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哬……”
正坐在中厅发呆消食,一旁门帘掀起,李丽质打着呵欠过来,挺着大肚子揉着眼睛问道:“听小菊儿说,马宾王来过了?”
“连夜来的长安,这个劳碌命的。”
吐了个槽,李丽质笑道:“他是宰辅,又是弘文阁大学士,阿耶对他有知遇之恩,岂会不忠心任事?”
“甚么狗屁不通的大学士,他就是个秘书监的大秘书。”
摇摇头,老张一脸的不屑。
“哈,想来马宾王是在你这里捡了便宜就跑,如若不是,阿郎才不会这般冒酸。简直就是房相公家的夫人……”
“嘿……”
被表妹打趣,老张还真无话可说。
要说没点小怨念,那还真是假的。不过老张也可以理解马周,以他的出身,能够混到贞观朝的宰辅,还要让他跟杜如晦房玄龄有一样的心态,很难。
“寒门”冒他这么一个人出来,还被李皇帝竖立成了当朝榜样,固然千几百年后“房谋杜断”一定和“萧规曹随”一样属于一个朝代的标杆,但马周……也会有一席之地。
至于皇帝会不会努努力,让他在史书中多搞几页,以彰显“贞观”,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山东小土鳖,陡然登上了帝国的最大舞台,灯光照耀其上,还要让他跟其它的台柱子一样跟戏班老板作对,不存在的事情……
且不说怕砸了饭碗这种比较低级的理由,人性上来讲,马周当真是吃什么饭当什么心。不管是修建文宣王庙还是给李承乾这个暖男布局,可以说是一丝不苟面面俱到,职业经理人中,职业操守似他的,贞观朝不多。
饶是魏徵,其大部分人设,也跟山东士族有关。
至于房谋杜断长孙无忌……是真可以跟李皇帝唱反调的帝国巨头。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之中,要是没有某条土狗的乱入,长孙无忌这位国舅大老爷,早就踩着一帮废柴在中枢呼风唤雨。而如今都已经“沦落”为无业游民,也没有被起用,从马周的角度来看,皇帝对他真的是相当够意思。
见张德还有点出神的模样,李丽质摇了摇他的肩膀:“莫要再去想恁多,予问你,那送来的螃蟹,怎地都不见了?适才问小菊儿,她便说是不知道。”
“噢,可能是水土不服,都憋死了。老夫怕腥气重,让人剁碎了去喂鸡。”
李丽质一脸狐疑地看着张德,这光景的蟹肉带甜,她在武汉时,极爱吃这个,蟹黄更是美味,和豆腐一起做了,很是合口。
“那螃蟹还能憋死?”
“扬子江到长安,多远啊。人都会水土不服,何况是螃蟹?”
言罢,老张安慰道,“少吃几只也是无妨的,待你生产之后,老夫一定让你吃个够。莫说这等河蟹,便是海蟹,只要你想吃,老夫便让人去流鬼国抓来给你。”
“海蟹肉多,予却不爱吃。还是河蟹肉甜。”
“……”
固执,非常的固执!李氏女郎的特点简直是如出一辙的。
河蟹肉质胜过海蟹是不假,可肉甜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投食肉类饲料才能增加肉质甜度。野生的螃蟹,反而未必好吃,如今能够送来长安的螃蟹,是江阴人捕捞亚成年的野生螃蟹之后,再投食养殖培育而成。
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从蟹苗开始培育,成功率为零。
“待生产了,予便要去江阴。”
“不行!”
“嗯?”
“要等孩子大一些,再出行比较好。”
“予要吃蟹肉炒饭。”
李丽质瞄了他一眼,很平静的样子。
“老夫这就让人去准备,兴许春明楼还有螃蟹卖,想来也是好东西。”
言罢,张德连忙起身,向外走去。
李丽质眉头一挑,面带微笑,坐在椅子上看着左右:“去,剥几个石榴来。”
“是,殿下。”
不一会儿,兰二姐就端着盘子出来,上面摆放着兴福寺才有的大石榴,便是表皮就有三色,黄的如蜡,红的似火,紫色更是油亮如宝石。抄起小小的划刀,不多时,手法熟练的兰二姐就剥了一颗出来。
李丽质一边吃一边道:“这几日阿郎伺候的还好?”
