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朝之梦(大罗)-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不鸟大英帝国的列强,英国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这英国的根本,不过是几个弹丸小岛而已。
如目前朱济世掌控的大明,有20万西式陆军,武器装备也能自给,人口多至数千万。已经不是大英帝国能随便拿捏的了。然而孤悬海外的兰芳却有可能成为英国入侵的目标——如果明英两国彻底翻脸的话!
至于有可能造成明英翻脸的最大原因并不是朱明统一中国,而是朱明在同英国的贸易中占据太多的优势。如茶叶、丝绸、橡胶、棕榈油、药材(主要是黄连,黄连素的主要原料,由于黄连素被朱济世弄成了唯一有效的抗菌药,所以需求量大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如果没有鸦片来平衡的话,英国每年对华的贸易逆差只怕要高达上千万甚至更多的英镑。
光是这么巨大的贸易逆差,就能构成英国入侵兰芳的理由了!况且兰芳本身就是英国保护国……
“给了茶树,英国人真能支持咱们统一中国?”和罗泽南一起来见朱济世的韩四也不大相信几棵茶树就能换来英国的支持。
“英国肯定是支持满清的!”朱济世悠悠地说着,“因为咱们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支持就能统一中国……而且满清也没有咱们这么精明,很容易被英人所欺。道光皇帝开出的那些条件。哪里是我们能给的?”
罗泽南和韩四听得糊涂。互相瞅了一眼,韩四道“那咱们把茶树给英国有什么意思?”
朱济世撇了韩大侯爷一眼,现在发了福还留起了大胡子,黑不溜秋的就是个李逵的样子。经济这事儿,和他是说不清楚的。
“破军,王上不是说了,教会印度人种茶有助于实现贸易……平衡,平衡了,英人大概就不会阻扰咱们一统华夏啦!”
罗泽南也试着理解朱济世的意思,倒是八九不理十。
“远东距离英国太远,眼下欧洲的局势又太乱,英国是没有余力东侵的。”朱济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缓缓起立,在屋子里面跺起了步子。“英人现在无力入侵,自然就会转而求利。而我又不肯在鸦片问题上退让,文咸就退而求起次想从我们这里索要茶树。如果道光皇帝那里能给的利益更多,英人岂肯放弃不取?所以英人支持满清的立场是一定的。只是这支持多少有点虚啊……”
……
上海,英国驻满清公使馆。
就在文咸到访武昌的同时,明清之间的和谈,已经在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的联合斡旋下展开了——还是要埋怨一下这个时代通讯效率的低下,对于这场谈判,朱济世和文咸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英法美俄四国的统治者了。
第一场会谈就在英国公使馆内展开。在公使馆的会客厅里面摆了一张四方形的大桌子。大明礼部侍郎吴春秋穿着大红官袍,戴着乌纱帽坐在一边,对面是顶戴花翎的林则徐和白斯文。两边则是四个外国公使,还有一个巴夏礼在现场充当翻译,俄国公使是听不懂中文的。
“什么?剃发易服还要向满清称臣?道光昏君是不是想死啊!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可是把妹子送给我家王上为妃,想要约我家王上出兵共取北京了!我家王上要是看到这种条件,肯定是要因怒兴兵的,一个太平天国你们已经应付不过来,再加上十万大明精兵,你们道光皇帝的老命还能保住?林大人,白大人,你们到底是帮哪头的?满清还是太平天国?”
说话的正式吴春秋,他这个大明外交部侍郎说起话来真是没有一点外交官的风度,倒有点像黑社会谈判。不过还是能够一针见血地抓住重点——现在是玩三国,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呢!
“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和俄罗斯的朋友都是支持我们大清的。”白斯文振振有词地道。
“支持?你们满清活着人家才好支持,要是死了,人家洋人想支持也没办法啊!”吴春秋扭头看看四国公使,笑着说,“几位洋大人,兄弟说的对不对啊?要是太平天国攻灭了满清,你们准备怎么办?”
