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汉末-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更提倡大家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在《礼记》中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山东曲阜孔庙西侧),盖观者如堵墙”的话,意思是孔子射箭,围观的人很多,说明孔子是一个善于射箭的人。
孔子教人以六艺,所谓六艺是指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而这里是射与御便是武术,故而在汉朝的儒士一般都是能文能武,只不过这些人的精力更多是学文非武,故而武力值跟专业的武将相比就差的远了。
所谓儒将便是这种能文能武的将才,在整个中华历史的长中能够称得上儒将的人少之又少。
通过庞统的讲述,刘修知道了庞统的箭术其实只能算中规中矩吧,虽然精准,但是力道不大,如果是像黄忠这样的箭射高手,一箭足以刺穿敌人的身体,真正能够做到百步穿杨的境界。
不过怎么说庞统这个业余射手,在关键的是后救了自己一命,刘修当真是感激对方,想到这里刘修突然想到了一个疑问。
“士元,当时你在守卫北门,为何会突然来到南门呢?”刘修问道。
庞统笑道:“都怪统愚鲁,没有及时预料到乐进会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主公应当还记得曹兵在北门增兵的时候我派去给您送信的士兵吧。”
“当然记得,若非如此,我还蒙在鼓里呢,也不会想到乐进可能会攻击南门。”
“也正是该卒在送完信之后回报说主公在听到消息之后奔向了南门,我起初还疑惑,不过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主公是断定曹军并非将北门作为主攻方向,而是在南门,这是一招声东击西的计策,我怕主公有所闪失,便当机立断,从东门调集了两百士卒前来支援南门。”
“一到南门我便恰好看到主公力竭的情况,情急之下,从士卒手中夺过弓箭,朝着乐进射了一箭,事情的经过便是如此。”
“哈哈,射得好,射得好啊。”刘修听完之后,哈哈大笑,有种死里逃生的快感。
“呵呵,主公能够根据对方大纛旗判断出对方的计谋,英明之至,统十分佩服。”庞统拱手道,眼中对刘修露出赞赏的神色。
“如今曹军退去,相信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啊。”刘修道。
庞统看向曹营方向说道:“主公说的没错,我们万不可大意。”
第二次,乐进采取声东击西的计策,差点就赚取了涅阳,这一战双方都是伤亡很重,经过打扫战场之后的统计,荆州兵死伤五百余人,其中战死二百余人,曹军死伤过千,不过真正死亡的人数不足四百人,多半都是受伤,失去战斗力而死伤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南门,北门和东门作为佯攻,战斗并没有想象的惨烈。
曹营中,乐进坐在大帐中,眉头紧锁,他的铠甲已经取下,肩膀上缠绕这厚厚的绷带,对于今天的攻城,乐进越想月是恼火,越想越是气氛,同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眼看局势大好,却突然峰回路转,都怪自己太大意了。
好在那一箭对方的力道并不大,准确度有点偏差,箭头只没入肩膀一寸,处里一下伤口并无大碍,还能够跨马再战。
大家都小瞧刘修了,此人并非庸人,而且还有能人相助,这一仗想要赢,乐进已经毫无把握了,他只能期望夏侯惇能够尽快赶来,与自己一道拿下刘修,不然到时候主公问罪起来,恐怕自己要替夏侯惇背锅了。
“该死的,夏侯惇怎么还没有来,他胆敢违抗主公的命令不成。”乐进忍不住道。
嘴上如此说,乐进十分清楚,夏侯惇十有**已经去往新野的路上了,自己要独自一人面对刘修。
果然没多久,一个斥候前来禀报。
“启禀将军,夏侯将军已经前往育阳,征讨刘备去了,夏侯将军让我转告将军,希望将军能够早日凯旋,活捉刘修,到时候必在主公面前给将军请功。”斥候小兵跪倒在大帐的中央,说道。
猜测归猜测,不过真真切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乐进还是忍不住大怒:“滚,给我滚出去。”
怒气攻心,牵引道伤口,顿时疼的乐进呲牙咧嘴。
斥候小兵看到乐进发火,吓的连连说是,屁滚尿流的就要滚出营帐。
“等等。”就在这个时候乐进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叫住了瑟瑟发抖的斥候小兵。
小兵立刻又爬了回去,战战兢兢道:“将军有和吩咐?”
