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喀麦亲自前去观察,哈桑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如此算来,杨逸一万大军已全部出现,也就是说,他不可能再有其它伏兵了。
宋军虽然在营寨四周布下了大量的壕沟陷阱,但这平原之上,再多的布置也难以和坚固的城池相比,哈桑和敌古烈的人马加起来是杨逸的七倍,推平这些壕沟陷阱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但双方短兵相接,宋军火器的威力便发挥不出来,到时以多打少,宋军败亡是迟早的事;
而杨逸背靠大清池扎营,虽然北面不用防守了,但同样也少了一条逃生之路,哈桑和敌古烈只需堵住三面,就能保证全歼宋军。
喀麦说道:“大汗,哈罗乞将军的兵力太少,攻击力度太弱,对宋军营寨构不成太大的压力,大汗您看是不是再派一万人马,加强攻击力度。”
哈桑沉声说道:“再等等,你发现没有,东西两面爆炸声是不少,但枪声很少,杨逸一万大军都参与防守了,那他的燧发枪难道留着不用?”
经哈桑一提醒,喀麦也不禁疑惑起来,虽说夜色中视线不好,但燧发枪shè程远,用燧发枪隔着壕沟shè击的话,同样能给进攻一方造成重大的伤亡;
但现在手雷的爆炸声倒是此起彼伏,但枪声却是聊聊无几,十分疏落。
“大汗,会不会是杨逸子弹不多了,准备留着防备万一,用来突围。”
“嗯,有这种可能,杨逸是从辽东穿越漠北草原来到西域的,携带的子弹不多倒也正常,传我命令,增加一万人马猛攻,我倒要看看杨逸是不是真没子弹了。”
“是,大汗。”
喀麦欣然应喏,然后迅速去调兵遣将,要知道杨逸若是真没了子弹,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就象当初于阗城的种建中一样,冷兵器作战,宋军战力虽然不差,但毕竟兵力太少,便没什么好畏惧的了。
哈桑处处谨慎,小心翼翼,生怕被人算计,但他千算万算还是中计了;
就在他增派一万大军,对宋军西面营寨发起猛攻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浪潮般的杀喊声,呯呯的枪声连成了一片,象是爆豆子一般。
在这夜色之中,哈桑后军突然遭遇暴雨般的袭击,顿时大乱,哈桑自己也吓得摇摇欲坠,几乎从马上摔下来;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宋军一万人马不是都在营中吗?敌古烈那边的人马也被严密的监视着,背后怎么可能突然有大军杀来,这怎么可能?
猝不及防的黑汗大军被呼啸的子弹一片片地扫倒,受惊的士卒和战马四处乱冲,乱成一团;
惊慌失措的士兵惊叫着,哀嚎着,坠马者被零乱的马蹄踏过,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从后面发动袭击的宋军不断的压上来,黑暗中只见一道道火舌喷shè不停,对宋军燧发枪本就十分畏惧的黑汗士卒,此时此刻根本兴不起抵抗的念头;
身边的同伴一个个惨叫着倒地,让黑汗士卒肝胆欲裂,奔逃之中,偶尔向后望去,只见无数的黑影从火舌两侧冲杀上来,嘴里齐声呐喊着:
汉秉威信,总领万邦,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皆为大宋之臣妾。
汉秉威信,总领万邦,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皆为大宋之臣妾。
汉秉威信,总领万邦,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皆为大宋之臣妾。
…………
这呐喊声如阵阵的风雷,四周山岳和应,在黑夜中回荡不息,和连绵的枪声夹杂在一起,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听得人心惊肉跳,本就慌乱的黑汗士卒更不是不顾将领的呼喝,亡命的四处奔逃、相互践踏。
哈桑自己也是亡魂直冒,他不知道背后为何突然会有无数的宋军出现,他只知道自己自千算万算,还是着了杨逸的道。
黑汗大军已经乱成一团,各自奔逃,这种情况就是神仙也难以挽回败局了,败了,惨败了。
亲兵位护着哈桑,随着溃兵向南面奔逃而去,这是一场莫明其妙的大溃败,而莫明其妙往往就意味着无尽的恐怕;
就连哈桑也怀疑杨逸是神仙了,他明明只有一万大军,明明一万大军都在营里,却偏偏能凭空生出另一支人马来,从背后发动突袭,这除了神仙,凡人岂能办到?
