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贞观-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赵大人大恩!”颉利坐在地上,朝赵云泽一拱手。
“没你的事!”赵云泽一瞪颉利道,“这是某与义成公主之间的恩怨。”
说完,他又走到义成公主面前,说道:“今日我放你出营,你我的恩怨,两清了。你若听劝,我不妨给你指条明路。前隋南阳公主,也就是你的侄女,如今就在河北苍岩山出家。你不妨去寻她,从此隐姓埋名,与她一起落发修行。今后,莫再理尘世之事。”
义成公主抬起头,望着赵云泽,眼神极为复杂。
人呀,在自杀一次失败后,往往就没了继续寻死的想法了。义成公主方才自杀不成,这会儿也是一样,不再寻死觅活了。既然不想死了,那就得继续活下去。赵云泽给她指的这条路,无疑是最好的。
这时,赵云泽已经听到了纷乱的马蹄声。他立即催促丁大顺:“赶紧的,照某的命令行事。”
“什么你的命令?我什么都没听到修仙之大赢家
。”丁大顺忽然装傻了。
赵云泽刚想斥责他,丁大顺又道:“杨晓铭,义成公主去年对咱们特战队有救命之恩,咱们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某命令你,带二十个兄弟,护送义成公主出营!”
杨晓铭一笑,道:“丁队副说什么?某可没听见。”
随即,他就对部下下令:“盖勇、沈方,带你们的人,随某护送义成公主出营。”
“诺!”盖勇和沈方两个队正,立即上前,架起义成公主就往外走。
“大汗,义成别过了,您多保重!”义成公主这时想不走也不成了,她一个女子,哪里有盖勇和沈方这两个兵王的力气大?她只好一边被拖着往外走,一边回头对颉利说道。
“义成,你不用担心我。出营后,就按照赵云泽的指点,去苍岩山出家吧。”颉利大声。
二十名特战队员,在杨晓铭的带领下,连忙跟上盖勇和沈方,出了大帐。
赵云泽叹了口气,拍了拍丁大顺的肩膀,道:“大顺,你对某的爱护,某心领了。不过,这个责任你和晓铭都担不起。以后若出事,还是由某承担。”
“嘿嘿,兴许不会出事呢。”丁大顺笑了笑。然后,他就大声对特战队员们喊道:“都听着,咱们攻进大帐时,只见到了颉利,没有见什么一成二成的公主。”
“明白!”那些特战队员一起应道。
“兄弟们,谢了!”赵云泽对着众人一拱手。
“嘿嘿,大人不想忘恩负义,难道我们特战队的兄弟们,就是无情无义之人?”金堡说道。
其余特战队员,也都点头。
“都是某的好兄弟!”赵云泽此时喉头发紧,被感动了。
就在这时,李绩带着一队唐兵,进了大帐。
赵云泽连忙上前,朝李绩一抱拳,道:“李总管,颉利已被我特战队所俘。”
“哈哈,太好了!”李绩顿时喜出望外。
随即,赵云泽就引着李绩走到颉利面前。
“大唐通汉道行军总管李绩,见过颉利可汗!”李绩冲着颉利一抱拳。
颉利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懋功将军,真没想到,你我会在这种情境下见面啊。某的腿断了,不能站起来给你施礼了。”
“这怎么回事?鹏羽,你们怎么把颉利可汗给伤了?”李绩惊问赵云泽。可看他那表情,却没有任何怪罪赵云泽的意思。
赵云泽指了指大帐顶棚,小声道:“被一根木头砸断了骨头。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容易抓住他。”
李绩偷偷一笑,又对颉利说道:“可汗且在此稍候,李靖大总管的大军已经入营。很快,军医官就会赶过来了。”
“多谢懋功将军关心!”颉利这会儿倒是很有风度。
第542章善后
贞观四年的大年夜,凌晨寅时四刻,突厥阴山大营遭遇唐军突袭。战斗经历了一个多时辰,至天放亮时结束。
是役,李靖大军大胜,颉利可汗和他的儿子叠罗施被俘。突厥近十万军民,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逃离阴山大营的数万突厥兵,在逃亡途中,遇李道宗的大同军截击,被歼一千,其余人也都当了俘虏。
至此,大唐平灭‘东’突厥的战事,取得完胜。
战斗虽然已经结束,可善后的事情,却更为繁琐。
李靖、李绩、尉迟恭、赵云泽、苏定方五人,顾不上吃早饭,就在颉利那破损的大帐内做起了战斗总结,并商议善后事宜。
“这么多俘虏,咱们这点人看不过来呀!”李绩感慨道。
“某已命留守军营的张公瑾,带兵向阴山开拔。李道宗的大同军,也很快就会押着抓获的突厥逃兵前来阴山了。”李靖说道。
“那就好。”李绩点了点头。
李靖忽然手捋胡须,皱起眉头道:“某怎么感觉漏了什么?”
