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衣军两万!”回头看了一眼高览,魏延不紧不慢的说道:“显奕公子无须领军作战,麾下兵马,只不过是镇守各处城池,管制城内百姓而已。”

“如此说来,河北兵权,乃是由他人掌管?”曾在洛阳住过一些时日,对秦军编制中的乌衣军也很是了解,高览眉头微微一拧,又追问了一句。

秦军战力强悍,却也只是针对主力和三卫来说。

王府卫士不在秦军编制之内,乌衣军虽是在编制之内,装备、训练却是要比主力差上许多。

两万乌衣军,论战力,连五千秦军主力也是不如。

人数虽然众多,却根本无力应对外来进犯,手中握有这样的一支军队,掌管河北,根本就是力不从心。

“天下兵马,均由殿下亲自统辖!”听出高览语气中带着不满,魏延眉头微微一皱,向他反问了一句:“莫非将军有甚不满?”

魏延说出天下兵马均由刘辩统辖,高览一愣,便没敢再多言语。

刘辩即将受禅再度登基的消息,早已是不胫而走,如今天下不晓得这个消息的,恐怕并没有多少人。

高览在洛阳之时,便已是晓得刘协要讲帝位禅让给刘辩。

将来的大汉皇帝统辖天下兵马,他一个区区河北将军,着实是不敢多说甚么。

见高览没再言语,魏延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接着对袁熙说道:“稍后在酒宴之中,末将当会向显思、显甫二位公子转达殿下的诏令,公子只须接管河北便可!”

第1195章兄弟重逢

邺城官府正门外,笔直的站着两列秦军兵士。

每个秦军左手都持着盾牌,右手紧紧的攥着朴刀。

他们就犹如排列在正门外的两列雕像,纵使听到有许多人朝他们这边走动,也没有半个人扭头看上一下。

远远看到这队秦军,袁熙心内已是一阵嗟叹。

他见过的军队太多,也曾领军上阵厮杀,却从未见过如同秦军这样军纪严谨的大军。

秦军士兵,只要将军提出要求,他们必定是完全服从,根本不会有半点迟疑。

拥有这样一支大军的秦王,又如何没有能力匡复大汉?

袁氏能够在秦王的羽翼下存留一丝血脉,已是十分不易,这河北,恐怕只能拱手交给秦王了。

心内嗟叹,袁熙脸上的神色却是一片淡然。

扭头朝他看了一眼,并没有从他脸上看出什么,魏延也没多言语,只是到了官府正门外,朝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显奕公子先请!”

也向魏延做了个请的手势,袁熙说道:“魏将军请!”

二人彼此相视一笑,并肩走进官府正门。

张辽、太史慈和高览等人,则紧紧跟随在他们的身后,走进了邺城官府。

进入官府,众人直奔前厅,到了前厅门外,魏延向守在门口的一个军官问道:“可有令人去请显思、显甫二位公子?”

“回禀将军,已是令人去请了!”抱拳躬身,军官应了一句。

与袁谭进入前厅之时,魏延对他说道:“显思公子原本是在黎阳,近日公子即将赶赴邺城,末将便是令人前去黎阳将他请了过来。今日公子兄弟仨人,便可在邺城官府内团聚。”

“将军有心了!”抱拳朝魏延拱了拱,袁熙说道:“殿下意欲要在下领了河北,可先父早先是将河北托付于显甫,如此一来……”

“袁公虽有嘱托,可河北毕竟是大汉的天下!”不等袁熙把话说完,魏延的脸色就突然冷了下来说道:“殿下即将重登帝位,莫非皇帝说的话,尚且不如袁公?”

魏延一句话,把袁熙说的一愣。

河北虽是袁氏基业,却始终是大汉的天下。

大汉天子将河北交托给袁熙,袁尚和袁谭再是敢有半点异议,无疑是违抗君令。

假若袁谭和袁尚再以袁绍之命作为噱头,同袁熙争夺河北,袁氏便会背负不臣的罪名。

如此重罪,河北袁氏,着实是背负不起。

被魏延说的心内一紧,袁熙赶忙抱拳说道:“魏将军莫要见疑,在下只是出于遵从先父之心,方才有此一说。殿下既是有令,在下理当效从!”

