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缮一番。这便是个说辞。”
“这……不太好吧?老夫从来清白示人,这胡乱骗人,总是不好的。”
忽地,张叔叔见老婆脸色微变,他顿时虎躯一震,正色道,“不过毕竟是操之的儿子,老夫既然是叔公,合该盯着,也好给操之一个交代。”
终于让老婆满意,等李蔻回房休息之后,张叔叔才抹了一把汗:“如何是好?这撒了一个谎,不知道要扯多少个谎。那开馆子的怎么可能是操之的儿子,唉……”
第八十五章 见君王
“这就是长安么?”
虽然没去朱雀大街,但春明大街同样繁华。
同样是百万级人口的超级城市,长安远比洛阳还要恢弘大气,站在灰青色的高大坊墙之下,哪怕踩在街头,张沧也觉得一个人相对一个大都市,当真是渺小的厉害。
在武汉,他没有这种感觉。
在洛阳,同样没有这种感觉。
唯有长安,长安城,巍峨、雄壮、深邃、大气……
“张君,请。”
“噢,有劳曹公。”
张沧不卑不亢的模样,让曹太监很是诧异,一路行来闲聊,又让人跟卓氏的人做了打听,才知晓这个张老板,居然连二十岁都没有。
而且出身低微,居然是武汉咸宁市一家澡堂子的搓澡工。若非得了卓氏当代掌门人卓洪炉的资助,也不会前往京城讨生活。
一路行来,奇遇连连,在麻城县杀了大别山的悍匪头子“宝龟如来”。在新息县又得了新息县县令张展的赏识,通过新息县令,又得了“桃花酿”这个名酒的专卖。
随后组成“豫南物流”,认识道王李元庆,都让曹太监觉得神奇无比,简直是冥冥中有神灵护佑一般。
到后来知道蒋王李恽居然因为赏识,赠送了一套京城大同市的宅院之后,曹太监整个人都麻木了。
祥瑞啊。
简直就是祥瑞!
“张君家中大人尚在?”
“噢,双亲尚在。父亲大人手艺好,常做些木工活;母亲大人做点小生意,在乡里也能过活。原本想着‘父母在,不远游’,只是母亲大人言‘大丈夫当志在四方’,便去了武汉寻了活路,在‘长久汤’做了一阵工。”
“如此励志,当真让人钦佩。”
曹太监由衷地赞叹了一声,然后道,“太皇陛下素有慈爱之名,张君初见,莫要害怕,有类日常便可。”
“噢,多谢曹公提点。”
原本张沧想着从怀里摸一把金币出来,可想想还是算了。这个曹太监,和京城的内侍貌似不太一样,是个心态已经越趋平和的老者。
没有进宫面圣,这让张沧很是诧异,不过松了口气。
到了宫中,那真是跳脱不开。
在外头,横竖万一出了事情,跑路也要方便一些。
“去大宁坊。”
“是,大监。”
大宁坊有个太清宫,道士不多,但却安稳,也不在外坑蒙拐骗,毕竟也算是体制中人。李渊有时候也会过来遛弯,然后住太清宫对面,对面那宅子,原本是孙伏伽的,几经转手,后来因为兴庆宫的缘故,房价越来越高,就被李渊收了去。
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七八万贯,跟当年千金一笑楼有的一比。
李渊把这宅子改了模样,算是个度假村,原本在宫内的各种玩具,就放在这里。
比如桌球,整个皇城东,来这里打球的两朝权贵极多。
“到了。”
“张君,请。”
“曹公先请。”
曹太监没有拒绝,先行入内,不时地有仆役打扮的内侍进出,整个院房瞧着没有半点皇族气息,反而像是河东哪个老财的邬堡。
宛若一个在闹市中的大庄子,只是范围小了些。
有沟渠,有林园,还有稻田、菜地,这光景居然还开了黄澄澄的油菜花,瞧着有一亩多地。地头就是一闪篱笆,竹子做的,期间还夹杂着翠竹,很是显眼,竹笋抽的很长,但看得出来,还是很鲜嫩。
篱笆一旁摆着蜂箱,时不时有蜜蜂溜出来,然后钻入菜花田里。
田地一侧的林园种了很多大树,遮天蔽日谈不上,但是却让另一头无法窥视这边。
张沧到了地头,脚下青石板居然是湿漉漉的,定睛一看,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河。其实是沟渠,但水是活水,两边用规制一致的砖石垒砌,河底淤泥看得出来很浅,还有鹅卵石散落其中,时不时就有逆流而上的金色小鱼儿……
万万没想到,这皇城东的大宁坊内,居然能找到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地界。
正想着鸟语花香,就听到各种鸟叫声,黄鹂儿、八哥鸟、鹦哥……种类不少,一个个都脚脖子拴着链子,随意地落在庭院口的树杈上。
喵……
一只个头很大的橘猫从廊檐上落了下来,很稳,完全没有声音,橘猫扭动着身体往前走,尾巴竖的很高很笔直,露出了裆部的两颗蛋蛋。
“恁是甚么破猫,前头还吃小鱼干,今天就不吃了。老夫不伺候了……黄哥儿,来来来,来来来,这里有牛肉干……”
不等张沧反应过来,就见一个老头儿一手攥着一枚小鱼干,一手拿着一条牛肉干,然后小心翼翼地追上了那只橘猫。
喵……
橘猫又叫了一声,然后转过身,在老头儿的脚边蹭了蹭。
喵……
“哎哟我的小心肝,来来来,这肉干可好吃了。”
老头儿喂了橘猫一根肉干,然后自己也吃了一根,扭头看到曹太监和张沧,忽地整个人都愣住了:“你这厮狗胆包天,怎敢来……嗯?”
