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天反而忙于款待各部头人,还收了个八洞的苗女做丫头,杨逸所有的一切,在黄庭坚看来都与大军主帅的形象相去甚远。

可偏偏士卒们对他景仰有加,再骄横的将领到了他手里都乖得象猫一般,连阮志顺都主动上门送死。杨逸什么也没干,转眼却灭了交趾十万大军……

黄庭坚突然觉得无比荒谬,杨逸荒废。自己荒谬,这个世界全都很荒谬。

州衙大堂里,杨逸望着堂下的阮志顺。他脸色苍白,但神情平静,衣襟上有斑斑的血迹。

“松绑!”

杨逸淡淡地吩咐一声,侍卫立即松去阮志顺身上的绳索,总的来说,阮志顺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虽然他败了,但杨逸自认若是自己站在他的位子上,未必能做得更好。

阮志顺不为所动,仍旧平静地看着他。杨逸年青,这一点他早知道,他甚至知道杨逸的生辰八字,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儒雅,一身儒衫。。飘逸不凡,身边站着个俏丽的苗女,不象三军主帅,倒象出游的富家公子。

“听说你要见我?”杨逸问道。

“因为我对你了解得还不够。”阮志顺似乎答非所问。

“你所能了解的,永远是过去的我。”

“但每个人总会有些习惯保留下来。”

“这正是我一直努力要克服的,也是每个领兵之人要克服的。”

“其实。你的习惯没变。”

“但天时地利人和不同,相同的习惯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所以我输了!”

杨逸笑笑,没有接着说下去,其实他的招式算不上太高明,无非就是设局挖坑,反奸引诱,调虎离山,以逸待劳、关门捉贼这些计策的混合运用,说穿了一文不值。

但在迷雾揭开前,这却是个必杀之局。因为杨逸这些计谋都是根据战场形势,以及阮志顺这个人的性格制定出来的。

战场形势逼得阮志顺不得不豪赌一把,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会铤而走险豪赌一把。

阮志顺很快被带下去由专人看押着,杨逸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他磨嘴皮,他更没有在失败者面前抖威风的习惯,那样不但没有必要,反而会让人觉得浅薄无聊。

每个人的对手永远在前面,打倒了一个,又会有更强大的需要你去面对。人的一生要想不断的前进,你的目光就要永远盯着前方,而不是已经被你踏在脚下的对手,否则你注定也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这些道理很简单,却又最容易被人忘记,无数英雄好汉都折在这一点上,不是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人一但获得成功,往往就难以控制自己。

冼灵珠侧头看着他,苗家人没有那么多男女之嫌要避,姑娘们找对象通常是去歌圩里对山歌,有点自由恋爱的意思。

但总的来说她如今在杨逸面前老实多了,至少再不敢吹她八洞能把杨逸大军打败了。

两万个手雷把城下的越军炸得血肉横飞时,她也在城头观看,至今心有余悸。当然,感到惊惧的绝不止是她,当时杨逸故意让二十六部头人一齐上城观看,用意不言自明。

杨逸正要招包毅等将领议事,黄庭坚从二堂转了出来,杨逸接过他递上来的告捷文书仔细看了起来,黄庭坚文采斐然,写份捷报不在话下。

但杨逸看到歼敌数量这一条时,不禁笑道:“黄通判想来没写过捷报吧?这歼敌数量你要多报些才行,这算不上虚报战功,因为朝廷接报时,通常都会削减一些,你如实报上去,朝廷还是会认为你有虚报成份,一样会按惯例削减,我杨逸无所谓,但南征士卒到时恐怕会有所不满。”

隔行如隔山,黄庭坚以前从事的都是教育、修史方面的工作,还真不知道军方这些惯例,他望了杨逸一眼,感觉杨逸没有诳他后,才问道:“还望杨总管示下,这具体要报多少才合适,下官这就去修改。”

“就多报一万吧!”

