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崛起-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糜芳马上接口道:“自然还有你的亲笔信函。”说着就从怀中取出几封书信,交给赵舒。这些信有的是吕蒙结交二人的信,有的便是马谡模仿吕蒙笔迹写的指使杀害**的书信,赵舒随便看看,又递给桓易。

    桓易一介武夫,不要说马谡模仿的毫无破绽,就算不怎么相象,他先入为主的心态也会认定是吕蒙所写。他仔细看完,递到吕蒙面前,冷道:“你还有何话说?”


第一百六十章 攻荆州吴军夺气

    林扬有伤在身,赵舒便留下他守南郡。赵舒自己又带着军马,至荆州城下安营扎寨。人马虽然不多,声势却造得很大。赵舒想吕蒙自己也不会相信,赵舒只有不到两万兵马,就让他连战连败,还收复南郡。

    第二日一早,赵舒亲自带着马谡,关兴等将到城下,大喊道:“汉中王驾下军师将军赵舒,有请吴侯出城答话。”

    孙权自己本就在城上巡视,听赵舒在下面呼喊,也就带着甘宁等将出城。赵舒见孙权出来,打马上前欠身道:“舒见过吴侯。”

    孙权微微点头,算是还礼,然后淡然道:“先生连战连捷,汉中王必有重赏。”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赵舒停了一下,又道:“此乃主臣大义也。”

    孙权听到这个“义”字也稍微脸红,乃道:“昔日汉中王借荆州言,得了西川便归还东吴。可是,汉中王连得汉中却无意相还,孤只好命吕蒙亲自来取。”

    “天下土地,有德者居之。”赵舒笑道:“汉中王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关君侯久镇荆襄士民咸皆归心。只恐吴侯德薄,不能久守。”

    “哼。”孙权不悦道:“先生未免自负了吧。”

    赵舒又长笑道:“吴侯自恃用兵能比过吕子明都督?”

    孙权闭口不言,甘宁在后面厉声问道:“吕都督现在何处?”

    赵舒向后一招手,就见两名士卒押着神色萎靡不振的吕蒙走到阵前。甘宁就要打马上前,关兴却横刀在吕蒙面前,喝道:“休得上前。”

    甘宁只好住足不前,孙权看着吕蒙,问道:“先生欲将子明如何?”

    “赵舒可不曾虐待大都督。”赵舒看着吕蒙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道:“都督在舒营中,舒是好吃好喝的款待,只是大都督这两日心神不宁,不曾安睡片刻。”两三不吃饭还受得了,这几天不睡觉,赵舒想现在吕蒙站着也能睡着。

    孙权虽然不明白这现代的“酷刑”,但是见吕蒙的样子也知道不好受,乃道:“孤虽然取得荆州,但顾及同盟之谊,却不曾伤汉中王帐下一人。先生何以如此对待子明?”

    “两军交战,难免有所死伤。吴侯爱惜将才,舒也不忍加害吕都督。”赵舒顿了一下,淡淡道:“吴侯若能让出荆州,舒定恭送都督回吴。”

    孙权不愿意交换也无可厚非,身为臣下,自然要为主尽忠。可是让孙权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拒绝营救吕蒙,也不得不让他身后的一众将领心寒。此时正该吕蒙说话的时候,可惜他现在正昏迷不醒。孙权正不知如何是好,甘宁却道:“主公岂可因一人而废大事?”又指着赵舒道:“若敢伤害吕都督,某一定为他报仇。”

    赵舒也没有想过孙权会答应,只是想这样让吴军心寒。吕蒙是他们的大都督,现在都沦为阶下之囚,足够把他们的信心打击的荡然无存。赵舒看效果已经差不多,又欠身道:“既然吴侯舍不得荆州,只好再委屈吕都督某营中小住。吴侯切回城严守城池,来日舒便要攻城。”说完调转马头收兵回营。

