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是有些失望,但还是赶紧起身上前,用毛巾给他擦干了身子,一件一件衣服穿戴整齐。

回到屋内,早饭已经准备停当,其他三个侍女也都来到这里,不过她们却没有惜红的大胆,瞅着赵石的神色都是小心翼翼的,桌子上只有一副碗筷,其他人都站着,赵石到也没觉得奇怪,那晚宴会之时旁边便站着许多下人,但是他可没有让别人看着自己吃饭的习惯,挥了挥手,就想让她们全都出去,不过随即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几个少女的名字,简单的问了几句,便像任命军官一样指着惜红道:“以后她便是你们的……头儿了,她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

惜红听了自然是喜不自胜,老爷新来,身边没带一个奴仆婢女,她现在得了老爷的亲近,以后的好处心里也是明了,在其他几个人艳羡之中跪倒在地,“谢谢老爷。”

赵石摇了摇头,他怎么听老爷这个词儿也不顺耳,不过他到也不会无厘头到给自己起个老大或者什么的名字,只是接着说道:“以后除了惜红之外,其他人没事别进这间屋子,还有也告诉外那几个,我这人喜欢清净,平日别弄出什么大响动来,我不喜欢,好了,你们都出去吧……”

正说话间,门声一响,一个小脑袋已经伸了进来,乌溜溜的眼睛转动了几下,才嬉笑着推门进来,却是大模大样走过来坐在了桌旁,看着桌子上的几个菜色,摇头呵呵笑了,“这些东西也能入口?吴应,你给我进来。”

“参见世子……”一见他进来,几个婢女可没赵石坐的那么稳当,立即都跪了下来。

“免了,整天跪来跪去的也不嫌烦……吴应,你听见没有,赶紧给我进来。”

接着门又是一响,吴太监畏畏缩缩的挪了进来,先是在屋子里扫了一眼,看见坐在那里的赵石,赶紧涎着脸凑了过来,开口就道:“吴应给大人见礼了……”说完跪倒在地便磕了个响头,然后才抬起脸来转头对着李全寿,“您有什么吩咐?”

这位小王爷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这人昨晚被揍的不轻,满脸的瘀伤,现在还肿的像个猪头一般,这一下打在上面,虽是不重,但他还是发出一声惨叫。

“好你个吴应,平日跟小爷我嬉皮笑脸的,被赵石打了一顿好的,就成了磕头虫,以后我也狠狠打你几顿,让你规矩规矩?”

“别别,赵大人这不是王爷的贵客吗?吴应哪里敢怠慢了?您平日宽宏大量的,从不拿我们这些奴才出气,能跟在您身边可是吴应几生修来的福分,这礼数都在奴才心里呢,再说了,奴才不是知道您平日最烦别人磕头吗?所以……嘿嘿……”

“行了,行了,你这机灵劲都在这张嘴上,嗯……告诉府里厨子,就说是我说的,赵石这里吃的喝的都按我那里的规矩弄,若是不和了他的口味,叫那群混账小心自己的屁股,嗨……我说你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

“您不能这样啊,王爷昨晚发了话,让奴才跟着您去先生那里,您不是想着把奴才支走了,然后……”

“叫你去,你就去,跟小爷废什么话?”啪的一声,又有惨叫声响起。

“你们两个有什么话没说完的是不是出去说,我这里饭还没吃完。”赵石皱了皱眉头道。

李全寿瞅了瞅他的脸色,这才乐呵呵的道:“昨晚那一下没落在身上,我承你这个情,不如今天我陪你到东市逛上一圈儿,看着什么好咱们就买什么,我可早就想多出去走走了,这下好了,父王那里说了,只要身边有你跟着,咱哪儿都可以去,我听说你刚来长安,应该是哪里都没去过呢吗?正好出去见识见识……啊,你怎么又打我?”

