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了他这话,心中有些恍然,但他们不通军事,城墙矮上多少也是长安的城墙,他们出西门的时候可不觉得那城墙矮了,高大厚重,而且牢不可破,难道这个少年以为城墙矮上一些便能轻易攻破吗?真是可笑……想到这里,不少人脸上已经露出了嘲讽之色。

但赵石的声音再次响起,“兵临城下,想来长安中的军士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殿前司禁军的兵士我也见过的,战备松懈,不经战事,和镇军相比相差甚远,我若猛攻西门,想来惊慌失措的不在少数,破城当有一成成算,不知诸位可还同意?”

不给众人思索的时间,赵石已经接着说道:“我在城墙上还看到好像北门最是高大,不过好像望楼却有死角?”

这次接话的却是王妃娘娘了,“北门为皇宫所在,建的自然被别的地方完备的多,但当年太祖皇帝近臣言道,重建长安,乃夺天地造化之事,或遭天妒,于是故意留了一处破绽,以表人力有时而穷,不敢与天争功之意,赵大人到是看得好仔细。”

“既然如此,我猛攻西门,彻夜不停,以吸引守军注意,却着一支奇兵奇袭北门所在,只要派遣数百死士上了城墙,打开北门城门,再使预伏之骑军猛然冲入,措手不及之下,想来守军崩溃之在早晚之间,至于皇宫内郭的羽林卫士,听闻这些羽林卫士皆家在京师的,若我要乱其军心也是简单,只要着人搜其亲戚族人绑在军前,估计不出数日,便能令其开城的了,如此,那位同道中人,长安城陷之日,也不知道先生还能不能有那什么晋士之风?”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13章 夜宴(四)

听赵石一口气把话说完,花厅之中变得鸦雀无声,众人目瞪口呆之余,心中却着实怪异,在大秦景王府中,在座的还有王妃娘娘,而谈论的却是用多少人马,什么方法来攻陷大秦京师,这少年莫不是疯了?

不过听了这番惊人之语,这些文士平日里谈起长安自然都是盛赞其繁华甲于天下,哪里想过长安陷于外敌之手的事情,听赵石把话说完,这些人心里却都泛起一丝凉意,数百年前,唐末乱世,长安几易其手,百姓死伤无数幸存者寥寥,最终千年古都名城毁于一把大火,终成瓦砾,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数百年前那场天翻地覆,让大唐由极盛之世骤然而衰的乱事,但长安所在毕竟是在唐长安的废墟之上建起来的,也许相比较南方诸国来说,作为大秦之人,对于唐末的乱事记忆更加深刻一些。

也许五万兵马攻陷长安是个笑话,但想象一下当乱兵冲入这繁华所在,当年安史之乱重演,那将是怎样一个恐怖的场景?

若真给这个少年五万劲旅,他是不是真的能如他所说再次将长安变成地狱?在座在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不谙兵戈,听赵石说的头头是道,却还真是反驳不得,这花厅之中不由一阵安静,众人脸上的神色都不怎好看了起来,毕竟这个话题不那么讨人欢喜,而且说出这话来的还是个少年,若是死角蛮缠,他们也放不下这个脸子,有几个功利之心重的,看着上首凝眉思索的王妃娘娘,心中却还有些羡慕,毕竟在这样的场合,能吸引住娘娘的注意,便有只言片语的称赞下来,以后在府中的好处那是不言而喻的,心中艳羡之余,却是想着是不是宴会之后,找这个少年套套近乎,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呢。

却也不曾想想,话题几乎是一开始便被赵石控制住了,心神也被骤然吸引,不能想及其他,不然若是一开始便谈些诗词歌赋,或是治国大略,再或长安趣闻,又怎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此时那位楚焕,楚先生也不知是心中恼怒还是酒水喝的多了,脸膛微红,斜睨着赵石方向,冷哼了一声,“小儿呓语罢了,诸位高贤何必在乎?来,谁再与我痛饮数杯,岂不比听这无聊之语强的多了?”说完举起酒馔,扬头便饮,胸前立即汁水淋漓,看上去当真狂放的紧了。

众人皆是不语,心中则是暗道,此人真是个厌物,在座之人虽然都是自负才学,但还都在正常人之列的,只有此人说起话来不分场合,肆无忌惮,一副张狂自傲的做派,丝毫不将旁人放在眼里,若是他有济世安民之才也就罢了,但不过是个小有才学的家伙,在成安中声名更是不显,这般的作为便显造作,只能用不知自量来形容了。