    孙权也是满腔怒火回到城中,今日阵前吕蒙以大都督的身份当了俘虏,简直将东吴的脸丢的一干二净。更可气的是赵舒又提出用荆州交换吕蒙,虽然甘宁解了围,可是众将难免议论纷纷。甘宁回来又说,徐晃与赵舒联手,要夺取荆州。荆州城中,又谣言四起,传闻东吴军马坑杀荆州降士,搞得是人心惶惶,满城风雨。

    甘宁送孙权回府,见其一直默默不语,乃道:“赵舒大军远来,明日又要攻城。末将愿今夜出城劫营,以鼓舞城中士气。”

    “不可。”孙权摇摇头,道:“赵舒诡计多端,我军只宜坚守,不可轻举妄动。”

    甘宁也知道不可贸然行动,只是城中军士士气低落,只守不战,恐不能持久,又道:“末将在前,主公再使人接应,定要挫敌军锐气。”

    孙权也明白甘宁心意,只好道:“就由幼平接应,且勿贪功冒进,可情况不对,即刻收兵回城。”

    “是。”甘宁,周泰两人行礼告退。

    当晚,甘宁点起军马,饱食而出,来到荆州军营前,见无异状,一声令下,带人马一拥而入。不想前面几十骑全部跌落陷坑,甘宁心知又中计,急忙下令退兵。却被两厢伏兵杀出,死死围在核下。

    吴军本无战心,又见中计一时军心大乱,纷纷溃散。又听有人大喊:“投降不杀”,都想活命,降者无数。甘宁左右冲突,皆不得出,好容易等着周泰军马前来接应,才合兵一处,却又不敢恋战,败逃回城。

    赵舒见战事平息,才升帐聚将,此战俘虏数百人。赵舒下令将俘虏分成两部,一半好酒好菜的招待,然后对他们说念在他们家小都在江东,特释放回城。剩下的却全部斩杀,首级来日号令辕门。

    关兴等将不解其意,马谡笑道:“回城的士卒,孙权必不敢再用,轻则严加看管,重则暗地处死。无论如何都使得城中军马,军心不稳定,战意削弱。”

    第二日,赵舒以关兴为前部,带人马强攻荆州。这是赵舒带兵以来,第一次强攻城池,不过荆州军马连战连胜,而且还谣听城中家小正在受吴军蹂躏,个个舍生忘死,攻势一波强过一波。而吴军士气低靡,在荆州军攻势之下,就大显不及。多次被荆州军士攻上城墙,若非甘宁的猛将拼死力战,破城之在旦夕之间。

    我看着满目的死尸,知道一,两天之内要拿下荆州城,是不可能的。又见天色不早,士卒死伤过众,乃下令收兵回营。

    赵舒随口问了一下伤亡,关兴马上道:“我军死伤尽三千。”

    赵舒叹口气,看样子还是要想办法智取,强攻就算能夺回荆州,这样的损耗自己也承受不了,不过死的大都是关羽嫡系,赵舒也不怎么心疼。关兴见赵舒面色忧郁,乃道:“两军征战,死伤难免,今日一战已经让吴狗胆寒,来日末将再带人马攻打,定可一举拿下荆州。”

    关兴与他父亲,大哥不一样,对赵舒没有多少防范之心。赵舒正要夸奖几句,却听外面军士道:“禀先生,伊伯机,伊大人求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激士气赵舒擂鼓

    伊籍来这干嘛?难道襄阳出什么意外?赵舒急忙命人请入。伊籍快步入内,匆匆一礼,张口就道:“先生,大事不妙。”

    赵舒心中一凉,起身道:“何事?伯机可详细道来。”

    伊籍乃道:“细作来报,曹操头疾大愈,亲提二十万大军自许都望荆州而来,要报庞德,徐晃兵败之仇。”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赵舒也颓然跌坐在帅位上,孙权还没有赶走,曹操怎么又来插上一脚?曹操的头风,一直没有痊愈,怎么现在又好了?赵舒又马上问一句:“消息可靠么?”

