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话说完,又是一阵漫长的沉默,最终赵方神色变幻,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赵方定不负大人所托……”

……

秦军大营中士气如虹,万事俱备,只待最后破城,论功行赏,两位主将也是默契于心,既不争功,也不相互掣肘,可谓是融洽的一塌糊涂。

但如今后蜀京师城中金殿之上,却是一片惨淡景象,灯火摇曳之间,金殿上人影绰绰,站着的都是后蜀重臣,不过人虽不少,却一个个都是垂着头,一语不发,金殿上静的好像落下一根针都能听闻得见,如此一来,整个后蜀议事重地,却仿佛一个大大的坟墓一般,末路之气息显露无疑。

昏暗不明的灯火之中,高高坐于金殿之上的后蜀正仁皇帝也在呆呆的出神,他为帝已然十七载,没有多耀眼的治国才干,更不能称雄才伟略,若是真说优点的话,只有勉强能称得上是个仁君慈主罢了,后蜀在他的治理之下,不算好,也不算坏,而近些年,随着他年事渐高,疏于政事,朝堂之上太子与相国王槠联朋结党,闹的不可开交,让他心烦不已,所以对政事之厌恶又加了几分,连早朝都懒的上了。

不过后蜀治平已久,川中更是富足之地,即便皇帝如此偷懒,也没有什么大关系,不成想,一直在北边与西夏和金国打生打死的西秦却是突然犯边,势如破竹,情势直转而下,在他心目中的那些贤臣重将,竟然不是战死就是望风而逃,风声鹤唳之间,不过区区数月光景,立国百年,在川中根深蒂固的后蜀竟然就到了风雨飘摇之际,如今雄兵四合,围于城下,国事至此,哪里还有半点转机?

难道孟氏之国祚到了自己这里真要断了吗?想到此处,这位柔弱有余,雄健不足的后蜀君王不禁悲从中来,也不管是在何处,眼泪已经扑簌簌的滚落下来,先还是哽哽咽咽,不久便是放声痛哭,在这如同坟墓般的金殿之上传出凄凄惨惨的哭号之音,到也合景。

本就遑遑的后蜀众臣愕然之余,却是愧疚欲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呼啦啦一下子,金殿之上已是再无一个站立的身影,群臣跪倒之际,却全都将脸埋的深深的,未几,一些文臣也被引动了心思,对于未来的恐惧,对于不能扶保君王的愧疚,还有对于秦军入城之后家族性命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了上来,心悲难忍之下,顷刻便是泪湿衣襟,一时间大殿之上悲声四起,凄惨之处,实令闻着伤心,听者悯然……

“陛……陛下……臣启陛下……尝闻当年三国故事,江东孙策新亡,曹贼百万大军临于江上……有近臣劝其主孙权曰,曹贼势大,不可与战,不若降之,不失为万户侯……”

说到这里,那已然白发如雪的老臣是痛哭失声,半晌才又艰难道:“今我蜀国势穷如此,坐困愁城,忠义之士断绝于内,虎狼之军陈兵于外,又无援军……陛下……陛下又不愿移幸荒蛮,臣……臣乞陛下……就降了吧,早降还能保全满城百姓,陛下……向来仁厚,想那秦主也不至……还可保全子女……若是稍晚,大军攻城……臣恐陛下……”

这番话一出口,大殿之上立即鸦雀无声,便是哭泣之人也收了声音,愕然望去,但却无一人出言反驳,即便是那领袖群臣,向来以强耿著称的同门下平章事王槠也只是向身后望去,不出一言,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投降不过是早晚间事,明白是明白,但由谁开这个口,又由谁担这千古骂名才是有待斟酌之处。

不过令众臣更加愕然的是,这开口之人竟然乃在蜀中向来有清名的御史中丞李正臣,此人前不久还在金殿之上痛骂太子和王槠争权误国,将驻守剑门的理国公生生逼反,如今危亡之际,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立时便有人在心里大骂,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个老匹夫原来也是贪生怕死之辈……

