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大罗)-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让朱国卫、吴长庆和罗安阁三人赶到担心的,还不是这些欧洲来的骑兵。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骑兵称雄战场的时代了。而是这支欧洲骑兵的身后是不是有印度军主力部队存在?英印军中自然是有一些完全由欧洲白人组成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存在的。这种部队在印度军中的地位有点像早先满清才入关时候的八旗兵,属于主力中的主力,拿来当定海神针用的。在以往英属印度军的战例中,出动欧洲白人的团队,都意味着英印军的大举出击。

而女王近卫龙骑兵则是英属印度军中最精锐的英军部队,没有之一!早年的迈索尔战争、马拉塔战争和锡克战争时期,这支部队都曾经冲锋陷阵。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大明皇家近卫军这样的精锐,他们是不可能不印度军主力部队一起出动的!

朱国卫皱起了眉头,“英印军的主力部队绕到我们背后了?”

“他们之前可能潜伏在苏尔马河北岸或是南面的特里普拉地区。”罗安阁点点头,也认同了朱国卫的分析。“之前我们的骑兵搜索幕张得不开,没有及时发现他们!”

明军的第18山地军和大理陆军第一军都是山地军的配置。骑兵本来就不足。而且之前进展顺利。一路所向无敌,谁也没有太留心自己的侧翼。

“我们背后的情况怎么样?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站在一个用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前,拧紧了眉毛,目光定定地看着一幅东孟加拉地区的军用地图。

“英印军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梅克那河,同我们的殿后部队发生了几次接触,不过他们的攻击并不坚决。”罗安阁将刚刚收到的消息报告给了大理王。

“还是廓尔喀人?”

“是廓尔喀步兵和锡克骑兵,”罗安阁回答,“由于锡克骑兵的遮蔽。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印度人在追击我们?”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况似乎不大妙了。

“南路军有没有消息传来?”朱国卫有问。

“还在攻击吉大港。”罗安阁道,“吉大港的地形险要,而且一直都是英国的海军基地,有要塞保护,非常难打。南路军的后勤线也不大通畅,重炮上不来,打了快10天,弹药也消耗的厉害……而且现在印度军的主力明显集中在苏尔马河南岸和梅克那河东岸地区。如果我们要南下,就必须先向北佯动。吸引印度军主力北上。”

“北面呢?苏尔马河北岸搜索过了吗?有没有英印军的堡垒封锁线?”朱国卫打断了罗安阁,他已经知道指望不上暹罗王了。

“已经搜索过了。没有发现英印军的堡垒,连英印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而且骑兵还发现苏尔马河上有一座木桥没有被英印军拆毁。”

“木桥?”吴长庆微微皱眉。

“柚木的大桥,非常坚固,可以通过炮车。”罗安阁补充道。柚木在阿萨姆、缅甸和暹罗非常多见,是这三地的大宗输出商品,也长长被用来建造房屋桥梁。不过在孟加拉却很少见到坚固的柚木大桥。

“看来是印度人疏忽了,也可能是收了谁的钱把桥留下的。”朱国卫分析道,“也有可能是威尔。海明的圈套!”

“大王,那我们……”

“过河!”朱国卫吸了口气,“先跳出英印军的夹击再说,苏尔马河北岸地势开阔,我军既可以北上又能东进,实在不行还可以在梅克那河上游的加尔尼河渡河西进,在贾木纳河东岸再调头北上去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如果不行再想办法南下,寻找和南路军会师的机会。好在这一带都是产粮区,我们的十万大军不愁饿肚子。”

……

“告诉沃尔斯利中将,让他立即率主力部队沿梅克那河、加尔尼河北上,并且占领加尔尼河西岸(北岸)的预设阵地。留戈登的第10军继续追击华军即可。”

达卡的巴拉?卡特拉宫内,印度军总司令威尔。海明上将站在地图前下达着命令。

“阁下,第10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约4000人,大都是配属给他们的廓尔喀和锡克部队,全军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如果中国人返身一击的话……”印度军参谋长伊夫林。伍德连忙提醒。

“不用担心,我们的敌人没有那么聪明。”威尔。海明笑道,“如果大理王够聪明,他就该突破斯科特集群的阻挡,向阿萨姆邦退却。没有绵延的预设阵地阻挡,即便有20万大军,也不可能挡住10万一心东归的中国人。而且我们也不敢追得太远,因为没有人知道中国人的援兵是否抵达了阿萨姆……朱济世的这个儿子表现的其实还算不错,看到苗头不对就没有一个劲猛攻梅克那河防线,但是撤退过程中还是没有表现出一个优秀军事家所应当具有的决心!总的来说,他还是太嫩了些。”

