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续前进!”

“不许停下!”

“后退着格杀勿论!”

蒙古话的叫喊声已经响起来了,喊话的都是更高级一些的三等色目——抬铳军万户的千户官、百户官们。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就是三等人了……如果他们有命到西域的话。不过就算知道,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要么催促他们的手下向前,要么去死!

蒙古军的军法素来严苛!别说是色目,就是正儿八经的蒙古人,临阵退缩也是死罪!

“快快快,快前进,只要靠上去打上一铳就好了!”

阿老瓦丁咬咬牙,大声催促自己的手下前进。现在他距离汉人的战线还有三百余步,抬铳根本够不着——抬铳的射程其实不短,三百步也差不多。但是这玩意儿根本没有准头,超过70步就很难打中目标,想要必中一个人形目标,至少要在30步内……

轰隆隆……

又是一阵巨响!明军的12门大炮轰出了第二轮齐射!

“向前!继续向前!看着前方,不许转头……”

军官的喊声又响了起来,阿老瓦丁深吸口气,只是咬着牙前进。目光则死死盯着前方的明军战线。步入他眼帘的是一长排披着铁甲的刀盾手。全都半跪着,一手持着柳木圆盾,一手持着长刀。在他们身后,则站立着不计其数的弓箭手。

“100步!”

这时有人喊出了距离,这是军官们在提醒抬铳军的战士准备射击——用抬铳和弓箭还有青铜大炮对射!

“90步!”

“80步!”

“轰隆隆……”这是又一轮青铜大炮的齐射!

“继续向前……70步啦!停!”

军官们也不敢太靠近敌人,倒不是害怕那12门大炮。这些火炮的威力的确很大,但是数量毕竟太少。一次齐射不过打出1200铅弹,别看被打死的人死相难看,可实际上打死的人数却有限,因为抬铳军的阵型并不密集。大炮的三轮齐射,也就是打死打伤了两三百。真正让抬铳军的军官们担心的,其实是明唐联军的弓箭手和骑兵!

第587章汉家铁骑VS蒙古火器(三)

七十步!

差不多就是一百零五米,对后世的滑膛枪来说,勉强是个能击中目标的距离。而对弓箭来说也差不多,使用步兵复合弓或是长弓(复合弓对制造弓箭的要求更高,长弓则要求弓手的胳膊够粗)的士兵,也能勉强杀伤敌人,如果敌人身上没有穿钢甲的话。

在蒙明巨鹿之战中,抬铳和骆驼铳便是在这个距离上和明唐联军的弓箭对射的。

如果色目抬铳军手中的抬铳和骆驼铳拥有更加高明的内膛削切手段,那么他们的抬铳、骆驼铳或许能在更远的距离上杀伤明军。但是大型炮筒膛床(其实就是个按照在钢棒上能够转动的钢铁钻头)已经在明都府的炮厂中出现。但是蒙古人是没有的,由于缺乏内膛处理手段,因此就不能很好的解决炮膛漏气的问题,有效射程自然就大大减少了。

但是七十步开外,也勉强可以杀敌了,如果敌人的运气足够糟糕的话,还是会被打死的。

“王妃娘娘,您还是躲躲吧……”

“不必再劝了!吾哪儿也不去!”

李翠仙望着远处的三千多门抬铳、骆驼铳,猛吸一口凉气,挥手阻止了身边几个快急死的女兵——她们都是李翠仙的贴身侍卫,一路上负责照顾她的起居,现在又跟着一块儿上了战场。现在看到有那么多火铳,全都吓得面无人色。

“吾身处一百七八十步外,有甚好惧怕的?”李翠仙说这话的时候,额头上一阵阵的冒着冷汗!

