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支几十人的商队向西徐徐而行,他们大多是汉人面孔,只是从中原来带的货物所余不多了,他们走过的路已经太长太长

今天是八月十五了,在中原大概是家家户户忙着欢庆中秋节了

李湘弦忍不住向来路望望,几重山,几道水,几层风尘,中原已遥隔何止万水千山…。。

她们走了将近一年,从大宋的西宁州出发,翻过昆仑山北麓,经黄头回鹘过蒲昌海到石城,也就是鄯善,再到于阗,于阗国已灭亡近百年了,如今成了东黑汗国的领地

过于阗后,走葱岭以东的疏勒,自疏勒向北翻越天山,到达热海边的东黑汗国都城八刺沙衮,也就是大唐时的碎叶城附近

再从八刺沙衮往西过怛逻斯城,再从怛逻斯往西又走了上千里,才来到药杀河边

这一路虽然大都是在黑汗国境内行走,但这个国家还沿用古老的“双王法”由汗族中最长者任大可汗,次长者任副可汗,大可汗治理东黑汗国,副可汗治理西黑汗国

正副可汗下面还有若干个小可汗,再往下是各级王公贵族,五十多年前,东、西黑汗国决裂双方争战不休,加上两个黑汗国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度,各个小汗与王公贵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地,也是战争不断

李湘弦她们这一路行来,迢迢数万里已经看见太多撕杀的场面经历了无数的艰险,九死一生能走到今天已经是奇迹了

李湘弦的祖先是粟特人,药杀河两岸在隋唐时还是粟特人的主要聚居地,但如今,李湘弦放眼望去,不禁热泪盈眶

从于阗开始,已经尽是信奉古兰经的穆斯林了,哪里还有光明神的信徒?

李湘弦原以为走到了这里,走到了先祖的故乡,就会找到希望;

但药杀河两岸经历了数百年沧桑虽然还能看到不少粟特人,但他们已经忘记了光明神,他们早已是忘记了光明终将战胜黑暗,他们只知道手捧可兰经到清真寺里去祷告……

过了药杀河便是河中地区了,河中现在是西黑汗国领土泡!书可汗自称桃花石汗因此西黑汗国也称桃花石汗国

“桃花石”一词意为中国,原是指中原王朝的,由此可见黑汗国虽然改信了的伊斯兰教,骨子里还保留着浓浓的东方情结

但这又怎么样呢?

三百多年前,大唐的高仙芝与兴的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在怛逻斯大战,唐军惨败,从此汉人的势力便退出了河中地区,再也没有重来过

伊斯兰世界不象汉人一样包容,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摩尼教在这里早已不为所容

李湘弦想尽办法,小心翼翼地打听着,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摩尼教残余的踪迹,但她再一次失望了,除了穆斯林还是穆斯林,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摩尼教是什么

这里离中原,已经遥遥数万里,但是,她还得继续往西走,她决定去呼罗珊,或许那里还有一线希望

呼罗珊曾是波斯故地,现在是塞尔柱帝国的领土,塞尔柱人和粟特人一样,曾经也是昭武九姓中的一支,一同臣服于突厥

突厥瓦解后,昭武九姓中的乌古斯部西迁到药杀河下游的占德地区;

六十年前趁伽色尼王朝对外战争和内讧,部族头人塞尔柱趁机扩大势力,向南侵占了呼罗珊,因而逐渐兴起,最终建立起强大的塞尔柱帝国,只是塞尔柱人也早已改信了伊斯兰教

但呼罗珊毕竟是波斯故地,李湘弦除了去哪里碰碰运气,又能往哪里去?

在中土,江河都是往东流;

而这里,包括药杀河在内,却都是滚滚向西流去;

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遥远得让人不知所措;

他还好吗?还会想起这个迢迢万里西行的人儿吗?

