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部上上下下还没反应过来,心说我们老大还没出手呢,你就倒下了,废物。
也不是没人要干掉“李狂人”的版面,可李奉诫是谁?他人在江淮是胡混的?扬州地面上现在的“一把手”,也就是原先的扬子县县令,跟他是一条战壕里刨食的老铁。更不要说江淮总督魏玄成现在正处于“蛰伏期”,平时不动弹续续命养养生也就罢了,关键时候动了江淮的锅碗瓢盆,老魏开喷就是玩命。
京城一帮新贵再怎么小母牛倒立,遇上魏玄成这个“养身续命”的老江湖,那也是脱了裤子坐山头——以卵击石。
准备伸手办学经费的头铁老哥们,现在也是怂了,就怕《扬子晚报》再来一篇“办学艰难为哪般”,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
毕竟,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李世民说过“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劝学办学就是批量生产“英雄”,你他妈破坏办学劝学,你就是阻扰“英雄”归顺董事长李世民,你想干什么?你是不是想造反?
到那田地,直接就是谋大逆谋反啥的大帽子扣过来,嘴炮嘛,惠而不费的事情,再说了,比嘴炮李奉诫怕过谁来着?
更何况,工部直属专科院校能够通过朝议,名义上那是响应长乐公主殿下的号召,是受到了长乐公主殿下德行的感召,这要是破坏了,你是不是藐视公主殿下?
这年头,喷皇帝还能有机会混个名声,喷公主原本也没事儿,可现在公主德行上佳,你要是喷了,公主只要做一件事情,就能让全家流放三千里。
公主一边哭一边喊“我不活了”,就问你怕不怕?怕不怕?!
京城那些个头铁的老哥们这时候已经回过味来,赶紧托了关系,找到了长孙令公老大人,随了一份大礼,给工部的老少爷们儿来了个实惠的。
这事情到了这么一出,工部上下先是合不拢嘴,然后是合不拢腿。合不拢嘴是吃撑了,合不拢腿是因为有人请客去“风流薮泽”之地体会一下先进的服务技术。
“这事情闹的……当真是白捡的便宜。”
“谁说不是?虢国公帮忙说项,那几个笨瓜居然还自以为得志。简直笑话。”
工部老哥们玩的爽吃得好,闲聊起来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
这几日外朝决议已经拟定了新的部门,主要是为“中国之外”的利益保驾护航。外朝决议不过是受命朝鲜道传来的旨意,李皇帝准备筹办全新的衙门,主管“海外飞地”,其中人员抽调大头,按照人数来排列,工部、兵部、民部、礼部、刑部、吏部。
不说扶桑地如何,只说朝鲜道,光新式庄园建设,就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人员。而眼下“环渤海高速公路”还在修建,为了镇压东北,李皇帝还要盖一个“平壤宫”。
平壤宫是比照敦煌宫,名义上是皇帝老子的行宫,但主要作用就是存储、调动资源,军事政治意义极为浓烈。
而且为了安抚河北、河南、河东三地“老兵”的心情,凡是军官,大多都能在朝鲜道混一个“庄园”。
比照国朝体制,李皇帝这等于就是实封了一个男爵爵位下去,和当年某条土狗的梁丰县男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吞下辽东、契丹及靺鞨西南诸部,唐朝要说消化不良,也是有点,叛乱频发不说,扶余种诸部还在那里搞事。
可要说吞不下去,那就不是一回事。
武德朝或者说贞观十二年之前的体量,固然是很难消化,因为即便按照中国体量,朝鲜道也不是没有“上县”,数量还很可观。总人口数量怎么也是一州二州三四州之地,好在军事上要干掉扶桑诸国,赐封“宝皇女”为“邪马台女王”之后,登录扶桑的主要仆从军,就是从朝鲜道抽丁。
而朝鲜道抽丁组成的这些仆从军,又大多以“黑齿部”等早在归顺唐朝的朝鲜道南部土族为“监军”。战争红利中,那些唐军子弟下不去屌的黑齿倭女,仆从军就表示笑纳了。
同样的,战争红利获得的大量倭奴,又组成了朝鲜道新式庄园中的农奴,整个鲸海上的人口贸易,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每一天都有运送奴隶的船只在穿梭,尽管旅途中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回报依然无比丰厚,丰厚到李皇帝动了新建专管衙门的念头。
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结果就是工部建设直属专科院校,绝对算得上“歪打正着”,几乎是一下子就填补了将来“湖南土木学院”的仕途空白。
尽管“出国”的风险大的惊人,但伴随着造船工艺的极大提高,船只的安全性工部内部也是有数,稍作比较,出国冒险就能混上“升官发财”,这和平康坊买醉根本是天上地下。
平康坊是安全,那他妈的不能做官啊。
东海沉浮是危险,可他妈的的能做官啊?