    “确实可靠。”伊籍答道:“徐晃出兵之时,曹操已经亲领大军驻扎在洛阳之南阳陵坡。今闻徐晃兵败,便大军南下,现在估计已要到宛城。”

    宛城赵舒突然灵光一动,会不会曹操根本不是为了荆州才出兵?伊籍见赵舒不语,又道:“以于将军之见,望先生速回兵,谨保襄阳以待成都援军。”

    赵舒淡淡一笑,看着帐中众人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桓易乃道:“荆州急切难下,不如先回援襄阳。”

    马谡却道:“不可,我军连胜,士气如虹,荆州旦夕可下。若仓促退兵,不但前功尽弃,孙权又再尾随在后,襄阳弹丸止地,如何能抵挡两家大军?”

    “不错。”我起身道:“传令全军,饱食每人负土一包至荆州城下交割。一个时辰之后取齐,迟到者,斩。”

    一个时辰之后,全军一万多人整齐列阵在荆州城下。赵舒登上高处,大声道:“今日得到消息,曹操亲引大军二十万来攻襄阳。”顿时全军一片哗然。赵舒随手指了一名旁边正在小声议论的校尉,道:“拖下去,斩。”

    一声令下,全军鸦雀无声,顷刻便奉上一颗人头。赵舒又朗声道:“现在若退军回襄阳,难免被曹,孙两家军马合围,到时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我等全都死无葬身之地也。而荆州城内,尔等家小也终在吴军铁骑之下,惨遭蹂躏。”赵舒遥指荆州城墙,接着道:“前不能取荆州而全家小,后不能敌曹军而建功名,枉为男儿。谅此小城何足为惧?吾亲自为众军击鼓,取城便在今夜。先登城者,吾当表奏汉中王赏金封候,畏敌不前者,斩无赦。”

    赵舒走到关兴身前,道:“今夜破城,全赖少将军。”

    关兴上欠身还礼,道:“请先生放心。”

    赵舒转身蹬上鼓台,拿过鼓槌道:“攻城。”说完,便拿出全身力气击鼓助威。关兴也大喊一声,带着人马冲杀而去。两军白日之战已多有疲惫,现在荆州军凭着一鼓之气,前来攻城,吴军也只得匆忙应战。

    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荆州兵马现在不可后退,只能拼死向前。众军积土成山,奋力攀城。关兴也下马,身先士卒,一人当先,力避箭矢,当先登城。甘宁在城上守护,见关兴带人冲破缺口登城,急忙提剑迎来。

    关兴上城之后,砍杀吴军士卒,荆州军马渐渐聚上前数十人。不过毕竟吴军人多势众,甘宁,周泰等将迎上来之后,关兴被围在中间,上城的军士又被杀伤殆尽。关兴这已经是第三次登城,前两次都被迫退,此次眼见周围士卒越来越少,心中恼怒,努力砍杀吴军。

    甘宁见关兴英勇,自己上前迎战。关兴武艺本就不及甘宁,此时又在重围之中,身上连中数处伤痕,情势危急。当此危机之时,就听城门之处吴军大乱,有人大喊:“荆州军入城了。”

    甘宁心中一凛,急忙弃开关兴,往城下看去,果见有近百人杀散城门守军,打开城门迎接荆州军马入内。甘宁几忙喊周泰,道:“幼平,速保主公出城,某断后。”周泰答道:“兴霸保重。”便匆匆带人离开。甘宁忙下城上马,带人到城门阻拦荆州军马。

    赵舒在军前击鼓助威,直到两臂酸软,仍不得不尽力击打。忽然前军一阵欢呼,马谡打马而来,欠身道:“先生,我军已经突破城门。”

    “如此迅速?”赵舒也不由吃了一惊,问道:“我军何以破城?”

    马谡指着身后一人,道:“全赖这位壮士。”

    赵舒看那人气宇轩昂,英武不凡,上前拱手道:“这位壮士是?”

    那人拜倒在地,朗声道:“草民李韦拜见先生。”

    马谡接着道:“今晚我军攻城,李壮士聚得百人,打开城门迎接我军入内。若非如此,我军安能如此迅速破城?”