赵石见他越说越是忘形,纨绔性子显露无疑,挥起筷子就敲了他一下,旁边的几个女婢本就已经看的目瞪口呆,这位新主人是什么来历?见到小王爷也不行礼,那个吴太监可是小王爷身边的贴身之人,见到他还要磕头,待得赵石一筷子敲在李全寿脑袋上的时候,她们身子都是一颤,忍不住双腿发软,心道这下完了,这位小王爷什么性子他们再了解不过的,简直就是府里的混世魔王,吃了这亏,还能善罢甘休……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31章 先生(二)

赵石挥手让几个险些将眼珠子都掉在地上的女婢出去,等屋子里就剩下了他们三个,才边吃边道:“连小户人家都知道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道理,你身为景王世子,怎就没个上进的心思?”

他这一正经下来,语气虽是淡淡的,但却总让人有一种不能忽视的感觉,李全寿楞了楞神儿,却是一脚踹在吴应的身上,“你也出去,传话给厨房,让他们弄点好的过来。”

吴应见他真的有些恼了,也不敢再废话,哈着腰退了出去。

这时李全寿才收起了往日的玩世不恭,小脸儿上却是苦涩渐浓,“看在你昨晚替我挨了一下的份儿上,我就跟你说说,你可不能跟旁人瞎说去。

你可不知道这王府有多闷,连个下人都能时常出去透透气,我呢,我一个堂堂的世子,自打记事儿起就出去过六次……当然,除去进宫的次数不算。”

说到这里,脸上却是露出了同年孩子绝不会有的深沉颜色,小手一拍桌子,接着愤愤道:“世子有什么好的,也就是个穿的好,吃的好,父王和母亲都忙,也不知他们都忙些什么,我是他们的儿子,见他们都得有人传报,一个月也见不上几次,你当我不知道身边这些人都是个什么德性?但起码他们有话儿跟我说,还能陪我解闷儿,旁的人呢,见到我就知道磕头,连个话儿都不敢跟我说……

六伯家的小五来了,竟然笑我是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还说我连宗学都不敢去,和父王一样都是窝囊废,那个家伙是个什么东西?比我手下这些人都不如的玩意儿,还敢笑我,我早晚要宰了他……

先生,先生,就知道给我请先生,我说的话他们可有一句听进耳朵里了?所以我偏偏不如他们的意,来一个我就弄走一个,看他们能拿我怎么样?

不过昨晚你可是将我手下那群人都给打死了,这一次你得给我出个主意,怎么才能将这个先生弄走才好,至于玩不玩的以后再说。”

赵石这回算是见识了这些皇家子弟的特异之处,兄弟之间那是半点情谊也没有的,年纪才只九岁,想的就已经既杂且深,小心眼转的飞快,本来以为自己前世十三岁杀人,今世更早,十二岁就已经杀了好多,已经是够惊世骇俗的了,眼前这个孩子虽然没有那份决绝的心性,但这勾心斗角的心思已经不让于一些成年人了。

慢慢咀嚼着嘴里的东西,半晌才说道:“以前的几个先生你是怎么赶走的?”

听他这么一说,李全寿还以为他答应了,立即兴奋了起来,急急道:“上一个夫子已经七老八十,我们只在他屋子外面折腾了几个晚上他就受不了向父王请辞了,还有一个岁数不大,不过看那模样好像比父王还要神气,不过这人眼神儿不好,大冷天儿的一下掉到湖里,差点没淹死,之后就病的死去活来,在府里养好了病就走了。

还有,还有一个见钱眼开的,给个百十两银子就打发了……我已经打听好啦,今次这个先生是从京外请来的,好像是杨相给张罗的,你说这老头儿,岁数也不小了,事情怎么管得这么多?

不过他了,眼前这个先生恐怕不好糊弄,听说见到父王连礼都不行的,到是父王得行弟子礼,娘那边亲自奉茶,到像王府是他们家的……岁数嘛,好像也不小了,他们说看上去怎么也六十多了,这老家伙牙口不好,还专门带来几个做饭的,下药这招就别想了。

听说老家伙还挺好色,妻妾足足带了六七个,看府里的婢女都是色迷迷的,不过看这架势好像要在这里常住,那怎么得了?

