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福王(浪漫)-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骢虽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也不会阻止大明百姓都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后,闲得无聊的情况下大兴土木修建寺庙。如果那个时候百姓们真有需求。别说是给佛像镀上一层金子,就算让他带着海外军团给抢两座金山回来,用纯金打造出一百零八罗汉都可以。
但现在,他绝不允许这样做。对于这个死胖子来说,任何妨碍大明崛起,阻挠百姓尽快过上好日子的东西都是他的敌人,而对待敌人的态度他从来就只有一个。
可即便是朱由骢说破了嘴皮子。甚至祭出了张嫣为他准备的南北朝时期刘勰所著从未被佛教徒所驳倒过的《灭惑论》,也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但除了原本就对佛教抱有敌意的张天淋以外,再没有人站出来对他的行动表示支持。
崇祯反对,不是因为佛教是最有利于统治者的宗教。虽然佛教所宣传的轮回报应。让民众把今生所受的苦难做为换取来世富贵的基础,这对于任何喜欢施行愚民政策的统治者来说都是好事。
但纵观历史,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皇帝大搞灭佛运动?因为他们和大明一样,需要足够的人口来增强实力。崇祯也同意佛教兴,国家亡,民族弱的说法。因为佛教禁止婚姻,占用大量的人口却不事生产,只知道磕头念经的做法会直接导致朝廷赋税减少国库空虚,老百姓衣食无着,大明无可战之兵去守护偌大边疆。
文臣们不答应,不是因为他们笃信佛教。为了能够让大明帝国迅速崛起,真正做到君临天下,他们连自己维护了大半辈子,影响华夏千年的学说都敢背叛,还有什么没胆子去做的?他们也并非不知道佛教宣传厌世嫉俗的“出世间法”,与圣人所言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背道而驰。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荒诞的价值观,大明很难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立足。
但佛教是什么?那可是最歹毒的宗教!只要你有那么一点心思,人家就会发动所有的爪牙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消灭论敌的手段来维护。儒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搞这一套,但诸子百家的信徒也顶多是活着受罪而已,可佛教连死人都不放过。历史上那些以胡乱评论佛下会地狱获无量罪,来进行精神恐吓的“高僧”还少么?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在华夏土地上扎根的时间太巧妙了。五胡乱华百年,才开始以国家力量扶持推广的佛教。那些北方外来蛮族胡主为了彻底消灭华夏文明,麻痹削弱被压迫民众的反抗精神,阉割整个民族自强精神才琢磨出这么个狠招,人家鼓惑的就是天下所有百姓。
他们反对朱由骢做这事的理由只有一个,收拾腐儒让儒家学说走下神坛回归正统,那动摇的是士人阶层的利益。还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来获得基层百姓的支持。而现在这事的牵扯面实在太广,一个不好就会让天下百姓站到朝廷的对立面来。
“骢弟,你能不能先坐会?”看着那个猴急的小胖子,崇祯心里可是乐开了花,表面上却依然不为所动地品着香茗。
“将军,这可都到午膳时间了。您即便是不考虑我们,那也不该让皇上陪着您在这里饿肚子!”孙奇逢那个乐啊,一直以来他都挺崇拜镇国将军的,可真没想到自己也有超过这死胖子的时候。
“吃饭?这都啥时候了?你们还想着要吃饭?”崇祯跟满朝奸佞如此奇葩的表现,还真就是让朱由骢摸不着头脑。
韩爌道貌岸然地捋着胸前胡须,从容地道:“爱徒啊,你若让为师的满足了这口舌之欲。那说不定会有让你满意的答案!”
“行!俺就让你们吃个够!”既然事情有了转机,朱由骢也只能憋着气命人赶紧准备酒宴。
“到底赞不赞成?”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午饭时间,心急的朱由骢也顾不上叫人前来收拾残局,就急吼吼地跳了起来。
“还是那句话,为兄的不答应!”很没形象地歪坐在椅子上,崇祯又把葡萄酒当成了饮料。“不过你若愿以镇国将军之名,行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事,那为兄的就告诉你一件特别的事情。”
“还有啥事比这还重要?”