“我写封信,你立刻连夜加急赶往许都,将信交到主公手里。”乐进道。
“诺。”
片刻之后,乐进将一个用火漆封住的小匣子交给了斥候小兵,这封信中乐进详细的陈述了从进入南阳之后包括夏侯惇的所作所为,以及刘修的一些信息。
乐进可不傻,他可不想无缘无故的替夏侯惇背黑锅。
夜幕将要降临,乐进站在营帐外,远远的望向涅阳城,涅阳城仿佛一头雄狮一样趴在地上,乐进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第九十章荆州暗流
夜幕降临,涅阳城内,漆黑一片,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晚上都是不点灯的,尤其是乱世,更是早早就入睡了。
涅阳城楼,昏暗的灯光中,刘修与庞统都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刘修率先打破了沉默:“士元,你看夏侯惇什么时候率军前来?”
庞统想了想,猜测道:“按道理,行军打仗,先锋与大军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先锋离大军不能超过三十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十有**乐进并非先锋,而是夏侯惇从三万大军中分出五千人让其率领来攻打主公,另外两万五千人应该奔向了新野。”
“哼哼,如果真是这样,说明夏侯元让根本就没将我放在眼里啊。”刘修冷哼道。
庞统笑道:“若果真如此,主公应该高兴才对,如果是三万人来攻主公,主公万不可敌,如果只是乐进一路军,主公未必没有机会。”
“士元说的没错,若夏侯惇攻打刘备,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了。”刘修点了点头。
这种结果正是刘修想要的,刘备不来助我,现在夏侯惇主公找上门,看你还怎么袖手旁观,刘修突然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人算不如天算啊。
“眼下,该如何破敌呢?”
即便夏侯惇不来,乐进率领的数千大军还在城外驻扎,想要击溃还是很难的,论人数,己方兵没对方多,论精锐程度,除了五百狼牙营的重甲弩兵外,从襄阳带过来的三千荆州兵根本不是如狼似虎的曹兵对手。
所以只能智取,不能硬碰硬。
“先观察一下吧,等新野消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庞统很谨慎,并没有急于反击,必须完全了解了局势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刘修点了点头,其实刘修心里的想法是比较冒险,他想趁着乐进受伤,曹兵士气低落之际,夜袭曹营,不过刘修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庞统的谨慎的对的。
……
曹操派军进攻刘修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襄阳,当刘表听说此事后,立刻昏死了过去,病情更加的恶化。
整个荆州为之震惊,因为曹操已经有七八年没有侵扰荆州了,这次派了五万大军讨伐南阳,这就很说明问题,再联想到曹操修玄武池,操练水军的消息,荆州人人自危,开始陷入了一种恐慌之中。
襄阳城,蔡府上。
蔡瑁此时和蒯越相对而坐,显然他们他们也得到了消息,蔡瑁的脸上难掩其兴奋的表情。
“异度,曹公命令夏侯惇率领三万大军攻打刘修,命曹仁率领两万大军进驻湖阳,看来曹公很快就要南下了,你我早作打算啊。”蔡瑁挫折手掌说道。
蒯越笑道:“德珪,莫要高兴的太早,依我看曹公没有那么快就南下,现在只不过是试路而已。”
“呵呵,不管怎么说,刘修小儿这次肯定是要完蛋了,他手下就三千人如何能够战胜夏侯惇的三万大军。”
“万一刘修侥幸胜了呢。”蒯越打趣道。
蔡瑁道:“不可能。”
“如果刘修战败,回到襄阳你当如何?”
