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福王(浪漫)-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就铁定炸膛,把射手给变成血人。
然而西方资产阶级与前些年大明的士人最大不同点就在于,他们明白国家才是自身利益的保障,只要能够提高国家实力。他们也能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来复枪的价格。即便是短时间内无法在生产工艺上取得突破,他们也还是有办法的,比如用廉价劳工来进行生产。
可直到西方盟友按照传统方法制作出了足够多的来复枪以后,才明白那个死胖子给他们挖的坑有多大。虽然那个可能的穿越者达芬奇直到去世。也没告诉过他们需要转变思路;虽然在疯狂的大航海时代中,他们也还暂时没见到非洲野人的吹箭。但他们有实物,有朱由骢免费提供的那几百颗使用定装药包的米尼弹。
即便是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流行着一句叫做“穿越不爆米尼枪,脑袋肯定被驴趟!”的话,但西方武器研究者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优势。要说这玩意的生产工艺还真就不难,不就是将柔软的铅锭压制成锥形,将火药打成包么?
但负责主持研究院工作的可是大明天启皇帝,他虽然不知道米尼步枪装备了不到二十年就销声匿迹,却很清楚那东西纯属一坑人玩意。朱由骢在知道新火药配方的情况下,又有他在暗中的全里支持,却依然花了整整六年时间来研制新武器不是在偷懒,而是在打基础。
早在天启皇帝逃到洛阳进入研究院之前,那里就已经具备了在一定规模内进行高质量生产的机械工业条件,而墨家的意外出现更让这个基础变得牢固无比。这才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样,朱由骢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玩得这么轻松。
西方盟友们不知道的是,在后世有一种人叫做民工。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这些被人歧视的劳动者从修建金碧辉煌供富人居住的高楼大厦,到钻进散发着恶臭足以使人中毒身亡的阴沟里疏通管道,他们什么苦都能吃。
凑巧的是朱由骢就属于这类人,那些不需要熟练工的黑作坊老板本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往往在试用期一结束就开始换人,从而导致朱由骢换过无数的工作。他虽然不可能进入到正规的兵工厂,却在生产伪劣气枪子弹的小作坊里呆过。
朱由骢相信那些西方盟友下了狠心是可以解决螺旋状膛线的问题,通过严格的训练从枪口装弹也不是什么大麻烦。甚至还相信他们在使用中发现了纯铅弹的弊端后,为了避免出现浅圆角膛线的挂铅情况,有能力捣鼓出铅锡合金。但有两个技术难关,却是他们现在没法攻克的。
米尼弹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要靠尾部扩张嵌入膛线来产生旋转。而生产过气枪子弹的朱由骢知道,一旦枪弹之间的游隙超过了二点五毫米,那就是个废物!即便西方人可以使用统一的模具制造出规格完全一样的米尼弹,他们没法保证所有子弹的扩张量都相同。
更为严重的是,在大规模、高效率的工业革命完成前,所有的枪管也还是纯手工打造。熟练的技术工人或许能够制作出精品。却不可能做到误差那么小的标准化生产。除非西方盟友们舍得为每一支枪量身定做子弹,否则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山寨?没点技术,没点能耐,是那么好玩的?
“骢弟,叫你没事就乱显摆。这下头疼了吧?”即便是到了南京城,朱启骥还是那副德行,一点也不象当过皇帝的人。如果不是有好几个老婆帮忙打理。他走在街上八成会被人当成乞丐。“为兄的可告诉你啊,几大兵工厂的生产任务都排到了两年之后,可没工夫去整那些破烂。”
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说穿了就是在比拼后勤资源和生产效率。同样高的技术要求,即便是没有使用新火药,朱启骥在的脑袋被蒸汽机给砸过之前,也绝不会答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造米尼枪弹,而不去生产使用更方便的弹仓式步枪。
“谁说俺要造那些破烂给他们了?皇兄不早就把价给定好了么?”各大军团虽然不会直接参与到大明帝国的改革进程中来。但他们除了要有足够的能力保家卫国,还要随时能放出去打劫才行。朱由骢当然也不会傻到为了赚钱,就耽误那种被天启皇帝叫做爆米花机的特林机枪生产。要知道这东西可是他在陆地上欺负人的终极武器,如果不是因为弹药生产跟不上,他还真想给每个大明将士配一支。上百万特林机枪同时射击?这场面有点夸张。
“到是大哥您,这次卖给他们的东西不会被山寨出来吧?”非触发式地雷基本上就属于一次行买卖,朱由骢的希望可是放在了诸葛连弩等冷兵器上的。要是被西方盟友们自己生产出来了。那他还赚什么钱?
