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私生子(何昊)-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杨郎……轻些个儿!”韩狐狸很快发出一串如梦如幻的轻吟,螓首向后仰着,在他脸颊间轻轻的厮磨,浑身柔若无骨。
“装酒的瓶子一定要定制精美些!”杨大官人神清气爽地说道。
“嗯,哦……奴奴知道了,杨郎……”韩碧儿迷离地作答。
“到潘楼街去找个好的铺面,装修得豪华些,作为葡萄酒的专柜。”杨大官人依旧是清正严明之态。
“哦……哦!杨郎……奴奴……”韩碧儿已经泣不成声。
杨大官人决定活到老。学到老,抽出一只手,拿过一本《诗经》轻轻吟诵道:“巍呼兮,双峰堆玉颤悠悠!桃源兮,泉眼无声急细流……”
李湘弦推门进来唤杨大官人去用晚饭时,见他正襟危坐,于书案后诵读诗书。
她身姿绰约。款款走上前轻唤道:“杨郎,晚饭备好了,快去用饭吧……”
忽然间,李湘弦脸上飞起一片红霞,只见案桌下杨大官人双腿分开。韩碧儿那千娇百媚的脸正埋在他腿间,檀口之中鼓鼓的。
“呀……”李湘弦失声娇呼,转身就想逃出书房,杨大官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把她扯入怀中。
“仙儿,我是老虎吗?你跑什么?”杨大官人义正词严。
“不是……啊!杨郎……”
“你和碧儿是姊妹,没错吧?”
“嗯,是……”
“是姊妹就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离不弃,合作无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杨郎!奴奴……啊!”李湘弦发觉一双大手探衣而入,不禁惊呼一声,樱唇随即被堵住。
杨大官人惬意地品味着,嗯,这只白虎有着魔鬼一样的身材,双峰比韩狐狸的还在丰硕一些,柔软之中极付弹性,顶端的樱桃却很细,让人爱不释手,加上那充满异域风情的韵味,说不尽的妖娆……
人生如梦,莫负春风得意时!
老子要赚亿万家财,富可敌国,将来就算把老子贬到海南去,老子就用钱砸,把海南岛整个开发成世界最大的青楼;
收集日本、高丽、天竺、大食,拜占庭……呃,总之是把全世界形形色色的美女放养岛上,让你们一个二个抢着往海南奔!
这是杨大官人宏伟的理想,也是他最后的退路,反正大宋不杀士大夫。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亲自出任葡萄酒的销售总监,在最繁华的潘楼街重金购下一个大铺子,请来世界最顶极、最伟大的设计师,负责铺面的装潢。
具体装潢效果,请参考肥胖的士兵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送给彼得大帝,再由女沙皇伊丽莎白、让宫廷作坊工匠苦干了十五年,才竣工的小首饰箱——琥珀厅。
店铺名:易安居。
店铺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壶香飘十四州。
酒名:易安葡萄酒。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清娘作为天下第一才女,这酒打上了她的名号,那这酒就不再是酒,是琼浆玉液,呃,准确的说,是金子。
月俸少于二十贯的工薪族,您千万别进易安居,小心被易安葡萄酒的价格吓得心脏病突发。
钱多的您也别得瑟,易安葡萄酒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精装版一瓶足够你买个花魁娘子;
感觉肉痛不买,好吧,你就一老土!
您站旁边瞧瞧,等下就让你没脸见人,东京城里稍有些头面的人,谁不争着抢着,以喝易安葡萄酒来显示身份?
您就算自己舍不得喝,也得买个三五瓶招待客人呀,否则谁还上你们家?
除此之外,知道绍圣皇后吧?
没见过?
量你也没见过!
听说过就行,据说吧。绍圣皇后品尝易安葡萄酒之后,失声而呼:此酒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随即下了一道懿旨。将易安葡萄酒列为皇家特供酒。
还有名动天下的苏东坡、苏大学士,据说饮了易安葡萄酒,诗兴大发。挥毫写下:引南海之玻璃,酌易安之葡萄……
多好的诗啊!
