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大罗)-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封城守不守得住另说,可这旗人的性命肯定是要死上许多的。起码死个十几万二十万的……眼下扩编新八旗的进展缓慢,顶天只募集到十万各族青壮。少不得还要拿老八旗的命来拼!如果老八旗在北京周围再死个十万青壮,这个元气可就要大损了!八旗子弟拢共一百五六十万,但不是都聚集在北京。还有不少散在各地驻防——在20多万八旗兵中,驻防八旗差不多占一半,有十余万,算上老弱妇孺至少有三十几万八旗是在各地驻防的。另外,四五十万八旗蒙古大多散在内蒙草原上面。

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最多就五六十万,按说也应该能拉出至少十几万青壮。可是这五六十万人里面还有不少是亲贵子弟呢!旗人当官的路子多,满大清的文武官员里面至少一半的实缺是给旗人预备的,这么多官加上他们的家属的户籍都落在北京(八旗户籍都在北京),可是能把他们和他们的子弟拉去当兵吗?赛尚阿自己家里面也有一堆不成气的纨绔,让他们去当兵上战场?僧格林沁还不头疼死?

所以这京旗兵里面是没有八旗亲贵和中高级官员子弟的(除非是当高级军官),一水儿都是出身贫寒的旗人子弟。这样一来,五六十万北京的八旗子弟里面能挑出十万精壮都是带引号的!而且这十万“精壮”也不可能都上前线,还得有不少保卫京师、保卫皇上、保卫各家亲王、郡王、贝勒爷……

最后发给僧格林沁的八旗兵,都是老幼参差不齐,年长的都够给僧格林沁当爹了,年幼的就十三四岁,都还没发育好呢!让他们上战场去和粤匪拼命?看着也没戏啊。

不过穆彰阿的气还没抽完,道光皇帝又来了一句“至于开发满洲的事情容朕再考虑考虑。”

还考虑?穆彰阿这个心都要凉透了,再考虑,百万粤匪就打过来了!皇上,您当几十万八旗子弟移居关外是朝夕就能办好的事情?

“和朱逆可以先谈起来……”道光皇帝又道“荆州八旗是祖宗之民,总要想办法搭救的,那个什么延恩侯的可以给他们,还有郑家的人,去找找看,有的话也给他们。不过衍圣公不能给!就封孔繁灏当山东巡抚兼团练大臣吧。”

穆彰阿闻言却没有领旨,却愣愣看着道光“皇上,就封孔繁灏一个?还有潘曾绶、李文安、曾国藩和林则徐呢?最要紧就是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怎么都要给的!”

“给……给林则徐一个两江总督!”道光皇帝又跳了起来,狠狠瞪着穆彰阿。

穆彰阿重重磕了个头“皇上,这个总督一定得给!林则徐手里有四万兵!没有两江总督的差事,怎么给这四万兵筹饷?这兵无饷自乱,如果江南一乱,朝廷的岁入起码要减少一多半!而且江南现在才多少兵?赛尚阿的八旗兵顶天能凑出两万,杂七杂八的绿营加在一起最多三四万,而且都是不能打的。再没了林则徐的四万练勇,朱逆打过来怎么办?”

531452557923828

第316章朱济世和阿里第四更求月票

还有月票吗?各位大大能再拉罗罗一把吗?这个月初可是双倍啊,大家有保底票也别留到月底了,现在就往罗罗身上砸过来吧!罗罗经受得住。

“朱逆要是打过来,凭林则徐的四万练勇就能保住江南了?”

道光皇帝的咆哮几乎快震塌了屋顶。下面跪着的几个军机大臣,除了穆彰阿全都不发一言,只是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好一副忠实奴才的模样儿。

眼下的大清朝,真是到了大难临头的时候儿了!自朱济世在广东沿海举兵至今,满清已经丢掉了二十多万军队,其中还有好几万八旗劲旅!而且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已经是朱明的天下。这样的形势比之当年的三藩之乱已经差不了多少了。不,不是差不了多少,而是差了很多!

因为除了朱明,还有一个太平天国!号称百万人的大军已经到了襄樊,恐怕不日就要进军中原了!当年明亡清兴的形势再度上演,只不过明清换位,大清成了两下夹攻之下即将溃决堤一方。

在这个时候,大家还有什么话好说?还能给皇帝老子出什么能力挽狂澜的好主意?想要同时剿了朱明和太平天国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法子也只有拉一派打一派。可是……这个主意真那么好出吗?自古在国难之时主和者,可都是要落下千古骂名的!这大清朝的秦桧还是让穆彰阿一个人去干吧。

“皇上,如果当年的明朝崇祯皇帝与我大清议和,然后专力围剿闯逆,不知可否避免甲申之祸?”