这个……还能怎么办?
几个洋鬼子互相看看。法兰西公使拉第蒙冬拍着胸脯用中文道“我法兰西王国可以派出军队来东方支持我们的盟友!”
还法兰西王国?都没有了……
不过吴春秋也不知道这事儿,要不然非得笑掉大牙不可。他冷笑着道“法兰西到中国多远啊?一个来回没一年是不成的。我大明和太平天国的百万大军顶多俩月就能打进北京城,到时候把满城旗人都屠了,满清就没有了!到时候你们支持谁?太平天国吗?嗯,他们的天王据说是上帝次子,也就是耶稣的弟弟,也不知道你们法国人能不能承认?”
什么?耶稣的弟弟!渎神啊!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奥尔良王朝可离不开法国天主教势力的支持,怎么敢去支持上帝家的老二?
看到法国佬不说话,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将军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俄国腔的英语,巴夏礼翻译过来,大意是俄国在东西伯利亚是有军队的,必要情况下可以出动支持满清。
吴春秋却哈哈一笑“支持满清?我没有听错吧?普提雅廷将军,你们俄国人不晓得什么叫远交近攻?就是联合远方的国家一起瓜分邻近的国家。比如联合咱们大明一起瓜分满清!咱们大明的目标就是恢复故土,大明过去的疆界是北到长城,东到辽东,西到玉门关。这满洲北面、东面,蒙古和新疆之地可不在大明疆界之内啊。”
什么意思!?大明要和俄罗斯联合瓜分满清?
林则徐、白斯文还有英国公使阿礼国三个人几乎同时跳了起来。再看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听了巴夏礼的翻译,脸上的表情也精彩起来了,这个俄国人可是最喜欢领土的,如果能得到那么一大片土地,别说是打满清,就是打英国他们也敢干!在陆地上,俄国熊怕过谁啊?
注明吴春秋只是在随意发挥,挑拨俄罗斯和满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朱济世的任何指示,朱济世也不可能同意和俄罗斯结盟。
541042597926851
第320章起码是个南北朝求月票
第三更奉上,然后罗罗再拜求一下月票,还有月票吗?
南北和谈的第一天自然是不欢而散。呃,也不都是气呼呼离开的,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将军和朱明外交部侍郎吴春秋就是笑眯眯走出会场的,两个人还上了同一辆马车直奔上海远东大饭店而去了——这家饭店是香港远东大饭店的分号,自然也是朱济世的产业,吴春秋所带领的代表团就下塌在那里。
英国公使阿礼国和商务参赞巴夏礼的脸色自然铁青似黑,把林则徐、白斯文两人送出使馆后,就留法国公使拉第蒙冬和美国公使德威士一起继续闭门磋商,寻找对策。
而林则徐一回到自己的总督衙门,拿过仆役递上来的茶盏就哗啦一下扔在地上砸个粉碎,然后转身指着白斯文就大骂“白恩铭,你的洋务是怎么办的?你这是在卖国呢还是在送国呢?洋人从你这儿得了那么多好处,事到临头却要和朱明一起瓜分大清,你这是误国误民!你比汉奸卖国贼还不如!信不信老夫一声令下就让你身首异处!”
看到林则徐动了肝火,白斯文只觉得脖子上一阵凉飕飕的冷风吹过。现在的林则徐可是拥兵数万的军阀!真要一怒之下杀了自己这个正三品的洋务帮办大臣,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穆翁,下官……下官真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国家啊!”不敢和林则徐顶嘴,只能哭丧着脸解释,“谁晓得朱逆的使臣这样不要脸,卖起国来比我还大方,这可如何是好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望着哭哭啼啼的白斯文,林则徐的那一点杀心已经完全收了起来,只是头痛地揉着脑袋。一时间真有点心灰意冷。眼下的局面怎么就成了南北两方面比赛卖国了呢?大清朝要卖海南岛,大明干脆和俄罗斯瓜分满清……中国这份家业,要是这么个卖法,早晚得亡国灭种!自己这些大清官,可就是千古罪人了!嗨,这南北之战,本来就不应该让洋人来掺和!
