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亲王-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下次,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毕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人的心中若无改革的想法和足够的能力,也是不成的,有足够的能力,但若无足够的权力和皇帝的信任,也是不成的,这两者,也是缺一不可。

层层筛选,能出现一次绝对的天时地利人和,从古至今,也没有多少次的。

内阁若是放弃了这次机会,那,日后,甚至,他们这一代,入土的时候,也未必能在见到这样的时机了。

第四百九十章言辞如刀

“有些事,已经超乎了咱们的掌控了。。”

次辅谢迁沉默良久,方才黯然叹气,神情有些萧条,岁月催人老,一代更比一代强,属于他们的年代,快要落幕了。

别看他们如今站在了大明朝的巅峰,可,他们的年纪,却又能维持这个巅峰多长时间?

正如次辅谢迁所说的,这件事请,从头到尾,曾毅一手布局,到现在,已经成型了,就算是内阁不同意,又能如何?

内阁若是敢在这件事上给曾毅使绊子,真要惹怒了曾毅,根本不需要曾毅亲自出手,只要曾毅放松对刘瑾的控制,只是一个刘瑾,就能把内阁给折腾的焦头烂额。

而且,这个可能,是极有可能实现的,以曾毅的‘性’子,从来都不是个按照规矩出牌的人。

而且,曾毅一直留着刘瑾,让刘瑾为祸,可不就是曾毅的布局之一么?若是这其中,真出了什么差错,曾毅自然不会忘了刘瑾这个棋子的。

如此一来,该如何做,想必,内阁心里该是清楚的。

曾毅是有可能有不臣之心,但是,这个,并不只是在曾毅自己的身上,就是任何一个权臣,都是有这个可能的。

甚至,若是这样无端的猜测怀疑的话,别说是曾毅了,就是内阁首辅,岂不是也有这个可能?

那些驻扎边境手握大权的将军,岂不是也有这个可能。

是以,单纯的以手中权力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不臣之心,这,却是极为荒谬的。

而且,形势所迫,这个时候,内阁,该会有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的,是以一个荒谬的理由去阻止大明朝前进的步伐,同时,让朝局更加的‘混’‘乱’,还是选择退让。

这,在内阁看来,其实,曾毅肯定是早就想好了的。

“此子,就是个妖孽。”

首辅刘健‘揉’了‘揉’眉心,以此缓解在此事上有些疲惫不堪的‘精’神。

“其实,当今圣上顽劣,不理朝政,朝中有个曾毅这样臣子,也未必就是坏事。”

次辅谢迁的这话,却是说的有些大不敬了,可,却又是非常可观的话,若是任凭当今圣上胡闹。

怕是这天下,比如今,还要在‘乱’上几成。

而曾毅的存在,不说别的,单是压制刘瑾,这,已经是功不可没的了,更何况,曾毅的所行所举,俱结,全都是大功劳,功在社稷的。

而且,就目前而言,曾毅是没有任何‘私’心的,其行事,非常的公正。

“就是因为他太过聪明了啊。”

首辅刘健摇头叹息:“其以万民声望护体,可,却忘记了一件事,万民声望,能护体,可,却也能害死他。”

“相反,若是他在民间的声望没有这么高,最起码,老夫,是不会对他有什么担忧之心的。”

内阁之中的几位内阁大学士,并非是小人,都是坦‘荡’‘荡’的君子,是以,今个,首辅刘健,也敞开了说几句明白话。

毕竟,曾毅的问题,不同以往,现如今,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了,不管的反对还是支持,内阁当中,却是必须要统一意见了。

首辅刘健的话让内阁中的其余几位阁老沉默,没错,一个权臣,若是名望有污,这,不会让人担心。

可,若是一位权臣,偏偏在民间,有极高的声望,那,才会是让人担心的,才会是让皇帝忌惮的。

可,偏偏,曾毅这个年纪不大的朝廷重臣,却是全都占据了。

或者,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现如今,皇帝并没有真的长大,且,登基没有多少年,是以,对皇权,还不够了解。

可,若是日后,当今圣上真正成长起来以后,那个时候,帝王之家无亲情,更何况是君臣之间了。

生于帝王之家,血脉之情,有时候,也是不够用的,更何况是曾毅和正德之间了。

那个时候,正德一旦对曾毅起了忌惮之心,必定不会善了的。

这种情况下,即使曾毅原本没有不臣之心,可,这种时候,会否被‘逼’出什么别的心思,可就不一定了。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话,糊‘弄’下百姓,糊‘弄’下普通的书呆子,就足够了。

在这帮朝廷重臣跟前,却是根本没人理会的。

就如同当今圣上一般,不过是他们这些朝廷重臣看着长大的,而且,如今,当今圣上更是恣意妄为,以至于天下苍生苦不堪言。

而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尽心尽力为了朝廷的,凭什么,他一句话,就要了下面臣子的命?

