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雄是换掉了,问题是换上谁。之前为了速战速决,大宋的精兵悍将几乎都调集到了辽东;京畿倒是还有几个可用之将,但这些绝对不能动了;
杨逸掌控十万精锐在辽东,京畿再抽空的话,这就造成了前唐那种外重内轻的局面,对此大宋君臣一直十分忌惮,绝不可能让这种局面出现,哪怕是一刻也不行。
选来选去,只剩下兴灵路经略使种朴尚可堪一用了。用种朴接替姚雄,这同样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一,种朴是杨逸的嫡系,二,种建中两万大军陷在于阗,有没有全军覆没不得而知,而种建中和种朴是一家人,若是种建中两万大军没事,而种朴旗开得胜。一路收复河西,甚至和种建中两面夹击,平定整个西域的话,那么到时会是什么局面还用说吗?
这等于是整个西域都是种家人一手打下来的。种家在西域独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而种家绝不止只有种建中和种朴两员大将,种家和折家是河东将门。家中弟子在军中的绝不在少数,朝中大臣怎么能容忍让种家人包揽西域之事?
此事在朝堂争持了整整三天。直到章惇大光其火,当堂怒斥了几位大臣。才决定任种朴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军情如火啊,先把河西收回,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但为了制衡种朴,姚雄的罪也暂时不追究了,让他出任河西道行军副总管;
光留一个姚雄牵制种朴还不够,最后又有人建议派出一员监军。
刘太后有意从内侍省派一个宦官………。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包括章惇在内的所有大臣强烈反对,在朝中大臣们看来,刘太后孤儿寡母,很容易在内宫造成那种主弱奴强的局面;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太监出头,一点苗头也要扼死;
汉唐之亡,跟太监脱得了关系吗?大宋官员防太监之心胜于防川,刘太后年轻,皇帝年幼,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太监出头?
结果监军的人选又争了一天,最后各方妥协,决定让兵部郎中马寅出任这个监军之职。
主帅及监军的人选终于派出了,但光有将,没有兵也不行,今天朝堂之上合议的就是从哪里调兵,调多少。
现在辽东战事基本已经结束,大多数人自然是提议从辽东调兵,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很充分。
首先,辽东离河西万里迢迢,从辽东调兵只怕来不及,在钱粮上会给朝廷造成数倍的负担;
而且辽东之功未尝,又让士卒转战西域,容易让士卒心中怨怼,除非让杨逸率军前去,以他的威望,以及一向推功于部下的作风,将领和士卒才能甘心情愿随他转战;
但还能让杨逸领军转战西域吗?杨逸连灭三国,已是不赏之功,再让他去西域,朝中大臣谁能放心?
眼下的情况和当被太祖之时何其相似,同样是孤儿寡母,同样是臣强主弱,当初仁宗信任狄青,任用狄青为枢密使,臣中大臣纷纷反对,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当堂驳了仁宗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忌惮之心是何等强烈,甚至敢拿太祖来说事。
现在杨逸的情况实在是太象太祖之时了,谁不担心再让杨逸率军征伐西域,会再出现黄袍加身的事情。
所以,让杨逸继续率部西征,朝中大臣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第二点,辽东十万大军虽然都是精兵强将,但毕竟已在辽东作战数月之久了,这时再万里转战河西,只怕也只是强弩之末了;
再者,这支人马多次随杨逸征战,可以说已隐隐都成了杨逸的嫡系,如果一有战事,就指望这支人马的话,同样不利于朝廷制衡,大家都知道,强兵是靠打出来的,现在有战事就让“杨逸这支嫡系”上,其它军队得不到实战锤炼,将来万一有变如何制衡?
