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较于唐朝大部分地区,武汉地区的学生,那是相当的幸运,即便是掏钱的,也是幸运到无以复加。
正因为来之不易,知道知识的可贵真可贵,所以才会更加的珍惜,不管是熊孩子或者不是熊孩子,在皮不皮之外,都是求学若渴。
也是因为这个,才会被老张一个无意识的玩笑,刺激到了本就敏感脆弱的心灵。
之前如火如荼的“新学”“王学”私塾的办学运动,老张是不太开好的,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私塾,最终都会沦为“寻章摘句”“识文认字”的基本套路中去。这并非不好,而是现实。
但总归是一个好的现象,本身识字率的提高,也是一种极大进步。
“唉看来这个玩笑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开啊。”
作为临漳山的山长,他能偶尔参与教学,已经是相当的不易。严格算起来,他带过的学生,已经有十五届,今年会是第十六届。学生的年龄跨度相当的大,有的学生已经儿孙满堂 哪怕是老张自己,当年偷鸡摸狗也似的带了同仁医学堂的二百五十名学生,其中半数并没有勇气十足地投入到老张的事业中去,而是真的就去做了医者。
谁叫他妈的皇帝还真就提高了医者地位呢?如今真有“医士”“医师”这样职阶,尤其是外科和妇科,前者练刀,后者练手。基本上老张这十来年培养的“小手助产士”,都他妈的归了官方。
要不是他还混成了江汉观察使,那真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自己就是一条江南土狗,还玩肉包子打狗,这不是有病么。
总算除了京城,最多的助产士就在武汉,也算是欣慰。
武汉的夭折率大大降低,除了卫生条件的改善,营养摄入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科学地保住产妇的性命。
而这一点,也是诸地獠寨的老铁屁颠屁颠认怂的重要原因。
汉人自己都生产艰难,何况穷山恶水的獠人?一个獠寨首领,第一任老婆孩子能全须全尾活下来的,万中无一。
至于提高了普遍底层女性的社会地位啥的,那都是捎带的,要不是皇帝带头,拿医者当人看的真不多。
所以虽说同仁医学堂还在办,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其中的投入,大头已经从他变更成了李思摩。
老疯狗作为李皇帝的忠犬,并非不知道皇帝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贞观八年之后,辣么大一个后宫,连个蛋都没有,用马眼想也知道是咋回事了。至于有没有哪个妃嫔想要挑战一下高难度,表示要给李董一个“惊喜”,这就是另外一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了。
但不管其他,同仁医学堂历届学生,能够正经投入到先生家“小霸王学习机”事业中去的,其实并不算多。
更何况,因为良莠不齐,其中有的学生,最优秀的技能居然是摊煎饼 这让张德情何以堪。
多年偷鸡摸狗,疯狂地挖帝国主义墙角,老张眼下能攒这么多“家底”,说一句“厚积薄发”,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期间蝇营狗苟也没少干,不“苟”也没办法吃鸡不是?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种顶级妖孽,也就是现在还算是一条船上的,当年还跟李董浓情蜜意的时候,老张的狗头再铁,别人的狗头铡那可是磨的锋利,不差老张这一只。
有心“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拉一支队伍就是一波,事后怎么抚平伤口,子子孙孙还能不能在五姓七望南朝风流的窥视之下弄“小霸王学习机”,可想而知的事情。
老张在山东士族南朝士族关陇军头眼中,那特么就是个恶性肿瘤,当然了,现在没这个概念就是了。
可即便是合作起来的长孙无忌、房谋杜断,甚至还有偷偷摸摸勾搭上的魏徵,哪一个打交道不显琢磨,你这条江南土狗,是不是会变形?就是那种掏出某个东西,然后变成另外一个面目的超能力?
