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最强大少爷-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关儿子王安石需要避嫌,于是只得皱着眉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说话。
  参知政事韩绛还有个属性是和吕公弼不对付,于是再次神色古怪的道:“你们……你们这样会伤他心的,不论如何,他对大宋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身为皇帝的臣工,大宋的子民,朝廷的官员,干的好是应该干不好是失职。”
  富弼韩琦司马光同声这样回应韩绛,话说这正是王雱他自己的理论……


第493章 举国震惊!
  遥远的东北更冷。
  现在辽国上京城也被阴云笼罩着,一时间寂静得可怕。
  这是一场幻觉。就算是亲手操作了澶渊之盟的寇老西儿,他也不敢讲不怕辽国铁骑。竟然在司马光的联合申明后没了下文,宋军迟迟不撤离河潢地区?
  这是不给大辽国面子!上次出类似这样不给面子的事,乃是富弼老头拒绝出嫁福康帝姬给辽国宗室。
  但就在这个辽国朝廷义愤填膺,扬言要对两面三刀的宋国做出回应之际,从遥远的西面,再次传来的宋国志愿军的神战绩:王雱以区区两千五百抚宁军,夹黑科技火龙,于民和地区打残瓦刺兵团,又全歼南通密兵团于通潢地区夹角口。
  且他们意外的把卓洛兰部“吓得”后退七十里,成功和唃厮啰的游击队会师,成功和两万之众的积石军会师了。
  眼看宋国已经基本不会输掉这场战争的情况下,又传出漫咩血洗西宁州的消息。辽国内部震惊,猪队友漫咩犯下了如此愚蠢的错误,拉足了天下仇恨。
  这等于打脸,给足了宋军继续于河潢军事存在的理由,同时也让辽国再也没有理由要求宋国撤军了。
  当时宋国司马光、西夏多吃己,辽国参知政事萧慧的三方会谈申明,成了一纸废话屁话。
  大朝之上,耶律洪基的脸色难看的厉害,虽然他也号称义气洪基,但毕竟是一国统治者,必须为辽国的利益进行谋划,而宋军一但全面占领河潢,宋国实力和纵深得到大幅加强,那虽然不是辽国的噩梦,却绝对是影响到利益和国格的事件。
  “毕竟做出回应,不能让宋国轻轻松松的占领河潢利益。”
  耶律洪基起身,下达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道圣旨:“北府参政萧慧立即出访宋国,传达朕之意志。另,萧炎珊帅珊军之右司开出上京,至于中京道后开过古长城,驻扎于我大辽南京,静观其变。”
  萧炎珊微微色变道:“陛下……南京距离宋辽缓冲区只一河之隔,距离宋国边防重镇河间府与真定府不过数日之路程,于这个不利于行军打仗的时节,于宋国上下鸡血的现在,距离过近会有些误会……”
  耶律洪基打断道:“朕未说要开战,仍旧采取的外交路线。珊军右司部署于南京,这只是我辽国内部防务的调整,外人无权说三道四,爱怎么理解那是宋国的事。”
  萧炎珊道:“就算调整换防,一般也会绕开冬季严寒,且会现有外交行文知会,除非陛下大帐巡视南京,否则一般没有珊军换防宋辽边境的先例,这是澶渊之盟后形成的默契。若轻易颠覆多项上述默契,臣担心会引发宋国的猜忌和忌讳。”
  “这就是朕的目的!另,研发我大辽自己的燧发枪要抓紧进行,我朝野上下的造不如买的思维言论,要进行压制!”
  耶律洪基说完后自顾离开,散了朝议。
  预留下来的辽臣不禁面面相视了起来。
  参知政事萧慧谨慎的凑近耶律重元道:“自己造枪起初以为是玩笑,尝试了才知道非常困难,摸不到头脑,又费钱又低效,西夏好歹还能不计代价的有些成品出来,但我朝努力了两月却一无所获。自己造真的好吗?”