但后蜀立国百年,在蜀中根基深厚,值此国难之际,却也未尝没有忠义之士,随后便在地上跳起几人。

“竖子匹夫,受国之恩,却出此无耻之言,便是陛下饶得你¨wén rén shū wū¨,天也饶不得你……”

“国贼……不思报效皇恩,却想卖主求荣,陛下,请斩李正臣,号令满城军兵百姓,臣等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愿上阵操戈,与城共存亡,只要臣等还在,必不叫秦贼入城一步……”

……

几人大怒之下,已然口不择言,更有几人激动之下,从地上爬起来,拿着手中签板,就要上前与李正臣厮打。

李正臣却是闷哼了一声,缓缓站起身来,脸上虽然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但站直腰杆,六十有七的老人,目光坦荡,负手而立,自然而然的有一种别样的威势,令那趋前之人竟不敢稍近。

“臣已近古稀之年,可惜虚活数十载,上不能有助于国事,下不能保全妻子儿女,今为陛下与满城百姓计,出此下策,臣死后之名是不用提了,必担千古骂名……”

说到这里,已是老泪纵横,却是跪倒于地,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站起身时,头上血迹殷然。

“此臣临终进言……陛下……臣节已尽,臣这就去了,望陛下保重……”

“拉住他……”这时已经感到不详的王槠猛的跳起来,却还是差了一步,老头将官帽一摔,身子猛的窜了出去,几步就来到了粗粗的盘龙柱下,低头就是一撞,力量之大,竟是发出咚的一声大响,伴随着的,还有颈骨折断的脆响……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83章 蜀亡

鲜血四溅,李正臣的身子顿了顿,接着便软软歪倒在地,殿中先是一静,随后惊呼四起,那几个言辞激烈的蜀臣也被惊的呆了,不想李正臣在劝君王降敌之际,竟是存下了死志,其言虽是可恨,其行却是无私,为人更是刚烈至此,其人即便有千错万错,这一刻,所有人也再说不出半个字来。

蜀帝先在惊的一下站起身来,看见那刺目的鲜血,呆了呆,却又木木的坐回了龙椅,都说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良,但配上这末日衰微之景象,却无法激起人们奋勇向上之心,只让人觉得……蜀国真的完了……

之后的事情也不用多提,既然有人开了头,那些顾惜身家性命,早有降秦之意的蜀臣纷纷进言,无论的如何痛哭流涕,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引经据典,比起那位撞柱而死的李正臣来,也难逃无耻二字。

不过树倒猢狲散,蜀国到此绝境,各人也只是各顾性命罢了,在平常人眼中,却也算不得什么。

大秦景兴二年九月,后蜀正仁皇帝开城请降,秦军不费一兵一卒,入后蜀京师,后蜀立国一百一十四年,至此而亡。

就在蜀帝开关献城之际,离成都古城不足十里之处的一个小山之上,几个行色不一之人临风而立,为首的一人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须,也看不出多大年纪,一身普普通通的粗布衣服,脚上蹬着一双满是泥泞的胡靴,穿着打扮像极了山中的猎户。

他身后战立的数人打扮不一,有的穿着像是行走江湖的强梁盗匪,有的则是温文尔雅,一副饱学士子的气度风范,而有的穿着华丽,满身的铜臭气息,而还有的像是干惯了农活的农人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人有的精悍,有的深沉,都背着刀剑,一看便知不是常人的。

此时这些人随着为首之人静静而立,全都脸上带着兴奋地看着成都方向,也许是那连绵不绝,金鼓阵阵的秦军大营离的太近了些,杀气也太盛了些,他们脸上都带着些难以自制的紧张和不安,唯有为首之人一双明亮有如晨星的眸子紧紧盯着成都城,脸上也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似丝毫没有将那仿佛要将整个平原遮蔽的大营放在眼里。