随着黑汗大军全面崩溃,宋军营中,以及敌古烈那边,几万骑兵蜂拥冲出,对黑汗溃兵狂追猛砍,不停的追杀。
从背后对哈桑发起突袭的那几千宋军也迅速跑回营寨……是的,是跑,他们其实没有战马,这会儿飞奔回营,跃上自己的战马之后,才又向黑汗溃兵追杀而去。
第645章一夜鱼龙舞(下)
大清池南面,夜色茫茫,杀声遍地,背后遭到偷袭的几万黑汗大军惊恐万状,在暴雨般的子弹打击下,很快就崩溃了;
接着盟友也突然倒戈,加入了对黑汗溃兵的追杀中去,二三十里的范围内,火光飞驰,到处是奔腾的马蹄声,追击的呼喝声,讨饶的哀叫声……。
在夜里,大军一但崩溃,便是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而且恐慌的情绪会被数倍地放大,加上夜色中看不真切,会让人感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在这种情况下,哈桑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再将溃兵收拢起来进行抵抗了,他在亲兵的保护下,亡命奔逃着,只望能跑回叶支城喘口气;
然而当他好不容易逃回到叶支城时,却发现城上赫然已经插着宋军的旗帜,城门显然是被炸开的,已片片破碎,余烟袅袅,黑洞洞的城门洞就象是恶魔的血盆大口,等待着吞噬他们这些孤魂野鬼。
哈桑亡魂直冒,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连叶支城也被宋军攻破了,杨逸哪来的这么多兵力?
别问了,还是赶紧逃吧,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哈桑立即绕城而过,朝八刺沙衮方向飞逃而去。
夜晚追击溃兵,自身也很容易走散,这样会有一定的危险,马汉卿等人坚持让杨逸在大营中呆着,追击溃兵的活计就由他们去干了,杨逸从善如流,老实在营中调侃美人消磨时间。。。
敌古烈那边。哈桑大军一溃,他就带着一万多大军远远地兜开。只留折里哥带着两万人马加入追击哈桑的行列。
茫茫的夜色中,到处是溃兵。场面乱蓬蓬的,谁也不会注意到敌古烈这支大军的异常之处;
这样一来,一但杨逸有顺势吞并敌烈部的心思,敌古烈这一万多人马便可以成建制的迅速远遁;
至于白里哥那两万人马,大都是刚从西州拉起来的奴隶,丢了虽然可惜,但对敌烈部而言,还不至于伤及根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明。宋军只是不停地追剿着黑汗溃兵,丝毫没有对敌烈部不利的迹象,敌古烈和赤贴儿都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
杨逸给他们描绘的前景太过诱人,有扶他们取代大食统治波斯故地之意,从心里上讲,他们实在不愿再和杨逸为敌,这对他们没有丝好处;
现在宋军没有不利的企图,说明杨逸还是有诚意的,这让他们很高兴。
哈桑逃得很快。他身边的侍卫骑的都是强壮的阿拉伯战马,速度一流,一路向西逃到了碎叶川口,从这里沿碎叶川河谷这条“河西走廊”。再往西百来里,便是八刺沙衮了。
八刺沙衮还有几千人马把守,哈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赶回去,将这几千人马掌握在手里。免得自己变成光杆司令。
哈桑已经五十二岁了,奔逃了一夜。非常疲惫,到了碎叶川口时天色已微明,加上后面没了追兵,哈桑心神一松,再也坚持不住,跳下马来准备到河边喝口水,喘口气,再逃回八刺沙衮。
他刚刚掬起一捧水喝到嘴里,突然就听到前面的树林边传来阵阵的呐喊声:
“活捉哈桑,活捉黑汗王!”