他强打精神,招招手“恩铭,你坐,坐下说话。”
白斯文收住哭声,一撩衣襟,坐了下来,目光定定地看着林则徐“穆翁,这俄罗斯国在欧洲也是一等一的列强,昔日法兰西的拿破仑皇帝就是坏在俄罗斯,现在俄罗斯号称是欧洲宪兵,在欧洲大陆上的声势还盖过英吉利国……如果俄罗斯和朱逆联手,咱们大清可就真的要完了!”
林则徐疲倦地苦笑“恩铭哇,我知道你是一心为了大清在卖国,不惜落下千古骂名,开烟禁、降关税、扩租界……还答应割琼州一府。真是卖得狠了!可是结果呢?这国就你会卖?看到没有,人家朱明卖得更狠,一下子就把大半个满洲,整个蒙古还有新疆都拿出来卖!这俄罗斯帝国对咱们北边和西北的邻土素来虎视眈眈,不是一日两日了。现在朱明开出这样的条件,俄国人是不可能拒绝的,要是明俄联手,咱大清真是要亡了!”
他神色苦涩,眼神看着北面,仿佛能穿透墙壁,一直望到北方的中俄边境“这洋人指望不上,国也不能再卖,更不能南北两边比着卖国……不过同朱明的和议还得继续,怎么都要给大清缓上一口气吧?好厚集兵力去对付太平天国!这个国如果一定要卖,也卖给朱明,不卖洋人。卖给朱明,朱明能给朝廷缓气的机会,想来朱济世也不希望太平天国取了北方吧?卖给洋人,这洋人贪得无厌不说,得了好处也不办事儿!而且洋人不止一国,咱们能拉拢英吉利,朱明就能拉俄罗斯。恩铭,你说是不是啊?”
白斯文默然无语,他的那点聪明劲说起来不过是小道,在官场上抱大腿找后台走门子,都是再拿手不过,也会办事儿,还出过国开过眼界。但是真要比国际视野,比外交手腕,别说朱济世就是林则徐他也是不如的。后者至少知道什么事情该坚持,知道大清要保天下不能靠洋人。
他沉默良久,最后站了起来,深深朝林则徐一揖“穆翁,这一次的交涉,下官都听您的,您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林则徐拈着胡须看着他“如果朱明提出要南方半壁江山,以后明清各据南北,约为兄弟之国呢?”
白斯文叹了口气“穆翁,说句真心话。咱大清要是能占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也算是不错了,只怕朱明不会放过北方的半壁江山……”
……
“爵士,你找我何事?”
文咸爵士急匆匆走进朱济世的书房,微微有点喘气,脸色也非常难看。他这些日子,一直都跟在朱济世身边,同他商讨《明英投资和贸易协定》的事情。朱济世已经同意帮助英方在印度种植茶树。有了这个条件,文咸觉得可以接受朱济世在朱明国内实行鸦片管制的决定——禁绝鸦片是不可能的,毕竟鸦片还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另外,推动明清议和的事情也在进行,不过积极性远没有英国驻满清公使那么大。不过今天,他却收到了香港的英国公使馆通过刚刚成立的“大明邮政”寄过来的急件。拆开一看,就心急火燎地来找朱济世了。
“国王陛下,你准备和俄罗斯帝国瓜分满清!?”
一见到朱济世,连招呼都没打,文咸就开门见山了。原来,那份急件是上海的英国驻满清公使馆转来的。在明清第一轮谈判结束之后,阿礼国立即就让一艘怡和洋行的飞剪快船跑了趟香港,给香港的英国使馆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信。
朱济世却闻言一怔,还没有说话。文咸却自顾自斩钉截铁地道“国王陛下,如果您还珍视大英帝国的友谊,请不要打这样的主意!大英帝国绝对不容许新疆、西藏成为俄国的土地或势力范围!如果您同俄国达成这样的盟约,那么英国将会视你为敌人!”