而为政之道,实际上就是制衡之道。什么都必须讲究一个制衡才行。
就在朝廷争持不下时,职方馆的李大风匆匆将一份西域情报带入了朝堂。
听说毗伽布的斤退兵。并被敌烈残部灭亡,朝中大臣先是一愣。接着大松一口气;
现在西州回鹘灭不灭,被谁灭,可以先不管,关键是西州回鹘这一灭,局势一定会出现转机,河西的困局很可能因此得解。
然而,当听到李大风闪烁其词地说杨逸两万大军追击完颜娄室到阿尔泰山,然后顺势攻下北庭、西州、焉耆、龟兹;并派杨志成功收回瓜、沙二州,兵逼黄头回鹘之后。所有大臣都为之目瞪口呆,堂皇结舌。
开什么玩笑?
满朝大臣还在商量从哪里调兵前往西域呢,杨逸已经横穿漠北,摧枯拉朽一般攻下了大半个西域,谁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天方夜谈?
不,这一定是天方夜谈。
李大风对珠帘后的刘太后一拜,正想趁满朝大臣发愣的机会悄悄退出,他脚跟才碰到大殿的门槛,静悄悄的文德殿里突然响起一个炸雷一般的怒吼:“太后。职方馆每年花费国库数十万缗银钱,竟敢在大殿之中谎报军情,太后,请立即将这妖言惑众的奸妄之徒拖出午门问斩。以儆效尤。”
这一声怒吼声如洪钟,吓得李大风一个哆嗦,他以前只是个小小的江湖人物。如今马汉卿随杨逸出征,京中暂由他提当跑腿传信的活计;
这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他还是第一次来。本就紧张得要命,再被突然这一吓。几乎没被吓瘫痪。
扑嗵一声,杀人不眨眼的李大风同志脚一软,跪倒在门槛边,大宋不杀士大夫,可他李大风不是士大夫啊,可不在不杀之列;
他吓得汗流浃背,跟本没顾得上那一声是谁吼的,便跪在地上大声求饶道:“太后饶命啊,这是职方馆刚刚传回的消息,若非千真万确,小臣岂敢前秉报,小臣冤枉啊,太后饶命啊!太后饶命啊………”
可怜的李大风同志还不算太傻,知道此时说多错多,只是强调消息是真实的,可信的,然后一个劲地磕头求饶;
至于杨逸两万大军是怎么出现在西域的,又是怎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大半个西域的,他只字不提,这些合该是让大神们打架的事,他这小鬼能不掺和还是少掺和的好;
如今杨逸不在京中,他充其量就是个孤魂野鬼,还不够大神们塞牙缝。
刘太后发话了:“李大风,你确定这些消息是真的吗?”
“这个………。太后啊,小臣只是依照职方馆收到的消息前来秉报,小臣料想,这样重大的消息,若不属实,前方谍报人员肯定没胆子撒这弥天大谎,所以,小臣相信这消息是真实的。”
“好了,你退下吧,有什么消息再及时秉报。”
“谢太后不杀之恩,太后洪福齐天,太后圣躬万福………”李大风一边歌功颂德,一边迅速开溜。
留下满朝大臣继续目瞪口呆,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所有人都需要些时间来消化一下。
终于,有人动了,御使刘禹第一个跳出来大声说道:“太后,臣要弹劾杨逸,杨逸作为燕云道行军副总管,未经朝廷授命,竟然擅自调兵前往西域,虽解了一时之困,但此举是为僭越,此例一开,今后地方武将必将纷纷效仿,则举国之兵将不再归朝廷掌握,前唐蕃镇割据之祸不远矣!”
