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赵石从军日久,却是觉得大军征战,成败却是寄予主将一身,难免有些儿戏,都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便是大将军,难道次次打仗都有胜算?”

“都说一人智短,众人谋长,以赵石看来,与其让一个或许什么都不懂的监军对军中诸事指手画脚,不若找一些精通军务的替代之人,如此既能让朝廷放心,又对军务有利,即便是对领兵大将自身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大将军想过没有,此事一旦形成规制,军中之格局也将有所变更,而参军也将不为主将所任选……

如此一来,参军是由军中抽调还是来自其他什么地方却是有待斟酌的,您再想,陛下力主创立武学是为了什么?这个恐怕大将军心里也清楚吧?到时候只要大将军将武学办好,兴盛之日也就不远了吧?到时是个什么景象?此诚为功在千秋之事业,大将军就一点都不心动?”

他说的有些夸大,简直就是画了一张大大的馅饼在那里,不过实际上,也只是将军中参军的职责明确了下来,再不由主将随意安排职务,安插亲信,也基本上杜绝了一些世家子弟藉此以为晋身之阶的路子,也藉此消弱了领兵大将在军中的权柄。

折木清眼睛亮了亮,明显是有了些意动的意思,若他还在西北领兵,或者正当壮年,估计此时已然拍案而起,怒火勃发了,不过他现在人已经老了,又交卸了兵权,雄心虽说仍在,但恐怕也再没有领兵的机会了的。

这两年致力于武学之上,也颇有些不服老,让那位看看,他折木清还有用处的意思,但说起来却是有些丧气,武学到了如今,虽说也算搭起了架子,其中学子生员也是不缺,奈何武学底子太薄,其中的不论教授还是他折木清,以往对办学也是没有半点的概念,该教什么,什么东西又应该从简其实都没个框架,到了现在,武学上下到好像是在练兵,他明知道如此好像不对劲儿,但也没有太多办法好想的。

现在赵石这些话却是正搔到了痒处,他不是个甘于寂寞之人,听了这番话,也由不得他不感兴趣的……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57章 条陈(三)

“至于说众人意见不一而致使延误军机,这个上面大将军却不必多虑的,参军,实为参议军事罢了,职责乃是为大将之辅佐,补其缺漏,并没有领兵大将的决断之权,这个主次一定要分明,绝对不能有令出多门之事发生,也就是说打起仗来,还要看主帅之决断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都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以末将看,若是主帅庸堕,事急之时,未尝不能以参军团为首领军的……不过这个嘛,说起来还早,总得形成规制之后,再细加规划的,大将军以为如何?”

折木清脸上此时却是平静若水,实则心中已是惊异不已,当初看好眼前这个少年人也不过是看他在武举上勇猛无畏,实是不可多得的猛将之才,这才起了爱才之心,但如今嘛,心中的滋味儿可就有些难说了。

这样的大事,这个少年却是侃侃而谈,轻描淡写间,已是说的自己砰然心动,心思缜密,方方面面的事情也考虑的很是周全,只这份才干便属难能可贵,更何况还只是个十几岁方成年的少年人呢。

不过心中虽已意动,但在军中领兵数十载,那些西北的骄兵悍将到了面前都和猫儿一般,任凭摆弄,这城府手段还能差了?自不会只凭赵石几句话便欣然同意,大加赞赏,不然也不配大秦军中第一人的称呼,岁数也就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的。

再说了,军中鼎革可不是光凭某个人一句话就能完成的,即便是当今圣上发话,也得思量再三,然后召集群臣广开言路,确定下来才能属文下发,看似繁琐,但军国重事,也只有这样才能办好。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丝毫不能有急切之心,道理也就在此处了,不然就算用意再好,再是高瞻远瞩的建言,到了下面,也能给你办个乱七八糟,这个道理他自然不会不懂,还好的是,此事是在武学中试行之举措,还触及不到军中许多人和许多的势力,这样的话,也就容易了许多。

不过想来便是在武学中试行的不错,到时延及军中,也要费上好大的功夫……微微瞥了赵石一眼,心中却道,也不知这个少年想没想清楚其中的艰难,不过就算没想的这么长远,能将这个条陈先拿来先给他览阅,又早就想好是在武学中试行一番,这份谨慎的心思总是难得,到了最后,却又加上了一句,可惜,折家年轻一辈的几个不错的小家伙缺的就是这份谨慎和沉稳,不然以后到是可以和眼前这个少年别一别风头的。

微微颔首,不露声色的一句,“嗯,容我再好好想想……”便即将这事揭了过去,之后便问起了条陈上的其他地方。

“武学中的生员都来自哪里,你不会不知道吧?一视同仁?又谈何容易?难道可以让一个果毅对游骑将军指手画脚?那样的话岂不是乱了章法?”