能做官,那就是前程似锦,朝鲜道厮杀汉能搏命,难道读了书的就不能?道理很简单,这年头,不是投胎技术好,都是烂命一条,没什么好多说的。
消息传到荆襄,荆州都督府一把手张士贵气的骂娘,他是外来户,跟荆州土豪们是有合作的。之前工部办学,荆州何尝没有机会?江陵自己都不用出地出人,底下穷兄弟公安县自己跳出来要承担了,可偏偏荆州泄洪把小弟给泡了个落汤鸡。
现在好了,连狗都知道工部是捡了天大便宜,荆襄内部肠子悔青也是无可奈何。
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
贞观二十二年的大唐帝国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武汉、淮扬还是说苏杭、关洛,有识之士长篇累牍地在那里发文章,或是在朝或是在野,官宣民报的声音极为复杂。
但在老张看来,千言万语一句话:集体向右。
不管张德承认不承认,此时此刻,在唐朝的青少年中,“民族主义”已经不再是萌芽。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做什么,青少年在躁动中,有了自我认识以及身份识别。
“唐人”这个称呼,超过了朴素的“唐朝之人”解释,中国内外,“唐人”天然地具备了某些不可捉摸的使命感。人们赋予了字面之外的种种含义,当年那句“提携玉龙为君死”,也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喝酒时候的装逼,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人愿意以此为准绳,贯彻内在的精神意志。
这股力量裹挟着朝廷的大政策大方针,原本需要经历时间才能做到的实边,在理想主义者和投机主义者的双重鼓动下,进一步强化了“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这个“天命在我”的概念。
洪流之中,有识之士也只能跟着洪流走,凡是逆流而上的,都不是有识之士。
于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所朝廷部门直属的专科院校,长沙土木学院的校训,就相当的耐人寻味。
公开的校训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私底下一帮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教员,鼓吹的是另外一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超刺激的。
“使君,段公到了。”
“噢?本府这就出迎。”
张德放下了公务,带了随员官吏及扬子江南北各等名流,自汉阳东门而出,到了十里外迎接段俨。
倒不是段俨本身如何如何,只不过段纶对老张一向照顾有加,这个事情老张记在心里。当老大的不能除了装逼啥也不干,该秀一下姿态的时候,也要摆正态度。底下的小弟们就算不卖命,卖力气是肯定没问题的。
“阿郎,张操之会不会看轻于你?”
“娘子放心就是,操之非是这等狭隘之辈。”
段俨安慰着自己的老婆,他老婆身份也很微妙,放以前是没可能跟着出来。但因为段俨这一回是以“办学”的名义过来安营扎寨,老婆身份又特殊,带过来也就没人废话。
李元吉的闺女,就冲这身份,就够人琢磨三五年的。
“那就好。”
文安县主今年也有二十五六光景,李氏女郎大多姿容都还可以,只是她看上去,却要比李董的闺女差些气质。
不敢说愁容惨淡,但总有一种“谨慎”“警惕”在那里回绕,于是就显得不怎么大气。
夫妻二人在马车中闲聊着,忽地,听到一声禀报:“郎君,前方长亭,似是江汉观察使府的人。”
“噢?”
段俨一愣,稍稍掀起车窗窗帘,抬头出去一看,远远地,就见到各种旗帜在那里迎风招展。再看道中道旁,黑压压的都是人,文武皆有,阵仗排场都是极大。
“啊。”
惊叫了一声,他哪里还不知道,这是张德在给他撑场面。
当年段纶照拂张德,其实是长官的举手之劳,段纶何尝不是跟张德结个善缘。实际上张德当年给段老大的回报,早就超出了段纶给张德的便利。
老少都会做人,倒是成了一段佳话。
“阿郎,怎么了?”
文安县主一愣,抬头看去,才是杏眼圆瞪:“这是要作甚?可是惹了甚祸事?是要来拿人?!”
一惊一乍之间,段俨连连安慰“惊弓之鸟”一般的老婆,“娘子放心,这是操之前来迎接我们。”
“啊?!”