老张表示没有,他以示清白的方式也很简单,老子从来不参合“军事”,这总行了吧。
仅有的一次,也不过是“一支穿云箭”,结果把跟“铁板虎贲”焦灼上的夷男给吓崩溃 至于程处弼之流,他从来不参合,至少明面上,老张是相当的干净。和梁丰县子联系在一起的,一定是“营造法式”,一定是“奇技淫巧”。
他有钱任性,背后有人,也不怕别人拿这个攻讦,说不定还是个风流雅事。
至于当年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贞观杨玄感,幼女小狂魔这等外号都叫出来了,还想怎样?
更何况,他到自称“老夫”的年纪了,还依然单身,前程可知,除非李董死了,否则进中枢位列高官,可能性为零。
单身狗是没有资格做高官的。
当大官的首要条件是长得帅,其次就是结了婚。
老张等于是自绝前程,这才稍稍地,降低了房谋杜断的念想。只不过老阴货跟他有过马车问答,毫无疑问长孙无忌心里是有点逼数的,可“贼船”上都上了,退路什么的,不存在的 于是在武汉,哪怕事务多么艰难,老张还是能够抽那么一点点时间出来,跑到学校带上一个班的学生,还能跟每一届的学生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第三章 求荣
长安,普宁房的张氏旧宅还住着人,应国公武士彟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个儿子,还有二哥家的侄子武元忠。子侄前来做说客,为的还不是前程,这多少让武士彟有些失望。
和两块“叉烧”比起来,还是自己的两个女儿更加聪慧。武士彟早就动过心思,将武元庆的儿子送到武汉去求学,交由女儿管教。
武氏“双雄”当街卖妹的故事,堪称是武士彟的最大耻辱。
只是,徒呼奈何。
然后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武元庆这个混账先后在西军和北军厮混,如今是越发地不想成家,而且连武士彟的爵位都瞧不上了。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因为与其继承武士彟的爵位,倒不如老老实实地巴结江汉观察使张德,有姊妹侍奉财神,谋个差使毫无难度,可以说是稳稳地富贵一生。
走勋贵体制,眼下只有做梦,除非姊妹进宫伺候皇上,兴许还有点希望。
“大人,这冉氏是很有诚意的,也不消大人说项甚么,就是给个门路,好去武汉给些巴蜀土特产,让顺娘媚娘也尝尝鲜”
武元庆嘿嘿一笑,他早年能带着弟弟“当街卖妹”,自然是脸皮都不要的人。武氏出身也不慎高贵,反倒是兄弟二人的母亲相里氏,还能攀扯一下周代名门。
“季叔勿要顾虑,冉氏此次只是谋求门路,除了季叔这里,江东苏常,也是派了人去的。扬州江都、扬子县,也差遣了说客。”
侄儿武元忠微微躬身,然后诚恳道,“武氏本为商贾之家,武德朝时,亦为人排挤耻笑。如今天下诸侯皆有类商贾贩夫,武氏既有遮蔽,正当追逐风云。”
这话其实说的很透,主要跟武氏兄弟当年的政治投机有关。武元忠的老子虽说是死在贞观朝的,但绝对是李董喜闻乐见的下场,褒奖什么的,从来都是口头,半点实惠都不会给。
其原因很简单,武元忠的老子武士逸当年是李元吉的“谋士”,明面上当然效忠武德皇帝李渊了,但武氏的政治投机做的活儿太糙,远不如正儿八经的豪门,白手套套着黑手套,鬼知道一鱼多少吃。
这也是为什么武元忠说“为人排挤耻笑”,因为武德朝的名门,尤其是河东山西出来的,耻笑的不是武士彟“商贾之家”,而是活儿不够好。
豪门器大活好,诸如温氏,专门培养温彦博,背后是整个太原官商集团在推动,武氏在河东老哥的圈子里,那就是个边角料。
若非武士彟本身跟李渊的关系实在是到位,武氏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甭管武氏如何吹嘘他们家从北魏那会儿就如何如何,因为河东豪门吹牛逼,最少都是前汉起。北魏?那也算豪?
