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吴世恭的想法中,只要练熟了这么一个动作,以后再配合一到两名火铳手在刺杀队列后面放冷枪,就是武林高手都冲不过这个阵形。

而薛永利的骑兵训练,也开始了兵器的训练。在训练的一开始,薛永利就向吴世恭提出:要准备一部分木棍,这些木棍不需要很硬,而且越脆越好。这些木棍都是打造骑兵的骑矛用的。

之后,听了薛永利的解释,吴世恭才知道。骑兵使用兵器时,根本没有在电影电视剧上,挥舞着马刀,耍着长枪的动作。

骑兵的威力就是马的速度和冲能,因此,当遇到敌人时,骑兵总是在这时候,把马的速度提到最高速。所以,这时候的骑兵,绝对不可以用自己的兵器和敌人硬碰硬。否则的话,会被反震得摔下马来,甚至会被反震得骨折。

薛永利生怕吴世恭听不明白,反反复复解释了很多话。可是,吴世恭一听薛永利的话,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在现代,吴世恭虽然初中也没有毕业,但是,“牛顿三大定律”他还是知道的。这个道理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嘛。

薛永利接着和吴世恭解释道:骑兵在马上使用马刀,就只要顺着马刀的快口,依靠着马匹的速度,对着敌人的要害,轻轻地一带就可以了。完全用的是巧劲。而骑在马上劈砍的动作,那就只有当骑兵冲进了敌人的阵列,马的速度降下来以后,再做出这样的动作了。

而骑矛对于骑兵来说,完全是一次xìng的武器。骑矛只有在骑兵冲击敌阵的时候,才派作用。当战马高速运动时,骑兵就是手拿着一根木棍,都可以把敌人身上穿一个窟窿。可见这股力量有多么的巨大。

当骑兵使用骑矛冲刺的时候,他一定不能够用手抓紧骑矛,而是要虚握着。当骑矛的矛尖一接触敌人的身体时,骑兵的手就要松开骑矛。

而骑矛的矛杆用的木料也是越脆越好。这样的话,骑矛才会断裂,对骑兵的反冲击力才会比较小。这样才能够保障骑兵不被这股力量给撞下马来。

听明白以后,吴世恭立刻派人去找这种木料。还好,千户所堡垒后面的丘陵上,都密密麻麻的长着很多树木。吴世恭让那些已经参军的工匠去分辨,很快找出了几种适用的树木来。

很快,吴世恭就打造了一批这样的木棍。一部分装上矛头,做成了骑矛。绝大部分都储藏了起来。

而薛永利的骑兵训练,依然是那么的枯燥。扎了些草人,训练单人高速用骑矛刺、高速用马刀劈,反复训练,让所有的人掌握在马上使用兵器的技巧。

等所有人都掌握得差不多以后,薛永利还是让所有的人骑着马,排成阵列。跑过来,劈;跑过去,刺。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把吴世恭大腿内侧都磨破了几次皮。吴世恭虽然还是咬着牙坚持着,可他却发现,自己现在走路都有些罗圈腿了。

这些骑兵,在吴世恭的坚持下,还是进行了火铳的训练。在这么频繁的火铳训练下来,这些战马现在对于火铳的shè击,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附近的农户倒是来找了吴世恭几次,他们家里的母鸡,现在都吓得不下蛋了。

并且由于火铳的过度使用,吴世恭带到千户所的火铳的枪管基本上都报废了。还好,在这一个月来,杨狗蛋那个铁匠作坊,又陆陆续续地做出了二十几把新火铳,还把这些报废的火铳的枪管更换了。这样一来,吴世恭他们还可以勉强维持着shè击训练。

除此之外,杨狗蛋也把那把重型火铳的样枪给制造了出来。那重型火铳的威力和shè程果然达到了吴世恭的要求。可是,那重量也太重了。就算是后来按照吴世恭的建议,把枪柄和枪托换成了木料,那重型火铳的重量,也接近四十斤重。