将手中的物事放下,兰二姐便对长乐公主殿下道:“前几日还好,龙精虎猛;昨夜便有些力不从心,草草了事,早上起来,还有些恍惚,把奴婢认作了小菊儿。”
“嗯。”
李丽质满意地点点头:“夜里继续操练他。”
“是,殿下。”
应了一声,兰二姐继续剥起了石榴。
第九十五章 已非当年少女
从“小娘子哪里走!”到“女侠饶命!”,一条好汉的心路历程是复杂的。
扶我起来,因为腿软……
“郎君,且先躺着,奴婢与你捏捏。”
泡浴池里整个人就是一条死狗,毛巾盖在脸上,啥也不想去想。左右伺候的宫婢纵使再怎么貌美如花年轻俏丽,老张这光景当真是“圣如佛”。
我他妈佛系!佛系还不行吗?
兰二姐过来给他按摩肌肉,只是手指太过灵活还是怎么地,总是不着痕迹地挑逗一番,当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兰二姐和小菊儿是双胞胎,梅大娘子和竹三娘也是双胞胎,平常穿着衣服的时候,各有发饰装扮用来区分。比如竹三娘,随身的香囊,就有一个玉质的竹笛,一寸来长,很是显眼不说,让人一下就知道,这是梅兰竹菊的三娘子。
要说趣味,这四个宫婢远不如郑琬。那当真是热情似火的女郎,身体丰腴成熟不说,更是个懂情趣的。只是各有各的千秋,四个宫婢虽说年少,却也见多识广,想来自有专业人士的指点调教,“专业性”比较强,这不是郑琬“业余选手”可以比拟的。
“呼……”
沉重地喘了口气,两对双胞胎瞧他这副随时要嗝屁的模样,顿时喜上眉梢,知道今日的业务,又算是完成了。
梅姬给兰二姐一个眼神,便见兰姐儿揉捏的手法收了挑逗,倒是有板有眼一本正经地按摩起来。
舒服的老张直哼哼,每天工作有这么四个伺候着去去乏,还要啥小霸王……不行,小霸王学习机是一定要的!
精神一震,老张掀开盖脸上的毛巾,眼神倒是清爽起来。
梅姬见状有些诧异:“大郎怎么了?”
“没什么。”
温柔乡是英雄冢,自来道理都是有跟脚的。没日没夜四个美妞在身上摇,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更何况老张也是“一把年纪”,这样下去不是早晚耳聋耳鸣腰酸腿软?
要节制啊。
这光景要是没回过味来,江南土狗也实在是太猪头了一些。
娘的,表妹对俺洪七很关照啊……
“梅姬,今日皇后那里要来人?”
“是闻喜县主带人前来。”
“带人?”
“人不少,马相公回转京城的光景,她便是到了长安。眼下住在大宁坊前廷尉故宅。”
“是师兄原先那住处?”
孙伏伽升职大理寺卿的时候,就是住在那里。没想到这李婉顺还挺会挑地方的,孙伏伽住处有个“报德寺”,原本是修不起来的,但禅宗在黄州很会做人,老张让干啥就干啥,让摆什么姿势就摆什么姿势。
于是乎,禅宗的boss就委婉地表示,想去大一点的城市旅旅游,你看张使君能不能帮个忙?
老张没意见,那就只剩下怎么疏通国朝权贵。
又因为大理寺卿位高权重,即便孙伏伽慎之又慎,每年复审的人命案子,还是有不少冤魂。
整个衙门总要有点东西来辟邪,禅宗讲话又好听,看上去法力也不差的样子,于是禅宗几个老法师过来说盖个小庙吼不吼啊。
孙师兄当时就准了,吼啊!