“哈哈,这样更好办了,就可以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直接杀了他。”蔡瑁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上次毕竟刘修打了胜仗,不好动手,这次如果刘修败了,绝无逃脱的可能,何况刘表病重,已经很久没有处理荆州事务了,在自己的支持下,刘琮已经开始着手一步步的接手荆州的事情了。
“对了,异度,既然夏侯惇领兵攻打刘修,怎么不见他派人前来求援呢?”蔡瑁疑惑道,其实他十分想看到刘修在自己面前摇尾乞怜的样子。
蒯越目露异色,揶揄说道:“如果刘修派人来救援,你会派兵支援吗?”
“呃……,我当然不会了,异度明知故问。”蔡瑁没好气道。
蔡瑁身为荆州大将军,掌管荆州十万水军,可谓权势赫赫,就连刘表想要出兵都要自己点头同意,更别说其他人了。
“既然你都知道,刘修自然明白,即便派人到襄阳也无果,那何必自取其辱呢。”蒯越道。
“哼哼,算他识时务。”蔡瑁冷哼道。
“对了,据说,孙权打败黄祖之后,占据江夏,丝毫没有撤军的迹象,反而不断的增兵,囤积粮草,我看在积蓄力量,为攻击襄阳做准备。”蒯越担忧道。
“恩,我也知道了,所以我打算从江陵调集五万水军前往陆安驻扎,防备孙权,一旦孙权想要逆江而上,我们便封锁长江,我就不信五万大军都打不过江东两万人马。”蔡瑁道。
蒯越想了想,觉得蔡瑁说的有道理,便不再说话。
江夏,西陵城。
一个紫发碧眼,大饼脸的中年人坐在郡守府中,在他的下面是一干的文臣武将。
短暂的沉默之后,中年人率先开口道:“据说曹操派了五万大军进攻南阳,我看其目标是荆州和我江东,诸位看如何是好啊?”
中年人说完,下面寂静片刻之后,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主公,依我看,曹操此次的目标并非荆州,也非我江东,他针对的只是刘修和刘备而已,前些日子刘景升的三子刘修被迁为南阳太守,而南阳临近许都,这刺痛了曹操,故而才派兵攻打南阳。”很快堂下为首的一个山羊胡子的儒雅文士站了起来,拱手道。
“子敬,何以见得?”中年人问道。
山羊胡子的文士正是江东孙权的肱骨之臣鲁肃鲁子敬,而为首的紫发碧眼的中年人正是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如今曹操正准备废除三公,设立丞相,从而能够独揽大权,曹操不可能因为急于攻打荆州而放弃这么重要的事情,故而我认为在曹操没有进位丞相之职之前是不会大规模派兵南下的。”鲁肃说道。
孙权点了点头,想了想道:“既然曹操暂时无意南下,那我们何时可以攻打荆州,若等到曹操得了荆州,我们可就没有机会了。”
孙权言毕,一个紫袍小将立刻站了起来,抱拳道:“主公,我愿意为先锋,替主公拿下襄阳。”
孙权一看起立之人,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此小将虽然看起来身体并不魁梧,但是武艺出众,这次能够攻破江夏,斩杀黄祖,正是此人担任了先锋,身先士卒,打破敌军,此人便是凌统。
第九十一章两面夹击
“功绩正乃副将也。”孙权忍不住赞赏道。
“谢主公赞誉。”
“子敬,你看如何,现在攻打襄阳,时机可否成熟?”孙权十分的仰仗鲁肃,问道。
鲁肃摇了摇头道:“主公,切不可操之过急,现在还不是攻打荆州的最佳时机,北有曹操秣兵历马,我们不可不防,万一此时攻打荆州,不管有没有攻下荆州,到时候曹操乘机攻打我们,而我们经过大战之后,人马疲乏,根本不足以抵抗曹操大军。”
“那依子敬之意,我们是不取荆州了吗?”