“下官领命。”

其实虚报战功在每朝每代都是常事,有些边将歼敌五百。甚至敢报一万,正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朝廷往往会根据边将的捷报削减一些数额。杨逸现在共计歼敌十万,多报一万,倒也说得过去,黄庭坚听后也没有再抵制,老实重写捷报去了。

随军以来。杨逸待他一直不错,黄庭坚细细琢磨,隐约猜到杨逸为何要将他招到军中了。

杨逸很快将包毅。程节等人一起召唤进来,现在有一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那就是粮草补给。

这场雨水连续下了几天。到现在还没有放晴,西江水位暴涨,水流湍急,广州的粮草至今没有运到。

杨逸给阮志顺的消息中,军中缺粮这一条并非虚假。在还没有给阮志顺设局之前,宾州的口粮已经是减半供给了。

现在补给问题解决不了,大军就无法向南推进,加上共计俘虏了六万多越军,也是要张口吃饭的,这些可是难得的人力资源。可不能让他们饿死了。

这事已经迫在眉睫,成了首要解决之事。

程节等人纷纷蹙眉思索对策,刘奉明先开口道:“总管,这次我军俘获了一千多头大象,这些大象除了可用于作战。听说交趾平时更常用于运输粮草,咱们何不也利用一下呢!”

“不错,不错。”杨逸听了连连颔首,这些大家伙用于后勤运输,可比车马实用多了,若是一头大象能运一吨粮草。一千头就是一千吨,要是用人力运输,往往粮草运到时,已经被运送的人吃去一半了。

用大象既适合岭南的地形,又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消耗,杨逸不禁有些懊恼,当时可是打死了三四百头大象呢,太可惜了。

“刘奉明,你别的不用管,就负责带这些大象东去运粮吧,一定要快,宾州的粮草供给只够信用几日了,再过几日士卒们半饱恐怕都不能保证。”

“喏,末将这就是去办。”

刘奉明退出,广西经略使程节拱手问道:“杨总管,此番交趾损兵十万,其国内已没有多少兵力可抗衡王师,不知杨总管接下来有何打算,下官也好尽量配合。”

杨逸轻轻敲了敲桌面说道:“军事上已无须烦劳程经略,想必程经略也得知了,朝廷这次是打算彻底平定交趾,将交趾纳入我大宋疆域,交趾可战之兵加起来不过十一二万,此次大半折在了广南,军事上平定交趾问题已不大,但这些土地和百姓收归后,如何长治久安,这才是棘手之事。”

“杨总管所言极是,不知朝廷对此有何安排,下官一定竭尽所能为国分忧。”

“确实有很多事要程大人去做,历朝历代之所以对岭南缺乏控制力,瘴疬实际上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岭南山多路窄,交通不便所造成。为了岭南能够长治久安,同时让民生富足起来,朝廷这次打算在岭南修筑一纵一横两条直道,纵者从长沙经桂州、柳州、宾州、邕州、直达钦州,然后在钦州兴建一个大型港口,设置市舶司,允许外国商人前来钦州贸易。横者从宜州经宾州、贵州、浔州、藤州、梧州、端州、直达广州。”

杨逸说到这,在坐的文官武将无不目瞪口呆,这两条直道加起来不下于三千里,而且是在岭南这种山区地形修筑,其工程量之大,并不下于眼下的黄河工程,若是同时进行两项浩大的工程,朝廷负担得起吗?

杨逸笑了笑说道:“从今年起,朝廷岁入有望达破两亿五千万缗,每年在岭南投两三千万缗不成问题,至于工程所须的劳力,也已经有现成的几万俘虏,若全部平定交趾后,凑起十万劳力不在话下。何况如今可用炸药开山取石,这就大大减少了修路的难度。朝廷也没打算一年便修好,所有的工程都会量力而为,岁入多,则多投些钱,岁入少,则少投一些,尔等不必大惊小怪。这一纵一横两条直道一但修成,岭南便是天堑变通途,今后朝廷可牢牢控制岭南之地,此地的民生也必定得到极大的发展,于国于民,皆有大利,但要想完成这项工程,还须各位劳心劳力,尽职尽责才行。”

第419章捷报东京

广南捷报送达东京城,朝野再一次沸腾了,满城百姓为此弹冠相庆,青楼酒馆中聚满了把酒狂欢的人群。

杨逸率军出征,大家早充满了期盼,杨逸的名字在百姓心中可以说已经成了胜利的保证。有他在,大宋必胜。

如今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乐意将这样的捷报当成节日来欢庆。东京的小报不下百份,无不以大标题报道广南大捷。而神奇之处在于,连黄庭坚这种身在宾州的人,对整个战争过程都迷迷糊糊,东京的小报却分析得头头是道。

把杨逸如何用反间计放出真真假假的消息,如何挖坑诱阮志顺来跳,如何千里奔袭、关门打狗……总之整场战争的过程都被这些小报分毫不差的分析了出来,当然,也添加了许多他们的想象;

比如杨大学士能和大象交流,阮志顺派大象来攻城,结果杨大学士和大象说几句话,大象便乖乖的退回去了。

再比如杨大学士借来风雨,让阮志顺以为有机可乘。再引天雷击倒阮志顺的帅旗,导致十万越军崩溃……。

你别不信,不信你去看看杨大学士家,房顶上都装着一根引雷的铁线呢,据杨家的小厮说,那是杨大学士用来把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劈到房子的,这还不足以说明杨大学士能控制天雷吗?

