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年秋,荀攸与董昭商议,意图让曹操……进爵魏公。
………………………………

第二百七十回 荀彧之死

    “丞相功过千秋,平袁术,剿吕布,更定袁绍之土,有大功于社稷,如今不过区区许侯,实在是有失民意!”

    丞相府中,董昭、荀攸二人伫立堂下,恭敬言语,曹操则是端坐案前,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董昭,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而今丞相威名著于四海,贤德遍布八荒,匡扶汉室,威震九州,理应进爵为公才是!”

    荀攸亦是在一旁附和道:“公仁所言甚是!而今四方威服,丞相贤明远播,更灭袁家乱贼,已是进公爵之时!此乃顺应天意之事,主公切莫推辞!”

    望着荀攸与董昭,曹操不知道说什么好;权力在手上握的久了,你只会想要更大的权力……

    原本曹操还打算再将四周稳定一下再讨论进爵之事,但没想到这二人来的如此早,以至于曹操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不过曹操对于荀攸的态度倒是有些好奇,问道:“公达,文若对此事有何见解?”

    “家叔尚未发表看法,不过依下官来看……叔父必然会阻止丞相进爵。”

    荀家世代效忠大汉,除了出现了几个异类,其他的都是秉持家族的中心思想,而荀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荀彧明言效忠曹操,其实是效忠汉室,不然为什么曹操的军议,他从来都没有参加过?

    “殒星又是什么看法?”

    “这……属下尚且不知。”

    荀罡本是太傅,但因为之前许昌屠杀之事,被刘协象征性的从太傅的位置上撤了下来,成了前将军,爵位不变,可以说是丝毫没有惩罚。但对于曹操而言,荀罡的意见似乎依旧挺重要的。

    曹操默然片刻,突然问道:“太祖帝曾说,异姓之人不可称公为王,公达……你荀家世代以大汉为根本,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曹操也是明白这种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必须确定自己手下亲信的态度。只见荀攸微微拱手,恭敬道:“公达只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来做,家族之事……不足挂齿!”

    “这样啊……”

    荀攸的回答让曹操少了些许疑虑,见曹操仍在纠结,董昭连忙拿出一张布帛道:“丞相,此乃百官联名书,皆是同意丞相进爵!丞相切莫违背百官之望啊!”

    曹操见那布帛,洋洋洒洒数十人,皆是高官,但却没有荀彧与荀罡的名字,心中有些畏惧,毕竟不是全名通过,万一以后落得千古骂名如何是好?

    “操乃大汉之臣,如今为许侯已是心满意足,如何还敢僭越,此事万万不可!”

    见曹操主意已定,董昭荀攸二人互相对视一眼,也不敢强迫曹操,便缓缓退去。离开厅堂之后,董昭问荀攸道:“汉室倾颓,日薄西山,主公不愿进爵,恐失了民心,将来进退维谷,为之奈何?”

    荀攸道:“主公忧虑,我等不可迟缓,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董昭闻言大喜,便与荀攸各自行事去了。

    数日之后,百官前往皇宫中朝拜议事,荀罡亦在其中,不过因为自己官职从太傅跌落到了前将军,只能在殿外候着,光看着就感觉无比窝火。

    但不知为何,荀罡今日看着周遭的臣子,感觉他们神情慌张,似乎隐瞒着什么事情一般。

    过了许久,朝堂之上忽然热闹了起来。

    “丞相功高九州,往陛下能够去丞相许侯之爵,上封为公!”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而且说这话的人数量似乎还不少;荀罡一惊,怎么突然就要给曹操封公爵了?这是不是太早了?

    却说朝堂之上,曹操目瞪口呆的看着跪拜在地上的朝臣,心里也是猜出了十之八九,必然是荀攸董昭召集这些臣子,让他们在朝堂之上“逼宫”。如今曹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俨然位极人臣,此时这些人跪拜在地上,皇帝会怎么想?

    他会觉得,曹操能耐了,要逼宫了!

    曹操很害怕,他不是害怕皇帝会对他下手,因为这根本不是事!他害怕的天下流言,是历史评价;万民会如何看,后世会如何看?这些才是曹操最害怕的事情。

    “请陛下恩准!”