显然是对袁熙这番话很是满意,魏延嘴角显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对他说道:“公子也莫多心,末将只是如此一说而已。殿下还有句话,要末将转告公子,河北一旦稳定,公子夫妻便可团聚!”

与甄宓分别已是有了许多时日,心内对她也是十分记挂,陡然听得魏延提起甄宓,袁熙赶忙问了一句。

“公子只管放心,甄夫人住在王府之中,守卫甚是森严,无人可对她如何。”凝视着袁熙,魏延说道:“待到夫人与公子团聚之时,沿途也是会有秦军保护,必定不会有所差池!”

魏延并没有直接说出甄宓在洛阳如何,可听了他的这番话之后,袁熙却是放心不少。

袁熙与刘辩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可他却是能够看出,这位秦王,对江山的执着,远远要高于他对美色的贪好。

否则身为秦王,他断然不可能只有五个王妃,至少身旁也是会有数十位美姬。

甄宓生的虽美,可她毕竟是袁熙的妻子。

对江山和权势的执着,使得她对刘辩来说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刘辩断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子,而同袁熙反目。

虽说杀袁熙易如反掌,可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对他这位即将重登皇位的帝王来说,却是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

心内坦然了许多,袁熙便没再追问关于甄宓的消息。

就在这时,前厅门外传来了一个秦军的声音:“启禀将军,袁谭、袁尚二位公子到!”

魏延扭头向厅外说了句:“请二位公子入内相见!”

向厅外吩咐时,他并没有起身前去门口相迎,而是端端正正的坐在厅内首座。

得了魏延命令,引领袁谭、袁尚来到前厅门外的秦军军官向他二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二位公子,将军有请!”

秦军进驻黎阳和邺城,对袁谭、袁尚并不是十分礼遇。

魏延没有出外相迎,也并不出乎二人意料。

朝站在前厅门口的军官抱拳拱了拱,二人走到门前,跨步进入厅内。

前脚刚迈进门槛,看到厅内已经站起身的袁熙,兄弟二人都是一愣。

他们已经得到消息,秦王有意要将河北交托给袁熙。

这些日子里,二人心内还都是有些期冀,希望这个消息不过是空穴来风。

可如今亲眼看见袁熙站在前厅之中,二人心内便是立时明白了原委,脸上也不经意的流露出一抹失落。

从兄弟二人的脸上看出了失落,魏延也不说破,只是笑着朝他们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显奕公子今日方至,三位公子怕是有些日子未有团聚,今日末将便在此处摆设酒宴,三位好生聚上一聚!”

心内晓得魏延请他们前来,必定是为了告知他们秦王要将河北交托给袁熙,袁谭、袁尚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失落,嘴上却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双手抱拳,朝着魏延躬身一礼,这才跨步进入厅内。

“来人,吩咐下去,备办酒宴!”待到袁谭、袁尚落座,魏延向厅外吩咐了一句。

引领二人来到此处的军官,得了魏延的吩咐,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伙房备办酒宴去了。

环顾了一圈厅内坐着的袁氏兄弟,魏延对他们说道:“三位公子,自黎阳一战之后,怕是变没再相见!”

“正是!”袁谭、袁尚都没有吭声,袁熙对魏延说道:“黎阳一战,在下先行领军离去,一路前往幽州,意图征集兵马返回冀州,再与曹操决战,却不想兄长和三弟竟是败的如此之快!”

“二哥!”袁熙话音刚落,袁尚就冷冷一笑说道:“当日二哥引领本部兵马离去,可是告知愚弟,是要前往黎阳协同大哥防务,如何便是去了幽州?”

当日离开战场,袁熙找的理由,正是要领军前往黎阳,谨防曹军突然改变行军路线。

听得袁尚如此一问,袁熙心内也是有些愧疚,低下头没再言语。

“我兄弟二人当日虽是战败,却还是敢于同曹军厮杀!”袁尚将矛头对准了袁熙,袁谭也是冷冷一笑说道:“假若二弟不是前往幽州,而是领军协防黎阳,曹军到得城下,为兄也不会厮杀的如此辛苦。二弟此番回来,倒是还会提及当日一战,着实要为兄意外不已!”