神奇的小报,没有最神奇。只有更神奇。

越神奇百姓们越是津津乐道。

君不见,有许多大户人家已经去杨府取经,争相在自家房顶加装避雷针了。

当然,你若问杨大学士为什么不引天雷直接劈死阮志顺,这样岂不更省事?那你一定被漫天的口水淹没,被鄙视的目光shè死。

理由很简单,没见当初杨大学士是怎么利用仁多保忠去劝降夏军吗?留着阮志顺。想必杨大学士定有他的妙用,等闲人等岂能猜度得到?

每次举国欢庆的时候,也是章惇最为忙碌的时候。尚省里,捧着大摞大摞文牍的小吏进进出出,大宋的各种政令如流水般从这里发出。各位信息又以更快的速度汇集到这里。

要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及时处理清楚,多加几个章惇也不够使。因此他也只能抓大放小,先急后缓。

广南大捷,这只是军事上的胜利,而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对于章惇来说,广南的之战才刚刚开始。

为了广南的长治久安,当初杨逸尚未南征,朝廷就通过了开发岭南的决议,一直以来。除了辽国外,困扰大宋的还有两个国家,一是西夏,二是交趾。

狄青南征侬智高,郭逵讨伐交趾。再到杨逸率军南征,每一次都是糜费亿万,细算来大宋在岭南耗费的精力并不差于西夏多少。这种情形必须改善。

而要加大对岭南的控制力,关键在于改善交通。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改变目前岭南山头林立的局面。而且一但将交趾纳入大宋疆土,加上与南洋的海贸越来越兴盛。岭南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就会突显出来。

岭南一但开发出来,内部会对荆湘、云贵等地产生巨大的辐shè作用;外部会也有利于大宋对南洋各国控制,增加大宋的存在感和威慑力。

当初杨逸一经提出开发岭南的战略布局,立即就得到了章惇的全力支持,在章惇看来,无论是从军事、政治、经济哪方面看来,开发岭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尚省里不光有章惇一个大佬在,苏颂、李清臣、蔡卞等人平时也都在尚省坐班,户部尚蔡京夹着一叠文件匆匆进入尚省,很快里面就形成一个小形化的政事堂会议。

各人据案落坐后,李清臣先问道:“蔡尚,今年夏税具体收入多少,户部统计出结果来没有?”

大宋目前的赋税仍分夏秋两季交纳,夏税限七月初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战争需要钱,战后的开发计划更需要钱,今年夏税收入多少无疑就成了各人最关心的问题。

蔡京打开一份文牍,轻咳一下答道:“各位相公,目前长江以南地区因路途遥远,大部分夏税帐款尚未送达京城,就目前长江以北所统计出来的数额,计有一亿两千一百六十二万缗,这些税款大部分已经押解进京,至于长江以南的税款,本官倒有一个提议,朝廷可让这些地方就近将税款押解到杭州,再通过海路运往岭南,只须将数目报备户部就行,这样可免去来回押解的耗费。”

苏颂頷首道:“蔡尚此议甚善,大江之南的税赋就近押解岭南,这确实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耗费,本官认为当行。”

章惇扫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点头认可,立即让中舍人林希拟好草诏送往拱垂殿给刘太后用玺。这就是章惇的行事风格,认准了的事绝不拖拉,雷厉风行。

蔡京接着说道:“从户部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若不出意外,今年岁入将有望达到两亿六千万缗。将两三千万缗投到岭南问题不大,另外,在钦州设市舶司之事下官建议尽快实行,同时大力鼓励商人前往钦州经商,以缓解广西物资缺乏的困境。”

不管历史上如何评判蔡京的忠奸,但他是个能臣这一点绝对不差,他在汇报情况之后,往往就会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让章惇他们选择,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听了蔡京的话,他弟弟蔡卞答道:“鼓励商人前往广南经商自是应该,不过恐怕作用不大,自古以来百姓视岭南如绝域,非兰州、瓜州等可比,朝廷若是想以此减轻广南边军的供给压力,恐怕很难行得通,终究还得朝廷自己解决才行。”

谁知章惇突然淡淡一笑道:“这倒未必,本官听闻坊间百姓都在传说杨大学士能呼风唤雨,有他坐镇岭南,百姓还怕什么?”

