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亮被老板骂了一通,大概也是知道老板也有点认命的意思,在任上是没可能干掉国朝第一大奸臣,只能指望下一任能够达成愿望。
  但因为“九鼎”的特殊性,加上武汉这个超级城市的特殊形态,这就不得不转而猥琐发育,能让张亮去监督“九鼎”进程,颇有点“顾命”的意思。
  张亮心知肚明,但他还是很迷茫的,一是不知道“九鼎”的好坏标准,因为武汉那里并没有透露太多的技术参数出来,就算透露出来,他一是看不懂,而是不知道是不是武汉放的迷魂烟。
  二是不知道“储君”的人选是谁,老板已经因病身材走形,但还是没有下放权柄的意思,太子李承乾依旧是农夫,跟太皇这个推车老汉窝在长安城发呆,至于洛阳的魏王李泰……不提也罢。
  至于晋王那个病秧子,李皇帝真要是不顾一切选他,怕不是当场被“驾崩”,遗诏要什么样的,写一份就是,横竖不可能挑病秧子上位,这不是白白给“女圣”送人头么?
  在外已经受够了武汉的压迫,在内再让女圣陛下更进一步,还有饭吃?
  “茂约公如今备受女圣陛下器重,亮虽不才,族中亦有几个女才子,何不择日见上一面,倘使真有才学,还望茂约公提携一二啊。”
  “老夫闲云野鹤,如何敢言受女圣器重?不过是略有绵薄之力,以尽圣人之用罢了。这光景,不是来‘天上人间’消遣了么。”
  言罢,老唐嘿嘿一笑,邀着张亮道,“来来来,久不见张君,一醉方休。这‘天上人间’虽说天下雄州皆有置办,可唯独这京城新南市,乃是货真价实的‘不夜城’。”
  厚脸皮的老唐一边说话一边拉着张亮往里走,几十个酒楼人员恭候着,老唐摸出一枚镶钻金印:“开个甲字房。还有,郧国公最喜熟女,你们明白?”
  “公爷放心,今夜必定让郧国公满意。”
  “……”
  张亮黑着脸,心说老夫什么时候最喜熟女了?不过熟女也不错,省心。
  


第九十九章 老铁帮个忙
  在“天上人间”猫了三天,老唐老当益壮老而弥坚,又有培养了几个月感情的相好,可以说相当的体贴,自然不会让六十六的老唐死在闹市之间。
  至于张亮,原本他是想着对付一晚上就回家,怎么地也算是给了唐茂约面子。
  可谁曾想……
  不错,老夫最喜欢熟女!
  在张亮看来,这“天上人间”的熟女,简直就是肚子里的蛔虫,完全不闹心,根本不操心。自己躺着,她就坐着;自己坐着,她就跪着;自己站着,她就躬着……太愉悦太爽快太放松了!
  “张君这两日玩耍,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实在是满意的很。”
  男人三大铁,尤其是唐茂约跟老董事长那也是一起见过世面开过荤的,这论起来,岂不是自己还长了老板一个辈分?