“这个不然……”赵石立即回道,“朝廷办的是武学,既然沾了一个学字,以赵石看来,进了这个门槛之后,就不能单以外间军阶来论了。

大将军想想,武学初建,行自古未有之事业,若不能标新立异,又如何吸引人才进入武学?以我看,这就如同领兵打仗,新军初立,定然要做到赏罚分明的,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如此才能让众军敬服。

进了武学,也就换了天地,再要论资排辈,那武学和军中又有何区别?赵石听说,有的生员官阶比一些教授还要高些,在讲堂之上以肆意顶撞教授为乐事,教授们却是无可奈何,如此一来,武学之规矩何在?

所以赵石以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武学要立起自己的规矩来,和军旅区分开,但武学又沾了一个武字,自然不能如国子监般来办,所以可参照军规制约生员之行为举止,可略宽松些,但执行起来一定要严厉,不过这其中一定要有武学自己的章程……

在此事上,赵石也未想的周全,只是觉得第一个就是不论官阶,到了武学之内便即一视同仁,从学兵做起,拔些天资聪颖,表现优异者为学兵之首,以为奖赏,那些自以为是,以军中官阶压人,欺辱他人,顶撞教授的,一定要严惩不怠,如此才能慢慢将武学的规矩立起来,这时看着艰难,其实过上个三年五载便成旧例,到时施行起来,也就会顺手多了的……”

此时折木清心中已然满是惊异,若说参军团还是这个少年将军的突发奇想,之后这些便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了,这两年多来,他可是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武学之上,但奈何让他领兵打仗那是没的说,自然是轻车熟路,但办学嘛,却是每每都有力不从心之感的。

开始时还想着,老子在战阵上出生入死,指挥千军万马,挥手间便是千万人头落地,一个区区武学还能难得住老子?

但到了如今却是觉得一个百多人的武学,数十间屋舍,方圆不过数里的地方,却是要比统领大军十万还要让他头疼的。

而现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却是胸有成竹的来到他的面前,给出了这么一个规划,一条条,一件件好像都有自己的道理,这一刻,实不由他不产生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来的,不过他却是做梦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少年是来自一切人才都出自学校体系的后世,即便是没有办过学校,但耳闻目染之下,办学的手段自然是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的。

其实在赵石看来,办学其实靠的就是师资和名声,若是再加上一个,那就是生源了,而现下武学最缺的气势不是师资,更不是生源,缺的是足够响亮的名声。

这是一个对广告没有任何概念的时代,名声这个东西也就靠的是口口相传罢了,这样算下来,最终武学要打出自己的名声,最终依靠的除了能教出一批批干才之外,一定要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举措,让人听见武学的名字,立即就能与其他什么地方区分开来的东西,既然有了这个思路,又不是没见过后世那许多的军事院校,细加整理之下,脉络也就清清楚楚了的。

折木清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听了这几条举措,虽然其中不免有些错漏的地方,但却实在是好像在眼前亮起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最重要的,他乃心胸宽广之人,也并不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第一个念头并不是抓住其中的一些失措之处,进行激烈的反驳,而是不由重新拿起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的条陈,也不顾身旁还有个人在,便即开始细细翻阅。

这一看就是一个时辰,开始时赵石还很专注的等待这位大将军发问,之后见对方看的入神,他也松泛了下来,他也有的是耐性,并不出声打扰,微微眯着眼睛,心里则天南海北的想着事情,昨日又接到了张承的书信,不过却是汉中未曾攻下的时候写的,消息延迟足有半月有余,不过书信之上,对于拿下汉中已然是信心满满,唯一让其苦恼的是汉中的阴湿天气,信中言道,士卒皆为所苦,衣甲鞋袜无法晾干,士卒时有病倒者,幸好药草齐全,之前又有准备,到未生瘴疫之祸,只是北地之兵,无法消受川中之气候便可见一斑了。