更何况,曾毅也不是什么书呆子,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若是能让曾毅自污名声。”

李东阳沉‘吟’了一下,有些犹豫的开口,不过,话只说了这一句,也就不在吭声了,脸上,也是有些发臊的。

曾毅又没做什么亏心事,相反,所做之事,甚至,比他们这些内阁大臣还要有能耐。

为官一任,为的,可不就是名声么?

凭什么,因为他们的怀疑,就让曾毅自污名声的?

若是可以如此,那,是不是若是曾毅怀疑内阁大臣有不臣之心,他们内阁的几位大臣,也是要自污名声的?

“或者,咱们可以帮他一把。”

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犹豫了一下,脸‘色’有些‘阴’沉不定,这话,说的好听,可,实际上,却是等于要在暗中毁了曾毅名声。

“毁人名声,如同谋财害命。”

杨廷和不屑,撇嘴看着刘健,甚至,眼中还带着一丝轻蔑,瞧不起的意味,这,倒是第一次,可,这也深深的‘激’怒了刘健这个内阁首辅。

“老夫为了朝廷……。”

刘健冷声,盯着杨廷和。

“为了朝廷?”

杨廷和却是冷笑连连,嘲讽不断:“元辅口中的为了朝廷,怕也只是元辅自己如此认为,仅凭怀疑,推测,猜忌,就如此对待一名有功于社稷的朝廷大臣。”

“元辅未免也太过武断了吧?”

“这世间之事,对错无数,谁让能真的明辨?”

“莫非,元辅自认可比拟圣人,明断是非而无错?”

杨廷和的这翻话,却是等于公然和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翻脸了,甚至,是在打刘健的脸了,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理念问题,杨廷和认同曾毅的理念,也认同曾毅的行为。

若是按照刘健所言,那,这天下,是不是怀疑就能定罪?

且,若是真的如此,他刘健这个内阁首辅,是不是也是一手遮天了?

虽说刘健自认为他的脾气已经改了很多,可,在杨廷和看来,其骨子里,仍旧免不了狂傲,自大,别人要以其为尊。

这,或许就是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刘健所拥有的负面影响。

“宋有秦桧害岳飞,看来,却也是被人冤枉了。”

杨廷和别看平日里好说话,可,他也是一副暴脾气的,若是真的把他惹怒了,天皇老子的面子,也是不给的。

此时,根本就不管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脸面如何,仍旧是冷声讽刺:“岳飞民间声望太好,太好,且,其军权太重。”

“若是不除,日后定然谋逆,就算其无此之心,若宋皇有了忌惮,亦然会……,秦桧,其实是为了宋朝江山社稷着想啊。”

杨廷和这番话,掷地有声,却是震的整个内阁鸦雀无声,连心跳**声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刘健这个内阁首辅何曾被人如此骂过,而且,还是指着鼻子骂,当然,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今个,就体现出来了,虽然不带脏字,可,杀伤力却是惊人的。

这,从刘健已经发青变紫的脸‘色’就能看的出来。

而次辅谢迁和阁员李东阳,却是目瞪口呆,脑袋都觉得有些不够用了,杨廷和这番话,的确,太过惊人了。

可,若是按照杨廷和所说,细细去想,也,的确有那么几分相同的轨迹可循。

李东阳倒还好些,杨廷和说这些,可是没牵扯他的。

可,次辅谢迁的脸‘色’,却是有些不好看了,杨廷和刚才的矛头虽然是指向首辅刘健的,可,他这个次辅刚才的态度,也是表了出来的。

是以,杨廷和这话,若是细细去想,其实,连他这个次辅也给捎带了进去。

“你……。”

首辅刘健右手指着李东阳,整个身子都在发抖。

他可是内阁首辅,这大明朝臣子中最为尊贵的,是百官之师,何曾被人如此骂过,更何况,是比拟宋之秦桧。

“元辅已然适应了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已然是听不进旁人的劝告了。”

“凡事,不依着大明律去做,不依着证据,仅凭自己猜测,就要如此。”