尉迟恭道:“颉利都抓住了,还能漏掉什么?”
李绩忽然一握拳,道:“某想起来了,颉利的可敦、前隋义成公主好像漏网了抗日之肥胆英雄
。”
赵云泽一听李绩这话,顿时紧张了起来。此时,护送义成公主出营的杨晓铭等人,早就回来了。当时天黑,大营又乱腾腾的,倒是没人注意到他们的行动。可私放义成公主,终究罪过不小,也由不得赵云泽不紧张。
“对,就是她!”李靖恍然大悟。“你们都没见过她吗?”
众人皆摇头。
赵云泽心虚道:“会不会,她逃出大营了?”
李靖道:“既然没有抓到她,那定是被她溜了。”
尉迟恭道:“咱们破营时乱哄哄的,溜掉那么个把人,也很正常嘛。义成公主一个女流之辈,就算跑了,也兴不起风浪。咱们抓到了颉利,对陛下也有交代了。”
李靖轻轻摇摇头,道:“义成这个女子,不可小视啊。当年,若没有她,隋炀帝早就成了处罗可汗的俘虏了。前隋萧皇后和杨政道,也是她迎到突厥的。没抓住她,我总觉得不安啊!”
李绩道:“整个‘东’突厥都被灭了,前隋更是亡国数年了,义成就算本事再大,难道还能兴风作浪?药师兄,算了,咱们也别追求的那么完美。还是想一想,该如何向陛下禀报,我们这一次的擅自行动吧。”
李靖一听李绩的话,眉头又深深皱了起来。
赵云泽见众人终于绕开了义成公主的话题,终于松了口气,他连忙说道:“这也什么可为难的,某不是早就说过嘛,这次,是某带特战队擅自行动,然后,两位大总管为了救我们特战队,才攻打阴山大营的。”
李靖一笑,道:“鹏羽啊,之前某是怕你有想法,影响战斗,才应下了你揽责任之事。可如今战斗结束了,某若真把责任都推到你头上,那某这张老脸还要不要啊!”
“可是……我要不犯点错误,我的功劳似乎太大了呀!”赵云泽说道。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尉迟恭一拍赵云泽的肩膀,道:“你小子,人家都是只盼着立大功,你倒好,还怕功劳太大。”
“嘿嘿嘿,你们都是我赵云泽信的过得人,我才对你们说出真实想法的嘛!”赵云泽尴尬道。
李靖摆了摆手,道:“既然鹏羽一心自污,那某也不能不成全他。这次的责任,就由某和鹏羽来负。”
“药师兄,你也要自污?”李绩诧异道。
李靖微微一笑,道:“灭国之功非同小可。连鹏羽一个后生晚辈,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某又如何看不明白?再说,某这也不算自污,事实上,这次的贸然行动,也的确是某的意思。”
“那……你要如何向陛下禀报?”李绩又问。
李靖道:“某就说,是鹏羽向某建议突袭阴山大营神雕之魔教教主
。某同意了鹏羽的建议,然后就调动了兵马,攻打阴山。”
赵云泽挠了挠头,道:“那这主要责任,不又成元帅的了?”
