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亲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
人都放出来了,而且,还拟定了京察名单,什么罪名过后再议,这其实也就是一个说辞罢了,以后,怕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谢先生如何看?”
弘治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谢迁,这就是弘治,他这个皇帝非常的温和,甚至,可以说是民主,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臣今日有些恍惚,还望想好。”
谢迁这话,其实就等于弃权了,原本,谢迁也是支持杨廷和的,只不过,现如今,屋内总该六位大臣,除去首辅刘健外,其他四个意见统一了意见,他若是在应下去,就是五对一了,怕是让刘健彻底没了面子,是以,才会说了这番托词。
“既然如此,曾毅就先放出来吧。”
弘治呵呵笑着,显然,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至于刘健的心情,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身为皇帝,弘治已经是很仁慈的了,而且,也算是很给刘健留面子了,若不然,怕是刚才就直接否了刘健的话,而不是一个个的征求几个重臣的意思。
“陛下。”
刘健的脸色一阵阴晴,冲着弘治拱了拱手,道:“既然那曾毅被无罪释放,且官复原职了,不知左都副御史刘宁该当如何处置?”
刘健仍旧称呼刘宁为左都副御史,这也不算错,毕竟,当日早朝,弘治虽然免了其三品职,降为四品左佥都御史,可却扔让其代领左都副御史的,是以,这两个官职都可以称呼他。
“也一并放了吧。”
弘治大手一挥,他也是知道的,这刘宁定然是刘健的人,总是要给刘健留几分面子的,若不然,曾毅放出来了,刘宁还在刑部关押着,怕是刘健这个首辅的脸面要彻底丢光丢尽了。
“是。”
刘健的脸色总算是好了一些,不过,却也算是丢了大面皮了,费尽了周章,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让曾毅有丝毫的折损。
这次之后,怕是曾毅在朝廷上,就会有自己的人脉了,官员们,都是精明的很,谁得势了,周围自然会慢慢的聚一堆官员,然后形成一个势力。
现如今,曾毅如此得宠,若是在没官员靠拢过去,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只不过,经此,刘健也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果然,内阁的云,皇宫的风,云往哪走,还是要靠风吹的。
云想要改变风的方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风去改变云的走势甚至是形状。
…………………………………………………………………………
“曾毅,佩服,佩服!”
曾毅从刑部大牢出来,吏部右侍郎王鏊就在外面等着,冲着曾毅连连拱手,道:“想不到,如此大劫,竟然这么快就被化解了。”
“全赖诸位大人替曾毅说话。”
曾毅拱手,笑着,不管对方出力没有,这话,说出,也不浪费什么不是。
“说来惭愧,这次,倒是让曾郎中一人把事情都给兜着了。”
王鏊叹了口气,脸上有一丝羞愧,他和曾毅两人负责京察,只不过,他是被曾毅相邀过去的,是以,那日在早朝上,才没被提起的。
而曾毅,当日若是拉他下水,也可以完全把责任推他身上,相信,以皇帝对其的宠爱,定然是会借势而行的。
而且,当时早朝的气氛,怕是尚书马大人也是没法站出来说什么的。
只是,没想到,曾毅竟然是提都没提他,仿佛京察全都是他一个在进行一般,这的确是让王鏊有些感激的。
“这事,和您是没有丝毫干系的,下官岂能胡乱攀扯?”
曾毅楞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再者,明显,他们是想要攻击下官的,何必在多拉大人您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情,老夫记下了。”
王鏊拱了拱手,郑重的说着。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曾毅摆了摆手,却是恰巧看到了远处站着的李韵儿,旁边小丫鬟扶着韵儿的胳膊,管家梁贯在旁边跟着,不过,梁猛却是没来,想来应该是留在家中看院子的。
王鏊顺着曾毅的眼神看了过去,立时就笑了起来,冲着曾毅拱了拱手,道:“看来有佳人等候,我这个糟老头子就不在这阻碍你们了,等明日咱们在重定京察名单。”
“让王大人见笑了。”
曾毅拱手,脸上带着一丝的不好意思。
“无妨,无妨,老夫先行告辞。”
王鏊哈哈笑着,他今日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曾毅示好,毕竟,曾毅的能力和圣宠,谁都看的见,这是个不可多得的示好机会,王鏊自然不会放弃。
而现在,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王鏊也就不会留在这碍眼,招人烦了。
“韵儿。”
曾毅看着远处站着的李韵儿,紧走了几步,嘴角浮起一丝不觉的笑意。
“夫君。”
李韵儿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扑到了曾毅的怀里,不停的抽噎着,声音嘶哑,曾毅虽然让人带了话回去,不必担心,可是,李韵儿岂会真的不担心?