之后又说起川中一些见闻,到是不像在行军打仗,而是在游山玩水,心情之轻松也由此可见了,信上没有多少让人关注之处,兵士除了不适应气候之外,粮草不缺,也没打几次硬仗,按张承自己的话说,若早知如此,金州囤积之粮草尽可减半,就食于敌即可的……

想到这些,赵石嘴角微翘,却是露出一抹笑意,张承和他没见过几次,但初次见面时给他的感觉却是个气度稳重端凝,城府颇深之人,没想到谈不上深交的人,写来的信却是如对故交好友,几有无话不谈之势的。

再有就是武学了,较长远的事情他还没想好,对于是否能将武学办成一所名气独一无二,分校遍布府县的军事学院,他更是想也未曾想过,如今也就是闲居京师,觉着无事可做,才专注于武学之上的,也颇有些培植一下自己根基的意思在里面,至于武学到底能办成什么样子,他心里也没底。

默默想着这些,一老一少却都没了声音,一时间书房之中却是静的好像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到声响一般。

外面间或有人的脚步声响起,但却无人在这个时候进书房一步,书房所在,却是主人一个比较私密的地方了,一般非是好友亲朋或者份量足够之人也进不来这里,折家是大家族,规矩更甚于旁人,折木清在书房跟人议事的时候,轻易也不会有闲杂人等进来打扰,像赵石府里那般内院外院分的都不算很清楚的,也实在称不上是豪门大户人家。

不过大户人家是非也多,赵石来到折府不过一个多时辰的光景,折府内院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便都注意到了这里。

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少半大小子的身影便出现在了书房院子的外面,探头探脑的,有的脸上还挂着不情愿和不耐烦,可见多数都是被自己长辈打发来探听消息的。

羽林左卫指挥使赵石来访,这个消息瞒不住,若是以前,羽林军指挥使虽然是号称皇帝亲军的统兵之人,在京师也算是要职,但放在出过三位镇国大将军,历代都有统领一阵的大将,几年之前还有两位大将军在位的折家人眼中,也不算是什么大人物,就算是如今,折木河被贬为庶民,折木清回京养老这样的时候,赵石这样一个职位也不会入折家之人的法眼的。

但赵石是当今圣上龙潜时的旧人,是圣上腹心式的人物儿,只看他几年之间便从一个流外武官坐到羽林军都指挥使的位子上,再糊涂的人也明白,此人以后不定能到什么地步呢。

而如今到了府上,和老爷子一谈就是一个多时辰,这谈的是什么?老爷子的脾气谁不清楚?非是军国重务,怕是早就送客了的。

如今有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川中战事而已,这两年族里的明眼人都看的清楚,老爷子回京之后,枢密院都少去,就鼓捣那个武学了,明摆着是和朝廷怄气呢,皇上的心思就更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巴不得老臣们都退位让贤,别在旁边指手画脚的惹人厌呢,老爷子这么做,多数是衬了皇上的心思,这不,两年多下来,除了时常宫里送来一些物事之外,也真没召老爷子进宫几次。

准是川中又出了什么事故,圣上抹不下这个脸面,这才让自己的宠臣代为问询,说起国朝大将来,还得说老爷子是头一份儿,没人能比得了。

折氏一族是比杨家还要根底还要深厚的大家族,真正的朱紫豪门,当初老爷子折木清就是靠着血战千里,独守延州的功劳一飞冲天,之后领族长之位也是理所当然,如今呢,谁说不能再出一个?川中捷报频传,但折家在那里的子弟可不多,有人早就动了心思想去川中捞取功劳的,这回也许就是个机会?

世家从不缺少聪明人,比常人功名心也更重,于是乎,书房院子外面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折家规矩严,虽然院子外面的年轻子弟已经有十几号人在这里,却是不敢弄出半点声响,只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嘀咕着,大多都是猜测房中两人谈的到底是什么?

书房之中一老一小却是静静安坐,赵石这时有些疑惑的瞅了瞅外面,外面虽然动静不大,但他是干什么出身?这么多人聚在离此不远处,他能听不出来?这时不由瞅了折木清一眼,心想这是个什么情形?

