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等候)-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吴世恭的话,马泊安立刻哈哈大笑起来。他发觉吴世恭不仅能够听明白自己话中的意思,而且还能够放下足够的身段,如此心性,绝非长居他人之下的角色。
于是马泊安也说道:“那老夫也就愧领了。长敬,今日老夫来此,就是要告一声,我马家将在汝宁投办三家工坊、一家商行,但要在这证交所募股二万两,不知此事可行否?”
对于吴世恭的考核算是合格了,马泊安也准备在汝宁府投资二、三万两,不过商人的本色就让马泊安想把利益最大化。如果能够在证交所再募集二万两银子,虽然需要让出去一部分股份,但马泊安有信心把产业做得更大。所以说,有实力的大商人就会借鸡生蛋。而象卞成旺、李妈妈这些小商人还抱着那种小农思想呢。
“万分欢迎!”吴世恭是大喜过望,“不过在证交所募股也有着一些规矩,最主要的就是账本需向另外的股东公开,世伯有何疑问,等会儿让陈掌柜向世伯介绍一二。”
“那在汝宁开业还有另外的规矩吗?”马泊安又问道。
“就是一个,要交商税。不过世伯的产业新开张,是可以减免一部分的。这也可以等以后让邓先生、袁先生来向世伯介绍。我们汝宁军的商税虽然高一些(这是与明朝那种几乎忽略不计的商税相比较的),但绝对不可以隐瞒不缴。但也没有其他的陋规,所以只要缴纳了商税,就可以安心经商了。”
“哦!还有!不能够随便侵犯别家商行的专利。要不然,可是会被别家上告,要赔很多银子的。”吴世恭又提醒道。
“嗯?”马泊安又听到了一个新名词,于是又问道,“何为专利啊?”
于是吴世恭简单地把《专利法》介绍了一下。越说马泊安的眼越亮。好不容易等到吴世恭把话全部说完,他立刻说道:“长敬!等这次老夫回去。再调些银子过来。开设多家工坊。不过我们马家也将在证交所再募集三万两,不知此处可有这么多的余银啊?”
吴世恭根本没想到马泊安一下子变得大跃进了。连一旁的马守信都有些奇怪自己父亲的狂热,他可是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向是很沉稳的。
不过这俩人都不知道,马泊安就是要通过专利权,在汝宁军的控制区内形成自己产业的垄断,这可是争分夺秒的大事。所以有些失态马泊安也就顾不得了。
不过吴世恭还是回答道:“证交所发股都是包销的,只要折扣够多,发行商会支付未卖掉股份的银子的,所以世伯不需为此担心。现在做这事的是四海钱庄。世伯可以到那里商议一个好一些的折扣,晚辈也会与钱庄说一声的。”
“真可如此?”马泊安不可思议道。他没想到汝宁府的金融业已经发达到了这种程度。
一旁的马守信也插嘴道:“爹!那四海钱庄还有有趣的事呢。发行了一种粮票,还能够存银子进去吃利息呢。当然,在里面也可以借款,但比印子钱的利息低多了。”
“是吗?”今天马泊安吃惊的事太多了,所以已经有些吃惊疲劳症了。
于是马守信简单地向自己的父亲介绍了四海钱庄存款和借贷的流程,马泊安心中不禁感叹:“这又不是一个借鸡生蛋的妙法吗?想出此计者真乃是人杰也!”
不过也因为吃惊太多,马泊安也没兴趣去询问这主意是谁出的。毫无疑问,就是对面坐着的那位年轻武官。不过这么一来,却搞得坐在那里的吴世恭是心痒不已,他就等着马泊安开口询问了呢。说实在话,吴世恭其实也是位很骚包的人啊!
这时候就显出马泊安对商业的敏锐性来了,他当机立断地询问道:“长敬!老夫这里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是否可在将开设的期货交易所内买上一些股份呢?”
“这样啊!”吴世恭犹豫了一下,说道,“那就卖给世伯半成吧。”
“何价?”