哎,我说,你听见了我说的了吗?先别吃了,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快给出个主意才是正经……”

“是什么样的人得见过再说,要想了解一个人不是听什么传闻,而要听他自己说什么,看他喜欢什么,他要是好色,你就送他几个美人,他要是爱钱,你就给他些银子,他要是喜欢物什,这府里的古董珍玩好像不会少了吧,送他几件儿也就是了,他要是喜欢权势,你没法送他,人前人后对他尊敬一些,让他面子上过得去,那么你提些要求他还能不答应?

什么下药,弄下水之类的下作手段只会有损你,甚至是王爷,或者是王府的名声,别人能高看了你?你越是这样,你父王说不准越是觉得你不堪造就,你现在是世子,能够在府里横行无忌,但将来呢?你父王身边又不只是王妃一人,以后生下个儿子,你的位置就不会安稳了,说不准你母亲那里都得受牵连……

照我看啊,学东西是为了你自己,也不是为了旁的什么人,那些士子文人们学好了就能到王府来教你,你若是学的好了呢?还有人敢来教你?到了那个时候,便是你想干什么?王爷还能拦着你?长安看上去虽大,但你就不想去长安之外的广阔天地去见识见识?

你就不想到西夏王城去饮酒?金国的大都听说也不错,后周的开封听说繁华甲于天下,长江以南更是繁华,蜀中有天府之国之称,北方的大草原你见识过吗?草原上生活的蒙古人勇猛彪悍,性情豪爽,如云般的马匹和牛羊,再往北去,则是一群头发眼色各异,就连眼睛的眼色也不一样的家伙们,他们性情坚忍,耐苦寒,有着一个比整个中原都要大的帝国……西边还有个叫罗马的地方,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不过那是西方人建立的一个大帝国,那里的人们也性情凶悍好斗,身材也比咱们高大……”

赵石本不知怎么跟孩子相处,再加上性情冷淡,若不是不想再让这个孩子夹杂不清,也不会说出这番长篇大论来,算不得循循善诱,到也恰到好处,说的有些凌乱,他对历史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说的便也含糊,但一个生活在王府的孩子,听到的见到的也就有些狭窄,这些事情更是想都没有想过的,先前还听的颇不耐烦,但到了后来,却是两眼放光,很是有些憧憬的样子。

正说着间,门砰的一声响,那位吴太监已经满头大汗的拎着两个食盒闯了进来,食盒热气腾腾,冒着诱人的香气,许是怕这位精灵古怪的小王爷真个撇下他跑了,这一来一回竟是出奇的迅速,还拎着两个大大的食盒,等进了屋子,浑身上下汗水淋漓,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把食盒放下,两腿已经没有一点力气的他立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喘气儿都直翻白眼儿。

李全寿正在兴头儿上,上去踢了他一下道:“去,门外边守着,我们这里吃完了再说。”

把吴应撵出去之后,打开食盒,不得不说,这王府里面的伙食差距不小,后来的几样小菜虽是没有多少油腥儿,但胜在做工别致,色香味俱全,确实比赵石现在吃的强了不少。

一样一样端上桌儿,也许是赵石声名在外的缘故,食盒底下还放着一壶酒,讨好的意思十分的明显。

酒菜摆好,这位小王爷到是摆足了宴客的架势,先给赵石倒了一杯酒,然后自己也倒了一些,尝了一口,摇头晃脑的道了一声,“好酒。”

赵石到也没有劝他不要饮酒,只是尝了几口菜,味道确实不错。

“先不忙吃,快跟我讲讲外面的事儿,那些老先生可从来不会跟我讲这些,就知道说什么仁义礼智信的,我在宫里到是见过大秦的图志,也听说数百年前,西域有丝绸之路,还有什么昆仑奴之类的,浑身上下都乌漆麻黑,很少奇异,不过现在可是看不见了,怎么?还有头发眼睛的眼色都不一样的?那还是人吗?