景王妃沉默半晌,听了楚焕说话,也是皱了皱眉头,不过随即笑道:“赵大人到长安城墙一观却是收获良多……”

说到这里似笑非笑的看了赵石一眼,不过在心里却也真个赞叹这个少年观察之仔细,不过她可不曾想到,赵石之所以能看出这些东西,却是在琢磨着有朝一日,自己不得不在长安城中逃出去,这城墙作为最大的障碍,自然要仔细观察罢了。

接着便是话题一转,“赵大人年少英武,这番奇谈妙论更显胸中丘壑,不过大人终是我大秦将官,说什么攻打长安的总有些不妥,以后莫要再在人前提起了,那么我等也不必担心哪天赵大人带着兵马来成安城下转上一圈,不然可真是够让人觉得心惊肉跳的……赵大人让我们受了这等的惊吓,还不自罚三杯,嗯,三杯好像有些少,以赵大人的酒量,应该是十杯才对,诸位说是不是?”

她这玩笑话儿一说,底下的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气氛立即为之一松,轻描淡写间便已经将这话题揭了过去,手段也不凡的紧。

经这一闹,厅中众人也息了找赵石麻烦的心思,除了那位总是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架势的楚先生,其他人等此时都是觉得这个少年年纪虽小,但若欺他无知,好像不那么妥当,对方的身份又是个武人,和人家讨论经义,谈论歌赋,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再加上王妃娘娘明显对此人不同于旁人,言语亲切,如对子侄,衣食住行问的也是仔细,艳羡之余,更是觉得,若这个时候谁再去触这个霉头那自然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既然都放下了心思,杯筹交错之间,花厅中的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赵石旁边的齐子平更是抓紧这个时候将府内的一些规矩和人事捡重要的跟赵石一一交代,此时的王府和唐时的王府的规矩差不多,不过却也有差异,前唐之时各个王府职权甚大,府中大多都有卫帅兵卒,那位大有为的唐皇李世民,龙潜之时便以秦王领军,府中众将都乃唐初名将,虽在朝中任职,但说起来更像是秦王府的私部,到了唐末,各个外放的王爷们拥兵自重者不在少数,更出现了两皇并立的奇怪情形,和唐朝的王府职权过大是分不开的。

到了大秦,各个王府虽是还是那些职衔,但却都是有名无实了,手下除王府必备的护卫外,像是具有代表性的东宫六卫就已经只剩下了一卫,而且兵不满数百,将领更是由枢密院指派,太子东宫都是如此,就别提王府的私兵了,建制虽在,但都是名存实亡的了,而且加了许多的限制,兵权一点也无了。

所以这厅子里都是一些文士,武将是一个不见,不是这些人没来,而是因为府中的护卫算起来职衔最高的便是王虎这个景王府侍卫都头了,看似品级不小,但在王府中也不过是个护卫头儿罢了,还真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聚会的。

说了半天,赵石都是默默一一记下,在这许多人面前长篇大论,他还是第一次,感觉有些复杂,就像是一个粗通琴技的人在对着一群牛弹琴,弹的人不确定自己弹的好不好,而听的那群牛更是毫无所觉,总是感觉有些怪异。

看来这样的宴会还是少参加的为妙,和前世参加过的几次宴会有些相似,虽然他每次都是作为保镖参加的,但不妨碍他看出这些宴会的作用,除了那些标准的纨绔子弟只是想着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一夜情的对象外,其他人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取利益,想方设法的博取上位者的欢心,拉拢对自己有益的人,对自己的敌人不遗余力的冷嘲热讽,一个个道貌岸然,却满心的利欲熏心,这样的场合并不适合他,这样的喧闹也让他感觉厌烦,尤其是那些之乎者也传进他的耳朵,这些家伙又每每说到精彩处还要时不时的将目光瞟向上首的王妃,只要对方一个微笑或是露出哪怕一点关注的表情,下面的人就好像吃了过量的春药一般,兴奋之情表露无疑,在产生名利之心,古今皆然这样的感叹之余,更是意兴索然,初来长安那少见的兴奋至此荡然无存。

随口应答着王妃娘娘的询问,以及听到齐子平说话,时不时的点头表示会意,眼神的焦距却已经散了开来,心里却已经在凝神思考着下面该如何如何了……

也许是看出了他的心不在焉,那位王妃娘娘的眼珠儿转了转,这半天的说话,她已经有些知道了眼前这个少年的脾气,这人虽然好酒,但性子可算不得豪爽,很有些深沉的,除了方才那番惊人之言外,说话随即也变得谨慎了起来,问什么说什么,再无多余的话语,不过从他那从不曾避视自己的目光来看,神态间从不曾有半点的尊敬之色,相反却让她感觉满是戒备在里面,到不是她从赵石举止中看出了什么,只是一种直觉罢了,一种女人特有的直觉。