至于“报德寺”报啥德,老张估摸着,应该是黄州光头拍他马屁,报啥德?报张德啊。
老张内心啊,坦荡。
“正是那里,前廷尉宅邸修缮极好,不落俗流,如今便是闻喜县主在长安的物业。”
“哈?”
很是讶异的张德看着梅姬,“这女子居然已经能在长安置办物业了?皇后就这么放心她?”
梅姬掩嘴一笑,一边给张德揉捏着臂膀,一边望着他:“倘使从前,岂能让她出得掖庭宫?如今么……当真有人掳掠了她起事,反倒是一桩好事。”
那是……何止是好事,李董现在巴不得有建成余孽跳出来好大开杀戒。嘁哩喀喳砍起来多痛快,还不费力。
这年头,反贼光靠“揭竿”那就是自寻死路。就算十二卫十六卫三十六卫六十四卫啥的……管你多少卫,还不是被羽林军一炮干死。
“说的也是,皇后见识非是常人可比啊。”
说话间,张德从浴池中起来,梅姬见状,也是跟着上岸,拾起一件干爽浴袍给他裹上,略作擦拭,一旁兰姐儿已经将躺椅放平。
趴了上去,四个宫婢又是各自熟练地揉捏拍打起来,不多时,小菊儿更是给张德踩背,让老张整个人的困乏,都是一扫而空。
整个人放空的厉害,无比舒服。
“大郎,可要选个时辰,去见闻喜县主?”
“老夫见她作甚?既答应了丽娘,便不去理会这女子。随便叫个人应付一下,这事体又无甚难处,她不过是讨要些人来用。”
“闻喜县主早就想要和大郎见上一面,听闻她在京城,很有名声。因身材窈窕,多有人拿‘尪娘’称她。”
“这是甚称呼,当真蹩脚。”
一旁给张德捏着脖颈的梅姬听了,连连点头,兰二姐笑而不语,四个宫婢互相递了眼神,随后一起点了点头。
放空了身子,夜里早早地入睡,睡眠质量还出奇的好。
隔壁李丽质大概是肚子里的狗崽还在折腾,无奈之下,便捧着书卷看个传奇故事。
“他便是这般说的?”
“这几日累的不行,到后来虽说还有些性质,便是甚么也出不来,多是一些清汤寡水。奴婢四个人,他便是平日里素有锻炼,也是抵抗不得。”
“嗯,你们几个辛苦了。”
“奴婢为殿下效命,岂敢言辛苦二字。无非分内之事。”
梅姬和兰二姐说罢,又看着李丽质:“殿下,那闻喜县主……当如何处置?”
“这光景,便是那贱人脱了干净,想来阿郎也是无甚心思。便是有……有心无力,又有何惧?”
将书卷放下,灯火摇曳之下的李丽质一如既往的美丽,氤氲灯火更是增添几分光彩,只是眼眸之间的自信气度,跟当年懵懂少女比起来,毫无疑问是天壤之别。
“到底是阿娘差遣过来的,又是皇族女子,不能怠慢了。她要见阿郎,便让她见见好了。”
轻描淡写之间,却是底气十足。
第九十六章 蜜糖
当年李婉顺和郑观音还在掖庭宫的时候,远远地也的确见过张德。后来李董的“贞观”大业越来越稳,这种“建成余孽”,也就无所谓有没有人裹挟跳反。真有人出来造反,对李董来说,他“贞观”大法根本无所畏惧。
刚放出来那会儿,郑观音还琢磨着李婉顺有机会跟张德搞上,可惜,某条江南土狗运气还不错……
当然了,也可能说运气很糟糕就是了。
一窝的公主在家里养着,精神抖擞啊!
“这张梁丰逗留长安多日,却又不去武汉料理公务,朝廷不过问的么?”