朱济世还是不大明白,虽然刘鹏现在多半在俄罗斯访问,但是不大可能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条约——自己之前就关照过他的。而且就算达成了什么条约,消息也不可能那么快就传到中国吧?
“爵士,你这是从何而知的消息?”
“上海,是你的外交部副部长在明清和会现场向俄国公使普提雅廷将军提出的!”
外交部副部长?吴春秋?他不过就是去和满清商量交换俘虏的事情,怎么会……
“明清和会?”朱济世愣愣地看着文咸,“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为什么会参加这个什么明清和会?爵士,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陛下,您真的不知道?”文咸心里盘算一下,发现朱济世多半没有骗自己。这次明清和会自己都是刚刚得知的。虽然他早就知道英法美俄四国驻上海的公使在联合调停明清战争——他自己也是为这事儿来武昌的。但是和会什么的真是不知道,想来朱济世也不知道满清皇帝已经同意议和,还开出湖南、云贵、两广五省归明加上剃发易服称臣这些条件吧?
“什么?只给我五个省还有我剃发易服称臣?道光皇帝疯了吧?都什么时候了,他还敢提这样的条件!”听到文咸说出的议和条件,朱济世也跳起来了,“起码要半个中国,秦岭、淮河为界,南明北清,行平等国礼!他要敢不答应,我就提兵北上和太平军一起去打北京!”(未完待续。)
541430227928058
第321章密室外交在上海求月票
公元1848年4月,欧洲已然是一片大乱,的风暴已经从法兰西刮到了德意志,一个又一个德意志邦国的首都成为群众欢呼的海洋,旧的王朝摇摇欲坠,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似乎将要横空出世。全欧洲的目光现在都投向了柏林、维也纳还有法兰克福,没有几个人还在关心东方某个古老帝国上演的另一场。
不过在万里之外的上海,英法美俄明清六国的公使大臣侍郎,都不知道欧洲已经发生的剧变,而是全身心投入了一场合纵连横的外交游戏当中。只是阴谋、背叛和密室交易已经成了六国间外交活动的主要方式,堂堂正正的交涉反而变成可有可无的点缀。
4月12日。在上海礼查饭店的一间豪华套房里头,两位西服革履留着辫子的中国人正端坐在一张沙发上面,还有一个长衫马褂的洋人坐在旁边一把椅子上,三人不时摸出怀表来看时间,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人。
他们正是白斯文、关元宝和罗德里格斯。当日白斯文虽然当着林则徐表态要听从对方的安排,不过这白斯文的话又岂能当真呢?在从两江总督衙门回到自己的洋务衙门后,他立即就吩咐罗德里格斯走西班牙公使的路子联络上了俄罗斯公使普提雅廷将军。
这俄罗斯必须拉拢到大清一边儿!白斯文的想法很简单,俄罗斯是欧洲强国,又和满清相邻,如果明俄联手,满清就只有一条死路!所以必须拉拢俄国,不惜一切代价……
同俄国的秘密接触当然是背着林则徐进行的,好在林则徐这个两江总督现在管不到租界里面。白斯文在上海英租界里面是有宅子的,那是他和日本小妾绝姬同居的地方,今儿他就是从哪儿直接来的礼查饭店——礼查饭店是眼下上海排名第二的豪华饭店,仅次于黄浦江边上紧挨着汇丰银行大楼的远东饭店。白斯文知道吴春秋和大明使团就下塌在远东饭店,所以就约俄国公使来礼查饭店见面了。而陪同他前来的,只有关元宝、罗德里格斯两人。
“恩铭兄,满洲和蒙古可无论如何不能割给俄国人,那儿是咱们大清的根本……”
关元宝的脸上全是不安,如果是割海南、割台湾,他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的,那都是汉人的地盘。可是满蒙不同啊!满蒙是大清的根基,如果割给俄国,大清可就真的要完了,连个最后的退路都没有。
白斯文沉默了一下,转头看着关元宝“元宝,你当我真不知道轻重吗?卖了满蒙回到北京,皇上还不把我大卸八块了?不过这新疆看来是保不住了,俄国人图谋那里也不是一日两日,现在只能卖出去了!另外,库页岛和朝鲜也得一并卖出去……我知道俄国人一直想在远东谋一个不冻港,朝鲜就有不冻港,如果俄国佬想要将朝鲜变成殖民地也是可以的。唉,这国只能卖到这里了,就不晓得那个普提雅廷将军能不能同意了?”