从这些便可以看出,此人之野性难驯实不下于她曾见过的那些将军们,心里不由暗道,王爷将这人带回来,也不知得花多大的功夫来笼络其心,这人和府中这些清客幕僚可完全不同,浑身上下都好像充满了危险的感觉,这样的人若是常留府中,必不会安心于此的,也不知王爷是个什么打算。

虽然看出了对方的应付了事,但她不是寻常女子,心胸也是开阔,并不以为意,见惯听惯了府内府外那些文人士子们傲视王侯,轻蔑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话语和行为,在她眼里,这起子人不外乎想要博取个好名声罢了,若是给他们个肥差当当,保不准就得打破了脑袋去,就像是……那曾氏父子一般,表面上崖岸高峻,也不都是些出口成章的才子来的?但看那钻营的态势,这品格又能高到哪里去了?眼前这少年在自己面前虽然有些失礼,但却要比那些故作清高的所谓才子,或是那些阿谀奉承之人来的强的多了不是?

就是这人看上去有些孤僻,性子难免不为人所喜,再加上年纪又小,就算入过学,恐怕肚子里面的东西也是不多,不然和这些清客们辩上一场那可就为这宴会增色不少了。

想到这里心中却是一动,遂微笑道:“赵大人可进过学?又师从何人?”

见赵石默默摇头,心中不由微喜,暗道了一声此人出身贫寒,果然没读过书的,看来这沉稳的心性却是天授其人了,脸上笑容不变道:“说起来我那儿子和赵大人年纪上和赵大人只差五岁,但却生性顽劣,着实让人头疼,不如这样,赵大人反正也要在府中住上一段时日的,不若陪犬子一些读书,将来作个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岂不是好?

当然了,本宫也有些私心在的,府里的教授们碍于他的身份,总是不好严厉管教,希望赵大人能收收他的心性,闲来再教授他些军略武艺,岂不两全齐美?”

赵石厌恶自以为是的女人,更厌恶别人替自己做出决定,他喜欢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但对于这个说起话来不温不火,态度更是让人如沐春风,眼睛灵动,总是透着些狡黠的王妃娘娘,估计是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厌恶不起来的了。

她的儿子?那不是小王爷了?看见齐子平不自在的笑了笑,好像多少有些向他示警的意思,旁边凡是听到这句话的,目光到都是射了过来,但大多数神色都有些古怪,有几个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幸灾乐祸的样子。

赵石眼睛只是一扫之间,便已经将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收入了眼底,便已经知道看样子这不是个什么好的差事,这位王妃娘娘口中的顽劣估计八成不是什么自谦之语,至于会不会遇到一个标准的古代版太子党,那就要看见真人儿再说了。

不过这个提议现在看来也不容他不同意的,迎着王妃那殷切的目光,赵石沉声道:“赵石正想找个良师,如此岂不是正好,赵石在这里多谢娘娘了。”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14章 盛怒

赵石拒绝起别人来简单粗暴,因为在他的字典中从来没有委婉两个字,他也不懂怎么才叫委婉的说话,但答应下来的事情也同样会贯彻到底,犹豫不决同样不会出现在他的身上,这与他前世的经历自然分不开,对于在战场上一丝一毫的犹豫都可能让自己或是其他所有人呢都陷入死地来说,有他这样的性格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一个九岁的孩子,还不能让他感到什么威胁,更何况,他虽然不愿意跟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家伙接触,但性格上的粗暴,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相反,他的思维比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更加的清醒,更加的冷静。

但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并非没有任何的改变,起码一些预防性的话语已经不难出口了,“娘娘,我出自军旅,不会说什么好话,平日里难免有得罪人的地方……这个事情还请娘娘三思一下的好。”

王妃嘴角微微翘起,眼前这个人完全没有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有的轻浮和毛躁,沉静的就像是一块冰,若是出身贵戚也便罢了,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竟然出自寒门,还没有读过书,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别的本事,只这心性便已难得之极,也许自己还真是找对人了。