“元辅,变了。”

杨廷和痛心疾首,却是摇头不已,走出了书案后面,已经在内阁的殿‘门’前了:“若是元辅认为,这内阁容不下杨某,那,这内阁大学士的位置,杨某辞去,也就是了。”

“杨某得先帝恩典,却是不敢坐那以自身刚愎,阻碍大明朝前进的道路,更不敢以自身刚愎,去猜测冤枉官员,若是如此,杨某死后,无言于九泉之下,面见先帝。”

第四百九十一章赐死

杨廷和拂袖而走,内阁当中,却是只剩下了面面相觑的次辅谢迁和阁员李东阳了,好在,杨廷和的话虽然捎带了次辅谢迁,可,其意,却是针对首辅刘健的。。

是以,次辅谢迁,却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的。

而此时,首辅刘健嘴‘唇’都在发抖,双眼眯缝在一起,不知道在想什么,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刚才的话,若是出自旁人之口,对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触动或许还没这么大。

可,这话,却是出自杨廷和这个内阁大学士之口,这,对刘健的打击或者说是影响,就是巨大的了。

“我去看一看。”

李东阳这个内阁的老好人终究是反应了过来,冲着次辅谢迁点了点头,示意其留下照看首辅刘健,而他,则是去追杨廷和了。

毕竟,刚才,杨廷和的话,或多或少,也连带了次辅谢迁,这个时候,若是让次辅谢迁去追杨廷和,却是有些尴尬了。

是以,只能是他去追了。

杨廷和不能不追,今个的事情,绝对不能闹大的。

如今,朝廷的局势原本就不妙,若是杨廷和真的负气,辞了大学士的封号,出了内阁,那,可就真的糟了。

而且,最为主要的,一旦杨廷和离开内阁,怕是要有一些连带反应的。

杨廷和,堂堂的内阁大学士,当今圣上的帝师,无缘无故,为何辞去内阁大学士?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今个内阁的争执传了出去,对刘健的评价,可是出自一位内阁大学士之口。

而且,杨廷和在士林的声望影响极大,一旦传出去,对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评价可想而知,最起码,刘健的名声,是要因此极大受损的。

且,最为主要的,是杨廷和辞了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可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了,若非无奈,谁会愿意轻易辞职?

这,岂不是坐实了杨廷和对刘健的评价。

这世上,最怕的,就是如此了,一旦有人因为某件事做出了极大的牺牲,那,无论对错,事情的舆论,都会朝着做出牺牲,众人眼中受了委屈之人倾斜的。

更何况,杨廷和所说的事情,是有些轨迹可寻的。

是以,这事,一旦闹开了,对内阁,将会是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如今朝局不稳,内阁一旦出现了变故,对整个朝廷的影响,都是极为巨大不利的。

内阁发生的这些,曾毅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时的曾毅,已经出了皇宫,在京城的宁王府了。

虽然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赐予宁王三尺白绫了,可,毕竟,之前大朝会还没有开始,不宜见血。

是以,这三尺白绫,一直没有赐下。

今个,大朝会已散,却是赐下三尺白绫的时候了,而曾毅,就是带着三尺白绫去的。

这,也只能怨宁王朱宸濠自己了。

若是宁王朱宸濠只是有谋逆之下,那,还没什么,可,其错就错在,不该和白莲教勾结。

若不然,只是家事,以正德的‘性’格,肯定是要继续留宁王一命了,可,牵扯到勾结外贼,那,是绝对不能容的。

“是来送本王的吗?”

宁王朱宸濠是在书房内见的曾毅,两人都没有行礼。

宁王朱宸濠也知道他自己情况的,这次,他在劫难逃了,瞧瞧如今宁王府内的锦衣卫,再一次把他软禁,就能看出端倪的。

“王爷这又是何苦呢?”

曾毅看着宁王朱宸濠,叹了口气,有些无奈,更有些痛心疾首:“陛下已经给了你机会,何苦要勾结白莲教?”

宁王朱宸濠冷笑,盯着曾毅,似笑非笑的道:“真如此么?”

曾毅眼皮也不抬一下,眯着眼睛:“宁王您心中,仍旧有所怨言啊。”

“曾毅啊。”

宁王朱宸濠深吸了口气,看着曾毅,却是苦笑摇头:“这事情,你敢说没你的影子么?”