“那还真说不定。”见朱由骢依然没有领悟到什么。崇祯好意地提醒道:“别考虑太久哦,为兄的可还忙着呢!”
“行!”看这情形,不答应是肯定别想获得任何消息的了。
“顾爱卿,你还站着干什么?赶紧去把镇国将军的凭符印信给拿进来!”阴谋得逞的崇祯可是知道朱由骢有多无耻,就这小胖子嘴上答应的事随时可能翻悔,他必须把事给坐实才行。又朝外吼道:“传朕口谕,让王承恩即刻派人出宫。将朕的圣旨公布天下。”
“现在可以说了吧?”等崇祯终于忙完了他的事情,朱由骢真的快失去耐心了。
“定力啊定力,骢弟就缺这东西!”崇祯失望地摇了摇头,轻描淡写地道:“不就是要抑制佛教的发展么?你当为兄的真就没想到过这点?实话告诉你吧。朝廷早在半年前就注意到这里点了,即便你不提出来也会去做。”
“啥?”朱由骢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朝的奸佞居然在半年前就有这打算了?那自己不正是在杞人忧天,傻忽忽地往坑里跳?
“孽徒!就你这点能耐,还想灭佛?”韩爌很是不屑地瞟了朱由骢一眼,“佛教的那些隐秘手段你见识过?能识破他们那些禁锢思想愚弄百姓的招数?三武一宗整出了那么大的动静,都没能彻底消灭佛教,真当人家会比你这个愣头青傻啊?连士人都可以忽悠的佛教,是你说抑制就能抑制的了的?你知不知道程朱理学就是儒家与佛教禅宗思想结合后产生的怪物?”
“那你们刚才还……”朱由骢不得不承认自己很傻,韩爌提出来的问题他一个都没想过。
“灭佛是肯定要灭的!但绝不是将军您去灭!”孙奇逢一脸正色地道:“以暴力灭佛,做点拆寺庙、毁佛像、收法器的事,或许能收到一时的效果,但却能让佛徒们轻易获得民众的同情,绝对不可能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灭佛之要重在诛心,所以将军您绝不能去做这事!”朱之瑜不好意思直接说朱由骢的名声太臭,只是接过话头道:“我大明所要采取的是以佛灭佛,不能落下任何口实给佛徒们。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
孔衍植从身上掏出一本蒙学教材道:“这是教育部刚编纂好的,臣今日来得匆忙忘了让人带回去,也正好请将军一观!”
“忠国论?”朱由骢很怀疑孔老头是不是忙糊涂写了错字,可等他翻开那本飘着墨香的原稿后才发现,字还真没错。这居然是大明版的爱国主义教材!
“请将军看这里!”孔衍植凑上前,亲手把教材翻到中间道:“这就是臣为佛教徒们准备的第一把刀子!”
