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可以一次掠到亿万贯财富和千万口奴隶。

但是陈德兴却总是手下留情,忽必烈原本还以为陈德兴是妇人之仁,不敢杀尽江南千万人,不配和他这个蒙古大汗逐鹿争雄。可是现在……陈德兴虽然没有占领江南,却可以从江南吸取财力物力,养出如此精悍的强兵,给他们装备上坚硬无比的钢甲钢刀和大炮!

而大蒙古虽然拥有无比辽阔的疆域,但是境内却一片破败,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如果战场上面所比的,还是勇士的武艺和将军们的兵法。大蒙古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可是如今却是比谁钢多炮利,实际上就是比生产!

看看明军配备钢甲和大炮的速度,再想想那3800门没啥用的火铳费了大蒙古多少气力。就知道双方的差距在哪里了……便是大蒙古的细作从北明那里搞到了南芬钢和火药(颗粒火药)的配方,短短的时间内,忽必烈的那点儿兵器作坊,又能打造出多少钢甲火药?

大蒙古的生产远远不如大明,所以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蒙古人就已经输了!

忽必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却苦笑一声:“叫咱们的勇士退下来吧,勇士们的弓马不比明贼的八旗兵差,他们是输在身上的甲,手上的兵器不如人……这是咱们蒙古人的弱项,咱们太好杀戮了,杀的太多,抢的太狠……那都是在杀鸡取卵啊!如果咱们还有将来,绝对不能像过去那样了!”

第590章军粮不够怎么办?

夜幕下的巨鹿原野之上,却是一片灯火灿烂,蒙古和明唐联军双方都下了明营,灯笼篝火星星点点布满旷野,如同两片星海遥向而对。

白天的交战,是以明唐联军的初战告捷而终的。蒙古人的火器部队在明唐联军的弓箭、甲士和骑兵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哪怕是动用了骑兵马队反击,最后还是败在了八旗兵手中。

最后,忽必烈只得下令收兵回营,将第一天的胜利拱手相让。还在战场上留下了数千具尸体和不计其数的抬铳,还有上千色目人当了俘虏,被押回了明唐联军大营,现在正在各个营寨巡回展出。

明唐联军士气,顿时为之一振!

李翠仙在中军营中审阅了王陆飞呈上的明日交战部署后,就叫了李雄一块儿巡营,出营时正好看见三五里外火箭发射的光点,李翠仙得意地笑了一下。那是明都天道书院的郭守敬发明的火箭,在辽东庄河之战中曾经用来轰击陈德兴。而现在明军装备的已经是第四种改进型了。大明军务司给这种火箭命名为若思——四号火箭。这种火箭的射程在四里左右,虽然精确度很差,但是用来骚扰和发信号倒是不错的。

天色一暗,王陆飞就派出一个火箭连队,在八旗兵的掩护下,出营去对蒙古人进行持续不断的骚扰了。目的不在杀伤,只是想影响蒙古人的夜间休整,制造些恐惧气氛,从而消耗他们的士气。如果运气好的话,有几枚火箭落到蒙古人的马群当中,乐子可就大了。

明军和唐军的明营,在很多方面都类似,都是以灯笼为夜间之旗号,灯笼上面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标注番号——因为明军的军校一度也招收益都的将门子,所以阿拉伯数字在唐军中也普及起来了。

李翠仙和李雄带着一队卫兵,打着中军的巡夜灯笼,先往北面唐军左武卫的营地走去。

一边走,两人还一边低声交谈着。

“王妃,这一战胜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李雄话中却没有多少喜悦。“本来以为蒙古人的火器军很厉害,谁知竟不堪一击!火器军一败,忽必烈便计穷了,靠他那个狼牙棒……王妃,这一战被您给拿下了,这份功劳是不是太大了些?”

功高震主对人臣来说并不是好事儿,而对李翠仙……仿佛也有些不妥。李翠仙其实算是大明军政集团的创始股东,声望本来就高,现在又立下这样的功劳,如何不是震主?