“本王虽然被囚于京城,可,并不代表,本王就什么都不知道,不代表,本王就变笨了。”

“只是,可惜,明知这是一个局,可,本王却是没耐住‘诱’‘惑’,仍旧是跳了进去,妄想进行博弈,现在看来,却是可笑,这结局,怕是早已注定了。”

“本王可曾说错?谋略无双的曾大人。”

宁王朱宸濠的话,有些诡异,一般人,怕是都听不明白详细意思的,可,却也都明白,似乎,宁王朱宸濠心中,认定,他是被人陷害或者说是‘诱’‘惑’才走到这一步的,而这个人,就是曾毅。

只不过,这其中的具体细节到底如何,宁王朱宸濠怎么认定曾毅布局害他,这些,却是没人知道了。

“有些事情,若是宁王无心,旁人又能奈何?”

曾毅摇头,笑着,对于宁王朱宸濠的一番话,却是不进行反驳的。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宁王殿下,上路吧。”

说完这话,曾毅拍了拍手,立时,有端着托盘的大内‘侍’卫走了进来,托盘之上,放着三尺白绫。

“送宁王殿下上路。”

曾毅起身,却是不愿在和宁王朱宸濠多说什么了,一介将死之人罢了,有些人,喜欢这个时候显示一下成就感。

可,曾毅却不愿意,他没这个癖好。

因为,在曾毅看来,这些无谓的炫耀,往往,会引来无数的麻烦的。

而曾毅,恰恰是不喜欢麻烦的人。

“你不想……。”

“下官不想知道那么多。”

宁王朱宸濠似乎还想说什么,可,曾毅却是直接给打断了:“来人,送宁王殿下上路。”

说完这话,立时,书房外进来几个锦衣卫,这锦衣卫,可都是曾毅的亲信了。

“不敢劳烦尔等。”

宁王朱宸濠冷哼,摆了摆手,本王自己有手。

说完这话,宁王朱宸濠却是冷笑着看着曾毅的背影:“人啊,太聪明,也未必是好事,伴君如伴虎。”

曾毅冷哼,宁王这是临死了,都不老实,还想给他曾毅心中也留下一根刺啊。

“这就不劳您‘操’心了。”

曾毅说完这话,却是不在停留,直接出了书房。

第四百九十二章所谓规矩

对于宁王朱宸濠之死,却是没有大臣们关心的,这事情,原本,就是皇家内部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朝廷大臣能够去搀和的。……

更何况,此时,宁王朱宸濠被赐死,虽说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更没有去打听,以免给自己沾惹上麻烦。

可,却有一点,那就是所有人都能大概的猜到,宁王朱宸濠的赐死怕是和白莲教有什么不明不白的牵扯。

毕竟,这个时间节点上,难免,会让人往这个方向去想的。

别说是满朝文武了,就是那些个皇亲国戚,也是出乎预料的,在得到宁王朱宸濠被赐死的消息后,同样,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可就有些反常了。

不过,若是换个方式去理解,也是能够理解的。

之前,宁王朱宸濠‘私’自蓄养兵丁,意图谋逆,其实,已经足够被赐死了,可,正德当时却饶了他一命。

既然饶了宁王一命,那,今个,正德又岂会无缘无故的赐死宁王?

若是正德真的不想放过宁王,当初,就大可以直接赐死宁王,谁,也不能说出什么的,毕竟,宁王所犯乃是大罪。

是以,出于这种情况,宁王被赐死,却是哪怕皇亲国戚,也没人询问的,都怕给自己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宁王的家眷,却是不受牵连的。

株连之罪,只在百姓家试用,却不试用于皇家的,若不然,真个株连下去,当朝皇帝,也是要定罪的。

若是如此,岂不是太过荒唐了?

不过,虽然宁王家眷,不受牵连,可,这个不受牵连,却只是一种说法罢了,大的牵连没有,可,小的牵连,总是要有的。

宁王朱宸濠被赐死,夺其封地,其王府属臣,要么让吏部进行安排,要么,是准其辞官,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宁王的家眷,却是等同于被软禁了,不过,却是换了个地方,换去了南京,自然,还是由朝廷供养,不过,其吃穿用度,肯定是不如以往了。

且,出了宁王这档子事,其子,也不可能在被封为亲王了,肯定是要往下将的。

若不然,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王爷,也就是亲王,是可以世袭的,不过,只能是长子世袭,次子等则是郡王。