曾毅在大牢的这几日,李韵儿可以说是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总是半夜被噩梦吓醒,几日下来,却已经是消瘦了许多的。
“没事了,没事了,我这不是出来了么?”
曾毅笑着,轻轻拍着李韵儿的后背,心里升腾起一股无限的温柔。
“好了,不哭了,不哭了。”
总算,曾毅是受不了那小丫鬟古怪的目光,总的来说,曾毅还是脸皮太薄了。
“不哭了,不哭了,在哭可就不漂亮了。”
曾毅笨拙的安慰着李韵儿,用袖子替李韵儿擦去脸上的泪痕。
“他们打你没有?”
李韵儿仍旧抽噎着,却是担心的看着曾毅,生怕在牢中被人虐待了。
“当然没有。”
曾毅笑着,牵着李韵儿的小手,踏上了一旁自家轿夫抬来的轿子,道:“你夫君我可是朝廷五品官员,有功名在身,不得用刑的。”
“真的?”
李韵儿有些不信,朝廷规矩是朝廷规矩,可是,真进了大牢,哪个还会在意你这个以前的官员。
“当然是真的了,不信,等回家了以后夫君让你看看。”
曾毅低声调笑,心中却是充满了暖意。
“你就会欺负我。”
李韵儿不满,脸色通红,使劲用手掐了曾毅一下。
……………………………………………………………………………………………
第二天的早朝上,倒是风平浪静,曾毅仍旧站在朝班中,同时,被降职留用的刘宁也出现在了朝班中。
对于两人的出现,满朝文武仿佛都没看到似得,也似乎是两人从来都没进过刑部大人,根本就没有人说什么。
这就是京城的朝堂,没有什么可以藏的住的消息,两人之所以这么快被放出来,甚至,已经被有心人给猜出了无数个可能。
早朝之后,王鏊刻意走快了几步,和曾毅并排,道:“怎么样?昨夜休息好没。”
“自然。”
曾毅笑着点了点头,道:“其实在刑部大牢里,也没怎么受罪的,也算是稍有的安静了几天。”
曾毅这话,却是不假,满打满算,他进刑部大牢,也就四五天的时间,能受什么罪,至多,也就是吃的不好罢了。
朱厚照也是前天去看的曾毅,昨天,曾毅就出来了,在这之前,曾毅整天都是喝的稀饭,连跟菜都没有,也只有朱厚照看他去那天,才正巧吃了顿硬的,几个窝窝头。
若说受罪,也就是吃的不怎么好,不过,也算是清胃了。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
王鏊呵呵笑着:“去刑部安静安静,怕是除你外,再没人说的出来了。”
曾毅嘿嘿笑了起来,满脸无奈的道:“下官这不也是自嘲嘛,这传出去了,总是能说下官几分豁达吧?”
“你啊。”
王鏊笑着指了指曾毅,不在说什么。
“京察的名单,还按照上次的么?”
王鏊顿了顿,却是询问曾毅,毕竟,京察上,曾毅是主事,他王鏊,只是配合的,而且,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那种配合。
“照旧。”
曾毅点了点头,道:“不过,却还要加上一个人。”
“你……。”
王鏊楞了一下,随即就明白了曾毅说的是谁,不由得有些佩服曾毅的胆大,这是要公报私仇啊,不过,说起来,这京察,一部分是真的以官员的平日表现而论,另一部分,不就是商量着来的么?
“下官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曾毅苦笑,解释道:“王大人您也该清楚,下官就是个五品的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这京察一过,下官手中就在无分毫权力了,而刘宁现如今虽被降职,可却仍旧代领左都副御史,若是不趁机把他轰走,怕是日后下官没好日子过了。”
顿了顿,曾毅继续道:“而且,这刘宁,太过喜欢生事,简直是无中生有,且,他也自认有过失,那,下官评定他一个劣三等,不为过吧?”