穆彰阿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气得道光皇帝差点吐血。

“朕不是崇祯!我大清也不明朝,朕还有20万八旗新军,朕要……御驾亲征!”

道光皇帝这番表态一出,下面跪着的几个军机顿时就没有办法再保存沉默了,全都扑在地上叩头呼喊起来。

“皇上去不得!”

“不能亲征……”

“皇上可不冒这样的险啊!”

道光皇帝又不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等开国创业之君,都是熟知军务能够指挥作战的。同粤匪一战,如果让僧格林沁去打,总有三四成的把握,若让道光自己去打,只怕连一成胜算都没了。

看着众人在地上叩头如捣蒜,道光皇帝还是一副破罐破摔的样子“朕意已决!御驾亲征,先战粤匪,再讨朱逆,誓要活捉朱逆,踏平广州!”

还要先战粤匪,再讨朱逆!?

听到这话,下面几个军机却同时松口气,嘴角都露出一丝释然的轻松。

皇帝还没糊涂,先战粤匪还好说,再讨朱逆是不现实的。打完粤匪,这八旗新军能剩一半人就是祖宗庇佑了。没有十几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甭想恢复元气,如果再南下去找朱济世的麻烦,这八旗真是要绝种了!

既然先战粤匪,再讨朱逆是不现实的,那皇上就不是真心想这么干,这御驾亲征也是说说而已。

可比较现实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是拉一派打一派了。粤匪是没有办法拉的,人家千里迢迢拉着百万之众北上就是来灭亡大清的,然后好抢下北京定都再和朱逆玩南北朝。而朱逆倒是有可能拉一下的,毕竟朱逆的地盘在南方,又是英吉利扶植起来的。现在英吉利的领事已经发话,准备促成明清和议。

这可是个挽回局面的机会啊!

穆彰阿这时瞅了身旁跪着的耆英一眼,这个洋务大臣马上给道光磕了个头,说道“皇上,奴才曾听闻西方有国名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者,原是西方强国,曾经兵临中欧,围困奥地利帝国京师维也纳,后来因为因循守旧而衰弱。其藩臣埃及总督阿里却锐意改革,勾结西洋,实行新政,练就精兵二十万。在咱们道光十年和十九年的时候,这位阿里总督两度造反,一度击灭奥斯曼土耳其朝廷的重兵,兵锋直指其京师伊斯坦布尔。可就在这个时候,西洋列强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联合出兵干涉,迫使埃及总督遣散军队,回归埃及,继续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称臣纳贡。”

阿里帕夏的改革和后来的遭遇在济世大学出版的《埃及和奥斯曼帝国改革史》中有过详细介绍。不过在大清朝廷里面,知道这事儿的人却寥寥无几,耆英原先也不知道,是白斯文托人千里迢迢给他送来了《埃及和奥斯曼帝国改革史》,他读了以后才知道西方的土耳其帝国里也有一个如朱济世一样的人物。

“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为什么要干涉土耳其的内乱?”道光皇帝当然明白耆英是在拿阿里比喻朱济世。不过他不大明白那些列强为毛要帮奥斯曼土耳其的朝廷?

“因为这个埃及的阿里总督太能干了,短短十余年就将一个又小又穷的埃及变成了强藩,如果让他当了土耳其的皇上,这土耳其恐怕也会变得强大起来,到时候英吉利、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四国在西亚和北非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了……”

这个话听着怎么那么变扭呢?道光皇帝愣了一下,脸色阴沉下来。合着耆英是在说朱济世太能干了,而自己是傻*,如果中国落在朱济世手里一定会强大起来,威胁到列强在东方的利益,而自己当皇上中国就只会越来越弱最后被列强瓜分?所以列强一定会支持大清压制朱逆?

“皇上,奴才以为若能循奥斯曼土耳其之例,让朱逆当中国的阿里总督也无不可……”耆英说完这话,就给道光皇帝重重叩了个头。

穆彰阿也叩头道“皇上,奴才附议!”

“皇上,臣(奴才)附议!”

下面跪着的另外三个军机大臣也都异口同声地道。

道光皇帝却还拧着眉头,好像是千般不愿的样子,最终才长叹一声道“也罢!事到如今,朕也只有当一回罪人了!为天下万民,为大清江山,朕可以封朱济世一个王!许他领有两广、湖南、云贵之地,一如当年的三藩。不过须得剃发易服,向我大清称臣!”

