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史慈道:“兴霸,万不可轻敌,那许褚武艺了得,称得上我等敌手。”
黄忠亦道:“许仲康真英雄也,不可小觑!”
黄忠、太史慈越是这般说,那甘宁越发不信,冷哼道:“哪个怕他?便是你们战得过,我就战不过?只晓公子同意,凭我放开手脚,我定能将他擒来!”
徐庶见甘宁如此说,转身谓刘瑁道:“公子,依在下之见,还是令兴霸将军暂时留下吧,似将军如此轻敌,去了岂不误事?”
刘瑁知徐庶定是想用激将法,遂应道:“嗯,元直所言有理,我亦觉得兴霸只知武斗,却不识兵法耳!算了,算了,休要与他多言,还是唤周幼平前来,令他前往。他一样等得心焦呢。”
甘宁听刘瑁之意,要走马换将,早慌了神儿,跳将起来,操起双戟,跑出大帐去。
边跑边回头笑道:“公子,先生,休要忒恁小家子气,谁说俺只知武斗,而不识兵法?俺不过是想……是想和他多斗几合,不然不够畅快也。”
那甘宁说完,飞身上马而去。
刘瑁急令黄忠、魏延领五十青龙卫,紧紧追上,于他压阵。
临幸,刘瑁再三叮嘱,只许败,不许胜。
甘宁、魏延领命而去。
刘瑁又唤来蒋钦、周泰二人,着他二人于营前一里处林间小路之上,挖下陷坑,深达丈余,坑底布满茅草,坑上蓬上干柴浮土。
一切布置停当,带领众将前往葛坡坞前查看情况。
那甘宁和许褚大战五十余合,未分胜负。
刘瑁到得阵前,魏延已然出马,又与许褚战二十余合,胜负未分。
刘瑁带兵前来,止住刀兵,谓许褚道:“仲康此时以为如何?”
许褚沉思片刻,哈哈笑道:“公子帐下之将,虽说皆不能胜我,然还算英勇。”
刘瑁道:“我身边既有如此多的猛将,还不能说明我能汇聚人心么?”
“能。”许褚道,“然汝若连我都无法打败,即便能聚集几个猛将,又能如何?莫非靠这些就能征服天下乎?”
刘瑁听了,哈哈大笑道:“许仲康真乃奇人也,并非一武夫耳。汝言甚善,只不过我捉汝,易如反掌耳。”
许褚一听,仰天大笑道:“公子休要说大话,有什么本事,尽管施展出来。”
刘瑁抬头看看日头,言道:“已近午时,你我皆回去歇息一阵,未时过去,我再派人前来挑战。我只在山后营寨之中等你。若你还能打败我将,我甘愿认输。”
“此话当真?”许褚胸有成竹,立即反问。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瑁斩钉截铁道。
“好,我便再次等你派的神将来!”许褚道。
刘瑁遂带领众将回归营寨。
到得营寨,那甘宁对许褚大加赞赏,言道:“许仲康果然武艺高超,刀法娴熟,力大无穷,着实了得!”
刘瑁与徐庶见他如此夸赞许褚,大有敬佩之意,皆哈哈大笑。
那周泰跳将出来,跪在刘瑁面前,道:“主公,众位都和那许褚交过手了,这回定然该俺了吧?”
刘瑁道:“幼平所言是也,便是轮,也该轮到你了。——一切可准备妥当?”
蒋钦、周泰皆拱手言道:“一切准备妥当,但等降服那厮!”
刘瑁道;“好,今翻便令汝前往,蒋钦领二十青龙卫前往压阵,只许败,不许胜,切记诱敌深入!”
