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崛起-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事商议完毕,魏延便命人准备酒菜,好歹赵舒二人一是镇东,一是镇北,两个堂堂大将军,场面上的事情,总还是好生整治的。不过,由于赵舒来汉中之事,甚为机密,只好两人对饮,并不十分热闹。酒足饭饱之后,我便让魏延先行准备,自己告辞前往成固,现在和孔明是在争分夺秒,桓易那边还不知道情况如何。要是让孔明,刘备知道赵舒不在白帝城,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状况。

    成固就是姜维后来提倡重兵扼守的汉,乐二城之一的乐城,自从王平升任平北将军,分掌汉中之后,也渐渐修缮起来,虽然还不及南郑雄伟,却算得上是一座坚城。王平见到赵舒的脸色,与魏延见到赵舒时一般,似乎都没有想到赵舒还真有这么大的胆子一个人四处奔波,亲自当说客。赵舒也是没有办法,谁叫咱部下人手不够,只好委屈自己了。

    王平虽然见过数面,却无丝毫交情可言,远远没有魏延客气,一脸阴沉地看着赵舒,右手还按在腰间佩剑之上,不知是否在考虑将赵舒抓去向刘备请功。无诏擅离自己防地,也是重罪,要是刘备真掌着大权,赵舒这颗脑袋就该搬家了。赵舒看着王平如临大敌,笑道:“吾一介文士,虽有将军号,却手无缚鸡之力,今只身前来,将军何惧之甚也?”

    王平冷笑一声,道:“将军杀人何曾用力?”常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王平这句话,赵舒姑且当赞誉收下,又道:“闲话不必多说,吾此来只想与将军商议一事,可否摒退左右?”王平立刻道:“事无不可对人言,若是国事,当正大光明而言,若是私人之事,那将军便可免开尊口。”

    “自然是国事。”赵舒正色道:“吾千里迢迢来见将军,正是为江山社稷。陛下伐吴惨遭江夏之败,却不便再回成都,而滞留白帝城者,将军可知其故?”现在蜀汉内部的形势,只要是掌有兵权,又有些身份,不是白痴的人,都差不多能看出来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但却有谁敢明白的说出来?赵舒原不指望王平回答,又继续道:“成都一时之间,文武故旧逝世大半,且都是平日与陛下相亲近之人。陛下岂不见疑?是以召吾带兵护驾进京,孔明却兵阻巴东,大军不得西进。陛下谴吾来寻将军,共计良策。”

    “嘿嘿。”王平听后一阵冷笑,乃道:“将军当某是三岁孩童?个中曲直是非,岂能信你一面之词?”赵舒缓缓从怀中掏出刘备诏书,双手奉上,道:“有陛下诏书为证。”王平却并不来接,只道:“昔日法孝直不是也常发诏书么?”

    赵舒拂然不悦,道:“将军竟然以叛臣比吾?”又复道:“姑且不论诏书真假,以将军现在处境,还是只能当真。”言便抬眼直视王平,对视片刻,心中各有所想。王平终将目光移开,冷然问道:“将军且试言之。”赵舒上前将诏书放在他身旁案上,乃道:“陛下年事已高,又逢此大败,心腹兵马损失殆尽,又常染病卧床,将军以为能长久乎?”说到此处,王平勃然色变,站起身来,本要说话,却被赵舒打断继续道:“千秋之后,太子尚幼,若无权臣辅之,能安稳否?而以当下形势来看,比在我与孔明之中,将军虽然忠义,只怕还无这等能耐。”王平猛然喝道:“若权臣当国,将置主上何地?”

    “将军何需如此冲动?”赵舒淡笑道:“权臣并非乱臣,逆臣,将军岂不闻昔周武王薨,成往年幼继位,周公辅之?舒虽不才,愿效古之贤人。”王平却反问道:“以周公之贤,尚且有流言,将军何以示其诚?”

    这个问题却很难回答,赵舒负手踱开几步,忽然问道:“将军自从得汉中以来,便随陛下,已有五载,以将军度之,吾与孔明谁更忠于陛下?除法正之时,将军也在白帝,陛下有诏,吾便亲往之,而孔明却坐守成都,枉顾圣命。若吾真有不臣之心,就在荆州,陛下能奈我何?”