李绩一笑,道:“鹏羽,若陛下真的为难于如何酬你之功,你有挑唆药师兄突袭阴山的罪过,就足够陛下发挥的了。”
“哦,就像三年前谋取朔方时一样,明明是你李都督与某一起做的事,到头来,某却挨了陛下一顿臭骂,非要说是我挑唆的李都督。”赵云泽恍然大悟。
“鹏羽啊,你这是找某算旧账啊!”李绩尴尬道,“那次,某也同样挨了陛下的训斥啊!”
尉迟恭没好气道:“你俩够了!那件事明明是大功一件,你俩还互相埋怨个什么劲啊!这是在向我们变相显摆吗?”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分——割——线——
今年的大年夜,李世民的心情格外舒畅。战事进展顺利,颉利又表示要归顺大唐,已经派了使者来长安。被突厥压在大唐头上十几年了,一朝翻身,怎能不让李世民开怀?
更重要的是,灭掉突厥,是在他李世民当皇帝时做成的这件事,而不是他的老爹李渊。儿子替老爹雪耻,这就更长脸了。这也向世人证明,他李世民是个明君。三年前玄武门之变的阴霾,也多少去了一些。
大年夜,李世民大宴皇室成员。不但太极宫中的皇子、公主、后宫嫔妃都一同赴宴,连已经搬出太极宫的李渊及其嫔妃,还有住在长安城的那些亲王、郡王、嗣王、公主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也在受邀请之列。
李世民这就是显摆,向大唐皇室显摆他的功劳。
宴会上,宾主频频举杯,其乐融融。可是,李世民也注意到,参加宴会的九江公主似乎闷闷不乐。
宴会散去后,李世民就把九江公主喊到了他的寝宫。
“八娘啊,方才的宴会上,朕似乎见你有心事啊?”李世民问九江公主。
“啊?没有啊!我一直就是这么个性子。二哥别多想。”九江公主连忙说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是因为你的亲事,还在跟朕怄气呢。”
“二哥,你真想多了。你今年没有将我指婚给长孙嘉庆,我已经很满足了。”九江公主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今年大唐有战事,某跟长孙顺德说过了,前方将士在拼命,此时皇家不宜举办婚事。这才将你和长孙嘉庆的婚事推迟到明年。这门亲事,虽然你不乐意,可朕也有难处啊。唉!”
九江公主一听李世民的话,脸色暗淡了。
“二哥,如没别的事情,我想歇息了。”九江公主说道。
“去吧,想开些!”李世民点了点头。
九江公主离开了立政殿。
李世民望着九江公主离去的背影,摇头叹气不止。
第543章大捷报
大年过后,正月初六,朝廷开始正常办公。
早朝过后,李世民把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留下来议事。
这三人,是如今大唐对突厥战事的朝中总调度。年前,杜如晦因为病情恶化,向李世民告病请休。李世民便让兵部尚书侯君集替代了杜如晦,参与了三人组的工作。
“三位爱卿,朕将你们留下,是想听一听你们对突厥战事的看法。”李世民开宗明义的说道,“颉利已经请降,这场战事,也已经休战。到底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事,朕一直颇为犹豫啊。不知三位爱卿如何看?”
三人考虑了一会儿,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以为,颉利绝不是真心请降。执失思力来朝中已半个多月了。他代表颉利向大唐提出的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颉利的封地和治下子民。也就是说,颉利只是名义上归顺大唐。实际上,他的势力并未有影响。颉利显然是在图日后重振。这如何使得?”