大宁坊孙伏伽的故宅内,伺候李婉顺的新罗婢有些好奇。当朝诸公,哪个不是矜矜业业的?便是马相公,皇帝陛下去辽东,他便去辽东;皇帝陛下去河北,他便去河北;皇帝陛下说要回家,他还是得陪着,多劳碌啊。
偏偏还是有另类。
“既然如此,必有缘由,这还需要我来说?”
李婉顺说罢,招了招手,婢女将蜂蜜水端了过来,拿起勺子,慢条斯理喝完了蜂蜜水之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便是这蜂糖,如今能养起来,也全多亏了他。你以为随随便便来个地方官长还是说边关封臣,就能如此?”
蜜蜂养殖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相当的科学。最重要的是,蜜蜂过冬比以往容易的多,有白糖喂养,怎么地也不至于死全家。
武汉现在定点养蜂的蜂蜜年产量,时节好也能有二十斤,这跟某条土狗非法穿越之前的新世纪水平几乎是一致的。
至于说能够到处浪的意大利蜂……暂时还没有意大利呢。
如今蜂蜜还是贵重物品,并没有下放到普通消费阶层,顶级蜂蜜还是皇室特供。剩下的才是豪门贵族的享受,七品以下的官吏,就已经很难消费。须知道,七品官已经属于地方“巨头”,一人身家影响万人吃饭不是说笑的。
相较番邦“取蜜”靠野外捕获蜂巢然后压榨的方式,“高产”的唐朝蜂蜜,同样成为了硬通货。
尤其是在天竺地区,如东天竺十六雄国,一罐品质中下的蜂蜜,就足够换取五十个奴隶。
一罐蜂蜜,大概也就是三十斤左右。
但是,三十斤蜂蜜,却又不能等同为三千贯或者几千贯。唐朝是彻底不认的,有狠角色可以通过倒卖蜂蜜和奴隶来赚钱,但能够做这种买卖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
能够把蜂蜜顺利地大量运送到东天竺,本身就是一种实力。至于能够在唐朝内部搞到大量蜂蜜的人,少之又少。
武汉方面并没有把“秘方”流露出去,而每年蜂蜜作为“土贡”,留给市场的配额是相当少的。
所以,对很多眼馋的“巨头”们而言,这是一个知道很赚钱,却又只能眼馋干瞪眼的事情。
毕竟少量的蜂蜜扔到东天竺,也没有任何意义。
“娘子,今日见那张梁丰,可要有甚准备?”
“从京城跟来的女子,气色如何?”
“都还好。”
“他少年时便极为好色,应国公有一双女儿,年幼时,便被他掳往河套。多年已过,却还未曾结婚,虽说定下湖州徐氏之亲……想来,也未必有甚变化。”
“而立之年,还喜好幼女不成?”
“他当年在长安,乃是有名的‘幼女狂魔’。”
李婉顺一脸惋惜,心中暗想着,当年要是能和张德见上一面,说不定是有机会的。
婢女听了,双目圆瞪:“未曾想还有这般过往。”
“奇人总有些许癖好。”
喝完了蜂蜜水,李婉顺整个人又精神了不少,倚靠在椅子上,面带微笑道,“便是这椅子,若是无有‘保利营造’,也是不曾有的。”
“这般厉害……啧啧。”
那边大宁坊中有人啧啧称奇,从隆庆坊找了匹马就上路的老张打了个哈欠,整个人萎靡困顿,喝了咖啡居然也没什么卵用。
原本还想坐马车的,但李丽质说骑马显得精神,他就依了她。
可骑马之后,整个人都觉得最后的一点气力,都要浪费在骑马上。
明明大宁坊离隆庆坊才一丢丢的路。
“宗长,怎地瞧着气色不甚太好?”