“一万两!”吴世恭立刻是狮子大开口,对于做生意他也从来不会心慈手软的,不过说完以后还是解释了一下,“不能够卖给世伯太多了,这期货交易所私人占股也不能够太多,就是给世伯的,都是从晚辈的股份里让出来的。”
“一言为定!”没想到马泊安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对于期货交易所,马泊安确实心中没底,可是看过吴世恭以前的那些金融产业,马泊安就选择了相信。再说,为了维持与吴世恭的良好关系,就算是送给吴世恭一万两银子那又如何呢?
还有,马泊安也是抛砖引玉,他还有着下一步的考虑的。于是马泊安又问道:“那大人的证交所和钱庄的股份可否发卖啊?”
吴世恭没想到自己狮子大开口的价格,非但没吓倒马泊安,而且看他的架势自己的开价还低了,所以也就不敢信口开河了,于是吴世恭就回答道:“这也要世伯与邓先生、袁先生去商议。晚辈军务繁忙,这琐事之细节真是不甚了了啊!”
马泊安也知道自己有些着相了。于是笑着缓和了一下气氛:“那就让长敬费心了。这次老夫还要待上几天,离别时可要与长敬好好相聚。等老夫回去,马家将在七月之前安排好银子和人手,犬子也将常驻在汝宁帮忙,到时候还需长敬多加指点啊!”
“世伯客气了!”吴世恭连忙拱手还礼道,“不过还有一事要世伯费心。这次世伯的工坊和商行,最好在汝宁府招收五成的人手,晚辈这里流民太多,也需得各位长辈帮忙啊!”
明朝这时候异地开业,也都是自己从家乡带来人手的,所以吴世恭就先提醒一句,要马泊安帮忙招募些本地的流民,也减少些汝宁军赈济的压力。
“那招募本地流民是何价啊?”马泊安当然先得问清楚。
“我们汝宁军已经发文,做工者最低工饷每日米一斗半,而且每旬沐休一天,每日做工不可超过五个时辰。如有超过,工坊要支付加倍工饷的。”
自从吴世恭向全军宣布了长子薛呈麟的任命以后,吴世恭总感觉到对李馨、吴呈瑛母子有些愧疚。所以在一天看到吴呈瑛又是眼泪汪汪地读书归来,就心肠一软也规定了:学生也是旬日沐休。
虽然吴世恭的规定得到了开蒙大儒的指责,可那位大儒又怎么知道一个父亲的爱心啊?所以以此类推,吴世恭索性把这个规定制成了法令,在自己的控制区内推行了下去。并且为了保障做工的人起码能够养活一家三口,所以在法令中又规定了最低工饷标准。
所以在这个时代,第一个保障劳工的法令,就在吴世恭一片添犊之情中诞生了。不过最高兴的倒是吴世恭内宅里的那些奴仆,他们本来就是全年无休的,现在这样不是变相的增加了工饷吗?
吴世恭的这个法令一出,立刻在全境引起了一片叫好声,很多逃到汝宁府做工的流民都在家中为吴世恭立起了长生牌坊。
只有卡雷拉神父有些唧唧歪歪,他竟然劝说吴世恭:要实行星期制。每七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方便他的教民去教堂做礼拜。
吴世恭立刻是一口回绝。还做礼拜呢!那回教一天要做几次礼拜的,那么要放他们多少天假期呢?再怎么说,十天休一天总比七天休一天的好。吴世恭也是个资本家,屁股肯定是坐在资本家的那一边的。所以卡雷拉神父的建议也就省省吧!广大劳动人民还想实行双休日呢!
不过吴世恭的话也让马泊安有些疑问。这最低工饷倒也罢了,怎么样也比江南劳工的工饷低许多,可是为什么要强制规定沐休呢?难道工人愿意多挣钱,还要阻止住他们吗?于是马泊安就把自己的疑问问出口。
吴世恭当然不可能告诉马泊安:这个规定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时间玩的。所以就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还是流民太多啊!”