吴世恭试验了一下,一个象吴世恭这样的壮汉,举着这火铳,才能够稳定shè击六、七发子弹。以后,就没力气举枪瞄准了。在杨狗蛋的建议下,每把重型火铳前面都配了一副托架。

吴世恭心想:这重型火铳现在的主要作用是在千户所堡垒里防御,所以,这问题也不大。再说,就是在野战中,一名火铳手也最多shè击七、八发子弹。因此,也勉强可以使用。

反而,吴世恭发现那在京城中制造的中型火铳,因为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倒可以让骑兵携带使用。于是,吴世恭就向杨狗蛋要求:中型火铳和重型火铳就一起制造。等到每个骑兵都配备了中型火铳以后再说。

现在,就凭着杨狗蛋这些人手,每个月也就是能够制造二十几把火铳而已。吴世恭知道这事也急不过来。暂时也只能够如此了。

另外还有个问题。吴世恭带来的火药,在shè击训练中,都要用去一半了。薛永利他们让吴世恭不要维持着这种高强度的shè击训练。他们认为:只要让这些兵丁学会了shè击火铳就行了,最多以后每个月训练一、两次,这样的话,就能够节省很多火药。

吴世恭对这种想法丝毫不予理会。吴世恭在现代的时候就知道:好的shè手都是用子弹给喂出来的。

可是,火药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吴世恭就让袁行山到附近的各个县城去采购。把所有的火药,以及硝石和硫磺都扫购一空。可就算是这样,也只是稍微解决了目前的困境。

还是吴世恭现在的上司赵铭老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知道吴世恭在大肆采购火药以后,把储存在归德卫里的火药,都高价卖给了吴世恭。那赵铭老头心里还直乐呢。他忍不住感叹道:“京城来的人,就是人傻钱多啊!”

第八十九章书爷归来

经过了近四十天的建造,千户所堡垒的内围墙,以及吴世恭的住宅和护卫们的营房,还有马厩终于建造好了。吴世恭立刻就把住在小镇上的人和马都搬了过去。

搬到了千户所堡垒以后,为了庆祝乔迁之喜,吴世恭接连和赵如雅胡天胡地了几个晚上。

那天早晨,吴世恭吃完了早饭,正心满意足地叼着根牙签,哼着小曲,到外面去参加骑术训练呢。

一边走着,吴世恭心中一边还想着:“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啊!等过了几天,把那两个丫头也收了,那就更完美了。不过可惜了那个李馨,那小姑娘水灵灵的,长的倒确实不错,就是要回老家嫁人了……”

吴世恭想道这里的时候,正好走到了围墙的门口,一下子看到前面有个蒙着面纱的女子向他走过来。

那女子看到吴世恭以后,虽然看不到她面纱下的表情,可是她的眼睛已经弯成了月牙状。这女子不是李馨还是谁?

吴世恭惊讶地发出一声大叫,人也退后了几步,靠在了大门边上。

看到吴世恭这么一副见了鬼的表情,李馨立刻收起了笑容,秀眉马上竖了起来。她走到吴世恭面前,狠狠地连踢了吴世恭几脚,接着“哼”了一声,头也不回地向内宅里走去。

吴世恭这时候还没有从惊魂未定中醒过来,他的心中还想着:“这男人,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所以,刚刚我看到的一定是个幻觉。”

但是,吴世恭的脸前又突然出现了书墨那张笑脸,一下子把吴世恭拉回了现实中。书墨讨好地叫着吴世恭:“少爷,小的回来啦!”

吴世恭胸中的火气就上来了,对书墨怒骂道:“你这小子是怎么办事的?这么个小事都办不好啊?”