这刘宁也算是倒霉,京察还没结束,就蹦了出来,恰巧被降职留用,虽仍代领左都副御史,可其官职,却是真的四品了。
是以,恰巧在京察范围之内,曾毅若是还能饶了他,那真是傻了。
这次进了刑部大牢,曾毅领悟了一件事,有时候,不是你退让了,麻烦就不会找上门,而是要狠狠的打,把对方打疼了,打怕了,他才不敢随意的找上门,因为,他也怕疼。
而这刘宁,就是曾毅拿来开刀的,别以为你以前是个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就了不起了,只要被曾谋抓住机会,就会整你。
这虽有公报私仇的嫌疑,可是,当初,刘宁不也用了言官风言闻奏,监督京察乃是本职所在来应付曾毅么?
这,其实就是一个道理,对付不讲道理的人,你就不能去讲道理,若不然,最后输的只会是你自己。
“若把刘宁也加进去,怕是会引起一些大人的不满啊。”
王鏊叹了口气,出言提醒曾毅:“你刚出刑部大牢,有些事情,怕是会被这些个大臣们旧事重提的。”
“那些个大人们,其实已经对下官不满了。”
曾毅看着王鏊,无奈的道:“王大人,此事,下官一力承担。”
曾毅这话,已经是在告诉王鏊,这刘宁的评定,我是下定决心了,您就别想劝我了。
“罢了,罢了。“
王鏊摇头苦笑,道:“你说的倒也没错,回头,咱们去找尚书大人商量一番,想来,尚书大人总会是出些力的。”
王鏊这话却没说错,曾毅若是真下了决心要把刘宁拉下去的话,怕是马文升最后也会选择支持的,空了一个左都副御史的职位,指不定,马文升还能借此机会安插进去一个自己人,毕竟,京察名单是由曾毅和他王鏊两人拟定的,而王鏊,又是马文升一系的官员。
“少不得要请尚书大人替下官担待一二啊!”
曾毅嘿嘿笑着,和王鏊两人像及了一大一小两只狐狸。
却是把周围路过的官员都吓了一跳,现如今,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曾毅圣宠正隆,且又满脑子的算计,就连这次,京察名单丢失,被关进了刑部大牢,都要拉上一个正三品的左都副御史当垫背的。
甚至,没几天,就又活蹦乱跳的出来了,还有谁看到曾毅这个明显是不坏好意的笑容而不害怕的。
第151章名单定
“竖子,竖子,真乃竖子也。”
内阁,刘健在看到京察名单以后,气的差点把手中的名单给摔了出去,虽然忍住没摔出去,不过,嘴里也是怒声怒斥。
京察的名单是曾毅重新拟定的,可是,这次,曾毅却是把代左都御史刘宁的名字给加了进去。
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刘健清楚,曾毅该是肯定不会知道刘宁是他的人,是以,把刘宁给定为劣三等的评价和他刘健这个首辅无关,更不是给他这个首辅难堪。
虽然明白这点,可是刘健却仍旧压制不住心里的怒火。
在曾毅身上折了一个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现如今,又折了一个正三品的左都副御史,可以说,一下子将他在都察院的势力给拦腰斩了将近一半。
都察院的官员,能管事的,也就那么几个,尤其是虽然左佥都御史没有定员,可是,本朝的左佥都御史也就一个。
也就是说,若是左都副御史和左佥都御史两人联手,怕是都能让左都御史有些无法招架了。
尤其都察院的原左都御史被罢免,现如今的左都御史戴珊刚刚上任,还没抓稳大权,此时正是刘宁和王正两人联手架空其的最好时机,没想到,却等同是被曾毅给连窝端了。
要知道,都察院,掌管言官,一直都是各方势力挣破脑袋的地方,这次,这两个位置空了出来,怕是他也无法能再次抓住了。
至多,怕也就是能把一个左都副御史给抓在手里,至于左佥都御史这个职位,怕是要让出去了。
而且,就算是能再次占据左都副御史这个职位,也失去了架空左都御史的机会了,这让刘健如何不气?