看着那个标题,朱由骢不由得在心里哎叹。这孔老头得跟佛教有多大的仇啊?在大明版爱国主义教材里,第一个反面人物居然玄奘。这位干的事不大,也就是崇洋媚外,硬是不远万里地厚着个脸皮从天竺引入了人家都不要的糟粕来继续祸害华夏而已。所以,孔老头给这位唐僧写的评语也不是很坏,只把他列为了历史上最顽固的偷渡客。
第二位的来头也不小。就是刚让张天琳在宝山拍卖会上大发横财的鉴真。在廷正宣扬与倭寇谈友好就是汉奸的大背景下,孔衍植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但他却着重说明了这位高僧偷偷带到倭岛上医书有什么用,所以这位的名声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而孔老头下手这么黑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次对论语的修正中,他终于发现是谁让他老祖宗背上了歧视女性的罪名。佛家经典《诸经要集卷七》里,那句“书云仲尼称:难养小人与女子,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也。”让他恨得牙痒。
“为师这里也给他们准备了一招……”
即便孔衍植已经证明了那句话是被人篡改过的圣人之言。但负责内政的韩爌却依然死不悔改,在他制定的分配细则里,故意把女性所能享受到的待遇降为三成。
理由?声称“众生平等”的佛都说了,女人有三障十恶,是败家的根源是亡国的祸水。能够让佛教的正法期减少五百年的女人,当然也可能影响到大明帝国的国运。
证据?韩老头读过的书可不少,对于佛经那也是有所涉猎的。《大般涅盘经》里面那句“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实在不需要经过任何篡改,《萨婆多论》里“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不犯女人。”更用不着断章取义,《法灭尽经》里“菩萨观欲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就是原话。
别以为韩爌这是在维护佛教,这老家伙才是真正的在下手断根。对于勉强处于温饱线上的大明百姓来说,可那七成的收益可是非常重要的。百姓们或许愿意捐献香火钱给各家寺庙,但愿意为此倾家荡产的毕竟是少数。
一旦让百姓们知道韩爌这老家伙制定政策时是参考了佛教经典。以后端着个破盆子见人就念叨一声“我没豆腐”,然后强行乞讨的祸害不变成过街老鼠才怪。
“阿弥陀佛!”净慈老尼真不是有意破坏这种和谐气氛,她只是习惯了而已。白莲教虽然源自佛教但教义却存在根本上的不同,而她现在更是大明的密探头子。“贫尼无能。仅找了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而已。”
佛教不是喜欢吹牛么,老是说信了他们就可以消灾免祸么?所以净慈老尼给他们准备的也是神话。武则天在第二次迎佛骨后,数月后病死的事知道不?唐宪宗、中宗、肃宗、懿宗迎奉佛骨的事可都是佛徒们大力宣扬的哦,但这四个倒霉蛋在做完这件事后都没能活过一年,而且还全都是暴毙没一个寿终正寝的!这都还不够?那好吧,她就开始从唐僖宗送还佛骨,将三千件珍宝封入法门寺塔下地宫的原因开始慢慢讲起……
“将军,属下这里也有一本书,您要不要看看?”发觉朱由骢还是傻站着没给点反应,熊文灿只能自顾自地嘀咕道:“这可是罗神棍从天竺给找来的呢。根据天竺那边的说法,这佛祖只不过是他们那个叫做毗湿奴的神仙化身之一,为的是引导妖魔和恶人自我毁灭……”
“骢弟,你现在知道了吧?灭佛不是那么好玩的,比起我们收拾腐儒可要难多了!”崇祯志得意满地显摆道:“如果没有六部的紧密配合,没有形成足够的舆论氛围,所谓的灭佛不过一是场闹剧而已。要不为兄的就在这里多住几天,慢慢给你说道一下朝廷的安排?”
“不……不用了吧?”现在轮到朱由骢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了,他不过就是想抑制一下佛教,为大明的崛起多争取点空间而已。可瞧瞧崇祯这昏君跟满朝的奸佞们,玩起阴谋来下手那个狠啊。佛教?落在了这群祸害的手上,这下场实在难以想象。
“哼!这次为兄的就放过你,以后别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既然你是要我们这个民族崛起,就应该信任我们有能力去扫除障碍!”崇祯不是想教育朱由骢什么,他也知道这个小胖子一切都是在为整个帝国着想。“为兄的已经不再是那个躲在港湾里的小鱼苗了,做为真龙天子我也有义务替自己的兄弟,甚至天下百姓挡风遮雨。”
“臣弟……”忽然之间,朱由骢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皇帝已经成长起来,满朝的重臣也在竭力帮助他摆脱束缚,大明迈向世界之颠的步伐将无人可挡。
崇祯又恢复了常态,笑道:“你就少在那里穷酸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三兄弟分工合作,又有这么多忠贞之士帮衬着,能够少挨骂就尽量让别人去背黑锅!”
