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廷麟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向前,解围开封。要不然,杨廷麟吃饱了撑的热血一场啊?杨廷麟继承了卢象升创建的天雄军那热血的作风,他的主张就是热血再热血,要以不间断的进攻、不间断的贴身肉搏,彻底地把李、罗联军打垮。

说实话,几年的赋闲在家,已经让杨廷麟脱离了实际情况了。他不知道:现在的李、罗联军已经不是几年前天雄军对付的农民军了。不过发生这样错误判断的官员,杨廷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而杨廷麟说话的分量很重。虽然他已经不是官员,但天底下没人敢把他不当成官员。再加上他的赫赫有名,其实他的话语分量已经是不亚于余子琏和杨文岳了。

另外还有一点,总兵虎大威等人也都是卢象升的原属下,他们也愿意听从杨廷麟的话,所以余子琏的意见就被压制住,最后也只能随同继续进攻了。

一开始的进攻依然相当顺利,少了农民军的那支偏师以后,此地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个包围圈上的大空档。而黑云军和杨文岳部在接连击败了几支小股农民军以后,很顺利地推进到平城乡这一带。

而到了这时候,终于隐瞒不住的那位大柜也只得向李自成上报了。一听自己的东侧突然出现了一支官军,而且此地也防御空虚,李自成是大惊,立刻命令袁宗第率领一万人马,先去堵住这个缺口。

而袁宗第赶到以后,先收编了那位大柜的近万残军,接着与余、杨联军展开了会战。可是会战的结果还是连连失利,毕竟袁宗第匆匆率领的只是临时集合的部队,其中老营的兵马相当少。要不是黑云军的作战表现是相当生疏,杨文岳部也是打得缩手缩脚,说不定袁宗第又会遭遇一次惨败。

万幸的是,在损失了三、四千人马以后,袁宗第总算是顶住了,他终于等来了赫摇旗所率领的六千老八队骑兵的支援。而赫摇旗一到,他也立刻就接过了农民军的指挥权。

而在此刻,余子琏再一次提出了连夜撤退,但是遭到了杨文岳和杨廷麟的拒绝。他们认为:夜间大军撤退,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一场溃败。而且官军中夜盲症的现象也是很严重,就算是顺利地撤退,官军的损失也将会很惨重。

所以杨文岳和杨廷麟就提出:在明日与农民军的会战中,先把赫摇旗部击退,之后再从容地撤退。而这一决策就让此支官军丧失了最后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而在第二天的战斗中,闯营的骑兵就发威了。这是一个骑兵为王的年代,当骑兵集团开始冲阵的时候,都是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所以两军对阵,凭借的就是双方将士的勇气。

可是当闯营的骑兵列队开始冲锋时,杨文岳部的兵丁率先而逃。反正他们在朱仙镇已经逃过一次了,再逃一次也不丢人。可这么一来,顿时造成了官军的阵形大乱。

余子琏算是倒霉碰上猪队友了。一见形势不妙,他立刻约束部队,形成紧密的集团,且战且退地向后而行。

在这场战斗中,反而是以新兵为主的黑云军表现的可圈可点,在余子琏的身先士卒之下,黑云军进行了几次反冲锋,杀伤了大量农民军,让他们不敢太过逼迫。而且余子琏没日没夜地训练黑云军排好阵形的训练也起了效果,虽然闯营的骑兵围绕着黑云军在打转,但还是没找到下嘴的地方。再加上农民军的骑兵还要追杀杨文岳部,因此就造成了攻打黑云军的兵力不足,最后竟然让黑云军顺利地撤出了战场。

之后就是官军逃跑、农民军追击的战斗了。在经过了两天的后撤以后,黑云军撤退到了阳堌镇那里时,发现四周的农民军已经都围了上来。于是余子琏就下令就地扎营,依托镇子的建筑修建防御工事,抵御农民军的围歼。并且余子琏还派快马去汝宁求援,希望吴世恭再一次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而杨文岳部则溃散成了两大块。一支四千多人的,跟随着杨文岳和虎大威逃进了兰考县城。另一支近二千的,与余子琏的黑云军一起,逃到了阳堌镇据镇而受。