  有点儿意思哈。
  别的好处,张亮还真不一定瞧得上,但这消遣去处,还真是要有老师傅领进门。就张亮的档次,虽说也是国公,虽说也是御前红人,可要想在萧氏这里混一个镶钻金印,那还真不够点资格。
  镶钻金印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搞到手的,玩弄黄金的大匠多了去了,但要想挑拣钻石的,还真没有几个。
  贞观朝的钻石并不贵,也谈不上多值钱,主要还是因为有了玻璃。再一个,相较钻石,新开发出来的骠国翡翠才更有“韵味”。因为种种小众的缘由,钻石用场最多的,还是在玻璃厂。
  能够倒腾钻石,从货源到选料一应俱全的,还得看武汉。
  这个镶钻金印,除了是萧氏派发的钻石VIP认证之外,还说明持握镶钻金印的主人,在武汉那里没有进黑名单。
  其中门道不足为外人道,顶级勋贵自然也不需要靠这个小把戏来证明自己,只是对于那些次级贵族而言,请客吃饭都是一门生意一门学问,“天上人间”的镶钻金印,自然就在小众圈子里成了某种象征。
  老唐来了京城才几个月,给长孙皇后吹了几天唢呐,就能够兜里揣着钻石VIP会员卡,也足以说明他现在的确有点“咸鱼翻身”的意思。
  “招待张君,老夫也不瞒你,过几日大朝会,老夫希望张君能够从旁应和一二。”
  “所为何事?只要权责之内,亮应允亦可。”
  话不说满,唐俭这么敞亮的老前辈,他张亮还有什么好说道的?他是皇帝的亲信,但不代表就需要如何死板,应和老唐两句,只要不是事涉某些敏感事件,皇帝看看就算。
  “老夫准备大朝会上,提举李婉顺为女侍中,奏请女圣陛下促成女官新制,效仿旧年魏孝文帝故事。”
  女官系统自古就有,追溯源流,那就是相当的久远,商周的事情,一直遗传到秦汉,再到南北朝,改改换换,大抵上还是为君王服务。
  北魏孝文帝则是专门设立了新的女官系统,只是这个新制昙花一现,到北周隋朝时,用的还是汉晋旧制。
  唐朝历经两朝,迅速攀登帝国巅峰,在震撼普天生灵的同时,体制的变化也因为国势的空前膨胀,不断地去适应如此嚣张霸道的唐朝。
  小政府根本无法适应如此空前庞大的帝国,不仅仅是疆域面积,还有人心思想。贞观朝明里暗里的思想碰撞,也不再拘泥于窠臼,比如曹宪的《音训初本》诞生,换作隋朝,根本没有理由去推行,也没有那个需要。
  因为隋朝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南北对立依旧激烈,内部山头依旧林立,外部压力依旧严峻。沿着“书同文”的轨迹,继续修修补补,已经差不多了。
  而贞观朝的剧变,除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之外,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缩短了通勤时间,加速了地域之间人口文化交流,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新增的受教育人口,就需要“语同音”。
  只是对这个时代来说,依旧只是一种努力方向,并不可能真正做到。
  《音训初本》的意义,就是迅速地有效地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针对某一个族群,可以直接完成文化洗练。
  隋朝不需要,但贞观朝需要。
  贞观朝需要扩张,需要原材料,需要人口,需要贵金属,需要市场,需要泄压阀……
  战争从来不是目的,战争只是手段,贞观朝的利益在哪里,贞观朝的人就会在哪里,如果贞观朝的人无法和某个地方的人沟通,那么,战争就会在哪里。
  然而这个帝国如此之庞大如此之强悍,偏偏只有三千多万人口,于是乎,不管中央政府愿不愿意,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口,都是人才,从无例外!
  这时候,哪怕明知道长孙皇后有私心,但受教育的人口不管是阉人还是女人,有用就是有用,纵然会有掌握教育渠道以及教材解释权的衙门、组织来唱反调,但这是小众的,且不为中央政府绝大多数官吏拥护的。
  利益使然。
  而整个国朝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武汉。那里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不管多少人去咒骂这个地方是如何的败坏纲常,但“地上魔都”既然能被称呼为“都”,自然是因为它的繁华,它的发达,它的庞大。
  隋唐交替几个世代的英杰们长了眼睛,能够亲眼看到,于是在本就出现世家势力衰退的当下,做一个顺水人情,还能赚一点天下女子的好感。固然这个“天下”,大约也出不了国朝几个雄州上州,但也是极大的跨越。
  “女侍中?岂非二品?”
  张亮眉头微皱,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抬头看着唐俭,“公以为此事能成?”