书墨立刻很委屈地回答道:“少爷,不是小的办事不力。李姑娘回来是有缘由的。”于是,吴世恭就让书墨把来龙去脉好好地给讲清楚。

原来,那书墨对自己的少爷安排自己送李馨回常州老家,本来在心里就有些不愿意。

在书墨的看法里,他就是认为:那李馨已经落在少爷手里一年多了。不管那李馨愿不愿意,少爷有没有把李馨收了房。既然少爷把李馨买了下来,那李馨就是少爷的人。而少爷竟然尊重李馨的意见,把李馨送回常州老家去成亲。这做法简直是太婆婆妈妈了。

书墨当然不会在吴世恭面前表达出反对意见,可是,他的心里腹诽几句自己的少爷,那也总是免不了的。

其实这一点,也是吴世恭让周围男人最诟病的缺点之一。当时在大明朝,就是男尊女卑这个社会风气。

而吴世恭是来自于现代。虽然他的大男子主义也很严重,但是,他起码会把女人平等看待,聆听她们的意见,尊重她们的意愿。不过,吴世恭这个缺点,在他身边的女人看来,反而是他身上最大的优点。

但是,李馨到了常州以后,根本没想到自己的三叔给自己安排的这么一场亲事。

李馨的家族在常州当地,是一个中等的家族。但是由于出了李御史,也就是李馨的父亲这么一个高官,因此,李馨家族也跻身到常州一流的家族行列中去了。

不幸的是,李御史突然获罪,并且在诏狱中暴毙,这家族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家族的地位也直线下降。

正在此时,常州的一个顶级官宦世家——周家,听到了李馨已经寄信回家,并且将回常州的消息以后,就向李家提出了亲事。要迎娶李馨。

那李馨从小就素有艳名,而且还有个男人都懂的——高官的女儿这个因素,所以,周家提出:不仅让李馨嫁给周家的直系,而且将让李馨做正房。

但为什么那直系后面没有“子弟”这两个字呢?因为,迎娶李馨的是周家的直系……老太爷!?

既然有老太爷这三个字,那么这个周老头的年龄肯定超过了六十岁。那周老头的正妻正好去世没有多久,也不知道那个周老头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把续炫的目标对准了李馨这么个小姑娘。

当周家把这个想法通过媒人和李家一说,双方是一拍即合。李家的族长,也就是李馨的三叔立刻决定,接受这门亲事。

在李族长的眼里:李馨这个李家的女子,为了家族的利益,牺牲一下自己,那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再说,李馨嫁到周家,也是正妻的身份,也不委屈了李馨。至于年龄差距,大明朝的婚姻中,从来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

但是,多少有些担心,李馨对这门亲事的抗拒。所以,在寄到京城给李馨的信中,只告诉了李馨有这么一门亲事,而并没有告诉李馨要嫁给周老头。

李馨其实也是很高兴地回到常州的。可是,一回到自己家,就知道了这么一门亲事,她的心里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李馨自己只有几个幼弟,李家现在的族长又是她的三叔。在当时明朝的婚姻的道理上,她的三叔完全可以为李馨的婚事做主的。

而李馨肯定也不是个有胆魄,敢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奇女子。否则的话,她当时也不会安安稳稳地在脂粉铺住上一年多了。所以,李馨只能够缩在自己的闺房中,生着闷气。

可书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发飙了。书墨虽然在自己的少爷面前是条癞皮狗。可是,他跟着吴世恭在兵马司这一年多来,别人称呼他“书爷”的,他听得耳朵里老茧都要出来了。因此,只要吴世恭不在,书墨在外人面前,向来是耀武扬威地很神气。

因此在现在,书墨怎么会把周家、李家这些平民百姓家放在眼里呢?

再说,书墨也有一些小心思的。书墨这人,本来长的就比较清秀,又是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因此,在送李馨会常州老家的路上,就和李馨的那个丫鬟发生了一些不得不说,但又不可以说的故事来。

因此,无论是为了少爷,还是为了自己,书墨都有很充足的发飙理由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仔细地看一看,书墨究竟是什么属xìng的?首先,书墨当然就是个人啦。但是,他又是吴世恭身边的癞皮狗。所以,确切的来说,书墨就是个兽人。

那兽人的种族绝技又是什么呢?那当然就是狂化啦。于是,书墨就立刻狂化了。而事实证明,书墨不仅是一个兽人,而且是一个兽人祭司。他在狂化的过程中,竟然放出了狂化光环来。这下子,书墨带着的那十名护卫也一同狂化了。