虽说是李元吉的女儿,可文安县主实际上极为忐忑,前几年皇帝安排她的婚事,简直就是随心所欲,若非现在皇帝在朝鲜道不知道搞什么东西。作为李元吉的女儿,少说二婚三婚四五婚没问题……
皇家耗材,就是这么用的。
段家算是有点“失势”的,尽管已经拼了老命全面倒向李董,可这个事情不是说你跪舔了就有用。世界上舔狗辣么多,差你一只两只?
若非接着点工部的香火情,他段俨也就是挂个军职熬资历,老死能混个“将军”当当就不错了。
现在这个机会,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最要感谢的,就是张德。
“操之还是念旧的。”
段俨感慨一声,“当年大人要是把玉儿嫁给操之,那该多好。”
这个“玉儿”是段俨妹妹的闺中小字,实际上叫段简璧,老张在段老大手下厮混的时候,当时已经跟湖州“徐小芳”定了亲。
别人不敢挖墙脚,可段老大倒也是豁出去了。横竖家族没个鸟前途,不如搏一把,赌李皇帝不会杀他全家。
可惜老张自己不愿意折腾,他要是让段老大做了老丈人,屁事儿多到打出狗脑子都不会歇手。
要是变成这种局面,小霸王学习机还要不要了?
于是后来老张就委婉地拒绝了,说自己拜在南无机械工程佛门下,佛爷不让结婚。
反正李董不死,自己这辈子就是个“无妻徒刑”,搞不好李董儿子上位,也是这么个行情。
甭管是不是李承乾那只暖男还是弘文阁里吟诗作赋的死胖子,都会学着他们的爹干同一件事情。
“他如此阵仗,是何缘由?”
文安县主小心翼翼地问道。
“娘子放心,不必惊慌。操之这样做,是做给荆襄、长沙等地的人看的。我段俨在长沙督建‘长沙土木学院’,他张德是鼎力相助。娘子有所不知,在这荆楚地界,江汉观察使府有点特殊,再者,邹国公如今为‘湖北总督’,南北张氏乃是一体,操之如此做派,等于邹国公也是同意的。”
其中弯弯道道不足为外人道,但文安县主听罢,竟是愣神道:“他便不怕被人攻讦跋扈吗?”
“嗨,这有甚么。旧时长安少年,他被人告过御前刁状,说他有类杨玄感。同那时比,现如今可谓是静如处子。”
说话间,却见不远处仪仗排开,道旁甲士傲立,张德骑着一匹黑马,缓缓地向前,离段俨的队伍还有一点点距离时,直接翻身下马,周遭文武也跟着下马。
“孝爽兄,德久候矣。”
听到张德的声音,段俨立刻让马车停当下来,正要下车,却见文安县主拉住了他的衣袖,小声问道:“阿郎,我要同去么?”
原本段俨是要让老婆留在马车中的,只是扭头一看,张德身后的官吏之中,居然还有几十个女子,顿时一咬牙,道:“同去,同去吧。”
段俨并不知道,他自己这个临时的决定,居然让一干武汉官吏都是惊诧无比,但是惊诧之余,却又是大量的好感。
因为在武汉官吏们看来,段孝爽这个人,着实爽利豁达,而且不拘小节。
第九十章 隐藏的躁动
“对了操之,这是飞白给你的信。”
“师兄眼下还好?”
