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闻此言,刘表有些犹豫,毕竟让刘备去当苍梧太守,难免有种赶人家走的嫌疑……如果能让他自己提出前往苍梧就好了。
“不管了,我等先迎接刘备使者,再行决断!”
刘表立刻招孙乾上殿,与之嘘寒问暖,好似一家人;孙乾见刘表有意收留刘备,当即大喜过望,连忙让人捎信与刘备,让他速速前来。
“玄德乃是吾弟,吾理应出城迎接才是!”
孙乾连说不敢,但刘表完全不听,连忙准备了仪仗队,又带了一千兵马,出城三十里迎接刘备。
刘备得了孙乾书信,连夜奔波前往襄阳,但见不远处旌旗万千,刘表竟率军前来迎接,刘备感动不已。二人互相问好,好似一家亲戚,但却丝毫不知对方心中想的是什么。
刘表设宴款待刘备,见刘备手下无一兵一卒,连忙拨出五百亲卫,三百斛粮食,五十匹布赠与刘备。
这些小恩小利自然无法打动刘备,但刘备还是笑纳了,随即向刘表提出愿意为刘备镇守北方,以阻挡曹操的请求,却被刘表婉拒了。
“贤弟初来荆州,与我多交流几日再说;至于将贤弟安置在何处,需得我等商议以后再说……今晚大宴,不要再说政事,只管喝酒,喝酒!”
看着刘表的笑脸,刘备心里一沉,看来想要一块土地发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了……
………………………………
第二百七十四回 桑寄生之意
刘表自迎接刘备进入襄阳城后,便将刘备留在此处,既不给地,也不给名号,似乎像是客卿般养着。刘备脸皮虽厚,但也实在是不好意思问刘表开口要地。
如此便过了几个月,刘备身上赘肉都长出来了,刘表依旧没有要给地的意思。刘备寻思着找糜竺等人商议吧,但这几人似乎也商议不出来什么,万般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在襄阳城中闲逛。
“听闻荆州奇人异士极多,也不知能否遇上几个……”
刘备正思衬着,忽见迎面走来一个白衣儒士,头戴纶巾,面容俊雅,形状秀丽,尤其是那两道白眉,竟是给他添上了一抹成熟的色彩。
刘备初来乍到,并不认识此人,但看此人面相异于常人,又有一双白眉,十分稀奇,必是奇人,连忙上前打招呼:“在下刘备,敢问先生名号?”
那人被忽然叫住,也是愣了一愣,听闻对方是刘备,顿时肃然起敬,恭声道:“原来是刘皇叔,失敬失敬!在下马良,字季常,素闻阁下贤明,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备连连回礼,心想自己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此人名号,便只能与之略微攀谈,然后问道:“不知阁下可知这襄阳城中,有甚名人?还望能够引荐一二……”
马良知道刘备想要求贤,大笑道:“这荆州何人不知水镜先生乃是众贤之师?若皇叔想要认识州中能人,便去与水镜先生打好关系吧!”
“不知这水镜先生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马良惊疑于刘备不知水镜先生,回道:“水镜先生乃是颍川阳翟人,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早年与学生一同避难,隐居襄阳。现正在襄阳城南外三十里一竹林中授课,荆襄名士争相前往,然水镜先生之收得数人。在下有幸听过水镜先生授课,感慨良多,其弟子也多是大德之才,还望皇叔不要错过。”
刘备得此消息,连连道谢,也不管马良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连忙叫上数名随从,拜别马良,朝司马徽所在的竹林走去了。
若是他知道自己刚刚抛弃的是被誉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只怕血都会吐出来几升吧!
却说刘备别了马良乃是清晨,待他到了马良所指的竹林之时,已到了正午。阳光正娇艳,竹林正繁茂,绿叶葱茏,枝繁叶茂,怎一个幽静所在!
“果真贤士也!”
刘备有些迫不及待,就欲深入竹林,去见司马徽;哪知一旁的本地护卫阻拦了刘备,说道:“皇叔,若想要自此经过,走旁边大路即刻。此间乃是水镜先生修行之所,据闻有大阵,常人难以进入!”
听完此言,刘备微微一愣:“大阵?是何等大阵?”
“这……我等实为不知,只听一些当地人说过,凡进此竹林者皆会迷失方向,迷途数个时辰之后又会走回竹林出口,颇为诡异。若皇叔想要见水镜先生,还是死了这心吧!除了水镜先生亲自邀请之人,还无人能面见水镜先生!”