以为是骂自己,曹太监吓了一跳,一脸不明所以地立刻跪倒在地:“奴婢罪该万死,还请陛下责罚!”
“又不是说你,起来起来起来……”
此时,李渊也不管橘猫了,绕过曹太监,抬手挥了挥,几个卫士后退了一步。张沧就这么被突出在了跟前,等反应过来后,张沧也连忙行了大礼:“豫州张沧,拜见陛下。”
“豫州?”
李渊一愣,因为张沧口音带着点豫州片儿,南方口音很少,“你叫张沧?”
“回陛下,正是。”
“嗯。”
李渊点点头,一脸狐疑,心中暗忖:这世上还有恁般像的两个人?不过也说不定,天大地下,相貌相似实数平常。
“知道叫你来作甚?”
“回陛下,知道。”
“嗯。”
李渊又点点头,“你跟朕认识的一个人,长得很像啊。”
“在京城就有人这么说。”
原本李渊想继续问,说别人说长得像谁啊。但想想这也太无聊了,于是作罢。
“听说你是京城推拿按摩第一人,朕这才叫人请你过来,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沧必定尽力而为。”
“好。”
李渊很满意张沧的态度,然后吩咐道,“把承乾也叫来,他成日里折腾田地,这会子也让他好好享受享受。”
“是,陛下。”
曹太监抹了一把冷汗,应了之后,起身赶紧走人。
换了一身行头,穿着睡袍的李渊在“汗蒸”房里哼着小曲儿,很是熟练地趴在软垫上,然后喊道:“来吧小郎,精油都在下面,甚么样的朕都使得。”
“是,陛下。”
张沧搓了一点精油在手上,正要给外公推个油,却见一个中年汉子裹着一条浴巾就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大父啊,试验田里还没有收拾好呢,这光景按摩个甚么嘛……嗯?!大郎!”
李承乾眼睛都亮了,上前一把握住张沧油腻的双手,然后才发现,这人个头和印象中不一样,而且看着老成,只是因为皮肤黑,实际上还是个少年郎。
“这、这……这也长得太像了。”
暖男太子感慨一声,松了手,“适才本王失态,吓着你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子?