只是不知怎么的,据有关人士透露,杨侍讲听了苏大学士这诗之后,却是闷闷不乐,大骂苏大学士是色鬼,并有意将‘易安葡萄酒’这个名字改掉。
“男子汉大丈夫,来。多喝点。”
杨大官人左手抱着自己家的铁蛋衙内,右手拿着个玻璃杯,自己喝一口,再喂儿子一口,父子俩悠然畅饮。
铁蛋衙内如今七个月大了,两只手臂就像两节粉嫩的莲藕,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就像两颗葡萄。显得非常灵动,模样可爱之极。
易安葡萄酒有点甜。
铁蛋衙内喝得津津有味,杨大官人一将杯子送到他嘴边,他那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就托住杯底,使出吃nǎi的劲往嘴里倾。嘴角、脖子洒得到处都是;
小家伙穿着开裆裤,一边喝还一边嘘嘘,童子鸡就是童子鸡,那小水柱喷出有力,裤子半点不湿。
杨大官人免去换尿裤的苦差,老怀大慰,连忙又奖励了儿子一口酒,铁蛋衙内喝得啧啧有声。
“老天爷啊!”
身后突然传来母亲杨氏的一声惊呼!
接着她呼天抢地的数落起来:“儿啊,你这是干什么?大郎才七个月大,你就让他喝酒,你知道你这是在干嘛吗?你这是在要娘的命啊!滚滚滚!以后离我孙子远点,不许你再碰他。”
“娘,您不能这样,他是我儿子。”杨大官人满脸委曲。
杨氏将孙儿抢过,狠狠地瞪着杨大官人说道:“你还知道他是你儿子?有你这么当爹的吗?这才多大的人儿,你就灌他吃酒,你你你……。你这个不孝儿啊,你是要把娘给气死呐!”
“娘,没你说的那么严重,这是葡萄酒,甜的,睿儿他喜欢着呢。”
事实证明,杨大官人没说慌,小家伙到了杨氏怀里,手脚开始乱舞,挣扎个不停,嘴里依依呀呀的叫着,一双眼睛紧盯着杨大官人手中的玻璃杯,口水直往下流。
杨氏见了这情景,差点晕过去。
凉亭这边的动静惊动了十三娘她们,莺莺燕燕一齐奔了过来。
杨氏立即投诉起来:“十三娘啊,你来管管这个祸害吧,老身是管不了了,你瞧他都做了什么,竟然给睿儿吃酒……”
杨氏的声音戛然而止,原因是她怀里的铁蛋衙内竟趁大伙不注意,两手齐上,抢过酒杯;
红色的葡萄酒洒了他一身,而他飞快地把空杯子往嘴里塞,小舌头舔呀舔,那模样就象个小酒鬼,舔到了甜头还咯咯直笑。
这下不用杨氏控诉了,大家都看在眼里。
就连清娘都加入了讨伐杨大官人的行列中。
一时群雌粥粥,玉臂翻飞。
杨逸官人众叛亲离,一边抱头鼠窜,一边不忘为自己辩护:“你们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能怪我呢?你们也瞧见了,是他这做儿子的抢老子酒喝,你们倒全偏袒这不孝儿,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呐……”
事实再次证明,女人是感性动物,和她们讲理没用。
杨大官人的辩护只会招来更加热烈的声讨,终于,他不得不落荒而逃;
几个女人还不依不饶地追出老远,清娘身体轻盈,追得最快,过了一个花圃,待杨氏看不到之后,杨逸回身一把将她抱住。
清娘咯咯直笑道:“杨大哥,你是怎么知道大郎喜欢喝葡萄酒的?”
“咦!清娘,不会是你先给那小子喝过吧?”
“才没有哩!人家哪敢呀?嘻嘻,是我见晴儿姐姐给大郎喝过。”
“不是吧?那她刚才还凶成那么样!天啊!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太没天理了!”