御使徐项接着奏道:“太后,杨逸就算有齐天之功,犯下如此大罪,也必须严惩,否则大宋兵祸必生,国祚动摇,祖宗基业尽毁,太后”
刘禹和徐项直戳大宋最害怕的要害,朝中大臣心惊不已,纷纷出来要求严惩杨逸。
看眼群情汹涌,刘太后一时竟是没了主意。
第642章各有算盘
叶支城东面,宋,黑汗,敌烈,三支大军相隔二十里,呈三足鼎立之势。
三支大军之中,以杨逸率领的宋军人数最少,而且还要看押上万俘虏,若按常理,当数宋军最弱,但实际上,现在最强势的却是宋军。
杨逸一路追击敌古烈而来,到了叶支城附近,敌古烈不跑了,杨逸立即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所以他下令暂时采取守势,只是沿湖南岸扎营的举动,仍明确地体现出了他必胜的信心。。。
东京城里弹劾他的事情,杨逸早有所料,大清池离东京千万里,现在不管朝堂上的大臣如何弹劾,也没人能管得着他,朝廷的天使要到达大清池,至少得一两个月。
杨逸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赶在天使到达之前,灭掉哈桑,拿下碎叶和疏勒,再资助敌古烈西征。
剩下于阗那边就算种建中真的全军覆了,要夺回于阗也不再是难事。
那一万俘虏这下派上了大用场,全部被李一忠赶去挖坑了,为了保证这坑挖得不为人所知,这一天一万宋军半数撒出外围,五里之内连只苍蝇也不让飞进来。
手下有几个得力干将,具体的事情不用杨逸去操心,他倒是轻闲,到湖边钓鱼龙,或是调戏一下美得冒泡的阿黛拉公主,随心所欲。。。
叶支城中,哈桑就没这么轻松了,对杨逸他顾忌之心甚重,因为宋军的燧发枪确实让人闻之色变,而比燧发枪更让人忌惮的。是杨逸的威名,常言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杨逸连灭数国,谁敢轻视于他。
而对敌古烈。哈桑是既想利用,也要严加提防,敌古烈能迅速吞并西州,若不是杨逸率军赶来,敌古烈已经是西州的主人了;
对这样一股实力不弱自己多少的势力,哪怕有再多的利益结合,哈桑也不可能全部相信。
这时派出的斥侯回报哈桑:“大汗,宋军营周围五里被数千人马严密警戒,除非强闯。否则白天根本无法越过宋军的警戒范围………”
哈桑打断他,冷冷地问道:“你是说你们对宋军营中的动静一无所知是吗?”
那斥侯兵面色一惨,伏在地上磕头道:“大汗,宋军扎营的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外围游骑交驰,小人等实在无法掩饰行藏,而且宋军连普通牧民稍为靠近,也要驱逐,不容一个闲杂之人靠近……”
那斥侯汗流浃背。还在努力地解释着,哈桑却不再理会他,转而问喀麦等人道:“你们说说,杨逸这是要做什么。会不会已经得知了咱们今晚要发动夜袭之事?”
黑汗国相青奴引答道:“大汗,依我看来,杨逸未必知道咱们今晚会和敌古烈一起发动夜袭。”
哈桑不动声色地问道:“那杨逸他为何如此大动干戈。对大营外围严密警戒?”
“大汗,杨逸虽然未必知道咱们今晚会发动夜袭。但一定已经猜到咱们和敌古烈结成了同盟,杨逸只有一万人马。咱们和敌古烈加起来则有近七万人马,宋军有燧发枪,白天他们占尽优势,唯有晚上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想必杨逸也是担心咱们夜袭,所以要作些不为人知的安排,这也不足为奇。”
“国相是说,杨逸严密警戒外围,正是在抓紧布置,以防止咱们发动夜袭?”哈嗓觉得青奴引说得挺有道理。
“是的,大汗,杨逸应该也很清楚自己的强项在哪里,弱点在哪里,猜到咱们和敌古烈结盟之后,杨逸在自己的弱点方面加强一下防御,这是必然的事情。”
喀麦也说道:“大汗,杨逸防止要防备咱们夜袭应该不会有错,但说他确切知道咱们就在今晚要夜袭,这不太可能,;
夜袭的决定目前只有咱们和敌烈部的少许几个人知道,敌烈部和宋国是死敌,而且刚刚还在杨逸手下遭遇了一次惨败,敌烈部倒向杨逸的可能性很小。”
哈桑冷冷地笑道:“是很小,但这世间之事,没有绝对,也就是说敌烈部仍有可能倒向杨逸,一起算计咱们。”
“呃…………大汗,确实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臣还是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将心比己,我若是敌古烈,也一定会先跟大汗合作,灭掉杨逸之后,再想办法对抗大汗;
因为敌古烈根本无力单独对抗杨逸,但和咱们合作灭掉杨逸之后,却有和大汗分庭抗礼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敌古烈和杨逸合作,不会得到丝毫好处,只有和大汗合作,才有机会得到一个立足的地方。”
哈桑沉吟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若是杨逸答应敌古烈灭掉咱们之后,将八刺沙滚一带让给敌古烈………。”
哈桑这话没说完,便停了下来,因为他自己也觉得这种事不可能。
喀麦接口说道:“大汗多虑了,就算杨逸真答应了这些,敌古烈也不会相信的,因为杨逸虽然战功赫赫,但毕竟只是宋国的臣子,有关疆土之事,绝不是他能做主的,他的承诺岂能作数?”