  “自是不能成。”
  唐俭面对张亮,根本没什么压力,也没有瞒着什么,“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罢了,进三退二,还能得一。”
  “若是比照外朝,倒也无妨,只怕到时候女官得寸进尺,又成朝野纷扰所在。”
  太监系统很难伸手,那是因为阉人多是战俘,鲜有大家族子弟给自己来一刀进宫伺候皇上的,毕竟能不能伺候成皇上,那也是看脸吃饭。
  但现在新出的女官系统,却是很有搞头,哪怕长孙皇后很刻意地一开始就重用武汉产“才女”,可天下“才女”那么多,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只要玩平衡,就有空子钻。
  在朝野各方都不认为能够完全阻扰长孙皇后推行此事的当口,与其强行阻拦,倒不如反手掺合一把,还能捡点便宜。
  张亮担心女官系统又成为权贵的瓜分盛宴,到时候为此事吆喝的人,肯定是要问罪问责的,他作为皇帝亲信,轻易不能下场站队,所以才会小心担忧。
  见他如此,老唐立刻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张君何必担忧,二圣本就一体,此事若无圣上默许,岂能让女圣陛下大张旗鼓?”
  


第一章 定策
  “明日大朝会,宾王怎么看?”
  洛阳宫设有观露台,是个避暑的好去处。除了冰室、凉房等一应设备之外,还有水利通风设备,加上墙壁夹层时有更迭冰块,可以说相当的享受。
  河北道新出的西瓜、甜瓜、蜜瓜陆续上市,还有青皮的浙水甘蔗送到京城,避暑消遣的物件极多。
  心态平和的马周神情淡然,皇帝侧卧一旁,正啃着甘蔗,皇后则是端庄正坐,双手虚按膝盖,目不斜视地看着马周。
  作为弘文阁大学士,马周该有的荣誉都有了,此时心态发生转变之后,跟心态同样发生大转变的皇帝之间,似“同病相怜”的“老友”胜过君臣。
  若非还挂记着知遇之恩,只怕现在当真成了友朋。
  “国朝二十年经营,冗官已成弊政。观南方变化,却是缺官少吏,然则以天下雄州而言,沔、鄂实际官吏之数,十倍二十倍于别州,可见其中自有区别。今用女官,亦是淘换庸碌闲人,京畿重地,自当去处沉珂。”
  起用女官这个大趋势,是二圣定下来的,外朝大概以为是长孙皇后一定要扩张权柄,实际并非完全如此,纵然有私心,长孙皇后这个私心,也绝非简单的权力欲。
  随着国势越来越强,大唐除了国家收益每日增加之外,皇帝营收同样惊人。尤其是内帑的现金规模,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多的贵金属。
  金银铜铁的存有量,足够皇帝一个人打几十次灭突厥之战,而除了贵金属,还有大量的丝绸、皮草、瓷器等硬通货,连鲸油、蜡烛的数量,都十分惊人。
  贞观皇帝能够在如此富裕的情况下,还能相当刻制奢靡欲望,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换成杨广,他能浪到天上去。
  虽说贞观皇帝同样大兴宫室,但其目的并非纯粹为了爽。
  国朝各地行宫都有功用,如此大的规模,各种在编及编外人员的数量极多,流窜进来划水的裙带关系成员肯定不少。
  正常的淘汰路数,是很难进行换血,皇帝动用权柄,也容易为外朝抓住机会从身上揩油甚至咬一口肥肉。
  用女官来淘汰,就有天然的微妙作用,这个时代的女性和男性,终究不可能成天厮混在一起。
  别说贞观朝,哪怕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在穿越之前,这种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作原则,也依旧是默认的规则。
  仅此一条,就能刷掉大量皇家内帑系统中的懒汉蛀虫。
  而女官进入朝廷体制,其实是顺带的,但外朝内廷看来,都以为长孙皇后是要“牝鸡司晨”。
  实在是贞观大皇帝的存在,太有迷惑性。
  只不过马周略微吃不准的,大概就是皇帝的身体如何,因为根据皇帝健康的变化,长孙皇后的态度、目的,一定会随之而变化。
  野心大小,跟实力大小是正相关的。
  “予建坤宁宫于东城,置坤宁大司令,下设女侍中、女大夫辅佐,宾王以为如何?”