而农民军的田见秀部八千余人、李过部的三千骑兵、刘体纯部七千余人都逐渐赶到,他们和赫摇旗一起,共同把这两支官军再一次地包围了起来。

第八百一十四章固守阳堌镇

首先说说在兰考县的杨文岳。

杨文岳等四千人马进县城以后,立刻被尾随的农民军一万二千多人围了起来。而围城的农民军并没有携带过多的火炮和攻城器械,于是他们就围而不攻。

可杨文岳已经无心城防了。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判断已经葬送了这支大军,自己是罪上加罪,就算逃出生天也没什么好下场了。只有总兵虎大威还在勤勤恳恳地布置着城防。

已经是这么巧,维持的农民军试着向城内发射了炮弹,无巧不巧地把正在城头巡视的虎大威的脑袋给打碎了。这一意外的情况,也可让守城的官军兵丁是乱成一团。再加上又没杨文岳约束,兰考县内的官军顿时全军崩溃。有些兵丁暗自开城门向城外的农民军投降;有些就像无头苍蝇般在城内乱窜;最多的就是化妆成百姓想要蒙混过关。

而农民军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也欣喜若狂般地攻入了兰考县城。几乎没有任何伤亡,就全歼了这支官军,并把这支官军的兵丁们也都编入到了自己的闯营中。

而杨文岳这些官员全部阵亡。尤其是杨文岳,他在农民军入城以后,还穿着官袍、披头散发地在城中道路上游荡,口中只是不断地喃喃道:“大明完了!大明完了!”之后被一名遇上的农民军兵丁一刀砍死,使得他的精神总算是保留了些最后的体面。

接着,围困兰考县的农民军就加入到了围困阳堌镇的部队中,而围困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多。而据镇防守的黑云军,这时候的兵力是二万一千人。

从人数上来看,似乎黑云军根本没受到什么损伤,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徐州征发的一千多军户和三千民夫基本上都是作为辅兵使用的。根本没上战场,所以逃跑的时候也未受到很大的损失,再加上杨廷麟带过来的一千多杨文岳部的残兵,所以在这时候,黑云军的那些新兵丁的损失其实已经超过了二、三成。

而此时的余子琏也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全军向外突围。虽然包围的农民军有着五万多,但是他们怎么也阻挡不住二万多人的突围,只要集中在一点突围,黑云军总是能跑掉一些的。

不过现在的黑云军因为刚遭遇大败,那些新兵丁的军心十分不稳。让他们据镇防守还好上一些,如果让他们服从命令。有条不紊地突围,那可能一出镇,这支部队就要溃散了。

另一个当然就是据镇防守了。不过此项选择虽然能苟延残喘,但当农民军的大部队调集过来以后,整个镇子外围的包围圈将会越来越紧密。最后就会造成黑云军的突围不能。除非也有外面援军,否则的话。黑云军的下场也将会和开封城内一样。无非是拖延时日而已。

不过最终余子琏还是选择了据镇防守。因为余子琏治军的手段十分特殊。一定要以不断的胜利来维持他本人的威信。否则的话,根本没什么兵丁会服从如此严苛的军法。所以说,一旦惨败而归,余子琏在军中的名望也就结束了,以后也绝对招募、训练不出任何新军。当然,没有了新军。余子琏在官场上的前途也是同样没有了。

所以现在余子琏就盼着汝宁军来救援了。为了增强兵丁们的信心,他还在军中大肆宣扬自己与吴世恭的私交深厚,而那些不了解实情的黑云军新兵丁竟然还都信了。真是天可怜见!