“等着遴选,陆翁毕竟也是当世‘人瑞’,皇后准备召其入京。”
要死要死没死成的陆老头现在也活成了“人瑞”,大概日子好了心思就少,喷人也没必要和以前一样卯足了劲。
陆德明现如今厮混苏州,开口闭口就一句话:老夫那不成器的弟子……
逼格满满,恶意同样满满,苏州内外都泛着一股子恶心。
“先生老迈,何必再舟车劳顿。”
“陆翁又非常人。”
“这倒也是。”
陆老头是典型的“人精”,尽管历经三朝全靠“投机”,但真本事也是有的。学问深不可测,典型的人形书橱。老张能够在武汉镇住一帮江东江西的阿猫阿狗,作为陆老头的关门弟子,这个身份的作用功不可没。
连魏徵看在“同行”的份上,也要卖张德一个面子,而不是给邹国公张公谨几分薄面。
有本质区别。
再比如,张德两个亲兄弟,名义上能混成虞世南的学生,也全靠陆老头。虞昶辈分上和张德两个兄弟是一样的,哪怕明明是虞昶教授书法、经典。
陆老头活的久一点,对谁都好。
聪明人心知肚明,张德这条恶狗,早晚要和江东世族互咬,一如李皇帝要跟五姓七望争夺“最终解释权”。
有陆德明没陆德明,就是两回事。
杭州诸地之前几年,就是反复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张德,然后这一回彻底玩脱。老张没心思跟他们玩“躲猫猫”,给江东老乡面子的次数是有限的。别说什么湖州徐氏跟他老张还是姻亲,就算吴县男爵的陆氏家族要玩猫腻,老张让陆老头断子绝孙毫无压力。
小霸王学习机的诞生过程,妥协就是死,杀到最后一方彻底跪了,才算不是结束的结束。
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灰复燃,什么时候反攻倒算。
就算老张的徒子徒孙或者某些江东老铁的徒子徒孙拍着胸脯大吼一声,老子“永不翻案”,这他妈也得有人信啊。
不想死了被人“盖棺定论”,关键时候就只能一路刚到底,什么幻想都不能有。
实力足够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陆德明自从老张在曲江文会写了那首《黑乌访春柳》之后,老家伙就知道这条小老乡,那就不是循规蹈矩的。
江湖老辣,陆圆朗什么风浪没见过?眼见着几个王朝沉浮兴衰,这也是本事。
只是陆老头还是比较豁达的,将白了就是习惯性“随缘”。爱咋咋,自己活着时候能多捞点多给子孙后代铺点路,再多吃几碗不放酱油的红烧肉,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一个老家伙死了还能保佑子孙后代不成?
他陆德明可是唯物主义者。
“这天下兴盛,‘人瑞’也多了,可谓祥瑞遍布啊。”
段俨感慨一声,心想着自己那爹要是再咬咬牙,要是能挺过来,说不定也能活个九十一百一百五啥的。
当年段氏“投机”是失了准头,后来全面跪舔也有点晚,加上跪舔技术不到位,李董表示段氏的“真空高速吸”还是有欠缺,然后段氏也就到此为止。不过段老大会做人,不敢说情商第一,但工部上下还是服帖的,这就是本事。
香火情分放在那里,自然攒了不少人脉出来,于是哪怕嗝屁之后,工部内部因为种种原因吧,还是会念这份香火情。
政治生物不讲感情是不假,但“香火情”是政治生物的一个重要标签,可以说是一个加权很高的指标,对“野心家”“投机客”而言,“香火情”是拉帮结伙的重要保障。
你要是不念旧情,谁特么跟你玩。
不是每一条狗都是李思摩,也不是每一条狗都是张操之……
“二十年来,年年有祥瑞,咱们这皇帝陛下,看都看厌烦了。也就是底下人乐此不疲,生怕没了祥瑞吃了敲打。”笑着摇摇头,老张对段俨道,“兄长若是去督建‘湖南土木学院’,还是不要碰这些的好。”
“这我省得,此去‘湖南’,求稳即可。李公再三叮咛过,我也不是冥顽不灵之辈。”段俨自知家中行情,因为跟文安县主结亲,冒进的事情不干,横竖都要给上面一个“老成持重”的形象。
所以此来“湖南”,原本家族中那些奇奇怪怪的“计策”,都被他抛诸脑后,专心“劝学”,效仿长乐公主殿下,其余的,一概不打听不过问。
他也琢磨明白的,只要能把学校办起来,给工部提供专科专业人才,他就是功德无量。而且学校是什么地界?那是扩散人脉投资未来的绝佳之所,将来“湖南土木学院”的学生会去哪儿厮混?大概率还是工部将作监之类啊。
怎么地也是徒子徒孙吧,怎么地也算是第一任校长吧,情分摆在那里,他段俨又没打算一口吃个胖子,等得起啊。
十年八年的,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都可以等。
人到六十再起风云的少了?
有了这个认知,段俨是下定决心不搞花头,没有意义不说,还风险奇大。
“京城和‘湖南’那里,我自是不会搭理。不过操之在‘湖南’,可有甚么打算?”