“为兄的办事,你就放心好了。还是老规矩,原理什么的他们一看就懂,但核心技术可是在咱手上!就那些西夷?别说是研究院和我大明军工厂了。即便是这批民用工匠的水平,也不是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的。”
负责科学研究的朱启骥不擅长骗人,如果那些西方盟友真有那需求,他甚至可以把诸葛连弩拆开了给他们慢慢看,顺带进行免费讲解。他以敢这么做的底气,就来自于大明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
这次罗伊爵士等人之所以带了那么多西方精英过来,其实是没有安什么好心的。根据现在还被关在昭狱里的那些倒霉蛋交代,他们的任务就是来大明偷师,因为他们从来不相信别人会傻到主动传授最先进的技术。
既然是来当间谍的,所使用的装备肯定也少不了。但那些获取情报用的听筒、原始的密写术、毫无破解难度的密码……让负责鉴定工作的研究院大师看了就来气。
还听筒呢?知道隔墙有耳这个词的来历吗?知道宋代的多功能窃听工具“矢服”吗?密写药水?连癸酉科考中士人们用来作弊的都已经不再是明矾水了。玩密码?先让他们搞懂了戚继光发明的反切码再说。
最让朱启骥感到好笑的是一件被后世人拿出来证明西方测量精度高于大明的东西,根据那个正在受刑的那个法兰西数学家维尼尔皮交代,这是他在崇祯四年新发明出来的,叫做游标卡尺。
即便是现在大明禁止任何人刨华夏民族的祖坟,但朱启骥还是很好心地告诉这个倒霉蛋,他所谓的发明其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而现在的大明帝国,别说是研究院和帝国学院这两个地方的精英,就连那些从山里走出来的墨家小屁孩都不用这破烂,人家用来观测植物生长的东西叫做千分尺!
而被列为最高军事机密的新型火药,研究院生产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把逆向工程搞完,很多时候他们依然是在按部就班地使用朱由骢提供的方法。想从大明学这个?等他们先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开始工业化生产肥皂再说吧。
这次需要出售给西方盟友的诸葛连弩等冷兵器,原理大家都懂,可懂了不一定代表就能做出一样的东西来。大明的工业化生产能保证每十万具的武器上,任何一个零件都可以互换,但已经被挖走了顶级人才,正被朱由骢全力诱往歧途的西方盟友能依靠手工完成么?
“大哥,那白药已经准备了多少?”武器方面的事不用自己再担心,可一间屋子里有两位大哥还真让朱由骢有点不习惯。
“让俺看看啊!”最近的生意实在太多,以至于德昌郡王朱由崧都有点记不过来了,翻了翻随身携带的帐本。“这几年因为马万年那小子的折腾,导致原材料出现了短缺,到目前为止存货仅三万斤。”
“还行,够咱这次捞一笔的。”一次出售三万斤毒品?朱由骢如果回到未来的话,能被枪毙十年,但现在这却是大明用积累财富的管控商品。
鸦片谁都会生产,但大明出售的神仙散却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这玩意虽然没有孙元化那坏老头最近才捣鼓出来,在后世被称做黑索金的东西复杂,但要是没有点化学基础,那还真不太容易仿造。
远交近攻,对于就在身边那些不太老实或者看不顺眼的家伙,大明跟他们玩的是暴力,找个借口就直接上门打劫。但遥远的西方,在没有建设好强大的海军,没有足够的人口可以彻底占领那块土地之前,大明跟他们玩的是阴谋诡计,不但要谋财,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引诱他们自己把优秀人才给送上门来。
没有鞑子的入侵,没有腐儒的束缚,崛起中的大明帝国在充分吸收了老祖宗们千年的积淀和朱由骢这妖孽肚子里那点存货后,跟人玩的就是高科技。
第二百八十九章 装傻充愣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明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来增加人口、改善民生、发展科技,在壮大自己实力的同时用尽一切办法拉开与西方盟友之间的差距。
无论是朱由骢或者其他的大明重臣都知道,他们没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他们能做到的顶多也就是在正道上埋好地雷、摆个迷魂阵什么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再顺便修建一条岔道把潜在的竞争对手引上歧途,或则让他们在原地打转。
在已经习惯了使用火枪大炮的明代,想让那些西方盟友突然转变观念,彻底抛弃威力强大的火器,转而使用已经发展到及至的冷兵器那很不现实。所以早在谈判开始之前,朱由骢就已经定下了基调。武器方面可以少赚钱,甚至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亏损,但必须让西方盟友们相信至少在短时间内冷兵器的时代还不会结束。