被袁谭和袁尚在言语上围攻,袁熙低着头,并没有言语。

对他的这两位兄弟,袁熙说不清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

袁谭、袁尚为了争夺河北继承权,整日里勾心斗角,各自麾下也是养着一些智虑之士,俩人甚至还险些刀兵相见。

当日见着他二人的行止,袁熙心内很不是滋味。

可如今回想起来,袁谭、袁尚在黎阳一战之时,都是领军同曹军厮杀,而他却率领两千兵马撤离了战场,将他们丢给曹操。

如此做法,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

心内怀着愧疚,袁熙低着头没有吭声。

见袁谭和袁尚咄咄逼人,而袁熙却是低头不语,魏延嘴角带着一抹笑意,对二人说道:“二位公子想来是错怪显奕公子了!”

魏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袁谭和袁尚都扭头看向他,几乎在同时,脸上流露出一抹狐疑,袁尚更是开口问道:“魏将军何出此言?”

“显奕公子当初撤离战场,乃是殿下的意思。”看着袁谭、袁尚,魏延毫不避讳的说道:“殿下料定二位公子不是曹操对手,便暗中传令,要显奕公子前往幽州整备兵马,以备来日同曹军决战。殿下没有想到的,只是二位公子竟会败的如此之快,幽州兵马尚未整备齐备,数万大军就已是被曹军击破!”

丝毫没有给二人留颜面的一句话,把袁谭和袁尚说的是面红耳赤,都垂下头没再言语。

当日一败,虽说是因曹军留下了辎重,诱使袁军将士哄抢,尔后突然杀出。

可追根究底,却还是二人治军不严,才会有此现象。

秦王因此不看好他们,也是他们自家不争气而已。

“二位公子!”站起身,魏延走到前厅正中,面朝着袁谭和袁尚说道:“末将此番前来,殿下还交代了一件事情!”

话说到了这里,袁氏兄弟都晓得魏延是要将秦王的意图说开,一个个全都把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脸上。

“殿下有意请显奕公子持掌河北,二位公子辅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环顾了一圈袁氏兄弟,魏延终究还是把话给挑到了明处。