可,今个这么一来,却是宁王一系,彻底的丢了亲王的身份。

亲王与郡王的不同。

亲王除去代代世袭,其余的,就是每位皇帝的儿子,肯定都是亲王,孙子,除去每位儿子的长孙日后可以世袭亲王,其余的都是郡王。

而也正因为这个制度,以至于明朝越往后去,王爷郡王之类的越多,甚至,朝廷多半的钱粮,都是要养活他们的。

而王爷的封号,都是一个字的,如,宁王,如当初的燕王,等,都是一个字的。

而郡王,则是两个字的封号,其中,异姓封王,封的,则是郡王,如中山王徐达等。

这些,都是郡王,而且,是追封,且,其子也是不可能世袭的。

大明朝的爵位世袭,若没有功劳,没有特指,那,就是一代降一级的。

这其中,特殊的,如,现如今南京城的那位,魏国公,这就是特旨,才能世袭的。

这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封爵的时候,给没给诰券,给了诰券,那就是世袭的。

这,又被称作世与不世,有诰券的,就称作世袭,没有诰券的,其子是不能继承爵位的,也称作流爵。

而这流爵,不必多提,而世爵,其中又有很多规矩的,降级世袭不降级,等等。

朝臣们虽然不关心这件事,甚至,皇亲国戚,在这件事上也不甘心。

可,曾毅,在此事上,却是极为在意的,不为旁的,在曾毅而言,这种制度,是必须要进行改变的。

若不然,整个大明朝只会越来越衰败,不论别的,但是这些个皇亲国戚,代代相承,最后都是能够拖垮大明朝的吧。

现如今,宁王的死,也可以说是在正德的心里,埋下一个种子,日后,对于皇亲国戚的这种供养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让正德不至于反应太过强烈。

京师神机营内。

曾毅端坐在主位之上,等着神机营的大小官员参拜。

神机营,顾名思义,和旁的卫所等编制,是不一样的,其最高编制为营,也就是所谓的神机营。

其中,正式的编制,神机营最高为两位提督内臣,之后是武官两人,掌号头官两人,之后,便是营下编,中军、左、右掖等五军了,这五军当中,各设坐营内臣和武臣一人,之后还有旁的各种杂编。

后,又设五千下营,附于神机营,这五千下营的编制,则和神机营内的营下编,是一样的编制。

今个,曾毅第一次来神机营,却并非是提督内臣的身份。

而是皇帝钦赐的权掌神机营的身份。

这神机营或者说是京城三大营,不同于旁的卫所等,皇帝可以亲封坐镇官员,如曾毅这样,位在两位提督内臣之上,可,却也符合规矩。

因为这京城三营,就是拱卫京师,保护皇帝的,说是直属皇帝,也不为过的,和旁的卫所,却是意义不一样的,是以,规矩,也自然不一样,有些特殊的。

神机营的大小官员,在两位提督内臣的带领下,参拜曾毅。

两位提督内臣,卫巴和公孙羽,心中不管是对曾毅如何,不满还是抱怨亦或者是没有任何的怨言,可,表面上,却没一个表现出来的。

不过,在曾毅看来,这两个提督内臣,定然不会对他来神机营掌权有什么好感的。

这事,换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如此的。

任谁,原本大权在握,可,突然间却被人空降夺权了,谁能心里好受的?

换成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所不满的。

对此,曾毅倒是可以理解的。

“走吧,随本官走走。”

遣散了前来拜见的神机营诸官,今个,也就是认识一下,以免日后不认得曾毅,那,就闹笑话了。

其余的,正事,今个是不可能有什么正事的。

是以,只留下了两位提督内臣,陪在曾毅左右。

“大人,咱们神机营内,总共…………。”

卫巴和公孙羽两个提督内臣,一左一右,陪在曾毅身边,在神机营内溜达,同时,每到一处,都会给曾毅讲解一番。

而且,神机营的编制,等等,都轮流给曾毅讲解。

这倒不是两人有多么的好心,毕竟,任谁被突然夺权了,都不会有好心情。

可,奈何,两人既然能坐在神机营提督内臣的位置上,那,也不是省油的灯,京城三大营之一的统帅位置,岂会是一般人能够坐上的?

他们虽然心里不满,可,却也知道,曾毅是什么身份,而他们,是什么身份。

曾毅深得圣宠,更有先帝赐予的金牌,岂会是他们两个能够比拟的?

没看皇帝一道圣旨,就把神机营让曾毅给掌管了么?