张沧偷偷地打量了一下李承乾,嘴上道:“豫州张沧,见过太子殿下。”
“无妨无妨……原来是豫州来的。”
李承乾喟然一叹,寻了个位子自顾自地躺下,“一别经年,也不知道大郎如今长甚么模样……”
第八十六章 参差荇菜好吃吗
“你这开背的手法……有点意思啊。”
“让陛下见笑。”
“见笑个甚么?朕当年跟炀帝去河东,骁果有个医官,就是这般手艺。”
“……”
张沧一时无语,要说他着按摩手法,还真不是“长久汤”能教的。身体锻炼肯定要用到按摩推拿,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但这玩意儿何坦之教起来的时候,张沧一直以为就是捏一下就拉倒。
后来知道是手艺,也不曾想过这技术到底具有多大的普遍性。
等从“长久汤”出来,才寻思着这按摩技术,会不会也算是“不传之秘”。
现在看来,张沧可以肯定一点,老阿公教的那些东西,还真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玩意儿。
两根手指曲起来,顶着李渊背脊两侧,然后向下一划,李渊整个人都舒服的仿佛骨头拆开来重组一样。
就仿佛原本酸痛的背脊骨,被人用手指提了起来,然后捋捋顺,关节嘎嘎作响,却是半点都不痛。
从尾巴骨到天灵感,整个人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让李渊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抹了精油,双手啪嗒啪嗒来回翻滚,饶是李渊背皮松弛,这会儿也觉得皮肤都发紧,舒服的很。
按摩的基本技法一般是十种,不过因为李渊年纪大,张沧也没有用“捏”这个手法,多是拍打、按摩、推拿,大量使用大鱼际、小鱼际,让李渊这把老骨头也能吃得住他的力气。
他本就天生大力,又受了何坦之的多年调教,气力更大,虽说跟人动手可以做到“举重若轻”,但按摩终究是个细致活儿,注意力不集中,略微发力失稳,比如用指关节去“点”,说不定把李渊点死都可能。
到底还是自己母亲的生父,张沧这一回是前所未有的细致和小心。
“张君做事,着实用心。”
一直在观察的李承乾很是欣赏地看着张沧,“本王东宫率卫一直空缺,张君若是愿意,本王可以征辟录用。”
“闲云野鹤,自在惯了,还在是京城打拼几年再说。”
“噢?!”
原本李承乾就是随口一说,可张沧的反应显然不正常啊。一个木工的儿子,面对帝国储君的招揽,结果说婉拒了?
就算储君还没有上位,而且兴趣还好是种地,可这也不是一个木工儿子应该有的反应吧?
“女儿国”生意再大,不还是商贾人家?不还是一块鱼肉,随时为人切割?
“哈……”
李渊露出了一个不明所以的微笑,张沧在给他揉搓臂膀的时候,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董事长突然道,“非常人行非常事,承乾莫要强求啊。对吧,张大哥。”
“陛下谬赞,沧亦是凡人,只是出身草莽,受不得管束。还望陛下明鉴,殿下勿怪。”
“会说话。”
李渊笑容越来越明显起来,瞄了一眼一脸懵逼的李承乾,显然自己这个大孙子还没搞明白状况。
被人拒绝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只是李承乾被同一张脸拒绝两次,还是有些难受的。
“张大哥,你母亲身体还好吧。”
“甚好,做点小买卖,身体一直康健。”
“还爱吃绿豆荇菜吧。”
“爱吃,就是……”
“……”
“……”
你个糟老头子聊天不按套路啊。
一旁休息着等按摩的李承乾一个激灵:啥意思?
李渊眉头一挑,起身坐了起来,咧嘴一笑,露出嘴里没几颗的老牙:“狗崽崽,唬老子,你还嫩哩。”
“大父,甚意思?”
“甚意思?这小子,是你十二嬢嬢生的娃。”
老董事长冷哼一声,裹着一条毛巾绕着满头大汗的张沧转了一圈,“有十八了吧?”
叹了口气,张沧无奈地点点头。
“听说你手里,不但有‘女儿国’,还有甚么‘豫南物流’?李元庆这个竖子,连老子也骗……那‘桃花酿’可还赚钱?”
“太皇明见万里。”
“见你娘哟。这样……”李老汉抬手拍了拍张沧的胳膊,“多少拿点股份出来,那个甚么‘女儿国’,然后‘桃花酿’每个月来十坛……二十坛,老夫放你一马。”
“……”
“……”
一脸懵逼的李承乾这时候终于反应过来:“甚么?!这是安平姑姑所生?那……那岂不是我……”
“你敢当他兄弟老夫抽你!”
李渊双眼圆瞪,恶狠狠地看着李承乾,然后道,“你家爸爸好狠的心,倒是敢让你去洛阳。”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渊用的是楚地方言,惊得张沧目瞪口呆。
“哪恁?吾里去过的凼子,伐要特多。”
“……”
李老汉居然又换了一种江东口音,大概是常州西的小片,张沧在江阴长大,自然也是听得懂,哪怕和江阴门调不同,可还是吴地方言。
此刻张沧简直是服了,他一直以为太上皇就是个被软禁的糟老头子,万万没想到这种没有卵用的技能居然还不少。
“如何啊?老夫好歹也是你的外祖父,你掏点小钱,也算是孝敬了老夫。还能保你一条小命,是不是很划算?”