第二百八十七章 无耻昏君
崇祯七年正月十六,为了更好地维护大明百姓的信仰,也为了能更有效地为各大教派的信徒们提供服务。在朝中奸佞的全力撺掇下,礼部奉旨将原僧录司、道会司合并后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谓之宗教事务管理部。
这个新部门的权利不大,却处处体现出了大明朝廷对于宗教人士的关怀。寺塌了,观毁了?没问题,宗教事务管理部会负责联系工部派人上门免费维修。不愿意将名下的寺产交归国有?也没问题,去宗教事务管理部登个记,人家会立即通知户部不得强行征收。想出家没度牒?想新建寺庙没土地?想……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事关宗教发展都可以去找这个新的部门。
好处是给了不少,但圣人也曾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相应地制订些规则来约束一下也是应该的。为了能让各大宗教能健康地发展,所以未获得该部认证的宗教皆属异端邪教,将会予以坚决取缔。一切没有经过登记审核的宗教场所都是违章建筑,更随时都有可能被各地官府依法拆除。
而为了不引起宗教界人士的误会,这个新部门的首任尚书由前国子监祭孙奇逢担任。要说这可真是个好人啊,不但博学多才还心地善良。有他在,各大宗教肯定能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唯一让宗教界人士有点不满的是宗教事务管理部下属的还有一个执行机构,那个被叫做什么宗教裁判所的地方。据不可靠消息称,正在帝国学院教书育人的伽利略乍听到这个名词被吓得差点就卷铺盖往深山老林里跑了,因为这老家伙刚写好一本羞辱教皇的大著。好不容易才安抚好这老家伙,那边的佛教徒们又开始哀叹起来,因为这个左侍郎的名头实在太大,以至于他们听到了就全身发抖。
为了能让刚从倭岛回来的张天琳心甘情愿地出任这个新部门的左侍郎,并认真管理好宗教裁判所,朱由骢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立下文书。承诺一旦开始了在天竺方面的黑吃黑行动。哥达瓦里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都留给他玩,除非得到了他的求援,否则大明正规军和李自成手下的其它土匪绝不会过去抢买卖。
对于这个任命,崇祯给出了一个让朱由骢都替他脸红的解释。别说最近工部很忙抽调不出人手去修缮寺庙了,即便那些能工巧匠都闲得蹲家里喝茶聊天,朝廷也没那么多银子去做讨好神仙的事。由张天琳去负责宗教裁判所,只要他暂时不搞暴力强拆。把那些千年古刹给变成一堆瓦砾就行,谁还敢去指责他消极怠工?
而且张天琳本来就是臭名着著的土匪,接受招安后也没干过一件好事。等他遵照指令把那件为千夫所指的事给做完了,朝中大臣自然会集体上书弹劾,皇帝也会大发雷霆把这祸害给罢官免职踹回海外军团,以平天下人之怒。
至于那个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尚书孙奇逢。就更好处理了。反正他一天到晚都闲不住,老是四处乱蹿,也正好利用这个借口把他发配充军,扔到朱由骢身边去接受再教育。总之,崇祯自己是不愿意去背什么黑锅,他也没舍不得让某个无耻的小胖子再为这么点内政上的事去顶到前面挨骂。
然而对于崇祯的这个安排,朱由骢非但没有一点感激的意思。反而是被气得差点就带上全家逃跑。朱由骢原本以为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也就是个名分,是为了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指挥朝廷大军而已,可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的破事。
“熊大人?你跑俺这里来干嘛?”在张嫣姐妹的帮助下,朱由骢花了十多天时间才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所有职责。又用了两天工夫,终于把那个烦人的秦良玉给打发走,还没等喘口气过来发现负责外交工作的熊文灿又偷偷摸摸地溜了过来。
“将军大人,您不觉得您这衙门里也实在是太过冷清了点?”看了看空旷的四周,熊文灿先是很不满意地数落了一番。这才回答:“属下?这不是奉命来报道的么?”