  “倘若循例为掌宫女官,自是顺理成章。倘若比照外朝,怕是掣肘极多,外朝必定抗拒,百官不能服。”
  马周并没有觉得震惊什么的,而是坦然地对长孙皇后道,“外朝诸官食君俸禄至此,亦是历经磨难,倘若十数年数十年辛苦抵不过君上一言,陛下自可体会……”
  说到这里,马周颇有点感同身受,微微欠身行礼,显然是相当了当年的苦处。
  早年出道很是艰辛,到长安时若非给常何打杂,连混个温饱都不行,后来遇到张德,这才算是操持实务为君上欣赏。
  “豆腐渣”工程文宣王庙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惊人的成就。要知道,哪怕是皇宫大殿,各个几年一场大火烧个精光,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文教一事上,往后不管是不是有朝代更迭,他马周这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
  至于弘文阁大学士这个名头,他反而并不怎么在意。
  “言之有理啊。”
  吐了一盘的甘蔗渣,李董翻身坐了起来,“卫懿公‘鹤大夫’‘鹤将军’之故事,不可效仿也。”
  “女子为鹤焉。”
  长孙皇后秀眉一挑,略带不满地看着老公。
  李世民那笑了笑,轻拍了一下大肚腩,一手持着甘蔗,一手虚按以示安心,看着马周道,“依宾王所言,女官品级不可参照外朝,若是等而次之,又无甚用场。可先行运转,以观成效,随后次第封赏。”
  听了李董的意思,马经理愣了一下,这是先不公开待遇,而是先让人才干上一阵子,除了成绩大家无话可说之后,再堂堂正正地“加官进爵”。
  有了成绩,就无法用“德不配位”来攻讦,而且万一女官成绩斐然,就很有可能反复打脸那些十几年“活到狗身上”的懒官庸官。
  要说不合理,依旧是不合理,但“漫天要价”之后,君王退而求其次,也是权力拥有者合理的“小小任性”,到时候,再有什么不满,也只能压着。
  否则,就是“得寸进尺”,就是“不知进退”。
  心中哀叹一声,马周服帖之余,对外朝那些废柴也不抱太大希望。更何况,马周还很清楚,明天大朝会开口说话的人,最少也是国公。
  不管什么样的国公,只要跳出来,就代表一种态度,哪怕是落魄世家的国公……烂船还有几颗钉不是?
  “陛下圣明。”
  马周微微欠身,表情淡然,显然是同意了李董的想法。
  一旁长孙皇后略有所思,她玩弄权术还不纯熟,现在看老公信手拈来,顿时服气,暗忖自己要灵活到这种程度,怕是还要历练历练。
  是夜,京城出奇的安宁,只是几个山头的门第之中,却是非常热闹,不少人都在揣测明天大朝会的动静。
  很多人都打探到了消息,听说是莒国公要带头跳出来说话,有些人便打算连夜去老唐府邸,跟老唐好好地商量商量,看出什么样的价钱,能够让老唐收回这个念头。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还泡在“天上人间”的老唐,却根本没有当主力喷子的自觉。
  


第二章 两朝勋贵
  洛阳上林坊的宅院很有特色,只有两种人住在这里,一是酷吏,二是两朝勋贵。两种人又因为常年不在洛阳,整个上林坊于是就出现一种情况,只有当特殊时节,才会热闹起来。
  崔慎的宅邸就在上林坊,结巴疯狗每每出行都是仪仗摆足,各等武士从来都不会短缺哪怕一个。
  结结巴巴说话,但是惜命。
  钱谷的宅邸也在上林坊,钱老板常年在外,但历年升迁,成为皇帝的顶级爪牙之后,江湖上的人物想要拜谒,也从来不会因为钱老板不在家就不送礼。钱宅的特色就是旬日车马不绝,礼物犹如流水。
  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的宅邸同样在这里,原本他们要住得离宫墙更近,但都到了这个岁数,自然是不需要跟皇帝讲究那么多。索性做了好人,把临近皇城的宅邸让了出来,对外朝大小官僚而言,三位当真是楷模中的楷模。
  至于那个修仙都要靠近皇城的李靖……死胖子怎么还不死?挡了多少人挪位子你知道么?!
