目。

方应物摇摇头,这情况一看就是哪家豪奴出来仗势欺人了。京师这地方,权贵豪门多,水深得很。他如今无官无职无权无势,根本管不起——自己在浙江或许算个人物,但在京师就不能托大了。

后面门帘闪动,瑜姐儿也从屋里探出头来东张西望。两个小妾里,王兰性子比较沉稳,但王瑜则属于比较活跃的,忍不住冒头看热闹。

那率队围殴店家的头目眼瞅自己大获全胜,不禁得意洋洋顾盼自雄。

他见周围屋里屋外有不少观众,便环顾着高声道:“本人只是来寻店家的不是,与尔等无关,众家客人不必惊慌!说不定这店家过几日易了手,还要请托尔等继续关照生意!”

这态度极其嚣张,简直就是肆无忌惮的公然抢地皮,叫方应物很是琢磨了几下,他们究竟是谁家的人?

那头目突然像是注意到了什么,眼神一亮,朝着方应物走过来。见有陌生人过来,王瑜便把头缩了回去,躲进屋中。

头目恋恋不舍的望了几眼门帘,这才收回目光,对方应物道:“在下徐达,忝为锦衣卫百户,不知这小娘子如何称呼?”

方应物吃了一惊,不是为徐百户的名字吃惊,天下重名的多了。使他吃惊的是,瞧这徐百户色眯眯的模样,难道是奔着露了面的瑜姐儿来的?

这种狗血的事情,难道不是只会发生在小说里么?方应物一边嘀咕,一边答道:“在下方应物,家父”

徐百户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没问你!且说着小娘子是何人也?”

方应物脸色沉了下来,“阁下不知道非礼勿问么?别人家的女眷是谁,与你无关,请回罢!”

徐达嘿然一笑,“年轻人,本官是奉了万指挥使之命出差办事,你知道其中厉害么?”

万指挥使?难道是打过交道的万通?他最终还是当上了指挥使?方应物下意识反问道:“袁老大人呢?”

徐达更加得意,“袁彬高升到大都督府去了,不再管锦衣卫事!如今是万指挥使当家。”

方应物当然明白,这个徐百户说了这许多,主要目的就是威胁自己,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当然是很吓人。而且自家事自己知,自己上次到京城,与万通相处的不是很愉快,只是不知道万通还记仇否。

他深吸几口,冷静下来,这时候生气是没有用的。不过眼前此人叫徐达,他的主人是万通,这两个名字凑在一起,让方应物隐约感到有什么传闻典故似的。

ps:又要开新副本,思路很慢,过渡一章,今晚继续写,大概12点左右第二更!求月票,目前名次不大好看啊,脸上无光得很,虽然主要责任在我。

第二百五十八章男人的面子

一秒记住,本站为您提供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从徐百户的跋扈张狂神态来看,他说万通当上了锦衣卫话事人,绝对是所言不虚。否则他特不至于胆敢如此嚣张。

想至此处,方应物不由得暗自感慨,上次到京师时对万通真看走了眼。

对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明白,袁彬老大人从锦衣卫指挥使升到都督府,这是明升暗降的把戏。锦衣卫指挥使虽然品级比都督低,但地位与实权岂是都督的虚名可比的?

而那万通能成功的挤走袁彬,以敏感外戚身份成为掌实权的锦衣卫指挥使,看来本事和心计亦的确不可小视。

所幸袁彬袁老头当年有护驾之功,只要不造反是不可能处置他的,所以还给安排了个体面的下场,光荣让出锦衣卫掌事指挥使的位置。

又略加回忆,方应物便记起了上辈子看到的一些历史材料。上辈子他研究过一个小课题,是有关于明代外戚的。总的来看,除了初年之外,外戚基本上都是富贵闲人,没有什么实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