    “好。”赵舒将腰间宝剑取下,递与李韦道:“宝剑赠英雄,吾便将此剑送与壮士,好早日立功,为汉中王效力。”

    李韦拜谢,道:“某这就去城中肃清残敌。”

    赵舒点点头,道:“吾便在此等候壮士好消息。”李韦起身上马,与马谡又带人杀入城中。赵舒看着旁边的桓易,道:“真是天助我也,荆州也这般拿下,孙权应该要退回江东。”

    桓易也点点头,道:“先生何日杀吕蒙?”

    “吾不能杀他。”赵舒挥手示意桓易不要打断我说话,继续道:“现在曹操大军将至,暂时要与孙权言和,要送吕蒙回去。”

    桓易勃然道:“先生何以自食其言,就不为陈将军报仇了么?”

    赵舒看着桓易心想,自己不杀吕蒙固然是因为要与孙权议和,又何尝不是为了留下你?赵舒只怕杀了吕蒙,你便马上回吴。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只好道:“将军也要体谅吾之苦处,曹操大军在即,手上这区区兵马,何足以抵抗两家大军?吾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桓易闻言,长叹一声,不再言语。赵舒低声宽慰道:“此次吕蒙回吴必不再受重用,以后报仇当方便不少。吾既然立誓,就绝不负陈将军在天之灵。”

    桓易冰寒着脸,淡淡道:“就随先生吩咐。”

    赵舒也讪讪笑了笑,还要说话,却见关兴满身血迹前来,抱拳道:“先生,我军已经占领荆州,孙权在众将护送之下出东门,往江夏而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和议送返吕蒙

    赵舒踏着血迹,看着满地的尸体,呼吸着充满血腥味的空气,进入荆州城。孙权其实并没有对荆州百姓怎么样,当然对关羽的家眷更是保护有加。赵舒与关兴等人径直到关羽府上升帐,此战关兴奋勇杀敌,当先登城,居功甚伟。李韦为内应,打开城门,乃是首功,赵舒将众人功劳一一详细记下,上表刘备再行封赏。

    赵舒下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上庸军马接管防务,所有荆州军士都放假回家探亲,死伤者从优抚恤,顿时全城欢声震天。伊籍却十分关心襄阳,乃道:“曹操大军不久将至,先生还宜早做决断。”

    赵舒笑道:“荆州兵马连日征战,难得与家人团聚,回家探视一番又何妨?吾还有一事要烦劳伯机。”

    伊籍一怔,马上道:“先生但有所命,某万死不辞。”

    想和孙权和谈,马谡自然是最嘉人选,只是现在知道他是孔明的人,怎么能放心?只好用伊籍,于是赵舒笑道:“何需伯机万死?曹军在后,我军现在不能两线作战。今日孙权兵败,伯机可前往劝说孙权罢兵。”赵舒又看了桓易一眼,接着道:“吾愿送还吕子明。”

    伊籍自然明白此行任务的重要,忙上前行礼道:“某定不负先生重托。”

    赵舒点点头,道:“就请先生明日一早便动身。”

    “何等明日?”伊籍朗声道:“某这便前往,告辞。”说完,向赵舒一礼便转身出去。赵舒转头对关兴道:“安国可选一百精锐士卒保护伯机前往。”

    马谡见赵舒用伊籍而不用他,也明白其中含义。此时他上前,道:“先生既然收复荆州,某便回成都禀报汉中王,为先生请赏。”

    赵舒哈哈笑了几声,道:“幼常计谋深远,吾正要朝夕商议军机,岂可离开?至于报信之事,吾当另行派人前往。”

    马谡脸色一沉,冷声道:“谡在成都任职,岂可不回成都复命?”