经过连续的几天商议,所有的谈判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但到底怎么跟人谈却有点让朱由骢犯难。直接把诸葛连弩塞到罗伊爵士和科恩总督的手上,偷偷告诉他们这宝贝比火枪还好使?那会被人鄙视的,说不定人家还会免费表演一下无影腿什么的。
通过混在西方采购团中的鲍厄里去贿赂那些盟友?他们背叛自己的君主,买些坑人玩意去祸害自己的祖国?这不是不可能,但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花钱不说,最终的效果恐怕也不会很好。要知道这次能来大明负责谈判的家伙可都是最死硬的份子,而一旦失败就会立即引起盟友们的警觉,以后再想忽悠他们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最终还是南居益提出个方案,不都说眼见为实么?那就让他们看到经过改造后的冷兵器威力,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还只能是让他们偷偷摸摸地在无意中去发现,绝不能正大光明地派人带着他们去参观。
南损人想出这一招,还受到了方盟友们从澳门到南京这一路上的行为启发。大明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各地的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试生产。如果那机器的轰鸣声,冲天的烟柱还不能让罗伊爵士等人感到好奇的话,他们也就不配做为自己国家的代表来跟大明做买卖了。
而大明朝廷让西方盟友在澳门多呆了半年,除了要他们抓紧时间学好官话以外,还为了发动群众参与到保密工作中去。在大明另一损人孙奇逢的撺掇下,崇祯给各地官吏下了一份奇怪的圣旨,要他们以自己的名义奖励百姓抓捕那里擅自脱离使团的西方人士。
一百两的赏银外加两个倭女。奖励额度虽然不大却也足以让人心动。大明的百姓穷啊,倭女什么的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但那一百两银子却足够五口之家用上一整年的。为了能得到这笔赏银他们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及,用美人计引诱西方人士落单,偷偷地在茶水里放药,这些都已经是最常见的手段了。人家那胆子大的都敢拧着麻袋提着棍棒。正大光明地跟在使团后面,随时准备绑票。
最让西方使团感到愤怒的是,他们的人忽然消失了好找,只要跑到沿途的官府去就一定能打探到消息。可要是想领回来,那才会知道什么叫土匪。官方收购价是一百两一个,但人家卖出来的最高价已经喊到了十万两!可他们又不能不咬着牙把人给赎走,因为那些被抓进大牢的使者。无一例外地被人扣上了间谍罪的名头,而按照大明律那可是要被当众凌迟处死的。
这也太黑了吧?各地官员就不怕使者们进了京,在皇帝面前告黑状?这个么……他们还真就告不着。无论是大明还是在西方,被人抓获的间谍那都是没好下场的,即便是外国使者只要被扣上了这个帽子,一般也不需要重新审判。
各地官员们敢这么做,更是因为朝廷不见文字的密令中说过,只要按规矩把敲诈来的钱财上缴两成给朝廷。其它的都属于官员们正当收入不予追究。这让最近因为崇祯大力整顿吏治而过着苦日子的官吏们,怎能不斗志昂然?
经过了几次惨痛的教训,这一路走得异常艰辛的罗伊爵士等人,也不敢再动什么歪心眼。到达南京城见到大明皇帝之前,别说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私自离开去偷窥那些工厂,就算是到了夜里他们也不敢一个人在驿站外活动。
“亲爱的将军大人,既然你们没办法一次提供这么多新式枪械。那能不能出售一点贵国生产的弩箭?我们在进攻天竺的过程中也听人提起过……”在泥泞的沼泽地里趴了一整天,科恩总督仿佛还能闻到自己身上的臭味,但他却没有精力去顾忌那么多了。
前两天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正在牛首山上游玩的西方使者团。居然发现有数万明国大军正在不远处进行训练。借口身体不舒服,拒绝了大明官员好意地护送,科恩与罗伊两人避开重重警戒后,看到了让他们异常困惑的一幕。
科恩两人早就知道大明的军队惹不起,因而对于那高高在上的指挥官一声令下如臂使指,数万身着重甲的大明军人攻守兼备进退自如,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值得震撼的地方。真正吸引他们眼球的是人家手上那种怪异的武器。
没有硝烟甚至很难听到响声,经过认真的观察可以肯定这就是弩箭。但科恩与罗伊并没有放弃,他们想知道无敌的大明军队怎么会使用这样落后的武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来吞下天竺后,跟大明抢地盘就容易得多。
然而随着那指挥官一声令下,数万支弩箭同时发射。让科恩与罗伊目瞪口呆的事发生了,整整半个时辰过去了,那种疯狂的射击居然没有出现任何停歇的迹象,仿佛所有参加训练的大明军人手上都有用不完的箭支。这怎么可能?不需要伸手取箭,也不需要费力上弦,只用掰动那个神奇的小盒子,就可以不停地进行远程打击?
