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历中兴(鸡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是不用保护自家的百户大人了,在杜松瞪大的眼珠子中,自家的百户,不依托战斗队,脱离阵型一个人面对敌人,手中的大刀像切豆腐一样切着敌人,让最勇猛的敌人也变了脸色,大刀所到之处,纷纷退避,希望能够离这个杀神远一点。
这也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了吧,杜松心中想到。
战斗进行到这个时候,胜负已经彻底没有悬念了,一个万夫不当之勇的杀神属于敌人的阵营,对这帮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骑士和平民而言,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然而能够跑的掉吗?答案是当然不能,冲锋已经很是耗费己方的力气了,沙俄的士兵可没有长腿兔这一属性,想要逃跑成功肯定是不可能的,投降显然是唯一的出路了。
一个人投降,就会带动更多的人投降,更何况对方有一个板甲切割机一样的杀神存在,这场战斗再继续打下下去,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最终,所有的士兵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愿意支付赎金,无论多少赎金,我都能支付,我是斯特罗甘诺夫的成员,莫斯科大公国的家族。”
俘虏当中有人喊道,但是遗憾地是,对方只会使用俄语,以及西伯利亚汗国等国的语言,然而这其中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刘綎和杜松等人能够听得懂的话,在刘綎的耳朵里,只有一个伏跪在地上的金发白人,在不停地叨叨着他听不懂的鸟语。
“你们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刘綎扭过头问着自己手下。“谁能和他们交流。”
“标下会一点拉丁语,标下试试。”一名什长说道。
欧罗巴贵族之间才会用的语言,不会说的人肯定算不得是个贵族,很快,这个出身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中的俘虏就惊讶地听着明军有拉丁语问自己问题。
“你的名字?”
“安德烈,安德烈·斯特罗甘诺夫。”
“西伯利亚汗国是你们灭的吗?”在手下的翻译下,刘綎看着伏跪在自己面前的金发男子说道。
“不是。”在听了什长的转述之后,安德烈毫不犹豫地摇头,一边摇头一边说道:“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干的,都是沙皇的命令,我们只是给予了一些帮助,所有的事情都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干的,你们仇恨的对象不该是我们。”
仇恨?刘綎疑惑了一下,随机恍然,对方是把自己和西伯利亚汗国当做是一伙的了,以为自己是来帮助西伯利亚汗国报仇的呢。“老子给那帮杂碎报仇干什么,问他,知不知道那个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在哪里,我们要把这帮人都给赶回欧罗巴去。”
这帮人竟然和西伯利亚汗国没有关系,安德烈听了对方的话心中奇怪地想到,这些人的长相和鞑靼人一样,但却比鞑靼人显得高大的多,本以为这些人同样黄皮肤的人和那些东方的****是一伙的,没想到却不是,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
第128章 一将无能累三军
在鲜卑利亚的东面,有一个叫做莫斯科大公国的欧罗巴国家,他们现在和大明一样,准备对人迹罕至的鲜卑利亚进行探索,并打算把这片土地纳入到他们的国土之中。
“也就是说这个西伯利亚汗国是莫斯科大公国灭的?”李如柏看着自己面前的刘綎。
“是的,现在在西伯利亚地区还有一个叫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的哥萨克人带领的部队。”刘綎回答道。
“他们有多少人?”