直到成都那厚重的关门缓缓打开,隐约一行穿着后蜀官袍的官吏从中鱼贯而出,为首那抹明黄却是刺眼的很,这为首的汉子才哈哈一笑。

“没意思,这蜀中的官儿们恁的没骨气,这便降了?嗯,穿黄的那个可能就是姓孟的皇帝老儿了,你们瞧瞧,某就说嘛,天下最怕死的怕就是这些达官贵人了,人家刀子还没等抽出来,就已经吓的尿了裤头,这蜀中山清水秀,果然不是个出豪杰的所在。”

“瞧瞧人家秦人,便是个小卒子,也似模似样的,当年出外游历,未曾在八百里秦川多呆上些时候,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三叔……”他身后的一个中年汉子看了周围一瞬间脸色都变得难看不少的同伴,壮了壮胆子,轻唤了一声,他明白,身旁这些教内兄弟虽不能说是土生土长的川中人士,但这些年久居川中,却早已经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乡土,这位三叔也着实让人头疼,这话里的意思不是明摆着说蜀中没有豪杰吗?身旁这些弟兄都惯以豪杰英雄自居,这番话可是大大得罪了他们。

被称之为三叔的虬髯汉子回过神来,明亮的眸子转向诸人,别看穿着打扮数他不起眼儿,但眸光转动之间,却无一人敢于逼视,便是脸上方一露出的不满气闷之色也立时都收了个干净。

虬髯汉子嗤的一声冷笑,几个胆子小的身子便是一哆嗦,却听虬髯汉子清冷的声音传入耳朵,“老二,蜀中皇帝老儿也降了,成都也被秦人占了去,看来……”

“不错,三叔,秦蜀之战皆如所料,接下来,不出寻月之间,就是我神教举事之时,不过这头一仗,还要看三叔和各家兄弟的,只要教中兄弟在城内传来消息,我等便依计行事,务求一击而中,这对我神教举事乃是至关重要,秦军主将一亡,秦军虽然精锐,但群龙无首之下,我神教才有机会将十余万秦军聚歼于川中,到时这巴蜀之地便是我神教立身之根基,各位兄弟便是我神教之功臣,千秋万世,只要我神教不灭,就永享香火供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望诸位兄弟能同心协力,务必以神教之大业为重……

三叔,此间之事,还要多多劳烦您老的……”

听他这一番话,众人皆是眼睛放光,他们都是身怀绝技的江湖亡命,胆子本就极大,更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此去虽说是在万军之中刺杀军中将领,凶险万分,但却没一个人有退缩之意,又受了这番鼓动,自是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去取了那秦军主帅之人头才好。

只有那为首的虬髯汉子不为所动的撇了撇嘴,“行了,来了消息知会某一声儿,在这里盯了这些时,也有些乏了,还不如找的地方睡个安稳觉呢……”

说着转身便欲离去,不过目光在几个身穿劲装,一身匪气的汉子身上一溜,脚步却是停了下来,那几个人被他盯着,却是浑身发毛,也不知什么地方不对,惹的这位教中有名的凶神注目,都是战战兢兢,只片刻功夫,冷汗就已流了一身。

“嗯……”虬髯汉子终于收回目光,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向着中年汉子道:“老二啊,你三叔说句实话,这川中一旦乱起来,得有多少人破家灭门?又得落下多少孤儿寡妇?当初你爷爷死的时候咱还小,不记事呢,不过听那些叔伯兄弟说,江淮可是死了上百万的百姓,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家流离失所,听上去可是比那些金狗占的地方还要惨上许多。

咱们这一闹,川中和当年的江淮是不是一个样子了?那样的话,我神教夺下这川中又有什么用?三叔是个练武的,只这一身功夫还过得去,没什么见识,不过……你们父子两个可要想好了……”

中年汉子愣了愣,却没想到眼前这位武功盖世,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三叔会说出这么一番悲天悯人的话来,在这位他向来敬畏的三叔的注视之下,心中一颤,下意识的道:“三叔是说……”

“哼,旁的人到还好说,就是那些教中短道的贼坯子某信不过……”说到这里,眼中终于露出了凶狠之色,狠狠的盯了几个劲装汉子一眼,这才接着道:“一旦世道乱了,准是这般贼坯子先出来造孽,到时候什么教规教义,这些贼坯子能记得几分?那个时候,你和老大能控制的了?”

