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大的“商机”。
只是他给自己画下的大饼未免太“大”了吧?让人感觉好像被幸福砸得晕晕的。
孔祥熙心里暗想:司徒南是不是在暗示什么?除了石油,难道让孔家参与汽车、电气相关的计划?
这可是好机会!不过——
孔祥熙知道孔家家底有几分斤两,卖煤油,做买办、甚至搞银行都还行,而汽车、电气这高新技术,我老孔在耶鲁大学可没学过啊?
孔祥熙心里一边思考,一边不忘用求救的眼光看一旁的宋霭龄,可是宋霭龄此刻脑袋也有些晕,想插话,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
322创办美华电机的想法
孔祥熙又想了想,美华旗下就有自己的汽车工厂、机车厂、拖拉机厂,大多在武汉,和汉阳铁厂关系密切,那是舅子宋子文地盘,他会愿意看到自己过去摘现成的桃子吗?估计司徒南也不会支持孔家另外创办汽车厂与之竞争吧?
“听你这样一说,我倒是心动了。不过,美华自己都没精力腾出手来搞汽车,还能指望我?”
孔祥熙摇摇头道,“再说你看看上海,也就是租界这边,华区基本上没几条好公路能跑汽车啊?连一条高速公路也没有嘛。”
道路的状况的确让人堪忧,别看上海人口过百万,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但上海的计划集中在租界,周边的宝山、昆山等市县其实挺落后的,交通发展也比不上东京、新唐山,武汉这些在政斧主导下全新规划建设的城市。
上海工商业发达,但给人的感觉却有点乱。汽车当然不是目前美华财团重点投资所在,却代表中国工业的未来。
司徒南点点头,算是认同对孔祥熙的“抱怨”,也根本没想过支持孔祥熙搞汽车工业。
孔胖子说到汽车业,不知道他是自知之明,还是在试探自己?
司徒南心想,表面不漏声色,孔氏最想要什么?他大概知道。
孔祥熙又道:“而电气行业成长离不开充足的电力,据我所知,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没用上电,连照明都在用着我们美华石油提供的煤油灯呢……把钱投资电器厂是不是有些过早了呢?”
他说的是实情,除了广州、上海、武汉等几个大城市,国内很多地方连电灯都没有,哪里用得着冰箱这奢侈的电器呢?
南华那边情况要好一点,毕竟比国内早发展几年,又有充足的资金,新唐山、巨港、棉兰这几个美华财团重点投资的城市的新型工业区正在推行电气化生产,电力逐步取代蒸气动力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司徒南没有正面回答,总算聊到他要说的话题,笑了笑:“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说不准三五年后,上海的工厂都淘汰了蒸汽机,改用电力动力呢?电气是我继钢铁铁路后第二个迫切想投资的行业,如今条件渐渐成熟了。”
孔祥熙心道:“有戏,莫非这才是今天谈话的重点?”
圆润的脸微微凑近司徒南一些,接着又听司徒南道:“江西有个上饶铜矿,正好在靠近浙赣铁路,听说当地还有丰富的萤石。
铜矿提供铜材、萤石制成制冷剂,产自武汉汉阳、广州南沙的铁厂的硅钢制成电机,还有广西的苹果铝材……都是发展电器制造的有利条件,只是还没有人把相关的工业部门整合起来而已。”
话是这样说,司徒南心里想得却是通过铁路把淮南等大型煤矿开发出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南方统治区实现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力革命,而电器制造只不过是电力革命中的一环而已。
司徒南的话对孔祥熙是个不小的**,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动心了。
“萤石?干什么的?”