第1196章徐庶入隆中

魏延将袁氏兄弟请到一处,告知他们刘辩意欲将河北交付给袁熙。

此时在隆中一带的山林中,十多个人正骑着健马缓辔而行。

山路崎岖,却并不似嵩山的山道那般险要。

中原一带尚是寒意浓重的早春,隆中的山林中,却已是一片葱翠、生机盎然。

领着十多骑健马,走在山林中的不是别个,正是刘辩的首席谋臣徐庶。

洛阳城内,谋士和能言善辩者颇多,却是无有一人与诸葛亮有故交,只有徐庶,当年曾和诸葛亮有过两次谋面。

思虑再三,徐庶还是决定,由他亲自前来隆中,劝服诸葛亮前往高丽。

山林之中,一条小路蜿蜒而上,林子里的鸟儿吱吱喳喳的鸣唱着,由于山中人家极少出外狩猎,鸟儿也是不甚怕人。

一只小黄鸟蹲在枝杈上,当徐庶等人从它所在的这棵大树下经过时,它歪着黄橙橙的小脑袋,一双像黑豆般的眼睛,凝望着自树下经过的这队人。

当徐庶等人从树下走过,背影渐渐远去的时候,小黄鸟扑棱了两下翅膀,如同一道利箭般刺向了云霄。

走在林子里,徐庶的目光始终凝望着前方。

遍地都是葱翠的草木,一眼根本望不到尽头,虽说早听闻诸葛亮在山中躬耕,徐庶却是并没有看见开辟在山中的田地。

跟在他身后的十多个汉子,都穿着寻常百姓的衣衫。

不过从汉子们的体格来看,他们个个都是异乎常人的健壮,尤其是腰间佩戴的长剑,更是昭显了他们武士的身份。

这十多个汉子,都是高顺自羽林卫中调拨的好手,承担的任务,便是一路随同徐庶,沿途保护他的周全。

穿着平民衣衫的羽林卫们,并不像徐庶看起来那么焦急,不过他们的神色中,却是隐隐的流露出了一丝警惕。

骑在马背上,每个羽林卫的手都按在剑柄上,生怕突然从侧旁窜出猛兽或是刺客,对徐庶不利。

走在最前面的徐庶,反倒没有顾及这些,此时的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快些见到诸葛亮,早些说服他前往高丽。

沿着林中小路,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徐庶勒住马,一双眼睛死死的凝视着前方。

就在他视线所及之处,出现了一片并不算是很大的田地。

田地顶多只有六七亩,其间生长的青苗,也只是刚刚抽出嫩芽儿。

只能看到田地,并不能看见住宅,徐庶却是晓得,此处离诸葛亮的住处绝不会太远。

山林之中隐居的人,开垦田地,虽说不会开在住宅门外,却也不会离住处很远。

“已是快要到了!”抬手朝前面的田地一指,徐庶对跟在身后的十多个羽林卫说道:“加快些脚程,用不多会,想来就可看见房舍!”

得知已是快要到了,一路护送他的羽林卫才都松了口气。

虽说天下间许多人想要秦王的性命,并没有几个专程针对徐庶,可他毕竟是秦王麾下持掌大权的谋臣,将他杀死,对秦王的威慑和震撼也是极其巨大的。

承担着保护他的职责,这些羽林卫自是不敢有半点懈怠。

在秦军之中,他们是三卫精英,可他们却是晓得,若论剑术,他们要比龙骑卫差上许多,仅凭十多个人,想要保护徐庶不受剑术高超的刺客伤害,还是有些难为。

早些见了诸葛亮,早些将事情办的妥当,徐庶早点返回洛阳,这十多个羽林卫便可早些交付了差事。

跟着徐庶,十多个羽林卫最期盼的,就是能够马上见到诸葛亮。

出了林子,一路朝着前方开垦出的田地走去。

在快要到达田地边的时候,徐庶隐隐的看见,更远一些的地方,有着几间宅子。

宅子是由青石建成,顶上铺着的是墨色的瓦片,虽说是在山林之中,却也显出了几分厚重。

只朝远处的宅子看了一眼,徐庶的嘴角便微微牵了起来,向身后跟着的十多个羽林卫一招手,双腿朝着马腹上轻轻一夹,催着健马又走快了一些。

骑着马一路疾走,不过是两三柱香的光景,众人便到了宅子门外。

翻身下了坐骑,徐庶跨步走到宅子正门前,伸手抓住门环,用力的砸了几下。

门环发出“咣咣”的几声响,直到宅子内传出一个人的应门声,徐庶才止住了敲击。

分做两扇的木质房门从内测打开了一条缝隙,自门缝探出个脑袋。

探出门缝的,是个两侧头发挽成两个髻子的脑袋。

只从发髻和脸面,徐庶一眼便能看出,此人是个不足十五岁的小童。

小童把脑袋探出门缝,将徐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开口问道:“先生何故敲门?”

抱拳朝小童拱了拱,徐庶对他说道:“敢问小哥,此处可是诸葛孔明住处?”

“正是!”徐庶报出了诸葛亮的名号,小童更是满脸的狐疑,向他追问道:“敢问先生何事找寻我家先生?”

“烦劳小哥通禀一声,就说秦王麾下徐庶前来求见!”放下抱起的双拳,徐庶报出了他的名姓。

哪知听到徐庶的名号,那小童却并没有转身返回宅内通禀,反倒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家先生云游去了,先生若无他事,还是请回吧。”

听说诸葛亮云游,徐庶嘴角牵起一抹笑意,对小童说道:“还是烦劳小哥通禀,在下于门外等着便是。”

“你这位先生!”徐庶不信诸葛亮云游的说法,小童便是有些急了,没好气的说道:“某好生告知你,我家先生云游去了,你如何还是这般不识趣?且请回去,先生过几日回返,某必定告知!”