至于抬枪和骆驼铳,明都的炮厂其实也仿照过。李翠仙看过军务司的报告——大明军务司说这两种“小炮”的有效射程不超过200步(明都厂的仿品比正品质量好多了),在150步外就很难打中人型目标。而且重量有不适合单兵使用,生产难度也不低,使用起来也太麻烦,因此不建议大量仿造。

“很难打中我这个人型目标的……”李翠仙深吸口气,不过却没有牵动缰绳后退的意思——现在王陆飞已经去更靠前的地方督战。而她既然已经豁出命到了前线,那就不能后退半步了!要不然就有可能动摇军心,那还不如好好在大营里眯着。

李翠仙只是杏眼圆睁,死死看着远处仿佛已经瞄准自己的三千多门火铳(其实只有一千八百门不到的火铳能够齐射)。

突然,远处一片片火光闪出,接着就是仿佛爆竹一样的噼噼啪啪声音接连响起,然后才是烟雾升腾而起。

李翠仙的眼皮下意识的就是一闭,然后又猛地睁开,先是摸摸自己那张如花似玉的俏脸儿,完好无损。接着又低头看胸——陈大明王可不止一次当着李翠仙的面夸她的胸好看啦,可不能让铅子儿打坏了!还好,李翠仙看见的还是高高隆起,没有任何损坏的胸甲。胸甲没事,胸也没事儿了。最后她又看了看手脚,也都俱全无损。陈德兴如果什么时候戒色了,至少还可以牵牵她的手……

“没事儿!”

“没有被打中……”

“真是命大!”

同一时刻,明唐联军一线的大部分士兵,都在心里大松口气——一千几百门火铳同时开火的声势,那可是挺吓人的!不少人的腿都吓软了。

然后这些明军、唐军又四下看看。咦,好像大家都没有事儿!这是咋整的?那么多铳一块儿轰,居然没有人,哦,好像有几个倒在地上了,不过真的很少,好像还不到十个……

“弓箭手,张!”

这时指挥弓箭手的明唐军官们都吼起来了。

“发!”

“绷绷绷……”

近3000张弓同时射出羽箭,羽箭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然后好似雨点一样,就落在了抬铳军万人队的头上。在军官们一阵阵的口令声中,射了一轮又一轮。

不过,好像也没射倒几个三等色目。

阿瓦老丁的腿肚子一样在打颤,双臂抱住脑袋,嘴里念念有词:“万物非主,唯有真神,穆罕默德是真神的使者……”

他虽然见过屠杀,但是亲自上阵杀敌还是头一回,这种箭如雨下的场面,也是第一次见。

“轰隆隆……”

“噼噼啪啪……”

明唐联军箭雨下来的时候,阿老瓦丁耳边又是一阵轰鸣,先是大炮轰响,然后又是火铳打响——现在抬铳军万户采取的是轮番射击的战术,3000支抬铳分成三列,打完一列就退到后排去装填,第二排顶上开火。阿老瓦丁指挥的三门抬铳是第一批打响的,现在他已经退到后排了。

“快快快,快装填啊!”

更高一级的色目军官在大声催促。阿老瓦丁也顾不得抱头了,赶紧去帮忙吧,要是耽误了下一次齐射,那就少不得要挨鞭子了。

“别抖,别……别抖!”

阿老瓦丁一边抖着一边还在让自己的九个手下别发抖——抬铳军没有定装弹,得用装着火药(已经混合好了)的大葫芦往铳管里面倒火药,手抖的话就倒到外面了。

“抖什么啊,练的时候不好好的?”

“阿老瓦丁老爷,咱们练习的时候,没有人射箭啊……哎呀!”

一个色目抬铳手刚将捅条塞进铳管,就大叫一声倒了下去,在地上翻滚了几下,连声惨叫。阿老瓦丁一瞅,就看见这货的肩膀上正插了一根箭杆,很显然箭头已经入肉了!

“忍着些痛!”阿老瓦丁赶忙上去按住他,用力拔出了带血的箭簇,看了眼箭头,赫然是又长又尖的破甲箭,而且还是用南芬钢打造的!

“第一列,又轮到你们了!”

阿老瓦丁来不及感慨,催命的吼声又起来了。他也顾不得那个一个劲儿惨叫的倒霉蛋,只能扛起抬铳,大吼一声:“快上吧,真神会保佑我们的!”