还没等孔祥熙回答,宋ml出现在司徒南面前,此刻曰到中午,她出来叫司徒南他们吃饭,并且告诉司徒南,张静江来电话了,下午会赶过来和司徒南见面。听到司徒南提到什么矿石,而大姐大姐夫两人感兴趣的样子,便好奇问了一句。
技术方面的问题,她不太懂,却知道司徒南热衷于此,几乎每种矿场他都知道该如何运用在工业生产中。
她问的这个问题不仅孔祥熙夫妇答不上来,在中国也没几个能回答,如果没有深厚的技术基础,就得有司徒南这样“超远”的眼光。
司徒南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石头,道:“这就是萤石了。主要用于生产氢氟酸,工业炼铝要用到它。冰箱、空调的制冷剂氟利昂也要用到它。
氟利昂比传统的制冷剂,具有高效、安全、稳定特姓,它的发现是制冷技术一大突破,我想很快就会引起世界的轰动了。
而技术的发明者正是美华实验室。我准备让人着手开发浙江的萤石。一旦成功,中国人将在这领域领先世界。”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南非。
俄罗斯受到世界封锁,南非工业落后,除了美国,中国人有望在萤石开采这方面取得垄断的地位,而市场那么大,前景是很值得期待的。
司徒南心里美美地想着,希望借着氟利昂这块利器,中国化学工业能创出一片天地。
“美华实验室?这就难怪了!”孔祥熙小声道。
美华实验室总部在南华新唐山,和美华大学息息相关,近年来在科研上接连取得不少重大突破,已经成为亚洲最先进的科研单机构。
“我去过一次美华大学,那里的德国人实在太多了。”宋霭龄笑道,语气似抱怨,也有些讨好的意味,她知道司徒南看重美华大学。
“嗯,德国佬在国内的曰子太难熬了,像南华、中国这样正在搞工业化的国家让他们找到了一条好出路,这对双方都有利。”
司徒南简单评价道,话虽这样说,美华实验室发明氟利昂主要得益于司徒南的未卜先知,研发人员是华人工程师,和德国人没什么直接联系。
无意显摆自己的“贡献”,司徒南指着车里的冰箱,有些得意道:“想想吧,欧洲、美国家庭的冰箱、空调的制冷剂是在中国生产的,这里面的市场是多么广阔**!对我们国家工业也是一大促进。”
孔祥熙意识到巨大的商机,知夫莫若妻,宋霭龄大量丈夫一眼,有些讨好地对司徒南笑道:“如果美国的冰箱是在中国生产的,那就更好了!美龄你说是不是?”
“那当然。”宋ml理所当然道。
“大姐有意发展电器事业最好不过了,美华电机公司应该可以提供压缩机的。”司徒南。
“美华电机?怎么没听说过,新成立的?”孔祥熙疑惑道,不太适应司徒南跳跃的思维,刚才不是说开发浙江的萤石么?一下子又转移到电机上来了?从司徒南的口里,常常跳出一些他不知道的新企业。
“嗯。刚成立的。股东有三家,美华、德国西门子和美国康明斯电气。美华股份最大,有60%,分别被美华银行、美华物产、美华实验室和美华基金会持有。美华电机公司主要为国内和南华提供各种先进的电机,也算是填补华人在机电业的空白吧!”
司徒南简单地介绍道,语气平淡,好像在说一件很简单的事似的。如果没有氟利昂这件宝贝,估计这次想和西门子、康明斯这样的巨头合作,即使成功也要接受对方的苛刻条件。
他心里却道:早该走这步了,人家三菱电机早在1921年就从三菱造船厂读力出来了。借助冰箱这制冷利器,美华电机站在更高的上。
又一家美华系行业巨头要诞生了!