周泰笑道:“公子勿需嘱咐,陷坑便是我等准备,自然知晓公子之意。”
“如此便好。”刘瑁道,“我便亲自在山口处接应,但等许褚追来。若是他半路而回,我会亲自杀出,引他前来。只是要交代好诸位将佐,小心在意,撤离之时,不可自家先跳入陷坑之内。”
蒋钦、周泰领命而去。
甘宁不明就里,还想追问。
刘瑁道:“休要多问,不出两个时辰,许仲康必为我生擒活捉矣。”
甘宁知刘瑁计谋高深,也不多问。
蒋钦、周泰前往葛坡坞挑战。
许褚出战,与周泰大战。
周泰战十余合,回马便走。
许褚纵马追出,后边坞中有人高声喊道:“仲康勿追,小心埋伏。”
许褚听得,心下亦自防备。
转过山口,见树木从杂,只有小路,勒马欲回。
刘瑁从山后转出,大叫道:“许褚,看我龙吟霸王枪!”
许褚看见刘瑁,哪里肯放?两个便于山口大战。
斗不三合,刘瑁拨马回走。
刘瑁马快,许褚奋力直追,冲进树林小道。
飞驰不远,刘瑁立足战马,横枪以待。
许褚见刘瑁不跑,纵马舞刀赶来,便要斩杀于他,忽然马蹄一空,连人带马,落入陷坑之内……
第144章 剿灭黄巾
蒋钦、周泰吩咐众人用挠钩捉了许褚上来,绳捆索绑,带入营中,来见刘瑁。
刘瑁见了,亲释其缚,并取茶水相待,笑问:“仲康这回可愿归服耶?”
许褚见刘瑁如此相待,跪地拱手道:“既为公子所捉,如何不降?”
众人遂大笑欢迎。
刘瑁领众人随许褚进坞,许褚令族人置酒款待。
刘瑁以许褚暂为校尉,待回到汉中,另行封赏,当夜众人痛饮,一醉方休。
如此停留三日,刘瑁与许褚商量下一步打算。
那许褚便是带领族中子弟数百人相投,而刘瑁只需轻装简从,巡游天下。
若是此时将族中武艺精良之辈全带了去,只剩下老弱病残,一旦黄巾贼寇前来,无法抵挡,岂不危矣?
思虑再三,刘瑁想出两条路来。
一则,汝、颖之地,危及百姓安全之贼,皆是葛坡贼。
在他们离去之前,要将当地葛坡贼剿灭。
二则,一旦许褚带领族中武艺较好的子弟离开,那族中老弱需要妥善安置,定然不能留在此处。
关于这安置之处,刘瑁已经寻思妥当,不如就此向西北,前往颍川轩辕山一带。
毕竟他下一步便要前往颍川,寻访谋士郭嘉。
顺路将许褚族人带往轩辕山一带,等将来他平定天下,也好再将许褚族人迁回故里可也。
许褚也认为此路可行。
计议已定,刘瑁便派出几路人马,打探葛坡贼藏身之地。
那何仪、黄劭自兵败之后,带领部曲,拼命逃向东南。
跑出五六十里,并不见刘瑁等追来,方才止住队伍,会聚败军。
待何仪、黄劭两个稳住心神,集合部曲,问是哪路人马冲乱他们阵脚。
后边回来的散兵汇报,说有两路人马,一路偷袭大营,不过四五十人。
另一路冲击前阵,也不过五六十人。
何仪、黄劭勃然大怒,对部下将佐大骂不止。
他们上万人的队伍,竟然被不到一百人给打败了。
这要是传出去,在天下贼兵面前如何抬头?还能当贼吗?
那何仪、黄劭纠集人马,又退三十里,离葛坡坞八十里外安营扎寨,商议反攻。
当然,何仪、黄劭也见了刘瑁一路军马的战斗力。
人数虽少,战力实在强悍。
他们人数虽众,然战力不行。
便是那葛坡坞,他们也已经进攻了两三次,不能取胜。
今翻又多了刘瑁一路人马相助,他们更没有必胜之把握。
计议三四日,那何仪忽然开了窍,一拍脑袋道:“有了!他们不是烧了我等大营后寨么?不如我们也用火攻!”