    殿下许多人依旧跪拜在地上,让得曹操与刘协皆是不知所措。刘协以为是曹操导演的一出戏码,想着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完全不想给曹操进爵,便连忙在朝中寻求支援。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荀罡,但荀罡被贬官了,早已经在殿外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太祖帝曾有规定,异姓之人不可称公为王……”

    须臾,殿中突然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竟是之前被提拔成廷尉的荀彧。荀彧一脸严肃的看着曹操,又看了看跪拜在地上的请愿之人,走出队来。万人丛中,显得无比孤独。

    “陛下,此事决不可听从百官谗言!”

    刘协见是荀家的人出来为自己说话,当即大喜过望;而正当荀彧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殿外一阵骚乱,荀罡竟是丝毫不顾礼仪冲上了殿来。

    “我与廷尉意见一致,决不可让异姓称公!”

    又来了一个救星,刘协瞬间放松了不少,看来大汉还是有忠臣的嘛……便问道:“却是为何?”

    紧接着便是将近两个时辰的辩驳,荀彧与荀罡二人极其孤单的对峙着满朝文武,嘴巴都说干了,就差吐出血来。但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并不能说服二人,让刘协正式封曹操为公爵。

    但这两小时的辩驳并非毫无效果,一直看戏的曹操正好通过这次事件,分别出了谁才是真正选择效忠于自己的人。而荀罡荀彧这对兄弟,根本不是和自己一根弦上的蚂蚱。

    必须要除掉此二人……

    因为荀罡二人的缘故,曹操封公的事情被暂时搁置了。

    刘协为了表彰荀罡,将其封为太常,位列九卿。

    但曹操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建安六年春,荀彧因疏忽职守,被贬为将作大监;数日之后,又因为财政疏漏,被贬为宫守令,最后被百般刁难,成了个小小的郎中。

    但荀彧依旧忠于职守,很得刘协赏识;不过天算不过人算,曹操各种设计刁难,直到一日刘协出宫巡视,荀彧身为郎中守护一旁,被做了手脚的天子车辇忽然倒下,天子受伤。

    荀彧因为疏忽职守,被下了死牢。

    三日之后,被秘密处死于监狱之中。

    得知此事的刘协大为震惊,虽然知道是何人所为,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罢朝三日,聊表抗议。

    为一个郎中而罢朝三日,大汉绝无仅有。

    至于荀罡则是披麻戴孝,在丞相府外哭诉,惹得曹操无比尴尬;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最为疼爱的儿子曹冲,也是跟着荀罡在外面一起哭诉。

    万不得已,曹操只能恢复荀彧的名誉,谥号“敬侯”,天子亲自扶棺下葬,礼遇之高,世间罕有。

    但仅仅五日之后,失去了荀彧阻挠的曹操再此被百官拥戴,天子孤立无援,万不得已只得准了百官奏折。

    建安六年秋,曹操进爵魏公,改土建国,封地谯、陈、梁、汝南、沛、陈留、济阴、山阳共计八郡,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

第二百七十一回 我意斩凌霄

    悠扬琴声罢,曲终故人离,遥遥淯水巅,谁人知怀惜。

    淯水之旁,荀罡轻抚琴弦,琴声飘荡在淯水之上,或悲戚,或高亢,琴音不绝,百鸟朝凤。

    荀罡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高山流水,不过如此。对于荀彧的离世,他极其悲痛,纵然曹操恢复了荀彧的名分,但荀罡还是感觉咽不下这一口气!

    他浑然不知,已经有一人站在了他身后。

    那人顺着琴声,走到了仙山,走到了东湖,游遍了山川,看遍了人间。

    “琴音婉转,却忧虑甚多,反倒让这一曲高亢处显得忧郁了不少……嘛,或许这样也不错。”

    荀罡琴声骤停,兀的转过身来,竟是许久不见的荀表。兄弟二人见面已毕,荀表问道:“三位为何在此处抚琴?”

    “你不是知道我所有的事情吗,来猜猜啊!”

    荀罡言语似乎颇为放松,完全没有之前的那种忧愤之感;但荀表只是微微的笑了笑,荀罡心中想着什么,他又如何不知道?

    “文若之死,某深感痛惜,但你切莫因此作出什么违逆之举……”

    话未说完,荀罡却是打断道:“什么违逆之举?我一直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没触犯王法,何来违逆?”

    言语之中,荀罡的不满已是极其清晰,甚至蕴含着无穷的震怒;对曹操的震怒,对他那魏国的震怒。

    荀表摇头道:“你欲如何?”

    “我不仅要用计杀死曹操,还要让他辛苦打下来的疆土分崩离析!”

    “文若已死,你这举措不过徒增伤亡罢了!三弟……不,荀罡,我当年那个爱民如子,活泼可爱的三弟哪里去了?”