李东阳和谢迁也不是聋子,虽然刘健的声音小,可是,架不住内阁安静,外面的守卫佣人没人敢在这个地方大声喧哗,都怕扰了阁老们的公务。
是以,内阁这里,除非是内阁的几位阁老争吵起来,不然的话,平日里都安静的很。
可现如今的这几位阁老,都是温和的性子,或者说,是那种不屑于争吵的,是以,四个阁老自从组阁以来,到还未有过任何一次争吵。
不过,虽然听到了,可是,李东阳和谢迁却也不能说什么,这种事,是拿不到台面上的。
若是他们两个真的搭话了,怕是更会让李东阳面子上挂不住,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对曾毅更加的愤恨。
其实,李东阳和谢迁,这两位刘健的好友都有些不明白,刘健此人,能为内阁首辅,也不是那种没度量的人,若不然,怎么能做到内阁首辅的这个位置。
可是,偏偏,却对曾毅这个不过五品的官员,且还尚且年幼的小子一般见识,这怕是让人难以理解了,只能说是世事无常。
“京察的名单陛下已经批阅过了。”
刘健终究还是压住了心里的怒火,把名单递了下去,让李东阳和谢迁两人传阅,至于杨廷和,不在这里,怕是要等过会让人在抄录一份,给送过去了,毕竟,杨廷和虽然主要负责太子学业,可其也是内阁一员,在朝中有不少门人故吏,是容不得忽视的。
“这曾毅,倒是好大的胆子。”
就连李东阳和谢迁两人看完,也不得不佩服曾毅的勇气,这次的京察名单,怕是要把京城内各个衙门的重要职位给换掉了五分之一。
可以说,这些个位置都是各派系当初好不容易抢夺过来的,可是,曾毅却是不管这些,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合格的,不称职的,一律三等劣评。
这也就是京察特殊,名单经吏部直接上奏皇帝,是不必经过内阁的,若不然,怕是已经被内阁给拦下了。
这份名单一旦真的执行下去,整个京城内三品下的官职,真的是要来一番大调整了。
“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怕是朝堂不稳啊。”
谢迁有些担忧,这名单上,单是三等劣评的名字就有五分之一,二等中评,也就是可以原职不动的,占据了五分之三,剩余的五分之一,则是头等优评,是需要提拔升迁的那种。
也就是说,劣三等差评和头等优评加起来,足有五分之二了。
这几乎站了三品下京官的一半数量了,而以往京察,一半总共加起来的调整,也就是六分之一,甚至是七分之一,五分之一的调整,可以说从未有过,更何况这五分之二的调整了。
调整官员,其刚到职位,还要磨合,熟悉,是以,段时间内,肯定不如旧吏。
“这曾毅,毕竟年轻,不知深浅啊。”
李东阳叹了口气,把名单按在了桌案上,眉头皱在了一起,这次,之所以把曾毅这么快的无罪从刑部大牢给放出来,为的,就是让因京察引起的这场可能引起的慌乱稳定下去。
这点,曾毅也是想到了的,若不然,岂会给皇帝上书信?
只是,让几个阁老没想到的是,曾毅是想到了,可是,等他出了刑部大牢,这京察的名单,却还是那么的不留情面,那么的刚正。
可是,除了说曾毅年轻,不知深浅外,李东阳却是不好再说曾毅别的了,身为阁老,对京官也是有所了解的。
虽然不那么详细,可却也了解的差不多,是以,曾毅这名单,却是没有丝毫不公的地方,就算是对吏部马文升,也只是稍微倾斜了一下,可却并没有就真的倾斜的太过。
可以说,这份名单,是自有京察以来,除去第一次外,怕是最公正第一次京察结果了。
可是,朝堂上的事情,有的时候,却不能单以公正来论,朝堂上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权衡利弊,权衡得失,权衡稳定。
岂不知,水至清则无鱼,朝堂也是如此,虽然都希望朝廷官员公正。
可若是哪个官员都没有私心,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怕是立时朝廷的官员会辞官不少的。
尤其是这个刘宁,曾毅是最不该动的了。
李东阳岂会不明白,曾毅动这个刘宁,就是在反击,给那些没事欺负他的人一个狠狠的反击,让其他官员以后不敢随意找他的麻烦。
可是,曾毅选择的这个时机不对,朝廷上的事情,大多时候,都是需要知进退的。
曾毅的权利,自京察结束起,怕是要大幅消减了,虽然挂着东宫的官职还,同时,还有吏部的官职,可京察结束后,这两个官职,就都是闲职了,没有权利的那种。
这个时候,曾毅贸然动刘宁,是一种震慑不假,可同时,也是在给他找麻烦。
只不过,这两者的度,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而现在,曾毅的这个度,却是恰好过了,让首辅刘健气急,怕是曾毅的日子,越发的不好过了。
“陛下也太过心急了。”
谢迁却是沉默了许久,方才说出这句话,曾毅就算是在乱来,可是,京察名单最后却是需要皇帝批准的。
而且,曾毅敢这么做,背后,怕是少不了皇帝的暗示。
“陛下这是在整肃超纲啊。”
刘健坐在首位,叹了口气,神色显得有些忧愁,他岂会不知道皇帝的意思,平心而论,本朝圣上可以说是少有的仁慈君主了,君臣和睦,更是千古少有。
现如今,皇帝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刘健自然清楚,可是,他却又不得不和皇帝去对着干。
内阁,说白了,其实快要等同于文人在朝廷中的圣地了,虽还有极少数的官员抵抗内阁,可是,却也免不了内阁昌盛的趋势。
而内阁昌盛,已经是百官之上了,就算是内阁的阁老犯错,也只是自请还乡,而不会真的去追究其的罪名。
可是,内阁的权利已经如此之大了,岂会甘心皇权再次压下来,把内阁的权利给分走了?