何仪让人准备火箭,趁着月黑风高,到得葛坡坞前,单用火箭攻击,将葛坡坞一把火烧个干净。
黄劭以为,此计甚妙,便让人准备箭矢火油。
等他们劫掠了两三个县衙,得到十数桶火油,又有数千只羽箭。
一切准备妥当,商议就在这两三天,趁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强行进攻。
便在此时,刘瑁派出的斥候,打探到何仪、黄劭之行动意图。
刘瑁询问对策。
徐庶言道:“这有何难?他们等月黑风高,我等便趁此月明星稀之夜,前去劫营可也。谅那葛坡贼,一群鼠辈,不成行伍,缺少谋略,安能成事乎?只消我等一把火,便教他大营乱作一团!到时,公子只消让众将盯住中军大营,擒贼擒王,一举斩了那何仪、黄劭二人。黄巾贼本是一群虾兵蟹将,又失了渠帅,还敢攻郡掠县,祸害百姓乎?”
刘瑁道:“元直之言甚是。”遂谓众将道,“谁可前去劫营?”
许褚道:“某当前往!”
甘宁、周泰不想让许褚夺了功去,也都抢着要去。
许褚道:“虽然我等皆是主公部下,然此时尚且在我之葛坡坞中,兴霸、幼平,汝等是客,还是让我来。”
甘宁道:“哼哼,皆是主公部下,哪里还有主客之分?”
许褚道:“汝等不熟当地路径,还是我前往妥当。”
周泰道:“路径不熟不是问题,派个向导即可。我曾在扬子江中,劫掠为生,更知贼寇习性。我去定可一举擒了那两个贼首!”
“还是我去!”许褚争道。
甘宁、周泰亦道:“还是我等前往!”
徐庶怕几位将军争执不下,伤了和气,影响士气,遂安抚道:“诸位将军,不过前往劫个贼营,如何这般计较?以后大战很多,多有建功之机也!”
“以后之事,以后再说,我只要这次前往!”
三人俱是固执己见。
刘瑁坐在主位,一直未有言语。
此时见徐庶多有无奈,遂笑道:“这有何难?兴霸、幼平,汝等这几日总想和仲康讨教武艺,比个高低。其实,以我看来,武艺强弱,并非全部。若欲成为大将,不但要武艺精良,更要能征惯战。此翻前往,汝等可分作两路:一路由仲康为主将,蒋钦、任夔副之,领族中子弟三百人;另一路以甘宁为主将,周泰、何曼副之,领仲康族中子弟三百人。两路分左右前进,当晚子时出发,寅时到位,卯时初刻,同时攻入贼寨,放火烧营,直冲中军,捉得何仪、黄劭者胜!汝等可有异议?”
众将领命,皆无异议。
诸位将军去后,刘瑁又令太史慈、魏延、刘云听命。
着太史慈为主将,其余两位副之,领五十青龙卫,身背引火之物,随两路军马后边行走。
单见两路军杀出,令太史慈这一路军马直冲何仪、黄劭后寨,放火烧了何仪、黄劭准备好的十数桶火油。
太史慈领命而去。
一切安排妥当,刘瑁带领黄忠、吴凤及徐庶等四位先生,便在葛坡坞中等待。
徐庶极为佩服刘瑁安排,言道:“公子用兵,不但周全,而且还善于利用将佐心思,庶敬佩之至。”
刘瑁道:“先生不必夸奖,汝与诸位先生之才,尚无施展之机也。我心知之。”
巳时刚过,三路军马俱回。
众将令士卒压着何仪、黄劭二人,并许多粮草、马匹,来到葛坡坞中。
刘瑁见许褚、甘宁、周泰、太史慈等众将,一起进坞,谈笑风生,极为融洽,不明就里。
众人拜见刘瑁已毕,那太史慈道:“何仪乃许褚捉住,黄劭乃甘宁捉住。不过后寨点然火油的,并非我这一路人马,而是周幼平所为!”