“可是单靠加尼尔河沿线的预设阵地也不一定能挡住他。”伊夫林。伍德皱眉道,“我们在那里的堡垒数量远远比不上梅克那河沿岸,他们一旦突破加尔尼河防线,就会直扑北面的卡西丘陵,只要一进卡西丘陵我们就很难对付他们了。毕竟那是两个中国人的山地军,山地才是最能发挥他们威力的战场。”

“不,他们不会北上去打加尼尔河的。”威尔。海明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朱国卫和他二哥朱国雄很快就要没主意了。到时候他会向应天请示方略,石达开只能在几千公里外的沙盘台上想办法了。而我正好非常了解这位中国名将……石达开一定会认为加尔尼河北岸是我军聚歼朱国卫集群的预设战场,所以一定不会让朱国卫发起强渡加尔尼河的作战。而且我还会把吉大港让给暹罗王。”

“让出吉大港?”伊夫林。伍德一怔,“是要引朱国卫南下?”

“石达开一定会这样指挥的。”威尔。海明轻轻拍了拍地图台,“这是很显然的……我军主力汇聚于加尔尼河北岸,南线相对空虚,所以调头南下,用急行军甩开我军主力直奔吉大港方向而去,同暹罗王的南路军会师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可是他们会师成功以后会有二十多万军队……到时候就更难消灭了!”

“不,不会有二十多万军队的。”威尔。海明看着地图,悠悠地道,“暹罗王一直维持着自己的后路,他没有大理王那样的决心,敢于打无后方作战。所以他的军队越是深入孟加拉,需要守卫的后路就越长,能够维持一个军在一线就不错了,而且他的后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维持的。

而大理王的集群在长途机动过程中一定会有减员,现在可是个让人讨厌的雨季,来自中国西南的士兵能适应孟加拉这里的鬼天气吗?我想两支部队会师以后最多有15万人。到时候我就能把他们包围在靠近孟加拉湾的某个地方。这样中国皇帝就只能让他的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同东方舰队决战了!”(未完待续。。)

12115021011236088

第1398章舍得鱼死网破吗?

朱济世快步走在温泉宫内长长的回廊上,身后跟着的只有一个楠本高子。他的脸色很不好看,高子则红着眼睛含情脉脉的看着皇帝的背影。昨天晚上,朱济世一夜没睡,就在自己的御书房里面在等前线的战报。高子劝了两句,还让一肚子不痛快的朱皇帝骂了一顿。不过这个女人对朱济世真是没话说,绝对任打任骂任罚。朱皇帝看到她一副痴情的样子心也软了,好言安慰几句让她先去休息,不过高子也睡不着,还是陪朱皇帝熬了夜。

梅克那河战役失利的消息已经传来,虽然只损失了10000人,但却给包括朱济世在内的整个明军高层敲响了警钟——他们的对手是威尔。海明!大明皇家陆军的第一任参谋长,现在大明陆军一多半的大将、上将早年都是他的学生。他要是真没有本事,怎么能交出那么多好学生还帮着朱济世打出一副花花江山?

对于朱国卫在孟加拉腹地的失利,大明陆军部、陆军总参谋部立即就组织了图上推演,拿出了甲、乙、丙、丁四个预案,不过基本上的原则都是一样的。避免和印度军展开会战,通过运动战拉扯印度军战线,寻找机会撤回东辉王国或是南下吉大港去和暹罗王的军队会师——避免决战的意见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朱国卫的北路军经过多次战役和长途行军的消耗,不计算民伕和伤病员,兵力已经不足8。5万,而且弹药消耗很大。很难再支持一场真正激烈的大战了。在这种情况下去和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威尔。海明决战不是找死吗?