“大概一千人左右。”
听了刘綎的话,李如柏在自己的军中来回踱了几步。一支装备齐全的哥萨克,拥有足够抵挡住明军远距离火铳的板甲,武器配备了弯刀、细剑、火铳以及长矛等等,并且人数有千人之多,无疑是一个大麻烦。
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总兵,按照后世的说法,在辽东集团军中当中,他也已经是军长级别的人物了,手下能动用的部队自然不会少了,能够调动的部队有万人之多,但问题是,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鲜卑利亚,他所有的部队也同样出在毫无人烟的鲜卑利亚,并且以十人一什或者百人百户的形式分散着,即使是现如今他这个总兵,身边能够调动的部队总人数,恐怕也只有千人了,这样的情况下,在自己的附近有一支千人规模的哥萨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总兵大人,现如今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正在追击着西伯利亚汗国的首领库楚姆汗,现在正是一举消灭双方的好机会。”刘綎建议到。
也就是说自己要面对不仅仅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手下千人的哥萨克,还包括能够动员数千人的西伯利亚汗国库楚姆汗。比想象中的敌人要多得多,李如柏沉默地看着自己帐中的鲜卑利亚地图,上面标注着靠近自己的几只部队的位置,距离稍远的地方部队的标注只有大概,毕竟没有远距离的通讯方式,太远的部队倘若是出了意外自己也不可能得到消息。
乌拉尔上以西的欧罗巴国家也开始对这块土地有了兴趣,那就不得不重新拟定一下自己的计划,单单从对方能够穿得起和自己差不多的板甲来看,对方的实力就比自己差不了多少,尽管提到对方使用的都是粗糙的火绳枪,但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并没有威力上的差距,差距仅仅是表现在射速和不用火绳可以免于阴雨天气上。
一支能够和明军战斗的千人的部队,加上几千个西伯利亚牧民,尽管他们两者同样的不友好,但这并不代表着双方中的哪一个会是大明的朋友。
“总兵大人,现在可正是把西伯利亚汗国和欧罗巴的莫斯科大公国在西伯利亚的势力全都消灭的时候。”
“这件事要从长计议。”自己手中有刘綎这么一个善战的百户,并且似乎和自己一样,是大明大将军都督六显的儿子,和自己一样出身将门世家,这个身份足以让极其注重身份的李如柏对对方有好感。
“从长计议?”刘綎奇怪地问道。这有什么需要从长计议的,军队现在接受的是皇帝的命令,全线占领鲜卑利亚,那么忠于皇帝的大明军队就应该明白,整个鲜卑利亚的所有不臣服于大明的势力,就应该统统的被消灭,这种事情有什么需要从长计议的。
当然需要从长计议了,李如柏想到,虽然不知道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的实力在欧罗巴到底是怎么样,但是一个能够大量装备的起板甲的国家,应该不会说弱小,尽管对方的实力即使强大也不见得是大明的对手,但是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鲜卑利亚,进行一场无意义的战争,这种事实到底值不值得?这是李如柏考虑的问题,皇帝是否乐意为了鲜卑利亚和欧罗巴人打仗,在他出动之前,可没有听到皇帝给自己交代过这样的吩咐。
“倘若是从长计议,难道等对方在这里站稳了脚,和我们对抗吗?”很显然,刘綎对自家主将的这个决定,并不持支持态度,在他这样绝对忠于皇帝的少壮派看来,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自家的主将已经接受了圣旨,那现在还有什么要犹豫的。
“还是需要先禀告一下朝廷。”对于刘綎的话,李如柏并不在意,对方只有二十余岁,年纪不大,就是他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同样有几分火气,说话冲点对于这些将军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
………………
“现在回来禀告朝廷,等着莫斯科大公国的人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吗?!”同样只有二十余岁的万历听着张学颜报告着李如柏紧急报告回朝廷的情况,愤怒地说道!
“这个李如柏,就是个混账,废物!。”愤怒地万历拍了拍自己面前的桌子,“这种事情还用着特地跑回来禀告,当了这么多年的将军,难道不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他倒好,将在外还特地回来请军令!是哪个举荐他当鲜卑利亚方面部队的总兵的!”
李如柏的位置在西伯利亚偏西部的位置,这个距离到达大明,不可谓是不遥远,单单是向朝廷请示的公文传递到大明京城,就花费了不少时间,更何况,如果对方在等待着朝廷的批文发过去,那简直干脆等上一年得了,这个时间,说不定莫斯科大公国的沙皇,早就已经让手下在西伯利亚筑好棱堡等着了!
“李成梁呢?”万历气愤地看着张学颜问道,“他的好儿子在鲜卑利亚请军令,这样忠心的大明将领,他李成梁怎么不跑来亲自向朕禀告?”