哈桑他们一再分析,还是觉得敌古烈倒向杨逸的可能性不大,但最终还是留了个心眼,小心戒备着敌烈部,以防万一。
而敌烈部这边,同样在紧张准备着,能否引哈桑上钩,现在谁也不敢确实,所以他同样派出不了斥侯打探哈桑那边的情况,可以说,这场三角大戏还没有正式开锣,情报战已经提前开始了。
只是哈桑的大军是在叶支城中,想打探到他的动静更加困难。
敌古烈虽然相信杨逸,但赤贴儿却同样对杨逸留着个心眼,他劝敌古烈道:“大汗虽然与杨逸结为安答了,但汉人不似咱们讲信用,咱们还是要防着灭掉哈桑后,杨逸会对咱们不利。”
占领西州时,敌烈部打算在西州立足,当时便拥敌古烈为大汗,是以赤贴儿才这样称呼他。
折里哥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好了,今晚一但击溃哈桑大军后,咱们立即将兵力撤向外围,尽量与宋军保持距离好了。”
敌古烈犹豫地说道:“可这样一来,很容易被我安答看出咱们对他不信任的,到那时他心中若是有了芥蒂,今后只怕不好说话。”
赤贴儿一想也是,一但灭掉哈桑后,就是自己有求于杨逸了,真让杨逸心中有了芥蒂,将来的事确实不好办。
他一咬牙说道:“这样吧,到时我率两万人留下,大汗率余下的一万多人撤往外围追杀哈桑的溃兵,这样杨逸便不能说什么了。”
敌古烈听得出赤贴儿的意思是要弃卒保车了,说白是就是真有变故时,由赤贴儿来当卒子,让敌古烈带着一万多人走。”
折里哥立即抢着说道:“不行,赤贴儿大叔要留下来辅佐大汗,到时由我率那两万人留下好了。”
敌古烈哪里肯答应:“这怎么行,让我敌古烈丢下你们,自己逃命,这种事情我怎么做得出来,绝对不行”
折里哥打断他道:“大汗不必再说了,你和赤贴儿大叔是我敌烈部的希望,缺了谁也缺不得你们,此事由我折里哥来做再适合不过,你们不必再相劝;
再说了,这夜色茫茫,就算杨逸真要对咱们下手,想一下子吃掉我两万人马恐怕也不容易,退一步说了,就算杨逸能吃掉咱们这两万人马,我只身逃出来总是不难的。”
赤贴儿心中计较了一下,确实是折里哥留下最适合,否则剩下敌古烈和折里哥这两个冲动的年轻人,赤贴儿真是不放心;
他不是贪生怕死,是真的不能死,当初在白登山下,他曾当着乌赤马里的面立下重誓,尽自己之力保住敌烈部、辅佐敌古烈;
现在敌烈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还没有,这个时候教他怎么有脸去见乌刺马里。
想到这些,赤贴儿艰难地说道:“大汗,不必说了,到时就让折里哥率军留下吧,咱们在外围尽量接应就是,大汗,请以敌烈部存亡为重。”
敌古烈还待再说,折里哥霍然拔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说道:“大汗若是不答应,折里哥就先自刎在大汗面前。”
折里哥一脸刚毅,敌古烈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知道他绝对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只得叹道:“折里哥快把刀放下,我答应你就是,但你也要答应我,哪怕不要那两万大军,你也一定要逃出来。”
“大汗放心,折里哥明白,折里哥还想和大汗征战天下,不想这么快死的。”
敌古烈点点头,长长地吁着气说道:“其实我觉得我那安答倒不象是在骗咱们,我听说宋国当初之所以与黑汗开战,就是因为信仰的问题,现在我安答希望帮助咱们,从而改变大食等地百姓的信仰,我觉得这一点是可能相信的。”
赤贴儿说道:“若不是这样,我绝对不会同意大汗与杨逸结为安答。”
敌古烈欣然道:“这么说赤贴儿大叔也认为我安答的话可信是吗?”