所以说,对外肯定不会真的承认自己是“商贾之家”,肯定要说咱祖上如何如何,出了县令出了刺史,老子祖上显贵过。
但关起门来,武氏还是相当实际的,武氏四兄弟,确实跟商贾纠缠不清。武德皇帝愿意提拔愿意封赏,不就是看在你还有点经济能力吗?
于是话头一变,武士彟用商量的语气道:“听闻冉氏能面呈洛阳二圣,我等若是牵扯其中,恐引圣人震怒啊。”
冉仁才是不是真的能见到“二圣”,武士彟并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冉仁才的最大靠山,的的确确就是皇后。钱谷那个王八蛋不敢得罪的人当中,皇后算一个,这也是为什么冉氏能够在洛阳稍稍地有别巴蜀土鳖的地方。
还有一些事情,武士彟自己很难探究,不过老兄弟李渊那里,还是能透露一二回的。再加上五庄观老干部活动中心消息渠道也不少,秦琼因为张德的缘故,也不是不愿意帮帮自己这个“老前辈”。
武士彟多少还是知道,之前冉氏在西南“大败亏输”,可以说是血本无归,而且还不能声张。
秦琼更是嘲弄冉氏不自量力,还妄想煽动獠寨闹事,结果几个獠寨山头,就在不久之前,被武陵蛮给抢了。
不但武陵蛮动了手,蕃地白马部豪帅,也是毫不犹豫放冷箭。加上东女国、夜郎洞寨这场动静放在十年前绝对犀利的蛮疆火并,居然就消息摁了下去。
别说黔中了,剑南蜀地居然也半点风声都没传出去,就算有人传言,益州成都也是没几个人信。
吴王李恪好歹也是做过益州大都督的,总不能真白做一回吧,要是连一星半点的“旧部”都没有,他这个亲王死了算了。
“大人,这都是街坊之间的谣”
“大郎少待!”
武元忠忽地打断了武元庆的话,有些严肃地看着武士彟,“季叔莫非是听说过甚么消息?”
武士彟点点头,然后小声道:“事体甚大,之前剑南、黔中、山南,诸獠寨骚动,结果为蕃地、蛮疆诸豪帅、洞主镇杀,非是蛮人胡闹。”
把事情这么一说,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二人表情极为丰富,这种事情一旦掺合进去,将来翻旧帐,根本就是逃不脱的。
蛮疆蕃地各部族的互相攻杀,如果是世仇部族,如剑南蕃人和獠人,这种突然的没由来仇杀,是可以理解的。武士彟处理过这种事情,所以心中有数。但是像之前开春后的突然动荡,绝非是仇杀那么简单。
武士彟大胆揣测,可能是皇后的一次试探,只是被另外一方抽了回去。
而另外一方是谁?武士彟就算知道,也不敢说不敢想。
能和皇后玩政治斗争的一方,怎可能是弱鸡,而政争的背后,说到底还是利益分配不均,简单粗暴点,就一个字:钱。
更何况这一回,还真的就是钱。政治斗争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战争。
恰好这个“战争”的双方,都是蛮疆蕃地部族罢了。
武士彟可以想象,冉氏的“大败亏输”,绝对不止钱那么简单,兴许就是西南诸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代人的经营,毁于一旦。
荆楚开发云梦泽,尚且用了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西南更加艰困,冉氏能够成为獠人表率,其中投入之艰巨,可想而知。
“如季叔所言,如此是个大机缘!”
武元忠眼睛一亮,“如果小侄猜测不错,冉氏当是要去武汉求和,只是江汉观察使府,未必会理会,大约是官面随意打发。如今冉氏‘病急乱投医’,我等若是给予门路,不敢说对冉氏予取予求,‘漫天要价’还是可以的。”
“可元忠,如此怕不是开罪某人?”