    “这有何难?”赵舒微笑道:“吾这就表奏幼常为军司马,还要上奏大王好生重用。”

    马谡面如土色,喃喃道:“谢先生栽培。”这小子聪明,自己上表重用他,孔明会怎么想?你小子跟我玩,还不玩死你?赵舒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对旁边几个侍卫道:“马先生脸色不好,你们带他下去好生休息,不得擅离半步。”

    “是。”于是马谡被这几名牛高马大的侍卫拥簇而退。

    片刻之后,关兴入内,言伊籍已经出发。赵舒又安排一下晚上守备事宜,这才与众将各自回营休息。

    接下来两日,赵舒一面修整防务,一面征召兵员,其实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多少兵源可以招揽。赵舒尽量用优惠的政策,还好孙权没有把荆州府库搬空,多给钱粮安抚百姓,也还让赵舒凑得一些人马。暂时交给李韦统领。

    第三日,伊籍便回来,声言孙权愿意罢兵,让赵舒送吕蒙回江夏。桓易这两日很少与赵舒说话,此时听到这消息,便转身出帐。赵舒看了他背影,暗叹口气,对伊籍道:“还是由先生护送吕都督回江夏吧。”

    “遵命。”

    赵舒上前将吕蒙的那几封书信递于伊籍,小声道:“这几封书信,伯机私下交于吴侯,切莫遗忘。”

    伊籍见赵舒脸色凝重,双手接过,沉声道:“定不负命。”

    赵舒这才对帐外军士,道:“去请吕都督前来,吾等设宴相送。”又一面吩咐人下去准备酒席。不多时,酒菜奉上,吕蒙也进帐。这几天没有折磨他,睡眠总算充足了,只是精神仍旧不好,毕竟一个都督沦为阶下囚,并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

    赵舒起身笑道:“都督请入座。”

    吕蒙看着帐中酒宴,冷哼一声,乃道:“先生这又是演得哪一出?”

    赵舒长笑几声,道:“吴侯已经同意两家罢兵,舒今日就为都督送行。”

    吕蒙眼中欣喜之色一闪而过,旋而又叹气道:“某愧对主公。”

    当了**还要立牌坊。我就不信你还真舍得死?赵舒举起杯,道:“这几日多有冒犯,望都督勿怪。”马上有军士为吕蒙奉酒。

    吕蒙推开酒,冷道:“要去便去,某不需先生如此。”

    赵舒一饮而尽,道:“都督临走酒水也不喝一杯,他人闻之岂不怨舒款待不周?”

    “某正要感谢先生这几日的款待。”吕蒙狠狠地看着赵舒,恨声道:“他日有机会,也请先生到东吴一游。某这便告辞。”

    帐中众将尽皆变色,赵舒淡淡一笑,道:“就看都督本事如何。”又对伊籍道:“吕都督既然不肯赏脸,伯机就送都督回江夏。”

    伊籍行礼领命,跟着吕蒙出帐而去。赵舒又坐下,环视众将,道:“我等继续,正好庆贺荆州大捷。”诸将也忙举杯相迎。酒过数巡,一军士慌张冲入帐中,跪下道:“先生,桓易将军带着所部亲卫,出城而去。”

    赵舒大吃一惊,手中酒杯险些落地,一定是去追杀吕蒙,这家伙怎么就老是看不开这仇恨二字?赵舒急忙起身,对着关兴,李韦二人道:“汝二人陪我前去追赶桓将军。”又对着帐外大喊:“备马。”

    赵舒快步出帐,即刻便有军士牵过战马,忙翻身而上,对着马臀狠狠就是几鞭。关兴,李韦二人带着数十骑也紧跟在后。

    江夏在东,赵舒一路飞驰出东门,行不十里,果然见两队人马对峙。为首二人正在争执,正是桓易,伊籍二人。赵舒打马上前,看见吕蒙还好端端活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伊籍见赵舒前来,脸上一喜,上前欠身道:“先生,桓将军言奉先生将令要取吕都督首级。不过,没有先生令符,某不敢从命。”

    赵舒松了口气,还好桓易给我留了面子,没有动武,不然十个伊籍也保不住吕蒙的性命。赵舒也不愿让桓易难堪,乃对着伊籍道:“伯机,先送吕都督回江夏。”

    话音刚落,就见桓易滚鞍下马,拜倒在地,道:“还望先生三思。”


第一百六十三章 报血仇桓易独行

    赵舒见桓易如此,只好暗向伊籍递个眼色。伊籍微微点头,就请吕蒙一道离开。吕蒙狠狠瞪赵舒一眼,明知道是被冤枉,偏偏桓易这匹夫又深信不疑。只好与伊籍默默离开。

    桓易听得马蹄声响,起身上马待要上前阻止,却被赵舒拦在他身前。桓易看着赵舒,长叹一声,道:“此次吕蒙是为先生妙计所获,生死自然由先生决定。”

    赵舒看着伊籍,吕蒙从眼中消失,乃道:“将军与舒回去吧,舒答应为陈将军复仇,必不食言。”打马就要回荆州城。

    桓易却动也不动,道:“先生请回,请恕末将不远送。”

    赵舒一愣,急忙问道:“将军此言何意?”