  耶律重元低声道:“你就听他吹吧,当然是造的不如买的好,能租就最好了。前期的燧发枪交易中,萧炎珊那龟儿子也不知道吃了宋国的多少回扣,买来的枪质量又好又便宜,方便快捷,还有不错的回扣。你此行宋国必须做出最大努力,维持我大辽和宋国的贸易,签订更多的订单。相信我,宋辽打不起来。最多能讹诈到一笔钱,辽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辽国了,现在没几个人愿意跟着去和宋人开战的。”
  ……
  十二月二十日,这个即将迎来新年的时刻一点也不喜庆,从河北两路接连而来的军报,等于对宋国朝野敲响了警钟,有消息说:早在十二月初期,辽国精锐之一的珊军右司,已在号称辽国第一勇士的萧炎珊率领下出上京,往南部署。
  宋国几个情报口收集到的消息就是这样的,至于这只军队南迁打算干什么则没人知道,一时之间,朝野上下对此众说纷纭。
  不论如何这肯定不是好事,至少是辽国军事肌肉的显摆。
  辽国号称雄兵百多万,但众所周知的是,来自其余各部族的永远是第二梯队,只有来自述律氏的珊军,以及耶律氏的皮室军约莫四十万铁骑,才是辽国的真正家底。
  述律氏后改姓萧。皮室军和珊军,也就是真正皇族和后族的族卫军。
  十万众的珊军于这个不适合行军的严寒出上京南迁,这绝不是普通部署,绝不是一般性的换防。
  能让人猜想的地方太多,已足以引发大宋举国震惊!
  自来有恐辽症的赵祯于病中被吓得几乎血液凝固。但宰相富弼以及枢密使韩琦、也未能对辽国的这个举动做出很好的判断。
  关于辽国此番到此是讹诈宋国从河潢撤军,还是真想对正在崛起的宋国有所图谋,现在真的看不出来。
  韩琦说担心也没用,静观其变。因为同时也有消息,辽国还派了北府参知政事萧慧为使者,正在来汴京的路上,打算磋商。
  关于萧慧的外交么,富弼的解读则没韩琦那么乐观,富弼在上清宫亲口对皇帝说:“萧慧其人现在属性不明,但早期明显和耶律重元一伙,和萧笑穆不对付,也就等于和耶律洪基不对付。现在耶律洪基就算已登基,但要说耶律洪基信任萧慧是站不住的脚的。这种情况下,十万珊军已经先发才传出了外交的消息,且派来的人是辽皇不信任的人。于是臣认为外交是幌子,这代表辽皇根本没有谈的诚意。恐怕是真有心思图谋我边境地区。”
  如此一来,老赵更是吓得心口薄凉薄凉的,富弼这个解读有些道理。
  如果换过来是心腹萧炎珊主持外交,名将萧慧领军,则反过来,相当于辽皇主要是想吓唬讹诈,外交手段才是真,军事是虚。
  但就在这上清宫里,是否回应辽国的要求:立即从河潢撤军以平息辽国霸权的怒火?对此韩琦仍旧不啃气。
  看得见的河潢利益已经不远,现在是大雪封锁不利于作战,但卓洛兰部已经提前撤离的现在,王雱实力得到扩充,真正的统治性大捷,应该就在明年的春季,至多夏季。
  “这时若给予志愿军压力,要求他们撤军,除了代表我大宋腰直不起来,也会让盟友唃厮啰心寒。”韩琦建议道:“漫咩于西宁州犯下不仁道惨案后,我大宋若这个时候撤军,再也没有正义可言,这不是负责任的大国所为。”
  韩琦说的,的确也是赵祯心中所想。
  几十年以来,好不容易让赵祯感受到了一丝大国崛起的希望,感觉到了捷报连连的喜悦,弱宋的概念正在消失。所以这个时候若真的害怕了辽国的威压,把眼看就快赢得战争的军阵召回,那往前所打的胜战、所做出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这相当于跪在地上的人、起身到一半时又被外力压了跪下去。这比不起身还伤。
  就此老赵没有及时表态,听取了韩琦继续观望的建议,心中只有一个迫切的想法:希望神童再次神起来,一定要在辽国进一步发难前,彻底打赢河潢战争。
  若能做到这样,辽国的威压不攻自破。