也是有人提出决战的。就是朱济世的那个“军神儿子”朱胡安从堪萨斯城前线发了电报。指出印度方面军北路集群应该趁印度军尚未完成包围网的机会,与印度军主力一部展开决战,拿出鱼死网破的决心,将当面之敌击溃,然后才有可能安然返回东辉……反正朱国卫也不是他儿子,而就是在前线打死了他也不用担心在老头子跟前没有办法交账。

不过现在聚集在温泉宫武威殿里的石达开、焦亮和刘丽川等陆军三长官,还有海军部尚书王德虎,海军总参谋长童海峰他们却不敢拿一位国王的生命去冒险。武威殿是温泉宫前朝的几个主要大殿之一。其实就是一栋的中西合璧式的三层大楼,是大明皇帝和陆海军总参谋部共用的作战指挥中心,大楼顶上架着十几根高低不一的电报天线,另外还用有线电报和电话同天南海北的大明军队保持着联络。战场上的瞬息变化,都会第一时间报告到这里,让朱济世还有大明陆海军的长官们知道。

朱济世到来的时候,指挥中心内的将军还有参谋们都立正行抬手礼,好像是某位元首驾到似的。朱济世朝大家微微点头示意,大家也都看着他。这位大明天子看起来稍有些憔悴,大家心里都明白。印度方面的战事很有些搞砸的意思,三十二万大军的进攻已经失败。人员的损失快接近四万了!看起来虽然不多,但是大理王朱国卫指挥的集群已经陷于险地,最后能够有一半人安然返回就不错了!这场孟加拉战役,应该是彻底的失败了。

至于原本想象中的印度王公大起义,倒是发生了一些,但是规模并不太大,多是一些失意王公在闹事,虽然占领了不少印度城镇,可并没有真正威胁到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而真正还掌握着地盘的王公都在观望——就连芭伊女王的养子占西国王也没有发动起义,还在磨磨蹭蹭的召集军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的芭伊女王也没有心思呆在南京陪伴朱济世,昨天已经坐上法国人的蒸汽帆船回印度去了。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芭伊会不会和原本历史上那个占西女王一样?

看到人都聚集到了巨大的沙盘台周围,朱济世微微叹了口气。整日忙着打世界大战,说不觉得疲劳是假的。而且一个儿子又陷入了危险!但是转眼朱皇帝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缓缓扫视大家一眼,“印度作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理王的攻势受挫,暹罗王又受阻于吉大港,西清军则刚刚进入阿富汗目前进展顺利,郑永一和苏严法的军队则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会师。

另外,我们在南洋的进展非常顺利,第8集团军已经推进到了新加坡要塞外围。第9集团军的一个师已经在爪哇岛成功登陆,而爪哇岛上的荷兰人已经退缩到了巴达维亚,连泗水这样的要冲之地都放弃了。苏门答腊岛上华人民兵(联合橡胶公司所属)也守住了地盘。荷兰和英国人的兵也退缩到了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城市里面。总的来说,是喜忧参半。诸位,你们对眼下这个局势都有什么看法?现在是发起海上大决战的时候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是问在场的两位海军长官的,刚刚从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位置上升任海军总参谋长的童海峰连忙回答“海军南洋舰队已经在寻求决战了,现在是英国东方舰队龟缩在新加坡要塞中不出来。”

“他们不出来,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朱济世皱眉道。从陆上进军印度的战略看来是个错误!现在的失败固然有朱国卫指挥失误的原因,但更大的问题还是在战略上面。虽然大明已经拿下了大理国(缅甸)和东辉国(阿萨姆),但是长达2000多公里没有铁路的运输线还是捆住了明军的手脚。让明军只能在弹药和重武器不足的情况下勉强作战!而且可以投入的总兵力也同样有限。三十万人的军粮还能因粮于敌,要是总兵力多达一百万、两百万还能因粮于敌吗?

而且原本寄予厚望的印度王公大起义也出了变故,倒不是那些王公放了鸽子,而是这些人的办事效率真的很难指望!譬如占西土邦谋划造反总有十年八年了,可事到临头还是军械不备人马不齐。而那那。萨希布、坦地亚?托比这一类的失意王公和甘地、休谟、巴纳吉等印度邦联大会党的成员,倒是在德里东北的密拉特,德里东南的瓜廖尔、阿格拉还有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等地,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暴动,占领了不少城市。但是占领城市以后,那那。萨希布等人却没有联合起来向德里或加尔各答进军的意思,而是忙着建立政权和给自己的追随者分配土地。对于下层人民也不知道发动——那些都是低等种姓的贱民,怎么配和高贵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一起战斗?

看来想要靠计谋和投机拿下印度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稳扎稳打,拿下新加坡,打跑英国东方舰队,打通海上运输线!