这还奇了!刘备倒不似荀罡,见过那么多的仙人,又见过那么多的法阵,自然是不信邪,便不顾二人反对,径直走入竹林之中。二人阻拦不及,却又不敢进入,心想几个时辰之后刘备就会回来了,便不再多想。
刘备自进了竹林,感觉周遭并没有什么不同,便径直朝竹林深处走去;未几,忽然感觉天旋地转,太阳竟跑到了另一个方向,刘备顿时迷失了,但心想此乃水镜先生之题,便径直前行,不顾周遭变化。
果然,刘备在此前行,一切都回归原状。
未几,刘备又行至一湖泊边上,但见湖中亭台林立,似有五十,又似有一百,数不胜数,一时竟然看的晕了。刘备看着湖中那近百的亭台,又看周遭没了路,竟不知如何是好。
忽的,自那些亭中想起一阵阵乐器声响,先是一阵短而急促的琴音,随即是来自各方的杂音,鼓、笙、琴、钟,什么都齐了!一时混杂在刘备耳边,脑袋都要爆炸。
但刘备自幼喜欢音乐,一点的变动自然是逃不过他的耳朵。几个循环之后,刘备瞬间明白了这个考题的意思;原来只是发出第一个琴音,让刘备从接下来的一堆杂音中辨识出那琴音,然后选择出弹奏这琴音的亭子。
这或许是个极难的题目,但对于刘备而言却不值得一提;别忘了刘备还有一个体貌特征——大耳。
过了这一关,仿佛一切都豁然开朗,竹林深处一道光芒传出,刘备心中一喜,看来自己已经走出了大阵,可以面见水镜先生了!
光芒尽头之处,乃是一处幽静之所,竹林环绕之下,清泉瀑布,飞溯其间;竹屋石桌,书声琅琅,真乃风水宝地!
“竟有人走出了大阵?”
忽的一声轻响,只见一老者缓缓走来,气息微弱,刘备久经沙场,之前竟然没有感受到此人的存在,心中暗暗震惊,随即连忙行礼道:“刘备见过水镜先生!”
那老人摇头道:“某并非司马德操,那堂中讲课之人才是;在下庞德公,与水镜略有交情罢了!”
刘备连连称是,但见不远处有一大屋,屋中书声琅琅,似有数十名学生,而司马徽正在其中走动着,完全没有注意到刘备的存在。
刘备见司马徽尚忙,而庞德公伫立门外,以为是求学的老者,不禁肃然起敬,说道:“老先生可是来向水镜先生请教的?”
庞德公闻言一愣,随即竟是哈哈大笑道:“看来尊驾初来荆州,有所不知,这司马德操的‘水镜’名号,便是在下偶感而发的,当时司马德操可是感激无比,如今怎的成了我来求学?”
原来是个比司马徽还牛的人,刘备连忙道歉,这才明白荆州能人显山不露水,随便出来个老头就是个牛逼哄哄的人物,真是不可小觑啊……
“不知老先生为何在此?可是与水镜先生一同隐居?”
庞德公道:“某只是为了采药而来……”
据言庞德公乃是采药而终,终生不仕。
“不知是何等药物?”
庞德公微微一笑,竟不知从何处取来两株药材,轻声道:“桑寄生、远志。”
刘备眼神陡然一变。
桑寄生是治风湿的中草药,而远志则是养神的重要药物。两者不像花草一般还有花语,但古人却能够从中草药的名字下手,就好比当归、独活等等。而这桑寄生之意,便是寄人篱下,远志,乃壮志未酬,心怀高远之志,不在话下……
寄人篱下,壮志未酬,这不是与刘备现在的境况完全符合吗?
这……果真是世外高人!
刘备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声道:“老仙人救我,老仙人救我!”
对,这个庞德公一定是明白自己现在的境况,所以才会说出如此哑谜来试探自己。刘备自然不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连忙请教。
但庞德公却吊足了刘备的胃口,并不给他回答,刘备知道高人都是高来高去的,不敢催促;良久,忽的听堂中一声轻响,原是司马徽让下课了。
“刘皇叔,我侄儿如今尚在司马徽堂下,如你有意,便去向他请教请教吧!”
说罢,庞德公竟是大笑离去,只留得一株桑寄生在石桌之上,而远志,则是被他拿走了。
“老先生……”
“若要远志,便来寻我吧,哈哈哈!”
这自然是有寓意的,桑寄生在刘备手中,这是他的现状;而远志随庞德公远去,正是大志入云,缥缈至上!远志不能拿在手中,因为这样只会让自己更加怠惰!