    现在刘备不久人世也不算什么秘密,赵舒与孔明或者都不算是忠臣,但却并不是王平这样的忠臣能比拟的。刘禅继位之后,必然会有一人掌权,赵舒不能证明自己的忠心,也只好那孔明作比较。没有赵舒,荆州早不是蜀汉治下;没有赵舒,刘备也未必能活着走出江夏;而孔明在成都,却接二连三的死去不少朝中重臣,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就是他所为,但也难免让人联想过去。这些事情王平不可能不清楚,若是他有那个本事,完全可以现在把赵舒杀了,接着去除掉孔明,保刘备父子,可是他有这个能耐吗?所以他只能在赵舒与孔明之间,作一个很无奈的选择。王平很颓废地坐了下去,低头道:“此事将军可否容某考虑些时日?”

    “事关重大,将军自然可以多考虑些时日。”赵舒也跟着坐下,道:“吾此来并非要将军就作决断,只是欲将汉中暂时托付将军。”王平又复抬头问道:“将军欲使某击魏延?断然不可,如今陛下新败,汉中若再生动乱,岂不让曹魏所乘?”赵舒知道他误解我的意思了,但并不就此解释,却先问道:“将军惧魏文长也,恐不能敌?”王平却也像魏延一般据实答道:“某曾在其帐下任职,确多有不如。”

    看来武将终究比赵舒他们这些读书之人诚实可爱得多,能自承其短,赵舒心中也常觉得不及孔明,却还从来没有当着别人的面说过。既然这两个人彼此都比较欣赏对方,赵舒何不作个顺水人情?于是,赵舒笑谓王平道:“将军误会了,吾来见将军之前,已先至南郑见过文长,彼也愿与吾携手共辅主上。今文长欲与吾同往白帝,又恐汉中有失,乃以将军忠勇严谨,举荐将军代为镇守。”

    “哦?”王平脸上也有些惭愧之色,毕竟他也出卖过魏延,复问道:“魏镇北当真这般言某?”赵舒急忙道:“吾怎好欺骗将军?”反正魏延也确实说过那几个字,赵舒也不算是说谎。王平沉吟良久,方才叹息一声,起立道:“蒙将军与魏镇北厚爱,尽可放心离去,某誓不让魏兵踏入汉中一步。”终于等到他这一句话,赵舒暗自长吐了口气,汉中局势又定,孔明在巴东做梦也不会想到,赵舒在后院放了这么大一把火吧?

    两日之后,王平移驻南郑,与魏延稍作交割,赵舒便与魏延带着三千汉中兵马南下。汉中南接巴西郡,便是当年张飞镇守之地,军马一路之上日夜兼程,非一日便近郡治阆中地界。魏延便私下谓赵舒道:“巴西郡守阎芝乃孔明心腹之人,某等行军须得谨慎。”赵舒笑道:“兄为助孔明而来,若藏头匿尾,岂不更让人心疑?”魏延点头称是,于是军马大张旗鼓,便往阆中而来。魏延还先使人通报阎芝,令其准备劳军之物。

    及至城外十余里,便见一小队骑兵迎面而来,当先将官见魏延旗号,下马肃立道旁,朗声道:“郡中末吏狐笃恭迎镇北将军。”魏延打马上前,冷眼看着来人,喝问道:“你家太守缘何不亲自来接本将军?”言辞傲慢,正是魏延本色。

    狐笃听后眉头稍皱,却碍于身份,仍旧答道:“阎大人已经在城外等候多时,只是将军许久不至,特命卑职出迎数里,先行打探。”魏延“恩”了一声,算是答应,便挥手示意他在前引路。狐笃便略一行礼,翻身上马,先使人回报阎芝,再与魏延一起缓缓前行。

    赵舒为隐藏身份,乃着军士衣甲,跟在魏延身后权充亲卫,在后面听着“狐笃”二字,颇有些熟悉,却记不起有这号人物,不由多打量了一番,暗自留心。又见其对魏延言辞冷漠,多有不喜之色,魏延现在可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若能讨得欢心,对狐笃这样的州郡小吏来说,是多有裨益之事,狐笃如此倒让我愈发惊疑。