中年汉子终于平静了下来,坚毅的脸上不动声色,其实他现在的心思火炭儿相仿,哪里是这么几句话所能触动的了的,那句老话都说的烂了,但还是要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那些经历战乱的无辜之人也就是那小节了,何足道哉?

但眼前这位使起性子来,却是连他父亲都要退避三舍的,何况是他,只有勉强一笑回了一句,“三叔,您老才是教中掌刑之人,到时候还不得是看您老的?”

“那到也是……”

虬髯汉子摸了摸扎手的胡子,他这人虽是孤高傲岸,从不将旁人放在眼里,但为人却是粗疏的紧,又有着江湖汉子特有的豪侠爽快劲头,话已经说了,听于不听就是眼前这个侄子的事情了,要让他耐下心来,苦口婆心的劝诫,还不如给他些时间琢磨一下武功招式呢,这时哪里还想多言,挥了挥手,转身就走,这些汉子立即让了开去,任他不管而去,望着他的背影,许多人心里都长长出了一口气,便是那几个被大叫贼坯子的家伙,都是如释重负,不过是在心里暗骂,行走江湖,都是义气为先,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油盐不进,偏偏武功高的吓人的大魔头呢,和他这在一起,总好像和猛兽为伍一般,让人浑身上下的冒凉气,这次回去之后,可得好好拜拜圣火儿,保佑咱们再也碰不到这个大魔头才好。

如此一来,大家也都没了说话的兴致,那中年汉子又仔细布置了一番,这才带领众人下山而去,不久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青山依依,清风徐徐而已,林木摇摇,沙沙作响,仿若有灵,明白这些人在这里商谈是一件影响川中数十年的大事,多少生灵惨遭涂炭,藉由摇枝晃叶,来发出属于自己的感慨和叹息之音……

……

校场之上,狼烟四起,两群排着层次分明的阵型,手持木刀的大汉纠缠在一起,在军官号令声中,不时的做出反应,大汗淋漓之余,却是不遗余力的要将对手压制下去。

赵石稳稳站在点将台上,形容略有些憔悴,这时却是专心致志的瞧着下面,值此中原塞外,烽烟迭起之时,他这里却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日子,耐心的为川中之行做着最后的准备。

三营将士,其中两营都被他赶进了西山,名为修整,实为演兵,川中多山多林,不用想也知道,如今那里一定已经乱的不能再乱,属官被秦军一扫而空,新官又为到任,肯定少不了杀人放火之事,他这里有一千五百军,一千步卒,加上五百骑军,这次不可能再像当初那般人人配马,就算有那么多的战马也不成的,因地制宜,这是领兵之人的基本素质,再到金州补充些人马,护住那些随行文员,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吧?赵石心里其实也有些犯嘀咕。

当初在汾水西岸被围的经历让他对冷兵器战争的不可预测性有了深深的认识,主帅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一次只要他决断稍晚,甚至是在方向上稍有偏差,他现在就已经变成汾水西岸毫不起眼的一堆尸骨了吧?