  “令明好大的排场,你这是要二婚?”
  “武汉有句话,叫做狗嘴吐不出象牙,老货这一身,不比老夫的差吧。”
  侯君集多少还有点睥睨天下的霸气,他跟尉迟恭不一样,哪怕作为军头,根基也要比朔州土鳖强得多。
  底蕴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神神叨叨……
  两人都是袍服而不是军装,说话间,有个巨汉从两人身旁路过,一言不发地登上了马车。上车之后,这巨汉掀开车窗窗帘:“走不走?”
  不是秦琼是谁?
  “昨夜弘慎不是去了你家?怎地不见他?”
  “吃醉了酒,被琅琊殿下唤了回去,夜里十一点半差人来抬的。”
  嗤!
  听到秦琼说的,侯君集情不自禁笑出了声,尉迟恭也是咧嘴一笑:“真是恩爱夫妻,羡煞人也。”
  嘴上是这么说,整张脸却写满了“滑稽”。
  三人除了秦琼,侯君集和尉迟恭都是骑马,很是显威风。倒不是说秦琼不愿意骑马,而是天气太热,骑马热风起来,秦琼浑身难受,倒不如在车厢里享受凉爽。
  摸出怀表扫了一眼,秦琼眉头微皱:“走不走?五点半了。”
  “走。”
  尉迟恭翻身上马,侯君集在略微策马,作为尚书老大人,他的排场从来都是不小的,不过三个国公并行,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规矩。
  持握缰绳的侯君集一边晃晃悠悠一边道:“北地探险队现在一年能出多少皮子?”
  “甚么皮子?”
  “虎皮。”
  “七八十张,漠北哪有甚么老虎,都死光了,现在就盯着辽东和黑水口,这里老虎个头大,一年能出百几十张皮子,杀光想来也要几年。”
  “使鹿部跟着东海船队前往东海尽头,听说还有苍色巨狼?”
  “原本在流鬼国东南,也有些许,结果几十个狼群,都被杀了个干净,如今就算再有,也是孤狼。真要巨苍狼的皮子,只能跨洋渡海。”
  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尉迟恭唉了一声,“奈何东海行舟着实风险重重。”
  “是要做甚么事体?”
  车厢内,秦琼开口问道。
  “这就要入冬嘛,正想着采买一些狼皮,做了大衣给女官。”
  “……”
  “……”
  听到侯君集的话,两位门神都是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
  豳州大混混顿时有些羞臊,但还是带着分辩的语气道:“如此看老夫作甚?老夫这也是为君分忧。”
  “是,你为君分忧。”
  秦琼都懒得吐槽,这货真是……叹为观止啊。
  漠北狼个头不大,体型最大的狼,大多数都分布在草原和森林过度地带,但哪怕是狼王,在东海尽头的狼群中,估摸着也就混个二当家。
  “东风”船队在东海尽头弄来的皮子都是相当的夸张,犎牛、棕熊都还能接受,唯独山猫、巨狼,很有冲击性。尤其是巨狼,处理好之后,用来做地毯很是气派。家中宠物但有闹腾的,有苍狼皮做地毯,全都乖乖顺顺。
  狼皮大氅和熊皮大氅都是高端商品,产量不高,因此个头极大的巨狼皮,价钱也就更加昂贵。
  “秦兄门路广,帮忙说项一二?”