    果然如狐笃所言,阎芝早备好牛羊美酒一应劳军之物在城外等候,见魏延前来,便急忙上前跪拜道:“下官拜见将军。”魏延虽加镇北将军,但也只是汉中太守,阎芝原不必行如此大礼,却因知魏延是去帮孔明夺权,成事之后必有重用,是以加倍地逢迎。赵舒看着便有些恶心,再看狐笃脸上不悦之色更浓,才想着此二人真是鲜明的对比。

    魏延也不打算入城,就地让军士安营扎寨,自己与阎芝寻得一处僻静场所,摆开酒肉,吃喝起来。阎芝先是敬了魏延几杯,阿谀之词不绝于耳。魏延倒似乎见怪不怪,不论什么言语,都是照单收下。酒过数巡,阎芝乃靠上前少许,低声道:“将军可否暂时摒退左右?”魏延扫了他一眼,不悦道:“本将军手下皆是心腹之士,汝有何言但说无妨。”

    “是,是。”阎芝仔细看了看我与魏延身后的几名家将,才低声道:“下官闻将军欲往助丞相与赵舒相争,这几日也尽募郡中之兵,计有五千之数,愿随将军前往。”魏延不由脸色一变,赵舒也大为吃惊,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阎芝为了向孔明示好,也去弄了五千兵马来。魏延手下都只才带了三千,虽然都是能征惯战之兵,倒不惧阎芝的新募乌合之众,但若是一起行军,终是一件让人头疼之事。

    阎芝见魏延脸色有异,还道自己说错话,急忙闭口不言,不住思量究竟错在何处,片刻才恍然道:“下官虽然带有兵马,却是将军麾下,日后丞相论及功劳,仍是将军居首。”魏延也觉自己失态,乃将错就错,举杯笑道:“既是如此,那便甚好,甚好。”


第三百章 降巴西成都城下

    赵舒站在魏延身后,看着他二人不由觉得好笑,魏延什么样的人,还怕阎芝跟他抢功不成?阎芝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狐笃原本也站在旁边相陪,看着阎芝说话越来越肉麻,实在难以忍受,上前告道:“二位大人慢用,卑职还有些琐碎之事,还请先行告退。”

    阎芝看着狐笃脸色,也知其意,留下也恐招魏延不悦,乃道:“既然如此,可先退下。”等狐笃走开,阎芝便向魏延请罪,道:“此人是下官郡中属吏,也有几分才干,只是为人有些固执,若不是丞相多次教导下官等要善待人才,早让他回家种地去了。若有冒犯将军之处,还望将军勿怪。”

    魏延也早看出狐笃脸上的不悦,听他这样说起,也只好道:“虽然有才干,却还是对上有礼才好,否则得罪人多,于汝也多有不利。”阎芝急忙唯唯应诺。我欺身上前,为魏延斟满一杯,乃道:“营寨不知是否妥当,属下先去察看督促可好?”

    魏延看赵舒眼色,也知道赵舒心中所想,乃点头答应。赵舒便行礼告退下来,白帝城随赵舒而来的十名侍卫,急忙紧跟在后。倒将阎芝看得大为吃惊,怎么一个家将带的护卫比魏延带的还多?就听魏延指着赵舒的背影,道:“这也是个大才,需得好生保护。”阎芝才“哦”的答应了一声,却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对,但哪里敢再多问?