刘备拿起那株桑寄生,明白了庞德公的用意之后,咽了口唾沫,朝庞德公离去的方向恭敬行了一礼。
庞德公没有告诉他什么,但已经帮了他的大忙。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等典故刘备不敢忘记。数个月的“摧残”让刘备险些忘了自己的意图,他不是刘表那等笼中鸟,他必须得展翅高飞,飞在曹操的头顶上!
纵然是从当年那八百步兵开始,他也要重新站起来!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刘备,如今又回来了!
………………………………
第二百七十五回 凤雏之助
庞德公走后,刘备便一路来到竹屋之前,却见一长者盘坐屋中,帐下学子纷纷收拾行装,就欲离去。刘备正欲上前问候,却没想司马徽突然说道:“诸位且慢。”
话一出口,那些学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仰视司马徽,不知何故。
司马徽笑道:“若有一翔龙入云,需得汝等相助,汝等何为?”
刘备暗惊,难道司马徽说的是自己不成?便不敢多言,连忙遁藏于末尾,静候众人发言。
却见为首一人身着白衣,手持羽扇,面容俊雅,没有丝毫的迟疑道:“若此人只是翔龙,非我所能辅佐。”
“哈哈,孔明号‘卧龙’,自然是看不起其他的龙!”一旁有人笑道。
“当今天子……除外。”诸葛亮微微一笑,将那人的话补全了。
司马徽笑而不语,环视四周,又是问道:“元直,你以为如何?”
原来徐庶早在司马徽帐下学习,只是听闻荀罡降曹,便暂时安置在荆州,来日再行决策。不过自己备受荀罡恩惠,心中岂能再受他人?便回道:“在下心有明主,不敢再仕他人。”
众人点头表示理解,但刘备心情却有些不好了;司马徽连问两人,但这两个人却丝毫没有辅佐自己的意思,让刘备颇感无奈。要知道听了之前那些人的介绍,刘备越发想从司马徽手下捞一个徒弟走了。
司马徽有些尴尬的抬起了头,视线只与刘备想交片刻,便又别过了头去。却在此时,忽有一年轻儒士,样貌平平,仿佛民间村夫一般,出列说道:“不知先生说的是何等翔龙?”
见那人说话,司马徽先是一愣,笑骂道:“翔龙能有何等差距?”
那人道:“翔龙自然有别,是高瞰之龙,亦或是潜渊之龙?若此龙高耸入云,我等便无能为也已;若乃潜渊之龙,身无寸兵,吾等亦无能为也已!”
诸葛亮闻言,当即笑骂道:“士元兄此话说的甚是可笑,高瞰之龙你无意侍奉;潜渊之龙汝亦是无意侍奉,这天下还有何等神龙,能够入你法眼?”
“孔明兄所言甚是,士元兄不要卖关子了,快些与我等说说!”
众人吵吵闹闹,气氛活跃,但刘备的心里却紧张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龙,如果算龙,又算是哪种龙?万一不能够入他的法眼怎么办?
正待众人吵闹之际,庞统忽然面色肃穆,沉声道:“吾欲侍奉之龙,能受潜渊之苦,能处高瞰之事。进而不傲,退而不躁,勤俭爱民,忠君报国……若真有此人,统愿以死效忠!”
听罢此言,众人纷纷沉默,并无人嘲笑他的志向;虽说此等大德之人天下罕有,但如果真的没有,自己便不仕则可,有何忧虑?
“原是如此……”
司马徽轻抚胡须,微微点头,笑道:“我只知有一龙,但不知道此龙如何,士元可想一见?”
“这是自然。”
司马徽点了点头,便让庞统留下,其余诸人纷纷退去。而当他们走到门口之时,才发现有一中年人正坐门外,长手大耳,大有帝王气质,纷纷惊疑。
而刘备则是与每一人都行了礼,并不寒暄,唯独看着诸葛亮与徐庶之时,大有怅然若失的感觉。他本欲叫住二人,但等他反应过来时,二人已是消失在了竹林之中。
众人离去之后,徐庶忽然叫住诸葛亮,询问道:“孔明,你可识得那门外之人?”
诸葛亮笑道:“大耳福相,双手过膝;此等异相,只怕天下绝无仅有吧!”
“想必便是……刘皇叔?”
“我想水镜先生说的翔龙,便是他吧!”