听了这话,大伙都不禁笑了起来,坊间那些无稽之谈这些大佬自然不会相信,但你管不得百姓相信啊!

实际上章惇说这话并不完全是开玩笑,现在南征大军在杨逸的带领下,患上瘴疬的人并不多,也就是说,杨逸南征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瘴疬是可以防治的。

既然可以防治,那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章惇的意思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百姓不再视岭南为畏途,而要想宣传效果更好些,拿杨逸来做做文章是个不错的选择,他都能呼风唤雨了,能消除瘴疬又有什么奇怪?

这叫物尽其用,人才其才,这么好的资源可不能浪费了。

至于将来杨逸会不会找他拼命,这个另说!

李清臣轻蹙了一下眉头说道:“南征的三万禁军平定交趾之后势必要撤回,但广南各将目前缺员极为严重,加上这次战损近两万人,更是雪上加霜,朝廷必须尽快想法征兵充实才行,否则杨逸大军一回京,岭南兵力就难以维持住局面。”

一众执宰听了都不禁频频点头,这次交趾之所以轻松攻破钦、廉、邕等州,正是因为广西各将严重缺员,使得阮志顺如入无人之境。

但广南之地,人口稀少,征兵极为困难,否则当初也不至于每将缺员过半了。

现在要想在岭南就地征兵,更是不可能,只能从他处想办法了,这些都是极为紧急的事,因为岭南要开发,十万交趾俘虏在广南修路,若不镇以重兵,势必会出大乱子,而士卒的训练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尽快征兵严加训练,才可派到岭南去。

但问题从哪里征?许将想了想说道:“新兵派去岭南不适合,本官建议把荆湖及福建一带的兵力调往岭南,这些地方山川地形与广南接近些,士卒能更快适合岭南的生活。因此所造成的防区空白,再从其它地方征兵加以充实即可。”

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许将话声一落,蔡卞接着说道:“本官觉得朝廷还可以考虑从二十万治河俘虏中挑选一两万表现好,诚心归附大宋的人,充入岭南军中,这些人本是夏军士卒,稍加训练即可投入作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能以让二十万俘虏看到朝廷的态度,只要表现好,朝廷便会优待他们,这对加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人在广南毫无根基,分散安插到各将之后,也不用担心他们心存不轨,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宋用西夏俘虏治河已经一年多,而且接下来至少还有两年时间,才能完成治河工程,给这些西夏俘虏一些刺激,一些希望,这是很有必要的,到广南当兵相对于他们每天从事的繁重工作而言,无疑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这个政策一出台,必定会在二十万党项俘虏中引起强烈的反应,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在提高治河进度是不成问题的。

蔡京立即出来附和老弟,连苏颂与连声赞同。

章扒皮淡淡一笑道:“此策可行,不过一次征两万太多了,就征五千!”

在坐的都是人精,立即就明白章惇的意思,果然不愧是章扒皮啊!



第420章段誉来了

冼灵蛛弯着腰在倒茶,那浑圆的香臀高高翘着,一双绷得笔直,及膝的短裙缩上去了些,腿弯上露出一片细腻的雪肤。

杨逸偶尔望了一眼,不禁有些微微愣神,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后世大街上那些美媚的短裙靓装。

这种隔世的感觉,让他不由得发出一声悠悠的长叹。冼灵蛛听到了声息,回过头来好奇地看着他。哪怕是军中缺粮,每天以稀粥度日的时候,冼灵蛛也听到他叹息过;

如今粮草已运到,前方战况也极为顺利,昆仑关以南的敌人得知宾州大败后,一阵风似的退回了交趾本土,宋军各将现在毫无阻碍的推进,收复各处失陷的城池。

这种情况下,杨逸应该开心才是,怎么反而叹息起来了?

“大人,您怎么了?”冼灵蛛最近知礼多了。

“咳……没什么,刚才门外有只大雁飞过,唉!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又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点总是离人泪……”

“大人胡说八道,这才七月,哪有大雁这么早南飞的?”不管怎么样,看来冼灵蛛总还保持着一些苗女本色。

“是吗?那就是我看错了,成天看这战报多了,眼睛花,大概刚才看到的是天鹅。”杨逸说着又悄悄向她那双瞄了一眼,心里不禁在问:冼孟,你到底想干嘛?