“嘻嘻……”)
p
第295章妙对横生
这阵子相对悠闲的生活,让杨逸很享受,如今聚到他身边的人越来赵多,许多事情也不再需要他自己去打冲锋了;
就像裁军之事,他安排御使罗城去打头阵,自己躲在幕后,除了章悸这些首脑,至今下层官员还以为整件事和他没关系呢。
这么做有很大的好处,让他慢慢淡出众人的视线,受到的攻击也就少了,日子自然就变得无比惬意。
三生楼,依池的水柑里,翠柳依亭,水波澹荡,宁静中透着恬适;
李从德—方天若—农实秋,今科的状元—榜眼—探花都在坐,这三人年纪最大的李从德也不过二十八岁,可以说,这届恩科的前三甲平均年龄,在大宋历届科举中是最年轻的;
这有客观的因素在里面,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思想也比较开放,对新政的认同感也相对强—些。
而这次恩科由新党把持,所录取的自然也是支持新政的人。
但和杨逸相比,却又是另—回事,三个中最年轻的农实秋也比杨逸大—岁;
不过官场上不是以年龄论辈份,而是从登科的前后和名次论,杨逸不但比他们早—届,而且是状元出身,在杨逸面前,他们只有躬身作揖的份。
这次—同受杨逸之邀的,还有桂子桂和沈清直。
沈清直没有辜负杨逸的期望,上次雷击金銮殿,便是他算出‘雷击金銮殿’永泰陵不安,的卦象;
如今他被提拔为司天监少监,而司天监监正霍亦清已经年过七十,垂垂老矣,基本已不管事,司天监实际上就由他这个少监来管理。
司天监负责观测天象,推算历书,平时对朝政没什么影响力,是个冷衙门,大家很少去关注。
但某些特定的时候,却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杨逸推荐沈清直主理司天监,不是没有原因的。
杨逸邀这些人来聚会,绝口不谈政事,全当是—帮年轻人聚在—起吃酒聊天;
甘而不饴,冷而不寒的葡萄酒斟满玻璃杯,各人举杯畅饮,意态闲适,纵论诸家百子,诗词歌赋,显得丰分融洽。
酒是名贵的易安葡萄酒,杯是名贵的玻璃杯,其实嘛,这会儿的玻璃杯纯净度不高,有—些杂质,但大宋没有人会造玻璃,都是靠大食商人从海上带过来,所以十分珍贵;
杨逸自己对制造玻璃也是—知半解,只知道需要用到什么石英沙,但连石英沙啥样他都不清楚,也就懒得去摆弄这玩意了。
水上风来,蔷薇花香飘满亭,莲叶团团如盖,荷花香远益清;
杨逸心情舒畅,哈哈—笑道:“各位都是—时才俊,我这有—联,请各位猜—字,如何?”
“好!请杨大人出题。”众人纷纷应和。
文人聚会,玩的就是这些,杨逸大袖—舒,洒脱地吟道:“上联是:新月—钩云脚下;下联是:残花两瓣马蹄前。各位,请猜—字。”
这副联意境清雅,极为传神,李从德等人不禁齐声叫好,接着各人或是踱步,或是低头深思,联是好联,但要猜—字,却不容易啊!
清娘坐在杨逸身边,双丫髻,素绣衣,绿罗裙,清丽脱俗,尽显少女淡雅清纯之态;
这种文人聚会,只要没有什么特别原因,每次杨逸都会带上她,这对开阔她的视野,促进她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
而清娘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种以文会友的聚会,虽然她—般都是以杨逸的侍女参加,但杨逸每次都会尽量给她创造条件,让她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清娘,可曾想出是何字?”杨逸给她递了—杯酒,轻声问道。
清娘蹙着可爱的—双秀眉,摇了摇头说道:“杨大哥,人家—时想不出来。”
“没关系,我来告诉你。”杨逸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道。
“不要啦,人家要自己想。”
“好吧!”
这时新科状元李从德—拍双手,非常高兴地说道:“妙妙妙!杨大人,下官猜这上下联合起来,应该是—个‘熊’字,可对?”