“但我刚才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知为何……”
诸葛亮忽然停住了步伐,朝身后望去,若有所思,心中暗道:“也不知这刘皇叔是否能复兴汉室呢……哎,我还是回去多读书,来日若是能助陛下逃离魔爪,重振汉室威仪就好了!”
诸葛亮并没有徐庶那般怅然若失,便径直离开了。
却说众人离去之后,司马徽将刘备请进了屋中,笑道:“刘皇叔远道而来,小老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刘备连说不敢,随即看着一旁的庞统,与二人各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汉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刘备刘玄德,见过水镜先生……不知这位?”
“在下庞统,字士元。”庞统回礼道,眼中满是对刘备的敬畏,毕竟他也是听说过此人名号的。
原来这就是水镜先生说的翔龙啊……
司马徽请二人入座,名仆从上了茶,与刘备寒暄片刻,忽然惊疑道:“你竟然见到了庞德公?”
“先生方才授书之时,庞公便在屋外,与玄德多加寒暄,感触颇多。”
庞统道:“尚长公乃是家叔,素有贤名,在下凤雏之号、水镜先生之号、还有方才孔明的卧龙之号,皆是出于此人。众人皆道荆州本无才,庞尚长一人,则荆州贤才远胜九州!”
刘备连连称是,见庞统年纪轻轻,不过二十模样,模样平平无甚益处,但脱口不凡,大有王佐气质,心中甚喜,连忙说道:“方才庞德公赠与在下两株药草,一株桑寄生,一株远志;在下深感其意,本欲请其出山相助,但却被拒绝,只道‘与我侄儿商议’,这才进屋来看。”
“看来庞德公挺敬重皇叔啊!”司马徽先是吃了一惊,转眼朝庞统笑道:“汝叔有意让汝辅佐皇叔,不知你有何感想?”
听闻此言,刘备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庞德公不是凡人,他的侄儿也必然有出彩之色。如果得到了庞统的帮助,自己将来的战略或许便会明朗许多。
庞统低头沉吟片刻,忽的抬起头来,朝司马徽道:“水镜先生,在下有意与皇叔畅聊,还望水镜先生能够成全。”
司马徽自然明白庞统的意思,这是嫌自己在这里,他二人施展不开拳脚,便苦笑一声,请二人入内室讲话,自己则是到一边凉快去了。
二人进屋之后,庞统请刘备入座,神色肃穆道:“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备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只愿复兴大汉,锄奸铲佞,还一个太平盛世!”
二人交谈良久,或是庞统提问,刘备回答,亦或是刘备请教,庞统对答如流。二人交谈甚欢,不知不觉竟到了深夜,仍旧意犹未尽。二人大喜,好似鱼之有水,便同席而睡,次日再谈。
次日刘备请庞统出山,庞统以之为知己,自然乐于随从,但心想自己学业未成,便提议让司马徽决断,刘备无奈,只得与庞统前去请教司马徽了。
哪知司马徽哈哈大笑道:“士元,汝之才能早已不下于我,何必再来请教?既然今日你已得明主,便放心大胆的去做便是!只可惜孔明他们失了你这个挚友,怕是要伤心了。”
自此之后,庞统便别了司马徽,一心一意效忠于刘备……
………………………………
第二百七十六回 避难苍梧
自刘备得了庞统相助之后,常自比如鱼得水,纵然孙乾、糜竺、糜芳、简雍四人颇为不满,但见这二十岁青年有甚长处?大有考验此人之意,但皆是被庞统只言片语化解疑难。
自此,众人不再怀疑庞统之才,而庞统便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刘备中心幕僚,不过因为刘备害怕刘表怀疑,所以暂且不报名号,以客卿之礼相待。
而得了庞统之后,刘备终于问出了疑惑多时的问题——刘表将自己养在襄阳,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刘备近半年的时间,但在庞统看来却不值一提,便坦言道:“主公受封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与刘表平起平坐。而刘表身为一州之主,必然不敢轻视主公,若以一地割让主公,势必会让主公独大……”
“然则为之奈何?”
庞统微微一笑,说道:“若刘表意欲给主公地盘,不知主公想要何等地界?”
“自然是新野。”
庞统摇头道:“南阳如今已入曹操手中,派重兵把守;若主公驻扎新野,只怕不出旬月,便会被曹操派一骁将剿灭。”
“然则江夏?”
“江夏毗邻江东,乃久战之地,太守黄祖又素得刘表信任,何必徒增麻烦?”
“这……难不成军师说的是桂阳、零陵等地?”