    赵舒下来之后,远远看着狐笃便喊道:“将军慢行。”一连喊了几声,都没有回应,莫非这个大才,是不聋子?赵舒只好快步追了上去,至跑到狐笃身前,才将他阻拦下来,道:“将军慢行。” 狐笃打量赵舒一阵,看出是魏延身后家将,脸上仍旧不喜,冷道:“原来是在叫某,‘将军’二字是断然不敢当的。”

    “将军过谦了。”赵舒急忙笑道:“阎太守对将军极为推崇,日后定有升迁。” 狐笃不置可否,乃问道:“阁下出声喊阻,莫非就是说这些言语?”当然不是,赵舒穿着这一身笨重的衣甲来追你,肯定不会是为了说这几句空话,乃笑道:“我观将军相貌不凡,日后必成大气,有心结交,不知将军是否见弃。”

    狐笃冷笑几声,道:“阁下已经随了镇北将军这棵大树,还需结交似某这等小人何用?”言罢转身便走,赵舒急忙伸手去拦,却被他反手推开,险些跌倒在地。身后的家将可就不乐意了,有两人扶持着赵舒,另外八人便立刻散开,将狐笃围在正中。狐笃看着这八个孔武有力的家将,嘿嘿一阵冷笑,看着赵舒道:“你待要怎样?”

    赵舒挥手让众人退下,开口问道:“将军言语之中似乎对魏镇北多有不满,可是有旧仇?吾在镇北将军面前颇能说上几句话,可为将军解释一番,仍能谋个好差事。” 狐笃闻言更是不悦,道:“我与镇北将军今日方是首次见面,何来仇隙?只是身为国家上将,却不思量上报国恩,下慰百姓,却带着兵马擅离职守,去参与那朝堂权势之争,岂不羞愧?”

    赵舒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大吃一惊,片刻才道:“这么不敬之言你也敢讲?” 狐笃大笑一阵,道:“阁下带人前来,不就是奉命捉拿我么?某自知方才多有不敬,不过就凭镇北将军这点气量,还能与赵舒争甚?”

    这句话不摆明了在夸奖赵舒,就是说赵舒气量大么?赵舒也跟着笑了起来,道:“将军还算识人。” 狐笃自然不明白赵舒所言何指,见这样骂魏延,赵舒居然也还笑得出来,也弄得一头雾水。赵舒突然道:“阎太守得兵五千欲随镇北将军一同前往,不若由吾进言,使将军将兵如何?成事之日,便是将军升迁之时。”

    “不去。”狐笃断然回绝,道:“这等靠着自己国中兄弟鲜血性命换来的官爵,不要也罢。”这人也太大胆了,赵舒佯怒道:“不识抬举。”指着他的鼻子道:“你给我等着。”便转身往着魏延与阎芝欢饮之处而来。背后仍就狐笃冷淡的声音传来:“某就在此恭侯阁下大驾。”

    看着赵舒怒气冲冲的回来,魏延,阎芝都很感意外,赵舒上前对着魏延道:“阎大人手下好人物,竟敢出言不逊,辱骂将军。”这话一说出来,阎芝当即失色,急忙道:“是何人如此大胆,冒犯将军?可速擒来。”赵舒转眼看着他,道:“便是狐笃,大人可速命人擒来,与将军问罪。”阎芝转看魏延点头,深恐得罪魏延,急忙唤人上前,道:“快,速去将马忠给本官抓来。”

    马忠?难到自己听耳朵出问题了?再看魏延脸上也有些不解,赵舒便提醒阎芝,道:“卑职说的是狐笃。”阎芝白了赵舒一眼,似乎觉得这个家将太讨厌了,却看着魏延在场,不敢动怒,仍旧小心解释道:“马忠就是狐笃本名,只因他养于外家,所以改姓狐。”

    这就对了,赵舒就说狐笃这个名字咋有些熟悉呢,原来就是马忠。马忠可是蜀汉后期南方的顶梁之柱,与王平,邓芝齐名,比张嶷还要略高一个档次。刘备还曾以黄权作比较,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刘备不久将亡,天知道南方数郡会不会仍旧发生叛乱,孔明要是被自己给除去之后,谁能平定孟获等人?不就正好有了马忠的用武之地?

    魏延,阎芝二人此刻却又不知道赵舒为何忽然脸上如此欣喜,却都没有开口询问。片刻之后,马忠果然被带了上来,看赵舒站在魏延身后,估计当赵舒是挑拨是非,告密讨好的小人了,狠狠瞪了一眼,便只上前向本郡阎芝行礼,道:“大人唤卑职前来,不知有何事吩咐?”阎芝要做样子给魏延看,当即喝道:“怎么不向魏将军行礼请罪?方才有人言德信对将军不敬,可有辩解?”