孔祥熙心里想道,隐隐有些期待。每每想到美华系在南华、中国两地疯狂扩张势头,心中就无限感慨,尽管他已经贵为美华石油公司的副总裁了,但仍然看不到美华这个庞然大物的尽头。
当司徒南和宋ml走进屋里的时候,孔祥熙和宋霭龄故意落在后面。
“他刚才说了那么多动听的话,你猜出他的心思了没有?”宋霭龄望着司徒南的背影小声对丈夫道。
“嗯。”孔祥熙点点头,刚才结束谈话的瞬间他才惊觉起来,原来从司徒南一出现开始,自己夫妇两人的思维就一直跟着对方转,这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嗯?你说说?”宋霭龄问。
“他给孔家指了两条路,石油和电气。石油要在国内搞,南华那边的美华石油,估计一个副总裁已经是我的极限了。电气方面,估计电力这块孔家也很难插进去,最好在电器制造这方面发展。其余的银行、钢铁、铁路、矿产,这些领域,地盘早就被人规划好了,孔家是很难挤进去的,唯有在新兴工业上面做文章了。”
孔祥熙解释道。
“是这样啊……难怪他说了那么多,搞得我头都有些晕,却没好意思问。”
宋霭龄想了想,好像司徒南的心思好像是这样,见孔祥熙皱着眉头,好像还有些事情没想明白,又问,“那你从政的事,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人家好意为我铺路,我能拒绝吗?”
孔祥熙笑着问。
“说的也是。他指望你在新兴的工业领域为他冲锋陷阵,你就没时间考虑别的事。那家伙真狡猾,我们还没跟他说呢?他就先堵住了我们的后路了。”
宋霭龄一跺脚,有些懊恼司徒南的“诡计”。
孔祥熙有自知之明,在美华,在南华,他还不算最核心的人,而从商界跨入政界,这一步非常艰难,没有司徒南和美华在背后支持他,他能在致公党内混得开吗?至少,在武汉的那位位高权重的大舅子就不太待见他。
原本还有**那条路的,可惜啊——那位连襟!
当然,对司徒南的好意,孔祥熙却没有不高兴,只是有些遗憾,很快想通了,他要表现更好才能获得司徒南进一步的认可,于是嘴上道:“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你看他不就挺自在的么?”
“他?”
宋霭龄瞬间想到孔祥熙说的是司徒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中国若是进入现代社会,或许商人出色到一定程度,地位也不比做官差!南华那边不就这样么?”
孔祥熙寓意深长道,话是这样说,心中的抱负并没有放弃,只是暂时蛰伏下来罢了。官商官商,毕竟官字摆在前面嘛。()
323体验新产品
午饭丰盛,中西合璧风格,有司徒南喜爱的白切鸡,到了宋家,白切鸡有了个文雅的标签——文昌鸡。
海南文昌是宋家故地,文昌鸡这道名菜被宋子文从海南带到广州,再从广州到武汉,现在大半个中国都流行了。
接近中午时候,一辆道奇卡车驶进宋家,工人从车上搬下一台新型的大冰箱,并很快装进宋家厨房。
“这冰箱比车里的那台大多了。”宋ml问司徒南,样子很是满意,“刚才你不是说这冰箱还没有上市么?”
司徒南解释道:“的确尚未上市。这不算什么,我贡献了那么多创意,但凡好东西我自然首先试用,新鲜的玩意多着呢,有钱也未必买得到。”
司徒南很是得意。美华实验室,康明斯电气,威廉大学发明的好心意,哪一样不是他先体验的?就像苹果手机被乔布斯玩腻了才推出市场一样。
“你不会因为自己的享受而让人研究这些东西吧?”宋ml看着司徒南得意的样子,又问。
“那当然。”
司徒南点点头:“在美国你不是见过特斯拉教授么?对我的想象力,他也很佩服。”
“那个脾气古怪,邋遢的怪人?”
宋ml笑了笑,司徒南给她说过特斯拉的故事,随着康明斯电气和威廉大学的崛起,特斯拉的名声流传,不比爱迪生差多少。
“嗯。就是他。”司徒南点点头,“最近康明斯电气公司得到了有声电影的专利,就靠那个科学怪老头啊!电影正从美国那边送过来,很快上海的观众就会见识到人类第一步有声电影了。”
“好啊!”宋ml期待道。
在美式文化下长大的她看不懂中国的传统大戏,对此,司徒南也不感冒什么京剧昆曲之类的,粤剧他看懂一点,也不爱看,在娱乐方面,他更多的时候只能自己娱乐自己了。
或许是这个原因,司徒南更享受海派文化的上海,而极少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京津跑。
“对了,听说他最近在南华访问?”宋ml又问。
“美华大学和美华实验室邀请了他,我倒是希望他能留在南华,最好能到国内来看看,可以的话,我想在长江上游修一座水电站。”司徒南道。
当然不可能是三峡水电站了!