    桓易淡淡道:“某本吴将,留在先生军中,多有不便。”

    “将军还是忘不了自己是吴将?”赵舒也微感不悦,皱眉道:“将军回吴,吴侯会为将军做主,替陈将军报仇么?”

    桓易自然知道孙权不会处置吕蒙,神色一暗,又昂然道:“某要报仇,何需定要借助他人之力?”

    “不可。”赵舒明白他是想独自行刺吕蒙,忙阻止道:“吕蒙本身武艺不凡,回到吴中更是侍卫众多,将军岂可亲身冒险?”

    桓易深深吐了口气,道:“陈将军大恩,某自当以死相报?”

    “陈将军与将军交情绯浅,若将军为报仇而犯险,陈将军泉下有知,也不得安宁。”赵舒见桓易心动,又道:“不如与舒一道回营,从长计议。”

    桓易摇摇头,道:“曹操大军前来,汉中王定然不会计较此次吕蒙偷袭,仍是联吴抗曹。先生又如何助某报仇?”赵舒还要相劝,桓易又道:“先生不必再劝,某心意已决。”

    赵舒知道桓易对自己也失望之极,叹口气道:“将军善自珍重。”几字情真意切,桓易谋略过人,武艺也颇为不弱,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实在是可惜。

    “哈哈。”桓易一阵长笑,道:“先生不必担心,某不为陈将军报仇,这条命也不会轻易丢弃。”

    赵舒点点头,却不知道再说什么。桓易对着身后亲卫,道:“你们都跟着先生回营吧。”这些人多是以前就跟随桓易在占山为寇的部下,当下都不愿离开桓易。桓易却道:“某此次前往,生死难料,汝等就随先生一起,也好图个好前程。”见众人还要劝阻,乃作色道:“男儿大丈夫,岂可做此女儿姿态?”又对赵舒抱拳道:“先生保重。”一扬马鞭,绝尘而去。

    赵舒看着桓易远去的背影,暗自叹了口气,调转马头往荆州而来。

    又过得几日,伊籍回返,带来消息。孙权收下书信并没有什么表示,留下吕蒙守江夏,孙皎镇柴桑,自己率人马返回建业。这赵舒倒不意外,孙权看了书信也怕是反间之计,不会轻信,当然也不会像以前那般信任吕蒙。所以才留吕蒙守江夏,夺去了他淮南兵权,而孙皎屯柴桑也颇有监视之意。

    这已经是赵舒最想要的结果,这几日荆州军马已经休整差不多,连日征战关羽所部剩下不过数千人马。赵舒以关兴暂时总领荆州,糜,傅二人也留在荆州由他好生看管。此二人行迹恶劣,只是赵舒暂时不想除去他们,关兴也不会掉以轻心。

    赵舒自己则带着李韦,马谡移兵襄阳。南阳传来消息,曹操大军行至宛城地界,便驻军不前。果然与司马有关,曹操自知时日无多,自然不愿意死前还给儿子留下这么大一块毒瘤。于禁出城相迎,关平称病在府中。

    周仓之死,已经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现在桓易又走,马谡是孔明的人,李韦新投之人,赵舒可以说是势单力孤,也不想与关平发生冲突,还好赵舒收复荆州,乃是大功一件,就算关羽回来,也不会将赵舒怎么样。何况林扬等荆州非关羽嫡系将校,都感赵舒恩德,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帮赵舒一把。