“有嘛?哪有天鹅?”冼灵蛛当真了,踮着脚向门外张望着。

杨逸呵呵一笑道:“肯定有。”

“我怎么没瞧见?”继续踮脚。

“我渴了!”杨逸笑笑。没有多看,开始答非所问。

“哦,给你茶。”

“你应该这么说,大人,请用茶。”

“爱喝不喝!”

“你这是什么态度!有你这么做侍女的吗?”

“谁是你侍女了?本姑娘……”

“明白,灵蛛姑娘是八洞的骄傲,可你来这干嘛呢?”

“谁爱来了?若不是我阿公让我……”

“呵呵……”杨逸笑着看她那张明丽的俏颜。看她猛咽着口水憋红了脸。

胸无城府的丫头哟!呃……错了,以杨大学士多年积累的经验目测所得,这丫头城府还是很深的。和其它二围绝对能形成黄金比例。

“你笑什么笑?有什么了不起!就是我阿公让我来的又怎么样?反应本姑娘不乐意侍候你这种人。”憋坏了的小姑娘终于发飙了,小脚儿一跺,将茶壶重重地顿在小几上。滚烫的茶水溅满了桌面,热气直冒,就象小姑娘的火气……

杨逸一手玩着笔杆,一手撑着下巴,不温不火地微笑着,就象在看戏台上的苏三开口唱: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

冼灵蛛本来火气冲天,结果就象一拳打在了棉花团上,俏脸儿不由得一垮。败给他了!

她赌着气就要往外走,杨逸这才随声问道:“你阿公什么时候到?”

“不知道!”

“本官明天就会离开宾州,继续南征。”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你爱征哪儿征哪儿。”

见这丫头火气难消,杨逸懒得再理她。摆摆手让她退下,冼灵蛛仿佛早巴不得了,一又晃动几下,消失在门外。

杨逸自个开始处理桌上的公文,根据前方战报,刘武已经顺利收复钦州。杨逸明天就要起程赶往钦州。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地处北部湾顶端,北距邕州两百里,秦始皇征服岭南时钦州就开始设治。

杨逸看中钦州是因为钦州有一个天然的良港。

随着大宋海运的逐步兴起,造船技术不断的提高,大海将成为一片坦途,广西可以通过海路与江南、京畿开始密切的往来。

这次开发岭南的布局中,钦州就象是龙头,是重中之重。战争还没结束,杨逸便要开始着手经营了,明日他就会带着几万越军俘虏前往钦州开建海港。

这时黄庭坚告进,他手上拿着一份文,进门又是一揖,杨逸含笑开口道:“黄通判不必多礼,谈得如何?”

“这个……”黄庭坚有些为难地说道:“杨总管,交趾使者希望能面见您再谈……”

“呵呵!”

杨逸笑了,黄庭坚文才没得说,但做起事来中规中矩,他以前不是献身大宋的教育事业,就是埋头修史,实际上对政务并不算熟悉,当然了,关键是他没有杨逸这种强悍的作风。

“黄通判饱读诗,学富五车,本官想问问黄通判,你明白什么叫胜利者吗?”

黄庭坚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若是以前,他一定又会在心里暗暗鄙视杨逸了,但现在,自己有资格去鄙视他吗?

“呵呵,黄通判你最好能明白这一点,现在,那怕是大宋的一条狗,也比他这狗屁使者来得高贵。因为,我们是胜利者!刀柄握在我们手上,交趾不过是案板上的一块肉,什么时候轮到他想找谁谈就和谁谈了?”

“杨总管,这仗还没打完呢!”

“那交趾为什么不等仗打完了再派使者来呢?”

“这……。”

“没什么这啊那的,交趾犯我大宋在先,我大宋兴兵讨伐,出师有名,并非恃强凌弱,现在交趾主力大军尽丧,黄通判你大可理直气壮的把这狗屁使者踏在脚底,再来回蹂躏几下。然后大声是告诉他,咱们是胜利者!李乾德那匹夫若是不想死,就立即到东京去负荆请罪,否则我一定会拿他的狗头来祭拜广南死难的百姓。好了,你去,本官现在没时间溜狗,这事就交给你来做!”