“并非如此,只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眼下曹操最强,荆州与江东暗弱,唯有联合才能对抗曹操,不能因一时之快而为长远埋下祸。”
孙权想了想,点了点头:“子敬言之有理,眼下该如何是好?”
“眼下只需继续储备粮草,以待时机。”
……
与此同时,许都。
曹操正在宴请文物群臣,欢歌笑语,好不热闹,因为明日上朝皇帝便要宣布封他为丞相之职,彻底废除三公这一延续了几百年历史的制度。
所以今天的曹操特别的高兴。
“来来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恭祝主公明日即为丞相。”其中一个谋士,端起酒杯,大声道。
“恭祝主公。”文物群臣们举起酒杯,望向首位的曹操。
曹操哈哈一笑,也是举起酒杯说道:“诸位请。”
就在宴会的气氛进入**的时候,一个仆从悄悄的走到了曹操的身边,俯身在其耳边低语了几句,然后将一个用火漆封着的小木匣交到了曹操的手里。
曹操的脸色一变,屏退仆从,然后打开木匣,展开里面的绢帛,看着看着曹操的脸上就是十分的难看。
很快,宴会的群臣们发现了曹操的变化,都不再说话,怔怔的看向曹操。
“元让真是糊涂,鲁莽啊,竟然敢违抗我的命令。”曹操一拍桌子,愤怒道,气的胡子一抖一抖,大口的喘着粗气。
众人都是不明所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说话,片刻之后荀彧开口道:“主公,发生什么事情了?”
曹操将金帛扔给荀彧,等到荀彧看完之后,又给下面的荀攸、程昱、贾诩等曹操的重要谋臣传看了一遍,之后大家再次互相对视一眼。
曹操看大家不说话,便问道:“乐进在此信中提到刘修有能人相助,诸位可知道此人是何人?”
片刻之后,荀攸拱手道:“我听说荆襄名士庞士元投靠了刘修,想来乐进说的能人应该是此人了。”
“庞士元?是为何人?”曹操皱眉道。
荀攸继续道:“庞士元名叫庞统,字士元,此人乃荆襄名士,身怀奇才,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当年司马德操有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只不过此人相貌丑陋,很多人都不喜与其结交。”
“哼哼,好大的口气,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徒有虚名,比之诸位如何?”曹操冷哼道。
荀彧、荀攸等人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与庞统并不熟悉,而且也没有见过面,所以不敢妄下言论。
曹操见没人说话,也不再此问题上多纠结,毕竟庞统还从来没有做官,名声也仅限于荆襄,在曹操看看此人多半是有点才华而已,若真有才能也不可能现在才出仕。
“不提庞统,就说说元让此事该如何处置,若不惩罚,如何服众。”曹操很生气的样子。
其实大家都心里清楚,曹操虽然嘴上这样说,其实心里并没有重罚的意思,毕竟夏侯惇是其宗族之人,而且还是其帐下第一猛将,曹操不可能舍得重罚的,要惩罚也是象征性的,之所以曹操提出来,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让大家看到他公正无私,即便是亲族违反军令也要处罚。
荀彧等人更了曹操这么多年,自然了解曹操的性格。
“主公莫要生气,现在说惩罚还为时尚早,夏侯将军并没有违抗军令,他派遣乐进领兵五千人马攻打刘修,以乐进将军的才能打败刘修是迟早的事情,主公不必心急。”程昱说道。
“依我看,刘修立足未稳,只不过是疥藓之疾,不足为患,相反刘备经营新野多年,手下甲士过万,能臣武将辅佐,才是主公之大患,想来夏侯将军也深知这一点,故而分兵攻打刘备,以为主公扫清南征的障碍。”
曹操听完程昱的话,脸色才稍微好一点。
“既然如此,诸位以为该如何啊?”