想到这里,却是微笑道:“不妨事,本宫这个儿子被府里的人宠的坏了,尤其是身后还有祖母护着,小小年纪就已经顽劣不堪了,他父王和我又总有事情缠身,无暇多管,请来的老师没个三两日便辞了去,若不是府里还有个章夫子,是是看着他长大的,在他眼里还有几分威严,不然想在京里请个老师都难了,正需人来严加管教的,不过这事到也不急于一时,再一个小儿昨日被他祖母接进了宫里,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还请多等上几日。

赵大人初来长安,不妨随处走走,领略一下长安之繁华……

还有,大人不必担心,小儿回来后我一定让他对大人以兄长侍之,兄长管教弟弟,那是应当应份的,本宫和王爷也不会……”

正说的恳切间,厅外却是急匆匆进来了一人,众人一看,却正是那位方才受了夹板气的董总管,来到厅中,匆匆给王妃施了一礼,便走上了前来,在王妃耳边嘀咕了几句,随即王妃便停住了方才的话头儿,笑着道:“王爷方才已经回府,有些事情商议,我看今晚兴致已尽,就散了吧,改日再行欢聚,齐长史,胡司马留下,嗯,还有赵大人也请稍坐片刻。”

众人听了,随即乱纷纷的起身行礼,一群宽袍大袖的文人士子三三两两结伴而去,几乎是顷刻之间,这花厅之内便已经只剩下了四人,便是一直侍候在王妃身后的宜香也见机告退,大厅之上立即冷清了下来。

不一会儿功夫,脚步声响,李玄瑾的声音便已经传了进来,“你们几个守在这里,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是,王爷。”听那声音,好像有四五个人的样子,随即脚步声再起,微微带着些疲惫之色的李玄瑾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厅内的其他几个人都是低头行礼,只有王妃迎了上去,“王爷出去这些个时日,回到府中也不说歇歇,有什么事情这么急的?非要现在商议?还不能让外人听见?”

李玄瑾本来脸上有些阴沉,但听了她这般说话,也是微露苦笑之色,却没有答他的话,转首看向其他三人,“董期,去泡些醒神的清茶来,要浓一些。”

“是,王爷。”

等董期出了花厅,李玄瑾才又笑了笑,看向赵石,温声道:“来府中一天了,对我的安排可还算满意?”又扫了一眼杯盘狼藉的厅子,这才又道:“扰了给你的接风宴席,还真是有些对不住,不过确有要事相商的,想来你也不会怪本王不讲这个人情吧?”

他这么一说,赵石也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了,微微愣神,却是让李玄瑾哈哈大笑,脸上的阴郁算是一扫而空。

齐子平到还罢了,旁边的王妃娘娘和胡司马却是眼光闪动,这个少年在王爷的眼中竟是被看重到了如此地步,李玄瑾生性倨傲,他们都是知道的,但在对这个少年说话,却是如对宾朋好友,不见一点的疏淡矜持,可见这个少年在李玄瑾心目中的分量可是不轻的了。

不提他们心中所想,又是寒暄了几句,李玄瑾才摆了摆手道:“大家都坐吧,这里都算不得外人,本王也是有要事跟三位相商的。”一边说着,一边和王妃一起走到了上首坐了下来。

赵石此时心中却是一动,暗道,看这架势好像应该是私密之事了,这位殿下到也是好气魄,自己这个新进之人他也敢如此的信任,气度很是不凡的了,不过这位殿下的心腹之人却也太少了些,加上自己才三个,眼前这个王妃自然是不算数的了,人家是一家子,自然算不得外人的了,可见其势力之单薄。

卷进这些密事当中,也不知今后结果是好是坏,不过这却也是个得人信任的好机会,想到这里,便也安心坐了下来。

李玄瑾坐在那里脸色便渐渐严肃了起来,看着胡司马道:“我出京这些日子京中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被李玄瑾的目光盯着,这位胡司马却也并不慌张,显见是有所准备的了,手指不自觉的敲击着桌案道:“要说大事,应该是有两件……”

“既然是大事,为何不报于我知?还得我在母妃那里听到只言片语的,留你们下来,到是办的好差事。”语气中此时已经满是恼火儿,说话也刻薄了起来。

到是王妃娘娘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柔声道:“看看你,回来就发火儿,这些事情我也知道一二的,你出京就带了那些人,也不惊动当地官府,回来的时候也是悄悄入京,要不是有人回来报信,我都不知道你回京了,胡司马也派了些人出去,但哪里找的到?再说了,这些事情与咱们王府也没什么太大的干系,等你回来知道还不是一样……”

还没等她说完,李玄瑾已经一拍桌子,厉声道:“妇人之见,杨相为此罚俸两年,下旨申斥,枢密副使汪道存闭门思过,参知政事,大学士李圃险些丢了官,工部尚书孙瑜免官归老,工部侍郎被关进了大理寺,十几位三四品的朝廷大员跪在宫门前两日,最后却被廷杖驱散,就连回京述职的大将军折木清也吃了挂落,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就敢如此的轻忽?