李翠仙嗤的一笑,微微摇头,“明王哪里是恁般小肚鸡肠?他何时猜忌过有功之臣?何况吾是他房帷中人……明王的路子和历代君王皆不同,他乃是天降神人,何须猜忌芸芸众生?你往后入了明就知道了。”

李雄点点头。益都李家将来自然是要一分为二的,李彦国一系要去海外建国。李翠仙要在大明为后——自然还要有个外戚集团当后盾,李雄虽然只是益都李家的养子,但是文韬武略都算不差,又会做人,入明后必可成为李翠仙在朝中的靠山。

李翠仙又道:“明王处事向来公道,你入朝后只管放心做事,不必有什么顾虑……大明也没有什么鸟尽弓藏的事,因为明王志在寰宇,要效仿周朝,夏君夷民,一同天下,真正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所以,今后的征伐之事不会少,你立功的机会也不会少!”

这时两人已经到达了左武卫军大营的营门——十万明唐联军有一个总的营盘,其中还分成落干个半独立的区域,都有各自的寨墙营门。

守门的唐军兵士自然认识李雄,但是依旧喊道:“口令!”

“老虎!”

李雄大声回答。然后又摸出自己的腰牌,递给一名值守军官,那人验看过腰牌后,又到了李翠仙跟前。李翠仙也取出自己的腰牌递过去,那人又是一番仔细验看,然后才行礼放行,但是只开了侧门,让李翠仙和李雄等人从侧门而入。

这等严谨小心,其实就是李雄用兵的特点。别看他一副面团团的和气面孔,待人接物也非常温和,犹如一个恭喜发财的商人。但是他的军队,一直都是益都军中纪律最严和训练最紧的。李雄用兵的特色,就是周密无隙。

左武卫军营之中,随处可见巡哨的军官,各处都透着小心谨慎。如果忽必烈想要派兵劫营,估计是不会有什么好事情的。

李翠仙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的心思是想让李雄入明后担任燕京卫戍之责。倒不全是因为李雄是她的私人,而且还因为李雄的这份严谨小心,当然还有必要的圆滑。

等到此战结束,她就会向陈德兴大大方方的提出推荐。

李翠仙这时已经和李雄一起登上望楼,举起望远镜看着十多里外的蒙古大营。看来一会儿,忽然低声嘀咕道:“仿佛有杀气!”

“杀气……”李雄也掏出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胖乎乎的脸上多了几分严峻的表情。“没有退兵的迹象,忽必烈……还不死心!”

对于忽必烈,他们两人都不陌生。这位蒙古大汗不是个犹豫不决的性子,如果要走,今晚就一定会做准备——这可是大军远行,需要做的准备是非常多的,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

“蒙古人在休息,明日当有血战!”李翠仙一笑,“也不知道忽必烈是怎么想的,今日的教训还不够么?”

……

距离李翠仙十几里外的蒙古大军营中,忽必烈正在自己的金顶大帐中,和几个心腹一起研究地图。有兀良合台、阿术、安童、伯颜,还有刘秉忠和刘孝元。

地图是燕山山脉的地图!

今日的大战虽然只是初战,但是忽必烈已经试出了对方的深浅,知道自己不可能击溃眼前这十万人的明唐联军了!打不垮他们,想要去河南,走陕西,再去西域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选择翻越燕山,走漠南草原去往河套了。

忽必烈轻轻敲打着地图,沉吟道:“破燕山一口容易……但是破明贼大城难啊!”

屁股后面跟着十万追兵,还有十万更加精锐的追兵不知道在哪儿。这种情况下要去攻大城那是找死。

“大汗,臣可以出使敌营!”刘孝元一抱拳道,“凭臣三寸不烂,定叫那李翠仙……”

忽必烈摆摆手,道:“李翠仙怎么做的了主?”

的确不行,李翠仙可以灭了忽必烈,但不能私自放了忽必烈,因为她没有得到陈德兴的授权。

“打!打疼他们就是!”忽必烈深吸口气,看着刘秉忠,“粮秣可以支撑多久?”