庞统哈哈大笑,摇头道:“此地皆是商贸重镇,刘表岂会留与主公?以属下来看,主公若要避曹操之难,非苍梧不可!”
刘备大惊失色,以为庞统是与他开玩笑,但看他的模样又完全不像,激动说道:“苍梧地处荆州极南之地,与交州相隔不远,穷乡僻野,军师让我让我躲避此处,将来如何逐鹿天下?不可不可!”
“那主公以为,我等能够驾驭何处地盘?实不相瞒,依在下愚见,只怕那刘表如今正等着主公亲自请命,前去苍梧!否则以刘表之精明,绝对不可能一直养着主公不放!”
庞统一语中的,如此想来,刘备每每与刘表交谈之时,后者总是不经意的想让刘备跑到偏远的地方去,皆是被刘备当作戏言。如今再细细一想,看来刘表早就想让自己到苍梧待着去了!
“苍梧偏远,只怕今生再无见中原的可能……军师,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庞统道:“偏安苍梧只不过权宜之策,刘表治理荆州多年,与南方蛮人多有交流,主公虽在苍梧,然距离中原并不遥远。届时主公只需使巧谋,占据荆州长江以南,以为依靠,何愁江北不定?”
“这……刘表有恩与我,我岂能……”
“主公,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刘表收容主公,不过徒增自己虚名;而主公依附刘表,不也是寻求机会东山再起吗?”
庞统说得句句在理,就连刘备似乎也没有办法再反驳了;想着自己这个年轻军师愿意跟随自己到那偏远的地方,必然不会坑害自己,便咬了咬牙,点头答应了。
“今日,就让我刘备,先做一条潜渊之龙吧!”
果然,按照庞统的计划行事之后,刘表虽然假意请刘备留下,但不过两次推辞,刘表便允许了刘备前去苍梧驻守,明面上是说防范士燮,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把刘备赶跑了。
苍梧其实是属于交州地界,但刘表曾趁着士燮就任交趾太守立足未稳,将苍梧纳入了手中;但也正因为如此,此间连年征战,时而回道士燮手中,时而又被刘表抢走,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商贸贫瘠,不在话下。
刘表调回了苍梧太守吴巨(一作吴臣,因为其字子卿,所以是臣的可能性极大,但现在大多作巨),给了刘备三千兵马,又从江陵调了些许钱粮到苍梧,便将刘备打发走了,再没有之前亲热的模样。
刘备这下才是彻底看透了,什么刘氏宗亲,全是狗屁!乱世之中只有相互利用罢了,自己之前还顾及着刘表对自己有恩,不好侵略他的领土,如今看来,自己真的得换一种想法了。
刘备带领部队自江陵经过,意欲渡过长江,从江津南下,过武陵、零陵,一路到达苍梧;但庞统却让刘备多行几步,从乌林出发,自长沙经过,行桂阳、临贺,再到苍梧。这样不仅路程增加了大半,而且还浪费接近十日!
但纵然刘备不解,心想庞统如此建议,应当还是有意义的,便照行不误。
行至长沙,忽有斥候来报:“长沙太守刘磐,与孙策交战于艾县,现今不敌,听闻皇叔赶到,便差使者前来,请求支援!”
“这难道是军师的计策?”
刘备闻言大感震惊,却看一旁的庞统正微微笑着,似乎早已有所预谋。原来庞统之前在襄阳便得知刘磐率军前去骚扰孙策,必然被孙策所攻,便让刘备绕道长沙,若是能够拉拢人心,为将来巩固荆南做贡献,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事不宜迟,刘备连忙驱兵前往艾县救援,路遇败兵,便合为一处。约莫数个时辰之后,远远地看见两军交战,刘磐的军队被孙策的军队吊打,刘备连忙挥师向前,与刘磐合作一处,好不容易才将孙策击退。
刘磐来见刘备,行礼道:“原来阁下就是刘皇叔,久仰久仰!”
刘备还礼,忽见刘磐身后有一壮士,年过五旬却器宇轩昂,勇力过人,只怕与关张二人不相伯仲,心中暗惊,忙问道:“贤侄,不知这位将军姓甚名谁?”
刘磐笑道:“此乃某麾下中郎将,姓黄名忠,字汉升。黄中郎,快来见过刘皇叔。”
“在下黄忠,久闻皇叔皇叔贤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黄将军老当益壮,在下佩服!”
刘备看着黄忠,心中便想起了关羽等人,悲从中来,若是他三人还在,自己如今岂会因为一个黄忠而感到悲哀?