“季叔当局者迷,顺娘媚娘既为姬妾,为武氏庭柱,又岂是今日?为冉氏牵线搭桥,无伤大雅,我等‘授之以柄’,方能越发亲善。”
听得侄儿所言,武士彟也是陷入了思考,道理是对的,武氏至今还能保全,没有被贞观皇帝直接玩死,是种种原因促成的。
按照常理,他就该死在利州任上,而不是苟延残喘返转长安,即便是返转,也是难保劳累而死。但现在他活得好好的,如今还有专门的“家庭医生”定期体检,旬日锻炼身体,也算是气色不错。
固然有皇帝“不可一世”“目空一切”的霸气绝伦,无视了武氏这种“蝼蚁”,但根子还是因为武氏攀扯上了张德。
贞观大皇帝眼中,别说是武氏,连太皇都是“蝼蚁”。
“依元忠所见,若是委托顺娘、媚娘,不会开罪张德?”
“不会。”
武元忠十分笃定,“天下诸侯,举凡英杰,多是用之以能,而非用之以人。”
微微点头的武士彟十分认可,他在利州任上,也是给李皇帝做狗做刀,身不由己地“打土豪分田地”,整个利州想他死的豪强不计其数。黑锅是他背的,肥美的果实,却归了皇帝。
既然冉氏求到武汉,说明武汉方面已经伸手到了西南。西南不甚广大,可既然能够按武汉方面动心,显然是有利可图。
而冉氏恰好又是深耕西南数代,百几十年的老江湖“地头蛇”,虽说这条蛇已经被打成了残废,可见识还在,武汉方面没理由不用。
想通了关节,武士彟甚至觉得,张德及张德的同伙,兴许本就打算先弄残了冉氏,然后再让冉氏干活。
毕竟换做是李皇帝,也是这样干的,先让你半身不遂,你没有了反抗的力量,还不是老老实实地听话做事?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风险也很大,万一张德恼怒,把武顺娘武媚娘甩了,武氏家族基本可以宣告破产。身死族灭的时间,可以开倒计时了。
“季叔,若是恰逢其会,兴许顺娘媚娘,会为张操之所喜,也未可知啊。徐州崔弘道之女,化名‘苦聊生’,乃是武汉晚报主笔,因其有才,故为张操之喜爱。若显武氏二女才能,不敢说聘而为妻,胜过崔氏,不在话下。”
武元忠看出四叔心动,立刻加了一把火,他和武元庆武元爽这种废柴不同,因为老子死的早,反而情商要高一些。
原本他也算是蹉跎,可现在既然有了个好机会,怎可能轻易放弃。
同样是“卖妹求荣”,武元庆武元爽那种当街卖法,实在是太低级,不过是贩夫走卒的行脚商规模。
但他不一样,行脚商岂能显得自己的手段?“卖妹求荣”要卖出档次,自己的姊妹越金贵值钱,价钱才会更高!
果然,武士彟听得武元忠的话,顿时愣了一下,然后不断地点头,最后直接道:“就见一见这冉氏吧。”
“大人英明!”
“季叔定会为此刻决定而欣慰!”