  但若不能快速结束战争,和漫咩形成持久拉锯,那么利用这个空档,待天气转暖之际辽国进兵边境,大宋就药丸了……


第494章 三集群加一战法
  西北方早已经大雪漫天,正式进入了冬眠期。
  不用等候来自朝廷的消息,王雱早于朝廷、从张方平麾下的北京驻泊司、获得了辽国于凛冬部署大军南迁的消息。
  辽国的目的是什么暂时真不好说,连王雱都无法判断。外交和军事大棒双管齐下原本不奇怪,但是这个“班子”搭的却非常奇怪。
  萧慧外交肯定是幌子。一个不被辽皇信任的人、就算和他达成了任何共识也没用,他回国后共识转眼就会作废。就像司马光的外交那样搞笑。
  从萧炎珊出任行军总管来看,妈的这真有些要开战的意味。
  但是这些东西猜的再多也然并卵,有一点王雱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形势下,会给宋国前三排带丧心病狂的压力。
  他们扛不住时,朝廷瑟瑟发抖中,宋国志愿军也就跪了,会在眼看胜利的节骨眼上被召回。那对于辽国和西夏就喜大普奔了。
  “一定要在这些恶势力讹诈成功前,彻底结束河潢战役!”
  居于此,王雱于十二月上旬就开始进入了凛冬作战的计划进入了实施阶段。
  现在不需要机动了,因为在雪地中,又是严寒下,宋马的血统决定了就算经过足够的热身,还是跑不起来。
  这样的条件下骑兵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王雱削减掉所有的骑兵队伍,该而以步兵方阵兵分三路,正式于严寒肆虐的条件下向西部署。
  马金偲帅两个整编军五千人,过了已被冰封的乳河,向绥远关一线推进。
  陈二狗带两个整编军五千人,也过了乳河,已经于大雪中推进到固德一线。
  狄咏带两个整编军五千人火速北上,开至古骨龙城南线。
  至此一来,基本上于凛冬不利于行军的时节,超出漫咩预期,正式锁住了西夏远征军团。算是大范围内关闭了口袋。
  从狄咏兵至古骨龙城南线开始,就意味着漫咩最快最近的回家路线被封住了。
  大家都理解大魔王要于严寒中火速进兵的用意,现在鉴于规模和流速湟水还没有结冰,成为了封堵漫咩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持续下去,时间推至元月后,那时湟水可能结冰,车马可行,就代表漫咩军团有了更加广阔的纵深,更不容易封死。
  在大家想来,打赢河潢战役至此已经没有悬念,但在西宁州惨案后,正是大宋竖立大国威望的时机,为了国格,为了赢得河潢地区民心,大魔王的要求不是打赢,而是全歼!
  “必须全歼!必须把漫咩的尸体留在河潢地区,不能让他回到兴庆府,否则将为天下局势带来更大的变数!”
  这就是大魔王的要求,也是三部军阵于十二月上旬出阵时的誓师词。
  王雱和穆桂英没有闲着,也于严寒中出阵了。
  不过暂时没有部署第一线,由王雱亲自带两个整编军炮兵,携带总计二百五十五门火龙,在后方中线进行机动。与前线作战主力保持若即若离,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状态。
  若一但发生交战,王雱的责任是判断出三个阵地的真实需要,找到漫咩部主力压在哪方,然后迅速反应进行炮火支援。
  这就是此番宋国志愿军的大抵部署,既然骑兵机动不足就干脆不要机动,所有战马都已经撤离二线,成为运输辅兵的工具,必须做到对前线两万作战主力的后勤供应。
  参与的辅兵是聚集在宗城的河潢民众构成的,另外由董毡率领当初残留下来的游击队也参与进来,指挥和维护秩序……
  “快快快,都给我跑起来。兄弟们,一定要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前出渴驴岭,进保塞,以配合我另外军部,完成对漫咩包围圈的收缩!”