“现如今也没甚打算,朝廷吃相好一点,武汉这里,倒也太平。”
老张见段俨问的诡异,便知道京城那边,其实也不是没有风言风语。
果然,他这样回答之后,段俨有些犹豫地看着张德:“操之,京城之中,多有新贵想要染指武汉,止‘湖北总督’一事,其实就是一锅烂粥。如今洛阳周边,走个十里二十里,寻户人家都难。京城吃无可吃,早晚都要伸手外边。”
带头朝外伸手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李董自己。
当年厘金衙门起来,可以说是一夜暴富,其中厘金衙门的恶狗干了多少“职务便利”的勾当,那也不消多说。
家破人亡不过寻常,抄家灭门只是等闲。
也亏难武汉规模广大,乍然暴富的李皇帝和新贵们,也算是有了家当的,家中摆了瓶瓶罐罐,自然是不敢跟“穷横”放对。
最重要的是,武汉这个“穷横”,还真不是那些挨宰的白嫩猪儿,“穷横”也有“穷横”的好处。
说到底,武汉上上下下,舍得眼下这一切的人,远比京城舍得一切的人多得多。
本来就是一无所有,了不起从头来过。
可京城那帮新贵,敢这样咬牙毅然?
“嘁,说我是杨玄感、王莽的人还少了?”
老张一脸不屑,“由得他们去说就是,真要闹将起来,我怕个甚么?这江山姓李又不姓张。”
听得张德的话,段俨脸皮一抽,只觉得心惊肉跳,可没由来的,反觉得如此才显得踏实一些。
第九十一章 心思
在危险的边缘来回试探是一种很刺激的游戏,贞观朝以来,玩这种类型游戏的主要玩家,大多都是祖上阔过或者祖上特别阔的。
然后祖上阔过和祖上特别阔的,分别被李皇帝和某条土狗给玩成了“啊嘿颜”。不过和卢氏崔氏比起来,江东世族总算根基还在,不至于在历史的舞台上暂时隐退。
留给世家队的时间不多了!
豪门贵种的有识之士发出了怒吼呐喊,然而这年头不是嗓门大就能叫醒人的。
李皇帝和工科狗的矛盾,可以延期可以拖后可以转移,固然是最重要解决的,但这就像是一场莫名其妙穿越时空的探戈,双方不断发骚、摩擦、贴面,偏偏就没什么真格的时候。
实在是“鹬蚌相争”的典故,《战国策》就有了,李董是沉浮江湖数十载见多识广。老张则是两世土鳖苦逼达人,上辈子被干的欲仙欲死,自然也是“久病成医”。
正如一个受剥削几十年的贱人,一朝翻身,他剥削别人的套路,那都不带重样的。
“千古一帝”给自己加点加属性的时候,“睿智”大概是也加了,于是明知道“吸猫”才是王道,“吸狗”是歪门邪道,可还是猛吸了一口土狗味,李董就被呛着了。
什么狗急跳墙、狗急了也咬人……全都冒了出来,怎么看跟一帮疯狗互咬都不像是明智之举,尤其是旁边还有三五七窝肥美多汁的大肥猪。
李董表示朕又不是傻逼。
至于五姓七望,原本“野性十足”的时候,号称山中大拿排名,那是“一猪二熊三老虎”。
野猪肯定是要给力的多,而且五姓七望已经报警了。
李董当年一看苗头不对,作为一头“老虎”子孙,捏着鼻子就认了账。后来有了精钢奶罩,加上“虎威”见涨,各路山头的金钱爆、江中蛟都来归顺投靠,实力大增,还怕你个的猪崽子多?
后来李董就带着小弟们先吃了一回“范阳卢氏”,接着是博陵崔氏,然后是清河崔氏……
当时魏徵还跳了两下,可惜没用,李董祭祖缺猪头,就是这样。
江湖火并山头互爆,本来就是这样的无趣。
好在老张摆出的姿态很好,比如说对于猪头肉,疯狗窝的狗崽子们都表示不吃的。然后朝野内外,就给五姓七望打了个标签狗不理。
至于偶尔流窜一两只猪头到江阴啊武汉什么的,那纯属意外,对于大局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乃至有人吐槽“狗改不了吃屎”,武汉上下,也不过是继续埋头苦头。上山如吃屎,下山如拉稀……物理学生物学决定的,老张也没办法。
“我看这京城,怕是又要闹点事情出来。”
江汉观察使府内,幕僚们汇总了情报消息,对于环京城贫困带都是忧心忡忡。按照常理来说,这是京官们应该担心的,怎么论也不应该是武汉的土鳖啊。
可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奇葩,武汉官僚对于“连锁反应”的感受实在是太深切了。
“这光景,怕是都去了长安。头前长安的‘太平钱柜’放债给了王氏、蒋氏,从长安出发的马队驼队,数量可不小。这一趟,京城没少掺沙子。”
“胃口真他娘的大,贪得无厌。”
“正常。”
“说起来,也是眼下还能搏个中国之外的出路,否则,怕是咱们这里,早就流民遍地,十七八路反王。”
“就看咱们皇帝怎么想吧。”
“皇帝是皇帝,咱们这里,也不能干瞪眼啊。”
“不然怎地?莫要瞧着那些个腰缠十万的如何如何,就是李公子,他爹好歹是交州都督,还是宗室。可要是羽林军来个一队人,你看他有何胆量作反?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
“大抵都是如此,还有退路,总不能真个闹事吧。”
“你看,你在府内,经年累月对着那些账目,尚且如此,何况外人?”