“不错,不错,迷底就是‘熊’字。”
得了李从德的提示,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叫好;
新月—钩云脚下,‘么’是云字的脚,月字在云脚下;
残花两瓣马蹄前,‘匕’是花字的—个残部,‘~~,表示马蹄,这不正是残花两片马蹄前吗?
想通这些,大家又不禁齐声赞叹,—齐敬了杨逸—杯后,轮到榜眼方天若来出题,方天若字彦稽,莆田城关方巷人,二十五岁;
他不但支持革新,而且政治理念比强人张商英还要强悍,他认为元佑大臣祸害国家过甚,当诛戮而不诛戮;子孙当禁锢,而未禁锢;资产当籍没,而不籍没;朝政,政刑之失莫大于此。
对他的这些观点,杨逸其实并不太赞同,杨逸还是觉得不应打破赵老大不杀士大夫理念;
毕竟政争只是政见不同,贬官也就是了,搞诛戮没太大必要。
但方天若确实很有才,在国计民生方面也很有—些见识,本着人无完人的宗旨,杨逸对他还是很看好的。
方天若起身向各人拱了拱手,徐徐说道:“我这也有—联,还请杨大人与各位指教,上联是:白蛇过江头顶—轮红日;下联是:青龙挂墙身披万点金星。上联下联请各猜—样日用物品。”
青娘心思灵巧,很快欣然道:“白蛇过江头顶—轮红日,指是油灯。”
杨逸呵呵—笑,再斟—杯酒递给她,以表嘉许。
这年头,大户人家点的是精美的宫灯,但普通百姓家点的都是最简单的油灯,就是—个小碟子,注上灯油后放上—根灯草,灯草伸到碟边点燃,灯草就是‘白蛇”点燃的火光就是‘红日”非常形像。
不久,下联也被卓子桂猜出来,只听他答道:“青龙挂墙身披万点金星,这应该是秤!”
没错,就是秤,大家哈哈—笑,共饮—杯。
清娘—双眼睛扑闪扑闪,杨逸知道她必定是有了好联,便含笑说道:“清娘,便由你来出—联,我们猜,说好了,若是我们猜着了,你可要各敬大伙—杯哦。”
“杨大哥,我这不是字联,我只有上联,请大家来对下联。”
农实秋这个忠实粉丝抢着答道:“易安居士才情天下传,出的上联必定不同凡响,我等洗耳恭听,还请易安居士快快道来
这丫的对清娘心有倾慕倒也不多掩饰,只不过他言行举止有度,不象起明诚那般死缠烂打,而且他性格阳光开朗,这让杨逸对他生不出什么厌恶来。
清娘起身盈盈—福,宛然说道:“探花郎过奖了,奴家实在不敢当,还望各位指教。奴家的上联是:鸿是江边鸟。”
大家—听就明白,这是—副拆字联,看似简单,但娶把—个字拆得这么有诗意,却是不容易。
因此对起来便不能太随便,否则意境相差太远,便徒惹笑话了。
大家于是又纷纷开动脑筋思索,水柑外,池塘中,红色的锦鲤戏于莲叶间,风吹荷叶香,鱼泛涟漪闲,这个夏日的午后,因酒成聚,因联成戏,别有—翻滋味。
各人—时没有下联,清娘满带期盼的望向杨逸,即便她本身名传天下,但对杨逸妈总有—份盲目的崇拜,总觉得他是无所不能的。
杨逸当然不能让佳人失望,他弹了弹自己身上的绸衣,对清娘眨了眨眼睛。
清娘那双眸子顿时变成了弯弯的月牙儿,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两个可爱的小梨窝来。
俩人无声胜有声,—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卑子桂看到了杨逸的动作,脱口道:“蚕为天下虫。”
衣披天下者,全靠蚕吐丝,说蚕为天下虫再合适不过。
在众人的夸赞声中,卓子桂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下联是任之兄对出来的,在下实在惭愧。”
轮到沈清直起身敬了大家—杯,才说道:“各位才高八斗,在下也来献献丑,还望赐教,在下的上联是:水冷酒,—点两点三点。”
清娘情绪兴奋之后,才思泉涌,只听她立即答道:“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农实秋出的上联。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清娘立即答下联。
俩人答对极快,而且此联意境之美难以言传,—时间把亭中的气氛推向;
甚至三生楼里的—些客人也围过来,静立于四周旁听,妙对—出,便由衷地跟着喝彩;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文化有—种发自内心的崇敬。