我爱的人啊想起我时,请别记恨……

环州

今天是中秋节了,清娘带着丫环小艾把一些鲜果食物送到慈幼局后,便匆匆返回,但令她失望的是,眼看都中午了,还是没见到杨逸回来

这阵子环州正在大力重建那些被战争毁坏的村寨,杨逸每天奔走各地,常常几天不回家,这次一去又是七天了

清娘本想着中秋节他一定会回来的,可见到家里冷冷清清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闷闷不乐

她病厌厌地吩咐道:“小艾,你去城外大营看看,晴儿姐姐她身子不方便,多个人照应着好些”

小艾有些不放心:“可是娘子你一个人在家……”

“去,我没事的”

小艾无法,只得出门去,城外的大营安置着很多百姓,杨逸忙于建寨砦,十三娘只好代他去营里慰问一翻

檐下的鸟笼里,那只漂亮的鹦鹉见到清娘回来,欢快地叫了起来:清娘乖清娘乖

清娘换起衣袖,拿了点食物给它,再向鸟笼的小杯里加了些水,嘴里说道:“可惜小翠你不是雁儿,不能帮我给杨大哥送封信,我怕他都忘了今天是中秋节呢”

那鹦鹉顾着吃食,也不再答理她

清娘一个人走进书房,撑着下巴趴在轩窗上,窗外小小的池塘里荷叶已经干枯,池边一树桂花正香,亭角的秋菊无人赏正在风中寂寞的开着

清娘蛾眉不展,眼帘慢慢垂下,半掩住两泫秋水般的明眸

杨逸作为知州,忧心百姓疾苦她能理解,但今天毕竟是中秋节寂寂寥寥的后院里,一缕闲愁不免浮上清娘的心头

她悠悠一叹回身细细研墨铺开素笺,提笔闭上深思了一下,轻轻写下一纸娟秀的诗行: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角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记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放下笔时思念之情已经爬满她美丽的面庞,往日与杨逸一起经历的种种情景,悄然倒映上心湖上……

而此时,杨逸带着十多名护卫,正策马向环州疾奔回到衙前时,一个布衣钗裙的女子突然横出路中间,拦住杨逸的马头

“锵”的一声旁边的马汉卿宝剑霍然出鞘,剑光直指那女子咽喉

“汉卿,把剑收起来这位小娘子并无恶意”杨逸虽然不认得阿兰,但在她的眼神中,能感觉到她并无恶意

马汉卿稍一犹豫,收回宝剑,杨逸给西夏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有消息说梁太后在环州大败后逃过横山,曾嚎啕大哭发誓要取杨逸性命以解心头之恨这不免让马汉卿大为紧张

“大人,民女叫李兰,受我家娘子李仙姬所托来向大人说声……对不起”那叫李兰的女子说到这时,眼中已经隐隐含有泪光

“李仙姬?”杨逸听到这名字还有些疑惑

李兰轻轻点头道:“是的,我家娘子本名李仙姬,湘弦只是她委身青楼时用的名字”

“随我进衙再说”杨逸将缰绳交给马汉卿,带头往州衙大门走

那李兰对衙门似乎有种天生的忌惮,犹豫地说道:“大人,民……民女就不进去了”

“别怕,进来你要给我说清楚,湘弦她去哪里了”

李兰想想自己来此的目的,只好随他进去,今日是中秋节,吏员们都放假了,衙门里静悄悄的,杨逸直接将她领到自己的签押房

杨逸请她落坐,李兰却扑嗵一声跪了下来,泪眼婆娑地说道:“大人,我家娘子去年带着教中所有的精英,前往西域寻找光明神的经典,说好一年便回来的,可如今一年过去了,娘子她们仍是杳无音信出发时,她让我来向大人道歉,她说她答应过留在大人身边,却没有信守诺言,请大人原谅”

“去西域?她竟去了西域?”杨逸先是喃喃自语,突然一拍案桌喝道:“胡闹简直是胡闹,她知不知道如今西域是怎样一翻情形?”