而且,事先,他们两个神机营的提督内臣,竟然没有提前得到任何的消息,这,可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当然,皇帝的圣意,谁敢妄加猜测?不过,这都是恭维的话,若是往普通的说些,皇宫中,有什么能藏住的秘密?

而且,京卫三大营,拱卫京师。

按理说,如果有所变动,肯定是要提前之后一声的,可,这次,却没有,这,就更让两位提督内臣心里有所忐忑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两个提督内臣,是先帝在的时候的提督内臣,当今圣上登基以后,一直都没有更换,更是没有单独召见过他们两个,这,原本就有些不对劲。

还是那句话,三大营拱卫京师,新帝登基,若是不换他们,最起码,也要召见他们,勉励或者训诫一番的。

更何况,除此外,曾毅本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主,也不是省油的灯。

先帝在时,曾毅敢借助京察之机,拉三品大员下马。

之后,当今圣上登基,曾毅先帝赐予的金牌,所到之处,可是大案不断,只要是曾毅到的地方,就没一个地方不出个大案子的。

以至于,大朝会上,圣旨刚宣布曾毅掌权神机营,这消息,就让神机营的两位提督内臣心颤了几下。

曾毅在南京,在河南,在湖广。

这一个个的地方,一桩桩的案子,哪一件小了?

神机营的两位提督大臣,现在,心中不满曾毅掌权神机营,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件事,倒是落在了后面。

现在,神机营的两位提督大臣,最为担心的,就是曾毅会不会也在神机营闹那么一出大事来。

也正因为此,两位提督内臣才会如此小心的伺候着曾毅,生怕这位大爷不痛快了,拿他们开刀,这可不是能随意欺负的主。

至于所谓的军营,有军营的规矩。

如今,两位提督内臣只想说,那都是屁话,那也是分人的,对没奈何他们的,可以按照军营的规矩,可,对于这种明显可以折腾死他们的,傻子才会没事找事,老老实实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多好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担忧

对于两位提督内臣的态度,曾毅也是感觉的出来的,对此,曾毅也是很满意。。。

曾毅之所以来神机营,为的,就是对神机营进行改革,当然,未必就要裁兵,但是,却务必要保证兵丁的战斗力。

同样的,日后,就算是曾毅在整个大明朝范围内进行军备改革,也未必会进行大规模的裁兵,当然,前提,是各处的兵丁符合要求。

一些老弱病残,肯定是要裁去的,不过,曾毅会给予他们足够的补偿,日后,还会定下这个规矩制度的。

且,那些空缺的吃着空饷的名额,日后,却是别想在补齐了,全都是要进行整合,然后,整个大明朝范围内,重新划分兵力。

当然,这其中,还有不少的规章制度,曾毅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现如今,就是要先拿神机营开刀了。

不过,神机营和下面的卫所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神机营,在曾毅看来,是特殊的,是以,他的规矩,或许会和别的卫所稍微有些不一样。

当然,就是后世,也是如此的,一些特殊部队的规矩,会和正常部队不一样的。

只要能进行军备改革,这就足够了,曾毅也不愿意多杀人,也不愿意没事找事,是以,只要这两位提督内臣配合,那,一切,自然是会很平稳的进行下去的。

曾毅,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甚至,一定程度上,他们,还是享有极高的权力的,不过,这前提,是他们要配合曾毅的军备改革,不在其中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在神机营内逛了一整天,曾毅才算是回了自己府邸。

虽说家眷都在南京那边,当然,其实也没几个家眷,可,这边,却是显得空‘荡’了一些,也正因为此,正德大手一挥,宫中调来十个宫‘女’十个太监,伺候曾毅起居。

同时,还从御膳房‘弄’了几个厨子过来。

一应的用度,都是从宫中支取的。

此,却是让百官羡慕不已的,这是何等的恩宠啊,就算是明知皇帝宠信曾毅,可,却仍旧忍不住羡慕。

至于嫉妒,却是没有的。

嫉妒,源自于可能达到的,但是,还没达到,所以,会嫉妒旁人。

可,若一个人的高度,只能仰望,而不可能实现,这个时候,就不会对他产生嫉妒了,至多,是羡慕,甚至,是仰望。

“大人今个可是亲自‘摸’了那些火器了?”

燕南飞不知道从哪旮旯冒了出来,白莲教被剿灭,且,宁王赐死,曾毅的安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威胁了。

且,这是在京城,治安极好。

是以,这些日子,倒是不必让燕南飞时刻跟着了,而且,今个是第一次去神机营,若是带着一个护卫,倒是显得心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