这时折木清却是一边聚精会神的翻看着条陈,一边随声道:“不用奇怪,准是一些小崽子在外面探头探脑,嗯,这是好事……”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458章 惊变(一)

折木清轻轻掩上最后一页纸张,舒了一口长气,脸上神色却是前所未有之凝重,心里却是已经有些服气,不论旁的,眼前这个少年新贵在办学上的才干实在不是他能比拟的了的,一条条举措都是信手拈来,初一看来有些胡闹,但细细琢磨,却是都有些道理的,他本也是极为自负之人,但仔细览阅了这个条陈之后,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在武学之事上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心里却总觉没个底细,就更不用说想的如此周密详实了。

不过看过条陈之后,心里的疑问却是越来越多,其中很多地方更是完全不懂其用意,心中不由苦笑,真应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自己活了这把年纪,自问百战之身,不论官阶还是功绩,国朝大将,总要以他折木清为首的,只是没想到临到老来,反而要求教于人……

若是旁人也许就抹不下这个脸面了,但他久在军中,心胸豁达,却并不在意这些,抬手招了招,“来,给我仔细讲解一下,人老了,也记不住那许多东西……以后你也不用一口一个大将军的叫了,听着别扭,一声世叔总不委屈你吧?

嘿,你这个条陈递上去,若是平日,经兵部枢密院之手转上一圈,圣上再召人审阅,新创之处又如此之多,即便圣上属意,恐怕也得个三年五载才能有个结果,老头子人也老了,不过总算是有那么一点威望,对此事不无帮助的,别到时圣上问起来,却是弄个无言以对,那样的话,这个山长可是当的有些丢脸不是?”

到底是大将军,几句半俗不俗的玩笑话一说,既拉近了关系,又暗示了在武学一事上,患难共之的意思,实际上已经是应承了此次赵石所求,愿意按照这个条陈上所说,来规划武学事宜的。

这时赵石也不会客气了,站起身来,来到桌边,将条陈摊开,这些东西他已经烂熟于心,从第一条开始,折木清但有所疑,便无有巨细,详细讲来。

一共九十四条举措,一条条的捋下来,折木清听的认真,年纪虽老,但精神却是好的出奇,脑子反应也不慢,每有只言片语,立即便是直指问题所在,或是反驳,或是询问,弄的赵石精神也是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心中更是有些惊异,早知道此老乃是军中宿将,必定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但实际接触下来,还是要从对方身上感到重重的压力,真个不是一个眼睛里可以揉沙子的人物的。

一老一小浑然忘我,这时间看上去也就过的飞快,等到最后,一页解释完毕,赵石背后也是出了一层细汗,更是觉着腿脚有些发木,再一看天色,隐隐间也有了些发暗的迹象,到得此时,折木清却是好像年轻了十岁,双目光芒闪闪,他现在已经确定,这真是一篇大文章,若能成事,于国于军都有莫大的好处,而作为武学之山长……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的。

最后,赵石却是说道:“武学者,为国育人之所在,应广开方便之门,纳天下贤才以教之,断不能固步自封,赵石以为,求新求变可为武学之题目,至于能在这张白纸之上做出怎样精彩的文章来,却要看大将军您怎么着笔了……”

不着痕迹的轻拍了一记,却是没忘了陈常寿的话,这种官场上的套话说的要有技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次用的到也还算是恰到好处,若是陈常寿自己在这里,估计也要暗自伸出大拇指赞上一声好的。

果然,折木清脸上闪过一丝愉悦之色,哈哈一笑,站起来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怎么着笔?这篇大好的文章本就是你作的……你要明白,我折木清一生凭的都是自己的真本事,从未干过抢旁人功劳的龌龊事,难道临到老来,还要跟你一个年轻人争功不成?

放心吧,这条陈留在这里,我琢磨一下,最迟也就三四天,管保能放在陛下的龙案上,至于陛下能准几条,我也说不好,但旁人若要说三道四,这官司我去跟他们打就是了。

至于你嘛,明日到武学报备,先跟那些有力气没处使的兔崽子们混个脸熟,等朝廷谕令一下,咱们要办的事情可多着呢,到时恐怕想闲也闲不下来了的……

现在,陪老夫去喝几杯,听说你可是千杯不醉的酒量,放心,老夫这里没茶,只有好酒,折家也不乏好酒的汉子,今晚一定要尽兴才行……”

说到这里,也不待赵石谦逊,回身便高声道:“来人啊……”

书房外面早有人守候在外面,听到传唤,立时便有人应道,“是,老爷有何吩咐?”