杨逸喝完才发现,对如今的西域他同样不甚了解,汉人的势力自怛逻斯之战后,向东一退再退,如今连河西走廊都掌握在西夏手里,想到这些,一种耻辱感不觉间漫上心头

西域西域

杨逸正心潮起伏间,李兰已连连磕头哭求道:“大人,我们教众如今根本无意与朝廷作对,迫于朝廷禁令,才不得不隐匿行踪;

娘子她一直想让神教重回光明,重容于世俗,如佛道两家一样,一心导人向善

大人啊求求你,救救我家娘子,我家娘子本打算找回光明神的经典后,就将圣女之位传予她人,然后安心侍奉大人左右的

如今娘子她一去一年,未见返回,民女多方奔走,意欲再组商队前去寻找娘子,奈何力不从心;

民女求告无门,只能来找大人您,大人,看在我家娘子对大人一片深情的分上,您就派人去西域找找她、救救她”

李兰伏地磕头不止,悲声恸哭,杨逸说道:“你先起来,此事我自不会不管,你容我想想办法”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娘子她果然没看错人”李兰激动得又连磕了几个响头才起身

杨逸皱眉深思,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以前自己把目光局限在宋辽夏三国,是不是太短浅了?

若是不出意外,只要不断地浅攻蚕食,西夏国力在遭受一次次的重大打击后,即便不能很快亡其国,几年内让其退出河西走廊应该是不难的

一但大宋能占领河走廊,打通了这条丝绸之路,对大宋的经济民生发展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随之而来的,大宋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西域,这符合大宋的利益吗?

第232章比翼

在棋局中,与高手对弈若你只看到眼前的三两步,那这棋也不用下了。

杨逸虽然对目前的西域不甚了解,却知道一点,历史上耶律大石被迫西逃时,凭一支不到两万人的军队,在西域乃至河中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西辽帝国

这至少说明一点,眼下西域各个政权也渐渐进入了衰微的时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向西扩展势力的绝佳时机

只要不出意外,党长期控制大宋朝政已成定局相对于保守的旧党,党具有开拓性强的特质;

从王安石时期的熙河开边算起,党执政期几乎没有放弃过向外扩张,一直努力地拓展着大宋的生存空间

绍圣元年,大宋官方记录在册的有1912。9211万户,4256。6243万人

随着免役法、统一赋税,一系列改良法的实施,大宋的民力极大地释放了出来,百姓不用再负担沉重的劳役,赋税也轻了许多,可以放心去拓荒、去营生了,不用再担心因家里地多、钱多而被抓去服劳役了

这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大宋的民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大宋人口的快增长,到今年最记录的数字,整个大宋已经增加到2015。2140万户,4691。4992万人

短短两年时间,增加了四百多万人这还只是官方的记录考虑到隐匿的部分大宋的人口增加数量应该远远高于官方统计

按这个度发展上下,大宋的生存空间就必然受到巨大的挑战,人口增加了,土地没增加,无地的百姓就越来越多,工商行业消化不了这么多无业人口,那就只能成为流民,在大宋形成一波接着一波的农民起义

何况开拓西域,光一条丝绸之路,就能给大宋带来无尽的财源相对于其他各朝大宋是商业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若是能打通丝绸之路,会给大宋带怎样的机遇,很难想象

沉思了一翻后杨逸对李兰说道:“你先在环州安顿下来,我会尽快组建一个商队前往西域,你若是不放心,到时可以一同前往”

李兰惊喜交集地问道:“真的吗?是真的吗?你真的愿派人去找我家娘子吗?”

“去告诉你们教中之人,让他们安分点,我若是听说谁掺和地方上的叛乱,到时别怪我不看湘弦的情面,你们教中事,等湘弦回来,我会慢慢给你们设法”

“多谢大人大人恩德我等绝不相忘”

“去”

由于李兰的身份问题,杨逸不想将她留于后衙她退出去后,杨逸立即给刘皇后和韩碧儿各写了一封信,着人急送东京

杨逸出签押房时,还想着心事

“唬”

突然传来一声叫声,还真吓了他一跳

清娘如愿以偿吓了他一跳,不禁咯咯地笑起来,杨逸“大怒”,抓住她就往那小屁股蛋“啪啪”两下

“别以为只有鬼能吓死人了,你这丫头知不知道便是仙女也能吓死人的”