“站好了!都站好了……”催命的吼声还在继续。

阿老瓦丁猛吸口全是呛人硝烟味儿的空气,然后半蹲下去,将抬铳架在了自己的肩膀上面。天空中还不断有羽箭落下,前方又全都是浓烟,周遭不时响起阵阵惨叫。活脱脱就是个专门烧卡菲勒的火狱啊!

“啪!”巨响就在阿老瓦丁耳边炸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就从铳膛中喷吐出去,用肉眼可见的速度猛地扎进了前方的浓烟之中。

这什么东西?

阿老瓦丁愣了一下,那黑乎乎的东西貌似是根长条……不可能是铅弹啊,铅弹飞的快,根本看不清的。

“退!快退!”军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他赶忙转身,和另一个抬铳军士卒扛着抬铳就走。回到了战线后方,阿老瓦丁很快就会发现刚才从铳膛里面喷出去的是什么了,那是用来压进弹丸和火药的捅条!

没有了捅条,这杆抬铳也就只能哑火了!不过,同样因为慌乱把捅条射出去的色目兵,肯定不止阿老瓦丁一人……

……

“直娘贼的,怎就乱成这样了?”

王陆飞此时已经回到战线后方了,因为他在前面也什么都看不清,整个战场中央全被烟雾笼罩。明唐联军的弓箭手只能冲着烟雾射箭,仿佛在和什么鬼怪搏斗一般。而那烟雾中又不时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乱响,射出一些铅弹或是黑乎乎的铁条,看着气势很大,不过却打不死几个人。

各部报上来的伤亡,到现在为止合计不过是阵亡六人,重伤二人!打得那么热闹,居然只有八人伤亡。

这蒙古火铳的威力,仿佛比弓箭还小!真不知道忽必烈花了那么多钱去造火铳有什么用?

“这打的是什么啊?”王陆飞脑袋直晃,这样打不死几个人的激战,说实话他从军以来就没见过。

“将军,要不让八旗兵冲一阵吧。”

“用不着八旗,让方阵向前吧!”

“还是继续用火炮和弓箭反击……对方的损失一定比咱们大!”

跟着王陆飞的参谋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王陆飞眯着眼睛,死死看着前方。正想要下达什么命令,李翠仙突然叫了起来:“他们停火了!快听,没有啪啪声了,他们仿佛停止射击了。”

是没有啪啪声……

王陆飞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好像是没有了!

这是怎么回事?色目火铳兵退走了?这倒是有点可惜,如果换成蒙古人的骑兵步兵冲阵,伤亡一定比现在大。

“太烫!”这时都督府的炮兵参谋提醒道,“一定是他们的火铳发烫了,再打下去就要炸膛了!他们只能停火降温。”

无论枪炮,都是不能连续不断开火的,炮管、枪管如果不降温是会损坏甚至炸膛的。所以明军的青铜炮打上一阵子,也要用布蘸上米醋擦拭炮管降温。

蒙古人的那些火铳想必是如此!

“这是机会!”王陆飞当机立断,大声命令,“擂鼓,刀盾手冲锋!”

“刀盾手?将军,不用骑兵?”左右提醒道。

王陆飞吼道:“用甚骑兵?横竖不过70步,刀盾手一口气就到,先砍杀一阵再说吧!”

第588章汉家铁骑VS蒙古火器(四)

“杀!杀鞑子,上天庭!”

“杀鞑子啦!”

上千刀盾手,有明军的,也有唐军的,听到冲锋的军鼓声和军号声,全都猛地站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开始猛冲。

按照明军陆军的条例,刀盾手必是步兵中的精锐充任,不仅武艺出众,而且都上过战阵。所以他们都知道这次的对手好对付——抬铳兵嘛,没有盾牌和长柄家伙啊!抬铳又不是打肉搏的家伙,而且抬铳兵排除的阵型很散,根本不适合打肉搏。打这样的对手不是在捡功劳么?

这色目鞑子也是鞑子!脑袋一样可以换功勋升士爵的!

“不好!明贼冲锋了!”