小童语气甚是无理,跟在徐庶身后的十多个羽林卫脸上都流露出了不忿的神色,其中领着这些羽林卫的军官跨步上前,冲那小童说道:“你这小厮,也忒是无礼!我家军师前来求见,你家先生闭门不见倒也罢了,因何连你都敢与我家军师大呼小叫?”

军官说话时,语气很是生硬,那小童被他吓的激灵灵打了个冷战,连忙将脖子缩了回去,飞快的把宅门关上。

见宅门关上,徐庶扭头看想军官,笑着抬起手指,朝他的鼻尖上点了点。

小童关上了宅门,军官还以为是闯了大祸,见徐庶脸上带着笑容,才算是放心了一些。

“军师,这厮无礼,小人将门给踹开,军师只管入内搜寻便是!”徐庶并没有动怒,军官胆气也是大了一些,对他说道:“区区乡野匹夫,竟敢对军师如此,我等如何咽得下这口鸟气!”

说过话,军官跨步就要上前去踹宅子的大门。

“不得无礼!”他才走到宅子大门口,刚抬起脚,还没朝着门上踹,徐庶就赶忙叫住了他。

听到徐庶叫他,军官收起脚,有些纳闷的转过身,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一礼,才退到一旁。

小童躲进了宅子里,就好似被吓坏了一般,许久都没见再出来。

站在宅子外等了足足两三个时辰,徐庶是一脸的淡然,就好似浑然不觉得自家是被人关在门外不肯接见一般。

十多个羽林卫却是一脸的焦躁,若非徐庶在此,他们一准已经跨步上前,去将房门给踹开了冲进去。

来到宅子外时,尚且是在下午时分。

等了两三个时辰,斜阳已经西下,宅子的大门依然紧闭着,莫说诸葛亮,就连宅子内的小童,也是没有出来过一次。

就在徐庶等人站在门口等待时,一个扛着锄头的年轻人从他们身后走了过来。

远远看见徐庶等人站在宅子外,那年轻人停下脚步,狐疑的打量了他们一番,才跨步走上前来。

到了徐庶等人身后,年轻人抱拳说道:“敢问各位因何在我家兄长宅门前?”

年轻人朝他们走来时,十多个羽林卫已经有所察觉,只不过见他扛着锄头,才没有特别在意。

并没有羽林卫兵士们那么高的警惕性,直到年轻人说话,徐庶才发觉身后有人。

赶忙回过头,他仔细的将扛着锄头站在身后的年轻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这年轻人看起来大约二十二三岁年纪,他的发髻显得有些蓬松,穿着一身粗布麻衣,裤脚上还沾着厚厚的泥土,浑身都透着一股土性。

年轻人的脸膛很白,一双丹凤眼几乎眯成了两条缝隙,不过从眼缝中,却是能看出那双眸子闪烁着聪慧的光彩。

此人称呼诸葛亮为兄长,必定是他的兄弟诸葛均无疑。

心内已是明了对方的身份,徐庶抱拳朝着诸葛均一拱,面带笑容说道:“敢问阁下,诸葛孔明先生,可否在家?”

徐庶等人在宅子门外站了许久,家中也是无人给他们开门,诸葛均已是想明白了其中的一些端倪。

将锄头往地上一放,他抱拳给徐庶回了一礼说道:“兄长如同闲云野鹤,时常离家,某也不晓得此刻在与不在。眼下天色将暗,山中狼虫虎豹颇多,阁下可虽某一同进入宅中,兄长若是不在,明日一早再走不迟!”

第1197章宅子中的茅草屋

诸葛均出言相邀,徐庶赶忙抱拳谢了一声说道:“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朝徐庶拱手回了一礼,诸葛均走到宅子门外,重重拍打了几下房门喊道:“小童速速开门,某回来了!”