什么叫没什么干系?我虽是个闲散王爷,不在朝中任事,但这大秦的江山还是我李家的,朝堂上的事情哪件我景王府能脱得了干系?我以为我走之后,这府里有你们两个坐镇,总不会发生事情,现在倒好,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着紧通知我,还没什么干系?你们是个什么见识?是不是等这大秦亡了你们才高兴?”越说越是恼怒,说到这里,已是疾言厉色,盛怒之下,抓起桌上的杯馔就扔了出去,杯子摔在花厅地面上,一声脆响,立时四分五裂,除了赵石事不关己之外,其他几人都是一窒。

景王妃估计还是头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气,发火的对象还是自己,还是在旁人的面前,一时间都惊了楞了,缓过神来却是眼睛一红,心中虽有千般的委屈却是开不了口,随即便垂首不语了。

那胡司马也是失了镇静,站起身来撩衣跪倒在地,声音也有些发颤,“王爷,这事怪我,与王妃娘娘确实没有半点的关系,也是我想的左了,想着杨相都没落得好儿,咱们王府掺和进去后果也是难料,王爷若要责罚,我绝无怨言的,还请王爷息怒,保重身体为是。”

第四卷 虎入长安聚风云 第115章 迁陵

直到李玄瑾绷着脸让胡司马将事情原委详细说来,赵石和齐子平才算知道了是怎样一件大事。

原来,四月时,宫里突然有了些传闻,当今皇上要迁陵,其中传闻最最可信是正德皇帝三月出游,猎于长安西北,心血来潮之际,要去看看自己的陵墓修的如何了,这皇帝陵寝一般皆是皇帝即位之初便开始修建,但却并不是一年两年的工期,而是一年一年,从内库固定拨付银钱,选时征发民役进行陆续修建,工程浩大,历代皇帝有的更是到了死时也陵寝也没修完的。

正德皇帝在位二十九年,陵寝已经完工,只等着皇帝驾崩之时住进去了的,不过在观看完自己的陵寝之后,正德皇帝却好像不怎么满意,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回到宫中之后便传出了皇帝要迁陵的消息。

立时便是朝野震动,若是再行修缮也还罢了,迁陵?那便是要重头修起,之前的陵寝耗费国帑数十万计,再要重修,不说耗费的民力物力,就是这银钱……

同门下平章事杨感进宫试探了一下,结果罚俸两年,回到府中便称病不出,这么一来好像也证明了这个消息是真的,这还了得,如今正是诸国纷争,皇帝却要迁陵,徒耗国帑人力,朝臣在这心里不由都要说上一声,皇上真是年老糊涂了。

接着发生下面的事情好像便也不奇怪了,还没等迁陵的话从正德皇帝嘴里亲口说出来,朝臣便已经蜂起上书,劝谏的劝谏,更有人已经开始直斥其非,言辞激烈。

这样一来,却是惹得皇上大怒,申斥的申斥,罢官的罢官,只月余时间,这朝廷就已好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的热闹了。

朝堂之上如此,便是长安的百姓如今也是议论纷纷,消息传的是人尽皆知,便连刚回京的大将军折木清也被卷了进去,可谓是朝野震动,人心纷乱了。

更有消息说皇上要在大寿之期宣布此事,到时金口御言,想要皇帝更改那可就是千难万难的了,如此才有朝臣跪在宫门之外不起的事情发生,不过却被一顿棍子赶了回去,正德皇帝向来宽和仁厚,便是在朝堂之上,也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仁慈君主,如今竟是命人将一群朝廷大员打的落花流水,别说是正德一朝了,便是纵观整个国朝历代皇帝,也没有这般对待过下臣的,罚俸的罚俸,贬官的贬官,看样子皇帝显是已经恼怒到了极处了的。

胡司马将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仔细说了一遍,最后却道:“王爷,此事透着蹊跷,皇上便是有心要迁陵,消息也传的没有如此的快法,从宫里到朝堂,再到百姓,只不过半个多月便已经闹的满城风雨,若没有有心之人的推动,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此事反对最力的也都是杨相,和李大人汪大人一派的朝臣,而……”