骑在一匹骆驼上的阿里海牙是这场交战的实际指挥官,他是怯薛歹出身,身经大小数十战,哪怕前方烟雾弥漫,他只听一耳朵就什么都知道了。

“还好,最多只有千人。”阿里海牙眉头一松,出了口气。来敌若在三千以上,他就只有下令撤退了。

“传某将令,弃铳拔刀……”他的命令传了一半,眉头又皱起来了,他的部下哪儿有刀?只有一把钉头锤——这玩意的确很厉害,如果有一个胳膊很粗的蒙古人来用的话,一锤下去,敌人就是披着钢甲也扛不住!

可问题是,那帮三等色目的胳膊看上去都不是很粗啊!

“弃铳,拔刀……拔锤!”

阿老瓦丁正在为要上哪儿去找根捅条犯愁的时候,上面的百户官又下了新的命令。

弃铳!拔锤……

阿老瓦丁倒是使惯锤的主儿,不管是铁锤、木锤,他都玩的转。不过这钉头锤……

阿老瓦丁已经将一把三尺来长,造型古怪的锤子拎在手上了,分量倒还好,做惯了铁匠活儿的阿老瓦丁还是很有力气的。可问题是……阿老瓦丁不大会打架啊,他也没怎么练过——他之所以会被派个十户长的差来管三门抬铳,是因为普通的色目士兵无法准确混合火药,而且这些家伙还始终没有完全掌握火铳装填的手艺,因此需要他这个老师傅来教导。

就在阿老瓦丁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把钉头锤去杀人的时候,上千把横刀、环手刀,挟着劲风,直直撞进了还未曾列出肉搏阵型的色目抬铳兵当中。这些横刀环手刀,撕破了皮甲和里面的锁子甲,将一名名抬铳军所部的三等色目穿透,口吐鲜血惨叫着倒了下去。

转瞬之间,这些明军唐军的武士已经抽回了大刀,然后再一次的刺出!

凡是在战场走过几回的厮杀汉都知道,在战场肉搏中,直刺肯定是最有效的杀人手段。比挥砍能迅速更有效的致敌于死命。因此在明军步兵的战斗操典中,大横刀在步斗中的首选动作就是猛刺!

而且大横刀的长度和笔直的造型,也决定了它就是一件非常高效的刺杀工具!

一片利刃刺入人体的噗噗声,兵刃碰撞之声,顿时轰然而起,掩盖了所有一切的声音!

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别说是在13世纪,就是到了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都是相当重要的战场厮杀手段。一支不敢于刺刀见红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而火器,特别是大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作用也不是杀敌,而是将对方的阵型轰散。因为结阵肉搏的威力,是远远大于散兵肉搏的。

明唐两军的刀盾手,虽然没有摆出密集的方阵,甚至没有摆出三列四列的横阵,只是长长一道细线样的一列横队就猛冲上来。但还是让完全不成阵型的色目抬铳兵吃了大亏。双方一撞之下,色目抬铳兵已经站不住脚,被冲得纷纷后退,在最后排的,甚至和背后的骆驼撞在了一起。造成更大的混乱!

一万多人的火器部队,居然被千人的肉搏兵一冲之下,就全线动摇起来了。

不过明唐两军派出的刀盾手毕竟只有千人,而且也不是精锐的钢甲士爵兵。他们的冲击虽然能让对方动摇,但是还不足以让多达一万多人的色目抬铳兵崩溃。

肉搏,随即就展开了。

在大刀和锤子之间展开!

阿老瓦丁看看手中的锤子,又看看前边儿一排排翻滚着退下来的色目士兵,心中顿时就满满的都是无力感了。

“为什么是锤子?蒙古人现在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弯刀不用而改用锤子?他们在巴格达怎么不用锤子……”

“杀鞑子!上天庭啦!”

汉语怒吼打断了阿老瓦丁的思绪,他抬头一看,就见明晃晃的直刀已经飞也似的向他冲过来了。

怎么用锤子去抵挡一把比半个人都长的锋利无比的直刀?