“如果安阳的粮秣能及时运上来,再省一些用……当可再支持一个月。”刘秉忠沉吟着道,“若能宰杀驮马,还可以再多半个月的粮食。”

一个半月!就是45天,每天行军50里可以走2250里,倒是可以抵达河套了。

但是河套草原上并没多少存粮,十几万蒙古大军去了也是挨饿!现在不过是正月,距离牛羊肥美的秋天还有十个月呢!靠河套和灵州的存粮,根本支持不了。

“可以向乌斯藏征粮!”刘孝元提议道,“乌斯藏有十三万户!”

这十三万户是八思巴自己报上来的,因为乌斯藏地位特殊,不需要按照人口多少给蒙古人上贡,所以这十三万户肯定是有水分的——后世西藏和平解放的年代,藏人都未必有十三万户那么多呢!

而且,乌斯藏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就算八思巴筹集到了那么许多粮食,也很难运给忽必烈。

“不可!”忽必烈摆摆手,道,“乌斯藏有大用……咱们要在西域立足,少不了乌斯藏!”

忽必烈的盘算是一等蒙古,二等汉藏,三等色目!

蒙古人负责征战,汉人负责管理,乌斯藏的喇嘛负责宗教,色目人好好劳动……同时也是炮灰!

没有办法,谁让西域就是色目人最多呢?他们不当奴隶、当炮灰,谁来当?

“大汗,那咱们没有恁般多的粮秣啊!”

兀良合台摇摇头,他倒不担心打不过燕山。陈德兴只要脑子没进水,不会拦着忽必烈不让他走的——忽必烈去了西域就得和旭烈兀、别儿哥三国大战!他们胜负未分之前,陈德兴可以笃定收拾南宋!

而且就算忽必烈平定了他的兄弟们,多半也不敢再来东面找麻烦了。

“够的!”忽必烈咬咬牙,“打一打就够了!狠狠的打一打!”

什么意思?

在场的众人互相看看,都是一头雾水。这军粮还能打出来?

忽必烈猛吸口气,冷冷道:“吃饭的人少了,粮食不就够了?咱们去西域……用不着恁般多的人!那三万色目有甚用处?西域还会少了色目人?而且,一个人就是几十斤肉啊!三万人,就是一百多万斤……怎么都够十四五万大军吃上十几二十日了!”

第591章色目咸肉们

“都给老子站好,你们这些该死的色目。”蒙古千户莽哥的怒吼声在前排响起。

李恒呆滞地抬起头来,看见平素和自己称兄道弟,出身移相哥所部的莽哥千户官,正提着一把弯刀对着一名唐兀色目兵殴打,那唐兀色目兵惊恐地回头看着自己的主公李恒,满脸都是难以置信。

唐兀色目,就是西夏党项人。跟着李恒他爹李惟忠一起投靠蒙古,被蒙古人称为唐兀人,归入了二等色目。而且因为李惟忠认贼作父,当了移相哥他爹合撒儿的养子,所以这些唐兀色目的地位比寻常色目还高,基本上可以算一等半人。

过去他们一直驻扎在山东,和李璮一块儿,可没少欺负山东的汉人百姓!长久以来,他们也自认为比汉人高等。可是没想到如今却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成了三等色目!

马被蒙古人没收,青唐瘊子甲也被蒙古大爷没收,连弯刀都被收走,变成了一把钉头锤!

而且,还要用这把怎么看都很难砸死人的钉头锤去打头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蒙古大爷要这么对待忠心耿耿的唐兀色目?难道是李恒做了什么触怒大汗的事情?

李恒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他当然还是这个唐兀军千户的千户官,身上还穿着坚固的青唐瘊子甲,腰中的弯刀也在——那可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儿大王赐给李惟中的宝刀,除了有点软(百炼钢嘛)之外,绝对是把好刀。不过他胯下的战马也不见了,看来要走着上战场了。另外,蒙古人还派了个千户莽哥来“协助”他指挥部队……

这意味着什么,用屁股想也知道了!