“活捉哈桑,活捉黑汗王!”
……
哈桑被狠狠地呛了一下,剧烈地咳嗽了起来,直咳得耳鸣嗡嗡,眼泪直流,真应了那句话:人霉了喝水都被呛死。
树林边一阵阵的马蹄声传来,只见苗大将军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两三百骑兵,嗷嗷地着朝哈桑这边冲杀过来。
苗大将军他们是坐船抄哈桑后路的,你若问哪来的几百匹战马,这个简单,叶支城都被攻下了,找几百匹战马还不容易。
叶支城离战场太近,苗大将军估计桑逃回到叶支城时天还没亮,等在哪儿不容易把人逮住,于是便带人提前赶到碎叶川口来,计算路程,哈桑逃到这里应该刚好天亮,这天亮了才好逮人不是。
哈桑带着数百亲兵仓皇逃窜到这里,本就累得要死,刚刚松口气,结果突然又杀出个程咬金,不由得大乱;
有的亲兵竟然不管哈桑死活了,跃上战马便逃,总算还有不少人记得呛得半死的“正义和宗教的保护者”哈桑同志,七手八脚地将他推上战马,继续逃亡。
那口水把哈桑呛得太利害,此时他还在剧烈地咳个不停,这咳嗽声就象是在对苗大将军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快来抓我呀,快来抓我呀。”
这话虽然夸张点,但这咳嗽声确实是最明显的目标,想让人不注他都不行,苗大将军就是循声而来的;
哈桑还没跑出几步,苗大将军挽弓搭箭,嗡的一声,一箭便shè在他的马屁股上,还别说,这回真是暴菊了,只不过是暴的是战马的菊花。
哈桑的战马不堪这么粗鲁、这么野蛮、这么不文明的一箭,顿时高高人立而起,悲鸣不绝,将咳得半死的哈桑掀落马下。
宋军士卒见此情形,不禁轰然大喊:“苗将军威武!苗将军威武………”
苗大将军却是脸色惨变,声色俱厉地吼道:“威武这个屁,完了,完了,我老苗一世英名这回算是全毁了,这狗娘养的哈桑骑的好象还是一匹公马,完了,完了………”
那两三百士卒一边狂追,一边暴笑不止,也难怪他们,刘武那一箭shè得确实有些不对地方,你说什么地方不shè,你偏偏shè屁股眼,这事必定会成来三军轰传的乐事。
等到了中午,苗大将军把哈桑拎到杨逸面前时,杨逸不提其它。先就说了句:“苗将军,你也太‘粗撸’了。”
苗授一听杨逸果然没有放过他。立即讨饶道:“大帅,逮住哈桑的功劳末将也不要了。末将只求大帅您一件事………。”
“让我别提你这次的‘粗撸’行为是吗?”
李一忠等人顿时笑得直打跌,尤其是刘武,暴笑连连地说道:“听说哈桑的坐骑可是难得一见的千里良驹,可惜呐,可惜啊,就这么被某个粗鲁的家伙给撸得象小脚的娘们似的,呃………错了,应该说是被撸得象完颜阿骨打似的,哈哈哈…………………”
苗授被打击得差点暴走。不过这家伙倒真是命好,在辽东逮住了完颜阿骨打,这次又逮住的哈桑,他都快成逮国王传业户了。
杨逸和他们开了几句玩笑,很快便下令大军向碎叶川开进,当务之急是赶在八刺沙衮的军民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这座雄城。
这可是黑汗国都城,城中富商大户不计其数,可不能让他们跑了。费了这么大的劲跑到这儿来,若是让肥羊都跑光了,那才叫冤枉呢。
杨逸这回派出刘武为先锋,率三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朝八刺沙衮飞扑而去。同时为了安敌古烈的心,让折里哥也率三千人马与刘武同行。
至于抓到的几万黑汗俘虏,杨逸依照前诺。都交给了敌古烈;
西域人力资源是很宝贵,但这些黑汗俘虏留着未必就好。他们都信奉了天方教,留下来今后只怕还会不停的叛乱。到不如交给敌古烈,让他用刀锋去改造。
这样留下来的便多是老弱妇孺,虽然会对这一带的畜牧业造成重创,但大宋现在不需要这里畜牧业来增加国库收入,只要少些叛乱,就是好事;
将来大宋移民过来后,汉人也能很快在此地成为主干,对原驻民的同化相当有利。
况且畜牧业收入少了,不是还有商税收入嘛,占着碎叶川这条有“河西走廊”美喻的通道、东西商人必经之地,商税是少不了的,足够供养此地的驻军了,畜牧业等汉人来了再慢慢发展起来就是。
哈桑一脸的颓废,他至今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败的,这些问题他不弄清楚,只怕他是死不瞑目;
被带到杨逸面前后,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杨逸,我输了,只是我不明白,你不是只有一万兵力吗?而且我打探得清清楚楚,昨夜你营中绝不下于万人,你哪来的军队袭击我的后军,以及叶支城?”