正确的答案是用柳木圆盾,当然最好是用镰刀架开横刀,然后用锤子去砸对方的头盔或钢甲……可是阿老瓦丁手中只有锤子,没有盾牌,更没有镰刀。

“死定了!”阿老瓦丁看着刺过来的大刀,浑身发抖,甚至望了举起锤子去挡一下,满脑子就一个念头:死定了!而且还拿不到七十二个处女当奖品,很可能还要下地狱……因为他不是在尽吉哈德神圣之战义务时死的!他现在,在为真神的敌人效忠!

蒙古人屠了巴格达,杀死了哈里发,而且信奉佛教和基督教,他们都是卡菲勒啊!

“真神,原谅我吧!”阿老瓦丁闭上眼睛,用足浑身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吼声,然后就腿一软跪在地上了,手里的锤子也扔在了一边。

不过,汉人的大刀并没有刺进他的胸膛。大刀只是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面,然后锣声和汉语的对话声就响起来了。

“抓到一个色目鞑子!要不要宰了?”

“别宰,把他抓回去吧,一个斩首的功劳还是有的,还可以把他卖了换点钱花……”

汉人到底是讲仁义的,放下武器的敌人,哪怕是色目,也是不杀掉的。活的抓回去也算一个斩首,而且还能把他卖了换俩钱——现在的大明,当然是有千恶的奴隶制(资本主义是万恶的,奴隶制据说没有资本主义那么恶)的。只是汉人不为奴,而战场上被俘的色目鞑子,就是一笔会说话的财产!

……

“我们打退他们了!感谢真神,我们打退他们啦!”

看到对方的刀盾手押着抓到的俘虏,拎着刚刚割下来的脑袋大摇大摆的退走。赡思丁却高兴地大叫大嚷起来。敌人,毕竟是退走了!

“别高兴的太早!”阿里海牙脸色铁青,瞪大着眼睛四下张望。今天是个无风的日子,战场上弥漫的硝烟散得很慢,现在还没有完全散去。所以战场上的能见度并不太高。但是阿里海牙还是可以看清自己这个万人队的惨状。

到处都是横七竖八倒卧的人体,足足不下两千!其中一些没有脑袋,鲜血淌了出来,又在雪地上冻结起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图样。

还有一些人奄奄一息,倒在地上,或者坐在地上,同样流了一地的血,有些人还用手捂着什么地方,有气无力的哀嚎呼救。显得是那样的凄惨仓惶!

剩下的没有受伤也没有死掉的人们则大多呆呆的站在,既不救助伤者,也不重振队形,完全就是一副被吓傻了的样子。

如果不是这些汉人退的太快,这支抬铳军万人队铁定就要全线崩溃了!

阿里海牙就这样静静地骑在一匹骆驼上,愣愣地看着眼前的惨状,脑海里面一片空白。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苦心训练组织起来,还几乎耗尽了大汗钱袋的色目抬铳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且不说那些抬铳轰击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战果,就凭对方一次千人基本的冲击就几乎将整个万人队打崩,就知道这种兵有多滥了。

这时候他突然感到地面仿佛颤抖起来了,然后就是连片闷雷般的蹄声响起。

“骑兵!骑兵来啦!”

有人叫喊了起来,阿里海牙猛地惊醒,然后就是一阵绝望。

汉人的骑兵冲锋了!而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

用三尺来长的钉头锤去锤骑兵?

听着就是个笑话!不,这个所谓的抬铳军万户根本就是笑话啊!

上千支马槊,如疾风骤雨一般,已经撞进了还未曾从方才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抬铳军士卒当中。这些马槊的主人,自然是唐军最精锐的玄甲骑士了!

玄甲骑兵,可以说是汉家武力巅峰时代的产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武士,最好的战马,最精良的盔甲和武器的结合。比欧洲历史上类似的平独镇露的波兰翼骑兵早出现数百年。

这样的骑兵,是可以硬冲敌方步兵方阵的精锐!

可惜,这样的强大骑兵军团在唐朝中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在另一个时空当中,玄甲重骑再也没有迎来复兴的时候。

不过现在,玄甲骑兵又回来了!仿佛是从数百年前,汉家武士纵横西域大漠的时代直接穿越回来,以最高的速度,猛地冲撞进了色目抬枪军阵型深处,挥舞马槊四下抽打。这样狠狠的冲击,给了这些色目抬枪兵致命一击!