    荀表言语虽然平淡,但荀罡却早已听出了其中的无奈;他笑了笑,说道:“爱民如子的是我,活泼可爱的还是我,而睚眦必报,毁坏这江山的……依旧是我。”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荀表似乎还想劝诫,“文若死了,你这样只能给自己徒增骂名!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害死曹操,扶持曹冲为主,让野心蓬勃的曹丕心怀不满,借此离间曹家!等自己权力大位坐稳之后,将曹冲杀害,自立为主!”

    荀罡酝酿了数年的计谋,被荀表一语戳破;不过荀罡满脸无所谓,反是问道:“兄长,乱世之中何来对错?当年我愿意屈膝于曹贼,如今我为何又不能从他手中逃脱?或许有人说我两面三刀,薄情寡义,但我不在乎!忍了这么多年,我可不会因为别人的脸色而放弃自己的行为!”

    “你……哎,孺子不可教也!”

    荀表已经彻底没办法与荀罡交流了,他有他的道,我有我的路,兄弟分别多年,情感稀疏,哪里还有本事让他听自己的话?

    “若女荀在此……你也不至于变成如此模样!”

    荀表开始怀念起荀采了,别的不说,荀罡可能不听荀爽的话,但绝对不可能不听荀采的话。

    “女兄是我等害死的,我对其有愧疚,自然会听……”

    二人沉默不语,忽在此时,湖面一阵漩涡掀起,仿佛万条青鱼在水中环游;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道波涛竟是冲天而起,落于九天,堕于凡尘!

    “这是……”

    荀罡正惊疑间,忽见荀表微微低头,恭声道:“师父!”

    师父?

    一名身着白袍的道士忽然出现在了荀罡的面前,荀罡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钻出来的,完全像是凭空显现出来的一般。

    “乌角先生?”

    荀罡自然不会不认得左慈,毕竟之前在下邳,就是他将貂蝉给带走了,还让自己出了不少的洋相。不过看着左慈那一脸严肃的神态,荀罡觉得事情似乎并不会那么简单。

    “看来你还不受教训,当初真的不该救你……”左慈忽然说了一句荀罡听不懂的话。

    左慈说的自然就是北斗南斗弈棋之事,只不过此事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如今已是悔之晚矣。

    但荀罡并没有理会他。

    “荀罡,你所求的究竟是什么?”左慈问道,“是君临天下,是仁布四海?是驱逐异端,是光兴中华?……呵呵,依老夫来看,你什么都不打算,你早已经忘了自己打算做什么。”

    打算做什么?

    十年前,荀罡的志向乃是驱逐鞑虏;他没有太大的野心,不想君临天下,所以匡汉还是不匡汉,对他而言都没有任何的损失。

    而如今,荀罡不再是十年前的那个荀罡。他要杀死所有仇人,要登上权力的最高点,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曹操……或许比他更为奸邪。

    当年自己最讨厌什么人?

    渴求名望之人?渴求权力之人?时过境迁,自己竟然成了当年最讨厌的那种人。

    人世间最失败的事情,莫过于此。

    “胡人犯境,已占了幽州、并州两大产马地,想想你自己当初的愿望吧,难道你就忍心让他们荼毒我大汉臣民?”

    荀罡并没有将左慈的劝诫听进去,反是问道:“此乃袁谭、袁熙之过,与我何干?”

    “若无你的强行干扰,袁绍岂会称帝?曹操官渡岂会惨胜?没有曹操北征乌桓,乌桓便与鲜卑一同南下,这难道不是你的罪过吗?”荀表痛斥道。

    左慈制止了面色通红的荀表,表情毫无波澜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但荀罡,我等希望你能够就此罢手,别再做违背天道之事了!害死司马懿已让你折寿一纪,害死孙权让你折寿五年,关张赵三人之死各让你折寿一年……若你害死曹操,只怕你的阳寿,已经不足四十载了!”

    “我不信天,天如何折我寿?”

    荀罡说出了与多年之前几乎一致的答案。

    荀罡几乎已经可以算是冥顽不灵了,就连左慈也奈何不得他。或许他能够将诸侯戏耍在股掌之间,但对于荀罡,他若是一意孤行,自己似乎还真的没法奈何他。

    “师父,似乎也只能用最后的方法了……”

    左慈点了点头。

    荀罡凝视着二人,难不成他们还想把自己人道毁灭不成?不,这根本不人道。

    “阴沐,出来吧!”