明白了朱皇帝的意思,海军总参谋长童海峰皱着眉头道“皇上,英国舰队也不是不肯出来,而是不肯远离新加坡要塞……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封锁马六甲海峡,如果我们展开对新加坡要塞以南一系列岛屿的登陆战,它们还是会到马六甲海峡入口处于我决战的。只是那一带海域狭窄,还有英国海军和我们布下的水雷,不利于我们的快速巡洋舰进行机动。而且我们还得到情报,英国人已经有三艘14000吨级的铁甲舰竣工了!它们很可能已经被派到新加坡来了!”(未完待续。。)

12120222711238512

第1399章这是上当了?

英国的“印度女皇”级主力舰现在早就不是秘密了,虽然没有得到全部的技术数据,但是锦衣卫还是侦查到这款战列舰是拥有“斜连炮台”,装备有6门16英寸巨炮,而且这款战列舰副炮火力也不弱,光是6英寸速射炮就多达8门之多!另外,情报还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英国海军同样给他们的战舰配备了大量的速射炮,英国人在管退火炮的技术上并不弱后!而且也舍得花钱给海军装备。

石达开、刘丽川和焦亮三个陆军长官对于海军的谨慎都是微微摇头,大明海军的经费可比陆军少不了几个,海军总吨位和法国不相上下,现在已经拥有14艘铁甲舰、20艘装甲巡洋舰和数量更多的各式各样的巡洋舰。战力绝对不弱了,可是开战以来,海军都在忙些什么?除了一开始护送登陆部队去占领夏威夷,就是在干些护航、破交、布雷、扫雷的小买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和英国舰队打一场大的?

朱济世皱眉问“石卿、焦卿、刘卿,陆军可有占领新加坡要塞的计划?”石达开点点头,神色淡淡地道“陆军已经在马来半岛集中了8个军40万兵力,大炮1700门,随时可以开始新加坡战役……但是打新加坡不能没有海军的配合,要是让英国东方舰队呆在港口里面用16英寸的大炮给他们的陆军提供火力支援,这仗可没有办法打啊。”

他朝王德虎、童海峰看了一眼,又悠悠地道“陆军现在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了。在北美、印度和英美连番苦战。还沿马来半岛推进到了新加坡门口。如果海军可以把新加坡港内的英国舰队引走2个星期,我们就能拿下新加坡!”

‘把东方舰队引走两个星期?真要是能行,海军早就引了……’王德虎瞥了石达开一眼,脸上的神色微微有些不快。他可是早在朱皇帝扬旗兰芳的时候就追随左右的。在一批老臣当中,算是掌权时间最久的一个,还能跟一个晚辈一般见识?

正在尴尬的时候,外面一个参谋急匆匆走了进来,将刚刚收到的电报双手递给了陆军总参谋长焦亮。焦亮拿过来一看。脸上突然浮出大喜的表情。

“皇上,南方方面军的捷报!第17山地军和暹罗近卫军打下吉大港了!”

“打下吉大港了?”朱济世一直阴沉着的面孔也展开了笑颜,“这可太好了!暹罗王这次可是建了大功……部队的损失如何?歼敌和俘虏是多少?”

“第17山地军损失超过13000!暹罗军损失了7000多,英印军的损失估计在15000左右,俘虏了不到1000人。”

听到焦亮报出的一连串数据,石达开一皱眉,“英印军又是主动后退的?”

“伤亡15000也不少了。”焦亮道,“吉大港内的英印军估计只有30000人。”

“威尔。海明想怎么样?难道要把郑隆也赚入瓮?他有这样的牙口?”朱济磨着牙齿,冷笑着道。

“问题还是出在后勤!马六甲海峡不能通过,印度方面军南路军的补给线和北路军一样不畅通。没有足够的弹药补给。南路军同样无法放开手脚打一场大战。”

石达开的语气沉重,印度方面军北路军的困境就是由于补给线不通畅造成的。要不然何惧什么廓尔喀雇佣兵?廓尔喀民族才多少青壮男子?就是11的交换比又能让大明付出多少牺牲?

“海军倒有办法向吉大港的部队提供补给。”海军总参谋长童海峰这个时候突然提出。“可以走巽他海峡!”

巽他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非常狭窄。早些时候被荷兰人用岸炮封锁,但是现在荷兰军队已经被登陆爪哇的明军和联合橡胶公司的民兵赶到巴达维亚去困守了。

“从南交州的金兰湾出发,从巽他海峡入印度洋,绕过苏门答腊岛去吉大港。”童海峰道,“路上一共是3000海里,大约需要12天。”

“能成功吗?不会被英国人发现吧?”石达开皱眉,“我可听说英国人快速巡洋舰一直在南海南部活动,而且蒸汽帆船的速度又慢,搞不好会被英国人拦截吧?”