    于禁得知曹操大军南下,也尽力招募新兵。此时襄阳城内大约有两万军马,比之曹操二十万大军是远远不及,倒让赵舒深深希望关羽快点把援军带来。不然,曹操大军前来,一旦我军有所不敌,难保孙权又翻脸不认人。

    按行程来算,关羽的援军就算被孔明阻拦几日,也应该起程了,为何成都方面毫无消息传来?赵舒几日来,一面与于禁加紧安排防务,一面派探马往成都,南阳分别打探关羽,曹操的消息。

    这日,赵舒正与于禁在城上巡视,就见李韦快步上前禀报:“先生,大事不好。”

    在这当口,你来给我说这些话,是不是想让我得心脏病?赵舒上前急忙问道:“是关将军没有带回救兵,还是曹操大军南下?”

    “都不是。”李韦喘着粗气,说出这句话,让赵舒提到嗓子眼的心又落了下去,没好气地问:“哪是何事如此惊慌失措?”

    “少将军…。。”李韦张开口,赵舒就看见关平和廖化带着不少亲兵,杀气腾腾地冲上城楼。赵舒挥手止住李韦说话,冷眼看着关平,心中恼怒不已,大敌当前,关平又想跟自己胡闹什么?

    于禁见关平来者不善,急忙护在赵舒身前,周围的亲兵也上前两步。关平看见于禁拦在前面,两人同守襄阳,关平也了解于禁不会参与派系间的争斗,指着赵舒道:“于将军请让开,某有事找赵先生。”

    声音之中不仅充满杀气,还带着一股悲愤。看着关平情绪激动,虎目含泪,不仅是赵舒,于禁也是大为不解,但此时襄阳势危,也不愿意赵舒与关平之间有什么大的摩擦,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问道:“少将军何以如此?发生何事,不妨说出来,大家商议一番,或许中间有所误会。”

    “他…。。”关平刚说一个字,就语音梗塞,不能言语。

    关平今年来沉稳不少,就连周仓死的时候也没有见他这么大反应。赵舒正心疑,到底什么事情把他得罪成这样,却听见廖化吼道:“南阳传来消息,有人将君侯首级献于曹操。”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侯亡赵舒蒙冤

    关羽死了?赵舒的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几欲晕倒。好在李韦在一旁将赵舒扶住,赵舒定了定神,问道:“这消息可靠么?”

    “当然可靠。”关平将剑指着赵舒,怒声道:“否则也不敢来找你这狗贼报仇。”

    赵舒看他这阵势也能猜到是这个意思,心中又急又怒,自己还不是眼巴巴地盼着关羽带救兵前来。自己也是现在才知道关羽的死讯,怎么什么帽子都往自己头上扣啊?赵舒站稳身形,淡淡地问关平:“少将军何以肯定是舒所为?”

    关平怒道:“汝与父亲平日不合,此次回来,身边的桓易何在?”

    桓易一直不离赵舒左右,此次回襄阳,桓易不在身边,的确让人生疑。赵舒拔开于禁,径直走到关平前面,乃道:“吾是与关将军不合,却也不会做此等不义之事。桓易不在,少将军就怀疑吾,岂不是欲加之罪?”

    关平一把拎起赵舒,喝道:“父亲回成都求救,有几人知晓?若不是你,又是何人?”

    “放开。”赵舒声音也加大,道:“无凭无据,这般胡乱猜测,关君侯在天之灵也会替你脸红。”关平闻言更是恼怒,一把将赵舒摔在地上,举剑就要刺下。

    赵舒再一次被关平摔得七荤八素,就听两声“住手”,一声是于禁所喊,他不参与派系争斗,见关平没有证据就要下杀手,当然要出声阻止。

    而另外一人则是关凤,李韦上前将赵舒扶起。自己好歹是现在襄阳城中,军职最高的,被关平这样摔来摔去,心中怒火也上窜,对着李韦道:“关平以下犯上,来人,给我拿下。”城墙上全是赵舒的部下,一听这话,都围了过来,李韦把剑拔出来,道:“少将军,得罪了。”就要上前。

    于禁却横拦在二人中间,对赵舒抱拳道:“少将军悲愤过度,行事卤莽,望先生见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