  “甚么价。”
  秦琼没有拒绝,自从御前斩牛王之后,他这只闲云野鹤的圣眷还是相当的不错。能走动的时候,但凡议事、聚会,都会叫上他。
  哪怕人在武汉时候,皇帝还时不时派人过来嘘寒问暖,各种赏赐也没有断过。
  像唐俭这种,待遇就差了许多,基本就是内侍们提醒之后,皇帝在下旨走个流程,并非是真的简在帝心。
  能够略微伸伸拳脚,秦琼自然心情也不错,说到底,他从未把自己当病夫。
  侯君集既然开口,他也不介意帮忙给张德送一桩买卖。
  京城诸多山头之中,侯君集绝对是富户。
  再者,侯君集的儿子侯文定,很合秦琼胃口,侯文定因张德关系,曾经到秦琼门下修习马槊一年多,论关系,算作“先生”也是不过分的。
  这几年侯君集因为“河中金”的缘故,在京城的排场当真是阔绰,除了皇帝,大概也就是他算得上奢华无度。
  老流氓一辈子过得最爽的日子,就是现在,这辈子头一次觉得钱就是一个数字,他享受当下的时候,才明白当年张公谨当真是舒坦愉悦。
  两相比较,侯君集总觉得自己逝去的青春亏了几个亿……
  “皮子五百,毯子六百,大衣八百,大氅一千。”
  “不成。”
  秦琼在车厢内摇摇头,“低了。”
  一旁尉迟恭冷笑一声:“你这价钱,市面上有多少老夫早入娘的收了,还等你?”
  脸皮厚到极点的老流氓也就是这么一喊,万一秦琼是个傻逼呢?对不对?
  他知道秦琼是个爽快直接的,便道:“少待还要上奏,带散了朝会之后,老夫同秦兄详谈?”
  “好。”
  秦琼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忽地问道:“朝会上,我等三人谁先上奏?”
  “俺来!”尉迟恭摸了一把虎须,“这等事体,首重气势,俺先搅合一番,尔等再跟从就是。”
  “也好。”
  秦琼想了想,也觉得不错,女官一事不能被别人带节奏,老魔头的气场,最适合把乱麻斩得一干二净。
  


第三章 孔祭酒前进
  大朝会的气氛有点微妙,洛阳宫水钟六点钟准时响起钟声,文武大臣陆续列班,一众外朝绿袍小官也有候补旁听,便是廊下,还站了不少随时有可能被传召的官吏,伺候这一干人等的内侍忙得脚不沾地,却又不发出半点嘈杂声音,可见洛阳宫主人的调教功力。
  国朝武夫的特点,倒不是说穿着如何,而是头面多有损伤,便是张公谨这个美男子,如果仔细打量,就会发现他的左边眉毛向后有一寸左右的白色疤痕。这是当年冯立用细剑扎穿门板时候擦伤的,当时张公谨死顶门板,一个人当五个人用,也绝非什么浪得虚名之辈。
  至于秦琼、尉迟恭这等悍将,头面粗糙须髯如刺,行走站立都有一股气势,旁人再是眼瞎,也知道这等人凶人万万不可招惹。
  “今日诸事,首议女官变用。”
  主持会议的康德先是跟李世民请示,然后又在长孙皇后面前行礼,这才到了台阶下,俯视两班重臣。
  皇帝依旧是旁听,长孙皇后正坐中央,居高临下遍览群臣。
  贞观朝人才辈出英杰济济,不管是沙场悍将还是国家栋梁,都是随手一抓。历朝历代,唯有炎汉才有的气象,在贞观朝再度出现。
  而她长孙无垢,却远比吕氏更加受人爱戴,朝野风评,也绝非那般恶劣。
  康德宣读之后,文武重臣却陡然各自盯着手中的勿板,仿佛全体中了定身术,在那里发呆的样子。
  尉迟恭、秦琼、唐俭等人都是眉头微挑,心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孔颖达这个老汉居然不出来带节奏?