    阎芝原是想给马忠一个辩解的机会,倒不是他爱惜人才,只是怕他得罪魏延之后,魏延要牵怒于自己。可是马忠却偏偏不领情,昂然道:“魏将军职在汉中,如今国中大变,众人惟恐魏吴乘机而入,将军却反而擅离职守,难道还要卑职夸赞将军么?”

    “住嘴。”阎芝没有想到他还敢当着魏延的面就说,急忙出声喝止,又转向魏延至歉不已。魏延却转看着赵舒,猜不透赵舒心意如何,是以不知道如何回答马忠之言。四周多是魏延部下,赵舒也就不加顾虑,直视马忠,问道:“那以汝之见,镇北将军该当如何?”

    马忠异样地看着赵舒,实在不明白,一个亲卫在主将面前,怎么能这么放肆?但也还是回答道:“魏将军此刻回转汉中,乃是上善之策。汉中若是不保,便是丞相掌得大权,又有何益?”现在局势之下,难得还有这么顾全大局之人,赵舒笑看着马忠,忽然道:“将军如此眼光,只作此小吏,岂不可惜了?我看这巴西太守一位,暂由将军署理如何?”

    赵舒这话说出来,不仅马,阎二人惊异,连魏延也跟着吃了一惊。赵舒又对马忠,道:“魏将军离开汉中之时,早部署停当,但若是白帝城形势相持日久不下,也恐有失。镇北将军长驻汉中,此治标之法,若要治本,还是需得从速在孔明,赵舒二人之中决出胜负,使国内安定,自然不惧魏吴。”

    马忠闻言默然片刻,方才叹道:“言之有理,只是赵舒占有荆襄,又奉陛下于白帝,急切之中如何能除?”赵舒哈哈笑道:“既是如此,何必非除赵舒耶?”乃沉声道:“巴西太守阎芝欲从叛逆,速与吾拿下。”左右侍卫应诺一声,便抢上前去将其擒下。阎芝也本有不少心腹在场,却都不曾料到这等变故,各人刀剑偶不曾出鞘,就被魏延部下围住,稍有反抗的便就地斩杀。死了几人之后,旁人就都弃械伏地而降,阎芝不住口的大喊冤枉,又对着魏延道:“下官不知何处得罪将军,还望将军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下官。”

    马忠虽然没有被人擒拿,左右却也战有数人,他却比阎芝清醒得多,看着赵舒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赵舒这才缓缓坐下,笑道:“适才将军不是说了么?荆襄赵舒。”这么多年,赵舒第一觉得自己的名字那么吓人,阎芝听了之后,当场就晕了过去。马忠再一次从头到脚把赵舒打量了一番,最后道:“将军真胆色过人,居然弃了白帝城,前来川中行事。”

    赵舒笑道:“若非如此,怎能遇到将军这等贤才。”赵舒有心拉拢,嘴上自然说的好听些。马忠急忙谦逊不已,又道:“将军能说动魏镇北相助,诸葛丞相必败无疑。”到现在为止,赵舒也还没有看出孔明还有什么机会翻身,于是问道:“将军可愿助吾一臂之力?如刚才所言,早定国内,再图魏吴。”

    马忠之所以不愿见魏延助孔明者,便是觉得双方势均力敌,若是相持日久,与国无益,如今既然赵舒占有绝对的优势,怎会拒绝?当下抱拳道:“既然将军不弃,卑职愿奉鞍马左右。”此次川中一行,端得是收获良多,日后魏延在北,郭淮在东,马忠在南,赵舒就算不能灭魏吞吴,总能稳居蜀中,过几年舒坦日子。

    赵舒看着一旁昏死的阎芝,要下令斩杀,马忠却劝言,杀之无益,反让众人心中各自怀危,不若释之,以安稳巴西军心。此言甚为有理,赵舒便使人将阎芝弄醒,像他这样贪生怕死之人,只须两三句话,就指天发誓,什么毕生皆要追随将军,什么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之类的废话说了一大堆。赵舒也只当他在放屁,更关心的是他招募那五千兵马,当即让马忠暂领郡中都尉,统御诸军。阎芝不敢丝毫违抗,立刻交割兵符与马忠。