侯君集道:“臣也同意长孙大人的看法天才医仙
。如今,各路大军已对阴山形成包围之势。不如,一举攻破阴山大营,将颉利擒来长安,免除后患。”
李世民望向房玄龄。房玄龄却只捋着胡须做思考状,并不发言。
李世民只好自己说道:“朕何尝不知颉利是假意投降,图日后再起。可是,颉利已经请降,大唐若再攻打他,就失了道义了。”
房玄龄这时发言了:“陛下,不如先派出使臣前往突厥,走走这个过场。至于是战是和,还是让前方的将领视和谈的情况,自己决定吧。”
“房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颉利的条件,故意把和谈弄崩?”侯君集问道。
房玄龄一笑,道:“某可没这么说。不过,颉利想保留他的封地和子民,这一点,大唐决不能答应。既然是投降,就应该像主动归顺的杨政道和突利一样,任凭大唐处置。”
“房大人,你这不还是想把和谈弄崩,逼着颉利继续与大唐对抗到底嘛!”侯君集笑着说道。
房玄龄道:“兴许,颉利迫于形势,能够退一步,真心投降呢?”
“他要是真心投降,他就不是颉利了。”侯君集道。
“颉利若不真心投降,那就是他的不是了。大唐打到他真心投降就是了。”长孙无忌也笑着说道。
李世民道:“那就按玄龄的意思办吧,先派出使臣,与颉利和谈。该派谁去呢?”
长孙无忌道:“非温彦博莫属。他对突厥最为熟悉。”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温彦博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如今天气严寒,温彦博今冬身体也欠佳,却是不良于远行啊!”
“哦,臣倒是忘了温老的身体状况了。”长孙无忌说道,“要不,就换民部尚书唐俭?”
“嗯,唐俭的确是比较适合的人选。”李世民思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暂定唐俭了。回头,朕再召集大臣们议一议和谈之事。”
既然君臣议定了坑颉利的“阴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便要陛辞。
李世民又道:“三位爱卿先不忙回衙,朕今日想去探视一下克明的病情,不如三位爱卿陪朕一起去吧。”
三人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房玄龄朝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您亲自去探望克明可以,但却不能以探病的名义。”
“这是为何?”李世民诧异道。
房玄龄道:“自古,臣子生病,只有在病危之时,君王才会亲自探视,以示恩宠。克明虽然患病,但却还未到那一步啊!”
李世民一拍脑门,道:“幸亏玄龄提醒,要不然,朕大张旗鼓的去探视克明的病情,这不是逼着他死嘛!算了,朕干脆也不去看望他了。你们回吧!”
“臣等告退!”
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刚一出大殿,却见门下省的一名官员,领着一个像是军中信使的士兵,正匆匆赶来。
“刘主事,出了什么事?”长孙无忌连忙问那名门下省官员毒医狂女
。
“李靖大总管有八百里加急军报递送陛下。”
“哦,那我们再等等吧,兴许,陛下看完军报,又该召见我们了。”侯君集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说道。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就在大殿门口驻足,小声闲聊起来。
门下省那名官员和李靖的信使进殿没多久,一名内侍就出了殿门。那内侍一见房玄龄三人,当即乐了:“原来三位大人还没走呢。正好,陛下让奴赶紧追回三位大人呢。”
“有劳公公了!”房玄龄对那名内侍拱了拱手,便与长孙无忌、侯君集再次入殿。
三人行礼入座后,李世民苦笑道:“咱们刚才白忙活了。”
“可是军情又有变化?”侯君集连忙问道。
李世民示意黄德海,将李靖的军报拿给房玄龄三人传阅,又道:“李靖和李绩大年夜出兵阴山,一战攻破阴山大营,自颉利以下,俘虏突厥军民十万余口。当夜西逃的突厥人,也被李道宗截获。这场战事,大唐完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不待看完军报,就立即朝李世民道喜。
李世民一摆手道:“都是前方将士的功劳!”
侯君集这时却说道:“陛下,难道您给了李靖密旨,让他出兵阴山?”