武氏兄弟顿时都面带微笑,忙不迭地说起了奉承之语。
第四章 招降纳叛
开矿是相当吃资本的,除了劳力之外,水资源、粮食供给同样要求极高。加上生产工具本身的制造,往往一个地方一旦开矿,必然形成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可以说再如何贫瘠的地区,只要有了令人垂涎的矿产,十年兴盛不在话下。
当然弊端也很明显,甚至是难以抵挡的,那就是“盛极必衰”。跟随矿业发展起来的人口聚集区,往往是随之而兴,随之而衰。
一旦衰败,不是一样两样事物出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系统广泛地出现了问题。
资源枯竭、合格劳动力减少、市场萎缩等等等等,哪怕是工业化后的强国,也难以阻挡这股力量,只能是“集体意识”的大魄力,推倒重建从头再来。
但在此之前,一个原本形势复杂的地区,因为某种资源而行成一个新的集体,对普罗大众而言,是个好事。
“这冉氏倒是聪明,四处找说客,偏偏没来武汉碰壁。”
张德笑了笑,将手中的信笺随手一扔,不但长安有,洛阳也有,扬州苏州杭州常州都有。庙堂江湖不一而足,冉氏这见风使舵的本领,当真不是说笑的。
能把前隋宗室“姻亲”逼到这个地步,老张自是无感,但幕僚纷纷暗中称赞,只觉得“今非昔比”。
来观察使府寻摸机会的房遗爱也不忌讳,抄起信笺就看了一遍,然后嗤笑道:“亏难这冉仁才还娶了宗女,竟就这点气概。”
推了一下眼镜的长孙无忌扫了一眼房遗爱,见房玄龄又是一脸的便秘,笑了笑,对房遗爱道:“二郎,正是因为冉氏乃宗亲,这才要小心做事。其能屈能伸,更胜其父。冉氏去‘蛮帅’称号,如今为巴东冉氏,不可小觑。”
房遗爱一听,好奇问道:“长孙公之意,冉氏可比岭南冯氏、冼氏?”
“不可等量。冯盎乃是奇才英杰,冼夫人更是女中豪雄,冉氏旧年行径,较之冯、冼,何止千里万里。”
从宰相的角度来看,冉氏顶多就是二次投机,眼界狭窄不说,先后依附隋唐,都只为一亩三分地。从他们只敢在蛮子地头瞎转悠,就足以说明问题。哪怕冉仁才还有个叫李安的老丈人,而且不是导演是王爷 冯、冼和冉氏相比,那是境界上的问题,当然了,冯氏到底祖上也出了“皇帝”的,自然格局不一样。冯氏不单单是稳定南疆的问题,更是开拓了生存空间,缓和了荆楚南部地区的民族矛盾。
可以说不管有没有工科狗乱入唐朝,长此以往,因为岭南整饬联合的缘故,能够给予一条释放荆楚地区民族矛盾的途径。
当然了,这条途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只是冯氏做的更加气概万千。
至于还会不会形成庞大的“客家人”居住区,这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冉氏说到底,也就是个地区“军阀”的政治投机,不管是隋朝还是唐朝,都可以接受。
冯氏、冼氏虽然也是投机,但器量显然是更大,谋的不是一族一隅一楞半瓦。
“既不如冯氏,我理会他作甚。”
房遗爱说罢,更是爽直道,“既是个服软求饶的人儿,我看不如再狠狠地刮他一笔。攥着恁多蜀锦,不多刮几层肥油下来,实在是对不住良心。”
“”
太直白,太直白了。
儿子说完这话,房玄龄就老脸一红,只觉得丢人到了极点。
都是张开了嘴敞开了肚皮吃,可也要注意形象不是?像房二郎这样放肆狂狷,以后容易吓到人,再想悄悄地进村,难度系数变大不少。
“我看二郎说的倒是有理。”
张德面带微笑,捧着茶杯,悠哉哉道,“这光景请了恁多说客,怕是冉氏这次亏的不少。咱们线报传来的行情,大概是把冉氏的脚力都打了个干净,如今冉氏在西南的马队、脚力、苦工,都被蕃人、武陵蛮瓜分了个干净。‘土团’新成,就有这等缴获,朝廷还要表彰几句才是。”
办公室内老中青听了,都是笑了起来。
张德做了个“捉狭鬼”,拿冉氏“开涮”,但却是直指核心。
开矿把运力、劳力都亏了个干净,还还玩个屁,就算手里攥着金山银海,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到人去做工啊。
劳力又不是地里面刨下来就能出来的物事,得男女配合深耕呵护,十三四五六年之后,才能养活这么一个不仅能吃还能干活的“牲口”。
老张在武汉尚且是“坑蒙拐骗偷”外加“人多力量大”“多产就是好”,何况冉氏偷偷摸摸经营多年的地方?