    荀表忽然朝丛林中呼和了一声,未几,只见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小心翼翼的从林中走了出来。她将自己身体躲藏在一株青松后面,稚嫩的脸蛋像打红了的樱桃,颇为可爱。

    “乖,到大舅这里来!”

    荀表微微一笑,将那小女孩招了过来;她似乎有些怯生,看着荀罡的眼中充满了畏惧,随即小心翼翼的从树后面走了出来,躲在了荀表身后。

    纵然时间颇为短暂,荀罡还是将她的一切模样模样映在了脑海之中。可爱、乖巧,是荀罡对她的第一印象,而她那种怯生生的感觉更是生生的触动了荀罡的萌点。

    荀罡的脸不自主的红了,他想伸手去抚摸那小女孩,但却被小女孩灵巧的避开了,荀罡无奈,只能寻求荀表的帮助。

    但荀表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让荀罡心中极其恼火。

    三人在淯水边沉默着,只有那小女孩上下左右各种审视荀罡,看着这个不过打字机三四岁左右的孩童,心中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大舅,这个……坏蛋,是谁?”

    脆生生的声音,忽然响起。
………………………………

第二百七十二回 真女主登场

    “坏……蛋?”

    脆生生的萝莉音从小女孩嘴中迸出来,荀罡感觉自己整个骨头都酥了;但听见小萝莉对自己的评价,差点没有突然喷出一口老血来。

    荀罡一脸愤怒的看着荀表,似乎想要从他的眼神中得到什么答案。荀表微笑道:“我给沐儿说你是要毁灭世界的大坏蛋……”

    听到这句话,荀罡真的想一剑把荀表给戳死!他能够接受天下的质疑,能够接受皇帝的辱骂,但他绝对不能接受一个萝莉对自己有半点的负面评价!

    他就是个死萝莉控!

    “这里不是二次元,我又不是哪个中二高校生,干嘛要毁灭世界?”荀罡死死压抑住愤怒,喝道。

    似乎感觉到了荀罡言语中的戾气,小萝莉又朝荀表身后挪动了几个身位,瞬间,荀罡心态炸了。

    荀表不懂什么叫二次元,但他早已从左慈那里听说了,荀罡并不是荀罡,而是一个来自于未来的人。也就是说,他的弟弟不是他弟弟,不然荀表之前也不会对荀罡那么冷漠。

    “算了,不闹了……”荀表轻叹一声,将小萝莉从身后拉了出来,说道:“沐儿,这可是你的三叔,休要失了礼数!”

    “你现在说会不会太晚了?”荀罡没好气的抱怨道,“别人都以为我是大坏蛋了!……等等,你说我是她的谁?”

    “三叔啊!难不成你忘了?阴沐可是女荀的女儿,她的名字还是你取的呢!”

    荀罡听完这话,顿时就傻眼了,也就是说,这女孩是他的外甥女……外甥女……近亲……

    荀罡的心态比之前更为爆炸了。

    “沐儿,快叫三叔。”荀表按住阴沐的脑袋,笑道。

    阴沐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胆怯了,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看上去颇为可爱,竟是让荀罡差点沦陷了。

    “别……别以为现在叫我我就会原谅你!”荀罡竟是变得有些傲娇了。

    “三叔!”阴沐脆生生的叫道。

    “乖,真乖,快让三叔抱抱!”荀罡顿时没了脾气,轻轻拉过阴沐,而阴沐也没有反抗,站在了荀罡的面前。

    “你之前不是说我是坏蛋吗?”

    阴沐毫不隐晦的说道:“你看起来笨笨的,根本就没有毁灭世界的能力!”

    ………………………………

    荀罡被阴沐折腾的死去活来的,俨然忘却了身旁还有两个人看着自己。不过他感觉自己和阴沐颇为自来熟,仿佛自带磁铁一般,没过多久便和这小萝莉混熟了。

    “看来……效果还不错。”荀表轻声说道。

    但左慈的脸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见他轻轻捋了捋胡子,淡然道:“荀罡对荀采有着超乎寻常的感情,或是钦慕,或是愧疚……总之,这世间唯一能够镇住荀罡的,不是哪方天神,唯有荀采一人而已。”

    “而荀采已殁,此事也只能交给她的女儿了……”

    正是因为荀采的缘故,所以荀罡感觉这个阴沐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姐姐根本就没有死,只是化身在了阴沐身上,让他颇感欣慰。

    但……他二人为何会将阴沐拉给自己看?