在有着充足理由做内应的,那个李馨身边丫鬟的帮助之下,书墨和那十个护卫冲进了李家的内宅,把那个还有些犹豫不决的李馨给抢了出来。

当李家和闻讯赶来的周家,还有当地的衙役赶来拦住书墨他们以后,书墨和这些护卫都拿出了身边的兵器。

书墨还大声地向所有人宣扬:“我们都是侯府的人。我们少爷好心把他的如夫人送回娘家来探亲,你们却要逼着如夫人另嫁他人。这大明朝难道没有王法了吗?我们现在就走,我倒要看看,究竟谁敢拦道?除非从我们的尸首上踏过去。你们有什么话,就到京城去,到恭顺侯府和阳武侯府那儿去说。”

见到书墨的态度是这么的嚣张,拦路的人反而犹豫不决地不敢动了。这些人从书墨的话中听出,抢人的是侯爷家的少爷,那不就是小侯爷吗?这种烫山芋,他们这些底层做小的,还是不要插手了吧。

于是,书墨带着李馨和她的丫鬟,来到了常州码头,上了船之后,又回到了济宁州。接着,也回到了千户所这里。

而李馨在这一路上可谓是百味交加,她明白,她这一离开李家,也就再也回不去了。她也只能够和吴世恭待在一起了。李馨还有些稍稍地担心,生怕吴世恭见了她以后,会瞧不起她和嘲笑她。

没想到,吴世恭看到了她以后,竟然做出了更为过分的举动。吴世恭就象是看到了鬼一样。这怎么不能够让李馨又羞又气呢?

知道了这一切以后,吴世恭也只能够抓抓头皮。多养李馨这么一个小姑娘当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吴世恭也明白,刚才自己的表现,可能伤了李馨的心了。

吴世恭就先把一脸讨好相,在自己面前晃着的书墨给赶走了,让他和那些护卫们都抓紧时间去训练,先把这些rì子里缺的训练内容给补回来。

接着,吴世恭又回到了内宅。在内宅里,正和李馨说着话的赵如雅,一见吴世恭进来,就带着玩味的笑容,白了吴世恭一眼。她接着很知趣地离开了,让吴世恭和李馨单独待在一起说说话。

李馨低着头默不作声,吴世恭对李馨很诚恳地说道:“既然你来了,我就不会再放你走了。既然你相信我,我就会好好对你一辈子的。”

说完话以后,吴世恭一把把李馨给抓过来,将她拥入自己的怀中,对准李馨的小嘴,吻了下去。

李馨被吴世恭的举动,弄得一下子手足无措,意乱情迷之下,也完全失去了抵抗。俩人深情地吻了好一会儿,突然,李馨挣扎地把吴世恭推开了一些距离,仰着头问吴世恭道:“你会不会嫌弃我没胸没屁股啊?”

吴世恭是被李馨的问题搞得哭笑不得。没想到都到了现在了,自己在京城脂粉铺里,和李馨拌嘴的那些气话,这个小姑娘还记着呢。

于是,吴世恭连忙十分严肃地回答道:“我是肯定不会嫌弃的。因为,我也是没胸没屁股的。”

说完以后,吴世恭接着对李馨吻了下去……

第九十章京城故人来

那陶辛自从拜了吴世恭作为师傅以后,天天上午跟着兵丁训练,下午到内宅读书。

当然,陶辛在跟着兵丁训练时,那训练强度肯定不会象兵丁那么大。不过,这小男孩倒挺有志气的,总是尽力完成的最好。所以,他在军事训练上的进步也是挺大的。

吴世恭见陶辛的表现很优良,着实夸奖了这个小男孩几次。每次受到夸奖以后,那小男孩总是兴奋得涨红了脸。他和吴世恭的关系也亲密了许多。

反而是在下午的读书中,陶辛的表现一直不如和他一起读书的小洁。当每次陶辛读错字以后,小洁总是老气横秋地教训陶辛。可那陶辛也傻乎乎地听着小洁的指责。所以,内宅里,就把这个七岁的小女孩教训十岁的小男孩的事,当成了一件趣事来看。