再加上余子琏发布的防御命令也是条理清晰,一路征集的粮草也未丢失。足以全军二个月所用,所以在一阵慌乱之后,黑云军的军心也逐渐地安稳了下来。

而农民军这边就想要追求一场急胜了。虽然包围了黑云军,但是也牵制了农民军五万多人马,再加上外围辅助的部队,全部加起来足有八万多。如果急胜的话,那就可以把这支农民军解放了出来,毕竟农民军还是要重点准备南方的汝宁军和左良玉部呢。

而且攻克兰考县的顺利也给了农民军以极大的信心,他们认为被围的官军已经是军无斗志,只要发动几次小小的冲锋,这支官军也同样会全军溃败的。

可是一攻之下,农民军就知道遇上了硬骨头,冲锋的部队还未靠近围镇垒砌的土墙,就被黑云军的火器一阵射击,农民军丢下了上百具尸体就败下去了。

接着在当天晚上,余子琏亲率死士千人,夜袭农民军的营盘,再次造成农民军的一阵大乱。天亮一点名,农民军又死伤了几百,遭遇了第二次小败。

而接二连三的胜利,也使得黑云军的新兵丁信心爆棚,余子琏在军中的威信,也在不知不觉中回来了。

而现在的农民军就有些骑虎难下了。没有重型火炮和攻城器械进行强攻。伤亡大暂且不说,还没有把握一定能攻下来。

如果运送在开封城和朱仙镇那里放置好的重型将军炮和大将军炮,一方面花费的时间旷日持久;另一方面炮击也不一定奏效,因为黑云军的火炮数量也挺多。虽然他们的口径较小,但毕竟是在土墙上居高临下地发射,在射程上也吃不了什么大亏。

如此一来,农民军也只有一个选择了:老花样,集合大量的劳力,围绕着阳堌镇再次挖掘壕沟。就这样,黑云军和农民军就在阳堌镇僵持了下来。

“平儿今天真俊!今天就是小大人了。”李月奴眉开眼笑地打量着薛呈平,而今天的薛呈平是一身正装打扮,接着李月奴就用手捏了捏薛呈平的小脸,说道:“等会儿给月姨争气些,要上得了大场面。”

“是!月姨。”薛呈平挺着胸说道,一副长大了的样子。

李月奴牵着薛呈平的小手向着前厅走去,快走到时,遇上了躲在前厅屏风后的李馨和也是一身正装的吴呈瑛。

李月奴立刻深深一福,道:“拜见李夫人!拜见二公子!”

而薛呈平也是跪下行礼:“拜见李姨!拜见二哥!”

第八百一十五章收买人心

李馨一把将快要跪下的薛呈平拉起,接着挤出笑容对他说道:“平儿这么大了,快到李姨身边来。”接着她就一手牵一个,牵住了这俩个孩子的小手。

趁着俩个孩子都不注意,李馨是一脸寒霜地扫了扫身边的那个下贱女人一眼。只见李月奴低眉顺目的一副小鸟状,好像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没想到余傻子能耐倒不小,都能折腾出几万新兵送给陕贼去包围了。还想要咱们去救他。救当然会去救,就希望他支撑的时间长一些,那么我们汝宁军遇上的陕贼兵力也将会少上许多。你们说,我是不是该给余傻子发上一个傻子奖?”吴世恭在屏风前的前厅内,对着自己的文武官员说道。

“哈哈哈——!”前厅立刻是爆发出一阵大笑。

“好了,这次誓师典仪什么的都不准备举行,咱们就悄悄地出征。不过在出征前,有件事要向大伙儿宣布一下。”吴世恭接着叫道,“平儿!瑛儿!都出来。”

李馨连忙让薛呈平和吴呈瑛转到屏风之前。吴世恭接着牵着这两个孩子的手,向着众文武宣布道:“向全军传令,接任本官者:嫡长子薛呈麟;顺者:嫡子薛呈平;再顺者:二子吴呈瑛。要传到每一位将士的耳中。”