    赵舒的身份只有在场众人知晓,乃将阎芝及其随从尽皆监在魏延军中。仍扬言阎芝随魏延前往相助孔明,留马忠总督巴西郡事,军中兵马却因多是新募之士,要等马忠操练些时日,再行征调。马忠在巴西日久,在操练的过程之中,自然能慢慢将军队换血,把阎芝亲信除去,换上可用之人。

    巴西郡与巴东相临,魏延曾进言就此挥军而东,与白帝城军马对孔明形成合围之势。计谋虽好,赵舒却没有答应,现在不是一定要和孔明打上一仗,而是要安抚各地。赵舒还是觉得西往占据成都,将太子刘禅也抢到手中,这样孔明便再无依仗,启时再合围巴东,孔明若是聪明人,就应该直接开城纳降,作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大善者也。魏延计不得用,神色之间便多却有不悦,只好用尽好言安抚。但赵舒心中却不免有些担心,这般高傲的性格,日后恐怕很难驾驭。

    魏延终于还是不与赵舒争辩,军马离了巴西郡,便直插西南,过东广汉郡,广汉郡,直入成都境内。早有细作打探清楚,孔明因荆州兵马频繁向西调动,白帝城兵马本就不少,已经调命成都驻军前往,只有李严带着少许禁卫军马留守。

    成都自从刘备入主以来,虽然风云几遭变幻,却并不曾再动干戈,黄元起兵造反也只是到了邛崃,离成都尚有段距离。此番魏延军马兵临城下,还是近十年来的头一遭。虽然魏延是打着帮助孔明的旗号,但是城上守将却也不敢马虎,急忙关闭城门,拉起吊桥,让人回报李严。魏延看着对方居然敢闭门不纳,心中大怒,打马上前破口大骂,喝令开城。城上守将虽然认识魏延,但干系重大,不敢擅专,只好不住的赔礼,非要等到上命才敢开城。魏延骂了几句也觉无趣,只好静等李严前来。


第三百零一章 显身份软禁百官

    孔明在成都得知黄元一路往东而去,便才顿时省悟,必然是赵舒唆使,匆匆将成都一切托付与李严就带人赶往白帝城。李严根本就不相信黄元的事情能和赵舒扯上关系,他和孔明相交已有数年,只有这一次,看到孔明如此失色慌乱,当年法正在成都横行霸道的时候,孔明也只是淡然处之。现在看来孔明猜想的完全正确,赵舒确实是利用黄元的借口起兵,而且兵不血刃又得了汉嘉郡的数千精兵。再看看蜀中,刘备一战损失的全是西川兵马,就连应付黄元叛乱,也是四处抽调,才凑出的一些人马。现在各郡虽然也招募了些兵马,却都是无半点实战经验,就连训练也没有几天的新兵,怎么能与赵舒部下那些转战多年的精锐相比?

    孔明最后一次来信,说赵舒决意要与他作个了断,李严不得已连宫内的御林军都抽调了一部分过去。成都只剩下几千老弱之兵,要是再生有什么变故,这让李严该如何是好?城上守将居然派人前来禀报,汉中镇北将军魏延带着数千兵马到了城下。自从孔明去了白帝城,便写不少书信让魏延分兵来助,却都被回绝,现在却怎么肯来了?而且孔明与赵舒是在川东白帝成僵持,魏延带着兵马来成都作甚?李严心里突然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却知道魏延的脾气,不敢让他在城外久候,急忙带着家将来城上相见。

    李严刚上城楼,就看见下面魏延正一脸的怒气,虽然自己不想得罪他,但是成都干系重大,不能丝毫马虎,只好由着他去了。魏延在城下一直注意城楼上的动静,见李严上来,便立刻开口喊道:“正方,还不快让人打开城门。”

    李严先冲他抱了抱拳,问道:“文长何以至此?”魏延答道:“丞相修书与某,言成都空虚,恐有不测,让某带些兵马前来。”李严向着他背后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异样,又问道:“文长亲自前来,汉中却又交付何人?”