一死而已!李恒知道自己断无生路……他的义父移相哥就在忽必烈军中,如果能救他一命,移相哥是不会不出手的。但是移相哥却没有为他说一句话!至于原因,李恒也很清楚!

他是李元昊的子孙!

忽必烈要退出中原,第一个落脚点就是灵州路,那里是大白高国的故地!那里……还有不少党项遗族!他这个大白高国的王子,在那里还是有号召力的。而且,他还有军队!

所以,他和他的部下们统统都要死!所以,他们才会从骑兵变成了步兵,拿着盾牌和钉头锤站在了一个回回色目万人队中——就是原来的抬铳军万人队,昨日一战损失了好几千人,不过还收拢起约七千,加上李恒的部下,现在有不到八千人。

今天,他们要打头阵!

“必须得死。”李恒喃喃道。

他的低语在战场喧嚣的背景中无人听到,蒙古人莽哥却大步走到了他的跟前,“李恒安答……好好去死吧!到了长生天上帮俺占个位!”

李恒摇摇头,苦笑着道:“我不去长生天,我下十八层地狱……因为我到了长生天上没面目见太祖、太宗、景宗、献宗和宝义皇帝!所以,我还是下阴曹地府吧!”

他说的太祖、太宗、景宗、献宗和宝义皇帝,当然都是西夏的皇帝!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景宗李元昊,这是西夏开国的三位君王。而献宗李德旺,宝义皇帝李睍则是西夏亡国时期的两位皇帝……

西夏亡国亡的惨烈,国人十不存一,皇族几乎灭绝。而李惟忠、李恒父子却认贼作父,还替蒙古镇压汉人。如今,李恒更要替蒙古捐命沙场,死后哪里还有面目去见西夏的列祖列宗?

莽哥微微有些尴尬,只得吼了一声,对已经列好队伍的唐兀色目人道:“那些一钱汉抢了你们的妻儿房屋(唐兀色目的驻地在山东,妻儿房屋自然没有了),他们还要把你们都杀光。你们要活命,要夺回自己的妻儿房屋,就要把他们都杀光!”

李恒只是面无神采地道:“还是去阴曹地府好……”

“……只要打败了这些一钱汉,你们就能打进燕京城,那里的钱财女子粮食取之不尽,到时候就任凭你们洗城!”

唐兀色目们似乎有了些士气,莽哥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老朋友李恒,只是叹了口气。寻常的唐兀色目还可以去忽悠一下,李恒怎么说都是移相哥的养子。就算是必死,消息一定还是很灵通的。

这时呜咽的军号声突然响了起来,蒙古大军的进攻就要开始了!

李恒此时才凝神去看对面,那边明唐联军的大阵也已经布好了。比昨日的阵列更宽阔,几乎铺满了整个视线能及的地方。

和昨天一样,明唐联军还是摆出了防守阵型。刀盾手在最前面,弓箭手在其后方,长枪手在弓箭手的后方,组成了一个个方阵。在这些步兵方阵两翼,则是不计其数的八旗兵,全都钢甲在身,好不威风。

明军的火炮则出现在方阵之间,一共摆出六个由六门大炮组成的阵地。一共动用了三十六门大炮!

……

李翠仙依旧出现在了前线,骑着一匹白色骏马,肃立在日月军旗和自己的认旗之下,银盔银甲,凝视着远处的蒙古军阵。

对面的蒙古军阵旌旗飞扬,传令骑兵在阵前往来不绝,扬起阵阵的积雪。但是那些蒙古步兵的阵形看上去依旧有些散乱,他们的抬铳和骆驼铳也没有露面。蒙古骑兵则大队大队的出现在两翼,数量多达四万之众!