一句话,说的人羞臊难当,那幕僚脸红归脸红,却还是反驳了一声:“非是到大难临头无可挽回,谁又会真个豁出性命?”
“嗳,我便列举几人。西域程处弼,洛阳崔季修,扬州李奉诫,家底如何?不也豁出去了?”
“那不一样!”
“怎地不一样?只是胆量不同罢了。”
言罢,那幕僚又道,“不过我等也不必计较,横竖使君担着干系。”
“哈哈哈哈……”
一群人关起门来拿张德开涮,只是说话间,各自眼神也是犹疑不决。武汉内部的思想,要说统一,大致上也统一,要说不同,可又有各自的不同。
有的人自然是希望干他娘的最好反他娘的,将来有了“用力之功”,还不是公侯万代?
有的人则是更加复杂些,琢磨着如何“共和”如何“拿权”,只是又瞻前顾后,总不敢放纵一把。
这些个想法,不一而足,张德也心知肚明,但老张内里的真正想法,却也就是明面上表个态。
于是不管武汉内外,大抵上自认为自己有“聪明才智”的,都觉得张德是长孙无忌第二,是个典型的“老阴逼”,就是年轻一些。
“府内那些个说道,你便装不知道?”
“怎地?你们还想富贵一把?”
老张没好气地横了一眼崔珏,“由得他们说去,这世道就没有靠嘴成事的。总是用嘴,有个屁用?”
“你!”
崔娘子瞪了他一眼,同样没好气道:“你便是心思深沉!”
“知道就好。”
老子就想玩小霸王学习机,你们懂个篮子的乐趣。
还想蛊惑老子玩帝王将相过家家?开什么玩笑,有那心思还不如多调几条命通关魂斗罗呢。
说话间,却见阿奴带着张樱桃在那里散步,老张心情顿时好了不少,然后道:“有这闲心,还不如响应朝廷号召,多生几个子女,如此倒也有些念想。”
“混账东西!”
崔珏被气的不行,根本不想搭理他,站起来直接走人。
见她走了,老张嘿嘿一笑,冲阿奴喊道:“过来,捶腿!”
第九十二章 胃口
朝野各路实权“巨头”对于京城权贵的警惕是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并非是专门要针对新贵或者说新·新贵,和身份来历无关,纯粹是“京中权贵”本身,不管里面是什么来历什么人物,都会被提防。
当年四大天王齐聚京城,因为“相权”尚在,宰辅实权延伸出去的力量,可以从中央贯彻到州县。依附皇族的权贵,即便也是胃口恐怖,可还是要小心狗爪子。捞过界就会被剁了狗爪,道理就是如此。
只是如今却大不一样,“相权”被尽数剪除之后,依附皇权而耀武扬威之辈,展现出来的威力如何,翻开《史记》《汉书》即可。
贞观大帝的作风,绝非是魏晋以来的帝王,而是当代汉皇。
魏晋以来,贞观朝的皇帝,是最类似最接近汉朝皇帝威权的一个。面对这种状况,翻开史书一看,哎哟卧槽……
别说是世家大族,连地方土豪都要蛋疼菊紧。
连马周这个老实人,摇身一变,就是典型的法家走狗。
于是乎,当京城这么大一块肥肉,居然也能被这帮权贵吸成干尸,天下膏腴之地,又怎可能置身之外?
大多数刚刚发点小财的地方土豪,他们所求所需,和张德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他们紧张无比,生怕京中权贵凭借“皇权”就胃口大开,抄起杀猪刀就是瞎瘠薄乱捅。
哪怕是泥腿子翻身最多的汉阳江夏,也是埋头苦干的同时,内里却忧心忡忡。
唯有老张自己,他淡定的很。
小霸王学习机得通电,而武汉的这帮废柴,也得被电一下才知道痛。
不电怎么治网瘾?不电怎么打消他们的幻想?
“软弱性”不可怕,摩擦的次数多了,再软也会变硬,千古不变的道理。
“大人,京城那些猪狗,吃相比我都难看,江西这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