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也听说过,唐时大将军李靖征的就是北方的突厥,现如今那里不都是金国的疆界吗?还有什么蒙古人?”

“蒙古人在更北边儿,现在应该没有形成统一的称呼,有很多的部落,他们的汗位都是金国封的,不过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以放牧为生,行踪不定,估计金国拿他们也没办法……

好了,不说这些,那位先生在哪里等咱们?”

“别,别,让他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有什么打紧的?你再跟我多说些……不对呀,你比我大不了几岁,怎么知道外面那么多的事情?”

赵石皱了皱眉头,才说道:“听先生说的。”

“啊,还有先生跟你说这些?怎么府里的先生就不一样呢?”他终究还是年纪小了些,只是一句话就给打发了,不过这位小王爷立即追问道:“要不……你跟父王说一下,把这位先生请到这里来?我也想听他说外面的事儿……”

这一顿饭吃的时间不长,主要是赵石到真是把这位小王爷的兴趣提起来了,只是没想到孩子一旦起了好奇心是这般的烦法儿,寻根问底,一会儿问你蒙古人吃的是什么,再一会儿话题已经转到西夏人是不是真的长的巨嘴獠牙上面去了,这饭哪里还能吃的好?

只一会儿功夫,赵石便放下了筷子道:“走,咱们去见见那位先生吧。”

“不急,不急……”

还没等他再说出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来,赵石已经一把揪住了他的领子,拎着他就出了屋子。

吴太监还在外面老实的守着,看见他们这般出来,嘴巴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没言语,却是心里话,世子不会是被人提习惯了吧?这样还能笑的出声儿,如果以后走路都让人提着……老吴还真没这个胆子……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32章 先生(三)

其实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已经算是很完善,孩子家里只要富裕一些的便可以送去童学,是为童生,这个是不需要经过考核的。

接着经过县试,升入县学,这个过程虽然也需经过县试,但身份高一些的,或者稍微聪明者都能过关,经过县试的就成为了士子,也就是普通所说的读书人。

接着便可以府试,考核严格,过了便为秀才,这些都是一年一次,若是进京参加科考,却是得三年一次了,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进京惨叫科举,必须经过贡举才行,贡举也是一年一次,每次录取人数都有定额,如此才能进京参加科考,……

科考又称春闱,秋闱,省试,实是这个时代文人们的一次盛大的集会,也是古代王朝的一次盛事,这里先不细说。

而赵石从李全寿凌乱的解说中也知道了一些这些皇家人物都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他们在府里都有自己的先生,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被送入宗学,顾名思义,宗学自然是这些皇亲贵戚的子孙们学习的地方,在宗学中接触到的人以后可能会成为你的助力,也可能会成为你的敌人,进入宗学的孩子不管大小,过上个一年半载的,便是你进去的时候纯洁无暇,这个时候也会变得心机深沉了,根本没有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

景王李玄瑾如今就只李全寿一个儿子,姐妹到是有那么几个,子嗣上可谓单薄的很了,由于这些年朝廷政争激烈的缘故,宗学里更是乌烟瘴气,值此之时,李玄瑾哪里敢将李全寿放进去,所以便将其留在府中,请先生教导,但又怕自己的儿子少人陪伴,性子变得孤僻了,便也由得他自己找了几个伴读,又在府内的清客和执事当中选子弟品行端方的放在他的身边,其实也就是在府里办起了学校,只不过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闹的不比宗学里那些人差了,再加上他自己名声欠佳,那些有才学又愿意进王府教他儿子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

三个人漫步而行,李全寿自然是嘴巴闲不住的,方才被赵石勾起了兴趣,这一路上尽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赵石虽是有些心烦,但还是随口而答,知道的不知道的,总能说出点什么来,旁边的吴太监却是暗暗称奇,这个凶狠的家伙原来并不是那些粗鲁无文,好勇斗狠之徒,所知到当真不少,就连北边那些胡人的风俗人情好像也很是熟悉的样子,南方的风俗特产也能随口道来,看那样子,也不像是说假的,真真是让人惊异。