“可信,但事关我敌烈部生死存亡,再可信也要留条退路,大汗明白了吗?”。
第643章一夜鱼龙舞(上)
七月初九了,半轮明月挂在天空中,照在地上如霜似雪,习习的夜风微微有些凉意。
杨逸一身软甲,坐在大帐中,膝前横着那把大马士革宝刀。
帐中一灯如豆,光影摇曳,阿黛拉公主也换了一身窄袖胡衫,窈窕的身材被勾勒得恰到好处,胸前的贲起被灯光打到壁上,如青峰横卧,分别妖娆。。。
杨逸扫了她一眼,说道:“等下不要乱跑,我会让侍卫护你周全。”
阿黛拉公主欲言又止,今天被杨逸一番热吻,玉体也被他抚遍了,她虽是胡女,但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男人这般抚弄,现在面对杨逸时,总难免有些羞涩。
杨逸也不再说话,静静等着大营外的动静,该挖的坑都挖好了,哈桑最后会不会来跳,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
杨逸猜想,哈桑虽然主动找上敌古烈,但绝对不可能完全相信敌古烈,也就不可能真正和敌古烈合兵一处;
就算来偷袭,也必定是各攻一面,而且他十有九是出工不出力,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但情况稍有不对,就会立即撤走。
想要灭掉他,非得出其不意,神兵天降不可,所以杨逸今晚的布局其实是分两步走,把哈桑诱出叶支城只是第一步。。。
阿黛拉沉默了一会儿,终是忍不住问道:“你们造那么多小船、竹排的,难道等下子你打算退到湖上去吗?”
“你很想知道是吗?”杨逸微笑着。
“嗯,当然想知道。你就不怕湖中还有怪物吗?”
“呵呵,公主殿下。过来,我告诉你。”杨逸向她招了招手。
阿黛拉公主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但这个动作刹时间让她整张俏脸全红了,因为这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不这样杨逸还不一定会想起今天的事儿。
“公主殿下对我的戒备之心如此强烈,看来我也得对你戒备一二才行,这问题就明天再回答你吧。”
天刚二更,营外也未见有动静,闲着也是闲着,杨逸倒不介意调侃这倾城美人几句,就当是打发难熬的长夜吧。
阿黛拉公主又稍为犹豫了一下。才蹭到杨逸面前来,一缕淡淡的玫瑰花香顿时飘入杨逸鼻中。
不得不说,眼前这位有倾城之颜的异域美人,不但身材凹凸有致,一双玉退修长挺拔,再加上身怀异香,确实是魅惑人魂。
“其实我更喜欢你问我吟诗作赋、吟风弄月的事,对这些我更在行的。”杨逸朗朗一笑,话中调侃的味道显露无遗。
见杨逸虽然嘴上调侃。却没有动手侵犯她的意思,阿黛拉轻轻松了一口气说道:“我只是一时好奇,你不说就算了。”
杨逸轻轻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说道:“一直以来,因为湖中有水怪。大家心存敬畏,都不敢靠近湖边,更别提驾船入湖了。你就是这么认为的对吧?”