第589章汉家铁骑VS蒙古火器(五)

这时,一度弥漫遮盖战场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巨鹿战场周遭,所有的蒙古军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战场上这一场千骑冲万夫的死斗。

是汉人的铁骑在冲蒙古的步卒!

汉家铁骑冲势惊人,一头就撞进了抬铳军所部完全乱成一团的阵型当中,他们已经将马速提到了最高,这一撞,几乎就将十倍于己的抬铳兵摧破!

甫一交手,抬铳军所部就吃了大亏,马槊扫过,就是一片片的血肉扬起,三尺钉头锤打在丈二马槊上,根本毫无效果,自然也够不着玄甲骑士的身体或他们胯下的战马。

抬铳军,根本就是挺着死啊!

这样一边倒的挺死,是没有一支军队能够承受的,所有人都心胆俱裂,发出了无意义的惨叫声音,纷纷丢弃了无用的钉头锤,仓惶逃离了战场。

玄甲军的千余铁骑,转眼之间就将上万人的抬铳军完全摧破,一直冲到了抬铳军背后的一个女真色目万人队的阵前,才如一阵旋风一样调头而走,只留下一地色目人的尸体和随意丢弃的抬铳、钉头锤,还有四散奔突,根本无法阻止的色目士兵。

赡思丁和阿里海牙因为骑着骆驼,倒是逃过了一劫——骆驼到底有四条腿,跑得可比两条腿的步卒快多了,而且战马很不喜欢骆驼的气味,这也让他们俩可以活着到蒙古大汗跟前请罪求饶。

忽必烈目睹了刚才的作战过程,脸色自然铁青地快要滴出水了。

这哪里是一场交战?分明就是一场笑话!

蒙古人的军队居然被汉人的骑兵虐了!这事儿要是传到了草原上,他忽必烈就是个天大笑话。

忽必烈大汗这会儿浑身上下都喷发着怒火,眼神里面的杀气浓得都快结成固体了。

“斩!拖下去斩……”

忽必烈怒吼着。

“大汗饶命!”阿里海牙磕头如捣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饶。

“臣冤枉……”赡思丁则在喊冤。他真的很冤枉,抬铳军的馊主意又不是他出的,这都是忽必烈自己异想天开!而且在演示抬铳威力的时候,赡思丁也没有欺骗忽必烈。抬铳不过是30步开外破甲,不是在七八十步外破敌啊……

“冤枉!你还敢喊冤?”忽必烈眼珠子通红,都快往外喷火了——这支抬铳军花了他足足上百万贯,赡思丁要是没有从中捞上几十万,打死忽必烈也不信。

忽必烈怒吼起来:“来人!把赡思丁拖出去斩首!全家贬为奴隶!”

几个怯薛军闻言立即就扑上去,揪住他两条胳膊就往一边拖,也不拖太远,就在忽必烈可以看见的地方,一个怯薛歹拔出弯刀,另外一个怯薛代拎着赡思丁的发辫,然后就看见刀光一闪……

一颗血淋淋的头颅很快送到了忽必烈的跟前,忽必烈冷冰冰地看了它一眼,胸中的怒火仿佛消减了不少,然后眄视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阿里海牙。

“阿里海牙,朕现在任命你做抬铳军万户,速速去收拢部众,准备再战!”

“臣谢大汗不杀之恩,谢不杀之恩……”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阿里海牙哪里还敢在忽必烈跟前多留片刻,连滚带爬的就去收拾他的残部了——忽必烈在抬铳军身上花了那么多铜钱,可别想亮个像就完。

哪怕抬铳军被证明毫无作用,也得硬着头皮挺着死!

薛禅大汗忽必烈,现在可不养无用的奴才!

……

双方的数千匹战马此时在战场上团团转起了圈子,踩得雪土飞扬而且,马蹄声、喊杀声、金鼓声纷纷想起,明唐联军大营前的搏战,再一次进入了最高潮!