哈桑的汉语很生硬,但他会说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由此可见,汉人文化对西域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
杨逸听了不禁哑然失笑道:“哈桑,你到现在还没想明白,难怪你会败得这么惨,谁告诉你我只有一万兵力的,我明明有两万人马,是你自己视而不见,怪得了谁,哈哈哈……”
哈桑听了差点想摔自己一个巴掌,自己怎么就这么笨呢,杨逸前两天刚刚俘虏了敌古烈一万多人马,这些人马本是西州的奴隶,他们能投靠敌古烈,怎么会不愿意投靠更加强大的宋国呢?
杨逸只要稍稍许些好处,这些奴隶还不乖乖地替他卖命?
感情昨晚在宋军大营中与自己作战的,大部分只是这些俘虏而已,真正的宋军早就抄自己的后路去了。
“你把大营扎在热海边,就是想利用热海转移兵力是吗?难道你就不怕………”
“大汗举一反三,真是聪明伶俐,至少于湖中水怪,已经被我钓上来大锅烹食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大锅烹食了?”哈桑如遭雷击,一下子蒙了。
“怎么?大汗不信?你能做正义和宗教的保护者,我就能让天神附体,抓条水怪对我来说不过是屁大点事。”
“…………”
“营中还吃剩下些鳞片,我让他们整理一下,给大汗做件威风的铠甲吧,哈哈哈!”
第646章碎叶川
大清池最西端便是碎叶川口,碎叶川河谷呈东西走向,长约四百里,最宽处一百六十里;
两边雪峰林立,高耸入云,山中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是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又个条“河西走廊”。
杨逸率军进入碎叶川河谷后,一路向西,谷中农田众多,大多是唐朝时汉族百姓开垦出来的;。。
河边一条条小水渠把碎叶川清冽的河水引到农田里,奔流西去的碎叶川滋养了整个河谷。
杨逸从离开辽阳城以来,行程万里,所过之处不是草原就是沙漠,还第一次看到如此密集的农耕区,看到汉族农耕文明的余泽;
这让第一次进入碎叶川的他,立即就对这条河谷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这里离中原迢迢万里,但这里是李白的故乡,曾有不计其数的汉族百姓沿着丝绸之路跋涉而来,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碎叶川两岸开辟出一片片的良田;
将汉族的文明、才智传播到这里,曾有无数汉家男儿为了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战死他乡。
整整三百年过去了,人世沧桑变幻,大唐的光芒早已退去,安史之乱后,陷于西域的汉族百姓多少血泪都已流尽,他们不是在异族的屠刀下变成了孤魂野鬼,就是在异族的奴役中被同化了。。。
当三百年后,汉家的龙旗再次猎猎西来,汉家的铁骑再次震颤了碎叶川。再没有夹道欢呼的汉家百姓,再没有了熟悉的乡音………
历史是如此的沉重。杨逸不愿多想,破口吟道:
胡瓶落膊紫薄汗。
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
辞君一夜取楼兰。
阿黛拉在傍边听了,轻声问道:“你明明刚打了胜仗,心里却好象不高兴。”
杨逸抛开乱绪,淡淡地笑道:“打了胜仗自然高兴,只是这样的胜仗对我来说,早已不稀奇,也就不会再有太大的惊喜;
这就象我第一次吃到伊州的甘瓜(哈密瓜),会觉得那是天下至味。但公主殿下吃多了,便也觉得平常了。”
阿黛拉嫣然一笑,杨逸的话虽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却是大实话,凭他无数的战功,哪一次也不见得比这次差,这样的胜利对他而言,确实就象是家常便饭。
杨逸接着半真半假地说道:“这样的功劳不但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相反。我还得担心功高震主,现在东京朝堂之上,弹劾我的声音只怕快要震塌金銮殿了,公主殿下你说。我能高兴得起来吗?”