超越时代的那些军旅知识只能对他起些帮助的作用,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生存,靠的还是手下的这些军兵士卒,说到底,其实就是实力,这次他要是能领着一倍于此亲手训练出来的士卒,便也不会有任何担忧的想法产生了。

所以,在病情刚好之下,他便来到西山大营,加紧操练本部人马,而陆续的,雄武军,一些兵部派来的京兆禁军也加入了进来,他则将这些外来人马单独成立一营,凑足两千人马,挑挑选选之下,凑足两千人马。

而按照他的要求,这五百人由李金花统带,至于说行文枢密院,兵部的过程,到是相当顺利,谁也未在这事上跟他纠缠。

不过让他有些意外的却是,方自从他亲兵中出去,编入骑军锋字营的木华黎立即便展现出了不同一般的骑兵作战素养,这个年轻的蒙古人在见识了汉地的繁华和富庶之后,并未沉醉于其中,而是执意在羽林军中当了队正,渴望战斗和掠夺的心意竟是比在草原上的时候还要热切三分。

入羽林军后,在短短时间之内,便适应了汉人的军伍生涯,当赵石来到军营之时,这位未来的蒙古名将已是将自己的一队五十人梳理的井井有条,杜山虎也跟赵石嘀咕过,这个草原上来的家伙好像天生就是一个战士,吃的下辛苦,骑术箭术在骑兵当中都不做第二人想,只是身子骨儿不很强壮,与敌近身搏杀的能力弱了些,当上队正没几天,就让手下军兵敬服,这脑子也不太差,若不是资历浅了些,人太年轻,又是胡人出身,他都想给这个家伙一个俾将当当了。

赵石自也非常满意,心里想的却是将来若是有机会和蒙古铁骑对阵,木华黎到时该是如何?不过这也想的有些远了,毕竟这个被他带回大秦的蒙古名将还是如许的年轻,到时会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还是两可间事,想这些却是有些无用的……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84章 行进

捷报终于在初冬之际传来,立时之间,朝野上下,欢腾一片,又逢新年将近,百姓张灯结彩,以自己的方式来庆贺这百年不遇的大胜,整个大秦都陷入了一片沸腾的海洋。

朝野之上,大秦景帝李玄谨亲自率人祭祀宗庙,祷告天地,大秦,也象征着这个立国已有百年,割据一方的势力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稍微懂些军略的人便会明白,取得川中之地对于大秦来说是如何的重要,值此西夏金国内乱不止,国势衰微之际,大秦上有明君,下有干臣,内有贤臣,朝政稳固,外有良将,兵精粮足,今又得天府之地,假以时日,进窥中原,扫荡江南,复汉家故土,再也不是梦中图画,秦皇汉武之功业好似在这一刻明明白白的摆在了所有人面前,便是那些谨慎保守的老臣们也欣喜若狂,可以想见的,此战过后,燃起熊熊野心的大秦上下,整个国策都将转移开来……

就在大秦大张旗鼓庆祝这番大胜的时候,赵石此时已然身处凤翔府境内,一行队伍行走在宽敞的官道之上,随行文员三百有余,所率军兵两千余人,加上粮草辎重,整个队伍逶迤足有数里。

带着这许多人马,又有辎重和那些文员拖累,这速度已然算是不慢了,这还是赵石努力的结果,钦差仪仗都收了个干净,路上除了在驿站休息一晚半晚之外,其余府县停也不停,只是埋头赶路。

出了京兆府之后,更是将那些随行文员折腾了个够,想要坐轿?做梦去吧,所有文员尽皆换马,至于所带一应奴仆,轿乘,皆弃置于道途。

乘马受不了?要么让人将你腿捆在马上,要么回转京师,两条路,人选其一,于是这支掺杂着些世家子的朝廷命官队伍一时间是怨声载道,都说羽林将军赵石如何如何,来之前也未尝没有做好准备,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却是发现这位闻名已久的羽林将军做的比他们想象的更绝,也更加霸道。

俗话说的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已经离了京兆,这些当兵的在主将一声令下之后,翻起脸来,还真是让人有苦难言,不过尽管这些世家子,朝廷命官心中怨愤,但真要说敢去找正牌钦差大人理论的却没有一个。

他们都是久居京师之人,这位羽林指挥使的传闻不是听了一天两天了,当初这位刚刚执掌羽林左卫,就曾将羽林军中有名的混混儿,辰王的孙子李全德以及直属上官羽林中郎将费老大人的孙儿费榷两个抓了错处,一顿军棍拍下去,之后这两位就消了气焰,在这位大人麾下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亲兵,今日轮到自己到了人家手下,虽说身上都有朝廷谕令在身,并不真的归这位大人统管,但这一路去川中万里之遥,逢个错处,拿你来立立威,还能有人管得了?