以为有皇后当靠山当后盾,就能呲牙咧嘴,然后煽动獠人干它一炮,哪里晓得武汉方面何尝不是早早地等冉氏出招,才好理所当然地一网打尽。
皇后只要敢声张,皇后她哥就不介意公开在朝堂上表扬一下蕃人、武陵蛮,反正最终灰头土脸的,肯定不会是他长孙无忌。
斗这么一场,试探一下斤两,也就点到为止。当然过程很扯淡很血腥,只是对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而言,血腥又看不见,死多少“西南夷”关他们屁事。
一场低配的“八王之乱”导致的逆向“五胡乱华”,就这么在西南地区悄无声息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结束。
事情结束之后,天使欧文就会跑去业州地区宣读一下任命,兴许就多出来好几个招抚使也说不定呢。
“听操之的意思,莫非是要收纳冉氏?”
众人笑罢,长孙无忌才看着喝茶的张德,显然是询问用意。
在老阴货看来,他就是要“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横竖武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朝堂到江湖,有的是资本,碾过去就是,管你是什么来路,挡我者死。
只是老张却不能这么想,他又不是做一锤子买卖,长孙无忌的那种想法,在北方还好,干了就干了,割一茬人头就跟割韭菜似的,来年反正还会长出新鲜的人头。
但在西南地区却是万万不行的,地理环境太特殊了,人口过度消耗,恢复时间比中原那是慢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西南地区民族众多部族千万,交流既频繁又死板,频繁是因为西南诸族和中原一直恩怨情仇。有的部族跟汉人一个祖先,有的部族跟汉人打了几百年,有的部族跟汉人长期通婚,而有的部族一直近亲繁殖 仅仅是沟通交流,就要先来一个乞丐版的“书同文”,“车同轨”是不用想了,压根就用不上车。
当年冉氏把蜀锦的出口权扔到了武汉,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冉氏很早就收到了曹老爷子的影响。
音训初本在巴西、黔东北,眼下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只是这影响力,局限性相当的大。人口稠密区,相对的文明地域,泰半跟冉氏有交情。
当然了,交情归交情,利益归利益,都是人,蛮子也不是傻逼,卖队友根本就不需要有人教。
如今冉氏被出卖,武陵蛮一炮入魂,也算是在冉氏身上玩了一套“凌虐avi”,梁子大了去了。
老张琢磨的,是既要让西南各部,或者说主要的人口聚集区,实现“官方语言”定准,也要让“武陵蛮”等等兴起的“土团”不能做大。
以冉氏在獠人中的“威望”,抱团反杀是不可能了,但要恶心的“武陵蛮”、蕃人一年吃不下饭,倒是轻轻松松。
天天杀人做不到,天天炸屎又有什么难的?
都是对当地熟门熟路的,你前脚种粮食我后脚赶野猪帮忙“犁地”总行吧。都不要说几年,一年下来,绝对又是一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说到底,冉氏的根基,如今也不再是獠人獠寨。诸君可以看不起他,说冉氏是愚昧蛮子,但我等都清楚,这不过是贬低之言。要说识文断字,怕是冉茂实比我要强得多。”
张德整理了一下语句,看着办公室内的同僚,“冉氏的基业,如今都在中国,都在朝廷,这是更改不了的。我们是愿意和文明之辈打交道,还是和夷狄打交道?圣贤说夷狄禽兽,不是说夷狄真的就是禽兽牲口,而是夷狄没有礼制,用我中国言语道理讲不通,所以只能用兵甲上的道理,一眼便知嘛。”
听得张德的话,年纪轻的掩嘴窃笑,但长孙无忌却是微微沉思。
“现在冉氏是‘惊弓之鸟’,舍不得西南夷那里的那点家当,但要是真个把他在蛮疆的那点家当打了个干净。反倒是让冉氏没了顾虑,都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还有什么不能干的?舍得一身剐咳嗯!”