阿黛拉脱口说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阿黛拉很想说你干脆把西州还给我好了,只是这样的话,说了只会招来杨逸的调侃。所以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杨逸看着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美人儿,她今天内穿长裤。外罩一条艾得来丝绸缝制的花裙,艾得来丝绸多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织成。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郁华丽。
连衣裙外又穿着一件对襟短上衣,无论是领口、胸前、袖口、肩、裙裾都绣有美丽的花儿;
就连脸上的蒙着的轻纱,也同样在边沿绣花,极富民族特色,华丽而又带着神秘感;
杨逸估计西州回族就是后世维吾尔族的前身,因为阿黛拉的这套服饰和后世维吾尔族女子的服饰非常近似,她的相貌也带有维吾尔族女子的特征。
阿黛拉虽然没有把话说完,但杨逸能猜到她想说什么,却也没揭破,只是慨然叹道:“对我来说,这确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和身后的士卒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每一次战斗,他们都是以命相博,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大宋的旗帜,用生命悍卫了百姓的安宁,随时可能埋骨他乡;
但他们得到的却很少,将来朝廷的封赏也不过够他们给家里多添三两亩薄田,但他们依然愿意背井离乡,征战沙场,慷慨赴死。”
杨逸这番话听得阿黛拉很是诧异,在她看来,士兵征战沙场,就跟农人下田耕作一样,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哪有杨逸说的这么崇高。
杨逸也不求她理解,这是时代的局限,这个时代等级森严,根本没有什么人人平等的观念,士兵也好,下层百姓也好,在贵族眼中都是命贱如草;
就象苏东坡以前说的那样,百姓交粮纳赋服劳役,士兵流血拼命,就跟牛马犁地一样,一切都是他们本应承受的。作为贵族,对他们的付出绝不会过多的怜悯。
阿黛拉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功高震主已是事实,那你打算怎么办?要知道自古以来,这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的,你就不担心吗?”
“这正是我现在发愁的原因,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唉!”
杨逸长长一叹,让阿黛拉感同身受,不由得蹙起了细长的双眉。
结果杨逸很快又没心没肺的呵呵笑了起来,弄得阿黛拉感觉很冤枉,白替他担心了,哼!
杨逸立即调侃了一句:“公主殿下好象是在为我担心,这是为什么捏?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公主殿下芳心已暗属于我了捏?”