    “汉中自有某心腹之人,王子均再大胆,难道此刻还敢再添乱么?”魏延故作不悦之色,沉声道:“某奉丞相之命前来,正方却尽盘问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莫非是信不过某么?”李严的确是信不过他,但怎么好说出来?只好笑道:“文长那里话,严职责所在,故多问了几句。”略想了一下,又复道:“文长突然前来,稍显仓促,城中并无准备,可否先将兵马暂时驻扎在城外?文长先入城见过太子再说。”

    魏延冷笑几声,道:“正方还是不相信某?”李严还不曾回答,就听又有人喊道:“李大人,魏将军确实奉丞相之命而来,下官也有幸随行。”声音颇有几分熟悉,李严抬眼望去,却是巴西太守阎芝,此人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才能,却深谱为官之道,对孔明又是极力讨好,料来不会错了。再说魏延出卖过赵舒,现在要是再一次出卖孔明,日后在国中如何立足?李严轻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几日事情太让人烦心,以至疑心过重。当下李严便不再多问,下令打开城门,接应军马入城。

    李严也知魏延不悦,急忙亲自下来迎接,会面之后,自是一番客气,又说了不少恭维的话,才让魏延脸色好转。魏延左右张望了一番,忽然问道:“怎么只有正方一人来迎。”又“嘿嘿”笑了几声,才道:“看来京中官吏是不将某等外镇之人放在眼中。”

    魏延区区一个汉中太守,他来到成都,难道还要百官出迎么?李严心中对魏延的狂傲极为不满,却又知现在他手中握着的兵权是孔明胜败的关键,只好赔笑道:“文长来的突然,多官均不知情,吾立刻便差人去请百官前来,就在寒舍为文长设宴接风如何?”魏延这才点了点头,随着李严缓缓而行,阎芝也跟在后面,而我却因为与李严素识,只是远远杂在军中。李严算是给足了魏延面子,将城中请来十之**,设下宴席款待。

    酒过数巡,百官多知魏延脾性,也知道魏延现在手中兵马的重要,都是齐齐举杯来敬,魏延来着不拒,足足饮百十来杯,只是脸上微微红晕,却并不显醉。又有一官吏上前为祝,魏延斜眼望去,乃问道:“汝何人也?”那人小心赔笑道:“下官劝学从事谯周。”

    “呸。”魏延就将手中酒杯砸了过去,骂道:“微末小吏也配来敬某酒?”杯中尚有酒水,溅得谯周满身都是,逢此大辱只把他一张脸皮涨得通红,却又不敢骂还,进退两难,尴尬之极。“文长醉也。”李严急忙出言打哈哈,一面使眼色让人将谯周拉下,一面对着魏延道:“今日宴席便可到此如何?文长略作休息,还要觐见太子殿下。”

    “哈哈。”魏延一阵大笑,道:“某还不曾醉,醉的是正方与诸公。”话音刚落下,就见外面跑进来一名家将,慌慌张张禀告李严:“大人,外面来了大队军马,将府邸团团围住。”

    “是何处军马?”李严刚喝问出口,却马上省悟,转眼看着魏延,冷然问道:“文长何意也?”魏延冷哼一声,并不理他,乃大声喊道:“有请赵将军。”

    赵舒在外面等这一声已经等了很久了,毕竟他们坐着,赵舒站着;他们吃着,赵舒看着,那酒肉香味,也搞赵舒食欲大动。赵舒走进厅内,李严的脸色不比当日阎芝听到赵舒的名字好多少,在坐百官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不过好在他们都能知道赵舒是谁,也省了一番自我介绍。赵舒走到魏延身旁,看着满屋子都拿眼睛盯着赵舒,真还以为脸上有些污点,淡淡笑道:“大家不必如此拘束,继续,继续。”又对着李严,笑道:“吾不请自来,讨杯水酒,正方莫非不欢迎?”李严这才回过神来,却仍不知该如何回答,良久才强笑道:“荣幸之至。”

    赵舒点了点头,道:“正方客气了。”又指着后面官员,道:“吾久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