李世民苦笑道:“朕若让李靖出兵阴山,又何苦召集三位爱卿议论和谈之事呢?”
“那……李靖就是擅自行动了?”侯君集说道。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一听侯君集这话,都对侯君集投去了一丝鄙视的目光。这个人,才能是不小,可就是太小心眼了。他这是嫉妒李靖的灭国之功,要给李靖小鞋穿啊。
“侯尚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定是前方出了状况,李靖大总管才出兵阴山的。”长孙无忌替李靖辩解道。
李世民一笑,道:“李靖说,是赵云泽担心颉利收拢部族,想西逃。这才提议出兵阴山的。赵云泽率领特战队,最先对阴山发动突袭,在苏定方的火器营和李靖、李绩率领的一万骑兵里应外合之下,一举攻破阴山大营。特战队还俘虏了颉利。”
“那还是擅自行动啊!”侯君集说道。
房玄龄笑了笑,道:“不管李绩是不是擅自行动,突厥已灭,这是不可更改的了。这对大唐来说,终究是一桩喜事啊!”
长孙无忌也道:“李靖的功过,还是留待以后朝廷关起门来议论吧。如今,突厥已灭,陛下应立即发布诏令,将这一消息告知朝廷内外。这个节骨眼上,实在不宜追究前方将士的功过是非。”
李世民点点头,道:“辅机说的对,这个节骨眼上,朕要的是普天同庆,断不能寒了前方将士的心。”
说完,他就转过头,又对黄德海说道:“传旨,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速来两仪殿。”
“遵旨!”
第544章班师回朝
突厥平灭后,李靖和李绩两部兵马合兵阴山,管理着被俘虏的突厥军民,等待朝廷的诏令。
虽然,战事已经结束,捷报也发往了长安。然而,善后的工作更加繁琐,李靖、李绩等人忙的不亦乐乎。
正月十五,薛延陀部首领夷男、新任辽州刺史耶律真哥、都督乌施蒙各率部下亲卫三百人,至阴山拜会李靖。
夷男、耶律真哥、乌施蒙三部兵马,在这场大战中的任务是袭扰突厥北部,牵制北部各部落的兵马。
战争进行中,夷男、耶律真哥、乌施蒙三部,按照赵云泽密授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原则,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将突厥北部搅了个天翻地覆。
虽然,这三部人马并没有占领多少实质地盘,但抢掠的物资却极为丰富。都发了横财。
赵云泽之所以让这三部兵马不以占领地盘,只以劫掠和打击敌有生力量的作战原则为准,也是想为大唐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中原王朝,最看重的就是版图土地,至于物资,既然让人家出兵,就总得给人家点好处吧。
耶律真哥和乌施蒙,都是靠着赵云泽发迹的,对于赵云泽的作战原则,自然一丝不苟的遵守。再说,他们的地盘远在辽东,占领突厥北部也无用。
夷男的地盘虽然紧挨着突厥,但是,薛延陀汗国新立,这会儿与大唐正是蜜月期,对于大唐布置的作战方略,夷男也没有违背。薛延陀如今地广人稀,牧地一点都不缺乏,夷男也还没有扩张的心思。
阴山大营攻破后,李靖在第二天就派出尉迟恭和赵云泽,带领两千骑兵,以及颉利的狗头军师赵德言等突厥官员,前往阴山以北,收降那些北部部落无敌萌妻限量版
。同时,也是向夷男、耶律真哥、乌施蒙三人,传达李靖的停战命令。
尉迟恭等人在北部奔波忙活了近十天,才将北部的个突厥部落收拢,押回阴山。
其实,这会儿北部那些部落,早已被夷男、耶律真哥、乌施蒙的兵马祸害的惨不忍睹了。最后被押到阴山的,只有不到两万人,还多数是妇女和老幼牧民。
夷男、耶律真哥、乌施蒙,各自安顿兵马驻屯后,就前往阴山拜会李靖。