“你………”杨逸的话无疑是将少女的一颗心弄成了一丝不挂,阿黛拉大窘,打马远远的躲开他。
这下终于清静了,杨逸胡喝一声:“加快行军速度。”
侍卫们面面相觑,一时弄不清楚这算不算是杨逸的军令,见杨逸自己先打马疾奔而去了,他们才纷纷大喝起来:“大帅有令,加快行军速度,大帅有令,加快行军速度……………”
大军很快就奔腾起来,带着翻涌的烟尘滚滚向西。
急奔了八十里,到达裴罗将军城,这城应该是唐时回纥可汗骨刺裴罗修建的,骨刺裴罗曾受唐玄宗册封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是回纥汗国的建立者。
裴罗将军城不大,杨逸他们到达时,早已被刘武的前锋大军攻下来。
杨逸在此也没有多作停留,因为裴罗将军城西行二十里左右,就是八刺沙衮,也就是碎叶城。
碎叶城,那里是否还有李白稚嫩的童音,朗读着相如赋…………
第647章蒙古西征
碎叶城在玄奘前往西城取经时,周长才六七里,成为大唐安西四镇之一后,因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军一次次的扩建,最后形成了外城周长达到五十二里的雄城,堪比大宋的东京城,这在遥远的西北是极为罕见的。
碎叶城座落于碎叶川南岸的平原上,城阙巍然,犹带着大唐那“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睥睨气势;
只是城上少了一面‘唐’字大旗,少了高仙芝,封常清等将军的怒吼,少了李白朗读《长门赋》的稚嫩童音………。。
杨逸率军来到碎叶城下,东门已然大开,刘武与折里哥率众迎了出来;
杨逸先开口问道:“城中情形如何?”
刘武欣然答道:“大人放心,哈桑大败的消息刚传到这儿,末将也就到了,肥羊还来不及跑掉,都被末将堵在城里了。”
“什么肥羊不肥羊的,胡说什么,咱们成什么人了?”
“嘿嘿,大人教训的是,末将知错了,咱们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坚决不做那种宰肥羊的事……”
他娘的,这不是欲盖弥彰嘛,若不是当着敌古烈等人的面,杨逸肯定会把这家伙踹到碎叶川里去游几个来回。。。
杨逸打马到东门下,状如一马当关,万夫莫开,只听到他突然扬鞭道:“我宣布,今后这座城叫碎叶。”
士卒们微微一愣,然后齐声大吼起来:
“碎叶!”
“碎叶!”
“碎叶!”
…………。
这来自东方的怒吼,震动了碎叶川。震动了碎叶城,满城的胡人在瑟缩。在颤抖,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记得这两个字。是的,这是唐军用无数血汗建起来的碎叶城,它本不叫八刺沙衮。
碎叶城中的格局效仿大唐长安城,中间一条大街为中轴线,两边坊巷依次罗列,显得非常整齐。
刘武和折里哥六千人马一到,城中守军得知哈桑全军覆后本就惶恐不安,再被刘武命人炸开了南面的城门,便崩溃了。
这在杨逸的意料之中。没什么奇怪的,若是哈桑都被俘了,碎叶城的这些残军还誓死顽抗的话,那杨逸只有下令屠城了,因为那样的抵抗意志已经到了令为生畏的地步,不屠城不足以摧毁这种抵抗意志。
杨逸入城了,敌古烈却坚持留在城外,杨逸不用想也知道,这又是赤贴儿的意思了;
城中的财帛虽然动人心。但这巍峨的碎叶城同样可以成为他们的坟墓;
杨逸这次把哈桑玩弄于股掌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谋略让赤贴儿心惊肉跳,设身处地,换了自己是哈桑。也必定难以逃过杨逸的算计,这使得赤贴儿对他更是十二分的忌惮。
到了这一步,别说城中的财宝了。赤贴儿只求杨逸能真的把几万俘虏给他就阿弥陀佛了。
杨逸倒是很光棍,敌古烈不肯进城。他装作不知个中原由,自己带上美酒美人。出城到敌古烈的大营中找他畅饮。
敌古烈见他只带几十个护卫,便到自己的大营中来,相比自己对他的猜忌之心,不由得十分惭愧;
敌古烈今年还没满二十岁,加上性格一向直爽,并非那种城府很深的人,心中惭愧,脸上立即就表现出来,甚是窘迫不安。