可以这么说,内阁已经慢慢走到了和皇权的跷跷板上,内阁的权利要想在大,那么,皇权就要受到压迫。
皇权若是想要无所顾忌,那么,内阁的权利就要被剥夺。
是以,刘健现如今,是不能有半点的后退,内阁能有今日,是数代前辈阁臣的努力结果,岂能毁在他的手中。
是以,刘健才在坚持,甚至,在京察这件事上和皇帝暗中作对。
内阁奉行的政策,其实就是皇帝垂帘,内阁管事这一政策,只不过,皇权是绝对不会真的全部放下给内阁的。
“陛下太过心急了。”
谢迁十分忧虑,眉头都皱在了一起,道:“且,怕是陛下不怎么信任咱们这些老臣了。”
“陛下不是不信任咱们,而是担心以后。”
李东阳苦笑,他们身为内阁阁臣,平日里与皇帝京城见面,是以,对皇帝的身体非常的了解,皇帝的身子,怕也就是这一两年了。
“太子玩略不堪,陛下的担心,咱们也该明白。”
谢迁点头,这话虽然是这么说的,可是,若是他在首辅的位置上的话,怕也会选择和刘健一样的举动。
“远的先不说,这京察名单,两位以为该如何?”
刘健轻轻敲了敲桌子,这些事情,都是烦心事,且,怕是朝中重臣也都看的出来,现在讨论,也是没有结果的,而且,这事若是传了出去,被人乱说,可是属于大不敬的。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若是被皇帝知道了,有所猜测,可就真的是糟了。
“京察名单由曾毅这个吏部考功清吏司评定,吏部尚书览读,呈于皇帝御览,批阅,已然成了定局,咱们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李东阳叹气,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再说,京察的名单,经过三道定下的程序,已然是不可能更改的了,哪怕内阁权利超群,也是枉然。
或许,若是内阁全力,可以逼得皇帝打回京察名单,让曾毅重新拟定,或者是在派官员,重新京察。
可是,这么一来,那可是真的要和皇权对立了,内阁现如今还没有完全扫清朝野,如吏部,就不怎么臣服,这个时候若是胆敢和皇权对立,怕是会自行崩溃的。
且,哪怕内阁权利再大,可臣子,毕竟是臣子,若是真敢和皇权对立,或许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是,最终的结果,怕是不怎么乐观的。
毕竟,君是君,臣是臣,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
“咱们内阁自然是要听从圣命的。”
刘健一句话,先是肯定了内阁是绝对会遵从圣旨的,不过,这样的话,一般都是有转折的,先是肯定下自己对皇权的尊崇,然后,是要说些别的。
刘健也不例外,先是说了一句以后,顿了顿,然后道:“不过,这怎么个执行,怕是要咱们多想想办法了。”
刘健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名单,是皇帝准许了。
可是,怎么个执行,还是要内阁和吏部两相联手的,是以,他们内阁自然是要先商量一番了,总不能到时候内阁的意见还不统一,让吏部趁机占了便宜吧?
京察当中,三品下官员的升迁调动,撤职,外放,等等,虽然已经有评定,可是,具体升迁调动哪个衙门,哪个职位,却是要吏部和内阁两相商量的。
以前,这其实都是吏部单独的事情,不过现如今,内阁崛起,吏部的权利,也被压制了下去。
“这次调动升迁的京官虽多,可是,若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调动,该也能把这场震动以最快的速度给稳定下来。”
仍旧是李东阳开口,还是那句话,时间,最为珍贵,只要速度快,几日内就把这些个升迁调动离职外放的官员全都给确定下来,然后公布出去,该去哪的去哪,至多也就是闹哄哄的几天,之后,也就慢慢的平静下来了。
朝廷的事情就是如此,或者,大多数事情都是如此,只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然后,总会慢慢平息的,相反,越是拖延,事情反而会变的越发的不可收拾了。
“除去留职不动的,怕也有数百官员升迁调动,要在几日内定下,怕是咱们这些个老骨头,又要受罪咯!”