    荀罡轻轻的摸了摸阴沐的脑袋,眼中已没了之前那抹痴痴的模样,反是一脸严肃:“说吧,将女兄的女儿介绍与我,是为何事?”

    “何来介绍一说?我记得我给你说过,我会将女荀的女儿与你带来吧!”荀表沉声说道,“沐儿已经十三岁了,却没有丝毫的修道之心,我寻思着她也不能一直跟我们这些老爷们儿在一起,便将她带给你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荀罡不信荀表,转眼看着他身旁的左慈,问道:“乌角先生,在下并不希望阁下隐瞒什么,还望阁下能够实事求是!”

    左慈也并不打算隐瞒,直言道:“荀罡,阴沐的出生乃是必然,但在你出现之前,并没有人知道她的最终结局。或许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嫁了,安稳度过终生;或许她一心修道,远离凡尘。但如今,她的命运,却是掌握在了你的手中……”

    荀罡眉头瞬间紧皱:“此话何意?”

    “你不是要捣乱这片时空吗?我倒想看看,对于一个未知结局的人,而且是自己颇为重要的人,你还会如何选择……”

    荀采是荀罡最为重要的人,既然阴沐是她的女儿,那阴沐也是荀罡最为重要的人。如今荀采已殁,荀罡只能将所有的思念倾注在阴沐身上。如果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阴沐有一个坏结局,只怕强如荀罡,也会崩溃的吧!

    当年他一念之差,导致荀采自尽;如今他又如何能够容忍自己,再害死阴沐?

    “左慈,你太毒了!”

    “害一人与害天下、害过往……与你相比,我这根本不毒。”

    “啐!”

    原来这两个家伙在这里等着自己的,自己只要一步错,结局错,必然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若是如此,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就必须再考了考虑了。

    “看来你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左慈脸上露出了一抹难得的笑容,“好好考虑考虑吧,这样对你我,对阴沐,对苍生都好!”

    “我可没说我放弃了!文若之仇,我一定得报!北方胡人,我也一定会驱!”

    左慈不再言语,只见一阵微风吹过,将左慈与荀表带走,只留下一道空灵的声音:

    “阴沐留与你,我倒想看看,你最后的选择会是什么!”

    半晌,风波渐停,惊涛渐息,一切似乎都归于了原状。

    “我的选择吗?”

    荀罡嘴中嘟囔着,眼睛却看向了一旁表情懵懂的阴沐,竟是忍不住笑了。不知道为何,只要自己看见这个孩子,无论心情多复杂、多严肃,都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

    因为他不忍将自己的难受、愤怒、悲伤表现给这个孩子。

    “阴沐,你想和三叔一起生活吗?”荀罡蹲下身来,轻声问道,似乎深怕声音大了一点,将她吓到。

    阴沐天真的问道:“和三叔一起住……有肉吃吗?”

    “肉?你想吃多少都没问题!三叔还能给你做好多的花样,只要你愿意,每一顿饭都可以吃肉!”

    “真的?太好了!我愿意!”

    左慈与荀表二人潜心修道,餐餐淡寡,食之无味,也难怪阴沐的要求会如此之低。

    但这却方便了荀罡。

    荀罡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带着阴沐离去,想要带回许昌介绍给自己的家人,竟是连自己的琴都忘了拿。

    但他知道,自己与阴沐有血缘关系,就算自己再喜欢她,也不可能违背人伦,将她纳为妻妾。

    但……这权当是对荀采的救赎吧!

    阴沐的到来,让荀罡灰暗的人生,开始多了一抹颜色。
………………………………

第二百七十三回 刘备的境遇

    建安四年,刘备自许昌遁出,余下之人仅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四人。或偶感当年风华,刘备悲从中来,刚逃离许昌,就欲自裁于杨柳之下,却被众人阻拦。

    “主公欲成大事,如何没有多少挫折?如今三位将军皆是亡故,主公岂能因为一己之私,而枉送性命?”

    面对糜竺的劝诫,刘备又看着仅剩的三人,心想自己一无谋士,二无勇将,如何与曹操争霸?倒还不如死了算了!

    “子仲之心,我如何不知?云长、益德、子龙三人与我乃刎颈之交,不是兄弟生死兄弟;他三人身死,我又如何能够苟活?”

    孙乾连忙说道:“主公切莫说丧气话,高祖屡败于项羽,不也成就千秋伟业?如今曹贼势大,我等不可与之硬碰,倒不如暂且南下,寻求一偏安之所,再行决断!”