而在建造千户所堡垒的城墙时,吴世恭只是让这些劳役在过年前,先用土垒成一道土城墙。到了开年以后,再在土城墙外,砌上石块。

书墨回来后,看到了这个情形,他就向吴世恭提出建议说:索xìng在城墙外挖一道壕沟,挖壕沟挖出来的土,不正好可以垒城墙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书墨的建议不仅能够大大节省劳力,而且也为千户所堡垒多加了一道防线。真是个绝妙的主意啊!吴世恭当即对书墨的建议进行了奖励,就把那个李馨的丫鬟赐给了书墨。书墨得到这个奖励以后,是眉开眼笑,并习惯xìng地向吴世恭拍了很多马屁。

在李馨回来以后没几天,吴世恭这里又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岳父薛濂身边的幕僚张克华先生。吴世恭见到了张克华以后,是喜出望外。

薛濂失去差事以后,那张克华也没有了作用。于是,他就向薛濂辞行,也要回绍兴老家养老去了。于是,薛濂就托张克华,在回乡的路途中弯一下,去看看自己的女婿吴世恭,并顺便给吴世恭带一些物品和人马。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吴世恭和张克华接触得并不多。但是,现在能够看到一位京城里的熟人,让吴世恭是特别地高兴。所以,在一见面以后,吴世恭给了张克华就是一个熊抱,差一点没有把张克华这身老骨头给抱碎了。

张克华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伴随着他来到千户所的,还有岳父薛濂派过来的四十几名骑马的薛府护卫。现在的薛府中,留在岳父薛濂身边的只有最基本的护卫力量了。

张克华还给吴世恭带来了两封家书。一封是岳父薛濂写的;另外一封是吴世恭的小妻子薛雨霏写的。并且,张克华还带来了岳父薛濂给吴世恭的一千两黄金。

张克华告诉了吴世恭:这些黄金,已经几乎把薛府的底子给掏空了。因为,现在的京城,弹劾魏忠贤一党的风暴是一浪高过一浪。虽然薛濂被崇祯皇帝轻轻地放过了,可是为了保命,薛濂依旧给了有权势的大臣和太监送了很多重礼。

而崇祯皇帝虽然还没有动魏忠贤,但是已经开始清算魏忠贤的党羽了。连那个丰城侯李承祚也被流放出京城了。

吴世恭拉住张克华,在晚上一起喝酒,让薛永利作陪。谈起了京城的往事时,三个人都是长吁短叹的。

张克华告诉吴世恭:吴世恭离开京城的决定还是正确的。现在南城的厂卫头目都给更换了。而且不光是南城,京城里其它要害岗位的官员,都换上了崇祯皇帝的人。

张克华接着询问吴世恭:现在有什么打算?

吴世恭回答说: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就先把这个千户所经营好吧。

听了吴世恭的话,张克华点头赞同说:现在这情况,还是让吴世恭在地方上避过这个风头再说。

在喝完酒以后回到房中,吴世恭把那两封家书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细嚼慢咽。

岳父薛濂写到那封信里,依旧把吴世恭骂的狗血喷头。可是,吴世恭看着这些骂自己的话,却感到相当的温暖。

而薛雨霏写得信中,那柔情蜜语就不用说了。最让吴世恭欣喜的是,在信最后的那张信纸上,有自己儿子薛呈麟的一个染墨的脚印。

吴世恭对自己儿子的那个脚印,是百看不厌。这世上,还有什么比骨肉分离更痛苦的事吗?