今天会战的规模,比起昨天要大的多!明唐联军出动了七万多人,包括四旗马队两万人,明军第十师、第十一师,唐军左武卫、左武侯卫,当然还有在昨天一战中大显神威的玄甲骑兵一千余人。

而蒙古一方则出动了超过十万大军!除了大约四个骑兵万人队外,还有七个步兵万人队。

其中一个蒙古人的步兵万人队已经开始向前,看来是准备打头阵了。而两翼的骑兵也有数千人下马,带着步弓在那个步兵万人队身后列阵。

“蒙古弓箭手押着步兵……看上去好像是过去拿咱们汉军耗宋军气力的打法?而且三弓床弩和天雷箭在哪儿呢?昨天还摆出来的,今天怎么不见了?连骆驼铳都没有了。”

李雄就立马在李翠仙身边,说着话便举起望远镜细细查看了一下,咦了一声:“竟然不是汉人,是色目人。”

“色目人又怎么样?”王陆飞的战马立在李翠仙的另一边,他毫不在乎地道,“传令两红旗、两蓝旗各出一千弓箭手,去战线中央刀盾手身后列两列横阵待命。”

“是!”

大名都督府的军师萧达应了一声,就招呼了四个传令的骑兵上前。

“轰隆隆……”

此时一阵闷雷般的炮声响起,明军的三十六门大炮开火了!原来是蒙古人的第一波攻击部队已经进入了大炮的射程。这回明军的炮兵使用的是实心弹,3寸实心弹的有效射程可达两里半左右。不过威力比不上霰弹。而且蒙古步兵的阵列松散,遭遇炮击时的损失不会太大。

“啊!”

惨叫声在李恒耳边响起,有人被炮弹擦到了,要是被击中,那多半当场送命,可以少受些罪了。

“真神啊!原谅我吧……”

是波斯语,看来是回回色目的阵列被打中了!

李恒拎着弯刀,举着盾牌,只是低头向前,也不去看回回色目的阵列。也没啥好看的,无非就是死呗……而且他还隐隐听说,此战中阵亡的色目人,还要用盐腌起来,做成色目风味的咸肉!

蒙古人倒是真不浪费啊!也不知道谁会来吃自己?李恒苦笑着摇摇头。父子两代认贼作父,替蒙古人那么卖命,最后的下场就是一块色目咸肉……

轰隆隆……

又是一阵大炮齐射,然后照例是惨叫声,仿佛还有些纷乱的声音,可能是有人要临阵脱逃。不过李恒不看也知道那些人是什么下场,他们的背后有蒙古人押着呢!一准给射成刺猬……不过最后的结果也一样,还是色目咸肉!

想到这里,李恒反而加快了脚步,大喊着向前猛冲。前进是死,后退是死,死后还要当咸肉……饶是李恒这样杀人如麻的主儿,现在也快要崩溃了。

现在,他只想早早的死了,好下阴曹地府,那里一定没有这个世间可怕!

“冲起来了!”忽必烈坐在马背上,看着色目咸肉们被蒙古弓箭手逼着发起了冲锋,只是冷冰冰地嘀咕了一句。

现在,他手中有三个色目万人队,大约有两万七八千色目人,有回回色目,也有女真色目,还有一些唐兀色目……不管什么色目,肯定不能带他们去西域。就让他们都死吧,就死在这里!用他们的命去耗尽对面汉人军队的力气,只要把他们都逼进大营去死守,自己的十几万大军就能走了,就能去西域再开创一番局面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回头,唤了刘孝元的名字,刘孝元立即驱马上前。

“大汗,您有什么吩咐?”

“你做朕的使者,往井陉关去!知道该说什么吗?”

刘孝元重重点头,道:“臣知道,大汗放心,臣必不辱命!”

第592章枭雄和刺

夜色已经笼罩在战阵之上。无数熊熊燃烧的火把堆叠在战场之上,火光摇曳,映照着冰雪覆盖的荒原,在黑夜中散发出来地狱的气息。

喊杀声在这夜色当中回荡,仿佛是从九幽地下传来的修罗之音,给这个夜里,更增添了十倍的杀气!