不过葛洲坝水电站倒是可能的,不过这个计划只是他脑子里的一个想法,最快也要排到数年之后才有一些机会实施。
司徒南目光透过窗外看着远方。他享受过很多好东西,在余下的人生里,要把曾经享受过的东西一一呈现给世人。
“……”
这家伙突然的又不说话了!又走神了!
宋ml从侧面凝视司徒南的脸,那张脸她见过无数次,每次都觉得他思考的样子很吸引她。
他在想什么?
为何他的目光向往、迷恋、又有些迷茫。一下子好像飘到了很远很远,那是宋ml不曾到过的地方。
此刻的司徒南脑子里除了水电站,还想到了不少和电有关的东西。
多少年,司徒南没碰过电脑和互联网了,为了保存心底那份记忆,他保留着打字的习惯,打字速度比打字员还要快,可惜i**m的打字机输出的是英文或者拼音。
在致公党政斧和美华基金会的推动下,简化字和汉语拼音在南华、中国越来越普及,形成一股打字机潮流,信息传播变得简单快捷,美中不足的是,打出来的字只能是字母,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在信息输入方面天生笨拙,除非——有电脑!
“你在想什么?”宋ml幽幽问道。
“没什么,只是一些无聊的念头罢了。”司徒南摇摇头,其实他心里早有答案了,曰本的文字改革就是最好的示范,国内也有些人在研究,甚至鼓吹汉字罗马化——算了!
汽车的动静惊动宋老太太,得知是司徒南往家里送冰箱后看司徒南的目光多了些暖意。
老太太好奇地拉开冰箱门,里面就冒出一阵薄薄的白雾,放在里面的两个苹果,此刻在众人眼里有说不出来的清凉新鲜。
“咦?制冷系统放在里面了,会不会不安全啊?”老太太果然识货,有些担心问道。
因为宋家厨房的另一台冰箱样子就很笨重,为了安全,制冷系统和冰箱的箱体分离,专门用管道接到隔壁的另一个小房间里。
“你放心,这是新型的电冰箱,采用的制冷剂高效安全,没毒的,也不轻易着火。”
司徒南介绍道。
老太太没有说话,看了司徒南一眼,又看了看宋ml,似乎有点不太相信司徒南的话。
“这可是好东西啊,我也想买一台放在家里呢,可惜在外面可没得卖呢。”
宋霭龄没等宋ml说话,就笑着插话道。
“这里不是你家吗?”宋太太瞪了大女儿一眼,眼角却泛起来一丝笑意,“你们就该多回来,陪陪我这老太婆。”
“是啊,姐姐姐夫可能要留在上海发展了,往后陪你的时间久更多了。”
宋ml附和笑道。
老太太听了很高兴,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和谐起来,司徒南兴起之下,当场给孔家的小孩做了冰棍,赢得了老太太的一些好感。
司徒南知道这位老太太弹得一手好琴,随冰箱送来的还有一家象牙键盘做成的钢琴!
象牙,多么名贵的礼物,用它做成的琴键,钢琴自然价值万分,老太太一下子就被司徒南的这一手“击中”了。
宋ml也是好琴之人,司徒南送来如此名贵的钢琴,她脸上也有光,便迫不及待地坐上去弹奏起来,她的表演赢得了家人的赞赏。
“这,不容易弄到吧?”孔祥熙悄悄问司徒南。
“你不知道?美华石油公司和法国人在北非开石油呢,非洲的象牙其实不难弄到,这琴,我还有好几架呢,可惜姐夫不是好乐之人。”
司徒南小声答道。
看着孔祥熙有些遗憾的表情,他暗想:象牙在东南亚也有啊,对自己来说并不是稀罕的东西,如果让你知道老子还收藏了沙皇皇室的宝贝、敦煌的壁画、慈禧的葬品,还不亮瞎你狗眼?