这么小巧的武器,射程和杀伤力方面应该有所欠缺吧?好不容易熬到了人家训练结束,科恩与罗伊趁着没人的时候偷偷跑到训练场。经过实地测量才明白他们的这个想法有多么离谱。虽然箭支已经被收回,可从那星罗棋布的坑洞上他们还是看出来了,这种武器的最短射击距离已经超过三百码,而最远的居然接近了四百码。最望他们感到恐惧的是,留在地上的那块小铁皮。比骑士胸甲还厚上一倍的铁皮,密密麻麻地被扎穿了好几个孔洞。
这还是冷兵器吗?如此高效的射击,如此巨大的威力。即便是现在还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射击精度,但也不是他们现在装备的那种原始火枪能够比拟的。平均三百码的有效打击距离,即便是苏格兰长弓也够不着啊,更何况谁能连续一个小时使用苏格兰长弓不停射击?他就不怕把自己的手臂给拉断?
难怪这个帝国会在东方屹立千年不倒,难怪拥有了西方先进武器的鞑子会被他们收拾得那么惨,难怪没能亲眼见证的倭岛战役会结束得这么快。难怪他们的火器会那么先进,难怪……有了这种高科技的冷兵器做参考,人家跟西方压根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所以,在得知大明帝国每年最多只能提供给他们五万支新型步枪后,以为科恩与罗伊为首的西方代表团并没有觉得太失望。毕竟这年头谁家想做出线膛抢都不容易,大明怎么会喊出每支火枪九十五两的高价,即便是咬着牙答应了。人家也只能提供这么点货源?如果他们有足够的产量,又怎么会还保留使用冷兵器的部队?
既然买不到最好的,那就退而求其次,捞点便宜货回去呗。而威力稍逊于大明产线膛枪的,就只有他们无意中发现的那种妖孽弩弓了。最重要的是,在冷兵器的仿制上不用听取那死胖子的任何建议,挨坑的几率也会相应少点了吧?
“弩箭?我大明有吗?”朱由骢比科恩更会装傻,还在天竺听说呢?这些家伙以为他们真能躲过侦察营的监视?以为李自成那那兵痞就真不到到有人在偷窥?可即便是人家已经掉到了坑里。朱由骢还是不能表现得太过猴急,吊吊胃口才能体现出商品的价值么。
“将军阁下,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这次我们又不远万里,前来祝贺你们皇上取得的辉煌战绩……”科恩很会瞎掰,操着一口还不太流利的大明官话,绘声绘色地讲述起他们在海上遭遇的风险。
“这……”火候好象还不太够,朱由骢还是保持着矜持。
“亲爱的将军大人。难道您还没有感受到我们与贵国结盟的诚意吗?”罗伊爵士的演讲很煽情,从他们回到祖国费尽唇舌说服君主们答应结盟开始,一直说到他们怎么给弄来一票西方公主和精英人士。
“照你们这么说,俺不卖好象还真对不住你们的一片诚意!”朱由骢沉吟了半天。故做为难地道:“可俺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哪种弩箭……”
“将军大人,上帝是不会赐福给说谎的人!您身为虔诚的基督徒怎么能……”这死胖子,意思意思就够了啊,大家可还忙着呢。天竺那边还有好多地方没抢到,哪有这么多时间在这里陪他演戏?教会骑士团的谈判代表鲍厄里站了出来,先对朱由骢进行了一番告戒,然后开始了他的忽悠大计。
别人怕背上间谍的帽子,这辈子再也不能离开大明回到故土,但对于鲍厄里来说根本就不用为此担心。他本来就是间谍,只不过是被大明派往西方阵营配合主教大人的而已。离开大明回西方?除非镇国将军有新的任务安排,否则他才没那么傻。
“身着重铠的大明军队?”朱由骢好象回忆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询问已经跟人谈了两天,有点嗓子发疼的南居益道:“二太,这几天真有我军主力在应天附近训练?”