“不知皇叔欲往何处?”刘磐忽然问道。
“在下自刘荆州处求得苍梧一地,如今正准备前去驻扎。”
刘磐大惊道:“苍梧穷乡僻野,皇叔万金之躯,岂能于此地驻扎?不可不可!小侄这便书信一封与叔父,岂能让皇叔吃了这等亏?”
“好意心领了,想不到贤侄不仅用力过人,还有如此心思,长沙百姓有福……不过在下已经厌倦了中原纷争,所以才请了一块偏远之地,做一个土财主便可!”
刘备这自然是骗人的,毕竟刘磐可是刘表的侄儿,难不成自己要说在苍梧等着东山再起不成?这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吗?
“皇叔乃当世英雄,岂能退出天下纷争?”
“当世英雄不也是为天下苍生而奋斗吗?荆州万民乃是苍生,难道苍梧人民便不是天下苍生了吗?贤侄,为君一时,不可因领土大小而愤愤,只要能够为当地黔首做出贡献便可!”
刘磐一时语塞,竟是被刘备的这种精神弄得很为感动,行礼道:“皇叔大德,小侄佩服,谨记教诲!”
刘备微微一笑,便不再与刘磐多言,略加寒暄之后,便准备领着麾下众人离去;未行五里,忽有单骑前来,大呼“刘皇叔且慢”。众人停下,见竟是黄忠,心中暗惊。
不过刘备眼神平淡,询问道:“黄老将军来此,是为何事?”
黄忠既然名字中有一个“忠”字,那必然不是来投靠的;只见黄忠在马上行礼道:“刘皇叔大志,汉升颇为佩服!只是忠诚不仕二主,若刘皇叔有闲暇来到长沙,还望前往汉升府中一叙!”
刘备虽然有些失望,但心想这也算是拉拢一个人的人心,届时拿下荆南,也可顺理成章收得此人,便满口答应,随即目送黄忠离去。
“军师,看来你让我等自长沙经过,不失一条妙计啊!”
刘备与庞统相视大笑,随即带领军队朝南方行进,夕阳的余晖之下,似乎绽放着锃亮的银芒。
“荆州……我刘备一定会回来的!”
………………………………
第二百七十七回 讨伐凉州
阴沐自被荀罡带回府中之后,颇得吕玲绮与袁敏的喜爱;又因为阴沐年龄与众人相差无几,倒也没有明面上的拘束,仿佛一家亲姐妹一般,不在话下。
而阴沐自进了荀罡家门之后,乖巧伶俐,聪明过人,竟是让隔壁老曹看顺眼了,想要给自己三儿子曹彰做媒。荀罡正感觉头疼,却没想到阴沐忽然开口道:“沐儿此生只想跟着三叔!”
妈呀,这声音酥的,荀罡当场就沦陷了,但曹操却是被气得够呛;荀罡心想自己可得罪不起曹老板,好说歹说,才把曹操给劝了回去。
不过汉朝有规定,女子十五岁依旧不结婚是会罚款了,据说年龄越大罚的越大。当荀罡问起阴沐的时候,阴沐竟是天真的回道:“到时候三叔娶我不就行了吗?”
虽然荀罡很乐意,但他明显能够感受到后方两道恐怖的视线……
或许是跟荀表久了,阴沐虽然隐隐约约散发出一股仙气,但因为与凡世交流少了,所以破不懂规矩,根本不知道自己和荀罡是近亲,不能结婚的。但荀罡并不想告诉她这一点,毕竟这么可爱的小萝莉,他可不想便宜了其他的男人。
但两位夫人却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
“沐儿已是不小了,再过两年也该找个好人家嫁了!”
“荀罡你这家伙,难不成还想养她一辈子?魏公都找上门来了,你干嘛拒绝他?”
但面对二人的质疑,荀罡只能好言相劝,竟是没想千算万算,到这两个大家闺秀居然连自己外甥女的醋都吃……
不过曹操似乎看准了阴沐,数日之后,竟表奏汉帝,以荀罡护卫许昌有功,功过相抵,去前将军号,另封为骠骑大将军,位置仅低于丞相、大将军。但荀罡知道曹操这是在拉拢他,或许是因为荀彧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阴沐的缘故。总而言之,荀罡笑纳了,但在阴沐的事上决不让步。
曹操无奈,只得步步为营。
建安七年春,曹操再次讨伐河北,意欲将幽州丘力居、并州轲比能赶出中原,并进一步巩固河北地区,随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