说话之间,转弯抹角来到一处跨院儿,这房子没有什么特色,只是胜在一个宽敞,院子里两排绿柳,将阳光遮的斑斑点点,柳枝随风飘荡,闻着那股清晨和着水汽,散发出来的草腥味,让人精神不由一振。

让人吃惊的是,三个人刚进院子,入目的却是一个姿态婀娜的身形在正堂前面的空地之上舞动长剑,此人动若脱兔,静若拔松,动作舒展优雅,看上去着实赏心悦目。

不过到得后来,一柄长剑却是越使越快,舞到劲疾处,只见寒光闪烁,好像一个光球在地上滚来滚去,风声呼呼,寒气四射,气势已是凌人至极。

李全寿和那吴应两人瞅的是目瞪口呆,眼睛眨也不眨一下,李全寿更是不住咂嘴,嘴里喃喃,“难道这就是公孙剑舞?乖乖,真是好看……”

赵石却是皱了皱眉头,赵石在见到过那道士使出的剑法之后,眼光已是颇高,一眼便已看出,此人剑法在普通人眼里或许精彩之极,但却是标准的花架子,别看剑光吞吐,耀人眼目,但华而不实,不是真正杀人的剑法。

那道士只要一剑在手,便是渊停岳恃,招发如雷霆电闪,收则如猛虎归林,一招一式如同行云流水,但却有神鬼莫测之机,了然和尚曾也想着让那道士传授他几招剑法的,奈何那道士心高气傲,只一句,这个家伙长的和你一样又大又蠢,剑法到了他的手里一定也好像砍柴一般,与我名声大大有损,不如不教,气得了然和尚从此绝口不提此事,在这一点上到是让赵石颇有些遗憾的。

这个舞剑的是个女人,剑法招式繁复,对于身体和手臂的柔韧程度要求颇高,劲力不足,更重要的少了几分杀气,观赏则是有余,实战嘛,恐怕别人拼着挨上一剑,一刀就能砍掉她的脑袋。

对于这样的剑法,赵石很快失去了兴趣,向正堂门口处看去,那里却是站着一个青年,眉目之间颇有几分秀气,身形也不怎魁梧,高矮适中,打扮到是干净利落,腰间也挂着一柄长剑,他本就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进来的三个人,这时见赵石望了过来,微微一笑间,点头示意。

“住手……”随即这人脸色一变,目光紧紧盯住了下面。

剑光霍霍,在赵石三人面前闪动,剑身所透出来的寒气浸人肌肤,其他两人正看的入神,突遇变故,都是一声惊叫,李全寿个子矮小,发现不对,转头便跑了开去,那位吴太监却是被吓的一屁股坐倒在了地上。

赵石本就没当回事,这里是王府,眼前的两个人在这里这么的悠闲,还能伤人?眼睛都没眨一下,不过他是从生死之中过了无数个来回的人,像这样的情形,他自然不会毫无防备,只是任凭猜测站在那里,立即抬起胳膊,护住了头脸,不过他这一下,却是换来对面之人的一声惊呼,那人本来也就是吓唬一下,凭她的眼力和手段,别看眼前寒光闪烁,不过最终都是浮略而过,不伤人分毫的。

赵石挡了这一下,却是吓了她一跳,立即将剑撤回,噔噔噔往后退了几步。

眼前的是个小姑娘,也就十三四岁年纪,脸上明显带着稚气,运动过后带着红晕的脸蛋正鼓鼓着,眼光也是恶狠狠的,“你们就是我爷爷的学生?怎么现在才来?”