“回将军的话,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仿佛是想刻意隐瞒什么,南居益小声地回答道:“前段时间刚从倭岛回来的海外军团,应该就驻扎在应天附近……”
大明帝国的海外军团?虽然接下来的话没法再听清楚,但这几个字已经足够让西方的谈判代表们兴奋了。等回老家去帮助大明拐卖人口的罗伊爵士等人再次来到东方的时候,倭岛已经被朱由骢给租下,他们并没能亲眼看到双方的大兵团做战,而事先安插的间谍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安全撤退。
但通过一些隐约听到的传言,他们还是知道了这次大明方面投入的主力部队就叫做海外军团,一个数十万人的军团彻底消灭一个国家,对于经常以少胜多仗着自己船坚炮利欺负人的西方侵略者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可那得看打的对手是谁。
对于倭寇的疯狂,有过贸易经验的科恩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就那群野蛮人打起仗来可是不要命的。而且他们的武器也并非十分落后,即便是把现在天竺上的所有西方军队给调过来,也不可能做到一年内占领倭岛。可大明帝国不仅做到了,好吧,用他们自己的说法叫租借,但那群恶魔仅正面战场就屠杀了三百万倭寇的事实却是任谁听了都会感到害怕的。
而根据罗伊等人的理解,这所谓的海外军团应该是大明负责海外拓张的殖民军队,他们装备的可能不是最先进的武器,却一定是经过了无数次战场测试最实用最可靠的。这也更能解释为什么狡猾的朱由骢不愿意把那种看似落后的武器卖给他们了,这是想留个后手防止别人跟他抢地盘呢!
当想到这种可能后,西方盟友们愤怒了。这死胖子,他当天下人都跟他一样无耻啊?在坐的可都是最讲诚信的西方绅士,至少在大明帝国衰落之前是的。
对待盟友他怎么能采用这种态度?送了那么多位公主给大明的皇帝,难道就不能换来一点友谊?哪怕这友谊是暂时的呢?
不行!必须说服这死胖子把那种妖孽的冷兵器卖出来,先拿到天竺战场上认真测试,如果真的威力惊人就赶紧送回国去各自改装,不但要在现在打得热火朝天的西方战场上取得优势,更要为将来可能与大明帝国爆发的冲突奠定基础。
第二百九十章 以物易物
“哎……你们咋就说不听呢?那玩意真没什么好的!”虽然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可朱由骢还得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试图劝导已经掉进了陷阱的西方盟友放弃这个打算,别让他阴谋得逞。“要不,俺再和工部那边商量一下,每月多提供五百支火枪给你们?”
每月五百支线膛枪的供应,听起来是个不小的诱惑了。节省一点的话,也能够满足天竺战场上的需要。但西方使者们要的不是这个结果,他们还必须考虑到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在另一个战场上取得优势,比如罗伊就很想把科恩的老巢给占领了。
而且,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现在这种心理的产生,正是因为大明帝国海外军团的名声太臭,负责主持谈判的死胖子太会坑人所导致。在亲眼见识过诸葛连弩的威力后,西方使者们绝不可能轻易放过这样一个迅速提高自己国家军事实力的机会。朱由骢这番做作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即便是不能大量采购,也必须想办法忽悠得这死胖子送两件实物给他们做参考。
“亲爱的将军大人,作为大明帝国最忠实的盟友,我在感谢您慷慨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醒您。我们在东方的军队并不太多,却要在天竺应付蝗虫一样的敌人……”科恩不敢威胁朱由骢,但他却能夸大在天竺战场上所遭遇的困难。
“既然是这样……”向来都喜欢与人为善的朱由骢动心了,天竺方面的战事必须进行下去,在大明准备就绪之前,暂时还不能让这些盟友抽出身来坐山观虎斗。至于遥远的西方么,那当然是打得越热闹越好。
“要不俺让人把你们说的那种弩箭拿过来,等你们试过以后再决定要不要?”即便是要坑人,朱由骢也决定做一个诚实的骗子。科恩等人当初只是远观了一下,对于新型诸葛连弩的威力了解得还不是特别透彻,他也不好意思现在就漫天要价。
“对!对!就是这个东西。我曾经在天竺一个寺庙的壁画上见过!”再次见到实物的罗伊很是兴奋,但他还没傻到说出曾经做过间谍的经历,否则谁知道对面的那个胖子会不会把他也给扔进大牢里,等人拿钱来赎?