亲随牵着马,回头关切地问着张德。
“夜里办公,总是要累一些的。”
不等张德说话,一身男装的梅姬接过话头,跟亲随说道。
亲随也不理她,只是看着张德。
老张抬手摆了摆:“这几日就是公务多了些,无妨。”
“是。”
亲随这才点点头,继续牵马往前走。
梅姬见状,若有所思,心中暗暗道:这几个跟着阿郎的……不简单。
尽管年纪不大,梅大姐搞“学区房”那真是什么样的奇葩人都见过了。眼力什么的,该历练的,也都历练了出来。
张德带来的这些亲随,典型的藐视天家目无王法。
不过梅姬毕竟是长乐公主的人,长乐公主又是张德大人,她自己也是跟张德睡了不知道多少回,说不定此时此刻,肚子里也怀上了一条狗崽。便是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怎么地也不会拿张德这点“痛脚”作死。
“师兄当年为大理寺少卿时,就住这地界,只是要简朴一些,没如今这般雅趣。甚么太湖石都能弄过来。”
到了大宁坊,如今改名“李宅”的园子很是有些格调。进门之后前庭就有假山,倒是有点镇宅的意思,也没注意看上面的题字,只不过用了朱漆,想来也不是阿猫阿狗写的字。
李婉顺亲自迎接的张德,一番客套,这才进去。
也没废话,老张打着呵欠入座就问:“县主此来是为女圣办事,要甚人物,其实不必亲力亲为,差遣个小厮,便是妥帖了的。”
“为圣人办事,岂敢随意。”
李婉顺打量着张德,当年远远地看着,只觉得是个蹁跹小郎,此时此刻,一个而立之年膀大腰圆须髯浓密的大汉,着实有些粉碎美好记忆的感觉。
但是李婉顺也不得不承认,张德现在有类“武人”的模样,反而更显威风,倒是真有镇压一方的“诸侯”气派。
“县主忠心任事,德甚为钦佩……”
说话间,竟然又打了个呵欠。
李婉顺愣了一下,只觉得奇怪,不过还是面露微笑:“吾旧年便想一观使君风采,如今得见,何其幸甚。婉顺为今日之会,略备薄酒,还望使君勿要推辞。”
场面活动老张熟悉的很,便笑道:“岂敢推辞,便是叨扰了。”
只见李婉顺跟婢女使了个眼色,便见几个姿容俏丽年纪不大的少女鱼贯而出,而此事,厅堂一侧隔着屏风,丝竹管乐顿时响起。
竟是还准备了舞蹈节目,老张兴致勃勃,倒是饶有趣味地看了起来,只是看着看着,便觉得奇怪:这些小姑娘怎么穿的这么少,入秋了,不怕冻着么?
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汉
看青春美少女“清凉装”歌舞表演睡着……对于一个性功能正常的成年公狗而言,是一个很令人惊讶的事情。
“娘子,莫非这个张使君,还是个正人君子?”
“……”
李婉顺眼神相当复杂地看着侍婢,他要是正人君子,至于声名狼藉?总不能都是别人泼的脏水吧?
当年在洛阳,他可是还跟柴二郎当街争抢女郎,把柴令武搞的无比狼狈。
那郑氏“敢怒不敢言”这么多年,是假的?
“呵……”
马背上,老张打着呵欠,揉了揉眼睛,困的要死。牵马的亲随还是觉得奇怪,表情有点严肃:“宗长,可要叫巢氏、吴氏过来看看?”
亲随琢磨着,是不是宗长被人投毒了。怎么这幅鬼样子。
“就是累,实在是困乏的不行。少待回去,要昼眠一番。”
言罢,张德又道,“如非要紧的文件,让武汉的秘书自行处置即可。”
“是。”
一旁跟着的梅姬见他如此,心中窃喜,暗暗道:殿下果是好手段,我们四个轮番上阵,钢筋铁骨也要融了去。
回了隆庆坊,也没力气跟李丽质说道说道,看见软软的床榻,当时就趴了上去。
和衣而睡,实在是困的不行。
趴被子上不多时,就是鼾声大作。
“把他翻过来,衣服都剥了去。”
李丽质从屋内走了出来,隆庆宫之主面带微笑,“阿郎可还好?”