“去,叫上外面那群小崽子,置办酒席,就说我要宴客,谁要是能把客人喝倒了留宿,我的那口随身宝刀就是他的了,酒量不好的该干嘛干嘛去,别给我丢脸……

还有,府里的歌姬要挑最好的,酒当然也要最好的,把刘瘸子他们都叫上,今晚谁喝的最多,宴席上最漂亮的歌姬就是谁的,还愣着干什么?快滚……”

这一刻,从折木清身上喷薄出来的都是一股子匪气,赵石眉头轻扬,心中暗道,这才是方才这个严肃而又敏锐的大将军领兵时的样子吧?

门口那个站姿如同标枪般的粗壮汉子有些惊异的瞅了赵石一眼,不过难得大将军今天这般高兴,他也无暇细想,大声应了一声,“是……”转身便去布置了。

折木清这个时候才抚着花白的胡子笑道:“刘瘸子几个都是随我多年的衙兵,本来想给他们在西北谋个官职,但就他们几个死心眼儿,跟了我千里回京……可惜了他们这一身肝胆,也只跟我这垂垂老朽之人在这方寸之地蹉跎岁月……”

赵石看得出来,这番话好像是解释,其实却有自叹之意,不过他也是深有感触的,东征时那十几个衙兵,危急之时,不计生死的上前营救的壮烈已经深深刻在了他这个从不曾感受过此等情义的人的心里。

也让他更深的明白,衙兵其实是和主将荣辱与共的一些人,是一军之主最能依靠的力量,之前那些随他入京的旧部大多都让他放入了羽林军中,有些不愿再在军旅中混日子的则派去了城南庄子上,不过就算这样,府上还留着一些没法安置。

这些都是百战老兵,若不是如今他简在帝心,只府上留着这么一些军兵就是一条不得了的罪过的,这事本来也让他有些头疼,都想着跟张承或者郭猛之类的说说,随便安插个职位也就是了,经过东征之役后,这个想法却是全没了踪影,这样一些忠心耿耿,他一声令下,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还好,没有白送给旁人……

两人又在书房之中闲聊了半个时辰,其实大多时候都是折木清一个人在说,赵石在旁边听着,这人一老,说话便有些碎碎叨叨,便是折木清这样的人也不能免俗的,赵石只在旁边当在听众,间或说上一句半句,看上去到是聊的颇为的融洽,他本不想留下,即便是眼前这位大将军很是得他敬重,但他对这些大族豪门着实没什么好感,但折木清强留之下,也不好拒绝。

如此这般,当他从折府正门被人恭送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的时分了,脑袋有些沉重,脚下也是轻飘飘的,今晚也不知喝了多少,席上的都是些折家年轻子弟,一个个热血方钢,估计出去传讯的那个汉子是一字不漏的把话给传到了,宴席之上,这些折家子弟几乎是一拥而上,轮番敬酒,真个是好像恨不能一下子将他喝到桌子下面去的。

还好的是,虽说折木清话说的满满,但真正能上桌喝酒的却都是折家年轻人中的佼佼者,那个曾经在武举上起过些争执的折潜也在其中,不过也没了当初的骄横,还尴尬的很是说了几句好话出来,这些年轻子弟加在一起也就十几个人罢了,不然以折家这样的大族,随便找出数十个棒小伙儿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这位折大将军对待年轻子弟还真是比较放纵,由着他们胡闹,于是乎,杯筹交错,赵石喝酒向来是酒到杯干,虽没什么滋味儿,但瞧上去可是痛快到了极点,两个时辰下来,却是将席上的折家子弟放翻了大半儿,也震慑住了其余的,就连折木清最后都找个由头,如厕遁走了,那个身体粗壮和哒懒有一比的刘瘸子被喝的昏头涨脑之余,终于竖起了大拇指,大叫了一声好汉子,咕咚一声栽到了地上,为这场宴会终于划上了句号。

之后赵石告辞出府,也再没见到折木清的人影儿,估计是老家伙也是被喝晕了,连起码的主客礼节也顾不得了的。

赵石这里也不好受,来到这个世界,不,加上前世,他也从没有喝过这么多的酒,头脑虽然还算清醒,但醉意却也很浓,在府门处会齐了两个护卫,缓缓离开了折府所在,到得不远处,这才回头看向缓缓关闭的折府大门,心中暗道,这位大将军到真是个不错的人……看来又该忙一阵子了,希望忙完之后不是个烂摊子……