“诺!”众人齐声领命。

为了防止上次继任人问题造成的汝宁军内乱,吴世恭就再次重申了一遍,他的继承者是嫡长子薛呈麟。因为薛呈麟身在北京城,本身的安危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吴世恭就一下子制定了继承人的前三位顺位者。

而在屏风后听着的李馨,她的心中是一阵发苦。接着她又横眉扫了一眼低眉顺目的李月奴,仿佛要把心中的愤恨都通过目光传送到李月奴的身上。

而屏风后虽然站满了吴世恭的妻妾子女,但是他们都保持着一片安静。而躲在边上的罗轻君偷偷地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李馨,又看了看自己凸起来的小腹,不知在想些什么。

……

崇祯十五年八月十一日,汝宁军全军出征。汝宁军将兵分三路:右路是由杨如松、书墨率领的三万五千兵马,左路是由周巡、张彪率领的二万八千兵马;中路是由薛永利、楚格率领的四万二千兵马。紧随中路的是吴世恭的中军,有着赫飞率领的一万一千近卫直属部队和迟明率领的二千亲兵队。全军十一万九千兵马,正式投入到中原混战中。

几位农民军的探子正在树荫下乘凉。这里是豫中太康县境内,离汝宁军、归德的边境还有二百多里。平日里汝宁军的侦骑也不怎么来。所以这几位遇上的农民军探子,就想要偷懒一下。

这些农民军的探子都说着陕北方言,聊着些家乡的趣事。一个酒囊轮流到各人手中转了一圈,每人都能解上一口馋。他们是说说笑笑的都有些不亦乐乎。

可就在此时,他们发觉大地震动了起来。这些探子互相打量着。都发现旁人的脸色有些发白。突然一个人猛然惊醒,他急跑到树旁去解战马的缰绳。其他的探子也都反应了过来。他们也都去解缰绳,连酒囊掉到地上都没发觉。

等到这些探子骑上战马,上了高坡,他们只见到南方的大地边冒出了一条黑线。

“快跑!快回营去传讯!”一位探子就调转了马头。

“刘大哥!不上去打探一下是哪家的兵马,有多少人吗?”另一位探子问道。

“还打探什么?”那位准备好逃跑的探子嘶哑地叫着,“肯定是吴屠夫。一定是吴屠夫,他的军队全部出动了。再不走,咱们可就走不了了。”

说完以后,那名探子首先扬鞭。他的马就吃疼窜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一队汝宁军的骑兵疾驰到那几个农民军探子的落脚处。看着远逃的那几个人,领头的那名骑兵队长驱着马踩了一下那酒囊,笑道:“那些兔崽子可溜得真快啊!”

……

“乔松!你先安排人手把咱们拿下的地方都控制起来。土地荒芜、渺无人烟都不要怕,先建立起从乡镇到州县的官员体制,以后的事可以一步步来。至于人口,以后本官会给你送来的。”吴世恭吩咐道。

“诺!”

“燕知州!那州县官员的事就要你费心了。如果有举人、监生的,只要他们心向着咱们汝宁军,都可以先任命,先占上位置再说。如还有缺员,那就择优从生员中挑选吧!还有,与朝廷和巡抚衙门的交涉,也交由你。什么事都以拖为先,要保证我们的人确实控制住这块地盘。”吴世恭又对原汝州知州燕兢吩咐道。

“是!大人!”

在出兵之后,汝宁军很顺利地占据了豫中的几个县。于是吴世恭立刻让乔松和燕兢把携带出的一千多名预备官员安排了下去。可随着占据的地方不断地扩大,所需的新官员也不断增多,于是一方面吴世恭让汝宁紧急再安排一批预备官员,一方面就是原地提拔了。汝宁军想加快速度,趁着朝廷没反应过来,先要在这块无政府的土地上,建立起汝宁军自己的政权。

“将军!前方有地方乡老来慰问将军!”一位亲兵禀告道。

“好!那咱们就去看看吧!”吴世恭笑道。

“老朽日夜相盼,总算是盼到王师了。今日一睹将军容颜,老朽是不甚欢喜!”几位面慈目善的老者,带着大批犒劳,跪迎吴世恭。

“快些请起!”吴世恭虚扶道。他也笑得很亲切,“众位地方贤良心向汝宁军,本官是不胜感激。本官也来晚甚多,真是有愧!有愧!”