见到吴世恭的叹气,马泊安也陪着叹了一口气:“长敬宅心仁厚,老夫也不甘人后。这样吧!老夫承诺在本地募工不少于七成。守信!你也记住,每月拿出一百石粮赈济那些流民。”
“是!爹!”
“多谢世伯!”
第五百零七章好上一点点
当吴世恭回到内宅的时候,发现陶辛竟然还没有走。在大庭广众之下吴世恭也不好发火,可是进入了赵如雅的房间,吴世恭终于忍不住抱怨了:“快让那臭小子滚!难道他还想在这里过夜吗?”
过来给吴世恭更衣的赵如雅立刻打了吴世恭一下,她笑着癫怪道:“有夫君这样当爹的吗?还这样说自己的女儿。小辛子是夫君的徒弟,以后是夫君的女婿,夫君怎么把他当成仇人一样啊?怎么样也让小辛子吃完晚饭吧!”
可是吴世恭依然在那里鼓鼓囊囊的。可就在这时,赵如雅突然皱起了眉头,她把秀鼻凑到吴世恭的怀中,闻起了吴世恭衣服上的气味。
吴世恭暗叫一声:“不好!”,刚才那李妈妈就是靠在吴世恭的怀中说话呢。于是他立刻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道:“也不知道哪个丫鬟浪费,给我的衣服上放了这么多的薰香,今天一天都被这香味熏得晕乎乎的。”
赵如雅立刻抬起头,以万分怀疑的目光斜视着吴世恭,盯得吴世恭是浑身发毛,过了好一会儿,赵如雅才吐出了三个字:“七日香!”
吴世恭的冷汗顿时下来了。刚才他忘记了赵如雅的脂粉铺就是做胭脂香粉的,而且那七日香正是赵如雅脂粉铺的特产,赵如雅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撒谎了呢?
可还没等吴世恭想好怎么圆谎,赵如雅又一伸手,动作优雅地从吴世恭的肩上拈下一根女人的长发来……
马泊安又在汝宁府待了近十天,在这些天中,他与吴世恭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比如通过与闽海商行郑掌柜的协商,动用吴世恭的两条海船。运送马家在松江府产业生产出的商品至海外。又比如用三万两银子加上马家在松江府的一个码头,交换证交所和保险商行各半成的股份。因此,马泊安的此次汝宁之行可谓是满载而归。
而见到了马泊安这样一次次的挥金如土,吴世恭他们才知道自己眼皮子浅了。原来天下豪富之家竟然有着这么多的钱。只要等到马家的银子运到,再加上吴世恭将要发行的二万两债券,汝宁军在短时间内将再也不会为现银的短缺而烦恼了。
更让吴世恭高兴的是,这段时间内,吴世恭的私财增加也很多,起码马泊安临走时送的那份礼可真够厚的。再加上松江府的那个码头属于吴世恭私人所有,只是汝宁军能够无偿使用。所以现在的吴世恭终于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有了不动产了。
于是吴世恭就开始幻想了,他幻想着以后把陆家嘴和张江高科的地皮都买下来,让那后世的东方明珠和起点网都没有立足之地。
而首次股票的发行也很顺利,因为量也不多,又有士绅来捧场。也有象薛永利那般跟风吴世恭的,所以所有的股票基本卖空。
只有李妈妈的股票因为名声不好有些滞销。吴世恭索性把自己的银子都买了那些滞销的股票。为了表示感谢。李妈妈就在吴世恭送给她的宅子。也就是那座原先安排朱绮兰住的宅子里,与吴世恭交流了好几次。
当然,吴世恭也不会让自己的银子打水漂,所以他也教了李妈妈好几招。例如:培养一批走猫步的秀台;刻板印刷女人专看的时尚书籍……。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起不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但也为李妈妈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李妈妈更是在床上花样百出,还时不时带来几个新鲜货给吴世恭开开荤。几次以后。被内宅烦心的吴世恭忍不住想道:“其实这样无后顾之忧的偷嘴也不错。真的要向女权主义者致敬啊!一夫一妻制就是好啊!”