  他们跟老孔也没有什么嫌隙,只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分配终究还是有多寡的区别。
  老孔当年从张德那里拿到山东白糖总经销的时候,整个孔氏的话语权,就基本宣告全面落入老孔的手中。
  《五经正义》不过是小试牛刀,一边跟老世族乐呵,一边拍李皇帝马屁,老孔可以说是两不误。
  到文宣王庙建造,宣纸诞生,可以说只要和文教沾边,他孔祭酒就一个不落。
  旁人都道孔祭酒为的是如何念想,却不知道老孔也是有那么一点点私心的。
  这年头,谁实力强谁就能解释子曰诗云,山东士族当年实力强,蓄纳人口多,囤积良田广,任谁上台当权,都不得不捏鼻子。
  但新技术新势力打破旧时代组织结构的时候,这个实力在此消彼长之下,就显得相形见绌。
  而整个过程,二十年而已。
  孔颖达知道自己小瞧了某条江南土狗,但孔祭酒却迅速进行了变化,他化身为和蔼可亲老爷爷,全面深入瑟瑟发抖的山东士族“余孽”。整个山东士族在改变内部利益结构的同时,跟中央朝廷的接触,其两条重要纽带,一是“五姓女”,二是“三代文学同好会”。
  巧了,孔祭酒是中央的会长……
  老孔给天下士子出卷子的时候,就寻思着,如果运作得当,我孔颖达不是有机会把最终解释权通过老夫的染色体传播下去?
  什么最终解释权?那当然是圣人之言最终解释权啦。
  只是万万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孔运作此事本着“润物细无声”的节奏,偏偏武汉那个“地上魔都”上来就是一曲“如果我是DJ你还爱我吗”?
  嗨就完事儿了,要啥道德节操,走你!
  朝野在传统意义上的“受教育群体”,怎么算也不可能把识字率当作标准。你要是不会说易写诗作赋,你玩个鸡儿。便是策论,也得上查姜子牙,下看张子房。
  结果武汉倒好,有个泥腿子认识了千几百个常用字,好,你脱盲了,下一个!
  下一个挑担卖货郎张嘴就来“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好,你也脱盲了,下一个!
  一通“乱搞”,简直就是大锤锤猛击脆弱的**,让孔祭酒几欲抓狂几欲中风,要不是打不过张德,他真得想和张德来一次单挑。
  整个国朝传统农业发达地区,在“教化”标准上有着明显差别,反馈到武汉那里,就是各种慢慢慢,最终发现,孔祭酒那一套,还不如程处弼的鞭子来得有用。
  识字有饭吃,不识字挨打,辍学吊起来打,逃课脱了裤子当中抽班子,凡是有厌学情绪者,各种人格侮辱。就算有人硬气想要自杀,也要在他家门口竖一块“不肖之家”的牌匾。
  不服?不服你倒是起来反啊,跳起来打啊。
  如果按照武汉的标准,“受教育人口”的比率,碛西州已经超过了武城县。
  这种事情说出去,贞观朝很多老顽固家里的狗都不信。
  偏偏这就是事实,而且碛西州的大兵虽然书法不好,但抄起配发的炭笔信纸,写一封“娘子,俺现在特别想入你”的骚情满溢家书,那还真是没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本就急的有点抓狂的孔祭酒,还要面对长孙皇后眼下挑动的女官诸事,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女性地位的高低,注定和社会分工、经济参与度相关,隋唐风气潇洒有类秦汉,但女性地位在大方向上,是逐渐走低的,这是族权的根本,和男权倒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然而还是因为武汉这个奇葩……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于是乎……族族族,族尼玛个大傻逼。加班还来不及呢,要啥扩散祖传染色体的伟大梦想?
  至于家庭单位的抗风险能力……老子沉迷加班不能自拔,老子爱好工作,你管得着吗?
  这种冲突是快速又缓慢的,快速是武汉就是个黑洞,不断地吸纳四方游弋劳动力和资本;缓慢是因为传统农业区的“封闭”特色,导致这种影响只能是蚕食,却很难鲸吞。
  可问题又来了,武汉他妈的不服圣天子管啊!
  问题又又来了,武汉不但不服圣天子管,圣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