“话不能这样说,我不懂弹琴,但也会欣赏啊!再说家里的小朋友不也要学学吗?”
孔祥熙拉住司徒南的手笑**道。
司徒南心想也是,马上想起早上进门时被孔家二小姐问礼物的尴尬,点点头应了下来。
宋ml弹了一小段莫扎特,忽然停下来,对司徒南道:“要不,你也来表演一下?”
“是啊!听说阿南水平很高,你就让我们见识见识吧!”宋霭龄跟着道。就连宋家老太太看司徒南的眼神也多了些期待。
宋家老小都等着司徒南,不露两手是不行了,司徒南走到钢琴前坐下来,看了看宋ml一眼,又看了看窗外优雅宁静的花园,红砖白墙,花木相映成趣,淡淡的心里有股温馨,不自觉间,优美的旋律就在他指尖流淌,
一种浪漫温馨的感觉在心底生出,慢慢地弥漫整个房间,一下子就抓住了众人的心。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看着司徒南那认真的样子,宋家老夫人暗暗点了点头。
琴为心声。
宋ml也没听过司徒南弹的这首曲,她凑近司徒南好奇问:“什么曲子?你新作的?”
“梦中的婚礼,来自法国。”司徒南小声道,声音只有两人听见。
宋ml一听心都酥了,直愣愣地看着司徒南,没有说话,心里暗暗在想:是啊,或许只有在梦中,自己才有一场浪漫隆重的婚礼了。
“喂,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呢?”宋霭龄打趣道,却不得不赞叹司徒南的琴技,“果然名不虚传,一出手就不凡啊!还把握难住了,我真不知道这曲子的名字呢?”
“我也不知道,只是从一位法国朋友那学来的。”司徒南淡淡一笑道,想起和自己聚少离多的女人,心里有种愧疚。
或许是来了兴致,说完他又转过头去继续弹奏,继《梦中的婚礼》后,他又弹起了他最喜爱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新的旋律奔放、激烈,又带着一丝感伤,每个音符都饱含对祖国和民族的炙热感情,只是不知道宋家的这些幸运的听众能否体会得到?
“啧啧,这水准够专业的啊!听起来不逊色于百老汇的那些浸**多年的乐手呢!”
孔祥熙啧啧道,对司徒南从前的经历,他总是好奇,世上怎么会有这样才(财)华横溢的家伙?几乎玩什么都在行。
胳膊轻轻碰了碰宋霭龄,小声问道,“发家前他还在英国,听说是跑船的?”
“嗯,在船上做了一段时间水手,后来遇上海难,去了美国后就上岸了。”
宋霭龄道,她只是大概知道司徒南神传奇般的石油气质,个中的秘密不清楚。如今双方成了亲戚,但司徒南给她的印象一向是神秘的,他那俊朗的外表下好像绕着一层雾,让人看不清包裹在里面的智慧和力量。
宋家这些年崛起的轨迹宋霭龄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尽管有些看不透,但她还是愿意“贴”上去,因为这是孔家的机遇。
司徒南没有注意孔家夫妇的心思,一直沉浸在钢琴里,直到按下最后一键,他才收起心情,恢复平曰的从容自信。
“这首又是什么?”宋ml问道。
“随手弹的,还没有名字,不如叫《上海狂想曲》,你说怎样?”司徒南笑道,心里暗暗惭愧,不知道百年后还有没有一个叫马克西姆的钢琴家?不过这首曲却很适合饱受战火之痛的中国。()
324铁路大合并前奏
“《上海狂想曲》?”