就他们这些文人世家子的身子骨,别说吃军棍了,就是几下拳脚,还不得散了架子?他们这些随员,虽说身份来历各异,性情刚烈的,柔弱的尽皆有之,但在这个时候,却无一人真个去到那位钦差面前闹上一闹的。

如此一来,到是让有心整治几个的赵石再也不好发作什么,只是一路上几次强调军规戒律也就罢了,不过行进速度却是提了上来,不一日就已经来到凤翔地界。

“听闻凤翔府乃是大人乡土所在,乡梓族人皆在此间,大人任职京师,公务繁忙,想来以后也难得回转,如今路途还远,又不急于一时,何不……”

钦差副使,礼部员外郎曲士昭笑眯眯的道,话虽没有说完,但意思是个人都明白。

赵石微微侧头瞅了这位一眼,曲士昭,此人的根底他清楚的很,宫中曲妃的长兄,家中父兄都是当兵吃粮的,也算是一家将门,但惟独此人却是当了礼部的官儿,到也颇似当年杨感的际遇。

说起来,当年他在景王府的时候,由于李全寿,和曲妃手下之人颇有些冲突,而如今,景王李玄谨登基为帝,李全寿也就成了皇子,而前些时,从李全寿嘴里得知,那位曲妃娘娘怀胎十月,终于产下一子,景帝子嗣就李全寿一人,如今多了一个儿子,又逢川中大胜,其喜悦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听说在宫里那位曲妃娘娘已然母凭子贵,地位水涨船高,很是得了些实在的好处。

但李全寿说起此事,却是有些咬牙切齿,皇家亲情淡薄在他身上可谓是表露无疑了,这事往深了想,与赵石也不无干系,他与李全寿交往密切,这在京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大秦皇位之争每每都是惊心动魄,他也是亲身经历过的,在景王府的见闻也让他知道,那位曲妃娘娘也是个不甘寂寞的,还没有儿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算计起年幼的李全寿来了,如今真个诞下皇子,以后恐怕事端不会少了。

可以想见的,到时此子长大成人,必和李全寿有一番争斗,而他已经在头上刻下了皇长子党羽的标记,什么是政敌?眼前这位和他赵石就是政敌,当然,这些都是府中的陈常寿和张世杰等人在听闻副使人选时琢磨出来的,他赵石还没有这等敏锐的政治神经,所以这一路上,虽说两人自始至终都未表露出什么敌意,但相互戒备总是难免。

既然有了戒心,身旁这位曲大人虽说一直都是一副笑眯眯,彬彬有礼的模样,行进路上也一直都未表示什么异议,但赵石既然注意了他,一些特异的神色便也难逃他这位受过专业心理学,精通各种审问技巧的特种战士的眼底。

就拿方才说吧,这些话出自其口,眼神便有些闪烁不定,话虽是好话,但其人定然没安了什么好心。

赵石微微一笑,他虚与委蛇的功夫现在也是渐长,脸上神色也越来越是自然,这时和曲士昭并辔而行不紧不慢的道:“军务皇命在身,哪里顾得上这个?听闻曲大人之乡土也离此不远,若是大人有心,不若柱国成全大人一二?”