“……”
张沧一时无语,寻思着这时候把外祖父打翻在地,估计也逃不走,只好感慨一声,抱拳道:“张沧旦凭处置。”
露出的马脚太多,综合起来的信息量又太大,最重要的是,自己这张脸跟亲爹长得太像。
有枣没枣打两杆,横竖不亏本。
“嗯,这才像话。”
言罢,李渊又趴了回去,“继续。恁这娃的手艺,当真不差,早来两年多好。都恁大了,看见你这张脸,老夫就心生厌烦。”
“……”
深吸一口气,张沧又抹了点精油,继续给外祖父推拿,然后用抱歉的眼神,冲一脸震惊的李承乾点点头。
“大父,这这这……”
“闭嘴。”
“哦。”
李承乾瞪着一双眼睛,看着张沧,心中竟是别样激动,万万没想到,十多年一晃,大郎家的儿子,居然就这般大了。
而张沧继续给李渊推拿背部肌肉的时候,心中也是一片悲凉:果然么,阿娘说得对,她娘家都是死要钱的……
第八十七章 手艺好
心情激动归激动,但李承乾一看祖父被一通按摩爽翻天的模样,也就没絮叨拉家常,而是也跟着爽了一把。
精油一抹,张大郎当时就给太子这个亲戚推了个油……
赤条条地出了一身汗,各自喘气,这才休息下来,在“汗蒸”房里聊了开来。不时地还有瓜果饮料送进来,李渊喝了点蜜糖水,聊到张沧带着老弟张沔在麻城县宰了“宝龟如来”一众的时候,笑着竖起大拇指:“倘使在前隋时,凭你这功绩,三五年混成先锋官都不成问题。”
“旧年中原诸县县尉,多是这般人物。”
李渊说着,就提了几个名字,都是当年在隋朝很有名气的。只是死得早,自然就没机会赶上武德朝的风光,贞观朝的繁华。
比如殷开山,老董事长是一边吐槽一边感慨,有点瞧不起的意思,也有点惋惜的意思,总之,很复杂。
“你能跟新息县令相交,想来也不全然是因为麻城县令的嘉奖?”
“自有一些勾当。”
张沧看了看李渊,又看了看李承乾,低声道:“拿了两首诗出来,这便换了‘豫南物流’和‘桃花酿’。”
“诗?”
提到诗,暖男就来了精神,“甚么诗,居然能值当恁多。”
“《悯农》。”
“嘶……”
李承乾猛地一惊,“《悯农》有二首,莫不是……”
点了点头,张沧道:“道王那里,也是有的。”
一旁李渊摆摆手:“你不通实务,知道个甚么。大哥这等手段,都是稀松平常。当年炀帝写诗,自视甚高,却被薛家的人比了去,他早就想杀薛氏全家。这《悯农》,倒也值当,广为传播之下,世人皆道李元庆如何体恤治下百姓,这名望,也就出来了。”
说到这里,李渊手指点了点:“倘使炀帝那般,恁你甚么名声,杀了也就是杀了。换作你家大人,却是不行的。明君么,自然是要忍常人不能忍。那魏玄成,你家大人恨不得把他挫骨扬灰,可又能如何?君臣模范,跟这《悯农》一般,也是名望。”
“手段不错。”
转头看着张沧,李渊又作了点评,“只是漏洞亦有,你行走江湖,是个草莽汉子,便能写个上等诗作,也就是新息县的张展要脸,换作老夫,勾你一个交结悍匪,流放三千里,路上就把你做了,谁能挑出刺来?”
“……”
“……”
听了李渊的话,张沧微微欠身,行了个礼。
他也不是没想过,只是当时艺高人胆大,也就没有想那么多。
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后怕。
“至于李元庆,怕是认出了你的身份。”
李渊呵呵一笑,“倒是聪明人,怕是你在豫州,连他的面都不曾见过吧?”
“不曾。”
“那就是了。”
原本张沧也纳闷,现在看来,李元庆那是不见最好,见了反而不美。
李承乾当下感慨道:“那《悯农》着实是好诗,大哥倒是好文采。”
“非是某的文采,是从大人那里偷的。”
“……”
“……”
一听是从大人那里偷的,连李渊嘴角都抽动了一下,半晌才道,“想当年,你家大人……有个好师傅啊。”
“师傅?”
“智障大师啊。”
李承乾一脸奇怪,看着张沧,寻思着怎么自己老子有什么师傅都不知道的?