“既然夏侯将军已经选择攻打刘备,那就让曹仁将军与湖阳一带发起进攻,与夏侯将军两面夹击,让其首尾不能兼顾。”荀攸拱手道。
“恩,公达言之有理。”曹操想了想,便同意了荀攸的建议。
远在涅阳的刘修并不知道,因为自己成为南阳太守,而引发了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刘备的遭殃。
这几天刘修和乐进都是相安无事,互相对峙,刘修背靠涅水,粮草可有水门送入涅阳城中,所以耗半个月不成问题,而乐进耗不起,毕竟远道而来,所带口粮要从遥远的宛城运送,不过乐进之所以没有动静,是因为他在等,他不是等夏侯惇,他已经知道夏侯惇领兵攻打刘备去了,他是在等曹操的下一步指示。
再者乐进的背部受到箭伤,不宜立刻作战,乘机也休养几天。
此时的刘修已然知道了夏侯惇围攻育阳的消息,忍不住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这次看你还怎么袖手旁观,刘修也不担心刘备战败,他更关心是襄阳的情况,据说刘表已经病入膏肓了,经常陷入昏迷的状态,所以平时荆州的事务已经不再汇报给刘表了,在蔡瑁和蒯越的支持下,刘琮已经插手了荆州事务,俨然一副以荆州牧的样子。
刘修知道自己和刘琦,已经没有和刘琮争夺的可能了。
新野城中,刘备眉头深锁,他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曹操是攻打刘修的,自己反而遭殃,这能怪谁,要怪也只能怪夏侯惇这个莽夫竟然敢违背曹操的命令。
如今夏侯惇已经围困育阳两天,多亏赵云才让城池没有立即攻破,曹仁率领两万人马屯兵东乡小城不过,随时准备越过比水。
刘备此时面临着双面夹击的局势。
第九十二章孔明来访
“主公莫要烦恼,局势还不算太糟。”诸葛亮安慰道。
刘备强颜欢笑道:“军师不必如此,想我刘备起兵多年,什么样的风浪没有经历过,这点事情并不算什么。”
“主公能这么想就好了。”
“一直被动防御也不是办法,军师可想出什么妙计了没有。”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如果单靠我们是很难战胜夏侯惇与曹仁的五万大军,不过亮倒是有一计,不过需要刘修配合才行。
刘备在听到诸葛亮有退敌之策之后,眼睛就是一亮,整个人的精神都是为之一振,不过后面听说要刘修配合,刘备脸色一沉,愤恨道:“刘修一直按兵不动,与乐进对峙在涅阳,要不然我们岂会受到夏侯惇与曹仁的腹背攻击,他怎么可能相助我们。”
诸葛亮苦笑一声,本来这事情就是己方做的不地道,最开始袖手旁观的,现在怎么好怪人家不帮你呢,不过诸葛亮只是心理想想,也不好说什么。
“我想刘修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故而才一直拖着不进攻,不然当初在乐进受伤之后,曹兵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攻打必定能够一举击溃敌军。”
“想想就来气。”
“主公勿忧,我愿前往涅阳,与刘修会谈,说服刘修接受我的计策。”诸葛亮淡淡一笑道。
刘备脸上一喜:“军师可有把握。”
“九成把握。”诸葛亮摇了摇羽扇,淡然道。
“好,就有劳军师前往涅阳一趟了,不过如今大敌当前,如果军师不坐镇新野,万一局势有变,可如何是好?”刘备担忧道。