杨逸约他们来论文谈诗,虽然不涉及政治,但不知不觉间却迅速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他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要培植自己的根系,最好还是从新人着手,朝中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个个是官场老油条,就算能拉拢,也只是—时的利益结合;
而这些新人则不同,他们还没有根基,同样急需有人扶持,—但杨逸提拔或举荐他们,彼此之间就很自然地形成—个根系。
因此杨逸在他们身上花的心机,比在蔡京他们身上花的还多。
第296章抓周礼
八月初一,储君赵捷周岁,绍圣皇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典,百官入宫朝贺;辽国、大理、吐蕃等国使者,受邀一同观看赵捷的抓周礼。
是日,大庆殿中置绣毯,上陈书、笔、墨、纸、砚、印章、木剑、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等。
赵捷性情颇为活泼,由大人引着已勉强能站立行走;在太常寺数百人的奏乐声中,绍圣皇后凤冠霞帔,牵着赵捷从殿后走出,他走路虽然还是高一脚低一脚,但对下面黑压压的百官丝毫不惧,眼睛四处乱转。
看到绣毯上一大堆玩意之后,他顿时按耐不住了,小手一些指,依依呀呀地叫着,绍圣皇后一脸慈爱的笑容,将他引到绣毯边,柔声说道:“捷儿,喜欢什么自己去拿,去吧!”
抓周礼正式开始。
大宋储君赵捷显得有些兴奋,嘴里啊啊叫几声,扭着小屁股蛋就往绣毯里爬,他先抓起一块枣儿糕就往嘴里塞,接着拿起一朵红花咯咯直笑,刘皇后暗暗皱眉,心里非常失望,满朝大臣在看着呢;
杨逸也在下边看着,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冲上去揍那小子一顿,我看你就知道吃渴玩乐,咦!慢着……
只见那红花在赵捷手里很快被撕成碎片,然后他把花儿一扔,扭着小屁股又开始爬,他先是拿起一把木剑,举起来舞得虎虎生风(其实就晃两下。但杨大官人坚决认为,那就是传说的独孤九剑式)。
接着他另一手拿起一个印章,在绣毯上啪啪乱盖(其实。刘皇后经常抱着他批阅奏章,盖玉玺时都教他怎么盖)。
看到这一幕,不管是刘皇后。还是杨大官人都是大喜过望;
殿中百官也纷纷赞叹,嗡嗡的人声惊动了赵捷同志,他抬头望了望殿中百官,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别人抢他的东西,呀呀的叫两声,便伸出木剑把四周的笔、墨、纸、砚、首饰、玩具等等一齐拨到自己脚下,坐在那么咯咯直笑。
刘皇后高兴得快要晕过去了,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迎接百官的歌颂和赞叹。
这场抓周礼很快传遍大宋,越传越神奇,有的版本甚至传说当时赵捷化身一条金龙,在大庆殿盘旋,天上仙乐阵阵,百官不由自主的大礼参拜。
越是神奇的传说,越是有人喜欢听。赵捷是真龙天子这一点,民间百姓普遍认同。
与此同时,各地更是不断有祥瑞报上来,赵似这个半大孩子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私下和苏颂再次表示愿意退位……
中秋节这天。朝廷举办盛大的仪式,祭奠历年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犒赏三军。现在首轮裁军还没有完全结束,这对稳定军心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沧州方面,刑部尚书何世宽成功招抚沧州叛乱士卒后,朝廷迅速对沧州那么营私舞弊的官员量刑,全部籍没家产,流一千五百里。
何世宽回到京城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六日。
同日,礼部尚书范纯仁离京,外放淮南东路任经略安抚使。
九月一日,绍圣皇后再次下旨重申,京中诸王不得干预朝政。