诸葛均拍门之后没过多会,早先钻进宅子内一直没有露过头的小童将大门打了开来。

伸出脑袋,朝外望了一眼,小童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想把头给缩回去。

“二哥呢?”小童还没来及缩回去,诸葛均就已跨步走到门内,向他问了一句。

“先生早间云游去了!”诸葛均也算得是这座宅子的一个主人,小童自是不敢不应他的话,连忙躬着身子应了一声。

“徐先生,请!”侧身站到一旁,诸葛均向徐庶做了个请的手势。

再次朝诸葛均抱拳拱了拱,徐庶跨步进入宅院中。

跟在他身后的十多个身穿百姓衣衫的羽林卫,也紧跟着进入了宅院。

十多个羽林卫进入宅院时,原本站在诸葛均身后的小童,一脸恐慌的朝后退了两步。

入得宅院,徐庶对身后跟着的羽林卫们说道:“我等前来求见卧龙先生,无奈先生并不在家,明日一早我等即行离开,你等今日晚间好生歇着,切不可唐突造次!”

“诺!”徐庶话音才落,十多个羽林卫便齐齐躬身抱拳应了一声。

站在诸葛均身后的小童,显然是很惧怕羽林卫兵士们,当他们抱拳应声的时候,小童又一次朝后趔了一趔。

“且去备办饭食,多煮些粟米饭!”发觉小童神色有些异样,诸葛均嘴角微微牵起一抹笑意,向他吩咐道:“这几位乃是奉了秦王之命前来探访家兄,万不可怠慢了!”

见诸葛均一脸坦然,小童这才放心了一些,连忙应了,为徐庶等人准备饭食去了。

临行时,他好似还是对跟随徐庶进入宅中的羽林卫们有些不太放心,一双眼睛贼溜溜的瞟了一眼羽林卫,又好似怕被人发觉,赶忙将目光收了回去。

小童的举止,恰好收入徐庶眼中。

待到小童走远,他才微微一笑,对诸葛均说道:“我等自洛阳启程,到得隆中,可是耗费了不少时日,只是令兄恰逢出游,着实是不巧的紧。不晓得卧龙先生此行,须多少时日方可折回?”

诸葛均将锄头放在墙角,面带笑容,对徐庶说道:“家兄闲散惯了,平日里也是时常云游访友,少则三五日,多则半年仨月,也是没个准信!”

点了点头,徐庶面带笑容并没有再继续追问,只是对诸葛均说道:“既是如此,我等怕是会白走一遭。”

“徐公,请!”微微一笑,诸葛均也没有再接着解释什么,朝徐庶再度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且请入厅宽坐!”

与诸葛均一同进入前厅,徐庶方才落座,诸葛均就抱拳对他说道:“徐公但请宽坐,在下出外吩咐茶水!”

面带笑容朝诸葛均抱拳拱了拱,徐庶说道:“先生请自便!”

告了声退,诸葛均离开前厅,见十多个羽林卫还守在厅外,也是没有多说什么,径直往侧旁的一座房舍走了去。

那间房舍,在整个宅子中是略小的一间。

宅子内的房舍,多是以瓦片为顶,唯独这间小屋房顶上是铺设着茅草。

小屋的房门紧闭,到了门口,诸葛均扭头朝一旁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他才轻轻叩了叩门。

房门“吱呀”一声自内侧打开,一个人出现在诸葛均的眼前。

“兄长果真在家!”见了屋内的人,诸葛均小声说道:“今日前来探访兄长的,乃是秦王麾下军师徐庶,那徐庶并非等闲,愚弟方才发觉他好似并不信兄长不在宅中。”

“闭门不见,徐庶也是晓得某无心投效秦王!”微微一笑,站在屋内的人侧身让诸葛均进了房中,在把房门关上之后,向他问道:“徐庶可有说出他此行之意?”

将诸葛均让进屋内的,是个年约二十**的文士。

此人身量颀长,发髻上带着一顶纶巾,脸面生的颇为富态,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智虑过人,而是颇有福相。

“并未说出!”摇了摇头,诸葛均对给他开门的诸葛亮说道:“不见兄长,他怕是不会说出真实意图!”