告病请假了呗,张学颜一脸的无奈,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即使李成梁沉得住气的老狐狸,现在“高兴”地也不由地胃疼,倘若不是一直以来身体调理的好,说不定血压上来马上就为大明“死而后已”了。
这个自称生的儿子个个都是好汉的李成梁,原来也不是个个儿子都是人才啊,老大李如松表现一直不错,老五李如梅在满刺加国镇守,据说同样是个人才,至于这个李如柏,身为家中的老二,前几年也算是跟着老大李如松一起,立下不少功劳的,一直看来也是个人才,但是现在看来,和他的这两个兄弟比起来,还真算不得是个人物。
第129章 漫长的补给线问题
攻打西伯利亚汗国,是为了知道自己手中的大明,到底好那些已经开始殖民世界的列强比起来,到底实力如何。
尽管在南洋的战场上,大明总是能够把那些西班牙的铁罐头们赶下海去,但是即使在大明原来的历史上,大明面对远渡重洋的欧罗巴人,一样能够获胜,现在的胜利并不在万历的意料之外,但是他更关心的是自己戍守北方和西方的士卒到底实力如何,是不是能够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大明这种大陆国家维持稳定的重点,这一点,因为原来的历史,万历一直有着不自信的态度,尽管现如今战功赫赫,但是原本的历史上,在渡过了自己在位的半个世纪以后,大明军队变质的速度快的实在是太惊人了。这一点那些效忠万历的军官们,反而比万历有更大的信心,大明的军队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以及大明军队绝对能够摧毁所有抵挡在大明前进脚步上的敌人,绝对毋庸置疑。
西伯利亚汗国在历史上是沙俄的对手,然而欧洲列强中三流的沙俄竟然能够凭借千人的兵力攻陷对方的首都,那么足可以让人意识到,这个时代,那些欧罗巴的国家到底开始训练什么样的军队了。
拿西伯利亚汗国试手,看看自己手中的大明是不是能够也能以同样的兵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倘若不能,那就说明自己的军队还远远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倘若能,那万历对于军队战斗力这一块,就可以放心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实在超出人的所料,万历只知道历史上的沙俄曾经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但是并不知道对方是在哪一年把对手灭掉的,只是凭借情报知道这个汗国依旧存在,以为沙俄的目光还没有转向乌拉尔山这片东方的土地。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在这个时间上,那个有名的俄国沙皇,以残暴文明的“恐怖的伊凡”开始对东方的土地有了兴致,并派出一支一千人的队伍攻陷了西伯利亚汗国的首都。
“对方的实力逊色于大明?”万历问道,尽管对李如柏这个家伙明明身处战场,还派人请示,把好好的战机给错过的行为相当不满,但是对方送回来的军报,万历还是仔细地看了一下的。
“虽然对方同样有板甲,但是强度显然不如我大明,另外,对手比起火器似乎更善于肉搏,他们的火器也和板甲一样,只是一般的火绳枪,不如我大明,肉搏合作能力也逊于我军。”被万历召见的李成梁尴尬地向皇帝回答着,自己因为儿子丢人的行为,羞愧地告病在家,然而万历却一点不吃这一套,直接派太医去李家的府上,强行把对方给拉进宫里来,让对方好好地给自己讲一下西伯利亚的现状,以身体有恙告病请假?万历的手中有锦衣卫和东厂,自己的臣子到底在家里干什么,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倘若对方在鲜卑利亚构筑工事,朕需要再多派出多少人才能把对手给赶出去?”对方在家里到底是养兵还是养小妾万历并不关心,比起大臣的私事,更重要的是把事情的发展回归到大明希望的情况下来,及如何全线占领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
本来这个目标在李如柏将奏报送到京城之前就应该已经可以完成了,然而失去了战机,让沙俄的势力能够有时间部署足够的力量来巩固他们的势力范围,大明现在想要再次达到这个目标,明显比几个月以前要难了。