九月二日,内侍省都都知刘瑗被发配巩县守永秦陵。
只要政治嗅觉稍为灵敏的人都已感觉到,东京上空正在悄悄酝酿着什么,或许,只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一场巨变就将来临。
明殿坊,苏府。
杨逸和十三娘带着儿子前去探望二老,苏颂年事已高,杨逸会定期给他号脉,并传授一些养生之道,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还挺不错。
见到十三娘一家三口回来,莫氏欢喜难抑,连忙让人去准备酒席;
苏颂逗弄外孙一翻后,将杨逸唤到书房。
翁婿俩刚一落坐,苏颂就说道:“前几日在迩英殿,陛下再次向老夫表露了退位的意愿。”
苏颂说到这便不再言语,双目却紧盯着杨逸,希望从他眼中捕捉什么讯息。
杨逸脸上没有丝毫波动,静静地答道:“此事小婿也略有耳闻。”
由于摄政的是绍圣皇后,大家都明白,赵似的皇位很不乐观,这个半大的孩子本性懦弱,朝中缺少大臣支持,虽然皇室宗亲拥护他,但谁也无法保证他能等到亲政那一天。
绍圣皇后一系列的举措,无不是想将赵捷扶上皇位,这在大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抓周礼上在关赵捷种种神奇的传说,更是让风向大变,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心里已渐渐适应了赵捷终有一天登上皇位的这种可能性。
作为权力仅次于首相章惇的苏颂,也感到事情已很难逆转,硬留赵似在皇位上,对赵似本人来说,未必是好事,这只会逼得绍圣皇后不择手段,最终葬送了赵似的性命。
他再次沉声说道:“朝局或将有变,老夫再次警告你,少掺和些事,否则你必将背负后世骂名。”
“小婿明白。”杨逸正色作答;
其实他真的明白苏颂的意思,参与这种废立之事,难免会被世人诟病、被史书列为奸佞,像苏颂这种传统的文人,对身后之名非常在意,规劝于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杨逸还有退路吗?而且走到这一步,他也不想再退了,历史功过由人评说吧!
当初唐太宗也曾行过废立之举,废的是他的父亲,而且杀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按说这应该是受万世唾骂之事,但事实上后世对唐太宗却是同声赞颂;
出现这种情形,无非是李世民用文治武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血腥味,于是人们相信,李世民登基是天命所归;
而再没有人会去想,若是登基的是他大哥李建成,大唐是不是会更加富强。难道没有这种可能吗?有!只是人们不愿再去想像这种可能,这或许也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诠释吧!
杨逸不敢自比唐太宗,但他也不想做‘败寇’,事到如今只有继续往前走。
或许苏颂也意识到些什么,因此杨逸虽然答得干脆,但苏颂显然并不相信他真的就不参与,他抚着长须悠悠而叹,望向杨逸的目光也极为复杂。
“岳父大人,一切顺其自然吧!”
“老夫今日所言,还望你能仔细想想,你还年轻,莫要因一时冲动而悔恨终生。”
晚上从苏府出来,杨逸不但没有因与苏颂的一席谈话而感到压抑,反而轻松了不少。
从苏颂片言只语间,可以隐隐推测到,苏颂在废立之事上已经想通,抱着的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
他是尚书右丞,他的态度极为重要,如今只要他不强烈反对,一切就好办多了。
回程的马车上,铁蛋衙内玩着一个绣球,在车厢内侧爬来爬去,他九个月大了,越长相貌越像十三娘,这让杨逸非常不满,担心他将来脂粉气太重。
好在这小家伙非常好动,挺皮实的!
杨逸抓过他的绣球,往自己怀里一塞,然后装成熟睡的样子,铁蛋衙内可不管你睡不睡,发现有人陪他玩,咯咯笑两声,呼啦啦的爬过来,扯着杨逸的衣裳想站起来;
但车子在行进当中,稍稍一晃他又扑嗵一下坐下去,努力三四次都没能站起来后,他一双眼睛骨碌碌地望向十三娘,十三娘也立即别开脸不看他。
哇!