想到这里,转身打马,蹄声得得,带着两个亲兵没入了黑暗之中。

……

黑暗中,马蹄声大作,点点火光隐隐在远处浮现,不一时,五六个骑士手持火把纵马狂奔而来,火光之下,这些骑士身上闪动着暗红色的光芒,却都是一身血渍,衣甲破烂,但这些血透重衣的骑士却没有多少杀气,人人脸上都是一副仓皇神色。

听到后面蹄声隐隐,已有渐近之势,几个骑士都是神色都是剧变,策马狂奔之中,不时回头张望,双腿更是死命的夹打着马腹,各个都是一副丧家之犬的情急架势。

当先一个骑士怀中还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孩子双目紧闭,脸色苍白,撇着小嘴,声音早已经哭的哑了,一双肿的如同核桃般的眼睛却全都是恐惧之色。

骑士脸色铁青,脸颊上一道翻卷的伤口犹自滴滴答答的往下滴着血水,有的滴在马身上,有的则滴在孩子的脸上,弄的孩子脸上一塌糊涂,却没半点工夫去擦拭,一双本来很是威风的眸子却是死死盯着前方,好像要将这黑暗看穿一般。

后面蹄声更加清晰,本来最是镇定,脸上也没有半点表情的骑士终于现出焦急之色,在马上厉声道:“你们几个留下,挡他们一下,来年兄弟给你们烧纸,公爷的血脉不能断,委屈兄弟们了……”

其他人闻声,脸上都是不由一惨,这一路上本来二十几个护卫逃出来,但到了最后,也只剩下他们五个,其他人都是留下断后战死在了路上,终于轮到他们了,虽然都是害怕到了极点,却没有一个人犹豫,都是抽出腰间的佩刀,一带马缰,战马长嘶之际,几个骑士却是显示出了纯熟的控马之术,战马转着圈子,稳稳的站在了原地。

发令的骑士却是理也不理他们,眨眼间便即疾奔而去,后面不一刻便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惨叫声接着便传入耳际,但顷刻间,这嘈杂的声音便即远去,骑士更是未曾回头看上哪怕一眼。

不是他心狠,而是这一路上的惨事早就让他无泪可流,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将怀中公爷的骨肉安全送到公爷身边,那么这一路上兄弟们的血就没算白流。

……

剑门关上,后蜀理国公,行营兵马都总管赵方领着几个亲信将佐凝重的瞅着关下灯火通明的秦军大营,虽然脸上依旧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但心里面却总是无法真正宁定下来。

眉头也是越皱越紧,秦军到得关下已然半月有余,但却未有半点攻关的意思,而是老老实实在关下扎营,做出了一副要长居于此的模样,剑门又不是孤城,后有成都支撑,粮草无忧,食水也不会断绝,秦军难道真想“困死”关上守军?这打的是个什么主意?

难道秦军想学邓艾平蜀,绕小路进击京师?那可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想来那位秦军大元帅吴宁也不会做出此等蠢事来的,那秦军为何不来攻关?

这疑惑已经困扰了他些日子,心中不祥之感却是越来越深,他只确定一点,秦军必有所恃,只是到底疏漏在何处,他却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这时身旁一个将军凑了过来,低声道:“大人,监军大人那里派了人来传话,想邀大人到宿处一叙……”

赵方却是看也没看他一眼,淡淡道:“就说我军务繁忙,就不叨扰监军大人了……”疏离之意已然很是明显。

那个将军蠕动了几下嘴唇,最终还是讪讪的退了开去。

赵方此时想起那位枢密副使,监军苏大人,眉头为不可见的皱了皱,秦军初来之时这位苏大人还有些担惊受怕的意思,行事上看着还顺眼些,而此时秦军半个多月没有动静,这位苏大人便即文人心性大作,换了个人一般。

关上也不来了,自己的军帐也不去了,听说在宿处召了些文人作乐,索性如今关上都是军兵,没有歌姬妓女之类的闲杂人等,不然指不定这位苏大人还要弄些女子来的。

其实这也到罢了,赵方也不喜有人时常在身边指手画脚,大战在即,此等军中之大忌实在让人烦恼,少了这样一个人在身旁,行事却要方便许多。

但后来却是有人告知,这位苏大人每每与人会乐,喝的醉意熏熏之际,一些文人就要大放厥词,很是有些话传到了军中来的,对于军心士气极为不利,但他又实在无可奈何,军中本有禁止饮酒一说,但放在这位苏大人身上,他却是真不能如同对待部将般,依军律处置,所以只要这位苏大人没有当着他的面催促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