“那当然。”
“哈哈,不出意外的话。哈桑也会有你一样的想法。”
“啊!”阿黛拉似乎有所明悟,忍不住掩嘴惊呼了一声。那双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煞是动人。
杨逸笑而不语,阿黛拉举一反三,不禁满带感叹地说道:“原来你今天去湖边钓什么鱼龙,竟是另有目的,你根本就是想通过这一个举动,告诉你的士兵,有你在,鱼龙也好,怪物也罢,都没什么可怕的。”
“没想到阿黛拉你这么聪明,来,有赏。”杨逸快速地在她额头上啄了一口。
阿黛拉的脑子还陷在极力的思索当中,对他的偷袭没有太大的反应,或者是今天全身都被他抚摸过了,现在小小啄一下额头,已经引不起她太大的反应了。
她继续喃喃地说道:“你让人悄悄制作了那么多小船和竹筏,根本就是想从湖上转移兵力,只是担心临了士兵不敢入湖,所以今天才有意去湖边钓鱼龙,让你手下的士兵相信你无所不能,有你在他们便不再害怕了。”
“哈哈,都被公主殿下你猜对了。”
“可是你怎么确定今天就能钓起鱼龙,并将它杀死呢?万一钓不到,那怎么办?”
“你猜。”
“这个我真猜不出,你快告诉我。”
“我很乐意告诉你,但你必须明白,这是绝密之事,除非是我的女人,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阿黛拉心中不由得气道:就算我不想做你的女人,你会放过我吗?
只是这样的话她还不敢说出来,而且现在她心底真不排斥和眼前这个男人在一起了;
他身上有太多东西让女人着迷,年轻俊朗,手掌大权,气度不凡,特别是这一系列的布置,让阿黛拉叹服不已,这一切都让她不觉间对眼前这个男人慢慢生出倾慕之意来。
“阿黛拉你既然不反对,那我就当你是愿意做我的女人了,哈哈哈。”
“你快说。”
“说实话,其实我开始也没想到真能钓上那怪物,我已经准备好别的东西,这下倒是省事了,哈哈哈。”
“你是说你打算欺骗你手下的士兵?”
“错,我是神仙,我准备的东西也确确实实是怪物,算不得骗他们,我只是想明确的告诉他们,有我在,什么怪物都不可怕而已。”
阿黛拉一脸诧异地看着他,灯光影在她那挺直的玉鼻上,反shè出淡淡的莹光,那玉鼻看上去就象是透明的一样。
杨逸把目光从她脸上移开,望着大帐外落下一地的水光,大营中一片寂静,仿佛空营。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需要耐心等待的夜。
杨逸又在心中把所作的安排梳理了一遍,确信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才将双手交叠于颈后,靠在小榻上假寐起来;
阿黛拉也不再打扰他,只是反复想着他今天所做的安排,心中不免又是阵阵的感叹,或许杨逸早就想好了这样的计策,才会选择靠着湖边扎营;
在所有人都认为大清池中有灵怪,而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杨逸却巧妙地利用了别人的这种心里,来完成他致命的一击。
阿黛拉公主心中久久难以平复,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帐外突然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本来靠在榻上象是睡着的杨逸,此时已经坐起。
帐外进来的是马汉卿,他一拱手说道:“大人,来了。”
“好,一忠他们都通知了吗?”
“大人放心,都派人通知了,大家都已准备妥当。”
杨逸欣然道:“走,咱们看戏去。”
第644章一夜鱼龙舞(中)
夜色下的山岭只剩下一个灰黑的轮廓,如同一头头巨兽蛰伏在大地上。
山岭之下,无数的黑影在移动着,影影绰绰却又鸦雀无声,这是哈桑的几万大军正在向宋军营寨进发。
这是一场微妙的战争,哈桑知道杨逸已经预料到他和敌古烈会发动夜袭,并且杨逸很可能已经作了相应的布置;但哈桑还是率军前来了。。。
其中缘由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杨逸虽然有可能作了应付夜袭的布置,但无论如何,夜色的掩护能有效抵消宋军火器威力这一点不会改变;
宋军只有一万人马,而哈桑和敌古烈合计将近七万,只要宋军火器的威力打了折扣,就算偷袭不成,强攻又有何妨?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次担任主攻的是敌烈部,若是杨逸一点准备也没有,轻易就被敌烈部攻破防线,以至全军覆没,那么又怎么能起到同时削弱敌烈部的目的呢?