时间很快地到了崇祯八年的五月。薛永利的出征大军就如预料般的一样只是一场阅兵,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像样的战斗。而开封府南部三县的乱匪也都纷纷向薛永利投诚了。
相对于汝宁军的顺利,巡抚玄默的平靖却相当不顺。应该说,汝宁军采取的平靖方法一点儿也不稀奇。无非是大军威慑、利诱招安的这一套。
相比较而言,在不明真相的乱匪来看,玄默的官军总比汝宁军强大。而玄默的利诱也有分量的多,起码汝宁军只能够给出一些野鸡任命,而玄默却可以给出一些正式的官吏职位。
可玄默的平靖还是远远地不如汝宁军,除了有一批乱匪被汝宁军赶到了河南北部的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汝宁军的强大是一桩系统工程,玄默那里完全模仿不出来。
平心而论,你说汝宁军真的有多么好吗?那也不见得。可在明末这个比烂的年代,恰恰是汝宁军比他人在各个方面都好上一点,这才显出了他的卓越不凡。
汝宁军在圈地和盐业上,都是通过牺牲士绅,甚至有产百姓的一部分利益来给自己获取财源的。尤其是圈地,在无主地的认定上甚至把一些农民和小地主的土地都剥夺了。
可汝宁军反馈给他们的起码是活命,并且还是给予那些大士绅一部分土地的收益。相对于天灾**之下的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汝宁军的做法还是比朝廷和农民造反军好上那么一点点的。
由于大批乡一级的官员任命,汝宁军对基层的控制又比朝廷好上那么一点点。更因为汝宁军初创,很多不良的习气没有养成,所以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等官场恶习比明末那黑暗的官场要好上许多。
而汝宁军普通兵丁的军饷也无非是朝廷所订军饷,甚至辅兵的军饷才能够拿几成。但汝宁军的军饷却从来不扣克、不拖延,这又比其他的明军好上许多,使得汝宁军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让整支军队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其他方面的大小优势也有许多。这一点点的累计,就使得汝宁军把除了后金以外的其他政治团体都远远抛在身后了。
更为主要的是,汝宁军给予团体内所有的人都有希望,他们都坚信,只要通过努力,自己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汝宁军的人更坚信,能够带领他们实现梦想的只有汝宁军的首领——吴世恭。
第五百零八章陕西剧变
“思德兄!辛苦了。”吴世恭对刚赶到汝宁的周俊吾拱手道。
周俊吾虽然是满脸倦容,但还是精神饱满。他连忙还礼道:“长敬兄费心了。恩师派我来问一声,长敬兄的汝宁营准备好了吗?”