刘瑁听说,大为惊奇,不知众将怎会如此行动……
第145章 司马德操
甘宁、周泰回报过,刘瑁方知其中端的。
原来甘宁、周泰二将带兵从左路到达葛坡贼大营外,计议直冲贼军大帐,恐贼兵众多,不能取胜。
于是分兵两路,一路由甘宁领两百五十人,突入营寨,直奔大营,捉拿何仪、黄劭。
一路由周泰领五十人,直冲后寨储藏火油之处,纵火烧之。
两人刚刚计议完成,卯时刚到,便听得许褚大军突入营中。
甘宁、周泰不敢怠慢,各自领兵,分头行事。
许褚突入葛坡黄巾右营,正是何仪大帐;甘宁突入葛坡黄巾左营,却是黄劭大帐。
二人奋力向前,正欲捉拿两个贼将。
葛坡贼大营虽乱,然毕竟有上万人,很快便组织起来,拱卫大营。
就在许褚、甘宁两路军马陷入重围之时,周泰得手。
哄一声巨响,火油被烧着,爆炸开来,烟炎张天。
这回让葛坡贼顿时大乱。
便在此时,太史慈带兵赶到,看到此种情况,也不用再去后营点燃火油,带兵直在贼营中奔突。
如此以来,葛坡贼不知虚实,还以为四面受敌,似有千军万马,皆不敢恋战,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许褚、甘宁可不会忘记二人独斗,皆死死咬住贼首。
杀到最后,那许褚捉了何仪,甘宁捉了黄劭,众人合兵一处,相视哈哈大笑,这才一同回到坞中。
刘瑁听说经过,知许褚、甘宁、周泰三人已然解开心结,勿用再劝,自是高兴。
至于何仪、黄劭两个,本是黄巾贼首,既然众人要走,留之不得,着即下令斩杀。
这一场偷袭,又得黄巾马匹三百余匹。
众人在葛坡坞中歇息一日,便令许褚号召族中老幼,皆随众人前往颍川一带轩辕山中暂避乱世。
众人随行。
葛坡到颍川轩辕山,七八百里,许褚族人扶老携幼,日行四五十里。
如此走了半个月,方才到达。
路上自然不止一次遇到贼匪,然有刘瑁及一干猛将保护,自然无事。
七月初,刘瑁寻个山清水秀、人迹罕至的清幽之所,将许褚族人安置下来,又在许褚族中选精壮一百余人相随,增加骑兵一百余骑。
剩余一百匹马匹,刘瑁皆留给许褚族人,令其依靠农耕过活。
至此,刘瑁帐下除了众位臣武将,还有青龙卫二百余骑。
告辞许褚族人,刘瑁向徐庶言明求贤之意。
徐庶笑道:“公子勿忧,我岂能不知公子心意?想必主公心中已然惦念司马德操了吧?”
其实,刘瑁心中并未期望能够得到司马徽辅佐,他更想得到的是郭嘉。
那司马徽虽有识人之才,却不一定有济世之能。
然徐庶已然说出司马徽来,刘瑁岂肯不接此言?
再说,即便不能令司马徽相随,相见一面也好。
遂道:“知我者,元直也。”
石韬道:“少时,徐元直为人报仇,我救其脱困,被官府捉拿。我等无处可去,逃入阳翟山中,偶遇司马德操。承蒙关照,不但救我等性命,还指点迷津,让我二人逃入襄阳暂避,方才有机会见到主公也。”
“这么说来,二位定知德操所居之地?”刘瑁忙问。
两人相视,点头而笑。
刘瑁一刻等不得,着即让部曲于阳翟一处山坳之中扎下营寨,由魏延为主将,任夔、何曼辅佐,带领青龙卫守护营盘。
又令人备了厚礼,自带徐庶、石韬、黄忠、许褚、太史慈、甘宁、蒋钦、周泰、刘云、吴凤十人前往司马徽乡中拜访。
刘瑁等人到得司马徽门外,正听得司马徽弹琴,忽听得琴音高亢,继而琴声停止。
刘瑁心道:“这人就爱玩这种玄乎事儿。”
果然,大门开除处,一人清雅俊朗,笑颜而出,道:“吾正弹琴自娱,忽琴音高亢,想必有英雄窃听!”