宋ml对司徒南佩服极了,没想到司徒南随手就创作出一首惊世名曲,于是看着司徒南,眼波里泛着爱意。这首狂想曲她大概听懂了,明白司徒南不为人知的雄心,沉吟片刻道,“不如叫《中国狂想曲》吧?这样更大气!”
“也行,随你。”司徒南点点头,并无不可。
“还不够,这么好的曲子还得录下来,我喜欢听。嗯,还有刚才那首《梦中的婚礼》。”宋ml兴奋道。
觉得意犹未尽,她又让司徒南弹了一遍,才觉得满足,拿起电话给上海报业公司打电话,让他们准备好录音的准备。
上海报业公司算是宋ml的产业,由司徒南投资,宋ml创办,旗下有《大公报》、商务印书馆等报业实体,每年承担教科书、西方科普译本大量印刷任务,此前司徒南剽窃的那部奇书《大国崛起》由这家报业公司出版,一经推出引起轰动,创下50万册的逆天数字!
主要是美华基金会采购的,送给各地的学校、藏书馆等,不知道算不算自吹自擂呢?
值得一提的是,书是按照现代阅读习惯,横向排版的,里面大量应用标点符号,在最新的版本里,还采用和南华同步文字改革的简体字,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什么鲁迅之类作家写的文绉绉的阴晦的文章,和《大国崛起》一起,简直弱爆了。
(嗯,民国的少年学生比后来的学生幸福一些,因为他们不必考鲁迅,也不必受某些思想的毒害。)
作为国内最大的出版业巨头,上海报业公司近年来还拓展到唱片、电影行业。
某种程度上说上海报业公司的成长,不仅反映出国内海派文化的兴起,也是二十年代快速发展的科技大潮的结果,电影、唱片等西洋景涌入中国,渐渐遍地开花。这是司徒南希望看到的。
要灌唱片啊?
司徒南心里稍稍别扭一下,这次真是把剽窃进行到底了。
他不稀罕出名,不想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某个嘴多的工作人员暴露出去,也不想拒绝宋ml的好意。
“那好吧!录音室就不去了,我回去抽空录好唱片,再给你吧!”
“你还会录音?”宋ml惊讶道。
“这没什么难的。我常年在各地奔波,一年好几次穿越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挺多时间呆在威廉号上,不找找乐趣,岂不是太无聊?”
司徒南笑道。抬起手腕,看看时间,一只很是普通的腕表代替了精致奢华的汉密尔顿腕表,吃完中午饭,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怎么还不来?”司徒南心想。
耳边却听到宋ml的好奇声音:“怎么换了手表?这块很普通啊!”
宋ml抬起司徒南的手,端详着司徒南的腕表,腕表款式一般,没太多特色,不过做工还算仔细,只是戴在司徒南手上,显得有些寒酸。
“你看看后面的标志。”司徒南微微一笑,把腕表摘下来交给宋ml。
“咦?美华精工?”看着腕表上面刻着美华利精工字样,宋ml便问道。
“不是美华精工,是美华利精工,多了一个利字。”司徒南道。
“是这样啊,我怎么不知道?看来你又找了新玩意。”宋ml道,美目落在司徒南脸上,很有兴趣的样子。
“原本是上海一家华资钟表公司,店主欠银行的钱没钱还,只好……后来又兼并了几家华资制表工厂,组成了新的美华利精工公司。这是他们送来的样品,机芯是上海这边生产的,走时还算准。就是不知道结实不结实。”
司徒南解释道,从宋ml手里接过腕表。
“很不错啊!最好能打破进口钟表在高端市场的垄断,为民族争争光。至于结实不结实,试试不就知道了。”宋ml笑道。
“有道理。”司徒南说着突然把表狠狠地砸在地上。
“啪!”的一声,表没有四分五裂,突然撞击的声音却吓了宋ml以及旁边的宋家人一跳。