“报道?那你小子可是走错地方了,俺这里是镇国将军衙门!”感觉到自己坐得太久有点四肢发麻,朱由骢很好心地走到熊文灿面前,指着门外道:“出了俺这大门往左拐,走上大半个时辰就是礼部,他们会帮你先找个破房子安顿一下。”
“多谢将军指点!”道完了谢,熊文灿却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继续用一种打量白痴的眼神盯着朱由骢道:“可属下没来错地方啊!”
“将军,您该不是太过忙碌,以至于忘了还得负责外交事务吧?”发觉朱由骢好象真有点失忆的现象,熊文灿摇着头道:“劳逸结合啊。这可是将军您自己说过的话,咋就给忘了呢?”
“俺啥时候又要负责外交事务了?”朱由骢还真是有点糊涂了,赶紧回到座位上拿出圣旨看了又看,这才放心地扔给熊文灿道:“自己看看,俺就一负责军务的将军!”
“没错啊,这上面不都写着么?”熊文灿恭敬地接过圣旨,很是疑惑地问道:“将军,您该不会到现在都还没把皇上给您的这东西给看完吧?”
“俺说你小子是不是闲得没事做?故意来给俺找茬的?”朱由骢很愤怒,他认识的字是不太多,但那上面也就百十来个字,他怎么可能没有看完?
“冤枉啊,属下这可真是冤死了!”熊文灿指着圣旨的左下角,无比委屈地道:“这上面分明写着有将军您全权负责处理外交事务,而属下身为外交部尚书,当然得找您报道。”
“这哪有字?”看到左下角的东西,朱由骢就觉得头疼。这可是明代,自己手上的也是朝廷委任状,即便是要防伪也没必要在这上面画什么条形码啊?研究院现在可真没那能耐捣鼓出什么扫描仪。
“属下就知道将军您会耍赖皮!”熊文灿从刚运来的大箱子里套出一件东西,放到朱由骢的桌案上。“还好属下来的时候去找太医院借了这东西,否则还真要被将军您给冤枉了。”
“显微镜?”崇祯那昏君和他手下的奸佞到底玩的什么花样?朱由骢狐疑地凑上前去,在熊文灿的帮助下重新审视自己看了两次就扔到一边的圣旨。“这……这也行?”
透过太医院的专用显微镜,朱由骢这才闹明白。这还真就不是什么条形码。那些看上去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杠杠居然是由数百个密密麻麻的小字所组成。其内容也正熊文灿所言,皇帝很是无耻地用这种方式把外交事务扔给了他。
“这是谁想出来的损招?”原本以为崇祯就是怕麻烦,所以才只让顾老倔顺路把圣旨带了过来,朱由骢真没料到那个坑弟的皇兄居然会使出微雕这一招。
“将军,既然属下没找错地方,那您看是不是该……”能这么损的招,除了镇国将军身边的军师南大人和那个闲得无聊的新任孙尚书还能有谁?但在没有获得承认之前。熊文灿也没心情去出卖那两个败类。
“四弟?你站这里干嘛?”还没等朱由骢想出拒绝熊文灿的理由,那边负责对外贸易的德昌郡王朱由崧又走了进来。
要说这位还真不愧是镇国将军的亲大哥,那阵仗比孤身前来谋职位到现在还恬着个笑脸的熊文灿可要强得太多,仅那身后就跟着一大票衣着光鲜的富商巨贾。而且瞧他那模样,好象是来这镇国将军官署逛大街似的,时不时地还停下来指指点点地对身边人说些什么。
“大哥?您带这么多人。该不是也来俺这里报道的吧?”崇祯那昏君既然能把未来的外交部尚书扔到这来,那顺便让自己再负责海外贸易这种破事也不是不可能。朱由骢这次也不用朱由崧开口,就很识时务地出动出言询问。
“瞧瞧!本王就说么,俺这四弟可是从小就天资聪慧的,还能有什么事能瞒得过他?”或许因为这里主事的是自己亲兄弟,朱由崧也一点都不见外,直接越级下令道:“你们先四处看看。给本王找间宽敞点的房子!”