“不敢!不敢!”

大伙儿都是倾情表演着军民鱼水情。可是吴世恭心里明白,这些老者就没一个是吃素的。在盗匪、流民横行的现在,能在本地生存下去的都是些本地的大族。而且这些大族都有着自己的武装,也就是些地主武装。平时那些地主武装保卫本族,偶尔也客窜一下盗匪。而这些地主武装也都向汝宁军购买过兵器。

可是为了尽快地安稳地方,汝宁军还是不得不与这些地方大族合作,要通过他们的力量尽快地恢复生产,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体系。

“本官曾听闻:众位家中也都是耕读世家,族中子弟也都是俊良。而地方凋零,也需人来治理,望各位贤良不吝自家子弟,让他们出来为我们汝宁军做事吧!”吴世恭笑着抛出了胡萝卜。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那些老者都是大喜过望,他们今天就是要与吴世恭建立紧密的关系,为族中子弟寻觅个好的前程的,“只要将军看得上,族中之人都由将军您尽情挑选。绝不会有推辞之事。”

“那就最好!多谢诸位了!”

“哈哈哈——!”

一阵宾主皆欢以后,终于结束了这场表演。众人是各取所需,对会面的结果也都很满意。

而那些地方大族的行动很是雷厉风行,他们很快就凑出了四千多地主武装交由汝宁军指挥,而吴世恭也立刻把这支武装安排成为了汝宁军的辅兵。而乔松和燕兢也接收了一百多名各族的子弟,并把他们立刻安排到空缺的岗位上。

而这种安排也是汝宁军的权宜之计。那些突击加入的官员都将会在以后经受考验,只有切实融入到汝宁军里面的,以后才会有所发展。而且以后这样的官员也不会在原地为官,他们也都将会安排到异地,防止出现官地勾结的情况发生。

结束了会见以后,吴世恭问迟明道:“右路的如松和书墨到了何处?”

“他们已经进了杞县,快要和陕贼遇上了。”迟明答道。

吴世恭点点头,又吩咐道:“去永利叔和巡子那里吩咐一声,要他们压着速度,别冲得太快,这次的主攻是如松那里。别三下五除二把陕贼都给吓坏了。”

此次汝宁军的出征是分为两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当然是要为开封城打开一条通道,起码要保证能把粮食运入城,并让城中的军民有着守城的信心。当然现在又追加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救出余子琏的黑云军了。

而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由右路的杨如松和书墨部来完成的。而中路的薛永利、楚格部基本上就是侧翼掩护。而左路的周巡、张彪部更不会冲得太过靠前。他们还害怕把李、罗联军打得太狠,让他们不敢经南阳入湖广呢。

而第二阶段就是要与李、罗联军长期相持了。汝宁军不会主动发起进攻,当然也会在正面挡住李、罗联军前进。汝宁军就是要与百万农民军拼消耗,最终逼迫着李、罗联军不得不离开开封城。

再怎么说,百万人的粮食供应总比十几万人要多上许多。汝宁军又有背后的汝宁、归德来供应,如果说是拼消耗,李、罗联军是拍马也拼不过汝宁军的。

第八百一十六章杞县投降

午夜的杞县县城,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县城里寥寥无几的居民听到动静以后,都把脑袋躲藏进被窝中。这大军来来去去,兵祸连连,使得这些居民起床打探动静的胆气都没有了。管他外面闹得天翻地覆,能躲藏在家中享受一些安稳的时光也是好的。就是等会儿乱兵冲入家中烧杀抢掠,那也就这样吧!反正能拖上一些时间是一些。他们都已心冷如铁了。