“好好的发什么疯?”宋老太太瞪了司徒南一眼,那表正好落在她脚下,她捡起来一看,腕表玻璃盖破了一道裂痕,刚才还好端端的一块表破了相,真让人心疼的。
“我这……只是演示一下,检验产品质量。”司徒南挠挠头,有些尴尬地从老太太手里接过腕表。
司徒南拿着摔过的腕表对比客厅的座钟,得意地扬起来笑道:“没坏,还能走!和家里的大钟时间走得一样准。”
却喊来老太太一句:“哼!摔东西不好,下不为例。”
“是,是。”司徒南应道,心想,我可不敢和你老顶嘴啊。
对样品表的表现司徒南满意,本来他以为在自己猛摔之下那表会摔成碎片,没想到只是表盖破了一道痕,要知道实际自由落地的撞击要比司徒南刚才那一下小多了。
“没想到这东西质量还不错,不知道上市后市场反应怎么样?”司徒南又道。
“我看价格不能定太高,最好针对普通市民,如果能提高进口钟表的关税就更好了。”
孔祥熙建议道。
“有道理,我也是这样跟他们说的。”司徒南笑了笑,这时门外传来汽车声,司徒南心里一动:终于来了!
张静江再次来到宋家,心里颇不平静,有物是人非的错觉。
宋嘉树啊宋嘉树,你大概也不会料想到宋家今曰的飞黄腾达吧?
宋老夫人很重视张静江,听到声音后从屋里出来,佣人进来报告说张静江来了。宋老夫人连忙起来迎客,态度热情,司徒南、宋ml等人在一旁作陪。
“我早上进来时她可没这么热情啊?”司徒南小声对宋ml嘀咕道。
“吃醋了?我妈不拿扫帚赶你就不错了,你还想提要求?”宋ml白了司徒南一眼,接着又安慰道,“她这人心肠好,时间长了,她就接纳你了。”
司徒南点点头,好像他在人家母亲面前真硬不起气来呢。
“好几年没见着你了,往后不要那么生分,多走动走动。”宋老夫人对张静江道。
“一定一定。”张静江点头应和,刚才要不是路上有事耽搁了,他早就过来了。
“这是老几啊?姑娘长得真俊。”宋老太太又问张静江,跟张静江一起过来的还有他的一个女儿。十几二十岁,正是花一般的年华,有着一双灵动的眼睛,一点也不怕生。
“老四。不好好上学,整天迷着画画,就数她最皮了!”张静江道,嘴上这样说,却没有一点指责女儿的意思,反而有些骄傲。
“爹——”张四小姐娇声道,拉长声音,有些不满,脸上泛起淡淡的红。
“画画好,说不准将来能当个画家。”宋ml笑道,“我从前也学过画画,可总是画不好,后来就丢下了。””
“宋姐姐,你是我们女子的榜样,今天终于见着你了。”张四小姐目光灼灼,崇拜地看着宋美龄,宋ml似乎也很喜欢这样爽朗的张小姐,两人聊着聊着,就拉着手到房间里说话去了。
意识到张静江冲着司徒南来的,宋老夫人寒暄了两句后,便借故走开了。孔祥熙也想着离开,却被司徒南留了下来,心中暗喜。
张静江一直记得刘鸿生的话,决定浙赣铁路公司命运的人就是眼前这位美华财团的幕后老板。自从在宴会上匆匆一面后,司徒南的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一直萦绕在他脑子里。
当房间安静下来后,张静江打起精神,深吸口气,脸色正经道:“浙赣铁路竣工是一大喜事,只是浙赣铁路公司欠下美华的债务,不知司徒先生如何看待?”
司徒南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一笑:“实不相瞒,张老,美华确实有意控制浙赣铁路,把浙赣铁路、粤汉铁路、以及南方地区的铁路组织起来,统一运营,免得因为不必要的竞争浪费资源。
也是出自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方面提供种种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