蒙古军马,不住的在夜色中来回调动,一队队的人马填了上去,多半是三个色目万户的士兵,死伤的士卒,也流水一般的抬了下来,只是摆放着冰天雪地的野外,也没人去救治。

从前线撤下来的色目千人队和百人队,都已经残破不堪,还能动弹的军将士卒,都已经耗尽了力气,一屁股坐在雪地当中,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连吃口干粮的气力都没有了。

他们这些人从昨天清晨开始,就被蒙古人轮流驱赶上阵,在弓箭和弯刀的威胁下,一波波的向明唐联军阵地发动攻击。那几乎就是自杀式的冲击,冒着明军的炮火,顶着雨点般落下的箭簇,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

一个又一个满编齐员的百人队被打残,只剩下二三十个行尸走肉一般的士卒。围绕在他们周围,数量几倍于他们的蒙古人却不依不饶,仍然一再强迫他们走上战场,用最简陋的武器,向远比他们强大的敌人发动送死一样的进攻。

所有的色目人到了这个时候,都仿佛知道了必死的命运,暗自哭泣的声音在他们休息的雪地中此起彼伏。这些跟在蒙古人冲当走狗,在中原作威作福几十年的二等色目,现在终于尝到了当三等人的滋味!

他们的地位,不仅不如汉军,甚至还不如刚刚运送军粮赶到前线的汉人民夫。这些民夫虽然手无寸铁,但是却没有一个蒙古去杀害他们,只是将他们驱赶到了明唐联军一边,而且也没有蒙古人跟在他们身后发动进攻。他们现在就在明唐大营南面的空地上面聚集着,点起了数百堆篝火取暖,还得到了大名都督府提供的食物。显然是保住性命了!

连续三天的激战,仿佛也让明唐联军疲惫不堪,伤亡也达到数千人。士气也被这种没完没了,不计死伤的攻击消磨了大半。从昨天下午开始,明唐联军就开始收缩战线,步步后退到了己方营垒的北墙,又以之为依托,构筑了几道防线。

仗打到这个地步,明唐联军已经占据了交换比上的绝对优势,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他们的援兵一定非常靠近了,或许已经到了真定府。的确也没有必要冒险硬拼,只要拖下去,就是一场空前的大胜利。

又是一阵急促的军号呜咽之声响了起来,这意味着又有数千疲惫不堪,完全绝望的色目人要拿起钉头锤、狼牙棒或是长枪,发起新一轮的自杀式进攻了。

“李恒千户,轮到你的人上啦!”

两天前就一心求死的李恒居然还没有死,但是他的那身祖传的青唐瘊子甲上仿佛附着了西夏历代君王在天之灵的庇佑一般,一次次的将他从鬼门关上拉回来。这甲,已经伤痕累累,不知有多少甲叶被击碎被砍破,甲叶上面还挂着十几支断箭,其中几支的箭簇不仅刺破了这件青唐瘊子甲,还顺带着狠狠扎穿了穿在内层的一件锁子甲,直直刺入了李恒的皮肉里面。但是,也仅仅是皮肉伤而已。

不过他的那些老部下们就没有恁般好的运气了,他们可没有当皇帝的祖先可以传下最坚固的铠甲,更没有祖先的那点气运可以庇佑。战了两日,已经有数百人命归黄泉,剩下还能战的不到二百,同另外几个残破的色目千人队混编,组成了一个新的千人队,李恒就是他们的千户官。

他猛地站起来,用酸痛的臂膀拎起一把钉头锤——他的那口宝刀已经让一把镶钢大横刀斩成了两截,所以只能换了一把钉头锤。

“儿郎们,又轮到咱们啦!”李恒举目四望,只能看见一张张绝望的色目面孔,“都跟某上吧,大蒙古养了俺们那么多年,现在是时候报答了!”