“倘若李如柏能够尽量集中兵力,将人数集中到五千以上,那么朝廷也需要再派出一个守备的兵力才行。”李成梁忧心忡忡道。大明已经开始了解欧罗巴人经常使用的棱堡这种防御工事了,以实际情况来看,这这用工事确实是一种难啃下来的东西,倘若沙俄在西伯利亚筑起了棱堡,那么大明就不能再轻而易举地把对方赶回乌拉尔上以西,反而要花上大工夫了。这个事情李成梁自然知道,所以只能希望自己的那个笨蛋儿子在犯下错误之后,没有继续脑袋发昏,有把西伯利亚各地的部队尽量调在一起。
“那么就调一个都司,势必要对方给赶出去。”万历命令地说道。
不能在对方的兵力处于弱势的时候把对方赶出西伯利亚,只能在对方牢牢防御的时候强行啃下来,现在就希望沙俄不会在意这片在这个时代没有太多价值的土地,但愿对方不要派出太多的兵力,不然冒着寒冷北上的大明士兵和漫长的补给线,实在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点反倒是莫斯科大公国只是隔着一座乌拉尔山,反倒是方便多了。
“臣遵旨!”李成梁赶紧低头回答道。尽管鲜卑利亚在大明的眼里,现在同样是没有价值的土地,但是这并不妨碍在万历的意志下把这里夺下来,既然皇帝想要把这片土地纳入大明,从而把大明的领土再扩展大一部分,那么以战争为天职的李成梁等一帮人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为大明扩张打下比中原还要大上许多的领土,尽管不能向内地一样供许多人居住,但是这也是和班超平定西域一样了,是实打实的可以传世的功勋,这个工作原本交给自己的二儿子,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是没有本事赢得这一荣耀了,李成梁无奈地想到。
真是讽刺,漫长的补给线竟然成为大明和沙俄战争之间的障碍,并且这次不幸而又幸运的是,是大明占有着西伯利亚,所以这次,承担着漫长补给线这一劣势的反而是大明,而不是那个后世会占据了整个西伯利亚,把目光转向南方希望建立黄俄的沙俄国家。
那时候可是对方占尽了优势啊,万历回忆着按照自己了解的知识,比自己国家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一点点蚕食着东方领土的俄罗斯,实在是一个讨厌的敌人。
不过现在可是自己的军事上占优势了,虽然是漫长的补给线,但是漫长的补给线总好过漫长的边境线。把对方困死在乌拉尔山的西面,砍掉双头鹰雄跨欧亚大陆的雄心,让沙俄这个北极熊老老实实的当一个欧罗巴国家吧。
第130章 底层的少壮派
“千总!咱们真要按照李总兵所说,在这等着朝廷的命令啊?!”黑黝黝的杜松看着默不作声的刘綎,嘴里嚷嚷道:“咱们可是已经和对方动过一次手了,现在不抓紧时间把对方给灭了,等他们有了防备可就晚了。”
“总兵大人说了,等朝廷的旨意,咱们接下来尽量少和对方起冲突,所有抓住的家伙也都看住了。”刘綎说道。
“要我说,这个李如柏就是个脓包,哪有将在外还请示军令的道理。”杜松撇了撇嘴,“亏他李如柏还是李成梁的儿子,将门子弟,竟然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私下议论上官,你也不怕你这个把总干不下去了。”听了杜松的说法,刘綎训斥道。
“本来就是嘛。”杜松小声嘟囔一句,但是看到自家千户朝自己瞪眼,立马闭上了嘴巴。
“脓包!”刘綎看着杜松骂了一句,也不知道是骂杜松还是和自己的手下杜松一起,骂上面的顶头上司李如柏,不过从看着黑炭头的杜松咧嘴一笑来看,自己的千总骂的并不是自己。
没错,说话的杜松和刘綎,赫然是之前击败了沙俄探险队的百户刘綎和什长杜松,两个人在李如柏这样看中家世的人眼中都是将门之后,自然比较青睐,现如今凭借手中的功劳,自然而然地升职了。
“朝廷说是要咱们对付西伯利亚汗国,并不没有说要咱们和欧罗巴的国家作对,李总兵这么做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错啊?”对自己的长官不满意李如柏的决定有些不解,一个总旗打扮的青年疑惑地说道:“到底要不要和欧罗巴的国家打仗,还是先请示一下朝廷为好。”
“我说小熊啊,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大大咧咧地搂着对方的脖子,杜松黑黝黝带着胡茬的毛脸和对方干净白嫩的脸成鲜明的对比,“重大的事情请示朝廷是不错,但是那也要看什么时候,咱们虽然接受了的是兼并西伯利亚汗国的命令,但是后面可是同样说了,要一举占据鲜卑利亚,欧罗巴的那个什么莫什么玩意来着……”