刘瑁急忙深深鞠躬道:“在下一介俗人,搅扰先生清音,死罪!”
“将军何出此言?有徐元直、石广元二人带路,将军绝非俗人也。请容草堂献茶。”
司马徽袍袖一摆,让开路来。
徐庶、石韬皆躬身礼拜,道:“我二人一去几年,未得报偿先生,今特此拜谢也。”
司马徽摇手不应。
刘瑁遂令众将于门外相侯,他自领徐庶、石韬随司马徽进入屋中。
众人寒暄已毕,刘瑁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拜尊颜,足慰平生也。”
司马徽道:“好,好。”
刘瑁怔然,略有尴尬,又道:“先生高义,曾于徐元直、石广元为难之时,不避斧钺,出手相助,瑁替两位先生在此谢过。”
司马徽眉头微皱,很快又道:“好,好。”
刘瑁回望徐庶、石韬二人一眼,不知司马徽何意。
徐庶笑道:“先生真乃奇人也,你这‘好好先生’之美名怕是要留传千古了。”
“好,好。”司马徽依然如此笑道。
石韬道:“主公,司马先生便是此番奇人,有话便请直言。”
刘瑁亦学着司马徽之口气,道:“好,好。”
众人皆笑。
刘瑁遂躬身施礼,问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幸得相遇,先生可愿随我与元直、广元出山,建不世之功乎?”
司马徽连连摆手,笑道:“吾山野匹夫,不通实务,何敢有此妄想?”
刘瑁又拜道:“既如此,瑁诚心求教先生,如何方能扫平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司马徽道:“公子身边臣武将具备,扫平天下之策已有,何须问我?”
刘瑁笑道:“先生既如此说,便请先生指点,此处还有何贤士,瑁必定诚心求取。”
司马徽道:“天下智谋之士、勇猛之将无数,岂可尽得?吾早已听说,公子身边,已有荀攸、法正、元直、广元等,武已有许褚、黄忠、太史慈、甘宁等,似此,若能善用,天下可得矣,何须继续求贤?”
刘瑁见司马徽如此说,便笑答:“天下虽大,智士勇将,并不富裕,如奇珍异宝,极难得到。我若不提前取之,定为他人所取。他人取之,吾虽能胜天下,定会艰难数倍,延长时限也,先生以为此言若何?……”
第146章 颍川大贤
司马徽笑道:“公子为取天下,先取人才,实乃捷径也。果然所思非凡,佩服。”
刘瑁道:“既如此,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司马徽道:“吾无才无德,实不敢出山也。然则,颍川多名士,如徐元直者,已为公子所得,还有何人可比徐元直更好?”
刘瑁道:“元直,广元,皆我之心腹人也,吾自当重用。然我听说,颍川郭奉孝,是位智士,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司马徽指着刘瑁笑道:“公子果真求贤若渴啊,连他你也晓得?”
刘瑁笑道:“为天下百姓计,岂可不殚精竭虑?”
司马徽道:“我与郭奉孝,不过数面之缘,算是杯水之交。据我所知,郭奉孝与荀若、荀公达叔侄二人,关系甚为投契,今公达在君帐下,何不让公达修书一封,奉孝定不会辞也。”
刘瑁恍然,道:“这一层倒是我未提前想到。不过而今公达远在汉中,若是让人千里驱驰,前往求信,一来一往,不知要多少时日。今翻还请先生相助。”
司马徽道:“既如此,今我可为公子修书一封,成与不成,吾不敢言也。”
刘瑁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先生只管作书,成与不成,刘瑁皆拜谢大恩。”
司马徽连连摆手,道:“公子,言重了。”
司马徽遂修书一封,赋予刘瑁,又攀谈一回,刘瑁献上重礼。
对于金银,司马徽分不受,只将些许果品受了。
临行,刘瑁躬身施礼,言道:“临行,瑁还有一事相求,望先生允准。”
司马徽让他但说无妨。
刘瑁遂道:“吾有二弟,一为诸葛亮,一为庞统,皆不过十四五岁年纪,兴许不久便会拜入先生门下,望先生好生照顾,授意平定天下、治国安邦之术,瑁不胜感激!”