英国东方舰队虽然是“存在舰队”,但并不是一直窝在新加坡港里不出来的。实际上,英国的快速巡洋舰一直在南海和大明海军的快速巡洋舰较量,大大小小的海战打了足有百次!不过舰队决战却是一回都没有打过……这可是在赌国运!无论是大明帝国还是大英帝国,都不大敢轻易押宝。

童海峰微微一笑,“石帅,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我们要的就是被英国人拦截!因为英国人的东方舰队只有离开新加坡港才有可能拦截我们的运输船队,这就是我们将之重创的机会!”

在马六甲海峡决战对大明海军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因为新加坡要塞的存在,海峡入口处的几个岛屿虽然属于荷兰,但是一早就有英军驻扎,还在上面修建了小型要塞安放了重炮,可以用火力支援海上的战斗;一方面马六甲海峡过于狭窄,还有英国人布下的水雷区,不利于大明海军的快速巡洋舰机动,对于以横对舰艏迎敌的英国海军非常有利。

这就是大明海军南洋舰队迟迟不敢和英国东方舰队在马六甲海峡展开大决战的原因。而英国东方舰队同样知道这些道理,因而也打定主意缩在新加坡当存在舰队。只要把中国人堵在马六甲以东,东方舰队就算是完成使命了。

不过现在北美战场上的局势明显有利于中华,英国东方舰队继续当存在舰队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海军可有把握?”石达开却又有些担心了,海上决战就是赌国运,大明海军的实力只要存在,陆军早晚可以在北美打赢,可海军要是惨败……

“最多是两败俱伤!”童海峰笑道,“在马六甲海峡里面打对我们太不利,但是在南海在爪哇海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就算打败了也不会沉掉几艘船,因为洋面宽阔,大有周旋的余地,而且我方在金兰湾、兴明港、马尼拉都有大型海军基地,拥有船坞可以修理破损舰船,如果回到香港、广州,就是被打烂了的战舰也能在两三个月内修复如新。可是英国人就不行了,他们在东方没有大型造船基地,只有新加坡、加尔各答、孟买三地有可以修船的海军工厂,但是所有的材料和部件都得从欧洲运过来。如果打出一个两败俱伤,咱们的舰队两三个月后就生龙活虎,他们至少得修半年!”

石达开补充道“陆军不会给他们半年的,如果英国东方舰队离开新加坡,陆军最多一个月就能拿下那里。”

焦亮道“所以英国东方舰队重创后也不敢留新加坡修理的,要不然新加坡一丢英国人的宝贝军舰就都是咱们的战利品了。”

“对,只要能和英国东方舰队打个两败俱伤,新加坡就是咱们的了!这样通往吉大港的航路自然通畅,印度方面军的后勤困难也就没有了。”朱济世长出了口气,“给南方军出指导意见吧,可以考虑让大理王南下吉大港和南路军会师,等待马六甲海峡打通后再西进孟加拉和印度军决战!”(未完待续。。)

1227345111248318

第1400章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孟加拉的雨季还在继续,短暂的晴朗日子过去后,又是连日的大雨小雨,把一切都变得湿漉漉的,连空气里仿佛都充满了水分。架在苏尔马河上的这座柚木大桥的木质桥面上也变得湿滑无比,不过并不影响大队人马的通过。暴雨和夜色之下,就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火龙正通过这座大桥滚滚向南方涌动。火光映照之下,能隐约看见是一队队穿着灰色或绿色军服的士兵。还打着大明的日月同辉旗和大理王国的万字旗。正是大理王朱国卫指挥的大军!

这支军队举着浸了油的火把,坚定而机械的朝前涌动,每个人都扛着步枪,有的人披着蓑衣,有的人干脆将湿透的军服脱了下了,走得爽快一些。队伍当中穿着军官服装的人,没有一个骑马,还走前走后的鼓动着士兵们前进。这些军官的身影也都摇摇晃晃了,显然在连日的行军作战中耗尽了体力。

现在已经是1876年5月8日了,朱国卫的军队在北面的加尔尼河再一次被英印军的堡垒封锁线阻挡!不过就在大理王所部抵达加尔尼河南岸之时,吉大港的捷报已经传来,同时还有南方军的命令,要求印度方面军北路军南下同南路军会师。

早就没了主意的朱国卫和吴长庆在接到南方军的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就立即调头南下。不过在南下途中,朱国卫并没有跑在最前面,而是亲自指挥一个一万多人的支队殿后,和英印军的追兵恶战连场。最后总算将之击退。现在渡过苏尔马河南下的。就是这位大理王亲自指挥的精兵。