    “公祐所言甚是,而今刘表坐拥荆襄九郡,与主公乃是远亲;听闻主公来投,必然欢迎。”简雍说道,“如今我等已到了南阳地界,距离襄阳已是不远,我等不如暂且投靠刘表,再行决断!”

    听众人这么一说,刘备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便随众人一路朝荆州前去。

    却说荆州刘表自大破孙坚以后,大肆扩张,势力绵延至交州、扬州等地;同时发展商贸、农业,水土富足,国安民乐,四方之士皆来投奔。

    益州暴乱横行,江东征伐不断,中原你死我活;河北、凉州等地又胡人泛滥,唯有荆州在这乱世之中,成了一方乐土。

    后人皆道刘表软弱无能,难成大器,但若刘表真是如此白痴,又岂能将一州之所缔造成一副国泰民安之像?他必然是有自己的野心的,他甚至明白想要征伐天下,后勤必须跟得上,人才也必须跟得上!

    荆州不乏人才,士族林立,且多服从刘表的管理,不得不说这就是刘表的能力。或许换成曹操刘备等众,还没办法将荆州治理成如此模样。

    但如今刘表已年近六旬,雄姿不胜当年,只能在荆州安度余生,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后人来处置吧……

    忽然这一日,刘表收到消息,乃是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操后方空虚之消息;这本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刘表完全可以借机进京,奉迎汉帝,再显汉室之威!

    但提出这建议的大多是文聘这等年轻骁将,而刘表早已没了野心,更兼蔡家、蒯家两家施压,此事就此搁置了。

    众所周知,士族大家是绝对不会做出有逆于自家利益的事情,而进攻许昌极有风险,说不定还会与一直中立的曹操、袁绍两家撕破脸皮,太不划算了。

    如此又过了几日,又有消息来报:“许昌刘备叛乱,逃出城来,现已到荆州地界,欲来投靠主公,使者已在城门之外!”

    刘表闻言,面色毫无波澜,只是淡淡说道:“刘备与我乃同宗,又是名扬天下的枭雄;如今以礼来投,我等不可怠慢。”

    说罢,刘表就欲安排依仗之事,没曾想麾下蔡瑁忽然说道:“主公,刘玄德不详之人!前番投靠公孙瓒,如今已是战亡;其后援助陶谦,此人又是病故。再然后依附荀罡,于徐州立足,但荀罡如今也是投降曹操,再无雄心!如今主公收容刘备,乃是收留一豺狼!”

    蒯越道:“刘备狼子野心,曹操施恩于他,他不加回报,反是借机叛乱!此等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用?不如将之扣押,送还曹操,以示修好。”

    见这二人又是与自己唱反调,刘表都有些烦了,不耐道:“刘备落魄来投,扣之实为无礼,今后天下贤人谁人敢来投靠,此事休要再提!”

    见刘表大有万事已定的意思,蔡瑁、蒯家兄弟也是不敢阻拦,毕竟他们辅佐刘表,但实权一直在后者手中,自己也只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刘表的选择。

    “不过刘备危险,不可不防,主公需得早做准备啊!”一旁蒯良忽然道。

    “哦?子柔有何见解?”

    “刘备自许昌而来,长途跋涉,必然疲惫。主公备设酒宴,款待刘备,尽地主之谊,此乃一也。其后,主公可命其驻扎新野,为我等把守要道,谨防曹操突袭,此乃二也!”

    刘表大喜:“如此甚好,既防范刘备,又防范曹操,还不失我等颜面,真一箭三雕!”

    哪知蔡瑁又是组织道:“主公不可!南阳如今在曹操手中,让刘备驻守新野,难免会让他招兵买马,扩大势力!不如将刘备安排到苍梧,就说防范士燮,刘备纵然愤怒,也不敢表达!”

    苍梧乃是荆州极南的地方,几乎靠近南海了,在当时可算是边远地区,穷乡僻野,人民困苦。将刘备安排在这里,几乎可以说是限制了他的一切发展。

    新野毕竟乃中原之地,与襄阳距离不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不难;而苍梧距离荆州本土千里,距离扬州、益州更是万里重山,难以逾越。若要做土皇帝倒还好,但与在交州建立势力多年的士燮相比,简直是不堪一击。

    听闻此言,刘表有些犹豫,毕竟让刘备去当苍梧太守,难免有种赶人家走的嫌疑……如果能让他自己提出前往苍梧就好了。

    “不管了,我等先迎接刘备使者,再行决断!”

    刘表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