司马徽讶然,问:“公子如何得知,汝二位小弟会拜在我之门下,莫非公子早就叮嘱过矣?”
刘瑁道:“然。”
司马徽略有惊诧之意,然见刘瑁欲行,并不多问,拱手道别。
刘瑁上马,回头笑道:“先生不必多想,吾料用不了多久,先生必会前往荆州一行,到时,还望先生勿要将我二位小弟拒之门外也,再次谢过。”
二人相互施礼作别。
刘瑁营中歇息一夜,并不久留,按照司马徽指引路径,径直前往郭嘉隐居之地。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
郭嘉少时已有远见,见天下大乱,投靠袁绍。
不想袁绍并非明主,郭嘉毅然决然,离开袁绍,阳翟山中隐居。
按照史书记载,郭嘉一直在家中赋闲六年,方才在荀彧推荐之下,成为曹操谋士。
郭嘉生于公元170年,二十一岁时离开袁绍隐居,隐居六年后,投靠曹操。
据此推算,公元195年,应该是郭嘉在乡中隐居的第五个年头。
若是他再来晚了,这郭嘉定然为曹操得了去。
既然已知天机,当可截天道,必先行得郭嘉也。
刘瑁到得郭嘉庄上,还算顺当,迎面遇见一位年轻人,纶巾蓝袍,极为清爽。
刘瑁见其人相貌不凡,便下马拱手施礼,询问道:“请问先生可是郭嘉郭奉孝耶?”
那年轻人打量刘瑁两眼,又见其身后臣武将,遂道:“先生何人?找他作甚?”
“在下刘瑁,字如意。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特来拜见。”刘瑁道。
“哦,你便是灭了汉中张鲁的刘如意?”郭嘉不屑一顾,道,“我道你如何英雄了得,怎么便是如此年少?”
刘瑁笑道:“先生投靠袁绍帐下,欲成就大业之时,不也是极为年少么?”
郭嘉遂笑答:“没错,我正是郭嘉。看在公达在汝帐下份儿上,便请前往草舍一叙。”
刘瑁十分高兴,即便跟随郭嘉前往。
在郭嘉草堂之中,刘瑁与其畅谈半日,心中大悦。
自然,那郭嘉也询问了几个问题,不过是问他有何志向。
这翻说辞,刘瑁早已烂熟于胸,故而一翻大志描述,高屋建瓴,早将郭嘉说得心驰神往。
刘瑁问起他为何离开袁绍。
那郭嘉道:“袁公只知仿效周公之礼贤下士,却不甚知晓用人之道。多思而无要,好谋而无断,欲与其拯救社稷危难,建立王霸之业,着实难矣!”