“嘻嘻……哈哈……杨大哥胆子一向那么大,人家从来没能吓住你过,嘻嘻……这回……呵呵呵……”

杨逸见她笑得喘不过气来,满眼是泪的,心里也觉得高兴牵起她的手往后衙走去

走着走着,清娘不笑了依在他身边噘着小嘴儿问道:“杨大哥,今天是中秋节,你怎么才回来呀?人家都等你好久好久了”

清娘连着用了两个“好久”,让杨逸心里有些愧疚,抚了抚她的小脑袋说道:“这回是杨大哥不对,下次一定不这样了,清娘就原谅杨大哥一回”

清娘反而有些不好意了,露出甜美的笑容说道:“其实人家只是乱说啦,杨大哥为了百姓能早些回家,奔波劳累,都怪清娘不懂事,对了,杨大哥你坐着,我帮你捏一下筋骨,解解乏”

杨逸被她按到太师椅里,没等她跑背后去,杨逸就将她揽到怀里,满带宠溺地笑道:“大哥不累,就不用劳驾易安居士了,说,今天想要什么?想去哪儿玩,大哥通通满足你的愿望”

“真的吗?”清娘突然跳了起来,璀若星辰的眸子扑闪两下,又变得小心翼翼地问道:“杨大哥真的什么愿望都满足人家吗?”

杨逸看她小意的模样,哈哈大笑道:“说,想干嘛?全答应你了,当然,得杨大哥能办到才行”

“杨大哥你一定能办到的”清娘不再犹豫,拉着他的手求道:“人家想乘那种……呀就是那种滑翔翼到天上飞翔一回,杨大哥,你可是说好了什么都答应人家的,你这回可不许耍赖哦”

清娘可怜兮兮地望着他,小嘴不知不觉又噘了起来,之前她就求过杨逸好几回,杨逸皆以不安全为由,拒绝了她,这回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她心里可没底

“杨大哥,你说话不算话,你快答应嘛你快答应嘛”

“哈哈哈……好今日杨大哥就带你飞一回,走”

“噢……”清娘顿时欢呼雀跃,丝毫没有了平日那婉丽如诗的恬静,一把跳上来,揽住他的脖子晃来晃去,就像只快乐的小黄鹂

杨逸干脆又将她轻盈的身子抛到肩头,朗笑着往外走唤上马汉卿和那些护卫带上几个几滑翔翼

其中一个加大了许多,这是杨逸专门为了带清娘滑翔准备的,清娘早已央求过他好几次,杨逸明白,别说这个时代就算到了后世在天空飞翔对于普通人来说,乃是无比吸引人的事

何况,只要是清娘的愿望,他都会尽量去满足的,之前没有准备好,不得以才拒绝她而已

一队人马出城后向西面的高山飞驰,还没到地点,清娘已经激动得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了,嘴里尽说些没营养的话,杨逸觉得好笑

到了山下杨逸将她往背上一放,便与众人一同上山

马汉卿他们拿着折叠起来滑翔翼,脸上也尽是兴奋之情,看来飞天并不光对清娘有吸引力啊

到了山顶,秋风正紧,雁雁南飞,苍穹高远辽阔,这种天气,再适合玩滑翔翼不过

滑翔翼组装好后,杨逸又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没问题后,又用布条将清娘绑在自己身上

“清娘,你先闭着眼睛好了等我叫你张开时再张开,明白?”