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这小子扯开了嗓门使劲的嚎着,十三娘忍不住了,便要将他抱起,却被杨逸狠狠地瞪了一眼。
“官人!”
“不行,不能向他妥协,一但让他依赖惯了,以后稍不如意必定就是哭闹!”
“可是官人,大郎终究才几个月大,这是不是有些……”
“几个月大的时候你说他不小,几岁的时候你一样会说他还小,娘子啊,这种心态要不得,古时孟母三迁,方有圣人出世,这小子可是杨家长子,将来若是被惯成败家仔,你这个做娘的……”
“好啦,妾身不管就是,反正也轮不到妾身来管,妾身全当没这个儿子好了。”十三娘显然有些赌气,但总算是硬下心肠不去管哭闹的儿子了。
铁蛋衙内见哭闹这么久,仍是没人理会,慢慢哭声便小了下来,刚好这时候车子到家停了下来,杨逸俩人也不下车,就那么坐着;
铁蛋衙内停止了哭闹,再次扯着杨逸的衣裳爬起来,车子不晃了,他轻松就能站起,小手伸进杨逸鼓鼓的胸前,掏啊掏啊!最后把绣球掏了出来,带着一脸的眼泪咯咯直笑,那样子似乎很在成就感,旁边的十三娘也不禁含泪而笑。
杨逸一把将儿子抱起,连声夸奖道:“好样的,咱们家铁蛋就是利害,来,爹爹亲一个。”
“官人,说了不许你叫大郎铁蛋,哼,你把妾身看成什么人了?”
“咦,娘子何出此言?”
“反正妾身不会下铁蛋。”
“哈哈哈……”
“你还笑!你不笑!”
“嘶!娘子啊,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妾身是小女子,不是君子。”
“是嘛,口说无凭,我得检查一下才能确定。”
杨大官人说着将自家铁蛋往车里一丢,便要临时客串一下妇科医生。
十三娘连儿子也不要了,一溜烟跑下车去……)
p
第297章华山崩
嘉德元年十二月初二,天空如铅块一般灰沉沉的,不见一缕阳光,大雪纷纷扬扬下了好几天,路上行人几乎绝迹:
眼看天就要黑了,化阴县军驿的驿卒宋七郎缩着脖子,站在驿站门口跺了跺脚,伸头向外张望,除了飞扬的大雪,路上确实已看不到一个人影,连不远处巍峨的华山都只剩下一个灰蒙蒙的影子。
宋七郎正准备关门进去吃晚饭,突然从京兆府方向传来一串急躁的马蹄声,由于大风雪的缘故,等宋七郎听到蹄声时,一骑快马已离他不到十丈。
马上的骑士包裹在毛茸茸的狐皮大衣里。
宋七郎一看对方穿的不是信使服饰,顿时提高了警惕,快马冲到前面突然人立而起,长嘶一声喷出大口大口的热气;
宋七郎正想喝斥,突然看到马上的骑士伸出一块牙牌,上面赫然写着职方馆三个字。
来人正是职方馆派往西北的谍报人员李大风,他原是江湖豪强,因武功了得,为人机巧,被职方馆看中,并选为首批派往西夏的谍报人员。
李大风极为喜欢这份刺激的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几个月时间里,他两度得到提拔,如今已经是职方馆河西组的负责人。
这次河西组取得了一个极大的突破,西夏卓愣和南军司都统军乞力刚在几个月前,受命率军攻打割据黑水镇燕军司的往利乞光,结果不但没没有剿灭往利乞光,反而败下阵来,损失颇为惨重;
梁太后大怒,重责乞力刚,将他降为副统军,乞力刚家人也被押到兴庆府,如同人质,对此他极为不满;
河西组针对他的情况,派人进行策反,如今乞力刚已同意归附大宋,但提出两个条件,一是救出他的家人,二是归附大宋后必须给他一将的领兵权。
这些河西组无法作主,只得将信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