老张差点秃噜嘴,连忙咳嗽一声掩饰,然后接着道,“给冉氏希望,便是冉氏彻底有求于我们,用之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正相反,因为担惊受怕,反而要比那些亲善的蛮部要更加信得过,也不必担心他们和蛮部一样,一言不合就作反。”
“言之有理。”
听完张德的话,房玄龄连连点头,“西南夷诸部皆不可信,所谓‘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诸部非是斛薛部之流,能轻易逼迫教化移风易俗。有冉氏这等手下败将,反而能搅动西南,驱使其同蛮夷相斗。”
“说到底,我等不是要开边寻衅,学军将斩首领功,要的就是金银铜钱,行市稳定为上,四树死敌委实不妥。”
众人顿时理解过来,其中道理并没有多少复杂,只是作为“官”,职业上下意识地从“官”的角度出发。
但西南铜矿这件事情,本质上就四个字:在商言商。
第五章 人事流动
黔中道虽说也称“道”,但实际上两朝江南道黜置大使,都有资格去遴查。只是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往黔中走一遭。
故而黔中道的“道”,这年头主要意思还是“羌塘道”“茶马道”的意思,是荆楚地区进入西南的门户关隘,也是扼守缓和“剑南”的要冲之地。
但这种厉害,主要还是在军事,经济回报之低,还不如契丹等辽西河北部落。这不是一州一县,而是整个黔中拿出来比。
想要看一个人到底能穷到什么地步,去黔中走一遭就可以了。这个地区是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那是因为这里物质贫乏到连豪帅、洞主之辈,也就是能多吃两口野猪肉。说复杂,那是因为这里几乎囊括了唐朝之前的所有社会制度。
在这里能找到活人殉葬,也能看到“分封建制”,还能看到“洞主共和”,当然也少不了原始社团,其中不少社团,还是母系氏族 可想而知,这地方对唐朝官僚们的三观冲击,是相当给力的。
家世只要还算清白的,宁肯跑六诏喂蟒蛇,也不愿意在这里“悟道”。又不是谁都能跟王守仁似的,被贬还能来个精神升华。这年头,跑矩州,也就是老张非法穿越之前的贵阳市,那就是个死。
搞不好还是饿死的。
若非这几年对抗“瘴痢”的能力得到加强,运输损耗也大大降低,加上荆楚巴蜀大量养马,驮乘类大牲口的保有量,在巴蜀荆楚地区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
因为川马、滇马极为适合山地运输,高原地区又有驯化牦牛、骨力干黑牛等特殊耐寒牛种,唐朝驻军在这些地方的压力,还算可以接受。
朝廷可以饿死跑去当官做天使的,但唐军是万万不能饿死的。
假如实在是运不过去,朝廷也会派出使者,跟驻军说“某某地方有叛乱”,然后就可以去平叛,于是军队又不用挨饿了 尽管是“饮鸩止渴”的法子,但南朝以来,一直用得都还好。
当然了,这也是让黔中人口居然还不如六诏的一个重要原因。
黔中的恶劣状况得到彻底改善,还要从张德赴任沔州长史开始算起。因为那时候,张德无意中推广的“陵稻”,可以说救了不少黔东北诸族的一条命。至于荆楚武汉大规模开始“围圩造田”“垒砌梯田”的时候,黔东北已经算是缓了一口气,诸族之间还能玩火并争夺坡地,开荒垦田,对老张来说,这简直就是冷幽默。
不过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黔中大规模自请内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穷怕了的地方,一旦抓住了救命稻草,哪会愿意继续在水里泡着。毕竟,黔中总体人口就少,更不要说还分了几百个上千个洞寨,互相攻打之余,哪还有力量去组织人口开辟田地?
至于修建塘坝乃至修建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