因为这三部人马的来至,李靖设下宴席,众人又大吃大喝了一顿。李靖让夷男和耶律真哥、乌施蒙暂时先在阴山驻扎,一起等候朝廷的诏令。
一直到二月初八,朝廷的钦差才来至阴山。前来传达李世民诏令的,是民部尚书唐俭。
这位唐大人,要是按照原先历史上的轨迹,这时来突厥的任务,是与颉利谈判。后来,李靖不顾唐俭还身在突厥营中的安危,毅然突袭阴山大营。唐俭虽然最后被安然营救出,可也因为此事,与李靖产生隔阂,一辈子都没消除。
不过,赵云泽的穿越,导致李靖突袭阴山大营的时间,比原先历史上提前了一个多月,这也让唐俭没能体验一把身在敌营被李靖当做弃子的经历。与李靖的隔阂,也自然不会产生了。
唐俭向李靖等人传达了李世民的诏令。诏令中,命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两部兵马接管阴山大营,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处置方案。其余各路大军,带领从长安带出的兵马,押解颉利可汗及突厥高层官员俘虏,班师回朝,府兵则各归地方。参与此次战事的外援夷男,以及新近归顺大唐的耶律真哥、乌施蒙,随李靖兵马去长安,接受封赏。
从李世民的诏令中,就看出亲疏远近了。接管阴山大营的李道宗和柴绍,一个是李世民的堂弟,一个是李世民的姐夫。这倒不是李世民不放心别人接管阴山大营,而是,胜利班师回朝,那是极为风光的事情。出征的将领,谁都想享受这份荣耀无比的时刻。可也不能丢下突厥这边十多万俘虏不管。因此,李世民也只能委屈自家人了。
接到朝廷的诏令后,李靖等人又在阴山待了八天,准备班师回朝的各项事宜。直到李道宗、柴绍带着兵马赶来后,李靖与李道宗和柴绍做了交接,这才正式班师,踏上归途。
——分——割——线——
三月十六,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和畅武道行军总管薛万彻的兵马回到长安。
李世民命他们在长安城北以外十里驻扎,等候李靖和李绩的兵马回归。李世民带着文武官员,亲自到两军大营****。
三月十八,李靖和李绩的联军也回到了长安。
将士们出征之时,乃初冬时节。班师回到长安,却已经是春暖花开之时了。一场大战,整整持续了半年。
但这还远未结束,朝廷对于扩张的版图,还没拿出具体的治理方略。以后,还有的忙呢。这是后话,先略过不提。
李靖和李绩的兵马回来后,李世民同样命他们先在城北扎营,李世民又带着朝中官员至营中****一番。
三月十九一早,李靖带着四部兵马的主要将领,进宫参加早朝。这个早朝,他们是主角。
早朝上,李世民对出征的将领大加赞誉,当庭颁布了封赏诏令天才农民的幸福生活
。
李靖是此次战事的总指挥,功列第一无可厚非,进封卫国公,授金紫光禄大夫虚衔,迁升尚书右仆射职事;李绩封英国公,授金紫光禄大夫虚衔,出任由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的大都督府长史,代李治治理并州军政事务。其余将领,也都各有封赏,不一一细表。
赵云泽这次,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定出兵方略、说服辽东突厥、靺鞨两部归顺大唐、说降杨政道、俘虏颉利,这都是大功。李世民在诏令中封赵云泽为平州侯,授正五品上定远将军散衔,职事倒是没有调整。
赵云泽听了这个封赏,有些意外。一来,他犯了那么大错误,李世民居然照样封了他侯爵。二来,他的职事没做调整,难道自己还要继续做石城县令?可我已经是正五品上的官员了好不?石城县令按照朝廷的规制,应该是八品官担任的。
可是很快,赵云泽就哭不得笑不得了。
宣布完封赏诏令后,李世民又对领受封赏的将领们大加勉励一番。
随即,李世民忽然一板脸,道:“平州侯赵云泽何在?”