队伍当中还有一些骡马。每一匹骡马上面都有一个或两个重伤员,全都是奄奄一息的样子——虽然朱伊莎院士已经找到了提炼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方法,但是眼下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合成,还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因而也无法挽救伤员们的生命。这些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照顾的伤员,最终的结局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换成朱胡安那个狠人带兵,一定会给他们一个痛快!但是自幼笃信佛教的朱国卫却下不得这样的狠手,还抱着不抛弃一人的宗旨。带着他们一起行军,即便是战死的官兵,只要能收集到尸体也统统焚化装在骨灰盒里面带着行军。一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

这“菩萨心肠”的大王,现在也是一样的在步行。不过整个人好像已经老了十岁!还又黑又瘦,胡子拉碴的,当真是命苦的很,而且下面恐怕还有更苦的命在等待着他。

“大王,暹罗王已经派他的近卫军北上来接应咱们了,海军还打算派出运输船队穿过巽他海峡绕过苏门答腊给吉大港运去补给和重炮,另外第七集团军主力也在向吉大港开进。这一战是肯定能扳回来的!”

罗安阁跟在朱国卫身边,一边走一边还在安慰自己的大王——其实传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朱国卫的印度方面军司令官的差事已经没有了。而是由第7集团军司令官潘鼎新上将出任。更糟糕的朱国卫的高富帅哥哥朱国良已经进驻阿瓦王城当大理摄政了!也不知道这个摄政摄到最后会不会变成国王?

“吴长庆那边有什么情况?可曾发现英印军的主力?”朱国卫努力的将不好的预感从自己脑海当中驱除,实际上他也的确是多虑了。虽然他打了败仗,但是朱济世并没有要撸掉他国王大位的想法,一个身先士卒在前方打拼的国王总比一个只知道泡白富美的国王要好。而且朱国卫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算太差,只不过遇上的对手太厉害而已。

其实安排朱国良去阿瓦王城当摄政其实是皇太子朱国雄的安排,而朱国雄也没什么坏心思,只是想让朱国良把摄政的位置占了,免得一大堆没有王位可以继承的弟弟起什么觊觎之心。

“没有发现英印军主力。”罗安阁道。

朱国卫却摇摇头,“总觉得有些不对……安阁,你有没有发现英印军的追兵并没有太多劲头?出动的也不是廓尔喀人和锡克人,更不是欧洲人。要不咱们也不会那么容易脱身。”

“大王,您是说……”罗安阁皱了下眉,“您是说咱们又上当了?”

朱国卫沉默的走着,好半天才道“总觉得不对!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把部队集中起来调头往北?”

罗安阁微微苦笑,再往北?听着都有点没头苍蝇的意思了!这段时间,整个北路军忽南忽北,忽东忽西的,不知道有没有把威尔。海明晃晕,反正他是快累晕了。再这样机动下去,用不着打仗,累都累死了!

“大王,还是去电方面军司令部请示方略吧?”罗安阁不好公开反对自己的大王,于是就把皮球踢给了刚刚改组的方面军司令部。

而刚刚抵达吉大港的潘鼎新实际上也看出些问题了,印度方面军北路军现在是在敌后机动,东孟加拉的局势虽然已经乱了起来,但是英国人在那里的根基终究比较深厚——孟加拉是最早被英国牢牢控制的地盘之一,亲英派的势力非常强大,传统的王公早就倒台一百多年了,可不比东辉王国。在这种情况下,朱国卫的北路军的行动非常容易被英印军掌握,如果再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前进目标,威尔。海明可就非常容易调动部队去围追堵截了。

但是他现在却无权改变北路军的进军目标,因为现在南方军已经下达命令,要印度方面军严格服从南方军的指挥——也就是剥夺了印度方面军在军事指挥上的灵活性(潘鼎新当然可以选择抗命然后被南方军免职),而且潘鼎新还知道南方军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遂行一个更加宏大的决战计划。

从某种程度上说,朱国卫所部的八万多人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诱饵——如果朱国卫带兵退往东辉王国,那么南洋舰队还有什么必要冒险穿越巽他海峡绕道3000多海里去给吉大港输送补给物资呢?这朱国卫还真是个倒霉透顶的孩子……

不过看穿归看穿,点破归点破,朱国卫无论如何都是一国之王!在朱明皇室体系中也算个人物,要是折损了,这责任还是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