这个……当然不是在做梦!至少在道光皇帝看来,这个条件是极有可能达成的!

而下面五个军机大臣也松了口气,只要能开始议和就好。剃发易服,向大清称臣什么的都是可以商量的,朱明的地盘也可以商量,现在要定下的是谁去和朱明商量……

“皇上,奴才建议任林则徐为两江总督兼议和钦差大臣,同朱逆之使臣谈判。”耆英又提出了让林则徐当两江总督的建议,而且还把和朱明谈判的黑锅一起推给了林则徐。

“那就让林则徐在两江好好办差吧!”有了这么一个不是台阶的台阶,道光皇帝连忙踩着往下走。“再让李文安当安徽巡抚,让潘曾绶当江苏巡抚,让曾国藩当江西巡抚。让白斯文也当钦差,一块儿参与议和……西洋列强那里,还要他多方联络,如果能迫得朱逆俯首称臣,朕何惜一个琼州府!”

琼州府就是海南岛啦!道光皇帝这回可是舍了血本,只要洋人能帮大清压服朱济世,整个海南岛都可以拿来打赏出力的友邦!至于开禁鸦片、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还有扩大开放口岸和增加租界等等,更是统统不在话下!

在如此的利益面前,西洋列强总该动心了吧?道光皇帝不确定地想着。这朱逆之前是借着英吉利人的扶植起来的,可是翅膀一硬就开始不怎么听话,这等反复无常的小人想来是不招英夷欢心,这次大清拿出琼州一府,一定能把英夷拉拢过来的……(未完待续。)

531936477924873

第317章联合施压第五更求月票

唔,五一期间的三天爆更完毕,三天十五更!罗罗做到了,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再求几张月票了!月票月票快来吧!

公元1848年4月5日。道光皇帝委任林则徐为议和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任命白斯文为议和钦差大臣的圣旨送到上海。不过几个小时就传遍了这个刚刚开埠的十里洋场。

上海英租界内,原来英国领事馆的楼房门前刚刚挂出了大英帝国驻大清公使馆的牌子。现在大英帝国驻华的公使馆有两个,一个是驻香港的大英帝国驻明国公使馆,另一个就是上海这里的驻大清公使馆。原先英国驻上海的领事阿礼国爵士,也在不久之前因为他在对华外交上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荣升为驻大清公使了。

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而且也是在华利益最大的国家,因而列强驻大清的公使、领事,现在也是以大英帝国公使阿礼国为首的。和高高在上的帝国高层们不同,阿礼国爵士还有他的副手,商务参赞巴夏礼都是在中国多年,对这个古老国家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当然现在广东那里突然冒出的朱明政权,也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因此,这二位对朱明政权有着一种天然的反感情绪。

同阿礼国和巴夏礼有着同样看法的,还有从广州调来上海担任法兰西王国驻满清公使的拉第蒙冬男爵。这位奥尔良王朝的忠实臣仆在广州的朝廷里面发现了许多的波拿巴分子!其中有几个的地位还非常之高!这是极不寻常的现象,拉第蒙冬敏锐地感觉到朱济世同波拿巴分子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出于对波拿巴分子的反感,拉第蒙冬也爱屋及乌地将朱明当成了法兰西王国的在华利益的一个重大威胁……不过就事论事的说,情况的确如此,朱济世对于法兰西王国所提出的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借沙面岛等要求,也都一概予以拒绝。

既然英法两国的驻满清公使在对华外交上取得了一致意见,那么其余的西方各国驻满清公使、领事,自然应该跟随他们一致行动了——这个“一致行动”是阿礼国和拉第蒙冬好不容易说服了美国驻满清大明(兼领)公使德威士、沙俄驻满清大明公使(兼领)普提雅廷海军少将之后所达成的共识。

有了一致行动这个共识。那么今天,满清朝廷同意和朱明议和的消息传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自然都在第一时间聚集到英国公使馆的客厅之内闭门开会了。

看到法美俄三国公使已经到齐,阿礼国坐在沙发上面朝三个微微欠了下声,大声道“拉第蒙冬先生,德威士先生。普提雅廷将军。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满清皇帝对于议和的诚意,还有促成和议的列强可以从清廷那里得到的报酬——海南岛将会成为一个公共租界,由我们列强共同管理,这将是我们四国在东亚所获得的最大和最可靠的立足之地。在这样的利益面前,我想我们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且站在满清王朝一边!”