“臣在!”赵云泽连忙出班。咱这就成侯爷了。
“你可知罪?”李世民问道。
啊?刚酬了功,这就问罪了?
“臣……不知何罪之有?”赵云泽装糊涂道。
“哼,你擅自带领特战队攻打阴山大营,致使一万将士为救援你们,深陷敌军重围。若不是李靖和李绩、尉迟恭、苏定方等人指挥若定,一万大唐将士,就要因为你的擅自行动,没于敌军。你还不认罪?”李世民冷着脸说道。
哦,原来老李是这么解释攻打阴山大营之事的。这不还是我原先的打算嘛!
“臣,知罪!”赵云泽只好认罪了。
李世民又叹了口气,道:“不过,你也算误打误着,若不是你私自行动,大唐也取得不了破袭阴山的大捷。但是,功是功,过是过,你不遵军令擅自行动的罪责,朕却不能不追究。”
“臣愿领受陛下的责罚。”赵云泽说道。
李世民又道:“方才,朕已酬你之功。这会儿,就治你之罪。宣旨!”
黄德海上前几步,打开一卷圣旨念道:“平州侯、定远将军赵云泽,不遵将令擅自行动,置军法于不顾。为儆效尤,特降爵一等,降衔两级,剥夺赵云泽平州侯爵位,改授开国平州伯,降其定远将军武散衔为朝请大夫文散衔。迁检校平州刺史、兼领平州折冲府都尉。择日赴任。钦此!”
“臣赵云泽领旨,谢恩!”
哥们儿这就又被降成伯爵了!呵呵,这刚升官,官印还没到手呢,就又降官了。这速度,怕也无人能比了。赵云泽对李世民佩服的不要不要的,瞧人家老李这手段,功过是非分的一清二楚,你不服都不行啊!
对了,我这就成了平州刺史了?虽然只是代理的,可那也是一方诸侯了呀!还顺带着管理平州的军事。老李对咱是真照顾啊!这下好了,老婆孩子也不用再奔波搬家了。
第545章万国来朝(上)
早朝过后,李世民把赵云泽留了下来。
赵云泽心中有数,自然知道李世民要给他做思想工作了。
果然,李世民一开口就对赵云泽说道:“鹏羽,朕对你的处罚,你可有什么想法?”
赵云泽微微一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本就有过错,陛下处罚臣,乃题中应有之义,臣并无想法。”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在这场战事中立下的功劳,朕全看在眼里。可以说,你才是这场大战的首功之臣。不过,你毕竟太年轻了,出仕的资历又浅,若是朕给你高官厚禄,酬你之功,那就不是爱护你,而是捧杀你了。这其中的道理,你需知道。”
赵云泽笑了笑,道:“陛下,您不用担心臣想不开。其实,能捞个伯爵,臣已经心满意足了。”
“你能想开就好啊!”李世民笑了起来。
“陛下,臣既然已经是平州刺史了,那该什么时间上任呢?”赵云泽趁此机会,立即问李世民。
李世民玩味道:“怎么,想回石城县了?”
“呃,离家已半年,臣如今也是归家心切呀!”赵云泽实话实说道。
李世民稍一默然,又道:“大唐对突厥的战事,取得了大胜。如今大军凯旋而归,朝廷自然要大肆庆祝一番。待忙活了这些事,朕再考虑你赴任的事情。”
说到这里,李世民忽然一顿,好像又想起了别的事情,便又说道:“对了,有件事情朕必须告诉你。今年,朝廷对平州的行政区域做了调整,将抚宁县划入平州治下,撤销了渝关镇守府。抚宁仍为县治。还有,平州的治所,也由卢龙改到了石城县。”
“这么说,臣这个检校平州刺史,如今要治理三个县了!”赵云泽稍稍惊讶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好好做事,能不能早日去掉‘检校’二字,就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