李渊一副看白痴的模样看着孙子,无语地摇摇头。
而张沧也是有些尴尬,对李承乾道:“殿下……那智障大师,本就是杜撰。家里时常聊起这个,母亲也好奇大人哪里有恁多的诗,眼下还有几百首藏着。”
“……”
三观毁灭的李承乾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他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解释。在他看来,张大郎绝对是完美无缺的……长期以来,也算是一种心心念念的偶像图腾。他做不到的事情,张大郎总能做到。
现在张大郎的儿子,另外一个张大郎过来告诉他:其实我爹是个骗子!
骗子!
骗子!
“呵。”李渊拍了拍肚子,略带嘲讽地说道,“你家大人这是诗仙还是诗圣啊?”
“诗库。”
张沧面无表情地吐了个槽,别人还能远远围观,像他和张沔,每每找到点自家老子的秘密,总感觉自己都不用长大,反正长大了也是被摩擦,根本没可能超越自己的老子。
“罢了,不去说这些。那后来又如何跟李恽相识?”
“毗邻豫州,道王做了中人。再者,也给了几个文字。”
“……”
李承乾一时无语,没好气道:“你既然来了,也给本王几个文字。《悯农》这等物事,你偏是给外人么?”
“夯货,当时大哥甚么身份,他岂敢在两京露头?便是到了你跟前,给你《悯农》,你敢念么?‘农夫犹饿死’是你能说的?你倒是胆子大了。”
喷了李承乾一通,李渊拂须道:“《桃花会序》换了李恽的交情,倒也值当。那货殖坊……大同市其实是个好地界。那蒋王宅,不亏。”
“主要还是叫卖‘桃花酿’,得有贪杯的达人,才能广而告之。京城中多有知晓蒋王习性,这便有了想法。”
至于李恽那个王八蛋所要诗文想要装逼这个事情,倒是被张沧带了过去没有讲。
“呵,小鬼。”
李渊笑得意味深长,手指点了点张沧,“你这是在说蒋王品行不端啊。”
拱了拱手,张沧露出了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卖酒这个事情,蒋王的名声要好用得多。
不过李渊并不介意这些,他儿子孙子多得要死,别说被小看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被人骂被人鄙视他都不介意,无所谓,这有什么啊。
再说了,现在拉着蒋王的牌面卖酒,这卖酒的销售额,可是有他一份的。
“你看这一年,你折算几多银钱给老夫啊?”
“啊?还真要收钱的?”
“废话!朕是皇帝,君无戏言。”
“……”
死要钱果然是死要钱,张沧叹了口气,他从老妈那里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比如这个便宜外公,卖一个女儿大概就是三十万或者四十万贯,折现可以谈,但不打折,还不还价。
这么些年下来,卖女儿也搂了几百万贯,亭台楼阁各处物业,还真不是吹牛逼,他老董事长李渊论资金还真不虚谁。
当然了,这钱吧,他管不到。
只有支用的时候才能说话,钱袋子被长孙皇后攥着。
略作闲聊,才知道李渊一把年纪还这么死要钱,也不全是贪财。他那些卖出去的闺女,不管有没有感情,李渊还是会照应一把的,怎么照应?让皇帝儿子下旨是没可能了,也就只能在钱财上做个补贴。
而且李渊关照女儿,只要是明面上出嫁的,都不是给死钱,而是活钱。比如隆庆宫附近几个坊市的房子,他手头就不少,仅仅是吃租金,就足够养活不少出嫁的落魄公主。
不是哪个公主都能像琅琊公主那样靠自己翻身的,更何况,李渊的女儿和李世民的女儿,到底还是有区别。
眼见着张沧这只肥羊上门,他李渊哪里舍得“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宰他个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啊。
给自己修陵的钱,原本是李世民凑的,现在他自己就解决了。
但解决自己死了之后埋哪儿的事情之后,就得琢磨身后事,他死了还有那么多子女,靠国家养着没戏,能找补点年年有余年年分红的产业,那自然是善哉善哉。
至于宰的人是自己的外孙……那只是赶巧了。
看自己外公这副无耻的样子,张沧也是无话可说,要不是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真想来一次有些人一旦搓过就再也不在。
这年头,搓澡工也不容易啊。
等冲了个澡出去之后,李渊和李承乾倒也讲究,没说把张沧介绍给家里人看看,只说豫州张大郎这搓澡的手艺,简直是享受。
于是乎,张沧人还在长安,但是消息传到了洛阳,“女儿国”就差在门口打广告:生活压力大吗?想要放松放松吗?快来“女儿国”吧,技工强,技术有,皇帝用了都说好!