现在上演的是骑兵和骑兵的交战,不是对冲,而是弓马战弓马!在前线指挥的兀良合台在看见抬铳军崩溃时,就当机立断下令儿子阿术带领两个骑兵千人队冲锋,想要用蒙古人的看家本领骑射去对付汉家的骑士。

不过王陆飞手里也有得用的弓骑,也针锋相对派出了两千八旗马队迎战!

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而落,双方马队的头上,似乎就是一片乌云蓦然落下。

无数箭簇锋锐的羽箭落在人马身上,溅起血花火花无数,还有一片人喊马嘶的惨叫之声!

之所以会有火花,那是因为八旗兵身上的钢甲、钢盔,根本不是箭簇能射穿的。他们身上的钢甲可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不是后世电视里面搏眼球的西贝货——明军的钢甲都是两毫米三毫米的热锻中碳钢,还经过淬火使得表面更加坚硬。蒙古人射出的箭簇打在上面也就是一阵火星四溅!

而八旗兵射出的羽箭,却是箭箭见肉!由于双方马队的距离不过二三十步,对于寻常的蒙古人和八旗兵而言,射个人形目标是没有啥问题的——不过要射中裸露的面部就很不容易了,那种后世声称射左眼不会中右眼的骑射本事,在陈德兴所在的时空中也是属于神话。所以蒙古人在确定了他们的弓箭对付不了八旗兵的钢甲之后,就将八旗兵胯下的战马当成了目标。

一时间,不断有人从马上翻滚下来,也有人胯下的战马被射中了要害惨叫着跌倒。落到地上的八旗兵和蒙古人,立即又展开了搏杀——只要他们还能举起刀盾,就会豁出最后气力在一起拼斗!

但是拼斗的结果,却毫无悬念的是八旗兵割下了蒙古勇士的头颅——因为蒙古人的弯刀根本砍不动八旗兵的钢甲,而他们身上的皮甲在八旗兵的夹钢大横刀前由如纸糊一般。

在阵后观战的蒙古军将,看见这一幕,都脸色苍白的互相面面相觑,喉头干涩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虽然八旗兵的崛起已非一日,但是大部分的蒙古军将,还是不愿意承认这样的现实——蒙古人在弓马骑射上面的本事,不如他们的敌人!

无论是骑在马背上射箭,还是马上搏战的功夫,蒙古人都输了!不是输在武艺和马术上,而是输在兵器甲胄上面。

这可不是服不服气的问题,而是无法弥补无法追赶的问题!武艺不如人还可以去练,兵器甲胄不如人,蒙古勇士能有什么办法?

用后世的话说,这是制造业水平的差距!大明制造业的根基,还是继承自南宋,那可是实打实的世界工厂,陈德兴的那点金手指有了南宋制造业的根基,顿时就能点石成金。

而大蒙古国虽然征服了不计其数的文明国家和城邦,但是来自草原的野蛮人却不知道什么是产业,只知道抓些工匠当奴隶,就可以为大蒙古生产最精良的利器了。

至于如何保护和开拓市场,如何布局产业上下游,如何扶植制造业资本,如何鼓励创新发展生产力,蒙古大爷们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他们只知道抓人去当奴隶,然后再让老奴隶生小奴隶,一代代的为大蒙古劳作。

但是没有了上下游产业和市场的支持,没有了资本的推动,没有了良好的经营管理,没有创新和生产的积极性,奴隶们又能制造出什么样的好东西?

蒙古人拥有的制造业,又怎么能和已经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的大明相比?

……

忽必烈看着前方骑兵拼杀的场面,脸色却苍白得比其他蒙古人都要厉害,因为他对汉家文明的了解,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蒙古人。

此时看到那么许多身披钢甲的八旗兵,他突然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

钢甲、抬铳、火药,拼的其实都是生产!大蒙古的生产比汉人差了何止千百倍?陈德兴虽然草创大明于辽东,但是却把根扎在了海贸,扎在了江南——陈德兴其实有的是机会抄掠江南,完全可以一次掠到亿万贯财富和千万口奴隶。

但是陈德兴却总是手下留情,忽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