所以,就算杨逸没有猜到他们的行动,哈桑也很可能提前弄出点动静来,至少不能让宋军在睡梦中被敌古烈轻易灭掉。
哈桑骑着宝马,身披银灰色铠甲,连脸部也罩于头盔之中,几万大军环绕在他周围不断推进着,沉闷的脚步声在夜色中传得老远;。。
接近宋军大营十里时,哈桑下令大军停下,并向喀麦询问道:“敌古烈那边有什么异常吗?”
喀麦连忙答道:“大汗放心,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刚刚斥侯回报。敌古烈已经做好了偷袭不成便发动强攻的准备。”
哈桑叮嘱道:“一定要盯死敌古烈,防止他们有什么异动。”
“是。大汗,我已经着重把大汗的命令传达下去了。不会有什么差错的。”
哈桑转而问道:“宋军大营呢?”
“回大汗,宋军大营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臣下细想来,没什么异常这本身就是异常。”
哈桑对喀麦这次的回答表示满意,杨逸已经防着夜袭,自己和敌古烈几万大军逼近十里,杨逸不可能还不知道,宋军营中没有任何反应,这确实就是异常。
这边正说着。就听到东面传来阵阵的喊杀声,敌烈部的夜袭开始了。
哈桑下令大军从西面继续向宋军营寨逼近,同时派出大量斥侯打探东面的战况,以防万一被杨逸和敌古烈合伙算计。
战况不断传回来:“大汗,敌古烈三万大军全部压上,从东侧猛攻宋军营寨,宋军果然早有准备,在大营外围挖掘了大量陷阱,布下了层层柜马桩。敌古烈的骑兵无法直接冲入营寨,正下令士卒下马,一层层地推平这些障碍。双方隔着壕沟陷阱正在对shè,箭下如雨。死伤不少………”
“再探,尽量探清宋军兵力布置。”
“大汗,敌烈大军已经推平了两道壕沟。但伤亡惨重,小的仔细察看过。宋军至少有六到七千人马在与敌古烈的大军作战。”
“你确定?”
“大汗,宋军和敌烈大军都燃起了大量的火把。小的趁乱靠得很近,看得非常清楚,小人用脑袋担保,在东面和敌烈大军作战的宋军绝对不少于六千人。”
“知道了,再探。”
随着战况流水般传回来,喀麦向哈桑建议道:“大汗,该是咱们发动的时候了,不然敌古烈迟迟不见咱们这边有动静,恐怕他会退兵啊。”
哈桑稍一思索,杨逸就一万人马,在东面阻击敌古烈的至少有六千人马,也就是说,杨逸最多还剩下四千人马防守西、南两面;
只要自己这边也发动攻击,摸清剩下这四千人马动向,杨逸便玩不出什么阴谋了。
“传本大汗命令,让哈罗乞率领四千人马从西面发起进攻。让阿伐尔率一千人马从南面进攻。”
“是,大汗。”
哈桑大军此时已经逼到宋军大营西侧三里之外,他命令一下,五千黑汗大军分两路,立即向宋军营寨冲去。
很快,西、南两边也燃起无数火把,角号声、爆炸声、喊杀声直冲云霄;
宋军在这边同样也有防备,陷阱、壕沟、拒马桩一样不少;
夜色火光之中,远远望去看不太真切,但一个个身影就在这朦胧的视线中扑倒在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在这夜色火光之中逝去,浓浓的硝烟混着血腥味在夜色中弥漫着。
喀麦亲自带人冲过宋军营寨观察,然后回来向哈桑秉报道:“大汗,西面的宋军至少有两千多人,南面也有一千多,合计应该有四千上下。”
喀麦亲自前去观察,哈桑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如此算来,杨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