曲士昭脸上僵了僵,片刻之后,便恢复如初,自然也难逃赵石的观察,两人对视了一眼,却是同时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大人作为正使钦差,都不敢擅离,下官不过是副使,却也没那个胆量的……”

良久过后,曲士昭却又笑道:“大人领兵法度森严,进退有据,下官乃是文官,不过早就听闻大人善战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介武夫而已,大人有话直说便是……”

曲士昭微微一笑,这一路上虽说并不太远,但对眼前这位少年新贵却是多了许多的了解,他出身将门,说起来对于行伍之事可不如他自己所说那般无知,一路上赵石种种作为他都瞧在眼中,其手下传扬已久的羽林左卫也观察了个遍,却也在心中暗自赞叹此人果然有些干才,羽林军积弱甚久,却在此人手中使了出来,也可见此人之才干了,胆子也着实不小,这些随行之人哪个又是简单之人,却被其揉搓了一遍,却连个敢当面辩解的都没有,这名声可是已经深入人心了,名声是什么?很多时候名声和威望是息息相关的,有了这般的才干和名望,现在看来,其人将来之前程实不是他曲士昭可以比的了的。

心中这般打着转儿,他是个性子颇为深沉之人,方才试探了一下,一无所获,便也不再纠缠,更是执足了下官之礼,丝毫不以年纪而有所轻慢,脸上神色也郑重了起来,“下官觉着,大人这般急行,有所不妥……”

“哦?”

“大人请想,捷报入京不过数日,我等便已到了凤翔,过了凤县,再进便是金州,也就到了蜀中地界了,依我等行进之快,不出半月,便到成都。

而大人此去,是为宣旨犒赏三军将士,而蜀都方下,沿途之地尽皆经过兵乱,这先不说,而我等乃持节钦差,钦差一到,便如陛下亲临,沿途见些凄惨残破之境况也罢了,如若到了成都,那里还未收拾干净……到时不光我等面上无光,恐怕吴大将军等脸上也不好看啊……”

他这里说的可是正事了,赵石也收起了心思,沉吟了一下,这事他到真未想到,他只想着一路急行,也好少些麻烦,可见,这位置不同,想到的东西也是截然两样的。

“那依大人之见……”

“放缓行程,给他们多些时日准备,陛下虽说盼我等早归,但大将军等血战半载,劳苦功高,这等情面也是要给的,我等只需多拖上十日,也算是尽了本分,成都府再要安稳不下来,也就不是我等的过错了不是?”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85章 参议

“队正,怎的垂头丧气的,出了京就是这个样子,怎么,是想自己在草原上的婆娘了?”说话的是个精悍的汉子,坐的马上,上半身纹丝不动,显示其骑术却也了得,一身簇新的羽林军服也显得其人更是英武,不过这个家伙脸上却是笑嘻嘻的一副欠揍模样。

被呼为队正的年轻人微微转脸,一张大异于中原人士的粗糙面孔展现出来,正是随赵石从草原归秦的木华黎,这位向来龙精虎猛,好像有使不完精力的蒙古人此时确实有些没精打采的。

不大的眼睛扫了一眼身旁这个跟他越来越熟的伍长,这个家伙据说是那京兆禁军选上来的兵士,不过听旁人说,与其是选上来的,不过是罚过来的,这个家伙在禁军中殴打同袍,致人重伤,本是要流边的犯军,用旁人的话说,如果不是现在曳落河只剩下了个旗号,没准这个横蛮的家伙就得进去当上几年每阵必先的敢死之卒的。

什么禁军,曳落河的,木华黎是听也没听说,到了汉家这方使人目眩神迷的水土,也着实让他有段时日不知所措,一眼望去,满目的繁华,好像是到了长生天才配居住的神仙地界,比起那一年到头,朔风不断,走上一整天,也未必能遇到一个百十人部落的草原来,这里的人口之盛,物埠之丰都让他这个标准的土包子目瞪口呆的,不到这里,怎么也不会想到世上竟然有这等的所在。

不过更让他感到吃惊的不是汉地人口之多,还是这里的军旅,已经形成一套固定的常备军模式的汉家军旅,身披铁甲,手持刀弓,纪律严明,阵容庞大,除了马匹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