……
啪的一声轻响,林则徐将吴春秋送来的一份《明清和约》草案丢在了桌子上面,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有些恼怒,又有些玩味。最后他终于冷哼了一声“你们的如意算盘未免打得太好了吧?你们现在不过就是湖广广东这三个省的地盘,其中湖北还没有占全,就敢想要半壁江山?若是真有了半壁江山,只怕就该想全天下了吧?”
林则徐神色略略有些激动地说完,坐在那里气呼呼地喘着粗气,不知道是被朱济世的无礼要求给气得,还是身子骨真是大不如前,或者两个因素都有一些吧?
坐在林则徐旁边的只有李鸿章和刘勋二人,他们才是林则徐现在最信任的手下,一个安徽人,一个山东人。年纪都不大,李鸿章只有25岁,刘勋26岁,算得上是青年才俊,脑子都很活络,对洋务上面的事情入手极快,因而为林则徐所倚重。和谈的事情也只同他们二人商量,别说是白斯文,就是曾国藩和魏源都不得参与明清和议之事了。
而眼下的明清议和,也已经从公开谈判转移进密室里面了。林则徐极不信任列强,认为让他们参与调停,不如直接和朱明密谈,或者条件还能优惠一些。
面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士林领袖,吴春秋只是淡淡一笑,拱拱手道“穆翁,您是士林前辈,这天下大势,您比我们这些晚辈看得清楚……满清真是大势已去,光是一个太平天国就不是满清能随便应付过去的。这太平天国入主北京的可能,只怕在六成以上吧?而满清一旦失去北京,退往关外,还想要苟延残喘,恐怕只能向彼得堡称臣当儿皇帝吧?穆翁,到时候您预备如何抉择?还是以满清为君父,以沙皇尼古拉一世为君祖吗?”
他这话说得可真是难听,不过却不能说没有道理。满清如果能守住北京,这国祚或者还能延续一段时日,否则就只能依附俄罗斯了。到时,尼古拉一世就是满清的君父,林则徐等人如果再认满清为君父的话,岂不是把尼古拉一世当成祖宗了吗?
“将来之事不如将来再议,眼下大清还是天下之主,朱济世不过一隅之地,冒用朱明之号,就敢以天下主自己居?”林则徐冷冷地答道,似乎完全不为所动,然而说出“将来之事不如将来再议”的话,这立场显然是不够坚定的。
“那就议一议当下之事吧,穆翁,本官来上海并非是为议和,而是为俘虏,以20000旗人交换延恩侯、海澄公、衍圣公三族之人,道光皇帝可曾应允?”
林则徐道“延恩侯和海澄公的族人,可以找到的都交给你们,不过衍圣公之祖有数十万众,而且孔伯海本人已经是山东巡抚了。”
“如此,用3000旗人交换延恩侯和海澄公两族如何?”
“5000吧。”林则徐提高了要价,“乌兰泰也得包括在内。”
“可以。”吴春秋压根没有想在这个问题上和林则徐多费口舌。这些旗人到了满清那里,多半也要被太平天国杀掉,留在朱明也无甚用处。
“穆翁,南北议和之事还要谈吗?”吴春秋笑吟吟看着林则徐。
“自然要谈的。”林则徐捋了捋胡须,也微微笑了一下,“议和之事纷繁复杂,不是一日二日可以谈妥的。不如先罢兵停战,再慢慢谈吧?我想……你家王上也想让朝廷集中力量去和太平天国拼命吧?”