“放心吧,三五天之内,局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云长虽然骄傲,但是不傻,不会贸然进攻的,与曹仁还会在比水对峙下去,我想子龙将军这两日将会从育阳突围,撤到安乐乡,翼德会在此接应子龙,不过我担心夏侯惇追到安乐乡,于淯水扎寨,翼德会贸然出击,所以请主公手书一封,差人送给翼德,万不能让他莽撞,不然必坏大事。”诸葛亮叮嘱道。
“好,就依军师之言,我让公佑亲自前往安乐乡,将信送到翼德手里。”刘备脸色凝重道。
“事不宜迟,我这就启程前往涅阳。”诸葛亮抱拳道。
……
涅阳城头上。
刘修和庞统并排而立,每天视察城防是必须的事情,经过短暂的修整,涅阳城的防御再次恢复如初了,刘修相信只要乐进还想像上次那样进攻,绝对更加的困难。
“士元,如今刘备双面受敌,依你之见,孔明会如何应对?”刘备淡淡道。
庞统摸了摸胡须,笑道:“孔明之才神鬼莫测,统无法猜到,倒是主公暂时不用担心大军压境了,哈哈。”
刘修也是哈哈大笑。
“不过让刘备吃点苦头就行了,现在南阳还少不了刘备的存在,不然刘备一败,夏侯惇还是会掉头攻打我们,那时候我们依然无法自保。”刘修笑完之后说道。
庞统点了点头道:“主公英明,三方角逐,弱弱联合,相信孔明明白其中的道理。”
“恩。”
“如果不出所料,刘备很快就会派人前来,与主公示好,商讨退敌之策。”庞统笑道,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想来士元心中应该有计较吧。”刘修道。
庞统神秘一笑,并没有说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就在刘修与庞统一边聊,一边视察的时候,只见有一个小兵来报,说西门涅水之上,来了一条小舟,如今正在门外候着。
刘修一听,就十分的奇怪,如今正逢战事,涅水上很少会有船只经过,何况涅阳城处于封锁状态,根本不允许百姓进出。
“你可看清船上是何人?”
“船上是一个手持羽扇的青年,说自己交诸葛亮,有事与主公商量。”小兵说道。
刘修与庞统对视一眼,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说孔明,孔明就到。
“走,去看看。”刘修大手一挥道,而后与庞统一起来到了西门。
涅阳西门是一个水门,只允许船只进入,把守的兵力不多,只有十几人。
刘修与庞统来到西门城头,向下一看便立刻认出了来人正是刘备的军师诸葛孔明,孔明孤身一人,这份胆识刘修还是十分的佩服。
“孔明先生,别来无恙啊。”刘修冲着小舟上的诸葛亮作揖道。
诸葛亮抬头一看,也是抱拳笑道:“刘太守,士元兄,别来无恙。”
“拉起水门,放小舟进来。”刘修冲着把守西门的士兵命令道。
“诺。”
说完之后,刘修带着庞统走下城墙,站在码头上等候,诸葛亮意气风发,手持羽扇,面露淡定的微笑,胸中似有高山大海,端的是峻峭伟岸。
待到小舟靠岸,诸葛亮缓缓的走上台阶,走到刘修与庞统的面前,分别冲二人作揖。
刘修与庞统也是一起冲诸葛亮回礼。
“孔明先生到访,修十分欣喜,准备不足,还望先生海涵,先生舟车劳顿,请随我到府中休息吧。”刘修说道。
诸葛亮作揖道:“刘太守请,士元兄请。”
“先生请。”
“孔明兄请。”
三人一起来到了刘修临时的府邸,这座府邸是涅阳县令的产业,被刘修临时征来作为临时的住所。
“孔明先生不在新野,今日前来涅阳所为何事呀?”刘修笑呵呵的说道,他的眼中此时有种睿智的神色,直勾勾的盯着诸葛亮。
诸葛亮看到刘修这个表情,多半也猜到对方知道自己的来意。
“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为刘太守献破敌之策而来。”诸葛亮淡淡一笑,作揖道。
“哦?”