由于平靖不利,河南巡抚玄默派人向吴世恭联络,要其不再限制自己的平靖区域,配合玄默一同平靖河南全境的乱匪,而派出的联络人正是周俊吾。
一听到玄默的命令,吴世恭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且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地进行了汝宁军的动员。对于吴世恭来说,消化汝宁军所得的地区,安定河南全省,防御农民造反军再入河南,这本来就是汝宁军的既定战略。所以吴世恭肯定会选择与玄默合作的。
而玄默也很满意吴世恭的合作态度。不过这种层次的官员,也不会向吴世恭明确说出会给予什么报酬,反正一切尽在不言中,玄默肯定是不会亏待吴世恭的。
而这次平靖河南的军事计划就是由汝宁军制定了,汝宁军也将成为这次平靖的主力。吴世恭向玄默提出,让玄默的官军主力在黄河沿线频繁活动,吸引住河南乱匪的注意,薛永利的军队加上归德军团的一部在归德、开封南部缓缓上压,给予那些乱匪压力。
至于吴世恭,他将率领着汝宁军的主力,沿叶县、汝州一线,直兜乱匪的背部,力争一击把河南乱匪主力击垮、剿灭,再把乱匪的残部驱赶至黄河以北或者大别山山区里,让乱匪不再成为河南境内的大威胁。而吴世恭把这个军事计划很形象地命名为“左勾拳”。
之后就是周俊吾的来回联络了,而今天就是玄默完全赞同吴世恭的计划以后,派周俊吾来告知吴世恭来了。当然。也有敦促吴世恭出兵的意思。
吴世恭当然明白周俊吾的此次来意,于是笑着说道:“思德兄请稍待,小弟儿郎快要准备齐全了。三天以后,我将亲自领军出征。”
因为此次出征,对付的乱匪实力并不强大,但为了限制住他们到处流窜,汝宁军主要强调的就是机动性。因此,吴世恭将带上骑兵军团、亲兵队近四千骑兵,加上教导军团和直属炮兵团的一半,共六千五百人马。不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很强。机动性也是令人发指,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匹骡马的程度。
而到了叶县以后,吴世恭还将会带上常猛的垦荒商行那八千护卫作为辅兵,让这些商行护卫也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接受一点基本的军事训练。
而汝宁军团和水师陆战团就忙着守住汝南地区。打通至武昌的补给线路了。南阳军团也要承担着西线的防御,不可以大动。所以汝宁军本部就只有工兵团和炮兵团重炮部队留守了。因此。这次汝宁军的军事行动就是准备着速战速决。
崇祯八年六月七日。吴世恭率领汝宁军主力出发,而周俊吾也一同随同。可是他俩都没想到,就在同时,陕西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五月,高迎祥与各路农民造反军会师陕西,合兵二十万。直逼西安,那是连营五十里。烽火照西京啊!而刚赶回陕西的总督洪承畴、曹文诏死守,才力保西安未失。
于是高迎祥移师西攻平凉。闯将李自成部围攻甘肃宁州(今宁县)。洪承畴闻讯,立派副总兵艾万年、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引兵三千往援。
在宁州襄乐镇。明军遇上刘宗敏指挥的三万一千多农民造反军,双方发生激战,见刘宗敏部确实势大,救援已不可为,艾万年令明军后撤。
巴家寨。
赫摇旗、田见秀、李过等部将围簇在李自成身边,紧张地等待着一匹匹快马探查来的消息。听到了艾万年部已经撤往自己设伏的巴家寨方向,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没啥要紧的,就是寻常的一战嘛!怎么都象今晚洞房的小媳妇模样啊?”李自成的俏皮话惹得部将是哈哈大笑。
可是熟悉李自成习惯的人也发现,他把头上长年戴着的范阳毡笠不停地摘下戴上,他们都知道这是李自成在紧张的时候,下意识做出的动作。
没办法不紧张。这几乎就是农民造反军造反以来首次主动进攻明军主力,而且带兵的又是艾万年等名将。虽然这次李自成把自己一万多的老营兵马都带过来了,又是一场伏击战,但这些人心中还是没有底。
“闯将!官狗已经进了埋伏了。”一骑又飞奔来报。