“四弟啊,你好歹也是我大明的镇国将军,这办公场所咋就这么寒酸?”也没打算让朱由骢做什么解释,朱由崧又自顾自地对旁边的周延儒道:“赶明找个施工队过来,把这里给好生拾掇拾掇,不然那些西夷到了还以为咱大明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哦,对了!”一拍脑袋,朱由崧好象又记起了什么。赶紧对补充道:“扈锡彝,你家不是还有好些石材没卖出去么?一起运过来,把咱这衙门的大门给修一修,瞧那门口那狮子小的。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咱是放俩耗子在守门呢!这钱么,实在不够你们自个就先垫着。等朝廷的拨款下来后,本王再给你们补上。”
“属下遵命!”商学院的这些教职员工谁不是见惯了大世面的?在他们看来。以后如果是在这个地方办公,那还真就是很没面子。不就是修个衙门么?不就是花银子么?只需镇国将军一句话,即便是要把这里整得比紫禁城内的宫殿还豪华都不成问题。
“等等!”朱由骢觉得很头疼,刚才来的熊文灿不管怎么说也还算是规矩。可再看看这大哥带来的这票奸商。居然把他这个真正的负责人是隐形的了?没有获得他的任何指示,就准备开始测量搞装修?
“你们先去忙,有啥事本王自会和四弟说清楚。”朱由崧还真就不相信自己的亲弟弟敢拿他怎么样,径自挥了挥手,扯着朱由骢就往里走。
“圣旨!圣旨呢?皇兄的圣旨都还没到,大哥你忙着瞎整啥?”
“圣旨?”朱由崧一拍脑门,红着个脸不好意思地道:“瞧瞧为兄这记性,居然把这事给忘了。在这呢,四弟你可要看清楚了啊,为兄这个对外贸易事务部尚书可是朝廷刚封的。”
“不是这份!俺的?俺的呢?没有朝廷的圣旨,俺也不能让你们来这里办公啊!”朱由骢还抱着最后的幻想,一旦确认了崇祯的圣旨真没发出来,那他会立即派人去宫门外侯着准备敲闷棍,说什么也不能让那昏君的阴谋再次得逞。
“你的?你那份,皇上不早就给你了么?”朱由崧苦恼地摇了摇头,数落道:“四弟啊,为兄的以前可没发现你有这么邋遢。咋还把圣旨给弄丢了?赶紧给找找啊,还愣着干啥……”
该不会是……受到了刚才的教训,朱由骢将那份坑弟的圣旨赶紧又放到显微镜下。这次还真就没让他猜错,上面多出来的那个红戳戳又是一份微雕圣旨。
“无耻!昏君……”经过认真检查,虽然没有再发现什么陷阱,但这已经够让朱由骢愤怒的了。坑人居然都坑到这种地步,还让不让人活了?
“四弟,你先别急着发火。”整个大明敢这样肆无忌惮骂皇帝的人也就自己这个弟弟了,朱由崧可没他那么大的胆子,只能禀着非礼勿的原则,道:“为兄的这次可是带着任务来的,皇上要你主持五日后与西夷的贸易谈判!”
“不去!没空!熊文灿,你去告诉那昏君,俺正在挖坑准备把自己给埋了!”
“王爷,皇上可曾允许下官旁听?”没工夫搭理那个歇斯底里的小胖子,熊文灿可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见习机会。
“这个……”想了想,朱由崧指着那个正在咆哮的弟弟道:“好象没说,但只要四弟同意还有啥不行的?”