“嗯嗯,人家都听杨大哥的啦”清娘乖得没法说,看上去这会儿说什么她都答应了

然而在杨逸带着她纵身跃出悬崖时,少女却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叫,感情这丫头好奇心重,忍不住睁开了眼睛,幸好杨逸前世专门训练过操作滑翔翼,非常娴熟

“清娘别怕,杨大哥说过上天入地都带着你,你忘了吗?看,没事了,咱们飞起来了”

在杨逸安抚下,少女很快安静了下来当然,主要是躺地杨逸那宽实的背上很让人安心

杨逸不断地移动着身体的重心,将操纵杆后拉,不断地加,或右推操纵杆左转,或左推操纵杆右转,在天空上划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

这个时候,清娘彻底忘记了恐惧,高声地欢呼着、畅笑着,如一只飞上天空的画眉鸟……

明净的天空白云朵朵,那是天使的云裳;阵阵秋风掠过,啸啸如歌杨逸带着清娘飞过山峰,飞过河流,飞过田野、飞过村庄……

往下望去,山岭逶迤,林木有青有黄,斑驳陆离,如同一张彩色的巨毯披在大地上,美不胜收;

南流而来的白马川是山间的一条玉带,反shè着点点金光,环州城墙上有不少人,看上去就象蝼蚁一般,笔直的街道,灰青的瓦脊……

“杨大哥,快看快看,那是咱们家,还有还有嘻嘻……哈哈……我看见小白在叫呢”

“什么咱们家,那叫易安居,哈哈哈”

“好好杨大哥快飞慈幼局去,快飞嘛嘻嘻……”

清娘抱着杨逸的脖子,兴奋得不得了,这时马汉卿他们也相继追了上来,十个滑翔翼如同一排大雁,划过环州城上空

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指指点点,不过倒没人吓着,毕竟蒙云谷那一战百姓们虽然没亲见,但谁没听说过?

“清娘,咱们怎么忘了带些礼物上来,这会儿当成神仙的礼物散给百姓那多好玩啊”

“我看呀,杨逸哥你是扔炸弹扔惯了,还是不要啦嘻嘻……快飞快飞”

不光是清娘兴奋,连马汉卿他们也是大呼小叫的,在天空中象一群飞狼

大伙迎着风,不时欢呼着加回旋,飞过环州城,飞向湛绿如蓝的天边,最后变成天边的几片浮云……

这一天玩得异常痛快,清娘叫得声音都快哑了几年了,杨逸第一次看到她如此忘形,脸上尽是美丽的霞彩

重回到家时,她还难抑激动的情绪,象只缠人的小黄鹂,在杨逸身前身后转来转去,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十三娘她们已经先回来了,茗儿见俩人欢笑着的走进家来,立即嘟着小嘴道:“姑爷,下次婢子也要去”

“没问题,只要你不怕就好”杨逸捏捏茗儿的香腮,笑着应了一句然后跑着十三娘身边说道:“娘子,辛苦了”

谁知十三娘突然露出一副刁蛮的俏模样,说道:“官人,奴奴明天也要去”

杨逸望着她微微鼓起的小腹,大惊失色

“娘子你可别来真就您这身子,飞不得飞不得娘亲他们知道了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嘻嘻,不去也行,官你你答应我一件事就行”

杨逸立即举手保证:“别说一件,十件也行,娘子请说”

十三娘笑得象只狐狸似的,眸光盈盈一横说道:“官人,李湘弦……”

“呀”杨逸惊呼一声,郑重其事地抢声道,“娘子,我决定,即日起任命你为环州情报局局长……”

“官人休要耍赖……嘻嘻……”

第233章西夏乱局局

西夏使者在辽国上京哭诉的时候,辽国使者在大宋东京同样想抱头大哭。

之前形势对辽国有利的时候,辽使萧望咄咄逼人,坚持要大宋割让三关十县,现在好了

西夏被打成了半残,辽国没占到什么便宜不说,反而被河东军占了武州

另一方面,在辽国西京道兵马全力攻打雁门关时,阻卜部的长辖底瞧准机会,一举攻破辽国西南路招讨司治所丰州,声势为之大壮,如今总兵力已经过两万,已经成了辽国剿之难灭的心腹大患

大宋将辽使萧望晾了几天,终于派出一个礼部郎中吕敬,去都亭驿与萧望接触;