  马金偲犹如交通指挥员一样大喊着,出绥远关之后快速扑向渴驴岭。
  这是大魔王的行军要求,现在的战线太长了,仅仅三部兵力一万五千人,是不足以封住漫咩的。
  虽然漫咩部现在也士气如虹,号称常胜,不至于有逃跑的想法,但为了防止万一,大魔王要求越快越好。
  基本就以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线,狄咏部必须到达宣威,而陈二狗部必须到达绥边,至于马金偲本部,也必须到达保塞以西。
  再加上湟水南区已集结整合的十四个游击队大约六千吐蕃骑兵、在青谊结鬼章的率领下向西推进,那时,就将正式完成对漫咩部的包围圈,叫他插翅难飞……
  于大雪中带着炮兵行军的王雱被折磨的够呛,觉得这个鬼天气么,它真的也是够了。
  好在始终有大娘对王雱关爱有加,细心照顾。
  与此同时包括大娘在内,大家都觉得王雱是个难以琢磨的人。没人知道此番这个时节,这样的急于决战对不对。
  若等到来年开春,宋军的训练整合更加完善,装备更足,又依托早期那神鬼莫测的骑兵风筝战术,赢得河潢战争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现在进入了凛冬,后勤线较为困难、机动不足的情况下,相反被大魔王把战线拉得如此之长,几乎横跨了河潢地区。
  “这在军事上是大忌,若卓洛兰的撤离是烟雾,会把我军困于近乎死局的局面。一场必胜的战争,却在不适合的时间下这样的重注,是否划算?”行军途中的穆桂英担心的问道。
  既然没有马,所以现在王雱是骑大娘,扑在她背上又安全还暖和。
  王雱道:“我知道这是军事忌讳,但是很无奈,不会所有的事情都会顺从军人的意志。现在是面临政治上的围堵。冲出辽国和我国前三排的围堵的方式,就是在各方反应前,彻底锁定河潢胜利。所以此番部署打的是政治战。”
  “关于卓洛兰会否是假撤退呢?”穆桂英道。
  王雱道:“不会。她并不是忽然做出的这个行为。为这些,她在河潢战争的初期作为,已经有了很多的现象预示,甚至可以说她每一个阶段的部署,都把和南军司的安全撤离列为了后路。所以我相信此番事件中,卓洛兰是真撤退。”
  穆桂英担心的道:“会否从开始这就是她故意而为,是她和没蔵讹庞的布局呢?”
  王雱尴尬的道:“可能当然存在。但若真这样那还说什么呢?真有人把战略战术计谋城府应用到这个地步,那天下迟早是她和没蔵讹庞的,一切都白说。”
  穆桂英沉默少顷这才点点头:“好吧你总是对的,相信不用多久,西宁州大捷的战报就能传入京城,希望赶在上元节之前。”
  “希望在这之前,我不会死于天寒地冻,妈的作为纨绔子弟,如果被冷死在这里就是笑话了。”
  听到王雱这么说,周围军士呵呵笑了起来,大魔王少数时候真会如此一本正经幽默的。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王雱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因为王雱不是胖子,也没有传说中的内功,不具备低于这种严寒的身体素质。只是为了不影响军心没说出来,其实在出阵前,王雱已经有了一些生病的阵状。
  现在只有穆桂英能感受到他的身体比以往时候要冰凉一些,于是从背的状态该而抱在前面,说道:“别担心,有我照顾,你会活下来的,你会亲自骑着战马上殿,接受我大宋皇帝的封赏!”