“叫前面的等等。等官狗全部进来以后再打!”李自成一边说,一边把毡笠戴上扣紧。既然已经决定要打,那就打个狠的吧!前怕狼后怕虎的总不行。
六月五日,明军副总兵艾万年、刘成功、柳国镇、游击王锡命在撤至巴家寨时遇李自成部,遇伏被围。艾万年、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受重伤,明军大败,死了一千多人。
艾万年、柳国镇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地传到曹文诏耳中,这时候的曹文诏还是相当轻视农民造反军的战斗力,于是他是瞋目大骂,拔刀砍地,向洪承畴请求让他出马与农民造反军决一死战。
而这时候的洪承畴已经是焦头烂额了。自从他上任总督以后,先失凤阳,现又失两员大将,怎么样也对崇祯皇帝和朝廷交待不过去了。
所以洪承畴现在听到剿匪的首号名将——曹文诏主动请缨,立刻是大喜,说道:“非将军不足办此。顾吾兵已分,无可策应者。将军行,吾将由泾阳趋淳化,以为将军后劲。”
洪承畴就是想要曹文诏来个大胜挽回自己的颜面。可是因为农民造反军在陕西四处出击,兵力又扩充到了夸张的程度,所以洪承畴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于是只承诺了给予曹文诏三千兵马,自己率领着主力随后跟进。
但狂妄不已的曹文诏根本是不以为然,他还以为现在的农民造反军还是以前的那一支呢。于是在六月十五日,曹文诏这三千兵马向着真宁而去了。
第五百零九章名将凋谢
崇祯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娑罗寨。
今日之曹文诏已经血战了大半天了,他共与农民造反军作战六次,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在优势的农民造反军包围圈里,他组织起明军有效的抵抗,并且且战且退把明军的大部成建制地保存了下来,显出了其个人的武勇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可是这样的作战也是有着代价的,曹文诏已经身负几伤。虽说因为甲胃在身伤得都不重,可是如果再不离开这块险地,那么这支明军可就会凶多吉少了。
可就在这时,周围又是传来了一阵鼓声,漫山遍野突然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旗帜,设伏在这里的农民造反军又冲向了曹文诏这支明军。
在消灭了艾万年部以后,农民造反军是士气大振。高迎祥、李自成率部西走宁州,与活跃在庆阳一带的过天星、蝎子块、乱世王等合兵,准备利用明军的报复心理,再打一次伏击战。
之后得知了明军派出的是农民造反军的老仇人——援剿总兵曹文诏,于是这些首领就精心地筹划了围歼曹文诏的伏击战。
而此时,由于陕西乡野都被农民造反军所控制,曹文诏这支明军也就成了瞎子、聋子,使得农民造反军可以放大胆调动兵力,可以在几处关键点设伏,根本不羁被曹文诏部队的探子探查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文诏部就一头撞入了包围圈。
六月二十七日,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率锐师在前打先锋,曹文诏率步兵殿后,行至湫头岘子,农民造反军伏兵突起,把明军截为两段。分兵围杀。
身陷包围的曹文诏部还不知道自己中计。因为在这么多年与农民造反军的战斗中,人数占优的农民造反军设伏明军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每次战斗,都是因为战斗力相差得太过悬殊,使得被包围的明军不仅冲出了包围圈,而且反过来把农民造反军杀了个大败。所以,曹文诏认为这次被伏击也是如此。
果然,曹文诏侄子曹变蛟作为先锋抢先为战,斩杀农民造反军五百余人。于是农民造反军佯装溃败,向东面的林区撤退。
只要看过《三国演义》或者其他描写古代战争的读者朋友。都知道有一句军事谚语——逢林莫入。可这时候的曹文诏部已经昏了头,他们还是跟随着溃败的农民造反军追入了林区。
曹文诏部又怎么会不追击呢?按照长年作战形成的套路,现在应该是农民造反军扔下大量的财帛女子,羁绊住曹文诏部追击的脚步,让这些将士来个细水长流了啊?