杞县的县衙中,肥胖的魏知县却是汗如雨下。在这短短的二年时间内,魏知县的人生旅程是刺激无比,他仿佛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上下来回了好几次了。

当农民军一开始杀入豫中后,魏知县只要一得知农民军的靠近,就立刻躲藏到附近的山区里。等到局势稍一平静,他又回到县城依然做他的县太爷。

而此时大明朝廷已经不对魏知县这样的官员要求守土有责了。也没办法要求,就是新安排的官员,也宁愿弃官也不到这样送命的地方去。所以只要魏知县这些人还是声称心向朝廷的,大明朝廷也就眼开眼闭了。

可是农民军的来回肆虐也太频繁了些,经常爬山也很累,不要说魏知县的体型还很“壮观”。所以在一次躲无可躲的时候,魏知县索性投降了农民军,做起了闯营的顺民了。而闯营也恰巧要在这时候要树立些投顺官员的典型,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同样留任了魏知县为杞县的知县。

而杞县作为一个外围的重要据点,本来农民军是在此安排有一支大军的。可是随着余、杨联军的进攻,农民军也抽调了大部分兵力去围剿这支官军,其中也包括了在杞县的大部分兵力。

可是等到了汝宁军的出兵,农民军才发觉杞县这个据点需要加强。可是时间紧、农民军主力又被阳堌镇的黑云军牵制住了。所以李自成只能匆匆的让附近的几支旁系农民军部队进入了杞县县城。

而在此时,魏知县那种天花乱坠的口才就起到作用了。论打仗,农民军中选出任何一个小头目都比魏知县要强。可是论口才,杞县县城内近四千的农民军,加起来也顶不过魏知县一个人。

而原先遗留在杞县的千余农民军已经早就被魏知县收买,再加上那些旁系的农民军大多数都是河南本地出身,他们对着汝宁军有着天生的恐惧感,所以在魏知县的一番游说连横之后,大多数的农民军都准备跟随魏知县投降汝宁军了。

之后就是些去除“杂草”的行动了。所以在今天晚上,魏知县就安排自己亲信的部队。去消灭那些顽固的农民军首领。而这场兵变也相当顺利,只有半夜时光,魏知县已经重新控制了杞县县城,就等着汝宁军的到来了。

“书爷!和那群墙头草打交道我可不行。看到他们那张脸都觉得恶心。所以这种安抚、招降的事还是交给你吧!”杨如松对书墨笑道。

“以后你碰到这样的事还多着呢。多学着点。”书墨笑着教杨如松道,“无非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已。实在看不惯。杀几个墙头草也行。不过你也是位领军一方的大将了,要拿出为将者的官威。不要像你爹一样。做了这么大的官了。还没有一些气势。说实话,还是你娘的威势足上一点呢。不过我们手头上的人手确实太少,而且都是打仗的,治理地方的却没几个。少爷也说过:能用的也就勉强用吧!墙头草虽然人品不行,但咱们也不是要把他们娶回家做媳妇,只要他们为我们汝宁军做事。有些事也就眼开眼闭吧!只要他们不过分地欺压百姓就行了。”

“说实话,这些烦心事还真不愿意去碰。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搏个功勋,那多爽快!谁愿意去做那勾心斗角之事。”杨如松抱怨道。

“行行行!今天就我出面吧!”书墨笑道,“能兵不刃血的攻下杞县。儿郎们总是少些损伤。咱们这些为将者就是恶心些也就算了。再说,有了杞县那些投诚的民贼,接着修建工事的民夫也就有了着落了。”

“天兵到来,杞县知县魏忠亭领全县上下恭迎两位将军!”前方的道路上,魏知县带着投降的那些农民军头目在路中间跪迎。而在他们身后,投降的农民军兵丁也都弃了兵器,手无寸铁地跪在道路两旁迎接。

书墨笑着对杨如松一扬眉,低声说道:“你就看好了吧!别看那位以前是位县太爷,今天我就是要他的老婆,他都会笑着双手相送。不过能在这种乱世中,他还能如鱼得水,这人也是位油滑腹黑之人,只要能掌握得住他,以后会用得很顺手的。”