他这开幕致辞很简短,也很明了。在场的三位公使还有巴夏礼都鼓了几掌表示赞同。法国公使拉第蒙冬笑着点头道“我想法兰西国王陛下一定非常乐意看到海南岛成为西方世界向东亚大陆传遍文明的灯塔。”

他的话说完,屋子里面的另外几个人又一次鼓起了巴掌——他们当然不会想到,拉第蒙冬口中的国王陛下根本不会为台湾成为什么灯塔或是公共殖民地而感到哪怕一丝喜悦的。因为在一个多月前的法国二月革命中,路易。菲利普国王已经下台逃亡,奥尔良王朝随之倾覆,法兰西又一次成为共和国。而法国二月革命仅仅是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开始……

“对!我们应该狠狠教训一下朱济世那个不识好歹的东方猪猡,一定要让他知道。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说话的是留着法式大胡子的普提雅廷海军少将,他是带着一支小小的舰队来东方的,目的是替沙皇在中国、日本、朝鲜谋求利益。不过很可惜,他的舰队规模太小,还不如朱明海军强大,所以朱济世也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所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另外,这位沙皇的海军少将也不知道,大明王国的右丞相刘鹏现在正在彼得堡访问。是尼古拉一世沙皇的坐上宾。沙皇的女儿奥尔加。彼得罗夫娜女大公还非常热心地当起了红娘,想将沙皇的孙女亚历山德拉。亚历山大罗夫娜许配给朱济世的儿子……

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太坑爹了!

俄国将军的话刚刚说完,底下就有人高声提出了不同意见“将军先生!您准备怎么教训拥有最少20万欧式陆军的大明王国?是不是要发动一场针对大明王国的战争?我想我们四国公使是没有这种权力的吧?而且在我国看来,大明王国所采取的政策完全符合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国家的一切标准——这个国家的市场即使用欧洲的标准来说,也是非常开放的。我不知道你们还想从大明王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租界?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这些条件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会接受的,除非发动一场战争。”

说话的是美国公使德威士,他笑嘻嘻地看着普提雅廷。手里夹着一根雪茄。美国这个列强是名不副实的,只是国土面积看着比较大而已。至于军事实力,肯定还不如朱明。所以对万里迢迢派兵的事情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且朱明开放的商业政策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朱明真的成为某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对美国肯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出兵干涉只是最后的选项……”阿礼国爵士对美国佬是没有一分钱好感的。现在可不是1947年。大英帝国根本不用看美国的脸色行事!而且,许多英国人还没有忘记几十年前那场发生在北美十三州的叛乱呢!

他顿了一下,放沉声音道“当然,我会在给白厅的报告当中建议使用武力!虽然朱明拥有20万欧式陆军,但是他们的海军非常弱小,只有一艘四级军舰和几艘武装商船,海军官兵也极不专业,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

“然后呢?”美国公使德威士笑嘻嘻地说,“目前朱济世的兰芳行正在广东新建钢铁厂和枪炮厂,济世行则在广东开设火药厂,广东的佛山镇还有至少五十家可以生产滑膛枪和9磅、12磅大炮的工厂作坊,他们的产品质量虽然比不上加尔各答工厂,但已经足够应付一场长期持久和大规模的战争了!爵士,您认为贵国的议会、女王还有亲王会同意这么蛮干吗?”

任何一个对欧洲政治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大英帝国是靠她的智慧赢得世界霸权,而非靠一味蛮干逞强称霸的。阿礼国爵士也就是叫得凶……多半还是叫给满清听的,出兵干涉的建议才不会往伦敦哪里送呢。

而且那个咋呼的比阿礼国爵士还凶的普提雅廷海军少将就真的那么想帮助满清对抗大明?从地图上看,满清不就夹在俄国和大明之间吗?要是满清被大明打崩溃了,俄国不就可以趁机把满清的新疆、喀尔喀蒙古还有满洲都一块块吞下去吗?

至于法国……还是算了吧,这个国家自从拿破仑皇帝下台后就不会打仗了。一个北非阿尔利亚的土著酋长都和法兰西军队奋战了七八年之久才被干趴下——还是靠了朱济世发明的铵油手榴弹!

想到这里,美国公使德威士微微笑了笑,望着英法俄三国的公使道“我想我们在对华交涉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坦诚,是吧?这一次向明的联合施压,是做个样子给人看的吗?”