“阿云,没个规矩,赶紧回屋去。”

“哼,早晨的功课都做完了,你现在管不着我,他们来的这么晚,本来就是他们不对,还不让人说了?”小姑娘嘴巴叽叽喳喳,声音清脆,却是将对方的话一点不剩的都顶了回去,赵石心中有些诧异,要说能进王府来教课的应该都是饱学之辈,这些人的做派赵石是见识过的,就像是那位崔先生,将家里的两个孩子教的是中规中距,男孩儿就不说了,才多大点的年纪就讲究一个文人气度,纯一个小大人儿,而女孩儿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话都不敢看人,这位先生的孙女却是活泼的过了头儿,很有点前世时那些被爹妈惯坏了的小丫头的气势。

“这位便是小王爷吧,别见怪,舍妹从小就是这般的脾气,不像个女孩儿家,家祖正在屋里等着呢,请随我来。”接着又朝赵石一笑道:“这位就是赵大人吧?以后咱们就在一处读书,还请赵兄多多指点,在下陈伯焕,表字文辉……”

他这里一边说着,一边也是暗自打量眼前这一大一小两个人,方才他妹妹那一下他也看清了的,这位小王爷胆子不小,而且很是机灵,没有被吓住,还能转身就跑,看样子还不算纨绔到家的。

其他两人的反应就让他有些失望了,那个太监就不说了,这位赵大人按说是军中之人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伸手去挡利刃,这人生的到是雄壮的很,不过脑子怕不怎么灵光,看来恐怕是王爷派在小王爷身边的护卫多些了,他却不知,如今赵石不说钢筋铁骨,若是般若劲运转到巅峰,别说这个小姑娘,便是个大汉来了,狠命一刀下去,只要不是像眼睛这样的要害所在,最多最多也便是伤他皮肉罢了。

他心中这么想着,但说起话来却是滴水不漏,让人很容易便心生好感的。

果然,李全寿听了他的话,凑上来嘻嘻一笑道:“这个小女孩儿是你妹妹?到是舞的一手好剑,咱们以后一起读书,你妹妹自然也就是我妹妹,若是让她舞剑,她不会不答应吧?”

还没等陈伯焕答话,旁边的那位小姑娘却是不愿意了,恨恨的盯着李全寿,手里的利剑熟练的挽了个剑花,“丁大点个孩子,就想作人家哥哥?你不是想看舞剑吗,来,我让你看个够。”一边说着,挥剑便在李全寿脑袋上划了一圈,吓得李全寿一缩脖子,嗖的一下躲在了赵石的身后,看他这般模样,小姑娘得意的笑了一下,小脑袋一扬,“一群胆小鬼,本小姐懒的陪你们在这站着。”说完转身小跑着进了屋子。

陈伯焕尴尬的笑了笑,“家祖在屋里等着呢,两位请跟我来。”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33章 先生(四)

“爷爷,他们来了。”陈伯焕轻轻走到老人的身边说道。

老人看上去是已过花甲之年的人了,须发已白,脸膛之上沟壑纵横,很有些风霜之色,显见年轻时也是受过苦的人,一双眸子却是黑亮幽深,仿若幽潭,一眼望不到底。

老人放下手中书卷,用手揉了揉额头,陈伯焕立即乖巧的上前为他揉捏肩膀,眼睛瞟了一眼外面,只是门帘阻隔,并不能看见外面的情形,嘴里却是低声道:“爷爷,您如此年纪,何苦还要进京……”

老人摆了摆手,阻住他的话头儿,微微叹息了一声,“路上你就问了许多次了,就算是你父亲也有这疑问,只是他心性沉静,问不出口罢了,这事以后别再提起,有些话爷爷是要带进棺材的,你爹爹和你虽说有些才学,但心性过于平和,不好与人争,这本是好事,读书人嘛,修身养性,但就是如此,立身足矣,却不通机变,进取不足,所以有些事上,还是不知道的为好,这些本不想跟你说,但……本是想着带上小四儿的,他生性机敏,谋变都不输于我当年,可惜身子骨儿太弱,这劳心费力的事怕不是养生之道啊。