  王雱仍旧显得有些悲观:“我还是担心我会死于严寒。”
  穆桂英呵斥道:“只有好人才不长命,至于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卧槽。
  就算因为寒冷王雱脑壳有些僵化,但也听得懂这是说“奸臣坏蛋才长命百岁,你是奸臣”。
  ……
  为了再一次“突出大国政治战的重围”,以锁定宋军胜利的果实,大家也是拼了。
  比预想的更快,至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日两天,狄咏部,陈二狗部,马金偲部,已经陆续到达了宣威、绥边、保塞一线。
  至此包围圈不算严密,却已经大幅缩小。
  陈二狗因过于急切的想诛杀漫咩、害怕漫咩部跑了,建议后方指挥部里的王雱:打算采取打散编制,以营为战斗单位,建立各自小防区,进行广泛围堵的战法。
  但名将的儿子狄咏清醒认识到,现在的漫咩号称常胜,士气大胜,没领教过宋军前,他又坐拥三万五千优势主力。所以狄咏的结论是:漫咩他暂时不会跑,宋军不是西夏军,也不是骑兵,所能依靠的燧发枪战法,一定要集群战才能产生效应。于是狄咏反对把这次战役打散为“百营大战”。
  狄咏方面建议:仍旧维持一开始的“三集群加一”战法,部署于三个咽喉地区,等候漫咩主动出击,只有重伤漫咩一至两次之后,才需要进行围堵,那时依托所形成的据点包围圈,再散开、正式发起百营大战才是正道。
  两个将军的建议像是撕逼,不断的传到后面王雱的指挥部里,至十二月二十四日,王雱做出决定,采纳了狄咏的战法,下令停止前进,暂时于雪地之中休整,等待漫咩部的试探和试错。
  然后再根据漫咩的打法进行调整,决定后续的战术。
  就算在这个生病的时刻,王雱的脑壳也没有糊涂。
  要讲道理,双方的战法都有道理,但有个客观条件是,漫咩战略上虽蠢但他的战术相当犀利,加上他在北区和游击队周旋达半年之久,对于散乱战法他会更加适应。
  所以这个时候狄咏的思路更好些,三集群加一战法,虽然会造成过度明显的目标,但形成了集群后也不至于吃亏较大。
  三集群加一中的这个“加一”就是炮兵部队,是此战减少伤亡,全歼漫咩部的杀手锏。
  但是绝不能乱用,基本上只有一次机会,因为用过一次就不灵了,一但吓到漫咩,他也不是蠢人,在只有两万宋军围堵的情况下,他若想突围逃跑是拦不住的。
  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漫咩不会打仗,他只是好大喜功士气旺盛,所以有几率会主动出击。但在王雱部战果也那么神的情况下,他不会蠢到不试错就和王雱部决战。
  在他不会跑的情况下,王雱设定了三集群的战法,就是为了灌输漫咩“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心思,吸引他主动来攻。
  然后三集群也更方便在即将胜利的时候,打散为百营围堵战法。
  在他不会跑的判断下,当然是集中起来的两万军阵更安全一些。但现在的形势决定了志愿军没有时间了,一但两万军阵集中起来,漫咩就不会蠢到主动出击来偷吃,那样就会拖成持久战。那么因为政治压力被召回就是板上钉钉的。
  分开为三集群,也会让漫咩看到分而击破的机会,才能吸引他快速出击。
  但以他的战术级数,出击也不会盲目,他会有保留,进行多次的试错。从试错中,他会逐步分析出来宋军的战法、反应、三集群相互救援、相互靠拢的时间、以及因统帅不同带来的各部队特点等等信息。
  用后世流行的话来说,这就是他那个战术大师在连续操作中、不断的寻找盘感和规律。
  “加一”这个炮兵集群机动和反应会相对滞后,到底什么时机投入战场进行火龙助攻,这需要王雱来判断。从战役打响开始,有可能会三集群一起进入交战的状态,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地点发生连续性的高频次交战。
  要从这些犹如迷宫的信息中找到明确信号,判断出哪些是“虚”,哪些又是“实”,这就非常关键。
  只有一次机会!