说到这里,这位胡司马却是看了一眼赵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到了这个时候,李玄瑾也压住了火气,恢复了镇定之色,见他如此,摆了摆手道,“你但说无妨,你和子平都是本王心腹之人,赵石虽然新到,但本王也信得过他,不需有何顾忌,有什么话就说。”

“若说此事是真,以我看来,反应最烈的也应该是户部,户部掌管大秦度支,这花钱支使的事儿他们能不着紧?但奇怪也便奇怪在此处,杨相入宫的详情不得而知,更不知道皇上和杨相说了什么,但从杨相称病不出看,恐怕也是吃了挂落的。

太子随后进宫也不知说了什么,但此事传的满城皆知,朝臣议论纷纷,就只户部却不动如山,众人皆言太子支持皇上此举,或是想要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这便也还罢了,毕竟皇上盛怒之下,太子退避三舍,顺了皇上的意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和消息风传的如此迅速联系起来,却不得不让人觉得其中蹊跷了,消息是什么人传出来的?皇上是否真有迁陵的意思……

如此,为王爷自身计,沉舟觉得还是镇之以静为上,便是五皇子一系如今也大多都是沉默不言,咱们景王府势单力薄,犯不上……”

李玄瑾听他这么一说,眉毛又立了起来,见他如此,胡司马却是知机的停住了话头儿,讷讷不言了。

李玄瑾努力压了压心火儿,嘴唇却是紧泯,半晌过后,才沉声道:“这不是个小事,如今大秦国库虽然充盈,但迁陵一事一旦为真,父皇这二十余年生聚恐怕就要付诸东流,这种昏聩之举我不信父皇会做得出来,哼,太子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做事越来越荒唐可笑了,不行,我要立即进宫见父皇,怎也要将事情弄清楚了,若个真是父皇有这么个意思,拼着这个王爷不要,也要劝父皇打消这个念头的。”

“殿下且慢。”出声的是一直听的入神的齐子平,“殿下,现在天色已晚,宫门已经关闭,去了也见不着皇上的,再说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些日子,也不争这个早晚,照子平看,还是先合计合计,把事情理出个头绪来,不然就算见得了皇上,也没个说辞不是?”

听他这么一说,再看了看齐子平的神态,赵石却是有些刮目相看了,这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此时广这份镇定就很是难得。

声音清朗沉静,如同清泉流水般划过人的心田,让李玄瑾的面皮松了松,却是自失的一笑,自他在宫里听闻了这件事,心里便好像开了锅一般,好在他的心性还算沉稳,没有当场发作出来,也没有直接去见正德,急匆匆的离了宫禁,回到府中便是想讨个主意,在他看来,大秦有父皇这二十余年的底子在,才有争霸天下之资,若是再修上一座皇家陵寝,失了民心不说,这一切便即付诸东流,不管今后谁登上了那个位置,接手的都将是个烂摊子,这要在前唐盛世时自然不算什么,搁在现如今的南方诸国也不算什么,但如今的大秦只相当唐时一路,每年的税赋还不到三百万两,其中近半都得拿来给东西边镇军旅,再加上官员的薪俸,天灾之后的灾款,一年下来还能剩下多少?

正德皇帝即位之初,国库空虚到了什么程度?就连宫里和各大王府的修缮都没有足够的银钱支使,如今国库刚刚丰盈一些,便出了这等的事情,他这心里可是不好受的紧了。

他到也想到了说不准是几个兄弟玩儿的勾心斗角,也许父皇根本没有这个心思也说不定,但从母妃那里听闻皇帝震怒,都到了廷杖大臣的地步儿,也没有在大臣面前否认这个消息是否真实,他这心里可就急了。

结果匆匆回到府中,听王妃和胡司马两人一说,心里的失望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出来,就连自己府中的人都是这么想,朝中有多少的大臣存着这个心思?,太子一系,五哥一系都在隔岸观火,其他几个兄弟就更不要提了,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竟然在这样的大事上面还要勾心斗角一番,真是让人心寒不已。

如此这般一想,他这心里的急躁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时经齐子平一说,也知自己表现的有些毛躁了,其他三人也就罢了,自己这番举动都落在了那个少年的眼里,岂不让对方失望?

“子平说的是,是本王有些失态了。”

随后的谈话听在赵石耳朵里却是无聊的紧了,这位胡司马人显得有些木讷,也便是机敏不足,而齐子平才能也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