“莫斯科大公国。”被杜松搂着脖子称作小熊的的青年纠正道。
“对对对,莫斯科大公国,他们既然也对鲜卑利亚也有兴趣,那就咱们大明的敌人了,咱们自然不用对对方客气,更何况你可别忘了,那可是对方先对咱们动手的,咱们反击赢了,乘胜追击并没有什么过错。”刘綎现如今只不过是个千户,杜松也仅仅不过是一个百户而已,但正如李如柏对这些好感一样,出身官宦家庭,又是武将世家的他们,并不比李如柏要差,他们的老爹,和李成梁比起来,也不算逊色,这样的家庭,自然和普通人比来多了几份早熟,政治上军事上都会因为家里的影响,懂上点一般低级军官不了解的事情。对于李如柏的做法是否正确,这些武勋子弟,明眼的自然一清二楚,倘若觉得对方做的有失妥当,鄙视一下肯定是正常的,正如杜松刚才说的“脓包”一样。
厚实的大手拍了拍对方的后背,让被称为小熊的青年一阵踉跄,“看看,果然不愧是秀才,有学问,不仅读圣贤书,连欧罗巴的书都读过,什么拉丁语也会,连叫外国的名字,也比咱杜松在行,就是运气差了点,咱记得第一个铅弹被击倒的可不就是你。”
“那是我运气好,被敌人的火铳击中都没受伤。”总旗小熊听了杜松的说法,立马红着脖子辩解道,“那么大的铅弹要是不是打在正中央的板甲上,打到关节处,起码要落个伤残。”
没错,和杜松说话并且被称为小熊的青年,赫然是和对方一起和沙俄战斗过的那名倒霉被第一个集中的什长,同样也是那个自己站出来,告诉刘綎自己会一些拉丁语,和被俘虏的安德烈进行交流充当翻译角色的那名什长,对方同样应为战功的原因升了职,但比杜松低了一级,只升职到了管理五十人的总旗。
“是啊,没受伤,就是摔在地上,屁股摔肿了,青了一大块。”看着对方红着脖子狡辩的样子,杜松又说道。
不说对方的急的脖子都红了,这么说,对方可是整个脸都羞的通红。
“哎呦,小家伙还害羞了。”看着对方气的通红的脸,杜松继续调侃道:“这样可不行啊,熊总旗,你现在可是总旗了,可不能像个小孩子一个样了。”
“谁是小孩子!”虽说对方是百户,比自己还要大一级,但是几个月前对方还和自己一样,同样是什长而已,并且还是个百户下一起战斗什长,自然不会因为对方的官职而产生压力。拍了拍自己胸膛,“杜黑子,我杀的人可不比你少。”
“唉!”伸出指头摇了摇,表示不同意对方的说法,杜松说道:“通常说自己不是小孩子的家伙,都是小孩子。你杀的人肯定不比我老杜少,但是喝过的酒肯定没有我老杜多,至于睡过的女人嘛。”上下审视了对方一眼,“你这样的雏鸟也肯定比不过我老杜。”
“谁是雏鸟?!”年纪轻轻的总旗自然不会是杜松这样老油条的对手,除了被对方嘲讽之外,丝毫没有抵抗力。
“哎呦,合着咱们的小熊总旗不是雏鸟?”睁大眼睛,杜松仿佛第一次认识对方一样,“说说,咱们的小熊总旗在哪混过,迎春阁,怡红楼,还是醉香楼?这些地方,京城这些地方,我老杜都是常客,你要是见过哪个姑娘,我老杜肯定都认识。”
“读书人,读书人怎么能去那种地方。”看着眼前仿佛逛窑子逛出经验来的杜松,熊总旗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道。
“哈哈哈!”
哈哈一笑狠狠地又在对方背上拍了几下,“我说你是雏鸟,你还狡辩。”调笑地看着对方,“就是读书人才风流呢,有几个进士没去风流过?你这样只考到秀才的小家伙自然不懂,等你退役,回去重新考科举,中个进士的时候就懂了。”又看了看对方,摇了摇头,杜松说道:“你说你这小家伙,读书人被分配到军中的我见过不少,但大多都是跑到卫所给娃子们当教师,你这样刚考上秀才就从军的,我老杜还真的没见过,当兵就当兵,还跑到鲜卑利亚这样鸟不生蛋的地方来了。”
“这给的军饷多。”听了杜松的话,对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说道。“我是偷偷跑出来当兵的。”
“当了秀才还跑到军队里求军饷,人家有的叫我是杜傻子杜愣子的,我看你才是真傻子愣子!”杜松感慨道。
南方的考霸那么多,秀才实在是不值钱的,杜松这样生活在北方的家伙自然不能够理解,当然,这个已经当了总旗的年轻人,看起来年纪不到二十岁,年纪轻轻考上秀才,即使在考霸云集之处也是好成绩了,这种情况乐意跑出来投军的实属罕见。
“等到咱打下鲜卑利亚,挣够了军饷回家的时候,你杜老哥在京城迎春阁给你好好的安排一下,免得你到时候再考中进士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杜松拍了拍对方的后背,又拍了怕自己的胸脯保证道。
“杜黑子!”