吕敬开口便是停赐辽国岁币,双方互相放还俘虏,并以目前实际控制区重划定国界,两国罢兵,从此互不侵犯

萧望实在难以接受这种角色互换的心里落差,一听肺都快气炸了,什么以目前实际控制区重划定国界?感情是铁了心不还我辽国武州了

萧望撸起袖子正准备和吕敬一争到底,结果吕敬象是晚上在小妾身上耗费了太多精力,说完大宋的和谈条件,就打起瞌睡来

任萧望如何叫嚷,都未能把他从周公那儿拉回来气得萧望把桌子拍得呯呯响

等到萧望闹够了,吕敬才悠悠醒来,打着哈欠说道:“我大宋的和谈条件不会打半点折扣贵使若是做不了主可以先请示一下贵国皇帝,我大宋静候佳音,告辞”

见吕敬这种态度,萧望不甘心地威胁道:“宋国如此藐视我大辽,当我大辽是好欺负的吗?我主已集结五十万大军,宋国若还是这种态度,我主定会挥军南来,直下东京”

吕敬冷冷一笑,答道:“贵使无须虚言恫吓,贵国有五十万大军我朝有百万王师,贵使既然这么说,那咱们两国不妨分出最终胜负再谈,告辞”

嚣张太嚣张了

望着吕敬远去的背影萧望怒气难歇,他浑然忘记了,之前他逼大宋割让三关十县时有多嚣张

无法可想的萧望,只能先请示国内,否则根本谈不了

大宋不急,朝廷正咬紧牙关,尽量调拔钱粮,加紧修缮武州北面的长城;

大宋这次是差点把国库打光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久秋税就能收上来咬咬牙也就能撑过去了

提到骆驼,中秋过后不久,一支由近两百头骆驼组成的商队,浩浩荡荡地从东京出发了;

商队带的商品最要是比较轻便的丝绸和茶叶,这些商品在东京采购花不了多少钱,但若是能运到西域,绝对能赚大钱

杨逸让刘清菁给商队一份中旨及相应的国书,这些国书虽然没有经由朝堂,但盖有玺印,必要时商队可以拿出来以大宋使者的身份与西域各国打交道

河西走廊未曾被西夏隔断之前,黄头回纥、西州回鹘、黑汗国都曾遣使向大宋进贡过

象黑汗国过去遣使来朝时,国书上称大宋皇帝为“东方日出处大世界汉家阿舅大官家”,这是因为前唐曾将公主下嫁过黑汗王,至今黑汗国为了交好中原王朝对大宋皇帝依然以外甥自居

有大宋的国书在,商队到了西域应该还是可以得到许多便利的

商队到京兆府时,马汉卿带着两百人马又加入了进来这两百人马是杨逸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半数是环州最精锐的特战队员

杨逸给他们任务不轻,让他们对西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地形、物产、各国各部的矛盾和交往等等,尽量摸清楚,记录造册带回来,寻找李湘弦倒成了次要的任务

正所谓远交近攻,向西域发展外交探路同时,对西夏的渗透破坏不会有丝毫松懈

现在宋、辽、夏都很累,需要时间来喘口气,大规模的战争短期内是打不起来了

但为了抑制西夏恢复的度,西北各路的细作、硬探是成倍的进入西夏,光是泾原路和环州,合计人数就已接近一千

这些人如水滴渗入沙地一般,除了斥探消息,一有机会就策反、破坏,制造矛盾,煽动西夏民众

灵州府,这个西夏最富饶的地方,前些天苗授一万人马在这里来回蹂躏,虽然只是短短两三天,但放眼望去,处处是焚毁的村庄,倒塌的残檐,无家可归的难民哭声遍地,扶老携幼,纷纷涌向灵州城

短短一年多来,西夏屡屡兴兵,却又都是以惨败告终,兵力损失达到惊人的十五万,粮草物资不可计数

长辖底刚刚从北面肆虐过来,苗授、王愍他们又从西南杀入,这些人的破坏力都是惊人的,西夏本身国小民穷,如何受得了?

这会儿连梁太后都差点要喝粥度日了,哪里有能力救济百姓?