532132167925344

第318章大英帝国的另一张面孔第一更求月票

武昌城内,大明天子行在的会客室里,现在正传出一阵阵爽朗地笑声。大英帝国的使臣正在这里同朱济世会面。不过来人不是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而是英国驻大明公使文咸爵士——他和朱济世算是老朋友了。当日朱济世崛起于兰芳的时候,他可没少出力。所以在戴维斯爵士调走以后,他就被白厅派来担任香港总督兼英国驻大明公使了。

他这次从香港过来,名义上是来推动明清议和的。同样受制于通讯手段的落后,文咸爵士和朱济世都不知道上海的四国公使已经打算联合调停明清战争了——虽然四国公使之间并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不过当着满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和白斯文的面,四国公使还是一起拍了胸脯。

而几乎在同时,文咸就坐在朱济世跟前,仔细甚至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大明国王,兰芳大公和鸭脷洲子爵。身兼多个贵族爵位在欧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文咸也不认为朱济世有必要将大明国王和兰芳大公两个头衔合二为一。

上好的咖啡被杜兰夫人亲自送了上来,这位朱济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女人在大明王宫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不是后妃,而是宫廷总管,还有一个女伯爵的头衔,因而可以自由出入宫廷。这一次她陪同文咸爵士一起来了湖北。

品了一口杜兰夫人冲泡出来的咖啡,文咸爵士微微扬了下眉毛“唔,这个咖啡的味道……”

“这是用兰芳出产的咖啡豆研磨冲泡出来的,爵士,您觉得口味如何?”朱济世今天难得换上了一身灰色的西式军服,胸前还挂着一枚勋章——这是一枚金质大明光复勋章,颁发给为大明复国做出最杰出贡献的军官,朱济世当然是第一个拥有者。

文咸笑着说道“口味非常独特,我想这是一种不错的咖啡……国王陛下,我想兰芳在您手里已经变成了一块富庶的土地。未来一定会更加富庶吧?据我所知,欧洲市场上橡胶的价格在短短三年内翻了十倍!所有囤积橡胶的商人都发了大财。而兰芳大公国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橡胶种植地。”他顿了一下,半开玩笑地道“不得不承认,您的确拥有世界上最犀利的商业眼光。我都忍不住想向您请教,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了?”

“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呵呵,当然是在中国啦!一条连接武昌和九龙的铁路就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不是吗?”朱济世笑眯眯地对文咸道。

“一条连接武昌和九龙的铁路!上帝啊,国王陛下,您说真的?这可需要许多投资吧?明国朝廷有这样的财力?”

朱济世耸耸肩,笑道“为什么是朝廷呢?英国、美国和法国的铁路都是政府在投资?爵士。实话和您说吧。这条武昌到九龙的铁路将由一家名为粤汉铁路公司的股份公司负责投资兴建和运营。这家股份公司将会向全世界的股东招股。爵士。您不如也投资一些吧?”

“一定要投资的,怎么多年来和国王陛下一起做生意的人都发了大财,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文咸爵士哈哈大笑。

“除了铁路还有电报,”朱济世道。“我想应该有一家欧亚电报公司,将电报线从伦敦、巴黎一直拉到武昌、广州甚至是北京。”

“这个想法倒是非常不错,现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通讯条件实在太差了,所有的消息都要延迟几个月。”文咸爵士的眉头皱了起来。现在欧洲的局势好像是个随时要爆炸的火药桶!几个月的消息延迟让文咸这样的外交官极其为难——说句不好听的,文咸爵士都不知道大英帝国现在有没有办法共和国!

“这家欧亚电报公司应该由大明、大英帝国、法兰西、奥斯曼帝国、德意志邦联和俄罗斯帝国的资本共同投资。”

朱济世继续提出商业构想,他说道“有了连接欧亚的电报线,商业上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遍欧亚大陆上所有的主要国家,或者还有美国……对于汇丰银行而言,跨越大陆的汇款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资金转账了!这将产生多大的效益啊!

另外。中国的矿产开发也会是一个财源滚滚的投资机会。爵士,您知道吗,在过去的几百年,我们这个国家是实行‘矿禁’的,在广东以外的省份。除了极少数官营矿山是不允许开矿的!有多少财富被埋藏在地底啊!这难道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大机遇吗?”