“河北一带,秦王已然掌控局势!”捻着下巴上并不算很长的胡须,诸葛亮在屋内来回的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说道:“徐庶前来,必定不是为了河北战事。而今要秦王为难的,只有辽东!”

“辽东?”听了诸葛亮说出的这些话,诸葛均满头雾水的问道:“辽东乃是在公孙度治下,秦军并无一兵一卒,秦王因何要纠葛辽东之事?”

“秦王要的,乃是匡复大汉社稷!”扭头看着诸葛均,诸葛亮对他说道:“既要匡复大汉,便须成就一代帝君!贤明帝君,往往会将权力集于一身!秦王要匡正汉室,必定削夺各路诸侯权势。秦军人数虽是众多,可要踏平天下,而今尚且实力不足!”

诸葛亮做着分析,诸葛均只是在一旁听着,并没言语。

诸葛氏兄弟仨人,年幼时在乡间都是出了名的聪慧。

长兄诸葛瑾,投效了东吴,而诸葛亮和诸葛均,则跟随叔父迁徙到隆中。

身在隆中的这些年,兄弟二人时常会去探访一些名士,从而增加阅历,为将来出山做足准备。

论智虑,诸葛均远远不及诸葛亮。

正是因此,诸葛亮做这些分析的时候,他只能在一旁听着,却是没有插不上半句嘴。

“要平定天下,秦王必先扫平河北,尔后占据辽东,稳固北方之后,再做南进之议!”看着诸葛均,诸葛亮对他说道:“高丽王储被杀,高丽王即将兴兵讨伐辽东公孙度。以辽东大军之力,高丽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兄长是说,高丽大军进攻辽东,对秦王来说,是个契机?”微微蹙着眉头,心内还是有些不太明了的诸葛均追问了一句。

“正是!”点了下头,诸葛亮接着说道:“可高丽大军,在曹军进入辽东之前溃败,对秦王来说,却不再是契机!”

“秦军不是正与曹军在河北厮杀,曹操因何要去辽东?”还是不太明白诸葛亮所说的这些,诸葛均再度追问道。

“曹军已是强弩之末!”摇了摇头,诸葛亮说道:“眼下曹操之所以未被彻底击溃,正因他对秦王来说,还有用途。一旦曹军夺取辽东,秦军便会长驱直入,如此一来,辽东也是入了秦王只手!”

“秦王竟是有着这等算计!”诸葛亮的一番话,把诸葛均给说的一愣,随后便开口问道:“徐庶来到隆中,兄长莫非决定闭门不见?”

“某今日拒绝相见,徐庶已是了然,某不欲投效秦王。”与诸葛均相互对视着,诸葛亮微微一笑说道:“秦王麾下能人众多,某前去投效,也定是不被重用。刘玄德而今已是入了荆州,彼帐前无有谋臣,某有心投效于他!”

“这徐庶该如何打发?”微微蹙起眉头,想到徐庶还在前厅之中,诸葛均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明日一早,他必定离去!”微微一笑,诸葛亮对诸葛均说道:“兄长投效东吴,你可借此契机投效秦王。我兄弟仨人,各投明主,无论何方日后得了天下,诸葛一门也是会留下些血脉!”

“愚弟智虑不及兄长,只怕秦王……”诸葛亮要他投效刘辩,诸葛均有些迟疑的说道:“怕是不愿招揽!”

“助秦王得了辽东,他如何不会招揽!”嘴角带着笑意,诸葛亮对诸葛均说道:“你且去辽东走上一遭,助那高丽大军于辽东军对峙,待到曹操进入辽东,大功便是成了!”

“公孙度麾下也是颇有几位能人!”摇了摇头,诸葛均面带难色的说道:“愚弟怕是难以掌控战局。”

“不妨!”摆了下手,诸葛亮转身走到屋内的铺盖旁,从铺盖下面拿出一直锦囊,回到他面前,将锦囊塞进他的手中说道:“为兄已是定下计策,到了辽东,只须依锦囊之计行事,当可成事!”

接过锦囊,诸葛均脸上还是带有几分难为的神情,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