“回禀殿下,那边有个女班,都是豆蔻小娘,姿容都是上上之选,舞技想来也是承自宫中。不过……郎君看着看着,便睡了过去。”
“嗯?”
听到梅姬这么说,李丽质顿时掩嘴笑出了声,“想来那贱人的表情,定是好看。”
“闻喜县主当时都惊呆了。”
梅姬也是笑了起来,“原本不觉如何,便是见她惊诧神情,奴婢料定,闻喜县主是有心算计郎君的。”
“嗯,很好。”
手虚按挺大的肚子,李丽质一头长发只用了一条丝巾打了个结,随意地耷拉在肩头一侧,略作走了两步,感觉到又来了胎动,她站定在那里,一脸幸福道:“要说郎君不爱美娇娘,那大概是假的。只是这许多年,予便没见过他寻的哪个女子,是没有跟脚来历的。”
隐隐约约,李丽质觉得张德跟十二姑姑安平公主,可能会有点感情。
只不过看到阿史德银楚、李葭、李月之后,她便知道,感情什么的,即便有,大概也是寡淡如水。
公主们对江南子的感情付出,远远多于江南子的回馈。
薄情寡义铁心心肠,说的就是这种人形畜生。
虽说入眼处皆是厉害,可李丽质也不得不承认,张德从不把利益摆放在女郎们的案桌上,不会恶心她们。
幻想就算是个泡泡,没人主动戳破,那就是真的!
琅琊王氏如今重新冒头,虽说只是个地方豪门,可相较当年几近全灭,这种恢复能力,已经是相当恐怖。而琅琊王氏能够起来,其厉害关系,尽数在江淮、江东。
其中的桥梁纽带,大约就是安平公主……至于有没有和祖父李渊有来去,李丽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殿下,那……闻喜县主此来,岂非其本意?”
“阿娘不放心罢了。”这么多年,李丽质回望过去,心中也推演过,要是没有张德的出现,大概舅舅长孙无忌,应该会掌控中枢。到那时候,为了拉拢“权臣”……以及外戚,大概自己就会“和亲”长孙氏。
她将会成为长孙氏的嫡长子之妻。
“世事变幻,岂能预料?”
略微感慨,李丽质心知肚明,有得有失,想要万物事己,这不过是白日做梦。和失去的比起来,李丽质感觉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
倘使真成了拉拢长孙氏的工具,她岂会有成为隆庆坊乃至隆庆宫之主的一天?
古往今来,似她这般的公主,一个都没有!
而这一切的一切,冰雪聪明如她,自然晓得,是榻上这只鼾声大作江南土狗的缘故。
“把枕头放低一些,这鼾声,怕不是呼吸不畅了。”
“是。”
梅姬带着竹三娘,将张德的枕头放低了一些,果然,那轰轰烈烈的鼾声,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沉重有力的呼吸声,倒是让人觉得舒服了不少。
某条江南土狗睡的很死,大宁坊内的闻喜县主就睡眠质量差了不少。她想到了很多种结果,就是没想到张德会睡着。
张德只要醒着,哪怕应景拍个手鼓个掌,她都能有理由把一队豆蔻美娇娘送到张德那里消遣。
偏偏江汉观察使公务繁忙,在长安城劳累到这等地步。
真是……恐怖如斯!
虽说有武汉的探子,也说张梁丰是个“加班狂”,可这也不至于吧,加班到这种地步?
这是要疯啊。
“唉……”
一声叹息,李婉顺夜里当真是睡不着,不眠之夜除了自己没机会跟张德勾搭一番之外,皇后那里的安排,也彻底被打乱。
第二天一早,闻喜县主就带着人先行返转京城。
回到洛阳之后,长孙皇后目光冷冷地看着李婉顺:“这等事体,你居然失手了?”