吴春秋听了林则徐的话,微微地笑了一下“福建、江西之地,我大明还是要取的,明军到了江浙边上,对穆翁您也没有什么坏处吧?满清要保两江财帛之地,就只能倚仗穆翁之力了。”
“福建是靖海侯施德霖的地盘,他是福州将军兼任巡抚事,福建的绿营兵和团练都归他管。”林则徐拈着胡须淡淡地道。“江西绿营主力在城前岭一战时就垮了,还剩下不到一万人,是归江宁将军赛尚阿指挥的。老夫这个两江总督,现在只管练军不管绿营、八旗的。”
“可曾国藩已经得了江西巡抚的差事,他手里的湘勇有两三万人吧?”
“没有老夫的命令,他一个兵也动不了!”林则徐冷冷地道。“另外,福建的士绅也以老夫马首是瞻,没有老夫发话,施德霖招募不到几个练勇,就是两三万福建绿营,不是你们的对手。”他目光炯炯地望着吴春秋,“老夫也有一个要求,朱济世须班师回粤。”(未完待续。)
542010317930096
第322章禁烟换班师求月票
武昌洪山宝通禅寺是受过皇封的古刹,明清两代都有皇家寺院的身份,在湖北省的地位极为尊荣,周遭还有数万亩良田的庙产,寺庙更是建造得富丽堂皇。而这样一座香火鼎盛的寺院,自然逃脱不了太平天国那帮宗教狂的蹂躏。寺庙内的和尚都被掳去当长毛了,佛像、菩萨像也全被砸烂——他们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嘛。还好,房子总算给朱济世留了下来,现在成了朱济世的行宫。从宝通禅寺的临济塔上往四下望去,曾经繁华热闹的武昌周围,成了荒芜人烟的所在,现在已经是春播的时节,却看不到一个农夫在田地中劳作,只看见疯涨的野草。
罗泽南官服严整地走了过来,望着四下荒凉的土地,叹口气道“王上,这太平天国对地方上的荼毒也太厉害了,仅是武昌和荆门州两地,无主荒地就超过了350万亩!用十室九空来形容都不为过啊!”
十室九空当然没有那么严重了。不过武昌府的地主士绅之家倒是十之八九遭了难。原因也很简单,太平军打来之前,他们全都避入武昌城内,于是就被太平军掳掠去了。倒是寻常小农之家被裹挟的还少一些。
朱济世听到350万亩这个数字,叹了一声道“湖广足,天下余……这武昌府的地,大概是全天下头一等的沃土吧?”
“江南、湖广、巴蜀,这地都是顶顶肥沃的。”罗泽南皱眉道,“如今荆州的100万亩旗地还有佃户耕种,武昌、荆门的350万亩地却大半荒芜,真是太可惜了。不如招募平民来耕种,免得误了农事。”
“农事倒不急于一时,倒是两湖的土地须得点验清楚,以防奸人隐瞒和冒名侵占……这些土地都是要用来犒赏将士和功臣的。”
朱济世低声吩咐着罗泽南。没错,跟随朱济世的将士和功臣都是需要犒赏的!这个朱明集团的核心就是商人、黑帮和士大夫,全是贪图利益之辈。无私奉献之说是行不通的。因而朱济世自兰芳举兵至今,都没有忘记奖赏有功之臣……这大概也是他现在极受部下拥护的最重要原因吧?
“将来咱们要向中原用兵,不能再以广州为都城了,我看武昌倒是不错,是个虎踞龙蟠的地方,明年就迁都至此如何?武昌府周围无主良田又多,可以拿来犒赏功臣,同时收回他们在广州府封赏的土地。就以三换一吧!”
所谓功臣,是指有爵位在身之臣,这样的人大约有三千人左右。得到的“功勋田”在百万亩上下!将这些人迁来武昌。再赐予三倍之地。就是三百万亩!几乎将武昌府周围的无主之土封赐一空了!