“可如果我们汝宁军离开此地,这魏知县会不会卖掉咱们?”杨如松奇怪地问道。

“肯定会!而且会以最快的速度卖。”书墨笑道,“不过我们也就用他这段时间,只要我们一直获胜,这样的‘聪明人’也不会随便反水的。以后你就会知道,用小人有时候比用君子还要顺手呢。”

今天书墨的话完全颠覆了杨如松的世界观。接着他就看到了书墨满面笑容地上前,说道:“久闻魏知县忠义无双,忍辱负重为朝廷。今日一见,真是吴某三生有幸。快快请起,也请魏知县介绍一下身边的诸位吧!”

“不敢!不敢!下官也久闻吴将军是大帅之心腹人,真是雄奇伟岸、前程似锦。今日能见尊面,也是下官前生修来之福也。也给将军介绍一下:此位是主薄严正宽。”

“久仰!久仰!”

“此位是原匪齐家营的齐虎齐统领。”

“久仰!久仰!”

……

看着书墨如鱼得水般与投降的魏知县他们打着招呼,偶尔还会很亲切地聊上几句、开些玩笑,杨如松就在心中暗暗地摇了摇头。这种事,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啊!

八月十七日,右路的杨如松、书墨部顺利地攻占了杞县县城。而如此快速的进军,立刻把李、罗联军的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于是李、罗联军立刻调兵遣将,首先要堵住在杞县的汝宁军。

第八百一十七章惠济河对峙

杞县的陷落,造成了农民军的完全被动。这时候的杨如松、书墨部可以北上与被围在阳堌镇的黑云军汇合,也可以朝着西北方向直接解围开封城。所需要的时间最多也不过是三、四天。

而农民军在此地的兵力却是集中的集中、分散的分散,完全阻挡不了这支汝宁军。再加上根本就不知道汝宁军会选择哪个方向,所以已经演变成为了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了。

而李、罗联军内部也是一片混乱。战斗到了现在,都是李自成的闯营在战斗。而罗汝才却对这样的战斗兴趣不大,他依然认为:还是不要与官军硬拼,该流窜就早些流窜,天下之大,又何处不可去逍遥呢?

而罗汝才这样的思想也影响到了一部分闯营的将士,他们也觉得李自成有些魔障了,何必在开封城这棵树上吊死呢?既然官军大军来了,还是能躲就躲吧!

这也就是闯营等农民军发迹的速度太快,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还不能接受建立正规政权、建立根据地的想法。农民军中流寇的思想还是很严重呢。

不过接着汝宁军的行动就让李、罗联军没有选择了。当得知汝宁军三路大军超过了十万人马,而且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住了豫中地区,李自成和罗汝才他们就被逼上梁山了。

因为这架势,怎么看怎么像是逼迫着李、罗联军跳下黄河。再加上又得知孙传庭的秦军在西面蠢蠢欲动,李、罗联军顿时发现了自己处在了一块绝地上,如果不拼命,他们真的是要全军覆没了。

可是这真的有些冤枉汝宁军啊!为了让李、罗联军发现薄弱处,汝宁军的左路大军甚至都没去占领汝州,就是要让李、罗联军发现南阳这条通道入湖广。可是现在的李自成和罗汝才他们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他们反而认为这是汝宁军故意露出的破绽,要让李、罗联军走上这条被官军“埋伏”的道路。

所以说,信息不畅总是会造成许多误解。这时候的吴世恭可能恨不得给李自成发个**,向他表白自己的“赤子之心”吧!

而一感到危险,李自成和罗汝才就立刻抛开矛盾,齐心协力了。他们立刻把部队逐渐地撤出了开封城四周的包围圈,集中到了朱仙镇附近,准备再来一次成功的围点打援。

而此时的汝宁军也像是脑抽风了,他们也暂缓了进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