刘修一下子来了兴趣,明明曹军现在攻打的是你们,你到大言不惭说为我献策,有这个本事怎么不给刘备献破敌之策呢,刘修倒想听听诸葛亮能出什么样的计策。
虽然不知道孔明所言何策,但是有一点刘修知道,此策必然对刘备有利,对自己或许也有好处,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肯定知道有庞统在,刘修是不大可能被忽悠的。
第九十三章奔袭宛城
“孔明兄似乎搞错了,如今夏侯惇领兵两万五,攻打育阳,曹仁领兵两万屯兵比水,他们的目标皆是玄德公,你为何不为玄德公献策,反而到关心我主,你就不怕玄德公嫉妒吗。”庞统似笑非笑的说道。
诸葛亮心里苦笑,他与庞统相交多年,自然知道对方的才能不下于自己,所以交流的时候还是坦诚一点,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刘修看了一眼庞统,也是点点头。
“呵呵,士元所言不错,曹军围攻我主,新野危急,不过刘太守应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主大败,新野失守,那么危急的不单单是襄阳,相信夏侯惇不会就此罢兵,必然会向西攻击太守大人,到时候太守大人也会面临夏侯惇与曹仁的联手攻击,那个时候太守大人如何抵抗。”
“呵呵,孔明先生言之有理,不过我相信玄德公可以守住新野。”刘修笑道。
诸葛亮继续道:“刘太守此言差矣,我主兵微将寡,很难守住新野,如今只有我主与刘太守齐心协力,方可攻破曹军。”
“那依孔明先生如何破敌呀?”
诸葛亮心里一喜,终于谈到正题了,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引导刘修问出这句话。
“奔袭宛城。”
“哦?孔明先生真是语出惊人啊,宛城城高墙厚,距离涅阳数百里,而且有曹兵五千人马驻守,想要破城难比登天,此计根本就行不通。”
刘修与庞统听到诸葛亮的计策之后,全都是一惊,虽然刘修一直都有拿下宛城的想法,然而并不是现在,自己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拿下宛城。
诸葛亮一笑,意味深长的看着刘修道:“宛城防守是牢固,然而并不是没有机会,只要刘太守与我主联系起来,必然可以一举拿下宛城。”
“不知道孔明先生用什么办法拿下宛城?”
“我主愿意派遣三千人马,供刘太守调遣,助刘太守攻打宛城,宛城作为南阳的治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囤积着大量的粮草物资,到时候刘太守如果拿下宛城,周围县城必然害怕,定会望风来降,在失去宛城的支撑之后,夏侯惇与曹仁没有粮草供应,必然会撤军,自然也就解了新野之危,如此于刘太守,于我主都是有利。”
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刘修陷入了沉思之中,对于这个建议说刘修不心动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己之所以暂时无法攻打宛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里兵马不足,如果加上刘备三千人马的话,那就不同了,只要战术运营得当,奔袭宛城不是不可能。
看来正如刘修所猜测的那样,诸葛亮必然早就知晓自己的计划了,不然也比可能抛出如此大诱饵来引诱自己。
刘修看向庞统,问道:“士元,你怎么看?”
庞统自然明白刘修问自己的意思,他知道刘修有点动心了,不但是刘修,庞统也有点心动。
不过庞统可不认为事情就如此简单,刘备可不会无缘无故借这么多兵马给别人,如果说是无私,傻子都不信,有所舍,便有所图。
“玄德公如此慷慨,想要得到什么回报呢?”庞统问道。
诸葛亮笑道:“只希望刘太守能够信守诺言,如果拿下宛城,便给我主几座县城,以做栖身之地。”
刘修略一思索,如果真实现诸葛亮的意图,那么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刘备都是受益者,这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不过显然其中自己承担的风险更大。
如果一旦宛城久攻不下,而夏侯惇得知消息后,必然迁怒与自己,保不住放弃攻打新野,掉头就杀向自己,这样固然也可以替刘备解围,可是自己就会再次陷入鏖战的局势中,而这一次攻打自己的不会是五千人,而是整整三万人。
当然攻下宛城,自己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是一场赌博。
刘修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此时刘修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庞统的身上了。
庞统领会了刘修的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