  一但王雱判断真正是漫咩的大主力试错完毕,打算集优势兵力吃掉三集群之一的时候,炮兵方阵的火龙助攻就会猛烈展开。
  如果王雱判断失误,输掉战役倒是不至于,但基本就可以断定,失去了全歼漫咩的机会,且会无限加大宋军的战损。
  这就是王雱需要在生病的状态下跟来的原因。
  这是统帅的压力。
  至于其他的军官,他们也有压力,因为定下了采纳狄咏将军的战法后,有消息传言:大魔王病倒了。
  王雱病倒并没有影响到士气,因为时至今日,这只军队的自动率基本已经有了。相反他们更加鸡血的摩拳擦掌,想要最快赢得战争,相信捷报会让大魔王转危为安。
  这就是大魔王的威望,以及魔军的信仰……


第495章 大忽悠
  卓洛兰带着五十亲兵兴庆府是十二月中,算得上神速。
  且她没被捉去关起来,的确有铁鹞子军打算把卓洛兰请去喝茶,但临时被没蔵讹庞挡回去了。
  府邸大堂中燃烧着熊熊的火,还弥漫着一些松香的气息。为这个寒冷的时节提供着热量。
  没蔵讹庞的沉默持续了很久,眼睛总是直勾勾的看着卓洛兰,什么话也不说。
  这难免让卓洛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但这又不太像要被睡了的态势。毕竟老娘虽然漂亮,但乃是从小姑娘时候就被他看着长大的,要被潜规则的话早就发生了。相比泄欲工具,老没蔵更需要的是战将才对。
  “本相至今仍记得,那时你父亲抱着小姑娘时候的你,来找本相请安。本相送了你一件礼物你不要,只嚷嚷着要学打仗?”没蔵讹庞终于开声了。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搞头了,被和谐的风险大幅降低,于是卓洛兰单腿跪地道:“谢相爷关怀和成全,至今已是很多年头,末将对此始终铭记。”
  没蔵讹庞容色稍缓道:“如此就好,你虽然多次三番败于王雱手里,但看你战将的气质仍在,那我西夏边军的主心骨就仍然在。”
  “铁甲仍然在!”卓洛兰忽悠性的大声道。
  没蔵讹庞是很了解她的,于是大皱眉头,觉得此女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忽悠,这我这里又不是搞杂耍的地方。作为一个战败的将军她对当朝相爷的回答方式、犹如兴庆府街市上那些口喷火焰、胸口碎大石的宋国马戏团骗子。
  但却不能说她,越是这种时候,她越是作用大。
  她在边军、在她的族中的威望不见降低,相反不断的打败仗后,她的威望却越来越高,这也算是奇葩了。
  现在河潢战区还没有结果,但辽国大军部署南京对宋国形成威压,有可能造成河潢停战。这形势对于没蔵讹庞简直是灾难。
  没蔵讹庞不想西夏失利,但前期漫咩的作为被他们人云亦云的定论为“大捷、常胜将军”。自己的心腹卓洛兰十次战役六次战败。若就此被辽国多管闲事让宋国撤军,基本等于小皇帝李谅祚的河潢征伐策阶段性胜利,不是完胜,但常胜将军漫咩夹胜利之威回京支持李谅祚亲政,就麻烦大了。
  现在对于没蔵讹庞是政治上的抉择,需要详细听卓洛兰的具体汇报:若真如她说的河潢战役打不赢,那就不作为,静观其变,看着好大喜功的漫咩吃亏,这就是对挺皇系的打脸。
  若真的存在大变数,漫咩和王雱有可能形成对持,又有辽国找宋国拉偏架,那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把漫咩提前撤退回来,坚决不能让他扩大胜利果实。与此同时赶紧的对熊孩子皇帝示好。
  “卓洛兰,王雱怎么个厉害法,你早前‘打不赢河潢’的依据在什么地方,现在本相需要有一套合理的说辞,于朝中进行周旋。”没蔵讹庞道。