铁路、电报、开矿,似乎每一个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朱济世有些感慨地说“我真是不明白,你们英国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向中国倾销鸦片呢?投资赚钱的机会那样多……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建造铁路,就必须进口英国的铁路机车。要开矿就要进口英国的采矿设备。要办电报就要进口英国的电线和电报机。而且中国资本毕竟是不足的,铁路、矿山、电报还有纺织厂、钢铁厂、造船厂等等的工厂,都是英国资本可以投资发财的产业。”

听到朱济世的抱怨,文咸爵士微微地笑了笑“在鸦片贸易问题上,分歧始终是存在的……您知道吗,鸦片贸易每年给印度创造出几百万英镑的收入,而印度又是英国工业品最大的倾销市场!”

文咸的话倒是有够直接的,他顿了下又道“国王陛下,如果您真的想让英国放弃鸦片贸易的厚利,我倒有一个提议。您让中国的茶农帮助印度人种植茶树……这是东印度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想做,但是没有做成的事情。”

朱济世微微一愣,“可是茶叶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如果……”

文咸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济世“您还有橡胶和棕榈油,最多再有四五年,您在婆罗洲的橡胶树和棕榈树都会变成摇钱树的!”他忽然放沉了声音“陛下,我想您知道大英帝国的贸易政策是什么吧?帝国是追求贸易顺差的,尤其不能忍受持续的大规模贸易逆差。如果您想保有大英帝国的友谊,就要想办法让明英贸易达到平衡!”

橡胶和棕榈油的市场是全世界,而茶叶的市场主要在英国……欧美其他国家的人并不喜欢喝茶。所以用橡胶和棕榈油所创造的顺差并不是由英国单独承受,而茶叶带来的顺差几乎就是英国的逆差,因而英国人拼命要寻找一种可以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商品,他们找到了鸦片!

现在朱济世在他的统治区域内实行禁烟,这也就意味着英国在同明国的贸易中要承受巨额逆差。而同时因为整个中国陷入战乱,其他地区的鸦片需求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在满清开放烟禁后激增。所以中英间的贸易正在失衡……英国在不久的将来,又会面临巨额贸易逆差!如果婆罗洲的橡胶和棕榈油再替明国获取大量金银收入的话,不排除大英帝国会同朱明开战。而要避免这种风险,朱明必须让出一部分贸易上的利益。

朱济世现在已经明白,茶树才是文咸北来武昌的真实目的!

“如果我把茶树树苗和种植茶树的窍门告诉你们,英国会支持我统一中国吗?”朱济世冷冷地问道。

“会的!”

文咸爵士很肯定地点点头“国王陛下,我想您的王后和右丞相在欧洲的外交活动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您应该相信塞古尔女公爵的活动能力……但是您如果要致力于在中英之间建立起长久可靠的同盟关系,就应该为中英间的贸易平衡做出努力。”

54754087926563

第319章瓜分满清?第二更求月票

“中英间贸易……平衡?”

现在湖北初定,湖北巡抚的人选未定,连武昌、荆州等府的知府都没有委任。还好有罗泽南和他的几个学生如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王錱,李杏春,蒋益澧,刘腾鸿,杨昌濬,康景晖,朱铁桥谢邦翰,罗信南、罗信东、罗信北三兄弟,还有一个石鼓书院的学生彭玉麟一起支撑起了湖北一省的政务。罗泽南则成了湖北事实上的巡抚,事务繁多,自然没有功夫参加朱济世和文咸的会面了。

所以直到当日晚上,他忙完湖北公务,拿着才统计好的湖北省无主土地和旗地的账册来向朱济世汇报的时候,才晓得文咸提出的交涉条件。

“王上,文咸真的只要求几棵茶树?”罗泽南有些将信将疑地道,“若真是如此,给他便是,我们不给,道光昏君大概也会给的吧?”

只是几棵茶树?那可是一桩几百万英镑的产业!朱济世心下苦笑,如罗泽南这样的湘湖理学派的干才,对经济之学还是没有多少概念。

“也对,这个茶树还是得给。”朱济世思索了一下,还是点头赞同了罗泽南的意见。他对英国的对外政策还是比较了解的,英国以工商和贸易为一国之本。他们所谓的殖民主义,其实是服务于本土的工商和贸易,而非真正将本国之民殖于海外领地。否则英国国内哪儿来那么多“过剩人口”?他们拢共才多少人啊?

所以英国对于可以征服的土地,便用武力加以征服,使之成为英国工业的原料基地和产品倾销地。对于无法征服的土地,则会尽可能争取对英国有利的“不平等贸易条件”。当然,这个世界上面还有很多不鸟大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