刘瑁喜道:“奉孝之言,极为贴切矣。”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黄昏,尚且不愿分离。
众位臣武将进来,刘瑁方知天色已晚。
刘瑁诚心相邀,郭嘉再不推辞。
刘瑁望着郭嘉与旁边的徐庶道:“奉孝与元直,将来必成我之头脑也。”
郭嘉沉吟片刻,感叹道:“汝真乃吾梦寐之主公也。”
当晚,刘瑁与郭嘉同用晚膳,起身回营时,司马徽所修书信落地。
郭嘉帮他拾起,见是司马徽写给他的。
郭嘉诧异,目视刘瑁,满脸疑问。
刘瑁遂将昨日拜见司马徽,谈及司马徽修书之意,竟没用上,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翌日,刘瑁辰时便来接取郭嘉,辞别乡里,着即起行。
此时乃是七月中旬时节,最近两个月,天下发生了几件大事。
六月,李傕、郭汜相互攻伐,劫持汉献帝和诸位大臣,长安大乱。
曹操巨野大战,大破吕布。
七月,张济从弘农伺机而动,欲护送汉献帝还都洛阳,半路被杨奉劫走。
吕布败走,投靠徐州刘备。
刘备收留吕布,令其驻小沛。
刘瑁知晓,汉献帝还都洛阳之路并不顺畅,一路上危险重重。
按照史书记载,应当于公元196年七月份,方才到达洛阳,并为曹操接住。
196年八月,曹操迁帝许昌。
如此算来,刘瑁在汉献帝落入曹操之手之前,还有将近一年时间。
刘瑁行到此间,按照计划,最为主要的任务,便是得到赵云。
赵云在常山真定的家中,中间应不会有什么变数。
再说,依据他对赵云之了解,赢得赵云之心,想必不会太难。
为此,刘瑁思来想去,便想一路投东,会会刘备、吕布之流。
当然,他还有点小私心,那便是想要见见传说中的三国第一美人儿——貂蝉。
刘瑁寻思已定,带领众人一路向东,出颍川阳翟,半日路程,到达颍川郡。
众位武将于城东二十里外,背人处安营扎寨,准备休整三日,然后取路向东。
刘瑁自得了郭嘉,心中快活,便带郭嘉、徐庶等一帮臣,于闹市之中闲逛,忽听得路旁酒楼之上有人吟唱道:
“举世皆浊兮,我独清;
“举世皆酔兮,我独醒。
“明主求贤兮,并不知吾;
“明主知吾兮,奈何将终……”
第147章 得戏志才
刘瑁听到这吟唱之声,幽怨而苍凉,心高而气傲,不禁心中一震。
甘宁嘟哝道:“又是哪个酸腐人在此嗟呀?”
刘瑁啐道:“兴霸休要胡说!”
郭嘉喜道:“他可不是酸腐人,此人深通谋略者也。”
刘瑁见郭嘉如此赞赏于他,知此人绝非凡俗,忙问:“奉孝知此人?”
“此乃吾之好友也。”
“是谁?”刘瑁急问。
郭嘉笑道:“主公真乃求贤若渴也。”
刘瑁亦笑道:“奉孝既知我心,可速告我。”
郭嘉慨叹道:“主公勿急,我若道出此人,主公必喜。然我若细道此人,主公必忧矣。”
刘瑁自是不信,心道:“老子产业都做到汉中那一大片地方,一个人的问题,还能难住咱?”
郭嘉见刘瑁满脸不信,也不名言那人是谁,道:“主公既不信吾言,吾等这便上酒楼去瞧瞧,若何?”
刘瑁自然高兴,遂令郭嘉引路,刘云、吴凤相随上楼,徐庶等人于楼下闲坐喝茶。
酒楼二层,临窗一人,形销骨立,羸弱不堪,头裹逍遥巾,身着锦绣袍,手中握一把折扇,面前放半殇残酒,目渺渺而望长空,眉淡淡而锁忧思。
刘瑁一见此人,不觉诧异,此人虽儒雅风流,然如此羸弱,性命如何长久?
郭嘉径直上前,道:“兄长好雅兴!世人逃命的逃命,奔波的奔波,唯有兄长,身处乱世,居于闹市,而能心安若此!”
那士听他言语,极抬头,喜道:“天意果不可测矣,方才我还独自嗟呀,转身便有贵客造访。”
众人到得那人身边,郭嘉正欲介绍,那人竟起身拱手道:“戏忠拜见刘将军。今翻郭奉孝遇其主矣。”
刘瑁听他自称“戏忠”,不禁皱眉,心下狐疑,继而笑问:“先生过奖。先生何以知我?”
戏忠道:“吾家于颍川广有耳目,将军到此,我岂会不知?”
刘瑁惊诧,感谢一回,望向郭嘉,意欲让其介绍,实则确认眼前人之身份也。
郭嘉何其聪敏,早便明白,笑道:“主公,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