好了,爷爷还是那句话,看到的听到的都收在心里,看着你妹妹点,他那个性子还像个姑娘家?你这个作兄长的也没点样子,真是……”

陈伯焕脸色一窘,心里却是暗道,妹妹这性情和三奶奶可是像到了骨子里,要不是您们宠着,能成这样?现在却来怪我,不过这些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罢了,出口是不敢的,见老人站起身来,赶紧上前搀扶。

“走,咱们去见见两个小家伙,没想到临到老来也不得清闲,调教一位小王爷,啧啧,还不定得少活多少年呢。”嘴里唠叨着,手里却是一把甩开孙子的搀扶,瞪了他一眼,“爷爷还没老呢,该干嘛干嘛去。”

老人挺直腰杆,这时才能看出,他身量颇高,身子也不怎消瘦,倒背着双手,气度却是雍容的紧。

“见过先生。”见他出来,李全寿和赵石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然后才直起身子,李全寿眼睛滴流直转,也不知在打着什么鬼主意,赵石身子挺直,却是直接对上了对方的目光。

老人见状却也一愣,仔细的在赵石面上打量了半天,他对相术却是略有研究,眼前这少年眼泛煞气,眉间还有断纹,天庭到是饱满,隐透红光,是大富大贵之相,但鼻梁虽鼓,嘴唇却薄,此相主一生杀戮随身,不为大将即为乱臣,在相学上是百试不爽的相格,不过他学的是圣人之道,对相术也是略有涉猎罢了,并不怎深信。

不过还是微微皱了皱眉头,“都坐下吧,你们应该知道,老夫姓陈,今年六十有六,以后就叫我陈夫子好了,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们既然入我门下,这尊师之道就不用我说了吧?”

说完眼睛便已经半眯了起来,再也不开口了。

赵石有些不明所以,但李全寿赶走了好几个先生,昨晚又被父亲一顿告诫,一听便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心中虽是不愿,还是起身来到老人面前,端端正正的跪了下来,不过一摸袖子,脸色却是发苦,昨晚父王给他准备的拜师礼没带,不过他到是机灵,立即几个响头磕下去,若是以前他可表现不出这样的乖巧劲来,早晨一番谈话,他听得虽说随意,但也是觉得老是跟先生对着干不怎么对头的,这会儿已经打定主意做足了面子上的功夫,反正磕几个头自己不打紧,这个老头儿说不准要折上几年寿元,那这几个头也不算白磕不是?

老人可不知他心里转着这等恶毒的心思,他年轻时历经坎坷,后来有了一番际遇,为人参赞谋划,竭心费力,但最终只为有人说他为人阴柔奇诡,不登大雅之堂,失了进身的机会,这二十多年来,隐居乡野,陶冶性情,当年那种于平淡之间,隐露锋芒的性子已经磨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却是一番云淡风轻,本来他自觉年纪已老,不愿再卷入这波云诡异的朝廷纷争当中去的,但当年涉事太深,能全身而退已属邀天之幸,但只要那位皇帝在位一天,他便得任凭差遣,不然这次进京也不会带着许多家眷来表明心迹了。

但临来之前便已经想好了的,他们皇家隐秘之事要尽少掺和,不然谁知道现在这位王爷是个什么性子?他可万万不愿作那卸磨了磨的驴儿的,不过来到这里之后,却是得了个教书的差事,这差事好啊,悠闲之余,还能读读书,调教一下自己的孙子,最主要的却是能少动些心思,当真是皆大欢喜。

眼前这个小王爷到是机灵的很,很对他的心思,不过另外一个嘛,却要观察些时日才能见得他的为人的,这般年纪的少年,怎的性子冷成这样?来历还简单明了,到也真算的上是异数了。

赵石这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挨着李全寿跪了下来,这拜师之礼算是很简单了,本来小王爷有了老师,这拜师的礼节也很是繁琐的,不过这位陈夫子不愿张扬,也就这么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