“皇上对待功臣真是不薄啊。”罗泽南感慨地道。他自己在日前也受封了伯爵,按例赐田千亩,置换到武昌就是三千亩,算是大地主了!
朱济世笑着说“先祖待功臣太薄。不少功勋之家都绝了子孙,我每每思之,也备感惋惜。如今轮到我带领大家反清复明,哪能再薄待功臣之家?这些土地还是该给的。”
话虽如此,但是朱济世却没有给功臣之家免税的特权。封爵赐土是一回事,但在交税的时候还是要一视同仁,包括朱济世自己的产业都不能有免税特权,否则将来的财政必然要出大问题的。
另外,将功臣之家尽数迁到武昌。也是想把他们放在眼皮底下好好看着,免得他们在天高皇帝远的广州作威作福——这朱明的功臣大多不是什么好鸟!锦衣卫辑事厂和陆军督查局没少给朱济世打小报告,除了贪污军饷的事情不多见(也没有军饷好贪污,因为士兵都领到土地了),其他的纰漏可没少出。最多的就是私分战利品(金银财宝什么的基本都被分掉了)和敲诈地方士绅(比如给人家扣一个汉奸劣势的帽子讹银子什么的)……呃。旧军队嘛!还指望他们向革命军队那样?
对此,朱济世可没少大发雷霆(当然是装的),还处理了好些出头鸟,但是这杀一儆百的效果怎么样,说实在的朱济世自己也没太大信心。
“等咱们回来广州,队伍还是要好好整顿一下,还有抽调一批军官进军校深造。”朱济世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着。
“王上,咱们先别回广州。”罗泽南忽然一笑,掏出封书信递了过来。
“这是……”
“吴侍郎的信,林则徐提出要咱们班师回广东。”罗泽南笑着道,“所以咱们就能不能那么快班师了。”
现在,随着明清议和的持续,长江上面开通了一条“快哨船专线”,是用来联络武昌和上海间通信的,吴春秋的这封信就是用快哨船送来的。
“是要提什么条件?”朱济世追问。
罗泽南笑道“王上有什么条件想提吗?”
“条件……”朱济世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点点头道“倒是有一些,一是东南和睦,两江须保护我大明商人的利益;二是在两江禁绝鸦片……”
“禁烟?”罗泽南听到这一条却是一愣,“王上,两江是满清的地盘啊……”
“所以才要林则徐禁烟啊!”朱济世顿了下又道,“而且我不白让他禁烟,汇丰行手里面还有他想要的军火呢!”
……
上海,1848年5月。
随着朱明和太平天国的统治地域不断扩张,江南的局势终于开始动荡了,而动荡的标志,则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门前,又排起了存款的长队。当日广州沦陷前的一幕,现在又出现在上海了。
“穆翁,下官刚刚从租界西面路过,瞧见汇丰银行门前又排起长队了,这江南富豪之家看来又要中朱济世的圈套了。”
曾国藩刚一走进林则徐的签押房就说起了汇丰银行的事情。林则徐的两江总督已经下来了,可是他却仍然在上海没有挪窝,看来是准备将总督衙门驻地摆在上海了——南京让给赛尚阿的八旗兵驻守,他们二位面子上的关系是不错,不过面子后面还是互相提防着对方呢。
“哦?”林则徐的双眼攸的一睁,右手在胡须上微微顿,才又捋了下去。
这个汇丰银行真是把大清朝给害苦了!如果没有它,朱明的崛起不会那么迅速,自己这个大清忠臣的成色也不会掉那么多!恨起来真是应该派兵去抄了汇丰银行。当然这种事情只能在心里面想一下,且不说法兰西国会不会替这个汇丰银行出头,就是现在明清议和的大形势在这里,林则徐也拿汇丰行没有什么办法!他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忽然换了个话题。
“涤生,任命你当江西巡抚的上谕已经下来了,你预备什么时候去赴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