第八十八章 种粮大户
东宫谈不上破败,但宫墙廊檐很是陈旧倒是真的,廊柱基座上的青苔得有半寸厚,这是经年累月没有人打理才会有的状况。
更奇葩的是,东宫靠近嘉福门的地方,是有一片小花园的,原先种着牡丹、芍药之类,然后有一丛翠竹。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牡丹有没有张沧不知道,反正翠竹挺多的……整个一竹园,到处都是开春蹿出来的毛笋。
最粗的竹子接近半尺,是典型的的南方毛竹,居然就在这里生了根、发了芽,长势还挺好。
除了毛竹,楠竹、石竹、翠竹等等都有,还有细长的苦竹。李承乾的一个库房中,居然还有苦笋干……
东宫收成很好哈。
“家里有点糟乱,沧哥随意。”
帝国的太子,整个一上班打卡然后回家的土鳖,东门口的门房处,塞了最少有二十把形制不一的农具。
什么锄头、钉耙、镐头、铲子、大锹、深锹……连锯齿镰刀都有,看得张沧一愣一愣的。
整个东宫说是说糟乱,但收拾的其实很齐整,之所以看着不舒服,是因为亭台楼阁都成了仓库。
原本应该是个天井的地方,摆了七八个悬空谷仓。上头还贴着大红字,不是“粮”就是“丰”,要不是确定没走错,张沧一定以为这是河东或者河北哪个土老财的家。
豆麦、花椒、稻米、辣椒、糜子、大麦……唐朝能够产的东西,李承乾的家里都有。关中平原这年头气候相当适宜,能够让竹子长势这么好,雨热条件那是绝佳的。
只说稻米,李承乾让人做饭端出来的时候,张沧只闻了气味,就知道这是好米。比江南的米都要好,太湖米也不如。
饭桶中米粒就像是抹了油一样,“米油”的渗润相当到位,这种米饭用来做饭团,哪怕是凉了许久,也极为好吃。
此时关中土地的肥力如何,可见一斑。
尽管长安自汉朝以来就被过度开发,但因为效仿武汉城市系统的缘故,整个长安城的地下水系统,经过十多年的缓解,还是大大改善。
加上长安的特殊地理位置,驼队从青海下来的时候,往往都会捎带蝙蝠粪,而这个,就是纯天然的上等化肥。
吃饭的时候,李承乾很是得意地告诉张沧,他伺候的地,种稻米能亩产能拉到五石,这是北方统计亩产以来的最高产量。
东宫菜式并不丰盛,但也不简陋,鸡鸭鱼肉都有,都是东宫自己养的。甚至李承乾的常服,也是东宫自己组织人手在城外种植火麻,然后自己鞣制编织而成。
整个东宫在保证“田园牧歌”的基础上,刚好就能维持一下财政平衡,至于想要有额外的收入,东宫在国朝法律上赋予的权力,那是一概不能动用的。
典型的就是东宫榷场,现在已经是彻底嗝屁,完全没有希望。
早年李承乾给东宫两班搞来的那点家当,到现在还是那么多,要说日子苦也谈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现在真正算得上大收入的,就是东宫种地的粮食销售。主粮有六七千亩地,这个利润其实有限,粮价始终上不去,大宗采购要不是华润号在,大部分粮食也只能给东宫幕僚自己分分。
利润最高的是大棚蔬菜还有菌菇,东宫一年四季都能产香菇、蘑菇、平菇、木耳,这个赚头很大,因为京中达官贵人都爱吃,光靠山货是顶不住消费缺口的。
而反季节蔬菜因为玻璃的产量拉高,入冬纵使依旧价格昂贵,但也终于到了权贵们可以普遍消费的地步。
总之,林林总总加起来,在张沧看来,这大唐的太子不像储君,倒像是大唐的种粮大户……
“吃鱼、吃鱼,来了家里不要客气,都是自己人。”
邀着张沧吃饭,李承乾一边招呼一边喊着几个小子,“都洗手了没有?洗手了赶紧吃饭。”
“洗了,阿耶。”
“吃饭喽……”
“莫跑!”
“哇,有扣肉!”
“这鲫鱼好大,耶耶今天捞的么?”
“都莫要再吵,赶紧入座!”
年长的哥儿呵斥了一声,几个弟弟顿时老实了下来,然后嘻嘻哈哈地爬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东宫早年还是跪坐,现在却都是和武汉一样,大圆桌,放置长箸和短筷。
“阿耶,我要喝汤。”
“好,我帮你盛。”
李承乾起身,给一个小子盛了一碗鲫鱼汤,汤色相当不错,奶白色,很鲜浓。
把汤放在了小子跟前,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