就在吴世恭和张克华边喝酒边长吁短叹的时候,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里,魏忠贤也和自己的亲信李朝钦在喝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顿酒。

在遭受了猛烈的弹劾以后,魏忠贤终于被崇祯皇帝下令:流放到凤阳。可是,魏忠贤一离开京城,就知道自己是肯定走不到凤阳这个目的地了。象他这样,曾经权高位重的大太监,一旦被流放,就没有一个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这就象当时,魏忠贤流放王安一样。

不过,魏忠贤的心中还是有着些侥幸,他盼望着崇祯皇帝看在自己多年苦劳的份上,看在自己在崇祯皇帝的父亲明光宗这时,就服侍他们父子三人的情分上,可以饶自己一命。

但是希望很快就破灭了。魏忠贤已经接到了亲信报信,崇祯皇帝已经派出了锦衣卫来抓捕他,并且要把他押回京中审判。而那些锦衣卫,明天早上就会追上魏忠贤一行人。

得到消息以后,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那又何必回京在审问中受辱呢?于是,魏忠贤在旅店中和李朝钦痛饮至四更。之后,回屋上吊自杀了。

魏忠贤的死,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标志xìng意义的大事。因为他的死,标志着宦官集团政治生命的结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宦官,在政治上有任何影响力了。

而魏忠贤的死,对明朝和崇祯皇帝又意味着什么呢?崇祯皇帝除了从文官的嘴里,得到了一个“圣君”的称号,满足了他一点虚荣心以外,其它什么也没有得到。

反而,由于崇祯皇帝的这个举动,使得整个宦官集团都被吓得鸦鹊无声。从此以后,没有任何一个宦官,敢在崇祯皇帝面前,对国事和政务做出任何建议。崇祯皇帝把自己最重要的一条臂膀给砍断了。

那张克华是归心似箭,在吴世恭这里住了一晚上就告辞回乡了。在临分手的时候,吴世恭不仅送了张克华一份厚礼,而且托张克华给张克全带了一份礼物。吴世恭还拜托了张克华,让他回乡以后,为自己物sè一个幕僚。

吴世恭在兵马司的时候,对张克全这个幕僚是相当满意的。张克全不仅帮助吴世恭处理了很多公务,而且也帮吴世恭出谋划策,为吴世恭解决了不少难题。

而吴世恭现在在千户所里,虽然在军务上,有薛永利帮忙,在商业和理财上,有袁行山和郑真帮忙。可是,他还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个能够在官场上,能够给自己出谋划策的角sè。

张克华知道了吴世恭的想法以后,就告诉吴世恭:张克华和张克全兄弟俩,因为年龄太大了,这次回乡后,基本上是不会再出来了。但是,张克华在回乡后,会在子弟中间物sè一个能干的人,到时候,就让他直接来找吴世恭。

这次张克华的来访,并没有告诉吴世恭,余子琏上告了吴世恭的事。因为张克华离京的时候,余子琏才刚刚到达京城,还没有上告吴世恭呢。

第九十一章又是过年

快到过年的时候,千户所堡垒总算是基本上有了一个模样。那些工匠和劳役,也准备回家过年。吴世恭买了一些年货分给了这些工匠和劳役。这些工匠和劳役得到的年货虽然不多。但是,他们还是十分地高兴。当然,那些已经被招收成为新兵丁的劳役,他们的年货就要多一些。

吴世恭又派人在小镇上购买了大量的猪羊禽蛋和米面盐油,又在后面的丘陵的树林中砍了大量的柴禾,让常猛帮忙购买了大量的草料,储存到了千户所堡垒中,准备好好地过这个年。

这个小镇,因为吴世恭这一行人的到来,繁荣程度立刻上了一个档次,连青楼都多开了一家。因为,吴世恭不光在小镇上购买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还发给了自己的护卫和新兵丁军饷。这些人,现在都成为了小镇上消费的主力军。

但是吴世恭没有想到:他这个源于现代的,军人买东西要付钱的思想,却让小镇上的商户和居民都隐隐有些瞧不起他。

在明朝老百姓的眼里,有战斗力的军队,他们如果只是对老百姓打骂和拿东西不付钱,那支军队已经算得上是纪律严明了。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大军过去以后,民间就简直象被梳子梳过一样,财物、家畜,甚至是一些年轻漂亮的女人,这些东西就什么也不会剩下。