杨志和阮二郎他们,也混在成千上万的难民中,和他们一样,混杂其中的细作还有很多,这些汹涌的难民潮对他们来说,就象肥沃的土壤,只要稍稍浇灌一下,就能开出一朵朵妖艳的花来

在他们不断地地鼓动下,饥肠辘辘、而又得不到救助的百姓,情绪很快被点燃起来,对食物的渴求、对生存的企望、对官府的不满,在灵州城迅演变成一场暴乱

西夏是全民皆兵制度,这些逃难的百姓可不是手无寸铁;

数万难民引弓持刀,冲入城中官仓,勋贵、官僚、商铺、富户家中,抢夺粮食财物

杨志、阮二郎他们这些细作则趁城中暴乱四处放火,让场面加不可收拾,整个灵州城里浓烟滚滚,火势弥漫,搏斗声、刀斧声、哭喊声、惨叫声,就象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战争

消息一传到都城兴庆府,梁太后立即下令戒严,将所有涌入兴庆府的难民驱赶出城,生怕兴庆府也出现灵州那样的暴乱

被驱赶出城的百姓,这下连个遮风挡雨的屋檐都没有了官府虽然尽力安抚,开了许多粥铺,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官府自身也缺乏粮食啊

那粥稀得捞不起几粒米来无数的难民依然忍饥挨饿,在生死边沿挣扎,眼看一场暴乱又在酝酿着,随时可能暴发……

西夏朝堂之上,每日愁云惨淡,暗流汹涌,梁太后自身是焦头烂额,算上几年前败给章楶那次,梁太后“御驾亲征”换来的都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如今她是威信扫地党项各部对她的不满和怨恨,已经到了顶点只不过李乾顺现在还小了些,否则那些大头领们,恐怕已经联合起来逼梁太后还政了

梁太后也深切地意识到,危机正在向她步步紧逼而来;

趁着战后赏功问罪的机会,她大力培植心腹之臣和梁家;

梁格方、梁定山等人都被她提到了高位,再度把持朝政;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吴这两个心腹则主掌军事;

而对嵬名氏、细封氏、往利氏这几个一心想收回皇权的部族,梁太后再次狠下心肠大加清洗包括大首领嵬名咩布、阿骨录、细封乞买等人都在清洗之列

梁太后一系列的清洗在西夏激起了不少反抗,细封乞买的儿子细封英哥率本部一千多人马,干脆叛逃大宋

其实几十年来在权力斗争中失势的西夏将领,叛逃大宋早已屡见不鲜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李元昊的叔叔嵬名山遇

嵬名山遇是李元昊时期著名的战将,掌管着西夏右厢兵马在西夏有着极高的威望

可惜当时大宋被李元昊打怕了,竟不敢收留嵬名山遇,否则留嵬名山遇为西蕃屏翰以其手足制其心腹,不断策反西夏各部的话很可能让西夏陷入分裂,哪里还有这么多年的宋夏战争?

这回细封英哥不选他处,直奔环州而来,如今在西夏,杨逸的风头已经盖过了章楶,要投奔自然是投奔有名望、有实力的人

杨逸得知细封英哥率部来投后,亲自迎到清平关,不受他们献上的羊马等物,还赠以粮食,对那些投奔路上受伤者,立即招来郎中救治,十分礼遇

同时将此事迅上报朝廷,请求朝廷给细封英哥赐官;

杨逸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就是要把细封英哥树立成一个典型,告诉那些在西夏不得志的人,别犹豫不决了,来来我大宋

我大宋热茶美食等着,高官厚禄候着,只要你们来,绝不亏待你们

细封英哥这一千多人马,老弱妇孺占去半数,但杨逸还是不着痕迹地做了些防备,将他们安置在了环州南面的合道镇附近

这里四面环山,水草不错,很适合放牧,同时人烟较为稀少,细封英哥就算有什么异动,一时也不可能对环州造成太大的威胁

小心些还是很必要的,在没有彻底摸清细封英哥底细之前,得防着他诈降,这种事情在西北早以屡见不鲜

朝廷的封赏也很快下来了,细封英哥被授以金吾卫将军虚衔

大宋本身有蕃兵这一兵种,主要为陕西、河东地区的羌人熟户设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