可这次的农民造反军就不按照常理出牌了。曹文诏部紧追三十余里。到达雕翎关。眼看明军进入埋伏圈,农民造反军四面杀出。与曹文诏大战于湫头趟子坳。
由于长时间追击造成了曹文诏部兵力分散。首尾难顾,顿时丧失应战力,死伤惨重,暴尸山野,血流成河,尽染村庄。
在次日六月二十八日。农民造反军由乱世王当先锋,李自成居中,过天星继后,重又包围了明军。与曹文诏部决战,势必要完全消灭这支明军。
而曹文诏左追右挡,且战且退。这时候的农民造反军又故意放开了一道口子,诱敌西向,因为农民造反军不是仅仅安排了一个设伏点的。
当曹文诏部行至娑罗寨时,农民造反军在此处埋伏了最精锐的老营万骑,他们四起合围,矢飞猬集,战斗一下子到达了白热化的地步了。
“大帅!王千总那里打开一条道啦!”见到前方的明军打破了包围圈,曹文诏的亲兵队长立刻大叫道。
“走!”曹文诏手提滴血的骑矛,毫不犹豫地拔马向着王千总的方向逃去。在这时候时间是万分宝贵,生死也就是在那一瞬间。
可没跑了几步,曹文诏突然听到右方传来大叫声:“将军快快救我!”曹文诏一眼望过去,只见到几名明军被农民造反军团团包围着,大叫的那人还是一直跟随着自己的老兵,现在正被几名农民造反军压在地上呢。
曹文诏犹豫了一下,立刻调转马头向着那几名明军的方向而去。见到自己的大帅如此,身边护卫的亲兵也奋勇上前,几个冲杀以后,就把包围的农民造反军杀散,把那几个明军救了出来。
曹文诏也不废话,招呼了一声:“跟上!”,接着那几名被救的明军要么跳上空马,要么和其他亲兵合乘一骑,接着向那包围圈的缺口而去。
可是曹文诏的举动立刻引起了指挥作战的农民军首领的注意,而且在此时,农民造反军中又有一位从明军叛降过来的小卒指着曹文诏,大叫道:“这是曹总兵。”
“围住他!”、“抓住他!”、“不要让曹屠夫跑啦!”……
根本不需要指挥的农民军首领命令,与曹文诏有着血海深仇的农民军将士立刻是欣喜万分,围攻更急。
于是曹文诏再次陷入重围,他疲于奔命,击杀农民军数十人,转斗数里,身受重伤十余处,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眼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四周又是密密麻麻的农民军将士包围。曹文诏知道自己是突围无望了。
曹文诏苦笑了一声。这终日打雁,还真的是被雁啄瞎了眼了。曹文诏也是位狠人,他毫不犹豫地拔出了腰刀,拔刀自刎。
“大帅!跟紧……”身前的亲兵队长还没发觉曹文诏的举动,可是他一转头,就看到曹文诏的脖子喷出了一股鲜血,立刻瞋目裂眦地大叫道:“不——!”手也忍不住要去抓曹文诏的刀,只是距离太远,只是捞了一个空。
见到曹文诏的尸体重重地落到了马下,战场上也仿佛停顿了一下。那亲兵队长也立刻拔出了自己的腰刀,自刎陪主。而剩余的十几位明军呼喊着冲进农民军,最终全军覆没。
此役,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重创明军,曹文诏部损兵大半,游击将军及将官殁者二十余人。尤其是以善战著称的首号明军剿匪名将——曹文诏,在此役中兵败自刎,使明军为之丧气,而农民军欢呼雀跃,高兴万分。
不过也因为在此役的后半段,农民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曹文诏的身上,所以曹变蛟集合了残部千余人,冲出了农民军的包围圈,使得农民军也未尽全功。
在陕西的农民军造反以来,他们最惧怕的就是两员明将:曹文诏曹屠夫和贺人龙贺疯子。当然现在吴世恭吴屠夫也紧随其后了。
尤其是曹文诏,他每次作战都是身先士卒,并且对士卒关爱有加、大加赏赐,所以极得将士的爱戴,他的部队也极具战斗力。
看看曹文诏的战功吧!曹文诏先后击灭据守河曲的农民军首领王嘉胤,又连续击灭点灯子、李老柴、可天飞、刘道江等十数位农民军首领。剿灭的农民军兵丁更是不计其数。使得农民军往往是闻之色变,常常望风而逃,时称“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摇。”
但是曹文诏对待百姓的态度就是截然不同了,甚至连朝廷也都有些看不下去,就是兵部都有对曹文诏的弹劾。当时陕西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宁被流贼抢,不教曹兵挡。流贼抢有限,曹兵害无穷。流贼抢民财,曹兵杀民命”。
还真不知道是曹文诏剿灭的农民军多呢,还是被他逼反的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