不过在大明朝,上到朝廷诸公,下到平头老百姓,却还都是只认这个道理:只有这样表现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才会强大。

而吴世恭表现的那一套“军民鱼水情”,在小镇上的商户和居民眼里就是这样的:这千户所里的兵丁就是个软蛋。所以,不要看吴世恭拥有武力,这些小镇上的商户和居民,都一点儿都不怕他。

如果吴世恭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以后,不知道会做如何感想?说不定他也会气势汹汹地行动几次,从小镇的商户和居民中,多占一些便宜吧!

吴世恭这些从京城里来的人,直到这个时候,才总算是在千户所安定了下来。可是,人只要一安逸,那花花肠子就蠢蠢yù动起来。

那杨狗蛋到了小镇以后,有了钱,又有了一些地位。所以,他在京城里被冰封许久的sāo动的心,一下子突破了障碍,熊熊地燃烧了起来。他向他的老婆提出:要娶一个小妾。

杨狗蛋的老婆听了杨狗蛋的话以后,二话不说,拿起擀面杖就对杨狗蛋一顿乱打。杨狗蛋见情形不妙,夺路而逃。杨狗蛋的老婆就在后面追杀。一路猛逃,那杨狗蛋就从小镇跑到了千户所堡垒,来找吴世恭寻求庇护了。

见到了气喘吁吁的杨狗蛋夫妻俩,吴世恭连忙让赵如雅她们,把杨狗蛋的老婆带到内宅里去安慰。

吴世恭把满脸羞愧的杨狗蛋拉到了一间空屋子,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作为一个男人,本官也理解你。可是,你怎么这么笨呢?你明明知道你老婆的脾气,还要直接地把这种事和她去说,那不被挨揍才怪呢。”

“你难道不会多用用脑子?不会把女人养在外面?不会把女人肚子搞大,做成木已成舟?说实话,本官也懒得管你家中的破事。给本官记住了:你家里再有事,也要保证火铳的制造,而且要保证火铳的质量。”

“还有一点给本官记清楚:就算是你娶了小妾以后,也要对你的老婆好。如果让本官知道你家中,发生了宠妾灭妻的事,看本官到时候怎么收拾你。”

听了吴世恭的教训,杨狗蛋连连点头答应。但是,吴世恭也不好真的不管杨狗蛋的事,在赵如雅她们几个女人的帮忙下,吴世恭总算是把杨狗蛋的老婆给安抚好了。

其实,吴世恭自己也有些心虚。因为在过年以前,吴世恭自己就要办四场婚礼,迎娶赵如雅、李馨、绣竹和竹韵。

那婚礼一场场的办下来,薛永利这些薛府护卫虽然在嘴上没有说些什么。但是,他们看着吴世恭的眼神,让吴世恭总感觉到有些不自然。只有薛勇和薛强的脸上,呈现出一种“我早就知道,姑爷早晚会如此的”的神情。

这些婚礼虽然办得有些简陋,也没有什么宾客来参加婚礼。可是,吴世恭在拜堂的时候,完全是按照娶平妻的仪式来举办的。

那些薛府护卫基本上都是粗人,他们对吴世恭采取的是什么婚姻仪式也不怎么懂。懂的那几个也不愿意说出来。所以,吴世恭的婚姻仪式就这么含含糊糊的过去了。

而那四个女人,对吴世恭采取这么一种婚姻仪式,当然是满心欢喜的。就是最可能表示出反对意见的竹韵,都闷声大发财。

在与赵如雅的婚礼上,小洁终于向吴世恭磕头,喊了吴世恭一声“爹”,这让吴世恭是相当地高兴。立刻给了小洁一个大红包。

在与李馨的婚礼后的洞房时,李馨在床上那种缠绵劲,让吴世恭都大感意外。吴世恭是不知道:李馨现在已经完全把自己托付给了吴世恭,她就想着在吴世恭面前多固一些宠,以稳固自己在内宅中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