诸葛连弩的样子很怪,在近距离观察后,罗伊觉得最看不顺眼的就是那个用来装弩箭的盒子。如果没这个碍事的东西存在,不就可以加装大明其他装备上用来瞄准的望山了么?为了方便而牺牲准确度。这个好象不太划算。
然而在谈判中负责进行科普教育的朱启骥一番话,却让罗伊感到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这种经过特殊加工的弩箭是无法用人力拉开的,那个盒子除了用来盛装弩箭以外,还整合了一个特别的上弦器。
为了让西方盟友们了解得更透彻,朱启骥甚至还主动把诸葛连弩给完全拆开,并开始逐项解释那些零件的用途。
上弦器的原理很简单。也就是跟西方现在用的钟表差不多,是由堆大大小小的齿轮所组成。要想仿制这个东西不难,难的是制造齿轮的材料。同样的规格,但这个时代的西方盟友还不能象墨家大师一样懂得对金属采取热处理,也就不可能制造出同样耐用的产品来。
钟表坏了顶多是不知道时间,但在战场之上武器坏了那是会出人命的。好在弩箭盒子可以随时拆卸,西方盟友们还能够依靠数量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朱启骥也就没打算把这个当做核心技术来为难别人。
紧接着介绍的就是卡簧跟扳机了,这东西也不难,利用的杠杆原理,对于已经使用了多年火器的罗伊那简直是熟得不能再熟。高碳钢和普通钢材的区别也不是那么重要,而且这个东西对精度的要求不太高,即便是手工生产出来的只要差距不是太明显也能装上去使用。
真正被朱启骥当作核心技术,用来欺负人的却是弩臂和弩弦这两件最寻常的东西。虽然这也是用钢铁打造的,看上去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听过解释后的西方盟友一致认为他们造不出来。
白铜,又叫做中国银。这种有足够证据说明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出口,在唐代就被大臣们装饰在牛身上用来显摆身份的金属,硬是在另一个时空被华夏精英们说成了是洋大爷发明的德国银。但别说是在明末,即便是十九世纪英国化学师菲孚分析出云南白铜的成分以前,西方盟友还没一个人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由骢其实也不知道,但大明有群英荟萃的研究院还有一所规模超大的帝国学院。成天瞎溜达的徐霞客对于白铜的产地。那是如数家珍。正在努力转型为一代材料学大师的宋应星不但清楚其中的成分,还琢磨出使用碳化还原法提炼粗制金属镍。
而原本就懂得往钢材里加入白铜,以提高性能的墨家大师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宋应星扣了个见习研究员的帽子。不但从他手里抢走了这项新发明。还很快就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现在大明采用这种新型材料制作出来的弩臂和弩弦,不但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在抗金属应力的性能上更不可能是西方产品所能比的,而且这种材料的特性还不受热处理影响。
“将军大人,您就说个价吧!我们就要这个!”虽然朱启骥只提到了白铜并没有说什么金属镍,也已经让罗伊感觉无比沮丧了。做出外观一样的东西不难,即便是在光泽度上差一点也没关系。可如果造出来以后射程跟杀伤力方面差太多,那他还真就不如硬着头皮让这死胖子狠狠地敲上一笔。
“这个……”朱由骢也觉得他那大哥挺缺德,明知道西方盟友做不出来,还要告诉别人其中使用的材料,这不是在逗人玩么?
至于西方盟友会不会根据这个线索而发展出自己的材料科学,那还真不是朱由骢担心的事。没有个象样点的敌人在后面逼着,又怎么能刺激那些高科技人才去努力?大明今天能出一个宋应星,研究出镍合金,谁知道明天还会出个什么妖怪?说不定帝国学院的精英们哪天心情一好,不小心就把原子弹给捣鼓出来了呢?
这死胖子。不就是想趁机抬价么?连续两天的谈判,让罗伊爵士明白了一个道理,朱由骢越是犹豫,这喊出来的价格就越是高得离谱。但五两一个的地雷、六十两一瓶的神仙散、九十五两一支的火枪,已经让西方的谈判代表们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可不能再任由对手敲诈下去了。“将军大人,要不我们以物易物?”
“以物易物?”朱由骢对于这个提议也很感兴趣,但西方有什么是他想要的?人才?这个是大明需要的。可这事只能骗不能说,否则万一被人家识破了现在进行得很顺利的阴谋,就可能立即停止把最优秀的人才给送过来。资源?这个可以要,但他们肯定不会给太多。土地?这东西还得靠抢才行,西方盟友是绝对不会主动吐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