杨逸仍装作未见,让人把带来的酒菜摆上后,反客为主地说道:“来来来,大家都坐吧,这次若非二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全力相助,想这么快灭掉哈桑是不可能的;
二弟放心,我杨逸虽然不敢以正人君子自居,但同样是一诺千金,说过的话绝对算数,我和二弟既已对天起誓,结为了安答,这条命就算交给二弟,也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
敌古烈终于承受不住内心浓浓的愧意,向杨逸抚胸一拜,一脸愧色地说道:“安答………”
“二弟不必客气,还是叫我大哥吧。”
“是,大哥。我确实是担心大哥不守信,才不敢进城的,大哥只身前来,光明磊落,我心中惭愧无比,请大哥受我一拜,原谅敌古烈。”
杨逸不等他下拜,便上前扶起,笑道:“二弟敢把心里话说出来,这就是最大的真诚,为兄原谅你了,来,废话少说,咱们一同坐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赤贴儿和折里哥也连忙出来打圆场,大家一起坐下,开怀畅饮。
哈桑的小女儿提古丽公主长得还不错,被杨逸带来,在帐中献舞,那清丽的脸蛋隐在轻纱之后,朦朦胧胧,及地的长裙在飞旋中如云翻涌,倒也赏心悦目。
酒过三巡,杨逸哈哈笑道:“二弟,此女为哈桑的女儿,提古丽公主,长得颇为俏丽,为兄就把她送给二弟了,凭二弟的雄姿,想来要降服她该是不难的,哈哈哈………”
敌古烈扫了一眼提古丽公主,并不多看,向杨逸答谢道:“多谢兄长美意。”
杨逸见他没有被美色所迷,这下更加放心了。示意让闲杂人等退下之后,他才说道:“二弟,我与你结为安答之事,我军中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此事也还请二弟替为兄保密一二。”
敌古烈脱口问道:“大哥,这是为何,现在哈桑已灭,咱们结为安答的事为何还怕别人知道?”
杨逸淡淡一笑说道:“二弟将来是要做一国之君的人,而我只是大宋的君子,我一个臣子和一国之君结为兄弟,难免会引起别人的猜忌之心,二弟明白了吗?”
“经大哥这么一说,敌古烈就明白了,大哥放心,此事我会替大哥保密的。”
“还有一点,二弟此次率部西征若能顺顺利利自然是最好。可万一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大宋提供帮助时。咱们结为安答之事传扬出去的话,到时我就不好为二弟说话了。”
“还是大哥想得周全。敌古烈受教了。”
赤贴儿和折里哥在旁边不时劝酒,却很少插话,在赤贴儿看来,敌古烈和杨逸接触的机会不多,让他们两人多交流一点,加深一下兄弟感情,这对敌烈部更为有利,所以他们能不插嘴就尽量不插嘴。
杨逸这次指望着敌烈部去改变大食的信仰,所言所行是非常坦诚的。敌烈部和后世的黄金家族一样,都来自于斡难河畔,可以说他们就是提前出现的蒙古军团。
杨逸接着说道:“我已下令对城中的黑汗王亲贵戚进行抄家,二弟可派人一同进城查抄,所得财物我定会按原来约定,分四成给二弟用作军资;
还有城中的俘虏及一些青壮,也一并交给二弟你,这样算来,二弟基本就能凑出八万大军了。只要二弟能收服其心,这八万人上马就能战;
我现在再明确跟二弟说一回,乌浒河以北的河中地区,及夷播海以南。我大宋迟早要攻取,这些地方二弟就不要插手了;
当然,一路过去。你可以攻破他们的王城,夺取维持大军所需的物资。只要不在这些地方落脚就行,以免将来与大宋发生冲突;
其它的地方。二弟尽管放手去打,能打多大就打多大,巴格达很不错,二弟若能打下,在哪里定都再适合不过。”
敌古烈连忙说道:“大哥放心,答应过大哥的,敌古烈也一定会做到,绝不会插手大哥所说的这些方地。”
“这就好,二弟此去,我建议你们尽量先占领波斯故地,现在塞尔柱诸子争位,打成一团,呼罗珊总督桑贾尔已逐渐占据上风;
二弟要记住,桑贾尔此人能在王位之争中占据上风,除了他占据的呼罗珊一带土地肥美,物资丰富之外,更因为桑贾尔此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