月光之下,拖着疲惫步伐的色目甲士们组成了乱纷纷的队伍,在数千蒙古弓手的监督之下,红着眼睛又扑向了明唐联军的营寨。那里就是他们的死地!蒙古大汗的九斿白纛在四下篝火映照下飘扬翻卷,几乎就插在了明唐联军大营外数百步的地方。数十上百面大鼓就在这九纛之下,敲出了震天价响的鼓声。

忽必烈已经亲临第一线,就站在飘扬的九纛下面,身边围绕着数十名重将谋臣。一个个临阵脱逃的色目军将浑身是血的被拖到了忽必烈跟前,就在一片被鲜血完全染红的雪地上砍了脑袋。

可忽必烈却看也不看这些哭喊着哀求性命的色目人一眼,高大魁梧的身影站得笔直,背后的斗篷在夜色光光中猎猎而动,他只是紧紧皱着眉头,目光显得悠远,仿佛已经穿透了整个营寨,看到了遥远的地方。

又一次色目咸肉们的进攻在明唐联军寨前撞得粉碎,残存的士卒拖着负伤的同伴溃了下来。李恒也在其中,他吊着一支胳膊,头盔也打掉了,突然间就披头散发的直跑到忽必烈的大纛之前,扑通跪地嚎啕大哭,“大汗!饶俺一命吧,俺打不动了,俺已经战了两日,俺的儿郎都已经拼光了……俺尽力了,就让俺喘口气吧!明日,俺再去替大汗效死!”

忽必烈愣了一下,还没有答话,就看见一旁的移相哥上前开口:“大汗,李恒对俺们大蒙古是忠心耿耿的,他在大清河战场上就要刺杀陈贼的……”

“哦?”忽必烈几乎已经忘记这事儿了,被移相哥一提醒,方才记起来,“是益都那老尼姑指使的?”

李恒有气无力地点点头,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忽必烈。地狱,他还是不甘心去的!

忽必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吐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参加下一次进攻了。”他扭头看了看安童,“找人护着他。”

安童冲几乎护卫的怯薛歹挥了下手,几个人一拥而上,将李恒架起来拖走。

忽必烈又冲刘秉忠招了招手,将刘孝元的叔叔也唤到了身边,低声吩咐道:“出使的时候带上李恒。”

“带上李恒?”刘秉忠怔了一下,“把他交给谁?”

“当然是李翠仙了!”

“那他岂不是必死?”刘秉忠摇摇头,“大清河那事儿……”

“这就是根刺,扎在陈德兴心里面的刺!”忽必烈冷笑,“陈德兴是枭雄,凡是枭雄必多疑心,李翠仙这回可是立了大功!李家又有地盘有大军……呵呵,再扎上根刺,朕很期待啊!”

刘秉忠抱拳道:“大汗英明!只是……这李恒落到李翠仙手中,十有八九会被灭口的……”

忽必烈冷冷一笑:“就是要他死在李翠仙军中!因为死人,未必就不会说话!”

刘秉忠拧眉思索了一下,也觉得忽必烈的话有些道理,李恒落到李翠仙手中,的确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杀了灭口,陈德兴一定怀疑大清河遇袭背后还有什么阴谋——灭门尼姑要杀陈德兴那没有什么,争天下嘛,自然要无所不用其极,陈德兴自己也没少给老丈人李璮使阴招。可要是李翠仙也参与其中……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忽必烈又扭头给安童打了个眼色,“西征军带回来的山中老人的慢性药可知道?”

山中老人就是天方教阿萨辛派的首领,这一派又被称为刺客派,最善于搞暗杀。也因此得罪了蒙古人,被旭烈兀带兵夷灭。许多用于刺杀的工具、毒药和秘籍,都被旭烈兀派人送回了和林,现在全都落到了忽必烈之手。而忽必烈则把这些东西都交给怯薛军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不过培养刺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不然现在的大汗就是阿里不哥了。但是要用刺客派的毒药毒杀李恒却是易如反掌——刺客派有几种毒药是给死士使用的慢性药,服用后不会立即起效,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刺杀任务。

如果李恒服了这种毒药,死在李翠仙军中,那无疑就是在陈德兴和李翠仙之间扎了根刺——虽然未必会造成他们二人反目,但是李恒反正是要死的,能废物利用一下,也不枉大蒙古养他们父子数十年之恩了。

忽必烈刚刚交代完毕,就看见从旁驰来一骑快马,一名蒙古探马在马上就朝忽必烈大呼:“大汗,陈贼的大军已经到了西面百里之外!足足有七八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