“有!”听了自家千总刘綎的声音,杜松立马站直了身体回答道。
刚刚在一边一直没有理会二人的刘綎上去给了自己手下的杜松一脚,接着转身看向一旁的“小熊总旗”说道:“熊廷弼!”
“在!”名字叫做熊廷弼的总旗立马应声答道。
“以后少和杜黑子这样不三不四的老油子在一起,这样人就是不和对方说话,站在一起时间长了,一样也要学坏!”
“是!”
“大哥,你可不能这样说我。”黑乎乎的杜松垮着脸说道:“咱们可是进了九边的编制之后就一直呆在一起的,你这可不是连自己也给绕进去了吗?”
回应他的,自然是刘綎又又一次踹在他屁股上的狠狠地一脚。
“熊廷弼,那个被咱们俘虏的那个什么家族的沙俄军官什么来着?”欧罗巴人的名字奇怪,刘綎自觉很难记住。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熊廷弼说道。
“莫斯科大公国的军官,安德烈。”伸过头来的杜松补充道,但是随即又被刘綎的目光瞪得给缩了回去。
“把那个安德烈给我提出来,我有话好好问问他,看看他口中那个叫……”
“叶尔马克,一个哥萨克人。”看着自家老大又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杜松又伸过头来补充道。
“闭嘴,老子知道对方叫叶尔马克。”刘綎说道:“我要问问安德烈,他口中的那个叫叶尔马克的哥萨克军官,现在应该会去哪了?”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刘綎说道:“老子不管那个李如柏怎么想,老子只执行皇上的命令,他要我们兼并整个鲜卑利亚,咱们就得打下整个鲜卑利亚。”
“是!”犹豫了一下,熊廷弼还是选择接受刘綎的命令,这其中自然有杜松的影响,同样也因为在不属于大官僚的小秀才眼里,效忠皇帝执行皇帝的圣旨的行为这一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对,忠君也是读书人的一项重要要求来着。
第131章 以下犯上
“刘綎打算干什么?!你们这是打算造反吗?!”李如柏愤怒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熊廷弼,“你一个总旗,竟然敢这么对我这个总兵。”
“千总正在贯彻皇上的命令。”熊廷弼眼睛也不眨的说道,“将整个鲜卑利亚并入我大明的疆域中!”
“混账!那么你们绑着我干什么,谁给你们的这个权力!”李如柏怒道,妄他觉得这个刘綎虽然有些急功近利,但是和自己同样出身将门世家,是个不错的人物,还关照对方,没想到自己这才给对方升职几个月,对方就把自己给绑了。
“因为李总兵你让我军停下来休整,任由欧罗巴人在鲜卑利亚上筑城,我们怀疑你勾结外夷。”对于李如柏的怒骂熊廷弼没有丝毫反应,毕竟带着手下来到这里就已经表示不在乎对方是自己的上司了,直视地看着对方,熊廷弼面不改色地说道:“更何况我们并没有绑住总兵你,标下只是拿火铳对着你罢了。”
这有什么不一样?看着拿着短铳指着自己的熊廷弼,李如柏心里无奈地想到,无论是拿绳子绑着自己还是拿火铳对着自己,不都是把自己这个长官不放在眼里了,以下犯上了。
“你还是用绳子把我给捆起来吧。”看着拿着短铳的熊廷弼以及几个拿着长铳对着自己的士兵,李如柏感受着不断从头上向下流着的汗滴说道,不论是短铳还是长铳,这七八只火铳同时对着自己,这其中只要有一个走火了,那么自己的脑袋都要开花,他如今可只有三十多岁,即使再怎么不怕死,也不能就这么窝囊地死在手下的火铳手里了。
“绑架上官,标下不敢。”熊廷弼大声地说道。
“拿枪指着你上官的脑袋你就敢了!”李如柏愤怒地说道。“老子怕你们的火铳走火,老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熊廷弼想了想,貌似若是以后朝廷追究下来,不论是拿火铳指着上官还是用绳子把对方绑起来,自己都要受到处罚的,更何况已经填装了火药的火铳确实不怎么安全,万一真把总兵给打死了,事情就真的大发了。
“总兵大人稍等,标下马上准备绳子。”放下自己手中的短铳,熊廷弼说道。
“给老子快一点。”李如柏催促地说道。虽然熊廷弼把手中的短铳放下了,但是其他的士兵可还是依旧拿着火铳指着自己的脑袋的,自己被枪支走火干掉的几率可是仅仅减少了八分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