黄庭坚下巴差点没掉地上,见过蛮横的,没见过这么蛮横的;

好,这里是岭南蛮荒之地。天朝上国、礼仪之邦那套可以暂时收一收,再说了,阮志顺大军入侵。确实杀害了许多大宋百姓,确实应该谴责一下……

黄庭坚努力地在给自己找理由,可真让他去“溜狗”。估计他还是做不出那样的事来。

杨逸看着他神情复杂的离开,想想自己又忍不住大笑起来。

笑完他从桌下拿出一块槟榔子,丢到嘴里乱嚼。

说实在的,杨逸不喜欢槟榔的味道,但也没自大到认为自己能百毒不侵,现在的岭南不象后世,瘴气是确实存在的,就算了为清娘,不喜欢也得吃。

现在军中嚼槟榔已经成了一种时尚,甚至作战时也嚼。很有些后世美国大兵一边拿机枪扫shè,一边嚼口香糖的味道。

槟榔有止渴生津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炎烈日下行军时,嚼槟榔是很有好处的。

刘征进来时,杨逸一看又笑了。因为这家伙嘴巴也在来回嚼着槟榔。

“情况怎么样?”杨逸含笑问道。

刘征躬身一抱拳答道:“回杨总管,从这几天传回的情报看来,事情比前些日子有了很大进展,有些人原本态度强硬,拒不合作,现在都开始动摇了。”

“好!”

杨逸满意地点了点头。挑拨离间,内部分裂,杨逸计策无非是这些,但历史证明,这种内部瓦解的计策是屡试不爽,广南这些少数部族环境比较闭塞,对外比较排斥。

要想改土归流,强行征服既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会很好,而且失去了大义,就算强行征服,这些少数部族今后也会叛乱不休,那么如何找一个说得过借口,再软硬兼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刘征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各个少数部族之中,拉拢一些地位弱于头人,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许以高官厚禄,加威胁利诱,让他们站出来反对头人的世袭地位,带头申请朝廷派流官治理。

只要哪个部族有人主动提出让朝廷流官来治理,那朝廷可以打出“顺应民心”的大义之旗,派官、兵去接手治理,至于提出申请的是不是大多数人,这个不重要,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嘛!

朝廷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仅此而已。

刘征接着说道:“我军一举歼灭交趾十万大军,两万手雷一齐爆炸,可把这些部族吓坏了,只要稍稍有点脑子的,现在就不会拒绝与咱们合作,大人放心就是,不过,小人想请示大人,当初按大人的限期来到宾州的只有二十六个头人,其余三十四人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杨逸笑了笑道:“你们布置妥当就好,先不要妄动,至于那三十四人,更不要急着动他们,现在咱们不急,急的应该是他们,若是我所料不差,半个月内还不来找我的不会超过五个,此事先由我这边敲打一下,看看谁的态度强硬咱们再拿谁来开刀。”

“是大人!大人……”

“还有事吗?”

刘征又抱了抱拳答道:“大人,属下刚刚收到消息,朝廷派往占城、真腊的使者在海上遇到风浪,船毁人亡,只有两个船夫幸免于难,大人联合占城、真腊合围交趾的计划恐怕要耽搁了。”

杨逸沉思了一下说道:“你尽快将此事上报朝廷即可,阮志顺十万大军被歼,联合占城、真腊之事现在倒不急于一时了,对了,大理方面有什么反应。”

“回大人,大理国主段正淳除了派出两千人马,沿江而下配合我军外,还派出王子段和誉为使,准备来广南拜见大人。”

“段誉?会凌波微步那家伙?”

“大人,什么凌波微叔?”

“好了,没你的事了,先退下!”

“喏!”


第422章又见谅山

杨逸骑着乌云盖雪,身披轻甲,腰挂新月宝刀,眺望着南边的谅山,这是一片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

谅山北面也就是杨逸脚踏的土地叫广源州,广源州名义上是大宋的羁縻州,辖于邕州之下。但大宋一直以来无力南顾,对岭南的各个羁縻州缺少控制力,象广源这样的羁縻州很多其实服役于交趾。

交趾李朝对这些部族压迫极为凶狠,如宝元二年夏,广源州一次就被迫“献”给交趾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生金,交趾赋敛无厌,广源州之人被压迫得极苦。

庆历元年,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在傥犹州建“大历国”,反抗交趾李朝的压迫。

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求内附,以求获得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当时宋仁宗却顾虑重重,拒绝了侬智高内附。

侬智高遂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并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但交趾毕竟强大得多,侬智高苦苦支撑,再三请求归附宋朝未果。皇佑四年四月,侬智高一怒之下举兵反宋,五月,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数败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侬智高败于狄青,后流亡大理,不知所终。

可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