  卓洛兰真不想在自己朝廷过度吹捧王雱,但是没办法,卓洛兰不蠢,知道这是生死攸关时。这时候若不能说服没蔵相爷河潢会输,基本就等于我卓洛兰没什么用了,大概率会被他弃车保帅,用做此番的政治牺牲品。
  没蔵相爷他本身是不能背负“给远征军拖后腿”这包裹的,那当然只有卓洛兰来背。
  想着,卓洛兰收起了“杂耍”的心思,且从王雱的各著作中引用了很多,滔滔不绝的说起自投入河潢以来的战争细节。
  总结下来:
  早期的志愿军是一叶孤舟,面临暴风骤雨,旋涡暗礁,鲲鹏水怪什么的,但王雱就是通过十次战役,无数次奇迹般下穿插突围,歼灭了一万多西夏骑兵,打下了宗城基地。
  这一时期的宋国,那惊人的后勤能力也极为不科学。
  原本打下了宗城基地,整合了等着吃饭取暖的难民,应该能拖死王雱,但当时的宋国船运简直源源不断,一批又一批的压缩军粮到岸,除了通过粮食稳住了河潢民心外,各种各样的黑科技装备也不断得到加强。
  最后卓洛兰道:“王雱部早期是一叶孤舟,是神迹。但他以极其惊人的指挥天赋,做到了数次穿插突围,暴风骤雨旋涡暗礁的阻拦被他冲出去了,还获得更多的装备,又以他的新奇思路整编出两万大军,这等于当初那艘破船变为了大型铁甲战舰,且脱离了风暴驶入大洋。所以末将绝不是危言耸听,漫咩一错再错,造成过度血腥,拉足了天下仇恨,不得民心者、他输掉河潢战争一定只是时间问题。”
  最早时候因书信能说明的问题有限,几乎没细节。关于她断言“打不赢”的事,没蔵讹庞哪怕信她,也还有些云里雾里。
  但是现在面谈后细节就丰满了,听她口述这些经历到最后,没蔵讹庞也被唬住了。
  虽然还是不知道王雱如何做到这些神迹,但如假包换,能在小破船时候做出这样的表现,现在变为铁甲战舰的他,的确没理由会输掉这一战了。
  于是没蔵讹庞心落了些,妈的漫咩会输就好,熊孩子小皇帝的亲政还存在变数。
  没蔵讹庞就此叹息道:“若不是听你这个亲历战场的智将亲口叙述,找再多的博学之士,也不可能在朝廷还原出这些来。”
  “谢相爷信任。”卓洛兰抱拳道。
  没蔵讹庞仍旧不放心的道:“但这次的变数在多管闲事的多吃己和辽国,辽国这时调遣十万珊军南下,极其不寻常。以宋国那一贯恐辽的尿性,本相担心不等漫咩失利,王雱首先就会被宋国朝廷调遣回国。”
  卓洛兰难免神色古怪了起来,妈的相爷的意思是希望西夏军输掉战争才是利益,这简直太狠了,特么的政客尿性果然没什么惊喜。
  没蔵讹庞也稍微有些脸红,岔开道:“你不要多想,本相这也是保护你。现在想把你弄进去,想到定论你战争过失的人很多,你不要以为本相可以一手遮天。当时你几次和漫咩闹矛盾,打了太多败仗,最后违反漫咩军令过湟水,陈兵古骨龙城意图做逃兵。这些问题要说它小,是可以小的。前提就是本相不倒。若真被血腥残暴的漫咩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兴庆府,本相或许有转圜,但你卓洛兰把他得罪的惨了,恐怕本相也护不住你。”
  至此,卓洛兰叹息一声道:“卓洛兰绝不会希望西夏军人战死他乡,这问题上末将不发表意见。但末将现在就可以告诉相爷:不会等到辽国威压有结果,最迟上元节前,王雱就会打赢河潢战争,基本上漫咩插翅难飞。就算我西夏朝廷统一战线想救漫咩,也不可能了。”
  没蔵讹庞险些嘴巴笑歪。
  随即发现作为西夏宰相,不能为西夏军队战败高兴,于是又尴尬的道:“你确定吗?”
  “非常确定!”
  卓洛兰道:“我太知道王雱会怎么做了。我们在这里商议的时间,经过他那些奇葩思想洗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