谢迁开了个玩笑,不过,却也等于是同意了李东阳的意见。
第152章决议
“咱们先拟个章程出来,然后让人去唤吏部的人过来。”
刘健下了最终的决定,其实,正如李东阳所说的一样,皇帝既然已经批准了京察名单,那,内阁也就无力更改了。
刚才刘健之所以让李东阳和谢迁两人看看,只不过是出于些万分之一的侥幸罢了。
除非是朝廷上说了什么大是大非甚至是足以**或天下安定的事情,只有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内阁才会率领百官罢朝,或者是以跪谏等方式让皇帝收回圣旨,甚至是,六科以手中的权利封驳圣旨的。
除此外,怕是内阁也是不能违逆盛意的。
“此次京察,吏部却是风头最盛,怕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有所骄纵啊。”
李东阳有些担心,这次京察,虽然曾毅的名单可以说很是公正,可是,却仍旧对吏部有所偏袒的。
是以,吏部在这名单上,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
到时候争夺升迁调动的那些个官职,尤其是重要职位的时候,怕是吏部绝对不会手软,该是会强硬的很,不会对内阁退让的。
这,怕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阁,这次尤其是刘健,可以说是但是损失了一个正三品的都察院左都副御史已经是难以弥补的了。
是以,肯定会挑选这次升迁官职当中空出的那些个重要职位占据,以刘健的性格,其又是当朝首辅,岂是吃亏的主?
而马文升,自然不会这么顺着刘健,让刘健把好的位置给占据了的。
原本,若是刘健没有损失都察院的两位的话,这件事其实也很好解决,把其他派系的尽量排挤,剩下的,内阁自然是占据剩下的十分之七,吏部占据十分之三。
可是,现如今,怕是刘健最起码也要占据十分之八甚至十分之九,方才能满意,甚至,以谢迁对刘健的了解,其想要把吏部给全部排挤到一边去。
把吏部那些能够的上升迁的,全都给安排到那些不轻不重的职位上,也是极有可能的。
马文升身为吏部尚书,自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了,好不容易在京察评定名单当中占据了便宜,岂能在此时给毁了?
而现如今,内阁虽然已经掌握了朝廷大大小小的衙门无数,可却唯独剩下六部之首的吏部,还没法完全掌控在手中。
若是换一位吏部天官,怕是吏部也被内阁给彻底压制下去了,可却偏偏是马文升这人为吏部尚书。
马文升,极为不好对付,就连内阁也是头疼,正因为此,内阁对吏部的控制,一直才处于松散当中,只不过,好歹也在吏部安插了几个官员。
只等马文升这个吏部尚书出了些许丝毫差错,就让都察院对其进攻。
而这次京察,内阁在都察院的势力,可以说是全都折损了,是以,对吏部的压制,怕是更要延后了。
而三品下京官的升迁调动,都是需要经过吏部的。
内阁的条子在吏部却不怎么管用,是以,怕是京察官员升迁调动的安排若是不能让马文升这个吏部尚书满意,或者有一个锲机,怕是要这么给僵持在那了。
尤其是现在,刘健这个首辅的态度已经表明了,内阁先商量一个章程出来,问题是,内阁商量的章程,在朝廷各部院都好用,可唯独在吏部不好用啊。
而刘健的性格又决定了,他怕是也不会退让的。
“这名单,首辅决定就是了,我和丁乔兄等希贤兄定下名单后,在看上一看,是否有疏漏的地方,也就是了。”
李东阳开始,却是表明了态度支持刘健,说是让刘健拟好后他和谢迁两人看看,那其实也就是个场面话。
以刘健的脾气,他拟好名单之前,你说什么,那,没问题,可以,可是,若是等他拟定好之后,想要改,怕是难了,至多也就是一两个,在多,怕是要翻脸了。
谢迁想要开口,他可是内阁次辅,可谁想,李东阳先替他应承了,不过,两人平日关系极好,是以,谢迁也是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李东阳。
“如此,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刘健爽朗的笑着,却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在他看来,他是内阁首辅,这事,就该他做,而且,就算是他拟定名单,也是不会亏了谢迁和李东阳两人的,肯定也会对两人那些原本就不多的在京的门人弟子进行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