“既然如此,那下官先陪王爷您去逛逛?”镇国将军正在气头上,熊文灿还没傻到现在就去招惹他。出去溜达一下也好,即便不能说服德昌郡王把这这署衙里最好的房子让给自己,但必须赶在皇帝继续往这里塞人以前,先给外交部选间象样点的。
“成!俺来的时候皇上也在私下里说过,若是四弟有啥不满意的要吼两句发泄发泄,都别去管他。”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搭台
崇祯虽然昏庸但对于自家兄弟的秉性还是颇为了解,他早就料到了那死胖子在获悉阴谋后会去找他的麻烦,赶在朱由骢打上门去以前就开始称病不朝。并派人传出话来,他是天下人的皇帝,绝不能因为自己偶感微恙就耽误国家大事,所以这探视就不必了。各部该做什么就做,别去打扰他静养,特别是那个任务繁重的镇国将军。
崇祯敢这么做还是出于对朱由骢的了解,他深知这个弟弟最关心的就是大明帝国的崛起,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什么亏都愿意吃。别看那家伙现在的火气挺大,可一旦与西夷的贸易谈判正式开始,他就能把这事给抛到脑后。
不就是五天么?想万历皇帝好几十年不上朝,大明也没见出什么问题,更何况现在满朝都是奸佞,谁还有胆子跟那些家伙耍心眼?在帝国学院尝到偷懒甜头的崇祯也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给自己放个大假。
而朱由骢也没让崇祯失望,在闹了两天发觉没人搭理他,又混不进皇宫的情况下也就消停下来了。不过所有了解这个死胖子的人都很清楚,只要镇国将军觉得自己受的窝囊气还没撒完,那就肯定有人会倒大霉。
“一次性采购五十万支最新型号的火枪,每月还要咱大明提供八万万发子弹?他们这是要拿去当饭吃?”镇国将军官署内,朱由骢看着那厚厚的采购清单就口水直流,可他真拿不出这么多货来。“熊文灿,熊大人!这就是你谈了三天的结果?你就不能想法让他们买点其他破烂?俺可是看了的啊,别说是京师三大营淘汰下来的那批东西了,就连山海关里的存货也才卖出去不到一半!”
“将军,您当人家有多傻啊?”熊文灿也想卖不要成本的老式火枪,可西方盟友们不愿意要啊,那些破烂中还有不少是他们当年给运来的。若不是当初扈锡彝那奸商提出要在卖火药的时候搞捆绑销售,大明这些年一支枪都别想卖出去。
朱由骢的占地面积是不小。但面子却不大。罗伊爵士等人也不会傻到把自家好不容易抢来的银子往海里扔还不听响,他们这次要采购的也不是那种没人要的破烂,而是前装式线膛枪。
线膛枪?这不是西方盟友们的发明么?早在两百多年前刚有火绳枪的时代,就已经让意大利人捣鼓出来了啊,一百多年前德国铁匠戈特发明的来复枪也正为丹麦军队大量装备,怎么还不远万里地跑到大明来购买?
这个么……西方盟友会造线膛枪是不假,但手工生产的成本实在太高。而且使用的时候装填也太过麻烦,所以他们并不喜欢使用。然而,流萤在巴达维亚港的那一枪惊醒了他们,崇祯四年金銮殿上的那一幕更是让他们难以忘却。
更让罗伊爵士等人欣喜若狂的是,还没等他们主动提出来,朱由骢就给他们一人送了一支梦寐以求的线膛枪。使用的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定装米尼弹。好人啊,这可真是个大好人!收到了礼物的西方使者们当即就忍不住,偷偷跑到南京城外找了个偏僻的角落试射。同样的装药量,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顶多能打一百码,但换到大明出产的武器上却可以准确命中四百码外的一个苹果。
当然了,大明的西方盟友可没一个是傻瓜,在确定了这种新武器的威力后。他们并没有立即提出购买请求。既然有了样品,那还买什么买?偷偷地带回家山寨去,能省就省点!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第一次购买武器的时候可真没少耍心眼,居然在朱由骢嘴里套出了制造膛线的简单办法。
铁板上刻画斜纹沟槽,然后一卷起来就成了有膛线的枪管。这办法听起来不错,也有理论基础,罗伊爵士更是严谨地用纸张来作过模拟测试。可等他回去让人试制以后才明白。这招到底有多损。
廉价的来复枪是造出来了,可经过了几次测试后就再没人敢用。别说是从大明高价买回来的新火药了,就算是填装他们自己生产的黑火药,那也是打不了几次就铁定炸膛,把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