“臣知罪……”
李婉顺匍匐在地,没有任何分辩的意思。
失手是错,分辩是错上加错。
把事情搞砸了,上峰要的,不过是你一个知错能改的态度。争辩,只会让上峰放弃你,觉得你“桀骜不驯”,觉得你“不堪大用”。
“他少年时,便极为好色。便是予为陛下所选‘秀女’,他也狗胆包天,收入房中。郑氏、白氏、萧氏、崔氏……还有湖州徐氏。”
气质越发强悍的长孙皇后语气略微停顿,看着匍匐在地的李婉顺,手一挥,“起来吧。”
“谢陛下。”
李婉顺并没有表现得战战兢兢,而是极为恭顺地低着头,等候着女圣的发落。
“此事,本就是得之我幸。既然不得,也是无妨。”长孙皇后说完,语气肃然道,“从武汉借人之事,总不会也失手吧?”
“回陛下,引入楚才之事,已经妥当。”
和“勾引”张德,往他身边塞枕边人比起来,人才引入,才是正经大事。
“如今行商之事,不同往昔。”
“是,臣必不负陛下所期。”
“退下吧。”
“是,臣告退。”
又是一拜,这才缓缓退去,等离开之后,李婉顺走到宫门口,这才掏出丝绢,擦了擦额头上逐渐渗出来的冷汗。
回到家中,郑观音见她又是这幅模样,连忙将蜜糖水端了上来,糖水碗中还有红枣、枸杞、莲子、银耳、桂花。
“尪娘怎么这幅模样,不是才入宫么?”
李婉顺先把糖水一气喝了,这才回道,“之前去长安办的差事,失了手,适才在宫中,被皇后点了几句。”
听到这个,郑观音连忙默念几句“佛祖保佑”,这才拍着胸口道:“能平安回家,就是很好。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过路的佛祖来保佑她们,喝了一碗糖水精神好了不少的李婉顺倚靠在椅子中,对郑观音道:“母亲可知道当年那梁丰县男,如今是个甚么模样?”
“甚么模样?”
郑观音一愣。
“又高又壮,须髯浓密,半点文士风流都没有,是个看小娘起舞也能睡着的粗鄙老汉……”
噗!
听李婉顺这么一形容,郑观音顿时笑出了声来。
第九十八章 讲究
“皇后借的人,有点意思。”
长安东市“华润号”,原本只是一个小铺面,如今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一万多家的商铺,此时早就十不存一。能够留存下来的商铺,大多都只是做东市本地的生意,不管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已经鲜有再做外边的。
整个东市,发展到现在,早就不以实物交易为主,而是纸面交易。
一张在东市起早的买卖合约,可能跟东市、长安甚至整个关中都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它可能只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变更。
又或者,发往西域的某一种牲口精料,价值十万贯八万贯,也不过时东市某个旮旯两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档头、掌柜,互相盖个章签个字。
仅此而已。
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以及六诏地区的农副产品大型交易,都是在东市完成约定或者合同的。
东市现在也仅仅只有地理位置上的意义,其变化,早就脱离了武德朝老人们的固有印象。
“噢?有甚意思?”
“大多都是精于算学的,有几个,还是在临漳山读过书的。最差的一个,也是入行三年,给陆公做过账房。”
“岂不是都管过账?”
“正是如此。”
“此事……还是要禀告宗长。”
“正有此意。”
华润号在长安城的正副档头,都是张氏族人,在大事上,想法自然要简单一些。发现有点微妙的不对头,就把事情上报。
老张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诧异,之前没注意,现在才反应过来,长孙皇后要的人才,居然清一色跟一线技术人员无关。
“这是要干什么?”
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但大概方向,肯定跟计算有关系。
让人去打探消息,也没多久,一天功夫,就从京城传了消息过来。皇后居然把手头掌握的钱庄、钱铺、票号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